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deputyduring120 文档编号:89877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3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3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学记:“ 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说明了教育具有 ( )。(A)经济功能(B)政治功能(C)文化功能(D)人口功能2 人的童年期以形象思维为主,少年期抽象思维已有所发展,青年初期则以抽象思维为主,这表明人的发展具有( )。(A)顺序性(B)阶段性(C)不平衡性(D)个别差异性3 “教育在于使青年一代系统地社会化” ,这种论断反映了教育目的的 ( )。(A)教育无目的论(B)个人本位论(C)社会本位论(D)宗教本位论4 提出“百科全书 ”的教学内容观,并首次将学前教育纳入学制的西方著名教育学家是(

2、)。(A)卢梭(B)昆体良(C)夸美纽斯(D)裴斯泰洛齐5 “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段话体现出的教育思想是( )。(A)素质教育(B)终身教育(C)全人教育(D)全纳教育6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高中以( )课程为主。(A)综合课程(B)分科课程(C)分科与综合课程相结合(D)融合课程7 容易使各门知识发生断裂现象,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忽视学生的兴趣,理论和实践相脱离的是( ) 。(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B)存在主义课程论(C)后现代主义课程论(D)学科中心课程论8 ( )即每门学科

3、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大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既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又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A)课程计划(B)课程标准(C)课程整合(D)课程实施9 论语中“ 学而时习之 ”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 。(A)创新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10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 )。(A)形成性评价(B)总结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相对性评价11 在董存瑞舍身炸碉堡教学中,一位老师首先利用录音,烘托战斗气氛,一边放背景音乐,一边朗读课文。同时老师还利用录像,再现英雄形象,使学生了解董存瑞无所畏惧的民族使命感和责任感

4、,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该教师主要运用了( ) 。(A)情感陶冶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道德修养法12 “寓德育于教学之中,寓德育于活动之中,寓德育于教师榜样之中,寓德育于学生自我教育之中,寓德育于管理之中”,这句话体现了德育的( )规律。(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发展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交往、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的过程13 小鹏最近发愤图强,希望能改变自己在班集体中的排名,这种内驱力属于( )。(A)认知内驱力(B)附属内驱力

5、(C)自我提高内驱力(D)交往内驱力14 张啸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原因是因为近期喜欢上班内一名女同学,上课经常开小差,学习不够努力。这种归因属于( )。(A)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B)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C)稳定、可控制的外归因(D)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15 王明同学活泼、好动、乐观、灵活,喜欢交朋友,爱好广泛,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他的气质类型属于( )。(A)多血质(B)胆汁质(C)黏液质(D)抑郁质16 当学生改正了做事不认真的行为后,教师就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这种教育措施属于( ) 。(A)正强化(B)替代强化(C)负强化(D)自我强

6、化17 勤能补拙说的是( ) 相互促进的关系。(A)性格与能力(B)气质与能力(C)气质与性格(D)能力与兴趣18 课堂气氛的类型主要包括( )。积极的课堂气氛消极的课堂气氛斗争型课堂气氛对抗的课堂气氛(A)(B) (C) (D)19 李老师教学能力强,善于与学生交流,经常倾听学生对于开展教学活动的意见。班上的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兴趣广泛,和老师配合默契。这种师生关系属于( )。(A)专制型(B)放任型(C)民主型(D)权威型20 在对学生教育过程中,教师一个鼓励的眼神或者信任的手势,都会让学生倍感温暖、增加勇气、发奋努力,从而达到教师对自己期待的目标,这属于( )。(A)首因效应(B)共鸣效应

7、(C)罗森塔尔效应(D)移情效应21 某生口吃,教师在帮助他矫正口吃问题时,先训练他在说话前消除紧张心理,当他说话不紧张时,不断为他的进步予以肯定,克服紧张后,同样的方式再帮他说出一个字,一个词,最后一句连贯的话,从而矫正口吃。这是( )(A)强化法(B)代币奖励法(C)行为塑造法(D)示范法二、辨析题22 美育就是艺术教育。23 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是一个等同的概念。24 乘法口诀的掌握可以广泛迁移于各种情境中,这是一种垂直迁移。25 初中生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三、简答题26 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27 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28 简述促进中学生良好品德形成的方法。29 简述中学生记忆发展

