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8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0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问题。1 在图中所示甲、乙、丙、丁四地,年降水量由多到少的正确排序是( )。(A)甲、乙、丙、丁(B)乙、甲、丙、丁(C)丙、丁、乙、甲(D)丁、丙、乙、甲2 板栗属于喜光、喜暖的落叶阔叶树种,是北京西山地区重要的经济林木。在甲、乙、丙、丁四地中,最适宜大面积栽种板栗的是( )。(A)甲(B)乙(C)丙(D)丁3 长江三角洲的地理位置十分优越,体现在( )。濒临黄渤海与长江交汇处,港口众多依托长江水运,联系内陆地区我国南北海上航运中枢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主要港口(A)(B) (C)
2、(D)4 我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下列所述与该地区水土流失原因无关的是( )。(A)黄土土质疏松(B)降水集中,多暴雨(C)当地居民开挖窑洞(D)滥砍滥伐4 下图中 O 为极点,实线 AB 为某一纬线的一部分,虚线 AC 为晨昏线的一部分,两条线相切于 A 点,其中 A 点所在经线的经度为 90E,此时 C 点地方时为 8 点,读图完成问题。5 此刻北京时间可能是( )。(A)8 时(B) 14 时(C) 16 时(D)18 时6 由图文信息可知( ) 。(A)该日地球位于公转轨道远日点附近(B)此时,纽约处于昼半球(C)此时杭州雷峰塔的影子朝向东北(D)该时节是北极科考的最佳时期6 大
3、金石是缅甸一处著名的佛教朝拜圣地,它是一块耸立在悬崖边上的花岗岩巨石,海拔 1100 米,石头表面贴有金箔,高约 73 米的一座佛塔,完成问题。7 关于该巨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由沉积物通过固结成岩作用形成(B)有明显的层理构造,含有化石(C)经历久远转变为变质岩(D)岩石硬度大,不易风化8 该巨石从形成到出露所经历的地质过程依次是( )。(A)固结成岩风化剥蚀侵蚀搬运地壳抬升(B)地壳抬升侵蚀搬运岩浆侵入风化剥蚀(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风化剥蚀侵蚀搬运(D)侵蚀搬运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固结成岩8 读某国在甲、乙、丙、丁四个不同时期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变化示意图,完成问题。9 随着生产力发展
4、水平的提高,该国人口增长模式的演变顺序一般为( )。(A)甲丙丁乙(B)甲 乙丁丙(C)丁 甲乙丙(D)丁甲丙乙10 目前,下列国家的人口增长阶段最符合甲时期的是( )。(A)英国(B)肯尼亚(C)新加坡(D)韩国10 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问题。11 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 )。(A)向陆地方向推进(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D)反复进退12 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 )。(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
5、线的距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12 自 20 世纪 50 年代,荷兰的兰斯塔德地区经过多次空间规划,形成城市在外、郊区在内的空间特征:该区中间是一个接近 3000 平方千米的“绿心” 乡村地带:四个核心城市和其他城镇呈环状分布在“绿心” 的周围,城镇之间设置不可侵占的绿地。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各城市分工明确,通过快速交通系统连接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城市群。近 20 年来,该地区城镇扩展程度小,基本维持稳定的城镇结构体系。据此完成问题。13 兰斯塔德地区通过空间规划,限制了该地区各核心城市的( )。(A)服务种类(B)服务等级(C)服务范围(D)服务人口14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
6、的实施,显著促进该地区同类产业活动的( )。(A)技术创新(B)空间集聚(C)市场拓展(D)产品升级15 兰斯塔德空间规划的实施,可以( )。(A)提高乡村人口比重(B)降低人口密度(C)促进城市竞争(D)优化城乡用地结构15 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 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问题。16 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 )。(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
7、的技术水平17 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 )。(A)品牌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人更少,生产成本更低17 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而设置的保护区,截止 2013 年,世界上共有 5 个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下图为保护区简图,据此回答问题。18 入选黄金级国际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条件是( )。(A)空气水汽充沛、持续黑夜时间长(B)大气透明度高、远离城市光源(C)远离城市光源、年降水量大(D)持续黑夜时间长、靠近村庄聚落19 杭州下列地点中,最适宜建立黑暗天空保护区的是( )。(A)西湖西侧低山丘陵区(
