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899163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2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7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齐鲁晚报2009 年 7 月 15 日报道,某省十几个城市的玉米患“粗缩病” ,该病是由灰飞虱传播“ 粗缩病”病毒引起的。关于“粗缩病”病毒的叙述错误的是( )。(A)“粗缩病 ”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B)其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来自寄主细胞(C)组成其核酸的基本元素是 C、H、O、N(D)“粗缩病 ”病毒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2 下列生理过程中,不消耗 ATP 的一组是( )。(A)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B)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C) CO2 还原和胰岛素分泌(D)质壁分离和复原3 下列细胞中,可能已发生癌

2、变的是( )。(A)细胞的形态结构发生显著变化的细胞(B)细胞核增大的细胞(C)自由水含量减少的细胞(D)被细菌浸染的细胞4 图 1 是真核细胞染色体上基因的表达过程示意图,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基因的转录需要 RNA 聚合酶的催化(B)成熟 mRNA 上具有启动子、终止子(C) “拼接” 时在核糖和磷酸之间形成化学键(D)翻译过程需要成熟 mRNA、tRNA、氨基酸、 ATP、核糖体等5 下列关于微生物培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高压蒸汽灭菌(B)筛选纤维素分解菌可用刚果红染色法(C)以尿素作为培养基中唯一的氮源可筛选能分解尿素的细菌(D)利用稀释涂布平板

3、法测定样品时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高6 噬菌体是一类细菌病毒。下列关丁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证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B)侵染过程的“合成” 阶段,噬菌体 DNA 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 32p、 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D)若用 32p 对噬菌体双链 DNA 标记,再转入培养有细菌的普通培养基中让其连续复制 n 次,则含 32p 的 DNA 应占子代 DNA 总数的7 图 2 为高等动物的细胞分裂示意图。图中不可能的是( )。(A)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4、B)可能发生了染色体互换(C)该细胞为次级卵母细胞(D)该细胞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8 下列品种的培育与育种原理相符的是( )。(A)无子西瓜的培育染色体数目变异(B)高产青霉菌株的培育基因重组(C)用花粉(Ab)培养成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获得纯种植株(AAbb)基因突变(D)培育能产生人胰岛素的大肠杆菌染色体结构变异9 某经常刮大风的海岛上生活着一群昆虫,经调查翅的长度和个体数的关系如图 3中曲线(纵坐标为翅的长度,横坐标为个体数)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该昆虫的性状分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B)上述现象说明自然选择在一定程度上是不定向的(C)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无机环境之间进行相互选

5、择(D)自然选择对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10 如图 4 中甲所示,将植物横放,根和茎生长素浓度与其生长状况的关系如图 4中乙所示,曲线上 P 点最可能对应于图甲中的位置是( ) 。(A)a(B) b(C) c(D)d11 下列关于中学“ 腐乳的制作 ”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加盐主要是为了调节水分,利于毛霉生长(B)加料酒主要是为了灭菌避免腐乳变质(C)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乳酸杆菌(D)实验室制作的腐乳不宜直接食用12 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由海底火山喷发形成,由于植被茂盛,物种独特,登岛研究的人员逐渐增多,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岛屿物种发展到现阶段是初

6、生演替的结果(B)研究人员的到来可能会影响该岛屿的群落演替(C)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D)群落演替过程中岛屿上物种多样性增加13 培养马铃薯脱毒幼苗的步骤一般为:取材消毒 愈伤组织培养 芽生根移栽。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消毒可杀死材料表面的微生物(B) 表示脱分化过程(C) 表示细胞再分化过程(D)取材一般需要选择成熟叶14 某种低矮植物具有根、茎、叶等器官,叶背面长有孢子囊群,该植物属于( )。(A)苔藓植物(B)蕨类植物(C)裸子植物(D)被子植物15 下列遗传实验方法使用恰当的是( )。(A)用杂交的方法检验杂种灰兔 F1 的基因型(B)用连续自

7、交的方法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C)用杂交的方法鉴定一只狗的基因是否是纯合子(D)用测交的方法区分猫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16 两棵基本相同的植物,分别置于透明的玻璃罩内,如图 5 中的甲、乙。在相同自然条件下,一昼夜中植物氧气释放速率分别如丙、丁曲线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 段和 cd 段曲线下降的原因相同(B) e 点时,气孔关闭导致光合作用基本停止(C)一昼夜中,装置乙的植物积累的有机物多(D)14 点时,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 C3 化合物含量相对较高17 有关环境容纳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A)改变环境条件,K 值一定不变(B)指特定环境所能容纳群落数量