8、的特点。四、材料分析题29 材料:陶行知当校长时,有一天看到一个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同学,当场喝止他,并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这个学生已经等在门口了。一见面,陶行知掏出一块糖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了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学生惊异地接过糖,陶行知又掏出一块糖放到他手里,说:“ 我让你住手你就住手了,这说明你很尊重我,这块糖奖励给你对我的尊重。”那个同学更惊异了,陶行知又掏出第三块糖塞到他手里,说:“我调查过了,你用泥块砸那些男生,是因为他们欺负女生,你砸他们,说明你很有正义感。”那个同学感动极了,他流着泪后悔地说:“校长,我错了,我也不应该动手。”

9、 陶行知随即掏出第四块糖塞到他手里,说:“ 你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我的糖也用完了,我们的谈话也结束吧!”问题:30 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哪些德育原则?31 材料体现的德育过程的规律有哪些?31 材料:甲同学在小学时学业成绩优良,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升入初中后,在第一次摸底测验中,他的成绩很不理想,在班级的排名在 30 几名,回家又受到父母的责骂,使他很有挫败感。他很想取得好成绩,但又认为自己做不到,甚至连他最感兴趣的数学考试也出现不及格现象。有一次,老师还用鲜红的水笔在他的试卷上批注“ 字迹潦草,思维混乱,简直不是人写的” 。久而久之他便对学习丧失了信心,上课不认真,拖欠

10、作业,对考试成绩也抱无所谓的态度。问题:32 分析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33 结合材料阐述教师应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3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之一就是教育培养合格的公民和各种政治人才。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题干中阐述了人的不同年龄阶段思维发展特征不同,表明了人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的社会本位论主张教育从社会发展需求

11、出发,注重教育的社会价值。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夸美纽斯世界观中的进步因素还集中体现在他的“泛智”的思想中,泛智就是将一切有用的知识教给一切人,使其智慧得到普遍发展的理论,主张百科全书的教学内容。他在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次为 6 岁以下的儿童的智育提出了一个广泛而详细的教学大纲。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终身教育倡导活到老,学到老。十五岁开始立志学习,三十岁能自立于世,四十岁遇事就不迷惑,五十岁懂得了什么是天命,六十岁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到七十岁才能达到随心所欲,想怎么做便怎么做。也不会超出规矩。这是终身教育的体现。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12、中,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高中以分科课程为主。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学科中心课程论强调按照知识体系编制课程,而对社会生活与生产实际不够重视;对于学生学习上的兴趣、爱好、需要和接受能力等心理准备也较少关注。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完知识之后及时地进行复习,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10 【

13、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为改进和完善教学活动而进行的对学生学习过程及结果的评价。题目中老师在课堂上就所学知识向学生进行提问属于形成性评价。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情感陶冶法指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感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该教师创设了一定的教育情境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操,体现了情感陶冶法。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题干中句子的意思是德育在多种活动中都存在,进行德育要统一多方面的教育影响。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自我提高内驱力是个体要求凭自己胜任工作的才能和工作成就而赢得相应地位的愿望。14 【

14、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维纳的归因理论,努力因素属于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多血质的特点是活泼好动,反应迅速,热爱交际,能说会道,适应性强,但稳定性差,缺少耐性,见异思迁,具有明显的外向倾向,粗枝大叶。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负强化是指摆脱一个厌恶刺激,从而增强其行为出现的概率。教师撤销了不让其参加课外活动的决定,让学生以后做事认真,属于负强化。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勤能补拙,意思是指后天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能力的不足、缺陷。“勤奋”描述的是性格,这句话体现了性格与能力相互促进的关系。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堂气

15、氛主要包括积极的课堂气氛、消极的课堂气氛和对抗的课堂气氛。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民主型的师生关系模式以开放、平等、互助为其主要心态和行为特征。教师在班级内以民主的方式教学,重视集体的作用,与学生共同计划。共同讨论,帮助学生设立目标,指引学生对照着目标进行学习。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期待效应,又叫皮格马利翁效应或罗森塔尔效应,该效应认为教师的期望会或明或暗地传给学生,促使学生按照教师所期望的方向来塑造自己的行为。题干中教师和学生的行为表现体现了罗森塔尔效应。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行为塑造是通过不断强化逐渐趋近目标的方法

16、。二、辨析题22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美育是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和文明素养的教育。它的内容比艺术教育要宽阔得多。美育的工作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内容:(1)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指的是人对自然、社会存在的现实美,对艺术作品的艺术美的感受能力。(2)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鉴赏美包括鉴别和欣赏美。(3)形成学生创造美的能力。把自己独特的美感用各种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综上所述,题干的说法是错误的。23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义务教育与普及教育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国家对学龄儿童和少年不分种族、肤色、宗教信仰、性别和能力,普遍实施的一定程

