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figureissue185 文档编号:899152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21 大小:28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细胞质基质是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下列有关细胞质基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含有水分、无机盐、糖类、脂质、蛋白质等(B)能为细胞核提供 ATP、酶、DNA 等(C)同一个体不同细胞的细胞质基质成分有差别(D)哺乳动物受精卵的细胞质基质主要来自于卵细胞2 下列有关构成细胞的化合物或结构的叙述正确是( )。(A)RNA 由四种核糖核苷酸组成,能携带、储存遗传信息,因而成为少数原核生物的遗传物质(B)磷脂、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脂质成分(C)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与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有关,都

2、有膜结构(D)叶绿体和线粒体是不运动的,所需或产生的物质均通过细胞质基质运输3 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光合作用时,突然停止光照,短时间内,叶绿体内不可能发生的是( ) 。(A)三碳化合物增多 (B)五碳化合物增多(C) ATP ADP 比值下降(D)NADPHNADP +比值下降4 在我国北方,游泳爱好者冬泳入水后,身体立即发生一系列生理反应,以维持体温稳定。此时,机体不会发生的反应是( )。(A)中枢神经系统兴奋,加强肌肉收缩(B)通过反射活动引起皮肤毛细血管收缩(C)通过神经调节减少汗腺分泌(D)抑制垂体活动导致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5 某农场购买了一批生根粉准备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说

3、明书没有注明该植物适宜的使用浓度,正确的使用措施是( )。(A)用高浓度,以保证生根(B)用低浓度,以降低成本(C)任选一种浓度进行扦插(D)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6 图 1 是 A、B 两个家庭的色盲遗传系谱图,A 家庭的母亲是色盲患者(图中 ),这两个家庭由于某种原因调换了一个孩子,请确定调换的两个孩子是( )。(A)1 和 3 (B) 2 和 6 (C) 2 和 5(D)2 和 47 清除田间杂草和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 ,用生态学观点分析,目的是 ( )。(A)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B)使物质和能量尽快流动(C)保持生态平衡(D)保持生物群落单一性8 1952 年查哥夫对多种生

4、物的 DNA 进行碱基定量分析,发现(A+T)(C+G)的比值如下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猪的不同组织中 DNA 碱基相同(B)猪的 DNA 结构热稳定性比大肠杆菌高(C)小麦和鼠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D)小麦中 A+T 是鼠中 C+G 含量的 121 倍9 某水池有浮游动物和藻类两个种群,其种群密度随时间变化的趋势如图 2,若向水池中投放大量专食浮游动物的某种鱼(丙),一段时期后,该水池甲、乙、丙三个种群中仅剩一个种群。下列关于该水池中上述三个种群关系及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甲和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B)甲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

5、丙种群(C)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甲种群(D)丙和乙既有竞争关系又有捕食关系,最终仅剩下丙种群10 细胞衰老和凋亡对维持个体的正常生长发育及生命活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正常的细胞会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而衰老(B)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C)受遗传机制决定的细胞程序性死亡属于细胞凋亡(D)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随年龄增大而增多,细胞体积随年龄增大而变小11 图 3 是某二倍体动物细胞分裂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B)该细胞含有 2 对同源染色体(C)该细胞含有 2 个染色体组(D)该细胞含有 8 个

6、染色单体12 下面能发生质壁分离的一组细胞是( )。食用的糖醋蒜细胞 蚕豆叶的表皮细胞植物的根毛细胞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 根尖分生区细胞(A) (B) (C) (D)13 各种育种方法或技术都有其优劣之处,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传统的育种方法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B)通过人工诱变,人们有目的地选育新品种,能避免育种的盲目性(C)杂交育种难以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过程繁杂缓慢,效率低(D)基因工程可以实现基因在不同的物种之间的转移,人们可以定向选育新品种14 图 4 表示具有生物活性的蛙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灵敏电流计连接在坐骨神经表面,下列叙述错误的

7、是( )。(A)电刺激处或 处均可引起腓肠肌的收缩(B)电刺激 处,电流计指针能记录到两次电位变化(C)电刺激 处,电流计会发生反向的两次偏转(D)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15 某双链 DNA 分子有 m 个碱基,其中胞嘧啶 n 个。该 DNA 分子复制四次,需要游离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数是( )。(A)15(m n) (B) 16(m 一 )(C) 15( 一 n) (D)16(2m n)16 下列关于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的叙述,错误的是( )。(A)淋巴管阻塞引起下肢水肿(B)血液中钙盐过多引起肌无力(C)再次接触同种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D)腹泻引起体液中水和蛋白质大量

