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学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教师准备联系其他同时期作家的代表作,讲授元代文学在中国文学史中的突出地位,卞列不合适的是( )。(A)王实甫的西厢记(B)孔尚任的桃花扇(C)马致远的汉宫秋(D)白朴的墙头马上2 老师在讲解俗语的使用这一知识点时,为学生举了以下例子,让同学们找出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歇后语使用错误的一项,学生应给出的答案是( )。(A)再过十来天就开始中学生生活了,这一堆看过的动漫书刊扔也不是,不扔也不是,真是曹操吃鸡肋 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啊!(B)骗子的骗术并不高明,竟然还有人上当受骗。老王叹息
2、道:“唉!那是姜太公钓鱼 愿者上钩 ,别人着急也没用?”(C)这次试卷的难度很大,十道题小张错了六道,他长叹一声:“这真叫做牵牛过河 六脚全湿 啊!”(D)老先生的想法有些过时了,和这位年轻人说的明显是 老水牛拉马车不合套 了 !3 老师在讲解古诗这一单元的时候,列举了以下诗句,让同学们说出诗句描述酌摹节,选项中的顺序正确的是(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A)春秋夏冬(B)冬秋夏春(C)冬秋春夏(D)春冬秋夏4 教师在讲授曹刿论战的时候,为了让学生充分理解定语后置,特地选取了一些例句,下
3、列不满足举例要求的是( )。(A)古之人不余欺也(B)楚人有涉江者(C)客有吹洞箫者(D)石之铿然有声者5 人教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为中国古代白话文小说,选文分别为智取生辰纲范进中举杨修之死香菱学诗,老师在讲完这一单元后,向学生推荐其他同题材作品,下面选项中不适合的是( )。(A)马谡失街亭(B) 鲁智深拳打镇关西(C) 刘姥姥进大观园(D)孔乙己6 老师在讲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时,为了更好地让大家理解判断句,特地找出以下句子进行拓展,下面选项中的句式不适合用来举例的是( )。(A)浙江之潮,天下之伟观也观潮(B)下视其辙,登轼而望之曹刿论战(C)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湖心亭看雪
4、(D)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7 社戏一课,有一道课后练习:“课文结尾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对这个结尾应该怎样理解?你在生活中有这样的体会吗?”对该练习的设计意图,分析不正确的是( )。(A)让学生找到抓住文章重点的突破口(B)让学生感受作者对故乡社戏的无比热爱(C)让学生通过自己的体会理解作者的感情(D)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品味“好豆与好戏”8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指出,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生活实践的紧密结合。对综合性学习的实
5、施,理解不恰当的是( )。(A)应联系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学习活动(B)主要由教师自行设计和组织相关探究活动(C)应强调合作精神,培养学生组织策划协调能力(D)应以提高语文素养为目的,进行跨学科学习9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于第四学段的学生(79 年级)识字与写字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下面正确的一项是( )。(A)初步感受汉字的字形美(B)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C)能用毛笔书写楷体,在书写过程中体会汉字的优美(D)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10 学习苏州园林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教学目标:领略苏州园林的图画美;理解课文从几个方面说明事物的特点,总说和分说;体会语言的准确性;引导
6、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自主意识和探究精神。结合新课标要求,以下对该教师的教学预设评价不正确的是( )。(A)整体设计考虑了学情,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B)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没有得到体现(C)目标设计充分体现了三维目标的整合(D)体现出说明文教学对事物特征、说明顺序、说明语言的重视11 以下是课文散步的教学过程片断,阅读并完成后面的问题。阅读,感知文本内容师:A看似不起眼的小事,如果处理就会产生家庭矛盾。通过这件事情,你悟出了什么道理?(生:学生讨论交流,教师适时点拔:当上有老,下有小,两头无法兼顾时,应该顾老的一头。这正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体现)师:B下面请同
