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2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心理学家发现,不论民族、国家、地区,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 )特点。(A)阶段性(B)特殊性(C)连续性(D)一般性2 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这种情绪状态是( )。(A)激情(B)表情(C)心境(D)应激3 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有一种复述是指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这是( )。(A)精细复述(B)注意性复述(C)保持性复述(D)形象性复述4 先有一个目标,当人们认识到它
2、与当前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时,就要想出办法,采取活动来缩小这个差异,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A)手段目的分析法(B)爬山法(C)逆向工作法(D)算法式5 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 ) 功能。(A)调节(B)选择(C)集中性(D)维持6 注意的两个明显特点是( )。(A)指向性和选择性(B)集中性和维持性(C)指向性和集中性(D)选择性和维持性7 乔治.米勒对人们加工信息能力的研究报告指出: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 。(A)8(B) 7(C) 6(D)58 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
3、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动,属于( )。(A)常规思维(B)发散思维(C)创造性思维(D)具体形象思维9 最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是百分位和标准分数系统。其中标准分数系统提出的根据是( )。(A)智力的性别差异(B)智力的民族差异(C)智力的年龄特征(D)智力测验的分数呈正态分布10 有的学生的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差,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这种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要属于( )。(A)场独立型(B)场依存型(C)冲动型(D)沉思型11 根据概念的获得方式,概念可以分为( )。(A)合言概念、选言概念和关系概念(B)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C)初
4、级概念和二级概念(D)科学概念和日常概念12 “功能固着 ”是由心理学家 ( )提出来的。(A)邓克尔(B)陆钦斯(C)托兰斯(D)西蒙13 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 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 )。(A)动机功能(B)调控功能(C)健康功能(D)信号功能14 东施效颦,“ 追星族” 等属于 ( )。(A)认同(B)抵消(C)幽默(D)否认15 编列了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你属于哪一类人,用以初步了解儿童创造性的是( )。(A)劳德塞(B)托兰斯(C)吉尔福特(D)阿瑞斯16 一般来讲,每一单元最理想的学习时间是( )。(A)2050 分钟(B) 5060
5、 分钟(C)越长越好(D)视情况而定17 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 )。(A)道德情感异常(B)道德行为不良(C)道德意志薄弱(D)道德认识缺乏18 在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中,小学高年级处于的是( )。(A)强化阶段(B)遵从集体阶段(C)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D)强制阶段19 当前在心理学中,特别是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 )。(A)自然实验(B)问卷调查(C)实验室实验(D)观察法20 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产生的影响是( )。(A)特殊迁移(B)正迁移(C)负迁移(D)普遍迁移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
6、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1 _是指个体在有目的活动中,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不能同时达到或满足的目标与动机。22 桑代克和武德沃斯提出的迁移理论被称为_。23 信息加工论者从一种问题状态转变成另一种问题状态的操作称为_。24 班级群体的_体现为教学和教育功能。25 _即根据知识经验之间的内在关系,对学习材料进行_、_的分类,_和_,使之结构合理化。_可以对学习材料进行深入的加工,进而促进对所学内容的_。26 人际沟通中最重要的一种形式是_沟通。27 感觉统合即把各种_器官得来的感觉信息输入在大脑中整合,组织起来,然后又指挥_做出适当动作,以便与环境取得协调一致。28 教育心理学就学科性质而言,是
7、_与_相结合的学科。29 道德感是与一定的_密切关联,并由它激起的_。30 学习是通过_,在主体头脑内部积累经验,_以积极适应环境的过程。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1 简述心智技能的形成阶段。32 简述学习策略训练的原则。33 简述经典条件反射的基本规律。34 简述教学测量与评价的分类。35 知识直观有哪些类型?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6 知识直观有哪三种类型?试比较三种直观方式的优缺点。37 如何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心智技能?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心理学)模拟试卷 25 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以下每道试题的备选答案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请选出该项。1 【正
8、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理学家发现,不论民族、国家、地区,儿童获得语言过程的顺序具有一致性,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具有一般性,故选 D。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心理学上,将在意外的紧急情况下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的情绪状态称为应激,故选 D。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复述是使信息保存的必要条件,可分为精细复述、注意性复述、保持性复述和形象性复述等。其中,将识记的材料与长时记忆中储存的信息建立起联系这种复述,被称为精细复述,故选 A。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心理学上,将先有一个目标,当人们认识到它与当前状态之间存在着差异时,就要想出办法,采取活动来缩小这个差异,这