17、度的基础教育称为普及教育;当以法律的形式规定普及教育的义务形式时,便称为义务教育。24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垂直迁移是处于不同抽象、概括水平的经验之间的相互影响,也就是指先行学习内容与后续学习内容是不同水平的学习活动之间产生的影响。垂直迁移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下而上的迁移,即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影响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的学习;一是自上而下的迁移,即上位的较高层次的经验影响下位的较低层次的经验的学习。一般迁移也称“非特殊迁移”“普遍迁移”,是指在一种学习中所习得的一般原理、方法、策略和态度对另一种具体内容学习的影响。乘法口诀属于一般原理,将其广泛迁移于各种情境中,属于一般迁移。因此

18、,这种说法是错误的。25 【正确答案】 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初中生开始出现反思思维,高中生开始出现辩证思维。初中生思维最主要的特点就是其思维的抽象逻辑性。这一特点体现在:运用假设、逻辑推理、运用逻辑法则。初中生思维的创造性和批判性日益明显、但思维的片面性和表面性依然存在、思维活动中的自我中心的出现。高中生的形式逻辑思维处于优势,辩证逻辑思维迅速发展,抽象逻辑思维的发展在高中阶段进入成熟期。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高中阶段才开始出现辩证思维。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激发学习动机。教师要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启发学生的责任感,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领会知识。这是教学的中心环节。领会知

19、识包括使学生感知教材和理解教材。(3)巩固知识。巩固知识就是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复习,对学习过的材料进行再记忆并在头脑中形成巩固的联系。(4)运用知识。学生掌握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通过联系或有组织地实践,把知识转化为能力。(5)检查知识。检查学习效果的目的在于使教师及时获得关于教学效果的反馈信息,以调整教学进程与要求;帮助学生了解自己掌握知识技能的情况,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27 【正确答案】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环境。方法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方法有:保护好奇心;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注重学生独立

20、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的生成;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自我设计训练;头脑风暴训练。28 【正确答案】 (1)有效的说服。(2)树立良好的榜样。(3)利用群体约定。(4)给予恰当的奖励与惩罚。(5)价值辨析。除上述各种方法外,角色扮演、小组道德讨论等方法对于态度与品德的形成和改变也都是非常有效的。29 【正确答案】 (1)记忆的容量日渐增大,短时记忆广度接近成人。(2)对直观形象的材料记忆要优于抽象材料,对图形记忆要优于词语。(3)有意记忆逐渐占主导地位,能够学会依据不同的教材内容,由自己提

21、出恰当的记忆任务,主动选择良好的记忆方法。(4)理解记忆成为主要记忆手段。(5)抽象记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四、材料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陶行知的做法体现了疏导性原则、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疏导性原则是指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提高学生认识。案例中陶行知来到校长办公室时,学生已经等在门口准备挨训了,可一见面,陶行知却将糖果送给他,并说:“ 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陶行知用自己的言行举止以及事实真相来说明道理,启发他们自觉认识问题,自觉履行道德规范。严格要求学生与尊重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

22、,教育者既要尊重、信任、热爱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要求,把二者有机结合起来,促使教育者的合理要求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当陶行知看到学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斥责了他并要求放学时到校长室去,从这一点看出陶行知是严格要求学生的。同时从陶行知对学生的整个教育过程看出,陶行知非常尊重学生的人格。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要学会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注意挖掘学生自身的闪光点。整个教育过程,陶行知给了学生四块糖看出了他对学生的肯定,这体现了发扬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原则。31 【正确答案】 材料中,体现了德育过程的两个基本规律,分别是: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的知、情、意、行的

23、培养提高过程。材料中的陶行知通过疏导,使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改变了自己的道德认识水平,为道德行为的改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材料中的陶行知通过奖励的方式,使学生产生内心矛盾冲突,最终通过自己内部思想认识的转化实现了道德教育的效果。32 【正确答案】 甲同学对学习丧失信心的原因主要有: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兴趣和好奇心是内部动机最为核心的成分,它们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内部学习动机的基础。甲同学本来对数学特别感兴趣,还在数学竞赛中得过奖,但是由于其兴趣和好奇心未得到充分地激发,最后导致学习兴趣丧失。不良的家庭教育环境家长并未对孩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进行了解和分析,而是一味地责骂,降低了甲同学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甚至扭曲了孩子的个性,不利于他的健康成长。不正确的学习归因甲同学对自己成绩不佳进行了错误的归困,想取得成绩又认为自己做不到,导致丧失了学习信心。教师对其进行错误的反馈教师对甲同学试卷的评判过于激进,给予甲同学错误的信息反馈,导致其对学习失去兴趣。33 【正确答案】 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应做到如下几点: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