8、B)下沙经济开发区(C)钱江新城区(D)西湖文化广场20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夏至日 b 保护区和 e 保护区的日出方位相似(B) c 保护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大于 d 保护区的时间大约为 1 个月(C)秋分日 5 个保护区可以同时观测星空(D)a 保护区和 e 保护区处于同一日期的时间有 20 小时20 雪鸡是海拔分布最高的鸡类,在永久积雪带山地繁殖,并随季节变化进行垂直迁徙。据此回答问题。21 雪鸡可能分布在( ) 。(A)泰山(36N,海拔 1524 米)(B)贡嘎山(295N,海拔 7556 米)(C)黄山 (30N,海拔 1860 米)(D)华山(348N,海拔 2154 米)
9、22 用 GIS 研究雪鸡迁徙路线的影响因素,需要获取沿线的地理信息是( )。湿地分布岩石类型政区分布雪线高度(A)(B) (C) (D)23 下图是某城市高铁站影响范围(半径 25km)内,以车站为中心的不同圈层(以05km 等间距划分)中三类企业数量的统计。由此可判断 ( )。(A)直接相关企业数量占该类企业总数比重,在距离车站 05km-1 0km 圈层中最小(B)关联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以 10km15km 圈层中最少(C)派生企业在各圈层中的数量,由内圈到外圈先增后减(D)各圈层中三类企业的数量之和,由内圈向外圈依次减少23 下图为某地区地理信息系统数据库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24
10、 以下图层组合最适合用遥感(RS)技术获取信息的是 ( )。(A)(B) (C) (D)25 进行农业适宜性评价可以利用的图层组合是( )。(A)(B) (C) (D)二、简答题26 简述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基本理念。27 绘制世界洋流分布图,并试设计教学中运用此图的学生活动及其作用。三、材料分析题27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别山区图(下图)。材料二古人登上大别山主峰,不禁感叹南北两侧的景色:“山之南山花烂漫,山之北白雪皑皑,此山大别于他山也!” 材料三图示灌区是我国高产农田建设的重点区域之一,该区水利工程具有“ 蓄、引、提、排相结合 ”的特色。问题:28 推断古人登山的季
11、节,分析该季节南北景色差异的原因。29 依据材料三,简述形成该特色的自然条件,说明灌区水利工程在高产农田建设中的功能。30 分析甲高速公路施工难度大的原因,概述该公路对大别山区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常见天气系统 ”一课的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冷锋、暖锋的特点,以及它们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状况;2了解低气压(气旋) 系统、高气压(反气旋) 系统的特点,使学生认识在它们控制下的天气状况。(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阅读冷锋、暖锋、低压、高压等各类图,培养学生阅读识图能力;2通过阅读天气形势图,使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12、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探索精神;强化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树立应用知识为生产生活服务的观念;2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某位老师的教学设计节选问题:评析这位老师三维目标制定中出现的问题。31 读下面教材内容,完成以下各项要求。我国洪涝灾害频繁发生的原因洪涝灾害的成因较为复杂,如季节性的区域强降水、流域地貌特征、江河的洪枯流量变化大、植被分布以及人类活动等因素的相互作用,都可能引发洪涝灾害。一般来说,洪涝灾害的发生受气候因素的影响较大。我国大部分地区受季风的影响,水资源时空分布极为不均匀,降水量年际变化大,季节分配不均。不论是在南方和北方,还是在沿海和内陆,
13、都曾因暴雨而酿成过洪涝灾害。春夏之交,夏季风开始在华南地区一带盛行,同时北方冷空气仍较活跃,冷暖空气多交汇于华南地区,暴雨时常发生。在 6、7 月份,夏季风北进,冷暖空气再交汇于江淮地区,形成江淮梅雨。在 7、8 月份,随着夏季风的进一步北移,多雨带移动到华北和东北地区,北方进入盛夏暴雨季节,西南地区受西南夏季风的影响,也时降暴雨。在 8、9 月份,东南沿海常受热带气旋,尤其是台风的影响,形成狂风暴雨。我国暴雨具有季节性、频发性和高强度的特点,有时还因多个暴雨天气系统叠加,形成特大暴雨。暴雨范围广、历时长和强度大,往往引发特大洪水。近年来因气候异常,极端天气和气候事件显著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也加
14、剧了洪涝灾害。问题:32 为本节教学内容设计一个适宜的导入。33 为完成本节教学内容,你准备用什么具体的教学手段或教学工具,并说明你选择的理由。四、教学设计题33 阅读关于“ 工业的区位选择 ”的教学资料,按要求完成教学设计任务。材料一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的内容标准要求:“分析工业区位因素” 。材料二“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课的素质教育目标。知识教学点: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依据主导性区位因素对各种工业部门进行分类;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影响工业布局的其他区位因素。能力训练点:初步学会分析某一个工业地域的主要区位因素,并找出其中的主导性区位因素;根据某一假定区域的区位条件,尝试进