9、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手段目的分析法”,故选 A。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从大量的信息中选择出重要的信息给以反应,同时排除掉无意义信息的干扰,反映了注意的选择功能,故选 B。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注意的两个明显特点,即指向性和集中性,故选 C。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乔治.米勒对人们加工信息能力的研究报告指出:短时记忆的容量有一定限度,其平均数量为 7,故选 B。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思维可分为常规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性思维和具体形象思维等。人们根据当前问题给定的信息和记忆系统中存储的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和角度思考,从多方面寻求多样性答案的一种思维活
10、动,属于常规思维。故选 A。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百分位和标准分数系统是最常见的两种常模表示法。其中,标准分数系统提出的根据是智力测验的分数是呈正态分布的,故选 D。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教学实践可知,学生的认知方式可分为场独立型和场依存型、冲动型和沉思型、辐合型和发散型。有的学生的认知方式的特点是反应快,但精确差,他们的信息加工策略使用的多是整体加工方式,这种学生的认知方式主要属于冲动型,故选 C。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具体概念和定义概念”,是根据概念的获得方式来划分的,故选B。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心理学常识可知,“功能固着”是由
11、心理学家邓克尔提出来的,故选 A。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古代医书内经中就有“怒伤肝,喜伤心,思伤脾,忧伤肺,恐伤肾”的记载,这说明情绪情感具有健康功能,故选 C。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心理学上,东施效颦、“追星族”等属于认同,故选 A。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心理学常识可知,托兰斯编列了创造性人格自陈量表你属于哪一类人,用以初步了解儿童创造性,故选 B。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般来讲,每一单元最理想的学习时间是 2050 分钟,故选 A。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道德的常识可知,学生明知故犯,言行不一的主要原因是道德意志薄
12、弱。A、B、D 项表述不正确,故选 C。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遵守纪律的心理发展历程分为强制阶段、强化阶段、遵从集体阶段、服从法律和权威阶段。小学高年级处于的是遵从集体阶段,故选 B。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前在心理学中,特别是在儿童心理学、教育心理学、社会心理学中应用最多的方法是自然实验,故选 A。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迁移可分为正迁移和负迁移,特殊迁移和普遍迁移等。一种学习中所习得一般原理、原则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产生的影响是普遍迁移,故选D。二、填空题请完成下列各题,在各题的空处填入恰当的答案。21 【正确答案】 动机冲突22 【正确答案】
13、 相同要素说23 【正确答案】 算子24 【正确答案】 生产性25 【正确答案】 组织策略 系统 有序 整理 概括 组织策略 理解与记忆26 【正确答案】 言语27 【正确答案】 感觉 运动神经28 【正确答案】 理论 应用29 【正确答案】 道德观念 情绪体验30 【正确答案】 主客观相互作用 构建心理结构三、简答题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31 【正确答案】 我国教育学家通过教学实验,在加里培林和安德森等学者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心智技能的三阶段论,即:(1)原型定向。原型定向就是了解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了解“外化” 或“物质化”了的心智活动方式或操作活动程序,了解原型的活动结构(动作构成要素、动
14、作执行次序和动作的执行要求),从而使主体知道该做哪些动作和怎样去完成这些动作,明确活动的方向。原型定向阶段也就是使主体掌握操作性知识(即程序性知识)的阶段。这一阶段相当于加里培林的“活动的定向阶段” 。(2)原型操作。所谓原型操作,就是依据心智技能的实践模式,把主体在头脑中建立起来的活动程序计划,以外显的操作方式付诸实施。在这一阶段,活动的执行是在物质与物质化水平上进行的,因而在加里培林及其学派的著作中称之为“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3)原型内化。所谓原型内化,即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由物质的、外显的、展开的形式变成观念的、内潜的、简缩的形式的过程。这一过程又可划分成三个小的阶
15、段。即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不出声的外部言语阶段和内部言语阶段。32 【正确答案】 人们在学习、阅读时常常使用各种不同的策略,但很少有什么学习策略总是有效,也很少有什么策略总是无效。显然,学习策略的价值依赖于其具体情况和使用。在进行学习的训练时,不管教什么策略、怎么教这些策略,可以遵循一定的基本的原则。(1)主体性原则。指任何学习策略的使用都依赖于学生主动性和能动性的充分发挥。(2)内化性原则。指训练学生不断实践各种学习策略,逐步将其内化成自己的学习能力,并能在新的情境中加以灵活应用。(3)特定性原则。指学习策略一定要适于学习目标和学生的类型。(4)生成性原则。指学生要利用学习策略对学习材料进行
16、重新加工,生成某种新的东西。(5)有效的监控。指学生应当知道何时、如何应用他们的学习策略并能反思并描述自己对学习策略的运用过程。(6)个人自我效能感。指教师给学生一些机会使他们感觉到策略的效力以及自己使用策略的能力。33 【正确答案】 (1)获得与消退。在条件作用的获得过程中,条件刺激与无条件刺激之间的时间间隔十分重要。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2)刺激泛化与分化。刺激泛化,指的是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射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