7、学们以小男孩的身份说说我有一个什么样的奶奶、爸爸、妈妈。(学生答案丰富,甚至穿插出了感人情节)师:像这样通过一件小事去反映一个大的主题,请你给这样一种写法取个名字。生:以小见大。师:C一滴水可以反射阳光。只要用心去感悟生活,再平凡的事情也能够发掘出深厚的主题,这种写法叫“以小见大” 。师:D亲爱的同学们,如果说轰轰烈烈的人生是一种美丽,那么平平淡淡的生活小事,也包蕴着无比丰富的情感。下面请大家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以小组为单位,谈谈自己家庭生活中平凡而感人的事。然后推荐一个同学给大家说说。(给学生充分说的时间,生纷纷向大家讲述自己的故事)对以上划线句子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和学生
8、情感的初次对话,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把握呈递进性由浅入深,学生的情感体验不断深入(B)设定的情景中评价人物,引导学生体会人物丰富的情感,融自己的情感于学习过程中。将会超越简单的静态的对人物实施归纳。使教学效果精彩纷呈(C)教师在引导学生说出“分歧”的解决说明的道理后,非常自然的上升到写法,为写作打下了一个基础。“请你给这样一种写法取个名字” 。发掘和鼓励了学生的自主性(D)从文本走向生活,学生的学习富有真情实感,情操得到真正陶冶,但是和上述材料中“以小男孩的身份说故事” 这个教学环节重复12 阅读下面初中七年级短文两篇中第二篇第一次真好的教学片段,按要求答题。教师导入新课后,让学生默读课文,找出
9、自己不懂的问题,默读结束后,学生开始提问:生 1:作者看到柚子树,为什么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生 2:为什么说第一次的经验不一定都愉快?生 3:为什么第一次的感觉真奇妙?生 4:为什么作者觉得刚孵出来的雏鸟的样子很难看?生 5:为什么说第一次真好?生 6:作者为什么看到刚孵出的雏鸟吃不下饭?共有 15 个学生提出了问题(有些问题是重复的),在所有学生不再举手提问时。教师问:“谁能回答刚才同学提出的问题?”教师的话音刚落,就有学生举手回答:生 1:因为作者生长在都市,第一次看到柚子树,所以心头充满了喜悦与新奇。生 2:因为看到刚孵出来的雏鸟的样子很难看,所以吃不下饭。在教师“好”“很好”的赞扬声
10、中,有 10 多名学生对前面同学提出的问题作了回答 (有些回答是重复的)。下课铃响后,教师小结完本节课的学习过程后,结束了这篇课文的教学。以下是对上面教学实录的分析,准确的一项是( )。(A)这节课是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完全成了课堂的主角(B)这样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是作为一个主持人存在,体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C)学生 “问答式” 教学,解决了阅读中的问题,有利于学生对文本的整体把握(D)这节课缺乏教师的有效引导,学生提出的多是虚假的问题,教学重点不突出13 下面是某教师关于三峡的教学设计,其中不合理的一项是( )。(A)请一名学生逐字逐句翻译一遍这段话,然后帮助纠正(B)让学
11、生借助字典结合所学找出其中的通假字、古今异义字词、偏义复词等,以帮助接下来的理解(C)教师找出关键语句,让学生试着翻译(D)试着让一两名学生断句阅读并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话的大意14 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油蛉在这里低唱,蟋蟀们在这里弹琴。翻开断砖来。有时会遇见蜈蚣;还有斑螫,倘若用手指按住它的脊梁,便会啪的一声,从后窍喷出一阵烟雾。何首乌藤和木莲藤缠络着,木莲有莲房一般的果实,何首鸟有臃肿的根。有人说,何首乌根是有像人形的,吃了便
12、可以成仙,我于是常常拔它起来,牵连不断地拔起来,也曾因此弄坏了泥墙,却从来没有见过有一块根像人样。如果不怕刺,还可摘到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学生理解本段文字表达的重点时,进行了如下解释: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节选)学生甲:一般开头是文章的重点,所以“不必说碧绿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栏,高大的皂荚树,紫红的桑葚“是这段文字表达的重点。同学乙:对,一般开头是重点,但是这句话的重点应该是“也不必说鸣蝉在树叶里长吟,肥胖的黄蜂伏在菜花上,轻捷的叫天子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因为“不必说 也不必说”的句式中“也不必”后的内容才是重点。 ”同学丙:不对,文段的第一句