15、行简单的工业布局。德育渗透点:使学生初步懂得衡量工业区位合理性的标准是经济、社会、环境三大效益的统一;利用我国改革开放前后工业布局的变化,体会其中的主要经验、教训。材料三“工业的区位选择” 一课的教学重、难点。重点:影响工业布局的各种区位因素(经济方面、社会方面、环境方面);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难点:正确判断某一类型工业的主导性区位因素;某些特殊区位因素(国防安全、国际关系、个人行为等)对工业布局的影响。要求:34 针对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提出相应的教学解决办法。35 依据课程标准和素质教育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中的学生活动。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地理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8答案
16、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北京气候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主要来自东南季风带来的水汽。山地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山地东南侧处在东南季风的迎风坡,降水较多,因此年降水量由多到少依次为甲、乙、丙、丁,故 A 项正确。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题意可知,板栗喜光、喜暖,因此应生长在向阳坡,图中甲处在向阳坡,阳光充足,气温较高,适合板栗生长,故 A 项正确。乙、丙、丁处在阴坡,光热不足,且丙地海拔较高,气温较低,不利于板栗生长,故 B、C 、D 错误。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长江三角洲濒临黄海、东海和长江的交汇处。4 【正确答案】 C5 【正确答案】
17、B【试题解析】 C 点在晨昏线上且 C 点的地方时为 8 点,则 AC 应为晨线,晨线与纬线的切点所在的经线应为白昼或黑夜的中央经线,地方时为 12 时或 0 时,由图可知,A 点所在经线和 C 点所在经线经度相差不超过 90,又处于极点的同一侧,所以 A 所在的经线的地方时只能为 12 时。又因为 A 点经度为 90E,则北京时刻应为 14 时。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无法判定图中的极点为北极点或是南极点,所以 ABD 无法判定。北京时间此时为 16 时,杭州和北京的经度相差不大,太阳应该在其西南方,雷峰塔日影应该朝向东北。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大
18、金石是一块花岗岩巨石,属于侵入型的岩浆岩,形成时存在于地层中,后经地壳抬升,再经外力作用形成现在的形态。此类岩石坚硬,不易风化。8 【正确答案】 C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口增长的顺序为原始型(丁: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传统型 (甲: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过渡型(乙:较低出生率,低死亡率,较高的自然增长率)现代型(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甲为传统型人口增长模式,广泛存在于许多发展国家,肯尼亚的人口增长阶段处于甲时期。1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边大量堆积而成,而贝类生物大量呈
19、一条直线状堆积的必要条件是海岸线稳定。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海水搬运的泥沙在贝壳堤外堆积,可以形成新的海岸,从而导致贝壳堤到海岸的距离越来越远。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材料得知,四个核心城市各具特殊职能,所以空间规划限制的是各核心城市的服务种类。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于兰斯塔德空间规划使得四个核心城区格局特殊职能,从而导致某一类的产业活动怕那个更为集中,形成空间集聚效应。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城市空间规划的目的就是优化用地结构,兰斯塔德这种规划优化了当地的城乡用地结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依据材料可
20、以看出,某地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就是当地的农产品具有较高的知名度。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和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整合了当地的特色,发展了种植、旅游、文化等多种模式,产品更多,产生的效益更高。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黑暗天空保护区是为了避免人为光源对天象观测造成影响,所以要远离城市光源区,还要选择大气透明度高的区域,B 对。水汽充沛,大气透明度差,A 错。降水多,阴天多,不利观测,C 错。靠近村庄易受人为光源影响,D 错。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西湖西侧低山丘陵区,符合建建黑暗天空保护区条件。下沙经济开发区、钱江新城区、西湖文化广场,人为的干扰太多,不