8、丢失17 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T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DNA 的 X 光衍射实验(A) (B) (C) (D)18 环孢霉素 A 是一种能抑制 T 细胞增殖的药物,它能使人体免疫系统处于无应答或弱应答状态,因此环孢霉素 A 可用于( )。(A)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 (B)消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C)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病率 (D)治疗艾滋病19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调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在形成无子番茄过程中生长素没有改变细胞的染色体数目(B)生长素和赤霉素都能促进果实的发育

9、(C)用一定浓度的脱落酸来处理种子可提高发芽率(D)植物的生长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的结果20 下列关于种群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理想条件下,种群数量增长的数学模型是 Nt=N0t(B)器械捕杀和药物捕杀是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根本措施(C)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和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可采用样方法(D)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可改变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使种群密度下降21 教师为了形象地展示动植物细胞的差异,制作了一张挂图,挂图的特点不包括( )。(A)具有写实性 (B)可将抽象过程具体化(C)可演示生命活动阶段性流程 (D)可表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22 下列哪项不属于生物教师备课时

10、分析教材内容的正确做法?( )(A)严格按照教科书内容而不研读课程文件(B)利用概念图法进行教学内容分析(C)分析课时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目标及重难点(D)研读相关的文献,加深对生物学和生物学课程的理解23 某教师在讲“ 绿色植物的水分代谢 ”时是这样设计的: “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但是绿色植物体内的水分却能由低处向高处流。例如在夏秋之际的早晨,我们常会发现植物的叶子上有许多小水珠,这些水珠就是从植物根部上流而来的。那么植物体内的水分为什么能由低处向高处流呢?”该导入方式属于( )。(A)设疑导入 (B)经验导入(C)直观导入 (D)事例导入24 一位教师在讲“ 细菌” 一节时,向学生

11、介绍了有关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细菌战的罪行以及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在防病治病、消毒灭菌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爱国热情,激发了他们学习细菌有关知识的强烈欲望。这是根据( )的原则来设计的教学过程。(A)生物学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B)理论联系实际(C)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相统一 (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25 从教学评价的直接目的来划分,综合入学测验属于(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配置性评价 (D)终结性评价二、简答题26 图 6 是人体的体温与水盐平衡调节示意图,a、b、c 各代表四种不同的激素。据图回答:(1)b 的名称是_,人体受寒冷刺激时,图中_(填字母)的

12、分泌量均会增加,使细胞耗氧量增加。(2)人体大量失水后,位于_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d 的分泌量增加,肾小管、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_。(3)图中信息表明,体温和水盐平衡的调节方式都是_。27 为了调查某河流的水质状况,某研究小组测定了该河流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并进行了细菌分离等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该小组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检测水样中的细菌含量。在涂布接种前,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白平板先行培养了一段时间,这样做的目的是_;然后,将 1 mL 水样稀释 100 倍,在 3 个平板上用涂布法分别接入 01 mL 稀释液;经适当培养后,3 个平板上的菌落数分别为 39、38 和37,据此可得出每升水样中

13、的活菌数为_。(2)该小组采用平板划线法分离水样中的细菌,操作时,接种环通过_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_。(3)图 7 中,_表示的是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培养后得到的结果。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DNA 分子的双螺旋结构” 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难点,某教师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思路:(1)初步学 DNA 分子的结构。教师通过多媒体演 DNA 分子的结构层次,图解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基本要点。(2)通过组装 DNA 模型,理解 DNA 分子结构特点。教师先让学生观察桌面上的一些 DNA 模型的小零件,猜测一下每个零件分别代表什么结

14、构。然后要求学生利用这些材料自行组装,互相检查组装出来的模型最多有多少种脱氧核糖核苷酸。从而得出“共有 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 ”的结论。教师再把学生分成小组,让各组把每个成员做的“脱氧核糖核苷酸” 连接成DNA。学生边讨论边组装,气氛非常热烈,并且很快发现了问题,如是否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脱氧核糖和磷酸如何交替连接等。对于这些问题学生基本都能通过小组的协商来解决。各小组展示自己制作的 DNA 模型,教师提醒学生仔细观察,纠正错误,进而加深对 DNA 分子结构特点的理解。(3)通过观察、比较各组所做的 DNA 模型,总结 DNA 分子的共同性与特异性以及碱基数量关系。(4)习题巩固。(1)分析