13、话是为了引出“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句话。所以,这才是文章的重点。同学丁:不对,老师说过,一段的中心句或者在首句,或者在尾句,所以丙肯定不对,而首句也不是重点,所以肯定是末句“覆盆子像小珊瑚珠攒成的小球,又酸又甜,色味都比桑葚要好得远”。针对上述回答,老师的处理正确的一项是( )。(A)同学们看书应该仔细、灵活,再好好读读这段话。(B)甲、乙、丁应该向丙同学学习,丙同学找的很正确。(C)丙同学说得很对,本段的重点就是“单是周围的短短的泥墙根一带,就有无限趣味”这句话。(D)丙同学找对了本段的重点。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看看为什么这句话才是这段的中心句,而不是首尾句好吗?15
14、阅读综合性学习“ 雨的诉说 ”教学设计(片段),按要求答题。 (画线语句的序号与选项的序号是对应的)师:(A)上节课我们布置了搜集关于“雨”的资料,小组讨论交流后推荐一篇最优秀的作品的任务,现在就请我们的同学向我们展示我们小组智慧的结晶。(学生代表朗读各自推荐的优秀作品,作品分别是春夜喜雨、春中节选的一段春雨图、雨巷雨声。师:(B)听完同学声情并茂的朗读,我想同学们的心扉早已被多情的雨打动了,谁能告诉我你最喜欢哪个作者笔下的雨,为什么?(学生自由发言,教师即时点评,之后,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师:(C)前面我们倾听了写雨的作品,相互探讨,相信我们都已学到了很多写作方法了,有的同学
15、甚至开始摩拳擦掌,急不可待地想实战演练一番了,那么现在老师给大家播放一段视频,看过视频后,用我们这节课所学到的写作方法指导写作,即兴写一段 300 字左右的视频描写。(播放电影惊涛骇浪选段视频1998 年我国长江流域遭遇百年不遇的特大洪水时,人民子弟兵临危受命,军民联手浴血奋战,抵抗洪水,保卫家国的事件)师:(D)好。现在大家都完成了自己的写作,老师也完成了,能不能让老师先展示一下老师的作品,你们帮老师指导指导好不好?对画线部分的分析,不准确的是( )。(A)课前布置搜集资料的任务,为进入正式课堂教学做好了准备,但由于教师课前没有帮学生扩展思路,从学生的准备结果可以明显看出学生的思路受限(B)
16、由学生自由谈论喜欢哪个作者笔下的雨,到师生共同梳理归纳鉴赏文学作品的方法,教学设计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符合学生的逻辑思维,符合教学规律(C)由读到说到写,教师利用多媒体资源顺利完成了教学的过渡,且教师在选择视频教学时。适时利用这一契机,拓展了学生对“雨” 的思维(D)语文综合型学习,应充分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是整堂课的主体,故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展示自己作品,不合理,剥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二、案例分析题16 阅读以下教学实录,完成下列问题。师:通过这两堂课的学习,我们通过品悟文字的韵味,品到了这一家人的人生韵味。同学们感动了,老师也感动了。我相信,同学们今天回去,肯定会跟家里人说今天的学习
17、体会的。也许就跟老师看电视剧一样,抹着眼泪,“这电视剧,太感人了!”那么,他们家这件事,跟我们有没看关系?生:没关系。(个别学生说出,有的若有所思)师:你说说看,怎么个没关系?生:(沉吟一会儿) 有关系吧。(笑声)师:就像我们听一个很感人的故事一样,听完了,抹完眼泪了,过后该干什么还干什么也许全忘了。不过你又说有关系,有什么关系?生:我们更要好好儿的活。生:面对生命,珍惜生命。师:我们到这一家人的情感世界里去走了一趟,不仅仅要读出人家的味道。还要读出自己的思考,这才是语文学习的真正目的。师:因此,亲爱的同学们,文章结尾的这句话,(课件: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这个“俩” 应该变成生
18、:我们!师:连起来读这句话。生:我们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师:这里的“ 我们” ,就是说,面对自己的母亲,要生:好好活。师:面对自己的家人要一生:好好活。师:面对自己的同学、老师要生:好好活。问题:阅读以上教学实录片段,请从本文的阅读角度对此进行评析。16 阅读下面学生的习作,完成下列问题。凝聚(1)夜深入不静。全因为所有的施爱和被爱,所有的付出和回报都在此时凝聚。(2)在我久攻一个数学或是物理“ 堡垒”而不得克,且正欲缴械投降时,一股热烫的气流从桌子底下冲出来,把我的镜片弄得有些模糊。(3)“干什么呀,你!”母亲没声响的举动起初总会引起我的小烦,我吵嚷的语气里甚至有些责备。(4)“这是今天新买
19、的泡脚木桶,试试怎么样!”母亲做事从来不多做解释,我也已经习惯,任凭她一如既往地麻利地脱了我的袜子、挽起我的裤腿,我保持着原来的坐姿,自然地看着蹲在地上的母亲。然而她并非教科书或是文学作品中所写的母亲那样老:她的皮肤和头发依然是那么乌黑而且亮泽,青春而且富有弹性。她此时正在试水温的手依然还是那样温润而且细腻!她太年轻了!(5)我对自己有些不满了!不一定头上有一根白发了才是母亲,不一定鱼尾纹爬上眼角了才是母亲,也不一定一天到晚只是唠叨的才是母亲,恰恰相反:此时蹲在桌子底下因为女儿而消耗掉青春的她才更是母亲!(6)“不能一下子放进去的!”母亲一手拿着我的脚,一手撩着仍有些烫的水朝我脚心里泼!痒痒的
