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898768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3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我国唐代设立中央官学,主要反映了古代教育的( )。(A)刻板性(B)等级性(C)宗教性(D)民主性2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在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才干、偏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培养成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者强盗。”这是(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D)教育决定论的观点3 在小学阶段教学多采

2、用直观形象的方式,而进入中学后则可以进行抽象的讲解,这体现了儿童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4 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办教育,注重培养合格的公民,所体现的教育目的理论是( )。(A)个人本位论(B)宗教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兴趣本位论5 ( )是指教育实践工作者在自己的工作环境中,谋求当前问题解决和改进的一种研究方式。(A)调查法(B)观察法(C)行动研究法(D)个案研究法6 关于新课程理念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学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初中阶段和高中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B)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环节(C)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

3、特点是: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生成性、自主性(D)研究性学习是一种以研究或探究为中心的实践性学习活动7 校园文化是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之一,在课程类型上,它属于( )。(A)学科课程(B)活动课程(C)隐性课程(D)核心课程8 某教师提供不同形状的泡泡器,在学生猜想不同泡泡器可能会吹出什么样的形状后,让学生实验操作,解释和交流实验结论,此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演示法(B)实验法(C)谈话法(D)讨论法9 上植物的叶一课时,老师讲叶的光合作用,植物和动物的生长都离不开太阳。从而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界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植物与空气、水、太阳(即生物与非生物)之间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要学

4、会保护自然。这一过程体现了( )的教学原则。(A)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B)巩固性(C)量力性(D)因材施教10 初二(3)班的许多学生在一次英语考试中成绩都不是很理想,情绪低落。班主任为了缓解这种气氛,带领学生去溜冰,学生在一次次的跌倒后又一次次地站起来,丝毫没有沮丧。班主任借机告诉学生:“学会溜冰尚且经历无数次的摔倒才能成功,更何况复杂的学习呢?”于是学生们又信心十足地投入到了学习中。班主任主要运用了哪种德育方法?( )(A)榜样示范法(B)实践锻炼法(C)道德修养法(D)品德评价法11 李明同学私拿水果摊上的一只苹果,经同学揭举,被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老师问道“李明,你私拿别人的东西,这已

5、经是第几次了?”李明低着头回答:“第五次了。”“你为什么不改呢?”“我,我也晓得不对,就是,就是有时忍不住。 ”教师应从( )对李明进行教育。(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行为12 同一棵香樟树,植物学家把它看作一种双子叶植物,而木匠则常称之为优秀木材,这是( )的表现。(A)知觉整体性(B)知觉理解性(C)知觉选择性(D)知觉恒常性13 小明学习非常努力,但成绩总是不理想,逐渐出现了被动、退缩、无动力的状态。这种心理反应属于( )。(A)学习焦虑(B)习得性无助(C)自我估计降低(D)认知功能障碍14 李小坤做作业时,常常依据身边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并迅速

6、更改答案。李小坤的认知风格很可能属于( )。(A)场依存型(B)场独立型(C)冲动型(D)沉思型15 小杰在阅读阿 Q 正传时,根据文字描述在脑中呈现出阿 Q 的人物形象。这种现象属于( ) 。(A)创造想象(B)幻想(C)无意想象(D)再造想象16 在柯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儿童认为海因茨想挽救妻子的生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偷窃是错误的。如果人人都去偷东西的话,社会将会变得很混乱,不管在什么情况下,个体都应该遵守规则。儿童的这种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A)惩罚与服从定向阶段(B)好孩子定向阶段(C)相对功利主义定向阶段(D)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17 注视发光的灯泡几秒钟,再闭上眼

7、睛,就会在眼前的黑色背景上产生与灯泡相似的光亮。这种现象是( )。(A)感觉后效(B)感觉对比(C)感觉适应(D)联觉现象18 在班级管理中,评价一个班级的好坏的主要依据是( )。(A)优秀的班干部(B)负责的班主任(C)融洽的同学关系(D)良好的班风19 虽然二班是全年级成绩倒数第一的班,但陈老师坚信自己一定能提高他们的成绩。这主要反映了他具有较高的教学( )。(A)认知能力(B)效能感(C)操作能力(D)监控能力20 教师期望效应说明( )。(A)成人的期望是把“ 双刃剑”(B)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不能过高(C)良好的期望可促进学生的发展(D)学生的发展往往背离成人的期望21 下列最适合矫正