15、本节课有哪些成功之处。(2)请画出 DNA 双螺旋结构平面示意图,并说明 DNA 结构的特点。29 材料:以下是某教师讲“ 细胞器 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的课堂实录片段。教师拿出事先准备好的道具,请 4 位同学上讲台分别扮演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细胞膜的角色。具体活动如下:扮演“核糖体 ”的同学把道具串成一条长链代表初步合成的“多肽链”,并交给扮演“内质网”的同学,后者用代表 “小囊泡”的小桶装好 “多肽链”后交给扮演“ 高尔基体”的同学:“高尔基体 ”将“多肽链”盘曲折叠,之后交给扮演 “细胞膜”的同学:“ 细胞膜”把小桶放到教室外。引导质疑:该角色扮演活动在设计上存在哪些不足?学生讨论,

16、教师点拨:没有涉及线粒体的角色,该活动没有反映出线粒体在蛋白质的合成和运输过程中不断提供能量的作用。之后教师总结。(1)材料中该教师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2)简要谈谈教师课堂教学方法选取的依据。四、教学设计题30 请根据下列“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内容,按照提示,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cellular metabolism)。 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但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过氧化氢。幸而细胞中含有一种物质,能将过氧化氢及时分解,变成氧和水。这种物

17、质就是过氧化氢酶。 实验研究显示,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氧和水的作用。 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 Fe 3+和过氧化氢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但它们并未供给过氧化氢能量,而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如果把化学反应比作驾车翻越一座高山,加热加压相当于给汽车加大油门,用催化剂则相当于帮司机找到一条穿山隧道。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enzyme)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

18、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1)请对 “酶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2)请根据提示,对概念“ 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教学进行设计 (简要列出活动方式和意图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1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细胞质基质不能为细胞核提供 DNA,因为 DNA 在细胞质中但不在细胞质基质中,它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中。故选 B。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原核生物具有细胞结构,其遗传物质是 DNA;磷脂、胆固醇都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脂质成分;核糖体无膜结构;细胞中的细胞骨架微丝的收缩会带动胞质环流使细胞内物质运动,

19、叶绿体和线粒体在细胞骨架的牵动下运动,故选 B。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突然停止光照,光反应停止,ATP、NADPH 不再产生,暗反应继续,C 5 继续与环境中的 CO2 作用产生 C3,但是没有足够的 ATP 和 NADPH 使 C3转化为 C5 和有机物。因此,C 3 积累、C 5 减少、ATP 减少、NADPH 减少。本题选B。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寒冷环境中,人体保持体温平衡调节的机制是:寒冷环境皮肤冷觉感受器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增加产热(骨骼肌战栗、立毛肌收缩、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减少散热(毛细血管收缩、汗腺分泌减少)体温维持相对恒定。故D 项说法错误,当选。

20、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生根粉的主要成分是生长素,生长素在低浓度时会促进生根,高浓度则抑制生根,但浓度过低,所生的根又过少,因此正确的做法是先用不同浓度进行预实验。故选 D。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色盲是伴 X 隐性遗传病,分析家庭 A 可知,该家庭的父亲正常,其女儿一定正常;母亲患病,其儿子一定患色盲。但 2 是患色盲的女儿,说明 2 不是 A 家庭中的孩子。B 家庭中与 2 发生调换的可能是 3 或 5,根据选项判断选 C。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清除田间杂草、鱼塘中肉食性的“黑鱼”的目的是调整能量在生态系统中的流动方向,以减少杂草与农作物、“黑鱼”与其他鱼类

21、的竞争,从而使能量更多地流向农作物和其他鱼类。故选 A。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同一个体的不同组织的细胞所含遗传物质是相同的,DNA 碱基排列顺序、含量都相同,A 正确。由于 G 与 C 之间的氢键是 3 个,A 与 T 之间的氢键是 2 个,G、C 碱基对含量越高,DNA 分子越稳定。由表格信息可知,大肠杆菌的 DNA 的 G、C 碱基对结构比猪的含量高,因此大肠杆菌的 DNA 结构更稳定一些,B 错误:虽然小麦和鼠(A+T)(C+G)的比值相同,但是碱基对的排列顺序不同,二者 DNA 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也就不相同,C 错误;表格中的数据是同一种生物的(A+T)(C+G)的比值,不同

22、生物的 DNA 中(A+T)的数量与(C+G) 数量没法比较,D 错误。故选 A。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图像中可以看出该水池中原有的两个物种甲与乙之间符合捕食关系的曲线,其中甲先增先减,是被捕食者(藻类),乙后增后减,是捕食者(浮游动物)。当在水池中加人物种丙后,因为丙专食浮游动物,乙会因为丙对它的捕食而消失,而丙也因为乙的消失而缺乏食物也消失,甲会因为失去天敌乙而在一段时间内有所增加。丙和乙可竞争空间和氧气等资源。所以本题应该选 C。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正常的细胞不能无限增殖,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多,细胞会衰老,故A 正确;效应细胞毒性 T 细胞可以作用于靶细胞,使