20、、暖暖的,熨帖到了身上所有的部位。热水快乐地在桶中打着旋儿,热气撩绕在桶的周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木头特有的香味儿。(7)两只脚在母亲的手里被轮换着用水撩着,我很顺从地任由母亲操纵着我的脚,因为这时的木桶属于我们母女,这时的温度是我们母女的温度!(8)水流如丝缎般包裹着我的双脚,我只觉得一股暖流由脚底直沁心头,一天的酸涨早已消失得无影无踪,除了幸福还是幸福。(9)“舒服吧?”妈妈仰起头,“要中考了,功课紧、作业多,太辛苦了 !”妈妈边揉着我的脚边念叨着,像是自言自语,又像是在和女儿谈心!虽平淡,但每一个字都那么动听,说得我心里暖洋洋的。(10)“妈妈,其实您最辛苦!”我情不自禁而且有点儿哽咽。(
21、11)“嗨,这算啥呀,女儿要比妈累得多!”妈妈眉宇和眼角间突有一瞬的愁云但倏忽间就又消逝了。(12)窗外北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镜片刚刚清晰却又再次被弄得模糊,但不止是热气的缘故!(13)久蹲着的母亲终于把水撤走,她同往常一样嘱咐我早些睡,然而此时脚下有着这样的幸福,身上有着这样燃烧着的温度,我又怎睡得下呢!(14)所有的力量和激情再次凝聚!(15)夜深了,我无法静下来!问题:17 请从第(4)段找出一个病句,并从(6)(7)(8) 段中找出两个错别字。18 请对这篇习作进行客观点评,并针对文中的话语进行详细的评价。三、教学设计题18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宋濂送东阳马生序原文余幼时即嗜学。家
22、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
23、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媪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单元导语本单元所选的古诗文,题材多样,内容丰富。或写境,或状物,或咏史,或抒写人生志趣,或表现亲朋情谊,无不浸透着作者对自然、社会、人生道德深刻感悟和深入思考,表达了作者对美好生活和理想人格的追求。学习本单元,要注意在大致读懂课文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体验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了解古人写景、叙事、议论的艺术,体会语言运用的妙处;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增强语感。课文导语这篇课文是作者给同乡后学的临别感言。感情真挚诚恳,循循善诱。熟读课文,看看作者是怎样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勉励马生勤奋
24、学习的。课后练习一、背诵课文,说说作者在求学过程中遇到了那些困难,他是如何克服的,他为什么能够这样做。二、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1家贫,无从致书以观2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3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4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5俟其欣悦,则又请焉三、作者家贫嗜学,乐以忘忧,在老师面前毕恭毕敬,不敢出言,当代中学生应该如何看待这种学习态度和从师尊师方式?学生情况八年级,班级 50 人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条件教师配有多媒体,能够演示 PPT,播放视频、音频文件问题:19 回答上述材料中课后练习第三题,不少于 200 字。20 根据上述材料,确定本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
25、并简要说明设计理念。21 根据上述材料,请针对本文为学生设计两道探究题,并附上相关答案。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初级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孔尚任为清初戏剧作家,桃花扇不属于元代杂剧的代表作。故选 B 项。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牵牛过河六脚全湿:比喻大家共同被牵连到某事中去。用在此处不合适。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是描写冬季的雪景;“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描写的是秋季;“接天荷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描写的是夏日荷花;“儿童急走追黄蝶,飞人菜花无处寻”
26、描写的是春日的儿童戏蝶之境。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B 项是定语后置,“楚人有涉江者”意思为“楚国有个渡江的人”。C项是定语后置,“有吹洞箫者”是对“客”的补充描述。D 项的意思是“铿然地发出声响的石头”,“有声”是对“石”的修饰,属于定语后置。A 项“古之人不余欺也”是宾语前置,应为“古之人不欺余也。”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孔乙己是鲁迅的现代短篇白话小说。A 、B 、C 三项都是古代白话小说。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题干中“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是判断句式。A 、C 、D 项都是判断句,与题干句式相同。B 项是陈述句,其中“亲”和“远”都是形容词作动词。故选择B