8、考试焦虑的方法是( )。(A)系统脱敏法(B)厌恶疗法(C)自由联想法(D)宣泄疗法二、辨析题22 学校教育对人的发展起决定性作用。23 活动课程和课外活动是两个内涵相同的概念。24 漫无目的地散步是问题解决。25 德育过程就是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统一。三、简答题26 简述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27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学习观。28 简述中学生情绪发展特点。29 简述中学德育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四、材料分析题30 材料:一位物理老师在课堂上问学生:“把一块铁块和一块木块放在水里,会出现什么情况?”学生回答:“铁块沉下去,木块浮在水面上。”老师:“为什么呢 ?”。学生:“因为

9、铁重。 ”老师:“而钢铁制的巨轮也很重,为什么却浮在水面上呢?”这一问,学生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开始积极地思考,随后教师再引出“阿基米德原理”。问题:请从教学原则和教学过程的角度评析这位物理老师的做法。30 材料:王雪是初中三年级的女生,智力正常,人际关系良好,上课和平时做作业都比较认真,学习总体成绩在班级处于中等水平,但是自信心有些不足。这次期末考试,她的其他课程考试发挥正常,只有数学没有考及格。她认为数学没有考好是因为她比别人笨,即使她再努力,数学也是学不好的。问题:31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指出王雪期末考试数学失利的归因属于哪一种因素,并指出这种因素在维纳归因理论中的三个维度上的表现。

10、32 分析王雪的归因对她以后的数学学习在其心理上产生的影响。33 如果你是王雪的数学老师,你会怎样帮助她正确归因,提高其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绩呢?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3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唐代“六学”中的国子学,仅收文武三品以上官员的子女:太学收五品以上官职的子弟;“二馆”即崇文馆和弘文馆,专收皇帝、皇后的近亲及一品相国的儿子。这可看出我国封建社会的学校教育不仅具有鲜明的阶级性,而且在统治阶级内部也采取森严的等级制。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华生是环境决定论的代表人物,题干中的言论正是其环境决定

11、论观点的具体体现。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教学中要遵循每个阶段的特点来进行教育。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社会本位论者主张教育目的要根据社会需要确定。他们认为,社会价值高于个人价值。个人的存在与发展从属于社会,评价教育的价值应当以教育对社会的效益来衡量。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行动研究就是实践者为了改进工作质量,将研究者和实践者、研究过程与实践过程结合起来,在现实情境中通过自主的反思性探索,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研究活动。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

12、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隐性课程亦称为潜在课程、自发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园文化、学风等。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主动参与到发现问题、寻找答案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探究兴趣和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教学方法属于实验法。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强调教学中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实践锻炼法是教育者组织

13、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炼和考验,以培养其优良思想品德的方法。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意志是一个人自觉地调节行为、克服困难,以实现一定道德目的的心理过程,通常表现为一个人的信心、决心和恒心。李明同学缺乏道德意志,不能很好地克服困难,应培养其道德意志。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在知觉事物时,总是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理解知觉对象,并用词把它标志出来。题干中植物学家与木匠的经验不一样,对于香樟树自然有不同的体会,体现了知觉的理解性。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

14、一种抑郁状态。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具有场依存型认知风格的人较多地依赖自己所处的周围环境的外在参照,以环境的刺激定义知识、信息。李小坤依据老师的面部表情来判断自己做题的对错说明其属于场依存型、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的描述或符号的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处于维护法律和社会秩序定向阶段的儿童其道德价值以服从权威为导向,他们服从社会规范,遵守公共秩序,尊重法律的权威,以法制观念判断是非,知法懂法。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当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并没有立即停止,而是保留一段时间,

15、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现象称为感觉后效。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良好的班风是一个班集体舆论持久作用而形成的风气,是班集体大多数成员精神状态的共同倾向与表现,是班集体形成的重要标志,也是一个班级好坏的标志。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效能感指教师认为自己能够有效地指导学生,相信自己具有教好学生的能力。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期望效应是指教师对学生的期待能够传递一种信任,这样的期待能够触动学生的心灵,对学生产生巨大的感召力和推动力,促使学生的健康发展。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系统脱敏法是诱导求治者缓慢地暴露出导致神经症焦虑、恐惧的情境,并通过心理

16、的放松状态来对抗这种焦虑情绪,从而达到消除焦虑或恐惧的目的,比较适合矫正考试焦虑。厌恶疗法是应用具有惩罚的厌恶刺激来矫正和消除某些适应不良行为的方法。自由联想法是从精神分裂症病人的特殊病理联想方面归纳出诊断该病的主要标准,后人亦称为“联想心理学”。宣泄疗法是最常用的心理治疗方法之一,基本原则是让求诊者将心中积郁的苦闷或思想矛盾倾诉出来,以减轻或消除其心理压力,并能较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二、辨析题22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人的主观能动性在人的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而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其原因有以下几点:(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2)学校教育是

