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syndromehi216 文档编号:899165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22 大小:39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29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9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乳酸菌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单细胞真核生物(B)主要通过芽孢繁殖后代(C)可利用其制作泡菜(D)能利用 CO2 和水生成乳酸2 下列几组化合物中,属于脂质的一组是( )。(A)酶、胰岛素、血红蛋白(B)核糖核酸、脱氧核糖核酸(C)葡萄糖、乳酸、性激素(D)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3 下列关于物质跨膜运输的叙述,错误的是( )。(A)K +的跨膜运输方式不一定是主动运输(B)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C)海水中的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防止质壁分离(D)人的成熟红细胞主动吸收葡萄糖的过

2、程需消耗能量4 下列关于叶肉细胞能量代谢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和线粒体合成 ATP 都需要 O2(B)只要提供 O2,线粒体就能为叶绿体提供 CO2 和 ATP(C)无光条件下,线粒体和叶绿体都能产生 ATP(D)叶绿体和线粒体都含有 ATP 合成酶都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5 图 1 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发生在所有 RNA 病毒中(B)转基因生物中能够体现过程(C) 过程中,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时,遵循 AU、U A、CG 、G C 的原则6 蛋白酶 1 作用于苯丙氨酸(C 9H11NO2)羧基端的肽键,蛋

3、白酶 2 作用于赖氨酸(C6H14N2O2)两侧的肽键,某四十九肽经酶 1 和酶 2 作用后的情况如图 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此多肽中含 2 个赖氨酸(B)苯丙氨酸位于四十九肽的 17、31、49 位(C)短肽 D、E 与四十九肽的氧原子数相同,N 原子数减少 2 个(D)适宜条件下酶 1 和酶 2 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形成 5 条短肽7 1 个葡萄糖分子有氧呼吸释放的能量为 m,其中 40用于 ADP 转化为 ATP,若1 个高能磷酸键所含能量为 n,则 1 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的 ATP 分子数为( )。8 图 3 为一学生进行某实验的基本操作步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

4、是( )。(A)图中 B 步骤主要观察细胞质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B)图中 E 步骤滴加的是清水(C)该实验的目的是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D)本实验不需要设立对照实验,在时间上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9 图 4 为存放水果时,空气中的氧气浓度(x)与水果释放的二氧化碳相对量(y)之间的关系曲线,贮存水果应选择的最佳氧气浓度是( )。(A)a(B) b(C) c(D)d10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B)估算某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C)若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则实际调查数据会偏小

5、(D)用取样器取样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11 图 5 是某同学绘制的一个遗传病的系谱图(3 号和 4 号为双胞胎)。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足( ) 。(A)3 号和 5 号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B)由 1 号、2 号和 3 号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5 号和 1 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D)3 号和 5 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12 下列关于生长素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不用生长素处理的枝条扦插是不能成活的(B)生长素的浓度越高植物生长越快(C)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是子房发育成果实的必要条件(D)顶芽能产生生长素,所以顶芽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1

6、3 下列叙述中,除哪项外,都与植物体细胞杂交密切相关?( )(A)利用离心、振动、电刺激等诱导细胞融合(B)微型繁殖与作物脱毒(C)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D)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14 已知一段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碱基数量之比为(A+G)(T+C)=05,则其互补链上的该比值是( ) 。(A)05(B) 1(C) 15(D)215 图 6 为人体血糖调节模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血糖调节方式属于反馈调节(B)甲、乙两种激素是协同关系(C)进食后,血液中两种激素含量都增加(D)甲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乙激素为胰岛素16 人体细胞中共有 46 条染色体,玉米细胞中共有

7、20 条染色体,要测定人类基凶组和玉米基因组的核苷酸序列,分别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数为( )。(A)46,20(B) 23,10(C) 22(常)+X+Y,10(D)22( 常)+X+Y ,1117 图 7 表示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种群数量增长速率(平均值)随时间(单位:年)的变化关系。经调查在第 5 年时该种群的种群数量为 200 只。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理论上该种群在此环境中的环境容纳量约为 400 只(B)由于天敌、生活空间和资源等原因,导致第 5 年到第 9 年这段时间内种群数量减少(C)由图可知,该物种迁入新环境后,其种群数量一直呈“J”形增长(D)如果该种群为东方田鼠,则