23、靶细胞裂解死亡,故 B 正确;细胞凋亡是受遗传物质控制的,故 C 正确;随着年龄的增加。细胞代谢速率减慢,衰老细胞中的线粒体数量减少,细胞体积变小,故 D 错误。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该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说明该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A 项正确。已知该生物为二倍体,在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消失,染色体加倍,故该细胞中含有 4 对同源染色体,4 个染色体组,故 B、C 、D 项错误。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成熟的植物活细胞处于较高浓度的外界溶液中,液泡中的水外流,导致原生质层和细胞壁分离,为质壁分离。细胞自身条件需要有大液泡和细胞壁,蚕豆叶的表皮细胞

24、和植物的根毛细胞具备这些条件,故能发生质壁分离。 食用的糖醋蒜细胞、用盐酸解离的洋葱根尖细胞为死细胞, 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无液泡和细胞壁,根尖分生区无大液泡,都无法发生质壁分离。故选 D。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传统育种的缺点是育种周期长,可选择的范围有限,A 正确;诱变育种的原理是基因突变,突变是不定向的,避免不了盲目性,B 错误;杂交育种必须选择同种生物进行杂交,不能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且该过程周期长,效率低,C 正确;基因工程可在不同物种之间进行基因转移,定向地改变生物的某些性状,D 正确。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电刺激传出神经或效应器都会引起收缩,腓肠肌为效

25、应器,A 正确。电刺激肌肉,因为神经和肌肉接头处相当于突触,突触间兴奋的传递是单向的,电流计不会发生偏转,B 错误。电刺激神经纤维,兴奋会进行传递,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递是双向的,电流计会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C 正确。神经纤维上,兴奋的传导方向与膜内的电流方向相同,D 正确。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题意可得,该双链 DNA 分子中 T1= 一 n。该 DNA 分子复制四次以后,共有 2n=24=16 条双链 DNA 分子,其中一条是模板,相当于新合成 15 条DNA 分子,因此需要的游离 T2=15T1=15( 一 n)。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内环境稳态的

26、组成及失调问题。腹泻会引起水和无机盐的大量丢失,不会导致蛋白质的大量丢失。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故错误;摩尔根通过果蝇杂交实验证明了基因位于染色体上,故错误;格里菲思通过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推测出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巾有将 R 型细菌转化为 S 型细菌的转化因子,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故正确; 赫尔希和蔡斯的 T2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表明 DNA 是遗传物质,故正确: 沃森和克里克根据 DNA 的 X 光衍射图谱推算出 DNA 分子呈双螺旋结构,故错误。18 【正确答案】

27、 A【试题解析】 T 细胞在细胞免疫中能增殖分化形成效应 T 细胞,进而对移植器官产生免疫排斥反应,而环孢霉素 A 能抑制 T 细胞增殖,降低了细胞免疫能力,即降低移植器官的免疫排斥反应,可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A 正确。T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 T 细胞,能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因此 T 细胞数量减少时细胞免疫能力下降,因而不利于清除宿主细胞内的结核杆菌,B 错误。T 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效应 T 细胞,能清除体内的癌细胞,C 错误。艾滋病的发病原理是 HIV病毒进入人体后,与人体的 T 淋巴细胞结合,破坏 T 淋巴细胞,使免疫调节受到抑制,若抑制 T 细胞增殖,将使机体病情进一步恶化,

28、D 错误。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未受粉的雌蕊柱头上涂抹生长素可促进子房发育成果实,从而获得无子番茄,没有改变番茄细胞的遗传物质,A 正确。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具有促进果实发育的作用,B 正确。脱落酸能促进器官脱落,不能提高种子发芽率,C 错误。植物的生长发育受到多种植物激素共同调节,D 正确。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A 项,理想条件下是指食物充足,空间无限,气候适宜,没有敌害等,种群数量呈指数增长,其数学模型是 Nt=N0t,故正确;B 项,降低环境容纳量是控制家鼠等有害动物的根本措施,故错误;C 项,对于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个体调查种群密度时适宜用标志重捕法,而一