21、适宜。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读图分析,a 地应位于新西兰,b 和 c 都位于英国,d 位于非洲;e位于北美;b 保护区和 e 保护区都位于北半球,纬度相近,所以夏至日的日出方位相似,A 对。根据纬度判断,c 保护区正午太阳高度角始终小于 d 保护区、5 个保护区的经度不同,地方时不同,秋分日不能同时观测星空,C 错。根据经度分析,a 保护区位于西 11 区,e 保护区位于西 5 区,相差 6 小时,处十同一日期的时间有18 小时,D 错。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依据题意可知,雪鸡在永久积雪带山地繁殖,而泰山、黄山、华山因为海拔太低,都没有永久积雪带,故答案选 B。22
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雪鸡的迁徙是随着季节的变化进行迁徙的,季节的不同雪线的高度也不同,雪鸡以植物的茎、根、叶、芽等为食,有时兼吃昆虫和小型无脊椎动物,所以要研究雪鸡的迁徙路线,应研究该地区的湿地分布与雪线高度。故选 D。23 【正确答案】 C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遥感是利用地面上不同物体的反射波长来区分地表物体的,所以适合用遥感来获取的信息都是地表物体,如居民点、水系、地形等。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某地区发展农业需要考虑水系、土壤、地形、地下水等各方面的因素,所以需要叠加的图层是。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学习公民必备的地理。建立具有时代性和基
23、础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提供未来公民必备的地理知识,增强学生的地理学习能力和生存能力。关注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发展等问题。以利于学生正确认识人地关系,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观念,珍爱地球,善待环境。(2)满足不同的地理学习需要,建立富有多样性、选择性的高中地理课程,满足学生探索自然奥秘、认识生活环境、掌握现代地理科学技术、方法等不同学习需要。(3)注重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倡导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开展地理观测、地理考察、地理实验、地理调查和地理专题研究等实践活动。(4)注重信息技术在高中地理课程中的应用。充分考虑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的影响,营造有利于学生形成地理信息意识和能力的教学环境。(5)注重
24、学习过程评价和学习结果评价的结合。重视反映学生发展状况的过程性评价,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评价手段多样化,强调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27 【正确答案】 学生活动: 可让学生在学案上绘制世界洋流分布图、填表并结合多媒体进行展示,分小组合作、探究,由小组长上台进行展示世界洋流的分布情况,其他小组进行纠错、点评,教师适时引导、归纳。 作用: 通过观察世界洋流分布图,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观察分析能力。动手绘图、填表,则有助于学生对重点知识更好地掌握,加深学生的印象。促进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提升。三、材料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春季。大别山位于亚热带北部,
25、主峰海拔高,气温低,尚有季节性积雪;山北为阴坡,山南为阳坡,阴坡气温低于阳坡。29 【正确答案】 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年降水量较大且集中在夏季,降水量年际变化大。灌溉,抗旱,蓄洪,排涝。30 【正确答案】 经过山地、河流,需要修建隧道、桥梁。扩大对外联系;缩短距离,节约时间;带动相关产业;增加就业。31 【正确答案】 从案例中可以看出。教学目标制定体现了新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体系,但细细分析,在其中还存在着不少问题。(1)教学目标设计中行为主体不明确。教学目标是衡量学生在教学后是否达到的预期目标,而不是陈述教师的教学行为和教学效果。上述案例中存
26、在多处以教师作为行为主体的表述,如“ 使学生认识在它们控制下的天气状况”“培养学生阅读识图能力”等,这样陈述的教学目标符合教师的教学要求,即要求教师达到“ 培养学生”的要求,也就意味只要教师展示各类图,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地图,目标就算达成了,至于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或达到了多少教学目标则不在要求中。(2)教学目标笼统,缺乏可测量性。教学目标功能之一就是评价功能,它为教学评价提供依据和准则。在上述教学设计案例中行为动词采用了“理解”“了解”“掌握”这些抽象动词,但是怎样才算是学生“理解” 了?每个人心中都有不同的程度的诠释,如学生能“分析 ”“举例说明”“解释” 是不是都可以认定为理解了呢?