8、将其数量控制在 200 只左右可有效防治鼠患18 避役(变色龙) 能在 5 分钟内将体色改变为与环境相似,比蛙等变色动物体色改变快得多,避役的变色调节机制是( )。(A)激素调节(B)神经调节(C)激素一神经调节(D)神经一激素调节19 下列有关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B)卵裂期胚胎汇总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获取20 下列关于微生物的培养和利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微生物培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消毒(B

9、)平板划线法适用于微生物的纯化,但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记数(C)接种前需了解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可接种无菌水来培养检测(D)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选择和鉴别纤维素分解菌21 在讲解“生态环境的保护” 时,教师截取了人与自然 节目中的一个片段,在课堂上放映,该教师利用的是( )。(A)媒体资源(B)学校资源(C)学生资源(D)社区资源22 在讲解“遗传信息的携带者核酸” 一节时,教师分析了 DNA 能作为警方寻找犯罪嫌疑人的重要材料后,提出问题:“DNA 的什么特点能让其发挥这么大的作用呢?”这个问题属于( ) 。(A)综合提问(B)回忆提问(C)分析提问(D)评价提问23 教师在讲解“ 从

10、生物圈到细胞 ”一节时,设计了如图 8 所示板书,该板书属于( )。(A)综合式(B)提纲式(C)问答式(D)图示式24 为了了解学生的实验能力的进步程度,教师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报告评分表,这种评分表属于( ) 。(A)配置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D)终结性评价25 在学习“种群数量的变化” 时。学生通过搜集种群数量变化的规律特征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实例,并交流展示,对“种群数量的变化” 的实践应用有了更深入的理解。这体现了生物课程基本理念中的(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倡导探究学习(C)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D)注重理论联系实践二、简答题26 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

11、,仅有甲、乙、丙、丁、戊 5 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 4 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 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下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问题: (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_。 (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 (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27 真核生物基因中通常有内含子,而原核生物基因中没有,原核生物没有真核生物所具有的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已知在人体中基因 A(有内含子)可以表达出某种特定蛋白(简称蛋白 A)。回答下列问题:(1)

12、某同学从人的基因组文库中获得了基因 A,以大肠杆菌作为受体细胞却未得到蛋白 A,其原因是_。(2)若用家蚕作为表达基因 A 的受体,在噬菌体和昆虫病毒两种载体中,不选用_作为载体,其原因是_。(3)若要检测基因 A 是否翻译出蛋白 A,可用的检测物质是_(选填“蛋白 A 的基因” 或“ 蛋白 A 的抗体 ”)。(4)艾弗里等人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为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做出了重要贡献,也可以说是基因工程的先导,如果说他们的工作为基因工程理论的建立提供了启示,那么,这一启示是_。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 案例说明 依据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一章第 2

13、节“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 的具体内容标准是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案例 1 与案例 2 分别是两位教师的主要教学过程。 案例 1问题: (1)请从课程基本理念的角度,写出案例 1 与案例 2 教学设计的异同点。(2)根据材料,分析两位教师主要运用了哪一种教学策略。29 材料: 高中生物教材中,无论是细胞有丝分裂,还是减数分裂,染色体(DNA)的行为变化规律历来是学生学习的重点和难点。究其原因是染色体及染色体上DNA 的变化属于微观的变化,学生不易理解。针对这个问题,某生物课题组团结合作、精心设计了能使学生直观地观察演示动物睾丸细胞染色体变化的教具,如图7 所示: 问题:(1)请简述该教具的制作步骤

