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89893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5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美国企图冲出拉美走向世界的扩张主义纲领是( )。(A)威尔逊的“ 十四点原则”(B) 四国条约(C) 九国公约(D)凡尔赛和约2 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 )。(A)人与人的关系(B)人与自然的关系(C)国与国的关系(D)夷夏关系3 “番菜争推一品香,西洋风味睹先尝。刀叉耀眼盆盘洁,我爱香槟酒一觞。” 这一情景在上海最早可能出现于( )。(A)明朝(B)清朝(C)民国(D)新中国4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在新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因为它( )。(A)确定了国家性质(B)确定了依法治国的方针(C)

2、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D)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5 对汉武帝实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政策的看法,不正确的是 ( )。(A)是为了维护政治统一而采取的文化政策(B)本质上是封建文化专制(C)汉武帝偏向董仲舒,是昏庸的表现(D)儒家思想从此取得独尊地位,对中国历史产生巨大影响6 下列朝代中,与秦朝最为相似的是( )。(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7 隋朝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在中央确立了( )。(A)九品中正制(B)三省六部制(C)三公九卿制(D)议政王大臣会议8 我国历史上出现的第二个盛世局面是( )时期。(A)贞观之治(B)开元盛世(C)武则天统治(D)光武中兴9 在汉语

3、中,“ 鼎” 被作为权力和地位的象征,其形成至少应追溯到( )。(A)秦汉时期(B)战国时期(C)春秋时期(D)商周时期10 罗马法在世界法律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因为它( )。(A)是近现代西方法律的先驱(B)维护和巩固了罗马帝国的统治(C)揭露和批判了私有制的罪恶(D)给予自由民和奴隶以公民权11 元朝实行行省制度,在中央设枢密院、御史台和( )。(A)中书省(B)尚书省(C)宣政院(D)行省12 下列中国古代科学文化成就中,由我国少数民族人民创造的是( )。(A)齐民要术(B) 四部医典(C) 论衡(D)天工开物13 在“一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短暂的春天,推动了中国经济近

4、代化。其积极作用表现在( )。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帝国主义的经济扩张促使新的政治力量发展壮大为民主革命新发展创造了条件使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发生根本性变革(A)(B) (C) (D)14 清朝时,雍正帝下令禁止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在近代打破这一禁令的是( )。南京条约 黄埔条约 天津条约 望厦条约 (A)(B) (C) (D)15 对近代中国部分著作和报刊中“民主”“共和”两个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进行统计发现,1893-1898 年“ 民主”出现的频率远远高于“共和”的频率。这一现象反映了( )。(A)民主自由平等的思想已深入人心(B)维新变法思潮成为新思潮的主流(C)革命派不重视对共和思想的宣传(D)

5、顽固保守势力阻碍新思想的传播16 辛亥革命 10 周年之际,梁启超撰文写道,“辛亥革命有甚么意义呢? 简单说第一,觉得凡不是中国人都没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第二,觉得凡是中国人都有权来管中国人的事” 。这反映出他认为辛亥革命 ( )。(A)增强了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B)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C)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D)扩大了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17 以下战役,从战略意义上讲,作用相同的是( )。萨拉托加大捷斯大林格勒战役莫斯科战役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诺曼底登陆战役(A)(B) (C) (D)18 藏族歌唱家才旦卓玛一首翻身农奴把歌唱唱出了西藏百万农奴翻身后的喜悦,歌词中 “ 驱散乌云见太阳

6、”指的是( )。(A)1949 年新中国成立(B) 1950 年抗美援朝开始(C) 1951 年西藏和平解放(D)1953 年土地改革完成19 1953-1957 年我国执行第一个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 ) 。(A)农业(B)交通运输业(C)重工业(D)农业、商业20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和法国大革命的共同之处是( )。(A)都推翻了君主专制王朝(B)革命中都处死了国王(C)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D)都推翻了殖民统治,取得了民族独立21 明治元勋大久保利通说:“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决定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义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

7、业。”这段话的治国思想是( )。(A)学习西方(B)鼓励人民富起来(C)工业立国(D)文明开化22 1929-1933 年,一场空前的危机席卷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面对这场危机,美国实施罗斯福新政。下列对美国政府“新政” 所做的评价不准确的是 ( )。(A)加强了国家对社会经济的调控能力(B)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C)美国联邦政府的权力明显增强(D)彻底消除了美国经济危机的根源23 1945 年 2 月,苏、美、英三国政府首脑在苏联的雅尔塔聚会,协调三国对法西斯作战。以下不属于雅尔塔会议商讨议题的是( )。(A)战后对德国实行军事占领(B)彻底消灭德国法西斯主义(C)决定实施诺曼底登陆(D)战后成