17、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射。例如,曾经被一条大狗咬过的人,看见非常小的狗也可能产生恐惧。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有机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和与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做出不同的反应。例如,为了使狗能够区分开圆形和椭圆形光圈,如果只在圆形光圈出现时才给予食物强化,而在呈现椭圆形光圈时则不给予强化,那么狗便可以学会只对圆形光圈作出反应而不理会椭圆形光圈。总之,经典条件作用能较有效地解释有机体是如何学会在两个刺激之间进行联系,从而使一个刺激取代另一个刺激并与条件反应建立起联结的。但经典条件作用无法解释有机体为了得到某种结果而主动做出某种随意反应的学习现象。34 【正确答案】 (1)形成性评价和
18、总结性评价。从实施教学评价的时机而言,有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之分。形成性评价通常在教学过程中实施,一般是由学生完成一些与教学活动密切相关的测验,也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状况进行自我评估,或者凭教师的平常观察记录或与学生的面谈。总结性评价,或称终结性评价,通常在一门课程或教学活动(如一个单元、章节、科目或学期)结束后进行,是对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进行测定。(2)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根据教学评价资料的处理方式,有常模参照评价和标准参照评价之分。常模参照评价是指评价时以学生所在团体的平均成绩为参照标准(即所谓常模) ,根据其在团体中的相对位置(或名次)来报告评价结果。标准参照评价,是基于某种
19、特定的标准,来评价学生对与教学密切关联的具体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3)配置性评价和诊断性评价。从教学评价的功能看,有配置性评价与诊断性评价之分。配置性评价,或称准备性评价,一般在教学开始前进行,摸清学生的现有水平及个别差异,以便安排教学。通过配置性评价,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新学习任务的准备状况,确定学生当前的基本能力和起点行为。诊断性评价,有时与配置性评价意义相当,指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与个体差异;有时指对经常表现学习困难的学生所做的评价,多半是在形成性评价之后实施。(4)正式评价和非正式评价。根据教学评价的严谨程度,有正式评价与非正式评价之分。正式评价指学生在相同的情况下接受相同的评估,且采用
20、的评价工具比较客观,如测验、问卷等。非正式评价则是针对个别学生的评价,且评价的资料大多是采用非正式方式收集的,如观察、谈话等。有时,教师可以采用非正式评价作为正式评价的补充。35 【正确答案】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三种直观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即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演示各种实验、到工厂或农村进行实地参观访问等都属于实物直观。(2)模象直观。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所谓模象直观即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例如,各种图片、图表、模型、幻灯片和教学电影电视等的观察和演示,均属于模象直
21、观。(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是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例如,在语文教学中,文艺作品的阅读、有关情景与人物形象的领会;在史地教学中,有关历史生活、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有关地形地貌、地理位置的领会,均少不了言语直观。四、论述题请依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36 【正确答案】 知识直观有三种方式,即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1)实物直观。实物直观指通过直接感知要学习的实际事物而进行的种直观方式。例如,观察各种实物、标本、演示实验、现场参观等,都是通过实物直观的途径为理解知识提供感性材料。优点:在这种感性材料基础上所获得的
22、感性知识与实际事物的关系比较切近,有助于提高理解的正确性,并能在实际生活中很快地发挥作用。因此,实物直观具有生动性、鲜明性和真实性,易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缺点:在实际事物中, 往往难以突出本质要素,必须“透过现象看本质 ”,具有一定的难度。同时,由于感性材料往往容易受到时间、空间和感官特性的限制,难以获得清晰的感性知识。(2)模象直观 。模象直观指通过对事物的模象的直接感知而进行的一种直观方式。模象即事物的模拟性形象。例如,对各种图片、图表、模型等的观察,均属于模象直观。优点:由于模象直观可以人为制作,因而模象直观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克服实物直观的局限,从而突出事物
23、的本质属性,扩大直观范围,提高直观的效果。缺点:由于模象只是事物的模拟形象,而非实 际事物本身,因此模象不如实物真实、全面和亲切,与具体实物之间总有一定距离。(3)言语直观。言语直观指在形象化的语言作用下,通过学生对语言的物质形式(语音字形) 的感知及对语义的理解而进行的一种直观形式。例如,在阅读文学作品时,对有关情景及人物形象的领会。优点:不受时间、空间和设备条件的限制,可以广泛应用。同时,能运用语调和生动形象的融合去激发学生的感情,唤起学生的想象。缺点:言语直观所引起的表象,往往不如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鲜明、完整、稳定。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应尽量配合实物直观和模象直观。37 【正确答案】 (1)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任何学习任务的完成均依赖于主体的学习积极性与主动性。学习的积极主动性取决于主体对学习任务的自觉需要。(2)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完备性是指对活动结构有清楚的了解,不能模糊或缺漏。独立性是指让学生独立地来确定或理解活动的结构及其操作方式。概括性是指要不断变更操作对象 ,提高活动原型的概括程度,使之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扩大其迁移价值。(3)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言语。言语在原型定向与原型操作阶段,其作用在于标志动作,并对活动的进行起组织作用。言语在原型内化阶段,其作用在于巩固形成中的动作表象,并使动作表象得以进一步概括,从而向概念性动作映象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