27、 项。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课文结尾的这段话,体现了作者对孩提童趣的无限怀恋,这是课文的主旨,也是教学的重点。在此处设题,无疑是帮助学生找到理解重点的突破口,让学生借助自己的体会理解作者的感情,并去品味文章对“好豆与好戏”的描写,故A、C、D 正确;该题设计意在让学生感受作者对童趣的怀念,并非对故乡社戏的热爱,B 项错误,当选。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标规定,综合性学习应突出学生的自主性,重视学生的积极主动参与,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B 项表述错误,当选。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 年版)对第四学段的学生(7-9 年级)“
28、识字与写字”提出的要求是:能熟练地使用字典、词典独立识字,学会用多检字方法。累计认识常用汉字 3500 个左右;在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的基础上,学些规范、通行的行楷字,提高书写的速度;临摹名家书法,体会书法的审美价值;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三维目标中的“过程与方法”目标有所体现“引导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即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和方法,因此 B 项错误,当选。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艺术的本质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这堂课能够真正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以小男孩的身份说故事”是让学生从
29、文中小男孩的身份出发。去描述课文中的爸爸、妈妈和奶奶,而文中 D 项画线处却是从文本走向生活,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汲取学生亲身生活经验,学生的学习富于真情实感,情操得到真正陶冶。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承担自己必须承担的责任。既不能因循守旧,也不能完全放手。教师是组织者,也是引导者。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要精心准备,巧妙引导。繁多的问题淹没了课堂教学的重心,学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只抓细枝末节而缺乏整体把握,对文本的学习始终只是浮在表层。新课程课堂教学中,既要强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又要坚持对学生的正确引导,尽量减少无效劳
30、动,把师生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花在有效的学习活动上。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文言文的学习,没必要一字一句地翻译,对一些关键语句做出准确翻译即可,有一些语段,只需理解大意。故正确答案为 A。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老师在处理学生的答案时,不能简单地批评错误、表扬正确,而应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错,怎样才是正确的思考问题的方法。故正确答案为 D。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首先展示作品,并不等于剥夺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且从这位教师的设计中我们不难看出,教师是把自己换位成了学生,让学生去评价自己的作品,这更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给学生创作的激情以莫大
31、的鼓舞。二、案例分析题16 【正确答案】 这往篇教学实录片段读完让人感触最深的地方是这位教师紧紧地抓住了“语文味 ”。“最好的读者要提炼出属于自己的东西。读书在于读自己,发现别人的时候也发现自己。因此,读出人家的味道的同时,更要读出自己的味道。”其实这节课上到这之前。学习已可以结束戛然而止,会让你意犹未尽。但这位教师依然在问,他们的故事感人,跟我们自身有关系吗?没想到,学生几乎异口同声地回答没关系。如果我们读书,总是停留在人家的感动中,没有自己的感情和心灵对照,那就失去了阅读的意义。于是,这位教师和同学们把课文最后一句的“我俩要好好儿活,的 “俩”改为“们”,成为“ 我们在一起要好好儿活” ,