8、立联合国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五六十年代美国经济发展的原因不包括( )。(A)利用高新技术成果(B)大力发展科技教育(C)发展新兴产业(D)充分利用欧洲的资金扶持25 非洲五百年的屈辱、五百年的抗争都在 1990 年尘埃落定。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殖民体系最终崩溃的是( )。(A)阿尔及利亚的独立(B)埃及独立(C)埃塞俄比亚的独立(D)纳米比亚独立二、简答题26 试述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及其失败的教训。27 简述制定教学策略的原则。28 简述高中历史的课程设计思路。三、材料分析题28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公元 702 年到 777 年,(日本)曾派使节到唐朝达 6 次之多。使节的船队大体

9、为四艘,每次都有大批留学生随行,大使以下留学生和水手多达四五百人。(日)井上清 日本历史材料二 奈良的贵族举凡学术、技术、文艺、音乐以及佛教和佛教庙宇的建筑、雕刻、绘画及有关服饰、器皿、生活方式都在学唐朝。他们的头脑一刻也不忘记“在唐国”。他们醉心于此,只要是唐朝的东西,无论什么都要尽快地引进来一这是企图让人们看到,日本也是不亚于唐朝的国家。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材料三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日友好交往最主要的内容是,大批中国留学生到日本学习。1896 年清政府第一次派赴日留学生 1 3 名。此后中国留学生逐年增加,1 903 年增至 1000 人,1 905 年后半年骤增至 800

10、0 人,是留学日本最盛时期。这次高潮与隋唐时期第一次高潮的不同点是因为日本学习西方有成效,所以中国人到日本去,学习当时先进的资产阶级文化艺术,来挽救长期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瓜分危机的中国。周一良中日文化关系史论集请回答:29 据材料一、材料二,概括唐朝时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30 比较材料一、材料二和材料三,概括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导致这些特点的主要原因。31 材料:在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时,教师可以用投影方式介绍以下几则材料:材料一:图片资料: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推广。材料二:视频资料:井田制的瓦解。材料三:文字

11、资料:管仲变法。首先教师用投影方式引入材料;其次在师生互动对话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以上材料,说明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是什么(春秋战国时期经济发展,贵族政治衰微,对旧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进行封建改造以适应争霸战争的需要成为时代的主要特征);最后教师以板书或投影的方式归纳升华本部分知识。请回答:上述材料采用的是哪种教学方式?试对上述教学方式进行评价。31 “俄国农奴制改革 ”导入。教师利用投影显示新闻片段:据俄罗斯新闻网 2005 年 6 月 8 日报道,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使俄罗斯最终告别了落后的农奴制。为了纪念这位沙皇在世界近代史上做出的巨大贡献,俄罗斯政府 6 月 7 日在莫斯科红场

12、旁边竖立起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在揭幕式上,卢日科夫市长说:“今年俄罗斯人民有幸经历了本国历史上和文化界的一件大事,经过艺术家们的努力,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首座塑像终于在莫斯科落成了。政府竖立他的塑像是为了向这位曾经解放了千百万俄国农奴的勇敢改革者致敬,正是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改革,最终引领俄罗斯抛弃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全俄罗斯东正教大牧首阿列克谢二世在致辞中说:“ 亚历山大二世不仅使俄罗斯摆脱了农奴制的桎梏,同时在国内也十分重视教育兴国,创立了许多大学。”致辞后,阿列克谢二世亲自为塑像进行了东正教封圣并主持了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追悼弥撒。导入语:新闻告诉我们亚历山大二世的农奴制改革在俄国

13、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这究竟是一场怎样的改革? 为什么对俄国历史产生了如此重要的影响? 让我们进入本专题的学习。请回答:32 试评析本则材料中的导入技能。33 列举历史课程的课堂导入方法。四、教学设计题34 请写出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 2 第 15 课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一课的教学设计。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历史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5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凡尔赛和约使美国攫取世界霸权的计划失败;“十四点原则”是美国企图冲出拉关走向世界的扩张主义纲领;四国条约是美国外交的胜利,它解除了英日联合与美对抗的威胁;九国公约使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具有

14、法律效力,打破了日本对中国的独占,使中国重新回复到若干帝国主义国家共同宰割的局面。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仁”,孟子发展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政治上主张“施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由此可见,孔孟学说主要讨论的是人与人的关系。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42 年签订的南京条约将上海开辟为通商口岸。由此可知题干中的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清朝。故选 B。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新民主主义即人民民主主义的国家,具有临时宪法的性质;1 999 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把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

