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2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 )含有众多酶系,是细胞中含酶最多的由两层膜包被的细胞器。(A)线粒体(B)溶酶体(C)高尔基体(D)过氧化物酶体2 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ATP 脱去 2 个磷酸基团后是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是葡萄糖(D)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3 图 1 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中吸收 K+和 NO3-的曲线。影响A、B 两点和 B、C 两点的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A)载体数量、能量(B)
2、能量、载体数量(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D)能量、离子浓度4 如图 2 所示,如果茎 a 侧生长素在 B 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下列对 b 侧生长素浓度范围的描述哪项较为准确?( )(A)在 OA 段范围内(B)在 BC 段范围内(C)在 BD 段范围内(D)在 BA 段范围内5 下列有关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A)无氧呼吸不需要 O2 的参与,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C)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 ATP(D)有氧呼吸时葡萄糖进入线粒体需经过两层膜6 下列实验中没有设置对照实验的是( )。(A)温特证明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刺激是一
3、种化学物质(B)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C)萨顿在实验观察的基础上提出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D)艾弗里实验证明 S 型细菌的 DNA 是遗传物质而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7 下列关于基因工程的叙述,错误的是( )。(A)目的基因和受体细胞均可来自动、植物或微生物(B)限制性核酸内切酶和 DNA 连接酶是两类常用的工具酶(C)人胰岛素原基因在大肠杆菌中表达的胰岛素原无生物活性(D)载体上的抗性基因有利于筛选含重组 DNA 的细胞和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8 当动物缺乏某激素时,可以通过“饲喂法” 或“注射法”对该激素进行人为补充,下列只可通过以上一种方法补充的激素是( )。生长激素甲状腺
4、激素胰岛素性激素(A)(B) (C) (D)9 资料表明人参皂苷的某些成分能促进体外培养的神经干细胞增殖,此研究需进行动物细胞的体外培养。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体外培养此动物细胞一般需加动物血清(B)添加饲养层细胞可避免神经干细胞的分化(C)人参皂苷成分不能促进细胞核内的 DNA 复制(D)可用克隆培养法培养神经干细胞10 图 3 表示细胞免疫过程中 X 细胞对靶细胞的杀伤过程,其中能够产生 X 细胞的是( )。(A)B 细胞(B)效应 B 细胞(C) T 细胞(D)效应 T 细胞11 图 4 是微生物平板划线示意图。划线的顺序为 1,2,3,4,5。下列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 。
5、(A)划线操作须在火焰上进行(B)在 5 区域中才可以得到所需菌落(C)操作前将接种环放在火焰边灼烧灭菌(D)在 1,2,3,4,5 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12 根据动物细胞有丝分裂图像(如图 5)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甲存在于动物细胞和低等植物细胞中(B)乙的成分主要含有 DNA 和蛋白质(C)丙能牵引均分后的染色体移向两极(D)最终细胞中央出现细胞板将细胞质一分为二13 下列关于细胞的生命历程描述错误的是( )。(A)细胞分化形成各种细胞、组织时遗传物质发生改变(B)细胞分化导致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出现稳定性差异(C)老年人白发与细胞中的酪氨酸酶活性降低有关(D)细胞
6、凋亡有利于多细胞生物体完成正常发育14 据图 6 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示酶有解旋作用(B)此过程为半保留复制(C)图中有 8 种核苷酸(D)此过程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15 图 7 为家鸡羽毛的毛色遗传图解,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家鸡的毛色是伴性遗传(B)芦花性状为显性(C) F1 芦花雄鸡有一半为纯合子(D)F 1 基因型有三种16 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这对夫妇再生一个白化病孩子的可能性为( ) 。17 下列关于反射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方式是条件反射(B)神经细胞兴奋时膜外电流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C)反射分为条件反射