32、并讨论这里的“们”会指“谁”,指家人、同学乃至天下所有的人。此时的文本不仅仅是知识文本,而更是体验文本。她看似随意的反转,实乃智慧之举也,他让学生内化的文本,并使文本之言皆出于生之口,文本之意皆出于生之心,语文味也就随之”烹饪” 出来了。总之,“ 为师不识语文味,教尽经典也枉然 ”。在全面推进新课改的今天,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语文,要走在语文的路上,千万别被冗杂的跟风现象晃花了眼,莫让“语文味 ”成为“语文是个筐,啥东西都能装”。17 【正确答案】 错别、字:第段中的“ 撩绕”应改为“缭绕” ;第段中的“ 酸涨”应改为“酸胀 ”。病句:她的皮肤和头发依然是那么乌黑而且亮泽,青春而且富有弹性。应
33、改为:她的头发依然是那么乌黑而且亮泽,她的皮肤依然那么青春而且富有弹性。18 【正确答案】 总评:这篇文章行文流畅,文笔优美,娓娓道来,叙述了妈妈给“我”洗脚的一件小事,以小见大,表达了对母爱的赞颂。母亲是伟大的,对“我”儿的热水、缭绕的热气、眉宇和眼角的愁云,在这些细节描写之下一位慈祥的母亲的形象就饱满而呼之欲出了。而“我” ,更因为母亲的这份关怀多了力量与激情,夜深入不静,切入点很好,我们可以想见作者的暗示:她一定会加倍努力回报母亲的。赏析一:“不能一下子放进去的!” 母亲一手拿着我的脚,一手撩着仍有些烫的水朝我脚心里泼!痒痒的、暖暖的,熨帖到了身上所有的部位。热水快乐地在桶中打着旋儿,热
34、气缭绕在桶的周围,整个房间都弥漫着木头特有的香味儿。运用拟人的手法。描写了热水和热气的情态,生动形象,表现了我此刻的舒适。赏析二:“嗨,这算啥呀,女儿要比妈累得多!” 妈妈眉宇和眼角间突有一瞬的愁云但倏忽间就又消逝了。母亲的愁云消逝,细节描写,表现了母爱的无私和崇高。赏析三:窗外北风呼啸,室内温暖如春。镜片刚刚清晰却又再次被弄得模糊,但不只是热气的缘故!以情动人;借景抒情,镜片不只是热气呢,言下之意更是母亲的温暖让我暖洋洋的,母亲的爱让我热泪盈眶。三、教学设计题19 【正确答案】 这是中国旧式教育中最普遍的现象。这里包含着尊师重教的积极因素,但也显得过于迂腐,学生完全可以与老师平等交流,各抒己
35、见,甚至可以展开激烈的讨论,因为没有圣人,我爱我师,我更爱真理。附:这是一道开放性的练习题。其意在引导学生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这篇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让学生就这一话题开展讨论,最好能有不同的意见。讨论中看法不一致不要紧,通过讨论甚至辩论,更有利于碰撞出学生思想的火花。如果能有同学就此谈到尊师重教与师道尊严的关系,甚至引用“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的名句,显然有助于将讨论引向深入,应该大力表扬。20 【正确答案】 设计理念:本课是八年级下册的一篇文言文,此阶段的学生有了一定的文言文学习的基础。但很多学习文言文的习惯还没有定型并内化为能力。因此,本课的设计应以读文言文为主,积累为重点的理念。并以
36、板块的模式。展示学习文言文的步骤和读书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知识积累与能力的培养,过程与方法的引导,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词语,掌握常用的文言实词、虚词。通过课文分析过程的展示,明白怎样读懂一篇文章。理解写作手法的运用对于表现文章主旨的作用。过程与方法:以读为主,随着学生读的不断深入,分析课文,感悟主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倡导自主、合作、探究,激发学生乐于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学习作者克服困难,勤奋求学的精神和意志,树立正确的苦乐观,珍惜现有的优越条件,努力学习,早日成材。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汇,理解作者求学之志和劝勉之情。学习写作
37、手法。教学难点:运用现代观念重新审视作品,感知文中作者的求学精神。21 【正确答案】 探究一、怎样看待学习条件与学习好坏的关系?答案:学习条件不好,也可能学习得好,像宋濂;学习条件好,也可能学习不好,像同舍生。学习条件好坏对学习能够有所影响,但不是决定性的,学习成功的关键是长期坚守“ 勤且艰” ,专心致志,这是宋濂自身的体会,也是古今学有所成的人的共同体会。探究二、作者是怎样写自己的求学经历的?答案:作者写自己年轻时学习上的艰苦情景,主要写了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态度。开篇即点出学习上难以解决的矛盾:“家贫” 和“嗜学”,由此引出了求学的艰难:常借书于人,手自笔录,天大寒而弗之怠,走送之,因此得以遍观群书。苦无名师引导,趋百里外,从师叩问。经过作者的主观努力,顽强拼搏,在付出了无数辛勤的劳动,经历了无数辛酸后,终于克服了学习上“无书” 和“无师”的困难,获得了知识,成为饱学之士。在艰苦的学习生活中,作者怡然自乐,对同舍生的豪华生活毫不艳羡。精神上的富足,战胜了物质上的贫困。知识的积累,精神的充实,是学子读书的必备条件。作者最后以“勤且艰” 小结自己的学习生涯,想必马生能从中受到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