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899021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教育与教学的关系是( )。(A)部分与整体(B)后者包括前者(C)整体与部分(D)前者包括后者2 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指的是( )。(A)课程计划(B)课程类型(C)课程标准(D)课本3 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态度与能力的课程是( )。(A)基础型课程(B)拓展型课程(C)研究型课程(D)技能型课程4 热爱和平,尊重世界各民族的优秀文化,关注全人类的共同利益,培养世界眼光是思想政治课的( ) 。(A)总目标(B)知识目标(C)能力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5 孔子说:“ 仁远乎哉?

2、我欲仁,斯仁至矣 ”“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 ?我未见力不足者”,这体现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 ) 。(A)倡导言行一致,强调恪守诚信(B)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修养,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能动作用(C)推崇仁爱原则,追求人际和谐(D)讲求谦敬礼让,强调克骄防矜6 “劳动是财富之母,土地是财富之父” 。对这句话的正确理解是 ( )。(A)劳动和土地是价值的源泉(B)劳动创造使用价值,土地形成价值(C)劳动是创造价值的外部条件,土地才是价值的真正源泉(D)劳动与土地等自然物质相结合构成使用价值即物质财富的源泉7 政府在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中,通过调整优化税种及其构成要素减轻居民和企业税负,以激发市场活力,

3、增强发展动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称为( ) 。(A)减税政策(B)财政减税政策(C)结构性减税政策(D)阶段性减税政策8 我国按生产要素分配的收入,其中有一种是( )。(A)救济收入(B)优抚收入(C)国民收入(D)股票收入9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持有的有价证券的种类越来越多。下列选项中体现凭证持有者与凭证发行者之间所有权关系的是( )。(A)股票(B)人民币(C)国库券(D)转账支票10 构成资本主义制度下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和经济细胞的是( )。(A)商品价值(B)商品使用价值(C)商品(D)商品交换价值11 一些用人单位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这种行为侵犯了农民工的( )

4、。(A)人身权利(B)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C)劳动权利(D)劳动安全和卫生保护权利12 张某因欠缺专业知识,误将家中明代红木桌椅按一般家具价格卖给了收藏家李某。该合同属于( ) 。(A)有效合同(B)无效合同(C)可撤销合同(D)效力待定合同13 顾某被人民法院宣告死亡后,有权继承其遗产的人不包括( )。(A)顾某的父亲(B)顾某的妹妹(C)顾某的侄子(D)顾某的养女14 孙中山先生曾指出:“统一 是中国全体国民的希望。能够统一,全国人民便享福;不能统一,便要受害。”这句话说明( ) 。祖国统一是我国各民族的最高利益必须坚持维护祖国统一不动摇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实现祖国统一是中国特

5、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要保证(A)(B) (C) (D)15 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这主要体现了依法行政中的哪一项要求?( )(A)合法行政(B)合理行政(C)程序正当(D)诚实守信16 以下选项中不是政府基本职能的是( )。(A)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B)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C)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D)制定国家方针路线的职能17 互联网的发展、网民数量的增加、民主政治的进步,使得互联网已成为党委政府了解民情、

6、听取民声、体察民意、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平台,网络问政也越来越成为一种要求,一种时尚,这表明网络发展( )。(A)扩大了公民的政治权利(B)拓宽了公民政治的参与渠道(C)有利于党和政府履行职能(D)改变了公民的政治关系18 根据我国宪法规定,在公民的法定权利和自由中,居于首要地位的是( )。(A)出版自由(B)结社自由(C)言论自由(D)示威自由19 面对激烈的全球经济竞争,亚太经合组织部长会议发表共同声明继续支持多边贸易体系,非盟大力推动非洲地区经济一体化进程,欧盟为应对主权债务危机采取一系列措施。这表明国际组织( )。(A)是推动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B)成为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C)成为国际