8、的最大值(C)种群的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环境容纳量18 有关群落结构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森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松林的马尾松高低错落有致,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结构(D)同一生态系统中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 19 在乳糖操纵子模型中,调节基因的产物是( )。(A)诱导物(B)阻遏物(C)操纵子(D)调节物20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卵细胞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A)提取出来的卵细胞与精子相遇即可结合形成受精卵(B)直接进行细胞培

9、养可形成试管动物(C)去核后可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D)可以作为目的基因的受体细胞,直接培育成转基因动物21 关于概念图教学策略及其使用方法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让学生背诵教师提供的概念图(B)可以用于诊断学生的错误概念(C)概念图中包含术语、连接线和连接词(D)在复习课上,可以用概念图帮助学生梳理一个单元的概念体系22 在学习“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这一内容时,为确保教学进度,教师只选择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这种做法违背的教学原则是( )。(A)公平性原则(B)科学性原则(C)直观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践原则23 陆老师在讲授完“ 细胞的基本结构 ”一章内容后,给学生提供了相

10、关材料,让学生自己设计方案,完成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的制作。陆老师的这种教学行为体现了( )。(A)善于因材施教(B)注重学生差异(C)注重实践能力(D)注重面向全体24 “通过学习生物组成的元素以及元素构成的化合物,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是“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节的目标之一,其中 “通过学习生物组成的元素以及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属于对教学目标( ) 元素的表述。(A)行为主体(B)行为动词(C)行为条件(D)表现程度25 教师在“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 的教学完成之后,邀请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一名工作人员做了相关的专题讲座。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属于( )。(A)学校课程资源(B)社区课程资

11、源(C)家庭课程资源(D)生成性课程资源二、简答题26 卡尔文用小球藻进行实验,将其装在一个透明的密闭容器中,通过一个带有开关的通气管向容器中通人 CO2,密闭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电源开关来控制光照。 (1)实验一: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14CO2,反应进行 5 s 时, 144C 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 5)和一种六碳糖(C 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 05 s 时, 144C 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 3)中,这说明 CO2 中 C 可能的转移路径是_ 。在该实验中,自变量是_。 (2)实验二:在研究固定 CO2 的化合物时,停止 CO2 供应,结果发现 C5 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可推测出_。

12、 (3)实验三:在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时,停止光照后,在一定时间内进行检测。利用得到的数据绘制成示意图,最可能为_(填示意图对应的字母)。(4)实验四: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 70的酒精中,使酶失去活性,将化合物固定在某一状态,随后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出各种化合物,这种分离方法被称为_。27 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组成如图 7 中甲、乙所示,其中 X、Y 、表示不同的染色体,果蝇的红眼(D)和白眼(d) 是一对相对性状,基因 D、d 位于 X染色体上,回答问题: (1)据图判断,果蝇为_倍体生物,每个染色体组含有_条染色体,其中属于常染色体的是_。(用图中的染

13、色体标号作答) (2)若只考虑基因 D、d的遗传,图中雌果蝇产生的配子基因型是_,雄果蝇产生含 Y 染色体的配子比例为_。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某教师“DNA 分子的结构” 的教学片段:(1)问题情境创设:看似麻花卷的 DNA 为什么能成为高科技的标志? 它是怎么储存遗传信息的? 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 ?(2)出示资料,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 1:沃森和克里克利用了前人的哪些经验和科学成果?这对你理解生物科学的发展有什么启示?问题 2:他们在建构模型的过程中出现过哪些错误?他们是如何对待和纠正这些错误的?问题 3:沃森和克里克默契配合他们发现 DNA 双螺旋结构的过程,作为科学家合作研究的