7、和非条件反射(D)刺激传出神经纤维引起肌肉收缩属于反射18 下列有关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生物进化以个体为基本单位(B)可遗传的变异产生进化的原材料(C)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D)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19 如果自然生长的生物种群增长率为 0,可能出现( )。(A)种群数量增加,并出现激烈的食物和栖息地的竞争(B)种群数量增加,寄生和捕食的情况增加(C)种群数量会因有毒废物的积累而减少(D)种群数量接近 K 值20 某一山区自然生态系统因挖矿完全被破坏,成为一片废墟,为尽快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应采取的最好的措施是:在这片废墟上( )。(A)撤出人类全部活动
8、,实行全面的封闭,等待自然恢复(B)回填土壤,引进多种外来物种,重建生态系统(C)回填土壤,栽培当地经济农作物,发展农业生产(D)回填土壤,栽培当地原有植物,实行封山育林21 教师在进行“ 植物的呼吸作用 ”一课的教学时,请家里做水果生意的学生给全班同学讲水果保鲜方法和经验。这利用的课程资源是( )。(A)教师资源(B)学生资源(C)教材资源(D)网络资源22 “举例说出脂质的种类和作用” 是“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这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该教学目标属于( ) 。(A)知识目标(B)能力目标(C)过程与方法目标(D)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23 在“群落的演替 ”一节中,教师想要展示弃耕农田上的演替,
9、应选用( )直观教具。(A)实物(B)标本(C)挂图(D)模型24 下列高中生物课程中,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是( )。(A)分子与细胞(B)遗传与进化(C)稳态与环境(D)生物技术实践25 某中学生物教师在进行“基因工程” 这一内容的授课时,引导学生构建了如图 8所示的知识结构图,以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教师的这一做法体现了生物课程基本理念中的( )。(A)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B)面向全体学生(C)提高生物科学素养(D)倡导探究性学习二、简答题26 (1)玉米和小麦在适宜条件下接受光照,一段时间后将叶横切片用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两种植物的维
10、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结果发现玉米叶片的维管束鞘细胞被染色,小麦叶片的_被染成蓝色,被染色的原因是_。由此可知,玉米属于_植物。 (2)当用碘液对某一植物照光后的叶横切片染色时,却发现被染色的叶片同时出现上述玉米和小麦叶片的染色结果。据这个实验现象可推知:从光合作用角度来说,该植物具有植物的特点,其光合作用固定CO2 形成的最初化合物有两种,即_。27 某一质粒载体如图 6 所示,外源 DNA 插入到 Ampr 或 Tetr 中会导致相应的基因失活(Amp r 表示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Tet r 表示四环素抗性基因)。有人将此质粒载体用 BamH I 酶切后,与用 BamH I 酶切获得的目的
11、基因混合,加入 DNA 连接酶进行连接反应,用得到的混合物直接转化大肠杆菌。结果大肠杆菌有的未被转化,有的被转化。被转化的大肠杆菌有三种,分别是含有环状目的基因、含有质粒载体、含有插入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回答下列问题:(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_(答出两点即可)。而作为基因表达载体,除满足上述基本条件外,还需具有启动子和终止子。 (2)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三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_;并且含有质粒载体和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细胞也是不能区分的,其原因是_。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
12、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_的固体培养基。 (3)基因工程中,某些噬菌体经改造后可以作为载体,其 DNA 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_。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某一节选修课上,在“ 探究加酶洗衣粉的洗涤效果” 探究活动中,某教师拟参照下列各项给予学生评价:(1)能否根据观察或生活经验提出问题,根据问题提出假设?(2)能否利用身边的材料设计探究假设的实验方案,包括设计对照实验?(3)能否按照实验计划准备实验材料,有步骤地进行实验?(4)能否按照实验操作的规范要求完成实验?(5)能否安全地使用各种实验器具?(6) 能否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收集实验数据?(7)能否分析