7、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D)在全球经济治理中发挥重要作用20 在某市开展的“ 我为创建文明城市献一计 ”活动中,广大市民纷纷献言献策,不到半年时间,市政府就收到四千多条建议,经过认真研究,很多合理建议都被采纳。该市市民参与民主决策方式是( )。(A)社情民意反映制度(B)舆论监督制度(C)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D)信访举报制度21 我国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优秀文化成果,如藏族的格萨尔王传、蒙古族的江格尔和柯尔克孜族的玛纳斯等一直流传至今,这些文化成果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这表明( )。中华文化是共性与个性的统一中华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点各民族文化的差异逐步消失中华文化源远

8、流长,博大精深(A)(B) (C) (D)22 从我国国情出发,探讨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方案,需要( )。具体分析每一个家庭的收入状况合理的想象和创新思维在分析不同方案基础上进行综合研究运用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A)(B) (C) (D)23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原国民党元老于右任在望大陆这首诗中对祖国大陆的魂牵梦绕体现了( )。(A)我国各地区的文化带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B)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化(C)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D)各民族文化

9、共同形成并促进了中华文化的发展24 荀子曰:“ 天有常道矣,地有常数矣,君子有常体矣。” 下列诗句中与此反映的哲学道理一致的是( ) 。(A)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唐.杜甫)(B)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南北朝.王籍)(C)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唐.贾岛)(D)草木本无意,荣枯自有时(唐.孟浩然)25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产生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伟大变革,它第一次实现了( )。唯物主义与辩证法的有机统一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唯物辩证的历史观的有机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实践基础上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的统一(A)(B) (C) (D)26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离不开计时,而要做到准确方便计时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10、。从“历象日月星辰,敬授人时” 到“立杆测影,划分一日”,从“ 滴漏计时”到机械钟,从石英钟到原子钟人类对时间计量技术和方法的探索历程表明( )。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决定了追求真理是永无止境的真理的发展是一个超越自身而不断完善的过程人类认识的反复性决定了真理探索的过程性人类认识的无限性决定了人能够获得全部真理(A)(B) (C) (D)27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贞观政要中这句富含哲理的名言给我们的启迪是( )。善于听取他人意见,是促进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避免重蹈他人覆辙,才能使自己在生活中不犯错误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自觉总结历史

11、经验教训,有利于把握社会发展规律(A)(B) (C) (D)28 1902 年奥地利科学家发明了廉价、清洁、方便和耐用的塑料袋,广泛应用于社会生活各个方面,被誉为科技界的“白色革命” 。在 2002 年塑料袋“百岁诞辰”之时,它因对生态环境的严重污染和破坏而被环保组织评为”20 世纪人类最糟糕的发明” 。现今,“远离塑料袋 ”“禁用塑料袋”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从 “白色革命”到“ 白色污染”,塑料袋的命运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认识与实践始终存在着不可克服的矛盾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总是具体的、历史的认识指导实践所产生的结果总是不可预期的认识对实践指导作用的实现总受到主客观条件的制约(A)(B)

12、 (C) (D)29 民间谚语寓意深远,代代相传,凝聚着广大劳动人民的智慧。“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看菜吃饭,量体裁衣 ”这两句谚语的哲学道理是( )。矛盾的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具体分析矛盾的特殊性是正确认识矛盾的重要前提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离开对具体矛盾的具体分析就不能正确解决矛盾(A)(B) (C) (D)30 我国数学家华罗庚在一次报告中,以“一支粉笔多长为好” 为例来讲解他所倡导的优选法。对此,他解释道:“每只粉笔都要丢掉一段一定短的粉笔头,但就这一点来说,愈长愈好。但太长了,使用起来很不方便,而且容易折断。每断一次,必然浪费一个粉笔头,反而不合适。因而就出