14、典范,在科学界传为佳话。他们的这种工作方式给予你哪些启示?其对 DNA 分子结构的研究具有什么意义?(3)出示课本的结构模式图,引导学生读取图中的信息,并创设问题情境:问题 1:观察 DNA 由几条链构成?这两条链的位置关系如何?它们的方向一致吗?它具有怎样的立体结构?问题 2:DNA 的基本骨架由哪些物质构成?分别位于 DNA 的什么部位?问题 3:什么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碱基位于 DNA 的什么位置?问题 4:脱氧核苷酸的三个组成成分怎样连接?脱氧核苷酸间又是如何连接的?(4)模型建构,四人小组自备材料合作构建模型组内、组间合作与交流。及时反馈学习效果,引证所学概念,并引发新的问题探究。问

15、题情境创设:问题 1:发现组员出错时有什么感受?你对你们的成功(不成功)的经验有什么感想?问题 2:每个小组的 DNA 相同吗?DNA 之间的差异主要在哪里 ?问题 3:大家的组装方式有什么不同吗?问题 4:你觉得细胞在形成新的 DNA 分子时会以哪种方式进行?问题:(1)围绕上述材料内容,谈谈该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与作用。(2)材料中提到的建构 DNA 双螺旋模型,属于哪一种模型? 请结合高中生物教材内容,列举两种同类型的模型实例。29 材料: 某教材“ 生物检索表 ”一节介绍了二歧式检索表,这是一个教学难点。教师采用游戏教学法,设计“猜人” 游戏帮助学生学习二歧式检索表。 游戏规则: (

16、1)挑选一名学生面向大家站好,在心里默想班级某一个同学的特征: (2)大家依次举手用一般疑问句向他提问这个同学的特征,例如:“他是男生吗?”这个同学只能回答“是”或者“不是”: (3)根据提问和回答,最先猜出结果的同学获胜。获胜的同学将得到奖励。 游戏过程: (1)选择一个同学走上讲台,面向大家,确定所想的同学:(2)下面的学生争先恐后的举手依次提问,由讲台上的同学回答: (3)根据问题情况大家竞猜,直至猜中结果。 教师根据回答在黑板上进行记录:果然,大家很快就猜出了这是班里的哪个同学。回想这个过程,学生立刻明白了二歧式检索表中最重要的一句话:检索表的每一个阶段,从两种相对的特征中选取一种。通

17、过游戏教学法,教师很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教学难点。问题:(1)分析该游戏教学的优点。(2)结合材料,指出教学中使用游戏教学法时的注意事项。四、教学设计题30 “DNA 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是人民教育出版社高中生物必修 2 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请依据所给的部分教科书内容,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 通过确凿的实验证据向遗传物质是蛋白质的观点提出挑战的,首先是美国科学家艾弗里(OAvery,18771955),而艾弗里的实验又足在英国科学家格里菲思(FGriffith,18771941) 的实验基础上进行的。 1928 年,格里菲思以小鼠为实验材料,研究肺炎双球菌是如何使人患肺炎的。

18、他用两种不同类型的肺炎双球菌去感染小鼠。一种细菌的菌体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光滑(smooth),叫作 S 型细菌:另一种细菌的菌体没有多糖类的荚膜,在培养基上形成的菌落表面粗糙(rough),叫作 R 型细菌。在这两种细菌中,S 型细菌可以使人患肺炎或小鼠患败血症,因此是有毒性的;R 型细菌不能够引发上述症状,因此是无毒性的。格里菲思的实验过程如图 32 所示。格里菲思从第四组实验的小鼠尸体上分离出了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而且这些 S型活细菌的后代也是有毒性的 S 型细菌,这表明无毒性的 R 型活细菌在与被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混合后,转化为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而且这种

19、性状的转化足可遗传的。于是格里菲思推论:在第四组实验中,已经被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中,必然含有某种促成这一转化的活性物质“转化因子” ,这种转化因子将无毒性的R 型活细菌转化为有毒性的 S 型活细菌。这种转化因子究竟是什么物质呢 ?为了弄清楚转化因子,艾弗里及其同事对 S 型细菌中的物质进行了提纯和鉴定。他们将提纯的 DNA、蛋白质和多糖等物质分别加入到培养了 R 型细菌的培养基中结果发现:只有加入 DNA,R 型细菌才能够转化为 S 型细菌,并且 DNA 的纯度越高转化就越有效:如果用 DNA 酶分解从 S 型活细菌中提取的 DNA,就不能使R 型细菌发生转化(图 33)。实验结果甚至出乎