13、实验数据的相关性并得出结论?(8)能否在探究活动中与他人合作交流?问题:(1)结合材料,从评价内容的角度,分析该教师对学生的评价。(2)在实际教学中,评价应注意哪些问题?29 材料:活动体验:请 7 名同学到讲台,假设每一位学生的脸代表“R”基团,每一位学生代表一种氨基酸,左手代表氨基,右手代表羧基,下肢代表 H。准备 6 块浸透水的海绵并放入后 6 名同学的左手中。学生站成一排,一名学生的左手与另一名学生的右手通过海绵相连,两手同时捏海绵,将水挤出,并要让全班同学看到有水。情境体验:引导学生从排列组合角度展开联想。请 3 名同学代表三种氨基酸,给他们编号为 A、B、C ,让他们进行排列组合并
14、完成脱水缩合。试分析 ABC 与CBA 两种三肽化合物的结构区别:他们可以有多少种组合呢?假设每人用一条 50 cm 长的彩带编制一朵花,全班同学编制出完全相同的花朵的概率是多少呢?问题:(1)分析材料,指出该教师为本教学片段设计了怎样的教学目标。(2)材料中的活动体验和情境体验活动具有哪些优点?四、教学设计题30 请根据下列“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一节的部分内容,完成相应的教学设计 (部分)。光合作用第一阶段中的化学反应,必须有光才能进行,这个阶段叫作光反应阶段,光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是在类囊体的薄膜上进行的。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个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子分解成氧和H,氧直接以分子的
15、形式释放出去,H被传递到叶绿体内的基质中,作为活跃的还原剂参与到暗反应阶段的化学反应中去;二是在有关酶的催化作用下,促成 ADP 与 Pi 发生化学反应,形成ATP,这样光能就转变为储存在 ATP 中的化学能,这些 ATP 将参与光合作用第二阶段的化学反应。要求:(1)对这部分教学内容进行分析。(2)设计一个完整的教学过程(写出基本教学环节) 。(3)教学评价设计 (提示:只要求编写一个单项选择题)。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32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溶酶体、高尔基体和过氧化物酶体都是单层膜的细胞器。线粒体有双层膜,且是有氧
16、呼吸的主要场所,含有多种与呼吸作用相关的酶。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ATP 是由 1 个腺嘌呤、1 个核糖和 3 个磷酸基团构成的化合物,脱去 2 个磷酸基团后就成了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 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A 项正确。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 CO2 和 H2O,B 项错误。蔗糖水解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C 项错误。生长激素不是能源物质, D项错误。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胡萝卜细胞是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吸收K+和 NO3-的,需要载体和能量( 其中能量是由有氧呼吸作用提供的,与氧浓度密切相关,一定范围内氧浓度的大小
17、就代表了能量的多少),所以载体的数量和能量是影响这两种物质吸收量的主要因素。A、B 两点在同一条曲线上,吸收相同的离子,所以载体相同,则影响 A、B 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能量; B、C 两点不在同一条曲线上,吸收的是不同的离子,但两点的氧浓度相同,代表能量相同。则影响B、C 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是载体数量。故本题选 B。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由于重力作用,生长素纵向运输,导致 b 侧生长素浓度高于 a 侧。根、芽、茎三种器官对生长素敏感性不同,根比芽敏感,芽比茎敏感。从图中茎b 侧生长速度比 a 侧快,说明 a 侧的生长素浓度比 b 侧低,b 侧生长素促进作用大于 a 侧。由于茎
18、的 a 侧生长素浓度在曲线 B 点以下的浓度范围内。因此,b 侧生长素浓度应在 BD 范围内,这样才能使 b 侧生长速度大于 a 侧,才能使茎向上弯曲生长。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无氧呼吸不需要 O2 的参与,其第一阶段产生的 H与丙酮酸参与第二阶段的反应,最终无H积累,A 错误;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B 错误;无氧呼吸只在第一阶段释放少量能量合成 ATP,第二阶段无能量的释放,C 正确;葡萄糖不能进入线粒体,进入线粒体的是丙酮酸和 H,D 错误。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温特的实验设置为两组,一组是经尖端处理的琼脂块,一组是没有被尖端处理的琼脂块,没