13、现了粉笔多长合适的问题,这就是一个优选问题。” 所谓优选问题,从辩证法的角度看,就是要( )。(A)注重量的积累(B)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C)坚持适度原则(D)全面考虑事物属性的多样性二、简答题31 材料:由于人类活动范围的局限,早期地图绘制者认为地球是平的。15、16 世纪哥伦布等航海家证实地球是圆的。随着遥感技术的广泛应用,现在的世界地图日益精准,更好地满足了生产生活的需要。问题:结合材料,说明认识对实践的依赖关系。32 材料:为挽救一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一位高三学生于 2012 年 4 月专程来到北京捐献造血干细胞。“ 功课落下可以补,生命只有一次” ,他先救人、再补课的事迹深深地感动了

14、人们,网友亲切称他为“最美中学生” ,称赞他在道德的高考中得了满分。问题:结合材料,运用“ 公民道德与伦理 ”知识说明道德榜样为什么具有巨大力量 ?三、材料分析题33 1960 年,雷锋当上了运输兵。在部队这所大学校里,他写下对人生的深刻感悟:“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 他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雷锋的生命虽然短暂,雷锋精神却是永恒的。1963 年,毛泽东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 的号召,雷锋精神自此广泛传扬。1977 年,刚入伍的郭明义代表新兵宣誓:“雷锋的道路就是我的人生选择,雷锋的境界就是我的精神追求。”几十年来,郭明义

15、多次发起无偿献血、捐献造血干细胞、捐资助学、义务献工等活动,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中国人,2011 年他被评为“感动中国人物”。2012 年被人们称为“ 最美的感动年 ”,涌现出“最美司机”吴斌、“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等一大批平凡的英雄,他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用不同的方式诠释着雷锋精神,使人们在温暖和感动中产生向上的精神力量。今天,越来越多的人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问题:(1)结合材料和文化生活知识,分析践行雷锋精神对于塑造人生的作用。(2)结合材料,运用价值观的知识,说明如何才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34 传统教学具有注重预设,忽视课堂生成的倾向。新课程教学主张在预设的前提下,关注生成,引导生成,强调

16、教学是预设与生成的有机统一。然而,由于受传统教学观的影响,在实践中我们发现,仍有不少教师,或忽视生成,或回避生成,或压制生成,从而把生成扼杀在了萌芽状态,或是让生成“花自飘零水自流” 。众所周知,建构主义是我国新一轮课程改革的重要理论基础,课堂生成也要坚持建构主义的指导,对生成的引导、利用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对生成的建构过程。一教师教学政治生活中的“中国共产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课前教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在教学过程中,就教材涉及到的反腐败问题,师生共同列举了一些干部收受贿赂的事例。突然。一位学生在下面嘀咕:“当干部没有好下场!” 教室里一下热闹起来:某机关一位干部违法了,某镇一个镇长被判了,某

17、学校一位校长被撤职了教师原来设计的教学思路立刻土崩瓦解,课堂陷入了混乱。而此时教师却无奈地说,事物都是一分为二的嘛,毕竟还有很多好干部。请根据建构主义知识,分析这位教师的不当之处。四、教学设计题35 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思想政治必修 4生活与哲学第六课第一框人的认识从何而来一共包括以下两个小标题:(1)实践及其特点;(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请以此为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写出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提纲。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思想政治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教学是进行全

18、面发展教育的基本途径。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课程类型是指课程的组织方式或设计课程的种类。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校课程由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构成。基础型课程强调促进学生基本素质的形成和发展,体现国家对公民素质的最基本要求。拓展型课程以培育学生的主体意识、完善学生的认知结构、提高学生自我规划和自主选择能力为宗旨,着眼于培养、激发和发展学生的兴趣爱好,开发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学校办学特色的形成,是一种体现不同基础要求、具有一定开放性的课程。研究型课程是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方式,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究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主与创新精神、研究与实践能力、合

19、作与发展意识的课程,是全体学生限定选择修习的课程。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课程目标部分的规定。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说:“仁德真的离我们很遥远吗?我想具有仁德,仁德自然就会到来了。”更深层的理解是:仁是人天生的本性,因此为仁就全靠自身的努力,不能依靠外界的力量。“有能一日用其力于仁矣乎?我未见力不足者”意思是说,把一整天的力量都用在实行仁上而力量不够的吗?也许有,但我没见过。其意都是重视道德实践,强调道德修养,在完善自身中发挥能动作用。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B 项。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劳动与