20、艾弗里自己的预料于是艾弗里提出了不同于当时大多数科学家观点的理论:DNA 才是使 R 型细菌产生稳定遗传变化的物质。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艾弗里的实验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但是,由于艾弗里实验中提取出的 DNA,纯度最高时也还有 002的蛋白质,因此,仍有人对实验结论表示怀疑。 1952 年,赫尔希(A Hershey,1908 一) 和蔡斯(MChase)以 T2 噬菌体 (图 34)为实验材料,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的新技术,完成了另一个更具说服力的实验。 T 2 噬菌体是一种专门寄生在大肠杆菌体内的病毒,它的头部和尾部的外壳都是由蛋白质构成的,头部内含有 DNA。T 2 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

21、(图 35),就会在自身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利用大肠杆菌体内的物质来合成自身的组成成分,进行大量增殖。当噬菌体增殖到一定数量后,大肠杆菌裂解,释放出大量的噬菌体。要求: (1)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比较分析。 (2)设计一个关于本节内容的练习题,并给出详细分析。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7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粗缩病”病毒不能独立生存,需要寄生在活细胞中,生命活动都离不开活细胞遗传物质的复制所需原料也来自寄主细胞,“粗缩病”病毒是生物,但不是生命系统,A、B、D 正确。所有生物核酸的基本元素都是C、H

22、、O、N、P,C 项缺少 P 元素,故错误。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质壁分离和复原是由于细胞渗透失水或吸水造成的,渗透作用属于自由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蛋白质的合成和加工、染色体的复制和运动、CO 2 还原和胰岛素分泌都是耗能过程,伴随着 ATP 的水解。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癌细胞的主要特征包括能够无限增殖。 形态结构发生了显著变化。例如,体外培养的正常的成纤维细胞呈扁平梭形,转化成癌细胞后变成球形。细胞的表面发生了变化。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等物质减少,细胞间的黏着性显著降低,导致癌细胞容易在体内到处游走分散,进行分裂、繁殖、形成肿块。故可能已发生癌变的细胞是形态结构发生显

23、著变化的细胞。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转录需要解旋酶和 RNA 聚合酶,故 A 正确;启动子是一段有特殊结构的 DNA 片段,位于基因的首端,是 RNA 聚合酶识别和结合的部位,驱动基因转录形成信使 RNA;终止子位于基因的尾端,使得转录在所需要的地方停止,故 B 错误;将前体 mRNA“拼接”形成成熟的mRNA,连接的是核糖和磷酸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故 C 正确;翻译过程需要模板(成熟 mRNA)、运输氨基酸的工具(tRNA) 、原料(氨基酸)、能量(ATP)、场所(核糖体),故 D 正确。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利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测定样品

24、时,由于多个菌落通常会重叠在一起,影响人工观察统计,因此统计的菌落数往往比活菌的实际数目低,D 项错误。A、B、C 三项说法正确。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该实验证明了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证明 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是烟草花叶病毒实验,故 A 错误。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只有 DNA进入细菌,所以指导蛋白质合成的 DNA 来自噬菌体,核糖体、ATP、氨基酸原料和酶,由细菌提供,B 正确。由于 P 是 DNA 的特征元素、S 是蛋白质的特征元素,所以可用 32p、 35S 分别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以确认噬菌体的何种成分注入了细菌内,C 正确。连续培养噬菌体

25、n 代,由于 DNA 分子的半保留复制,所以有 2 个含母链的 DNA 分子,占子代 DNA 总数的 ,D 正确。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图示细胞中上、下两条染色体是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而姐妹染色单体是间期复制形成的,它们所含的基因应该完全相同,但图中出现 B 和 b 基因,因此可能发生了基因突变, A 正确;B 和 b 基因的出现也可能是四分体时期交叉互换形成的,B 正确;图示细胞的细胞质的分裂方式是均等分裂,而次级卵母细胞的细胞质分裂方式是不均等分裂,C 错误;图示细胞的细胞质均等分裂,可能为次级精母细胞,也可能是极体,D 正确。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26、无子西瓜的培育属于多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A 正确;高产青霉菌株的培育属于诱变育种,原理是基因突变,B 错误;花药离体培养出的幼苗再用秋水仙素处理的方法属于单倍体育种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C 错误;D 项属于基因工程育种,原理是基因重组。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是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