15、法治国家写进宪法;1 954 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却是 1 949 年通过的;1 987 年党的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规定了社会主义建设的总目标。故选 A。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秦朝和隋朝都是结束长期分裂局面,实现全国统一,都促进统一的多民族的国家发展,实行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两朝也都修建了举世闻名的大工程,都是由于其暴政导致农民战争而亡,都统治短暂,其灭亡的教训为后世强盛的朝代提供重要借鉴。由此可知答案为 A。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魏晋南北朝时,实行九品中正制;隋朝时期,在中央确立了三省六部制

16、;秦朝建立后,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议政王大臣会议是清朝满族上层贵族参与处理国政的制度,在军机处设立以后,议政王大臣会议就名存实亡了。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唐太宗“贞观之治”使唐朝的政治比较清明,社会稳定,国力逐步增强,主要是针对社会政治方面说的,是治世,不可说是盛世;唐玄宗时期,经济空前繁荣,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这是一个盛世的局面,而第一个盛世局面出现在西汉时期的文帝和景帝时期,即“文景之治”;“光武中兴”是在东汉时期,东汉的建立经历了农民起义,造成了当时社会动荡、经济凋敝,光武帝时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才使社会安定下来,经济得到恢复,史称“光武中兴”。9 【正

17、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通过“鼎”字的形成,间接考查了考生对夏、商和西周文化成就的了解。商周时期,雕塑和青铜器铸造技术达到高峰,出现了司母戊大方鼎等代表名作,因此可以判断,“鼎”字的形成应至少追溯到商周时期。故本题答案为 D。10 【正确答案】 A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书省由元朝设立,与枢密院和御史台并存于中央机构中,为最高的行政机关,行使宰相之职;尚书省是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起来的;宣政院统领宗教事务和管辖西藏;行省即行中书省,是在地方设置的行政机构。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四部医典是由吐蕃名医元丹贡布编著的。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

18、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一战”期间中国占据主导地位的仍然是自然经济,故应排除,所以此题应选择 A。14 【正确答案】 D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8951 898 年间为维新变法期间,维新派主张在中国实行变法维新,兴民权,实行君主立宪制度,改革教育制度,大力发展工商业。故在这一时期“民主”出现的频率较高。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梁启超的话强调中国乃是中国人之中国的含义,可知,辛亥革命使国民的民族民主意识增强。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萨拉托加大捷是北美英属殖民地十三州独立战争的转折点,扭转了整个独立战争的战局。它不仅增强了美国人民争取胜利的信心,也为美国人

19、民抗英斗争创造了有利的国际条件,从此美国军队从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第二次世界大战中,1 943 年 2 月,苏军取得了斯大林格勒战役的胜利,从此苏军开始转入战略反攻。1 947 年,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这是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到战略进攻的一个伟大转折,揭开了解放战争战略进攻的序幕。莫斯科战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苏军为保卫莫斯科并粉碎向莫斯科进攻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各突击集团而实施的一系列防御战役。1944 年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诺曼底登陆成功,美英军队重返欧洲大陆,使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略态势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此可知本题正确答案

20、为B,萨拉托加大捷、斯大林格勒战役和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都是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的转折点。18 【正确答案】 C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的初步基础;有步骤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君主立宪制的资产阶级统治开始确立起来;美国独立战争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法国大革命摧毁了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震撼了整个欧洲大陆的封建秩序,建立起资产阶级的政治统治。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材料

21、最后一句,可知这段话的治国思想是工业立国。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经济危机是指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周期性生产过剩,不能从根源上消除。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诺曼底登陆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盟军在欧洲西线战场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攻势,战役发生在 1 944 年 6 月 6 日,早于 1 945 年的雅尔塔会议,不可能是雅尔塔会议商讨的议题。故本题答案为 C。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二战”后美国向世界各地输出资本,大力拓展海外市场,赚取高额利润。故 D 项说法错误。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 990 年纳米比亚独立标志着帝国主义在非洲的殖民体系最终崩溃

22、。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历史意义:(1)它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加速了清王朝和整个封建制度的衰落与崩溃。(2)同以往的农民战争相比,太平天国运动在思想上、组织上都高出一筹,是几千年来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它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打破了西方侵略者把中国迅速殖民地化的企图。(4)太平天国的领袖还主张与各国通商贸易,后期又提出了第一个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5)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它起了推动作用。教训: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27 【正确答案】 制定教学策略应遵循的原则主要有:(