19、有被尖端处理的琼脂块的一组是对照组,属于空白对照,A 不选。鲁宾和卡门的实验是分别用 18O 标记的水和二氧化碳培养植物实验中用同位素标记的二氧化碳中的氧作为对照实验,B 不选。艾弗里的实验是将 S 型菌的各种成分分别与 R 型菌混合培养。几种成分之间相互对照, D 不选。萨顿的假说是基于对基因和染色体的行为变化的观察,发现两者有相似之处得出结论,应用的是类比推理法。并没有设置对照实验来验证,而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证据是摩尔根通过实验找到的,故本题选 C。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载体上的抗性基因主要起着标记基因的作用,有利于筛选含重组DNA 的细胞,并不能促进目的基因的表达。8 【正确
20、答案】 C【试题解析】 蛋白质类激素如果口服,会被消化道内的蛋白酶水解,所以蛋白质类激素只能通过“注射法”补充:而脂类激素和氨基酸在消化道内不会被水解能够直接被吸收。可以口服。生长激素是蛋白质,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胰岛素是蛋白质,性激素是固醇,本质是脂质。故只能注射, 既可以注射也可以口服。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动物细胞培养液中需要加入动物血清,A 正确;在培养干细胞时,需要在培养皿中制备一层饲养层,然后将干细胞接种在饲养层上而诱导胚胎干细胞分化成器官时不需要加入饲养层,B 正确;题干中说皂苷成分能促进细胞增殖,也就是细胞的有丝分裂,说明其可以促进 DNA 复制,C 错误;由
21、于胚胎干细胞具有全能性,因此可用克隆培养法培养神经干细胞D 正确。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图示为人体免疫反应部分过程示意图。人体的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活性物质,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免疫细胞有吞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包括抗体(由浆细胞分泌)、淋巴凶子(由效应 T 细胞分泌)、溶菌酶等。细胞免疫由免疫细胞发挥效应以清除异物,参与的细胞称为效应 T 细胞。图中 X 为效应 T 细胞,能使靶细胞裂解死亡,效应 T细胞是由 T 细胞或记忆细胞接受抗原后增殖分化后形成的。故能够产生 X 细胞的是 T 细胞或记忆细胞。11 【正确答案】 D【试题
22、解析】 划线操作在火焰边上进行而不是火焰上,A 项错误。5 个区域都能得到所需菌落,B 项错误。操作前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灭菌而不是火焰边,C项错误。在 1,2,3,4,5 区域中划线前后都要对接种环灭菌,D 选项正确。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甲是中心粒,乙是染色体,丙是星射线,故 A、B 、C 三项正确,图中所示细胞为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不会在中央形成细胞板,故 D 项错误。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但在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没有改变
23、。细胞衰老的特征主要有:(1)细胞内水分减少,细胞萎缩体积变小,但细胞核体积增大,染色质同缩,染色加深;(2)细胞膜通透性功能改变,物质运输功能降低;(3)细胞色素随着细胞衰老逐渐累积:(4)有些酶活性降低 (如与黑色素形成有关的酪氨酸酶):(5)呼吸速度减慢新陈代谢减慢。细胞凋亡是由基因决定的细胞程序化自行结束生命的过程,在成熟的生物体内,细胞的自然更新被病原体感染的细胞的清除,是通过细胞凋亡完成的,对生物的个体发育、机体稳定状态的维持等都具有重要作用。综上所述,A 项错误,B、C、D 三项正确。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图示为转录过程,转录以一条 DNA 链为模板,合成 mRNA
24、,其中RNA 聚合酶有解旋作用,故 A 正确;DNA 复制为半保留复制,故 B 错误;图中以 DNA 为模板,合成 RNA,共 8 种核苷酸(4 种核糖核苷酸,4 种脱氧核糖核苷酸)。故 C 正确;转录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故 D 正确。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一对基因控制的性状遗传中,芦花家鸡和芦花家鸡杂交,子代出现了非芦花,即出现了性状分离,则亲代表现的性状芦花为显性性状,且子代非芦花的都是雌鸡,即性状分离在子代中雌雄不同,可见基因在性染色体 Z 上(鸟类为ZW 型性别决定方式),故 A、B 正确。F 1 中家鸡基因型有ZBZB,Z BZb,Z BW,Z bW 四种,F 1 中