27、形成的必要条件。A 项,该昆虫的性状分离是自然选择的结果,正确; B 项,图中长翅和短翅个体数多,说明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错误;C 项,在生存斗争中,生物和生物、生物和无机环境进行着相互选择,正确;D 项。自然选择能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最终导致这些种群的基因库变得很不相同,并逐步出现生殖隔离,正确。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P 点代表高浓度生长素抑制植物该部位的生长,图甲中抑制生长的部位为 b、c。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会向近地侧运输,导致甲图中各部位的生长素浓度 ab, cd ,而根、茎对生长素敏感程度不同,浓度较高时,根的生长受抑制。因此浓度高且生长受抑制的部位为 b。11

28、【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腐乳是用豆腐发酵制成,多种微生物参与发酵,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是一种丝状真菌。具发达的白色菌丝。腐乳制作过程中需要加卤汤。卤汤直接关系到腐乳的色、香、味。卤汤是由酒及备种香辛料配制而成的,卤汤中的酒可以选用料酒、黄酒、米酒、高粱酒等含量一般控制在 12左右。加盐主要是为了析出豆腐中的水分以及抑制微生物生长,防止豆腐腐败变质,A 项错误;加料酒主要为了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香味B 项错误:发酵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C 项错误;实验室制作的腐乳可能灭菌不彻底,不宜直接食用, D 项正确。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题干知,该群落演替的起点是海底火山喷发

29、后,原始的环境,是初生演替,A 项正确。人类的活动能改变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B 项正确。本调查环境是太平洋深处的一座岛屿,调查岛上一种陆生动物的种群密度不需要考虑迁入和迁出的影响,C 项错误。群落演替的过程是生物多样性增加的过程, D 项正确。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取材一般选取幼嫩的组织和器官。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蕨类植物是具有维管束并以孢子繁殖的植物,孢子体发达,具有根、茎和叶。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以种子繁殖。苔藓植物的根是假根,配子体占优势,孢子体不能离开配子体生活。综上所述,题干描述的植物属于蕨类植物。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检验杂

30、种灰兔的基因型应用测交的方法,统计子代表现型的比例,A 项错误。连续自交可提高小麦抗病系的纯度B 项正确。鉴定狗的基因是否是纯合子应用测交的方法,看子代中是否出现性状分离,C 项错误:区分猫的长毛和短毛这一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应用纯种亲本杂交的方法,D 项错误。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因装置甲是密闭的,所以 ab 段下降是因为 CO2 浓度下降,暗反应速率下降;cd 段下降是因为太阳下山。光照强度减弱。光反应速率下降,A 错误。e 点时,气孔关闭导致 CO2 浓度下降,光合作用下降,但并未停止,B 错误。丙和丁图曲线与 x=0 所围的面积(x0 部分须要减去 x0 部分面积的绝对值

31、) 就是一昼夜氧气的净释放总量显然装置乙一昼夜氧气净释放总量较大,积累的有机物较多,C 正确。14 点时甲中 CO2 不足,暗反应跟不上光反应,光反应产生的 H和 ATP浓度高,CO 2 的固定减少,但还原反应仍可进行,所以装置甲的植物叶绿体中三碳化合物含量相对较少,D 错误。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环境容纳量是指在自然环境不受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中所能容纳的种群数量的最大值。同一种生物的 K 值不是固定不变的,会随着环境的改变而改变。环境容纳量的大小与环境有关,种内斗争不会改变环境容纳量。在理想条件下,影响种群数量增长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故 A、B 、D 三项说法错误,

32、C 项说法正确。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垂直结构是群落在空间中的垂直分化或成层现象,水平结构是指生物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由于地形的起伏、光照的强弱、湿度的大小等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地段有不同的分布。森林生态系统中,由于光照等影响。群落具有明显的水平结构A 项正确。植物为动物提供栖息环境,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分层现象密切相关,B 项正确。马尾松高低错落有致与个体发育的差异性有关,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C 项错误。同一生态系统中,地形的不同,使不同地段的生物种类有差别,构成了群落的水平结构,D 项正确。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大肠杆菌乳糖操纵子含 Z、Y、A 三个结构基因