23、1)针对性原则;(2)综合性原则;(3)多样性原则;(4) 可操作性原则; (5)灵活性原则。28 【正确答案】 在初中历史课程的基础上,根据普通高中教育的性质、任务以及课程目标和基本要求,遵循时代性、基础性、多样性和选择性的原则,规定适合高中学生学习的课程目标和学习内容,为其进入社会和高一级学校奠定基础。普通高中历史课程由必修课和选修课构成。普通高中历史必修课分为历史(I)、历史( )、历史 () 三个学习模块,包括 25 个古今贯通、中外关联的学习专题,分别反映人类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科学技术等领域的重要历史内容,是全体高中学生必须学习的基本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

24、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辩证地认识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健康的情感和高尚的情操,弘扬民族精神,进一步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普通高中历史选修课是供学生选择的学习内容,旨在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历史选修课分为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探索历史的奥秘、世界文化遗产荟萃等六个模块。在教材编写和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情况,增加相关学习内容。必修课每个模块为 36 学时,2 学分,共 108 学时,6 学分。选修课每

25、个模块为 36学时,2 学分;学生可根据自己的兴趣,任选若干个模块;建议在人文社会科学方向发展的学生,应至少选修 3 个模块。三、材料分析题29 【正确答案】 唐朝时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交往频繁;以日本学习中国先进技术成果为主;日本来华以留学生居多。原因:唐朝经济文化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对外交通发达,唐朝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日本想尽力学习唐文化,改变落后状况。30 【正确答案】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中日交往的主要特点:中国向日本学习资产阶级文化;中国留学生到日本的人数逐年增加。原因: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险,先进的中国人为救亡图存而学习;日本通过学习西方摆脱了民族危机,

26、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逐渐成为亚洲强国。31 【正确答案】 上述材料采用的是师生互动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是传统教学与课改理念相结合的一种教学方式,操作性强,是课改后最常用的教学手段。其特点是:首先,为学生提供多种材料,引导学生从感性上认识某个知识,而不是教师单纯地对学生灌输。其次,如在本例中,通过几则材料,学生就能较好地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从而体会商鞅变法的必要性。最后,教师呈现知识结构图,发挥传统教学落实基础知识点的优势,帮助学生完成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升华。32 【正确答案】 课改后特别讲求课堂导入艺术。具体而言就是六个字“凝神、点题、起兴”。一个有效的课堂导入是有效教学的

27、前提保证。在本例中,采用古今结合的导入方式,让学生更加深刻地体会到改革专题学习的现实意义,不仅能较好地体现六字原则,也能充分体现本模块教学的时代性原则。33 【正确答案】 历史课程的课堂导入方法主要有:复习法、设问法、谈话法、倒叙法、故事法、释题法、图示法、典故法、歌曲法、诗歌法、谜语法、设置悬念、介绍背景、联结式导语、寓意式导语、激情式导语、探究式导语等。四、教学设计题34 【正确答案】 交通工具和通讯工具的进步教学设计【课标要求】了解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认识其对人们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对身边的交通、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感受中国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工具的

28、进步;归纳各个时期交通和通讯工具变化的特征,结合生活实际分析各种交通方式的优缺点。二、过程与方法:搜集有关宜万铁路与宜万高速公路的相关资料,从资料中生成相应的问题并尽力加以解决。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兴趣和关注生活的态度,形成科学的历史观和历史态度;放开学生思维的翅膀,让他们尽情翱翔。【教学重点】近代以来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变化【教学难点】交通工具的发展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教学方法和学习指导策略】导入新课:长安回望绣成堆,山顶千门次第开。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过华清宫绝句相传唐玄宗的爱妃杨玉环喜食岭南的荔枝,由于岭南离唐都长安路途遥远,唐玄宗为了防止荔枝在长途

29、运输中变味,于是每年命令飞骑传送数千里,马死无数而确保荔枝不变味。这个故事说明古代长途运送新鲜果品实在太难了,不过,这类事情放到现在就不难了。现在,岭南的荔枝从树上摘下来用不了6 个小时就可以摆上西安超市的货架了。古今对比,说明了什么问题呢?讲述新课内容:【合作探究】中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请同学们阅读教材 P68 第一段和“历史纵横”,然后归纳我国古代交通的地域特点。南方舟楫,北方马车;百姓步行!一、交通工具(一)铁路交通和机车制造 1晚清的铁路(1)1 9 世纪 70 年代,外国商人修筑吴淞口到上海的沪淞铁路;光绪二年(1876)沪淞铁路通车,中国人就是在这里,第一次听到了火车的汽笛声。(2