14、。(2)请简述该教具在演示“减数分裂” 时的使用方法。四、教学设计题30 请根据下列“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内容,按照提示,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 酶在细胞代谢中的作用 对细胞来说,能量的获得和利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细胞中每时每刻都进行着许多化学反应,统称为细胞代谢(cellular metabolism)。 细胞代谢是细胞生命活动的基础,但代谢过程中也会产生对细胞有害的物质,如过氧化氢。幸而细胞中含有一种物质,能将过氧化氢及时分解,变成氧和水。这种物质就是过氧化氢酶。 实验研究显示,过氧化氢酶具有高效催化过氧化氢分解为氧和水的作用。 加热促使过氧化氢分解,是因为加热使过氧化氢分子得到能量

15、,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分解的活跃状态。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actiVation energy) 。 Fe 3+和过氧化氢酶促使过氧化氢分解,但它们并未供给过氧化氢能量,而是降低了过氧化氢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如果把化学反应比作驾车翻越一座高山,加热加压相当于给汽车加大油门,用催化剂则相当于帮司机找到一条穿山隧道。同无机催化剂相比,酶(enzvme)降低活化能的作用更显著,因而催化效率更高。 正是由于酶的催化作用,细胞代谢才能在温和条件下快速进行。 (1)请对“ 酶的作用机制”进行分析。 (2)请根据提示,对概念“ 酶具有高效催化作用”的教学进行设计(简要列

16、出活动方式和意图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29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乳酸菌是原核生物,A 项错误。乳酸菌主要通过分裂生殖产生后代,B 项错误。制作泡菜需要加入乳酸菌。乳酸菌在无氧和适宜的温度下分解糖类产生乳酸,C 项正确、D 项错误。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脂质包括脂肪、磷脂和固醇,而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A 项,大部分的酶是蛋白质,少数是 RNA;胰岛素和血红蛋白都属于蛋白质。B 项,核糖核酸和脱氧核糖核酸都属于核酸。C 项,葡萄糖属于糖类乳酸是一种羧酸。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K

17、 +的跨膜运输不一定属于主动运输,还可以是协助扩散,如神经细胞兴奋时 K+的外流,A 正确。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具有选择性,B 正确。海藻细胞可通过积累溶质增加细胞液浓度,防止过度失水而发生质壁分离,C 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不需要消耗能量,D 错误。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适宜光照下,叶绿体将光能转变成 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不需要O2;线粒体内H与 O2 结合生成水并释放大量 ATP 的过程需要 O2,A 项错误。线粒体只能为叶绿体提供 CO2,叶绿体暗反应所需 ATP 由光反应提供,B 项错误。无光条件下,叶肉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线粒体中可以产生 ATP,但叶绿体

18、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合成 ATP,C 项错误。叶绿体和线粒体都有 ATP 合成酶,都能合成 ATP,发生氧化还原反应,D 项正确。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过程是逆转录过程,含有逆转录酶的生物只有病毒,病毒只有在其宿主细胞中才能发生逆转录过程,在病毒中不能发生逆转录过程,并且有些RNA 病毒不会有逆转录过程,故 A 项错误。现有的转基因生物是细胞生物,只能发生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不能发生逆转录和 RNA 分子的复制过程,故 B 项错误。逆转录时,遵循 AT、UA、CG、GC 的配对原则,故 D 项错误。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蛋白酶 2 作用于赖氨酸两侧的肽键,由图中酶

19、2 作用后的肽链情况可知,此多肽中仅有一个赖氨酸,且位于 23 位,故 A 错误。蛋白酶 1 作用于苯丙氨酸羧基端的肽键,由图中酶 1 作用后的肽链情况可知,苯丙氨酸位于16、30、48 位,故 B 错误。短肽 D、E 与四十九肽相比减少两个肽键和 1 个赖氨酸,氧原子数相同,N 原子数减少 2 个,故 C 正确。适宜条件下酶 1 和酶 2 同时作用于此多肽,可得到短肽 116、1722、2430、31 一 48 共 4 个短肽和 23 位、49 位两个氨基酸,故 D 错误。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题意可知,1 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只有 40m 用于生成ATP,由于 1 个高能