20、土地,一个是母一个是父,二者结合才能产生财富。要生产某一种使用价值,总要以一定的自然物质为条件。因此,具体劳动创造使用价值的时候,总是以自然物质的存在为前提的。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财富)的源泉。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所谓结构性减税政策,是政府在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中通过调整优化税种及其构成要素减轻居民和企业税负,以激发市场活力、增强发展动力,推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宏观调控手段。故本题答案选 C。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允许各种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按

21、劳分配以外的劳动和经营收入;(2) 按劳动力价值分配获得的收入;(3)资产收益;(4)按资本分配获得的利润收入;(5) 按社会公平原则进行的福利性分配收入;(6)国有企业的承包者和租赁者按经营成果分配得到的收入。股票收入属于资本收入,而资本属于生产要素之一。故本题答案选 D。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股票是股份有限公司在筹集资本时向出资人出具的股份凭证,代表其持有者对股份公司的所有权,故 A 项正确。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马克思在资本论第一卷第二篇“商品和货币”的开头写道:“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

22、”商品是资本主义社会财富的“元素形式”,是资本主义社会中的经济的“细胞形式”。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我国劳动法第 50 条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克扣或者无故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用人单位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侵犯了农民工的取得劳动报酬权。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合同法第 54 条规定:因重大误解订立的合同,当事人一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变更或者撤销。重大误解,是指误解人作出意思表示时,对涉及合同法律效果的重要事项存在着认识上的显著缺陷。张某因欠缺专业知识错误地判断了家具的价格,符合重大误解规定,因此该合同属于可变更或可撤销合同。13 【正

23、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继承法第 10 条规定了继承顺序:顾某的父亲、养女为第一顺序继承人;顾某的妹妹为第二顺序继承人。选项 A、B 、D 说法都是正确的。只有C 项无权继承。所以,本题正确答案为 C。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是错误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要保证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合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必须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损害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国政府是国家权力的执行机关,其基本职能主要

24、是(1)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2)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3)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职能;(4)提供社会服务的职能。D 选项一般是政党的工作。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选项公民的政治权利是由宪法规定的,网络的出现并不能扩大公民的政治权利,同样也不会改变公民的政治关系。网络的发展,方便了公民及时了解党和政府的政治动态,也有利于党和政府收集民意。参与方式的便捷性提高了公民参与政治的积极性,扩宽了参与政治的渠道。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旅行、示威的自由,不过言论自由的地位要高于其他权利。19 【正确答案

25、】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选修 3国家与国际组织常识国际组织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A 项错误,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载体; B 项错误,主权国家是构成现代国际社会的基石;C 项错误,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关系中最重要的行为主体。亚太经济组织、非盟、欧盟在经济方面采取措施,说明国际组织在全球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故选 D。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方式,A 符合题意。B 、C、D 属于民主监督的途径。因此,本题选 A。2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中华文化的特征。违背了文化多样性原则,排除含 的选项。2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

26、考查系统和要素的关系以及辩证的否定观有关知识。很显然,探讨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方案,具体分析每一个家庭的收入状况,既不现实也不可能,排除;但探讨个人所得税税制改革方案,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既需要在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又需要合理的想象和创造性思维,运用系统综合的思维方法,找出具有共性、普遍性能够反映绝大多数人的收入水平的标准,以此为据制定,故选 D。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以于右任的望大陆为切入点,考查对民族精神的理解。材料体现了中华民族精神中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选 C。材料没有体现我国民族文化的区域性特征, A 不选。B、D说法与题目