30、)1 9 世纪 80 年代,清政府修筑唐山一胥各庄铁路,这是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3)辛亥革命前,奠定了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2民国以后进展缓慢。3新中国建立后(1)在“ 一五” 期间建成了陕西宝鸡到四川成都的铁路。“ 二五” 期间又建成了甘肃兰州到新疆乌鲁木齐的铁路,我国人民可以乘坐火车由西北、西南到内地了。(2)到“ 九五”期末,京九铁路全线通车。中国的铁路营运总里程已跃居亚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3)2006 年 7 月 1 日青藏铁路彻底竣工并通车。青藏铁路从西宁至拉萨,全长 1956 公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气候条件最恶劣的高原铁路。中国铁路建设者破解并攻克多年冻土、高

31、寒缺氧和生态脆弱“ 三大难题 “的严峻挑战,充分体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创新精神。(4)铁路事业的发展不仅体现在铁路的延伸,而且还体现在火车机车和火车运行速度上。火车机车的变化较大,我国现在基本告别了蒸汽机车,普遍使用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高速列车和磁悬浮列车已经崭露头角。2007 年 4 月 18 日,中国铁路第六次大面积提速调图正式付诸实施,主要干线开始“时速 200 公里” 的高速运行,中国铁路开启“ 追风时代” 。 【合作探究】阅读 P69“学思之窗 ”,请谈谈,火车机车的不断改进,给国民经济发展、百姓生活带来了怎样的影响?解题关键:机车改进对社会的影响思路引领:从经济、社会生活角度考虑运输

32、量大,有利于各地区的物资交流和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发展;交通便利快捷;机车内部环境舒适,给百姓出行带来方便。火车机车演变:蒸汽机车内燃机车电力机车高速列车磁悬浮列车未来新的领域之内陆地交通工具的展望:未来 20 年到 50 年中,陆地上平原地区的现行铁路内燃机列车,将大部分改为磁悬浮超导火车运行,时速将达500 公里以上,从北京到上海 3 小时即可到达,人们可以住在北京乘火车去上海上班。(二 )公路和汽车制造 120 世纪初,汽车首先出现在上海,是权贵和富绅的代步工具。【合作探究】20 世纪初上海开始出现的汽车成为权贵、富商的代步工具,但是公路交通发展较为缓慢,原因为何?原因有三:一是政治腐败

33、;二是民生凋敝;三是汽车和油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2清末民初:由于外国近代筑路技术传入,修了一些公路,但因政治腐败、经济落后,发展受到很大限制。3新中国:建起汽车制造厂,建立起密集的公路网。(三)水路交通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设立轮船公司,控制中国水上运输。21 9 世纪 70 年代初,李鸿章创办上海轮船招商局最早的近代航运企业,首次打破了西方列强的垄断局面。3新中国成立后,发展较快;20 世纪 90 年代,随着公路、铁路和航空业的发展,水上运输逐渐萎缩,有的开始转向高档旅游服务业。(四)航空运输 11909 年,冯如制成第一架飞机。21920 年,中国首条空中航线北京至天津航线开通,中

34、国民航拉开序幕。31949 年有 52 条民航线。4改革开放后,发展迅速,中国成为民航大国。【合作探究】为了解决交通运输堵塞,你有哪些办法? 地面、地下和空中的路轨设计,实现地面交通压力最小化。发展城市环线,实现市区客流量最小化。实行单向行驶的道路交通,实现车辆行驶障碍最小化。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实现车流数量最小化。【合作探究】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1)原因:思想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了中国社会发展;西方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中国各地

35、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2)特点: 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 地域之间的发展不平衡。(3)影响: 积极影响: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的出行方式,一定程度上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的联系,丰富了人们的生活。消极影响:有利于外国的政治、经济侵略,便利了对中国的掠夺。二、通讯工具的变迁(一) 电报在中国 119 世纪 70 年代,丹麦在上海建立第一个电报机房。2中国第一条有线电报线在台湾架设。320 世纪初,上海建立无线电报局。(二)电话在中国(三)互联网发展迅

36、速改革开放后,传呼机、电话传真 Email 已经被人们广泛利用,目前国内互联网用户已超过 6 000 万户,而宽带用户占到 10以上,数量十分可观,信息传递的速度越来越快。【合作探究】影响中国近代交通、通讯发展的原因有哪些?(1)外国技术传入的推动;(2)中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3)政府的大力提倡;(4)中国人民的聪明才智。【合作探究】近代以来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发展,对人们的社会生活有什么样的影响?一方面,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推动了经济文化交流和发展,促进了信息的交流,开阔了人们的视野,深刻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提高了人们的生活质量。另一方面也有负面影响,如环境污染、交通堵塞、能源危机等。 (来源:人教网,有改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