20、磷酸键所含能量为 n,并且 ADP 转化成 ATP 只形成一个高能磷酸键,所以 1 个葡萄糖分子在有氧呼吸中产生 ATP 分子数为 40mn= 。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题干是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C 步骤滴加蔗糖溶液后可观察到质壁分离,E 步骤滴加清水后可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随着实验的进行。在时间上形成了前后自身对照,故不需要设立对照实验。B 步骤主要是观察原生质体的大小以及细胞壁的位置。故只有 A 项说法错误。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细胞的呼吸作用会消耗水果中的糖类等有机物并释放二氧化碳,存放水果时应尽最大可能来降低这种消耗作用。图中 b 点释放的二氧化碳最少,说明此

21、时呼吸作用最低,该点的氧气浓度最适合贮存水果。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应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样方越多实验结果越准确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A 项错误。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而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通过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B 项错误D 项正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若部分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C 项错误。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 号和 2 号正常,有个患病的女儿 4 号,说明

22、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则 1 号和 2 号基因型皆为 Aa。3 号基因型 概率为 Aa,5 号基因型 概率为 Aa,故A、B、C 三项错误。3 号和 5 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 ,故 D 正确。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未用生长素处理过的植物枝条由于自身的芽等能产生生长素,所以扦插后能成活,A 错误;生长素具有双重性,浓度过高会抑制植物的生长, B 错误;发育着的种子能产生大量生长素,为子房发育提供必要条件,C 正确;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处,南于生长素的双重性,侧芽的生长会受到抑制,D 错误。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23、】 植物体细胞杂交首先需利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去除植物细胞壁,获得原生质体,然后再通过离心、振动、电刺激等使原土质体融合,植物体细胞杂交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微型繁殖和作物脱毒利用的是植物组织培养技术无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故本题选 B。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DNA 分子的双链中,A=T,G=C。由题干 DNA 分子的一条链中(A+G)(T+C)=05 可知,其互补链中(T+C)(A+G)=05,所以其互补链上(A+G)(T+C)=105=2。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甲激素降低血糖、乙激素升高血糖可知,甲激素为胰岛素,乙激素为胰高血糖素,两种激素为拮抗关系,故 B

24、、D 项错误。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促进胰岛素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以加速组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利于降低血糖,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范围,C 项错误。在一个系统中,系统本身的工作效果,反过来又作为信息调节该系统的工作,这种调节方式叫作反馈调节。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对于血糖浓度的调节就是一个典型的反馈调节,A 项正确。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的染色体是 22 对(常)+X+Y,X 和 Y 为性染色体,且 X 和 Y 上有不同的基因,因此人类基因组在测定时需要测定的染色体是 22(常)+X+Y。而玉米是雌雄同体的二倍体生物,没有性染色体,其体细胞中共有 20 条染色体因此对

25、于玉米的基因组在测定时只需测一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就可以,即测定 10 条染色体。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由图可知第 5 年时增长速率最大,此时该种群数量为 200 只,等于K2,故理论上 K 值(环境容纳量)为 400 只,A 项正确;第 15 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不断增大,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快;第 5 年时种群数量增长速率最大,此时种群数量增加最快:第 59 年种群数量增长速率虽然逐渐减小,种群数量增加得越来越慢,但种群数量依然在增多,B 项错误;图示时间内种群数量呈“S”形增长(但未达到 K 值) ,C 项错误;防治鼠患时,若将其数量控制在 K2 左右,则在该条件下鼠种群具有

26、最大的增长速率,很快就会恢复到较大的数量,应将其数量控制在 200 只以下,D 项错误。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神经调节的优点是速度快,适合快速调节的行为。变色龙能在很短的时间内改变体色,该变色机制就属于神经调节,无激素参与。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胚胎分割是将囊胚中的内细胞团均等分裂,A 项错误;卵裂期胚胎中细胞的数目不断增加,但是有机物的总量会随着细胞分裂的消耗而减少,B 项错误;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明显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的特点,C 项错误;胚胎干细胞是多能干细胞,未分化,可以从早期胚胎或原始性腺中获得,D 项正确。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微生物培