17、通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因此,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3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它是打破学科逻辑组织的界限,从儿童的兴趣和需要出发,以活动为中心组织的课程,活动课程的代表人物是杜威。课外活动是指根据受教育者的需要和自己的努力以及教育教学的需要,在教育者直接或者间接的指导下,来实现教育目的的一种活动。二者的内涵并不相同,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4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问题解决是指为了从问题的初始状态到达目标状态。而采取一系列具有目标指向性的认知操作的过程。它具有目的性、序列性和

18、认知性,其中目的性是指问题解决具有明确的目的性。它总是要达到某个特定的目标状态;认知性是指问题解决活动必须由认知操作来进行,即通过内在的心理加工实现的。漫无目的地散步不具有目的性,也并非认知操作,因此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5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正确的。德育过程是以提升受教育者的品德水平为目标。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教育活动过程。德育过程从本质上说就是个体社会化与社会规范个体化的统一过程。德育的社会化功能是个体在德育过程中根据社会规则和标准来调整自身行为,逐步达到与他人协调相处的趋势,逐步成为社会所接纳的社会成员。德育的个体化功能是德育能扩展个人的价值,最大限度地发挥个人的创造才能。三、

19、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具体来说。表现在三个方面:(1)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处于组织者的地位,应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的地位,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在教学过程中要建立合作、友爱、民主平等的师生交往关系。27 【正确答案】 (1)主动建构性。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建构自己的知识的过程。(2)社会互动性。学习者是通过对某种社会文化的参与而内化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掌握有关的工具的过程,这一过程常常需要一

20、个学习共同体的合作互动来完成。(3)情境性。建构主义者提出知识存在于具体、情境性的、可感知的活动之中,不是一套独立于情境的知识符号,只有通过实际应用活动才能真正被人理解。28 【正确答案】 青春期是“疾风怒涛” 时期,是人生的 “第二次断乳期”。这时期的青少年情绪体验跌宕起伏、剧烈波动,情感活动广泛且丰富多彩。具体表现为以下特点:(1)爆发性和冲动性。(2)不稳定性和两极性。(3)外露性和内隐性。(4)心境化和持久性。29 【正确答案】 (1)导向性原则。(2)知行统一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原则。(4)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6)疏导原则。(7)依靠积极

21、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原则。(8)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原则。四、材料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1)从教学原则的角度:该老师的做法贯彻了启发性教学原则。启发性原则是指在教学中,教师要承认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注意调动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物理老师并没有直接给出所学内容“阿基米德原理 ”,而是首先不断提出具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和学习的积极性,然后引入新知识的学习,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从教学过程的角度:教学过程遵循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教学是教师教学生去学,学生是教师

22、组织的教学活动中的学习主体,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起主导、指导作用。材料中的物理老师在课堂中扮演了组织者的角色,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在学生遇到疑问时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启发学生独立思考,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处于学习主体地位,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能动性。31 【正确答案】 归因是人们对自己或他人活动及其结果的原因所作的解释和评价。心理学家维纳对行为结果的归因进行了系统探讨,并把归因分为三个维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制性归因与不可控制性归因。他又把人们活动成败的原因即行为责任主要归结为六个因素,即能力高低、努力程度、任务难易、运气(机遇) 好坏、身心状态和外界环境。材料中

23、王雪将没有考好的原因归为是比别人笨,也就是自己能力低,能力属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归因。32 【正确答案】 一个总是失败并把失败归于内部的、稳定的和不可控的因素(即能力低)的学生会形成一种习得性无助的自我感觉。习得性无助是当个体感到无论做什么事情都不会对自己的重要生活事件产生影响时所体验到的一种抑郁状态。材料中王雪总把数学成绩不好归因于自己的能力低,这样可能会形成对于数学学习的习得性无助的心理,这对于她日后的数学学习是不利的。33 【正确答案】 长期消极的归因不利于学生的人格成长,这就需要教师利用反馈的作用,并在反馈中给予鼓励和支持,帮助学生正确归因、重塑自信。因此,如果我是王雪的数学老师

24、我会积极地对王雪的成绩的结果进行反馈,帮助她进行正确归因,防止她形成消极心理。如果我是王雪的数学老师我会通过归因训练改变王雪消极的自我认识。提高她的学习动机。因为根据归因理论,学生将成败归因于努力比归因于能力会产生更强烈的情绪体验。因此我会引导王雪进行努力归因,即无论成功或失败都归因于努力与否。因为将自己的成败归因于努力与否会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努力归因的同时进行现实归因。我还要引导王雪进行现实归因,针对一些具体问题引导其进行现实归因,以帮助王雪分析除了努力这个因素外。还有哪些因素影响了她的数学成绩,是学习方法还是家庭原因或者是教师的因素等。这些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其学习成绩,并尽力指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以提高其克服困难的勇气,增强其自信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