27、若是的话,那么就要考虑教学到底要求学生达到哪一点呢?行为动词是目标中最基本的成分,所以在表达教学目标时应选用外显的、可测量的行为动词,诸如“能说出”“能解释”“能分析”等。有了明确的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展开有指向性的提问、讨论、测验等各种反馈活动。(3)教学目标内容空洞。如“ 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树立学生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样的陈述缺乏与本节课相关的具体教学活动的联系,食在哪节课上都适用。目标内容太宽泛、空洞,缺乏具体性和针对性。特别是在过程与方法、情感念度与价值观的表述上,教帅制定目标时欠思考,随意套用如“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提高读图能力”等语句。如果教学设计时是随意
28、套用的语句,在教学中往往也就忽视了这些方面的教学,以致这些方面就成为虚设的教学目标。(4)教学目标指出过多要求。有些教师在设计教学目标时会在一个教学目标中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教学要求,这会对教学评价造成一定麻烦,学生能够“理解锋面系统的分类,冷锋、暖锋的特点”,但不一定能够“ 理解它们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状况”。所以在设计教学目标时,尽量将两个层次的要求分开,分别检测学生的学习结果。32 【正确答案】 可以从洪灾的图片或视频着手导入。也可以从当地的气候导入等,只要符合教学内容就可。33 【正确答案】 可以选择多种教学手段,只要说明理由就可。如:用 1998 年长江洪水的视频作为教学案例呈现出来
29、,然后展开讨论。视频的真实性可以让学生对洪涝灾害有感性的认识,案例教学可以让学生更加明确要解决的问题和措施。四、教学设计题34 【正确答案】 解决办法:影响工业布局的区位因素(主要是经济方面的区位因素)是本节课的重点。教师可以“发展钢铁工业需要哪些主要条件?”为题,引导学生复习前一节的内容,并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明确指出:从经济角度考虑。工业区位的选择,就是要将工厂建在生产成本最低而利润最高的地方。围绕这一问题,可以通过课堂讨论,使学生逐步懂得: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利用教材中的工业区位图(如日本太平洋沿岸工业带等),由学
30、生分析其中的区位因素。并适时提出“ 当一个地区无法满足工业发展所需要的全部区位条件时应当怎么办?”将问题引到“在不同的优势区位条件下发展不同的工业部门”中去。利用几种学生相对比较熟悉的工业部门(如电子工业、家具制造工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普通服装工业等)。通过比较,找出它们的主导性区位因素。在此基础上,明确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社会因素对工业区位的影响问题,学生理解上会有一定的困难。教师可以简单介绍我国解放后工业布局的变化,以此加以说明。对工业区位因素的发展变化问题,可以先由学生阅读教材,找出工业区位因素发展变化的具体表现,再引导学生分析出产生这些变化的根本原因是科学技术的发展。35 【正
31、确答案】 【参考设计】学生活动:以钢铁工业为例,讨论影响工业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第一步:教师首先设问:发展钢铁工业需要哪些条件?学生根据前一节所学的内容进行回答。教师将学生的讨论结果逐条列出,引导学生得出结论:原料、动力、劳动力、市场、交通运输条件、自然条件、科学技术条件等是影响工业区位的主要区位因素。第二步:教师向学生提供两三幅我国和世界主要钢铁工业区图(建议使用我国辽中南地区和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图),由学生分析各工业区的主要区位条件,使学生通过实例进一步明确影响工业的各种区位因素。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第一步:教师组织学生对电子工业、家具制造工业、海洋水产品加工业、普通服装工业的选址问题进行讨论,由数名学生阐述意见并说明其理由,其余学生进行评判。得出“不同的工业部门所要考虑的主要区位因素不同” 的正确结论。第二步:学生阅读课文,对五种不同指向型工业的区位特点列表进行对比。表格由学生自行设计。对某一假想地区中的工业布局进行区位选择教师利用屏幕展示事先设计的某一假想地区图,要求学生根据图中的区位条件和不同工业部门的特点,对几种指定的工业进行区位的选择。在假想地区图中,应当既有经济区位因素,又有环境和社会区位因素。学生完成选择后,可在班内进行交流,以达到当堂巩固所学知识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