27、养前需对培养基进行灭菌,而不是消毒,A 项错误;平板划线法适用于微生物的纯化,但不能用于微生物的记数,B 项正确;检查固体培养基是否被污染,应将未接种的培养基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适宜的时间观察培养基上是否有菌落产生,C 项错误;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可选择纤维素分解菌,但不能鉴定它,D 项错误。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媒体资源主要包括图书馆、报刊、电视、广播和网络等。人与自然属于电视媒体,故本题选 A。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综合提问的作用是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通过对综合提问的回答,学生需要在脑海里迅速地检索与问题有关的知识,对这些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得出新的结论,

28、有利于能力的培养 题干中的问题属于综合提问。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板书的类型。综合式的板书,或将教学中涉及的几方面的知识内容,综合地反映在板书里,或将零散孤立的知识“串联”和“并联”起来形成系统化、简约化的知识网络。提纲式的板书,是对一节课的内容,经过分析和提炼,按顺序归纳出几个要点。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问答式的板书在课堂教学中往往用于设置系列问题组织学生回答或由学生经过讨论后回答。图示式的板书用文字、数字、线条和关系框图等来表达。根据定义可判断,题中的板书属于提纲式板书,故选 B。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配置性评价是指为了了解学生学习背景、心理特征及其他

29、与今后学习有关的情况所进行的评价。形成性评价是指为了了解学生知识、技能、能力形成过程而进行的评价,关注的是学生求知的过程、探究的过程和努力的过程等学习过程,是在教学过程中检测学生的进步。诊断性评价是指为了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困难和不足,并对症给以纠正强化而进行的一种评价。终结性评价是指为了鉴定学生学习结果或等级水平而进行的评价。综上所述,题干中的实验报告是为了了解学生实验能力的发展情况属于形成性评价。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中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提高生物科学素养,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学习,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指注重使学生在现实生

30、活的背景中学习生物学,倡导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深入理解生物学的核心概念。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 (2)捕食;消费者(3)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生态系统知识。(1)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特点是逐级递减,所以应该是戊乙和丙甲丁。(2)甲以乙为食,为捕食关系。戊在生态系统中是生产者,其他生物乙、丙、甲、丁为消费者。(3)生态系统的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主要是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就是指组成生物体的元素如 C、 H、O 、N、P、S 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流动。27 【正确答案】 (1)在基因组中获得的基因 A 含有内含子,大肠杆菌是

31、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入家蚕中(3)蛋白 A 的抗体(4)外源 DNA 进入受体细胞中能正常表达 (所有生物共用同一套遗传密码)【试题解析】 (1)从人基因组获得的基因 A 含内含子,而大肠杆菌为原核细胞,细胞中没有切除内含子对应的 RNA 序列的机制因此大肠杆菌中基因 A 表达出的蛋白质与蛋白 A 不同。(2)噬菌体专一性地侵染细菌,不能将目的基因导入家蚕中。所以只能选择昆虫病毒,家蚕是昆虫的幼虫,故用昆虫病毒可将目的基因导入家蚕中。(3)检测是否翻

32、译出蛋白质 A,可采用抗原一抗体杂交的方法蛋白质 A 充当抗原,选择蛋白质 A 抗体与其特异性结合。(4)艾弗里等人曾经在 S 型肺炎双球菌中分离出 DNA、蛋白质、多糖等物质,分别与 R 型肺炎双球菌混合培养,发现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能使 R 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 S 型肺炎双球菌。从中知道转他的可能性。所以启示是在特定条件下,DNA 片段能进入细胞并且还能发挥原有作用。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所有生物共用一套遗传密码。三、材料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1)相同点:案例 1 和 2 都是对课程的基本理念加以运用。在案例1 和 2 中均有教师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究过程,勤于动手和动脑,逐步

33、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科学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等。两个案例都体现了面向全体学生、倡导探究性学习和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案例 1 中学生随机选取化验单,向医生请教如何看懂化验单,医生带领学生参观各种先进的检验设备,讲解各种化验知识;案例 2 中学生按照课本上的要求,完成“体温的日变化规律” 的调查等,都体现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同点:案例 1 和 2 的侧重点不同,案例 1 更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让学生在现实生活的实践中学习相关知识。案例 2 更注重的是探究性学习,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进行探究。(2)第一位教师主要运用的是研