27、的意思不符。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以古诗为背景考查运用所学相关哲理解析古诗词的能力。题干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原理。A 项体现了拼搏进取的人生观; B 项体现了对立统一的矛盾性,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关系等;C 项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意识的能动作用哲理;D 项体现了规律的客观性,是不以人的意识为转移的。故答案选 D。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错误。其他均正确。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真理探索的过程性是人类认识的反复性的具体表现,是由主客观条件决定的,故错误;人们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故 的表述并不全面。27 【正确答案】

28、 B【试题解析】 “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告诉我们要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才能形成自己的正确认识,即正确;不犯错误太绝对, 错误;“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告诉我们要自觉总结历史经验教训,才能形成对社会的正确认识,正确;人们历史活动的思想动机决定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观点是历史唯心主义观点,正确,但不合题意。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认识与实践是对立统一的,在不断克服矛盾中,二者才得以不断发展,故错误;正确的科学的认识可以预见实践的结果,故 错误。2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矛盾特殊性原理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论。说法与题目无关;说法正确,体现了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重要性;

29、说法错误,因为具体的历史的统一是主观与客观的统一,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都是客观的,二者不能说具体历史的统一;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本题选 C。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此题的出题角度是唯物辩证法,即华罗庚的优选原则说明要寻找粉笔长度的最适合值,防止过犹不及,也同样防止未达目标,所以本题充分表明了优选原则是坚持适度原则的体现。二、简答题31 【正确答案】 世界地图的绘制历史表明,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世界地图的精确绘制是在实践过程中逐步完成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推动了世界地图的绘制日益精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绘制的世界地图是否与地理实际相符合是在实践中

30、得到检验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绘制世界地图是为了满足人们的实践需要。32 【正确答案】 德榜样容易使人产生认同感。该同学的行为体现了先进道德的要求,深深感动了人们。道德榜样的高尚品质能够净化人们的心灵,增强奋发向上的动力。该同学的行为能够使人们在感动之余,自觉追求更高的道德目标。三、材料分析题33 【正确答案】 (1)雷锋精神是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践行雷锋精神有助于人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利于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2)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实现人生价值需要正确价值观的指引;要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最高的价

31、值标准和人生追求;在劳动创造和奉献社会中不断实现人生价值;努力学习,勇于实践,不断提高为人民服务的本领。34 【正确答案】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中心的。学生是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建构者,而不是外部刺激的被动接受者和被灌输的对象;教师是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而不是知识的传授者和灌输者。建构主义理论既承认学生的主体作用,又不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此案例中教师的“ 模糊” 做法,实际上是规避了教师的责任。教师肩负教书育人的重任,是学生求知的促进者,进步的指导者,成长的引路人。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要求我们要培养学生明确的是非观念和正确的价值标准,对一些社会热点

32、问题、焦点问题,我们不能含糊,不能回避,而应当进行科学的理论指导、正确的价值引领,不能让良好的教育契机丧失在自己手里。四、教学设计题35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识记:实践概念及实践的含义理解:实践的三个基本特征,并能用具体实例给予阐释。懂得实践三个基本特征的关系是不可分的。统一在任何一项实践活动中。虽然在学习或研究时要把它们加以区分,但在实际活动中是统一的,不能用这一特征去否定另一特征。2能力目标(1)通过对实践概念的学习,掌握对实践概念含义进行分层理解的方法,逐步培养和提高分析理解能力;(2)通过实践特征的学习,学会分析和综合的思维能力,以及历史地、辩证地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

33、、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实践观点的学习,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2)结合实践第一个特征的学习,使学生在实践问题上坚持唯物主义世界观;(3)联系实践第二个特征的学习,培养学生在实践中的创新意识;(4)结合实践第三个特征的学习,引导学生正确理解党的改革开放政策。【教学重点】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活动【教学难点】实践是客观的物质性的活动与实践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能动性的关系【教学提纲】1实践及其特点(1)实践的概念:实践是人所特有的对象性活动,实践是一种直接现实性活动;(2)实践的特点:客观物质性、主观能动性、社会历史性。2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