29、般植物和个体小、活动能力小的动物以及虫卵等种群密度的调查方式常用的是样方法,昆虫卵、蚜虫个体小、活动能力弱可采用样方法,故正确;D 项,利用性引诱剂诱杀害虫可改变害虫种群的性别比例,降低出生率,使种群密度下降,故正确。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挂图具有很多优势与特点,但其缺点是图像是平面的,不能展示或难以表现立体的、活动的事物。故本题选 D。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学生物学课程的内容标准勾画了教学的内容范围,并以学生学习后可见的行为表现描述了教学深度的要求,可以提示教师理解、把握自己的教学任务及其底线要求。因此,教师要研读课程标准文件与教科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教学设计

30、。 A 项做法错误,故本题选 A。2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设疑导入:编拟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形式多样和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回忆、联想或渗透本课学习目标和研究的主题。题干中教师根据情境,提出了引发学生思考的疑问,属于设疑导入,答案选 A。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这里的“科学性”是指教学内容的正确性,“思想性”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渗透思想品德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评价的分类。配置性评价的目的旨在了解学生的背景、性格和学习兴趣,以便根据学生的个别差异,安排适当的学习过程,施予适当的教学和辅导,如性向测验、综合入学测验等。故本题

31、选 C。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促甲状腺激素;a 、b、c(2)下丘脑;增加(3)神经-体液调节【试题解析】 人体受寒冷刺激时,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垂体分泌促甲状腺激素作用于甲状腺,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作用于骨骼肌、内脏等,促进代谢增加产热量,从而调节体温。人体大量失水后,下丘脑的渗透压感受器兴奋,垂体分泌大量的抗利尿激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体温和水盐平衡都是通过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完成的。27 【正确答案】 (1)检测培养基平板是否灭菌合格;3810 7 (2)灼烧;将聚集的菌体逐步稀释以便获得单个菌落 (3)B【试题解析】 (1)为了确定培

32、养基的灭菌是否合格,微生物学实验一般会设置空白对照:随机取若干灭菌后的空平板培养一段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生成;利用平板菌落计数法的计算公式估算水样中的活菌数:100=3810 7。(2)接种时接种环需要灼烧灭菌;在第二次及以后划线时,总是从上一次的末端开始划线,这样做的目的是:通过划线次数的增加,使每次划线时菌体的数目逐渐减少,以便得到单个菌落。(3)由题图可知 A 图为平板划线接种法, B 图为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结果(菌落分布相对均匀) 。三、材料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1)成功之处: 本案例中,教师把模型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建立模型学习 DNA 的结构,使理论知识更加直观化,

33、以突破难点: 构建模型的过程中,加强了师生之间以及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通过交流、合作,小组成员一起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有效达成知识和能力目标;通过探究、观察等活动,有效达成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帮助学生领悟建立模型的科学方法及其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2)结构如示意图: DNA 结构特点:由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盘旋成双螺旋结构。 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内侧:由氢键相连的碱基对组成。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即 A 与 T 配对,以两个氢键相连;G 与 C配对,以三个氢键相连。29 【正确答案】 (1)教学方法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教师所采

34、用的工作方式和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方式的总和。该教师用的教学方法有: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质疑法、角色扮演法。(2)依据教学的具体目标与任务。教学方法的选择,主要是看教学目标的内容和层次。例如,如果教学目标是了解、理解水平的目标,运用指导阅读法、教授法、讨论法、谈话法、演示法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教学目标是应用水平的目标,则可考虑演绎法、发现法、探究法等。依据教学内容特点。对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可多采用启发性较强的讲授方式,并穿插使用实验、演示、探究及推理归纳等逻辑方法;对事实性知识,可通过实验演示、实物模型展示等直观手段,并配以图表,以归纳、比较、联系等形式强化记忆的方法;对操作性强的内容则可

35、以考虑实验法、演示法和探究法与讨论、谈话等方法结合的形式。依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学生的身心发展状况,主要是指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智力发展水平、学习动机状态、年龄发展阶段的心理特征、认知方式与学习习惯等因素。依据教师的自身素质。教师素质在教学活动中主要表现在教师的语言与表达能力、思维品质、教学技能、个性与特长、教学艺术与风格特征、教学组织与调控能力等方面。依据教学环境条件。教学环境条件主要是指教学设备条件(信息技术、仪器设备条件、图书资料条件等),教学空间(教室、实验室、生物园地等)和教学时间条件。四、教学设计题30 【正确答案】 (1)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必须超过一定的能阈,成为活化的状态,才能发生变化,形成产物。这种提高低能分子达到活化状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催化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以致相同的能量能使更多的分子活化,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酶在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能显著降低活化能。(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