33、,分别编码半乳糖苷酶、半乳糖苷透过酶和半乳糖苷乙酰转移酶此外还有一个操纵基因 O、一个启动子 P 和一个调节基因 I。结构基因能产生一定的酶系统和结构蛋白。操纵基因控制结构基因的转录速度,位于结构基因和启动子之间,本身不能转录成mRNA。启动基因也不能转录成 mRNA。调节基因是位于操纵子附近的一个抑制位点,也是一个独立的转录单位,它有自己的启动子,其表达产物为阻遏蛋白。因此,在操纵子中调节基因又被称为阻遏基因。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提取出来的卵细胞要培养到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才可与获能的精子结合形成受精卵,故 A 错误。试管动物由体外受精所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卵细胞的全能性受到

34、限制,单独培养无法形成试管动物,故 B 错误。卵细胞比较大,营养丰富,含有促进核全能性表达的物质,故去核后可作为核移植的受体细胞,C正确。由于卵细胞的全能性受到限制,所以导入目的基因后不能直接培育成转基因动物,故 D 错误。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概念图是组织和表征知识的工具,它包括众多的概念,以及概念与命题之间的关系。每两个概念之间的关系通过连接线和连接线上的词表示。概念图在教学中有多种用途,一般作为三种工具,即教的工具、学的工具和评价的工具。所以,B 、C、D 三项说法正确。A 项让学生背诵教师提供的概念图,不能诊断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情况,不合理。 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

35、析】 生物教学原则主要包括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公平性原则等。公平性原则要求平等公正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给予均等的学习机会。题中教师为确保教学进度,只选择平时表现较好的学生回答问题,忽略了其他学生的学习需求,没有给其他学生均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违背了公平性原则。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的教育。另外,生物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理论联系实际,题干中老师的做法说明其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行为主体是指行为的主体是学生而不是教师,体现新课程以学生为主体的

36、理念。行为动词:课程标准使用行为动词表述具体内容标准,这些行为动词用明确、具体、可观察的术语来陈述学生要学习的内容、相应的学习行为,如“说出”“概述”“叙述”等。行为条件:完成某个任务所需的条件如“采取模拟的方式研究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另外,课堂教学中会用到的器材。如实验用具、实验材料等,也属于行为条件的范畴。行为表现程度,即教学达到的标准。如“说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主要措施”“阐明鸟类适于空中飞行的特点”。综上可知,题干中“通过学习生物组成的元素以及元素构成的化合物”属于行为条件。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区资源包括博物馆、少年宫、医院、卫生防疫站、社区中的生产实践人

37、员、生物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等。当地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工作人员属于社区课程资源,故本题选 B。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 (2)固定 CO2 的物质是 C5(3)A(4)纸层析法【试题解析】 (1)向密闭容器中通入 14CO2,当反应进行到 05 s 时, 14C 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 3)中,当反应进行到 5 s 时, 14C 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 (C5)和一种六碳糖(C 6)中,这说明 CO2 中 C 的转移路径是从 CO2 转移到三碳化合物(C 3),再转移到五碳化合物(C 5)和一种六碳糖 (C6)。根据题意可知,上述实验中卡尔文是通过控制反应时间来探究 CO,中碳原

38、子转移路径的。 (2)在研究固定 CO2 的化合物时,停止 CO2 供应结果发现 C5 的含量快速升高,由此可推出固定 CO2 的物质是C5。 (3)题干中说到 “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电源开关来控制光照的有无”可知,卡尔文通过停止光照来探究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联系。光照直接影响光反应,而光反应能为暗反应提供 ATP 和H(NADPH) ,停止光照后,光反应提供的 ATP 和H减少,影响 C,的还原,而 CO2 的固定还在进行,导致短时间内 C,含量升高,而C5 含量降低,之后达到一种稳定状态,即示意图 A。 (4)这种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分离出各种化合物的方法是纸层析法。27 【正

39、确答案】 (1)二;4;、(2)X D、X d;【试题解析】 (1)判断染色体组数,可通过细胞中同源染色体的条数及相同基因或等位基因个数来判断。果蝇体细胞中含有大小形态两两相同的染色体所以它是二倍体,有四对同源染色体,所以一个染色体组有 4 条染色体,属于常染色体的是、。 (2)若只考虑基因 D、d 的遗传,雌果蝇的基因型是 XD、X d,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产生两种配子,雄性产生含 Y 染色体的配子的比例是 。三、材料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1)第一处创设问题情境,以设置悬念的方式导入新课,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同时帮助学生形成 DNA 分子结构的初步印象。第二处创设问题情境,感悟 DNA