34、究性学习的教学策略,让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学生到医院检验科参观学习,联系生活实际提高实践能力、观察能力并增强团队精神。第二位教师主要运用的是合作学习的教学策略。整个教学过程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进行,并让学生将自己小组的成果进行交流展示,从而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合作意识。29 【正确答案】 (1) 用装修用的龙骨条制成长 60 cm,宽 40 cm 的框架。将烟盒包装彩色纸修剪成各时期染色体的形态。用双面胶安放直径为 30 cm 玩具磁铁块与染色体。在框架上标注细胞增殖方式和时期。用彩色白板笔在白色磁板上画上中心体和纺锤丝(中期、后期),让学生练习安放适宜的染色体于恰当位置。(2)说明染色体模型的

35、含义(两种颜色分别代表来自父方、母方,大小相同而颜色不同表示一对同源染色体)。开始让对应大小、形态、颜色相同的两染色体模型完整重叠吸附于黑板上,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经过染色体复制后,将重叠的两结构交叉打开,表示复制完成后每条染色体含两染色单体;之后教师或学生可通过染色体移动模拟减数第一次分裂同源染色体分离及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过程,亦可采用相应颜色彩纸粘贴染色单体模拟交叉互换;减数第二次分裂通过染色单体的移开模拟着丝点的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纺锤丝牵引两条子染色体发生分离,清晰地表示两组染色体大小、形态、颜色都对应相同。最终形成的四个子细胞内染色体组成直观、清晰。四、教学设计题30 【正确答案】 (1)在任何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分子必须超过一定的能阈,成为活化的状态,才能发生变化,形成产物。这种提高低能分子达到活化状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催化剂的作用,主要是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以致相同的能量能使更多的分子活化,从而加速反应的进行。酶在生物体内起催化作用,能显著降低活化能。(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BS EN 60603-1-2000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Generic specification -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guid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etail specifi.pdf BS EN 60603-1-2000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Generic specification -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guide for the preparation of detail specifi.pdf
  • BS EN 60603-10-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Two-part connectors for printed boards for basic grid of 2 54 mm (0 1 in) inverted type《印制电.pdf BS EN 60603-10-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Two-part connectors for printed boards for basic grid of 2 54 mm (0 1 in) inverted type《印制电.pdf
  • BS EN 60603-12-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dimensions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tests for a range of sockets d.pdf BS EN 60603-12-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dimensions general requirements and tests for a range of sockets d.pdf
  • BS EN 60603-13-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two-part connectors of assessed quality for printed boards for bas .pdf BS EN 60603-13-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two-part connectors of assessed quality for printed boards for bas .pdf
  • BS EN 60603-14-1999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ircular connectors for low-frequency audio and video applications印.pdf BS EN 60603-14-1999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circular connectors for low-frequency audio and video applications印.pdf
  • BS EN 60603-2-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two-part connectors with assessed quality for printed boards for bag.pdf BS EN 60603-2-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Detail specification for two-part connectors with assessed quality for printed boards for bag.pdf
  • BS EN 60603-3-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Two-part connectors for printed boards having contacts spaced at 2 54 mm (0 100 in) centres 印.pdf BS EN 60603-3-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Two-part connectors for printed boards having contacts spaced at 2 54 mm (0 100 in) centres 印.pdf
  • BS EN 60603-4-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Two-part connectors for printed boards having contacts spaced at 1 91 mm (0 075 in) centres 印.pdf BS EN 60603-4-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Two-part connectors for printed boards having contacts spaced at 1 91 mm (0 075 in) centres 印.pdf
  • BS EN 60603-5-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Edge-socket connectors and two-part connectors for double-sided printed boards with 2 54 mm .pdf BS EN 60603-5-1998 Connectors for frequencies below 3 MHz for use with printed boards - Edge-socket connectors and two-part connectors for double-sided printed boards with 2 54 mm .pdf
  •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