40、 分子结构发现过程的科学探索精神和思维方法。了解组成 DNA 的基本单位脱氧核苷酸的连接方式。第三处创设问题情境,进一步探究 DNA 的平面结构和空间结构。通过此处设置的一系列问题可以让学生注意到 DNA 分子结构的关键点,并形成有关 DNA 的具体清晰的结构图,学生可以提高自身的空间想象能力。第四处创设问题情境,通过问题 1,学生能认识到合作学习的重要性;通过问题2,学生可以比较理解遗传信息、DNA 分了多样性和特异性的知识;通过问题 4,可引发学生对下一课时“DNA 的复制” 的期望,为构建更完整的知识体系提供帮助。材料中强化了问题情景创设的目的性和有效性,既保证了课堂提问的数量和质量,也

41、保证了问题情境具有一定的梯度和广度,从而引发学生对 DNA 结构本质的深层探究,使学生在探究活动中体验科学方法和科学思维的多角度、多样化和创新性,感悟科学家的科学探究精神,有效地落实了课程标准所要求的三维目标。(2)属于物理模型。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对象特征的模型,物理模型既包括静态的结构模型,如真核细胞的三维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等;又包括动态的过程模型,如教材中学生动手构建的减数分裂中染色体变化的模型、血糖调节的模型等。29 【正确答案】 (1)该游戏教学的优点:巧设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习动机。学生通过 “猜人”游戏,更易理解二歧式检索表的内容

42、,将知识化难为易,很好地突破了教学难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很好地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 ”。启发学生思维,学生“ 爱学、乐学、主动学”,逐渐形成正确的学习方法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使用游戏教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教师课前要做充足准备,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游戏,游戏难易适中,贴近学生生活。本材料中教师选择“猜人” 游戏,学生容易掌握又能很好地解释二歧式检索表。游戏规则和要求要清晰。规则是一个游戏能否顺利有效开展下去的关键。该材料中游戏规则清晰、明了。教师要关注每个学生。游戏活动能充分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该材料中,全体学生都可参与其中,争先恐后提问。

43、 进行科学的评价。游戏过程中和结束时教师都要给予总结和评价。教师根据“猜人”游戏,最后再次回到教学内容中来,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透彻。四、教学设计题30 【正确答案】 (1) 实验设计思路的比较。两个实验的设计思路相同,都是设法将 DNA 与其他物质分开,单独地直接研究它们各自的遗传功能。处理方法上有区别,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将 S 型细菌的不同物质分别与 R 型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采用的是同位素标记法。 实验设计原则的比较。都是遵循对照原则。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是相互对照,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是自身对照。 实验结论的比较。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44、。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但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因为蛋白质没有进入细菌体内。 (2)习题示例: 某科学家做“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时,分别用同位素 32P 和 35S 做了标记,见下表:此实验所得结果是子噬菌体和母噬菌体的外形及侵染细菌的特性均相同。请分析: (1)子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 (2)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_: (3)此实验说明了_。 答案 (1)32p、 31P;(2) 35S;(3)DNA 是遗传物质。 解析:(1)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噬菌体的 DNA 被注入细菌细胞内,并在细菌内以细菌的核苷酸为原料,以噬菌

45、体的DNA 分子为模板合成许多和亲代噬菌体一样的 DNA。这样在细菌内新形成的子代噬菌体的 DNA 既有以细菌内的核苷酸为原料新合成的 DNA 链,又有原来注入细菌体内的亲代噬菌体 DNA 链。所以子噬菌体的 DNA 分子中含有的上述元素是 31p与 32P。 (2)在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中,噬菌体 DNA 注入细菌内时。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菌细胞外面,而子代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则是以细菌内的氨基酸为原料合成的。所以子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含 35S 元素。 (3) 从上述分析得知子代噬菌体的 DNA 含亲代噬菌体 DNA 中核苷酸的 32P,说明亲代噬菌体的 DNA 传递到了子代,保持了遗传物质的连续性,因此 DNA 是遗传物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