25、雄鸡有一半为纯合子、一半为杂合子,故C 正确,D 错误。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对表现正常的夫妇已经生了一个白化病男孩,可知他们的基因型为 Aa,所以再生一个孩子为白化病的概率为 。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参与下,动物体或人体对内外环境变化做 m 的规律性应答,分为简单反射(非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两种类型,A 错误。神经冲动产生的过程:静息时神经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大,钾离子大量外流,形成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受到刺激后神经细胞膜的通透性发牛改变,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大,钠离子大量内流,形成内正
26、外负的动作电位。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形成电位差,产生局部电流,兴奋就以电信号的形式传递下去,且兴奋传导的方向与膜内电流的方向一致,与膜外电流方向相反,B 错误。反射分为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C 正确。反射弧是反射活动的结构基础和功能单位,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最简单的反射弧由两个神经元组成,D 错误。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形成: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
27、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故 A 错误,B 、C、D 正确。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自然生长的生物种群呈“S”形增长,其在两个位置会出现增长率为O 的情况,一是在起始点,二是在 K 值时。种群增长率为 0 时,出生率等于死亡率,种群数量不增加也不减少。故只有 D 选项符合。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选项属于初生演替,时间会很长; B 选项的措施中,外来物种会破坏原有的生态平衡;C 选项的措施会改变原来的群落打破生态平衡,恢复得会更慢;D 选项的措施能做到在原有的土质上栽种多种当地原有植物,实行封山育林
28、可以减少人为因素的破坏,是使已遭到破坏的生态系统恢复到原有自然生态系统状态的最好措施。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属于学生资源。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该教学目标要求获得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规律和模型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属于知识目标。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挂图是绘有生物图像的纸制品。图像是平面的,且传递面宽;既有写实性,又有灵活性和创造性;能准确、规范和全面地表现出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可将复杂结构简约化、模式化;可将抽象过程具体化;可演示生命活动阶段性流程;可呈现生物体内、外部各种联系。“弃耕农田上的演替”是一个阶段性的过程,根据其
29、本身特性。实物、标本、模型都无法应用,故应选用挂图。2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高中生物课程的内容包括必修和选修两部分,共六个模块。其中必修模块选择的是生物科学的核心内容,同时也是现代生物科学发展最迅速、成果应用最广泛、与社会和个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领域。所选内容能够帮助学生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认识生命系统的物质和结构基础、发展和变化规律以及生命系统中各组分问的相互作用。因此,必修模块对于提高全体高中学生的生物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分为分子与细胞遗传与进化和稳态与环境。选修模块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而设计的。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生物科技视野、增进学牛对牛物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珲解,
30、提高学牛的实践和探究能力。这三个模块的学习必须以必修模块的学习为基础。学生在修完必修模块的基础上,可以根据兴趣和志向学习选修模块,即生物技术实践生物科学和社会和现代生物科技专题。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生物科学素养是公民科学素养构成中重要的组成部分。生物科学素养是指公民参加社会生活、经济活动、生产实践和个人决策所需的生物科学知识、探究能力以及相关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它反映了一个人对生物科学领域中核心的基础内容的掌握和应用水平,以及在已有基础上不断提高自身科学素养的能力。题干中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结构图的构建,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有利于学生从整体掌握学科知识进而建立科学的自然观,提高
31、综合分析能力体现了提高生物科学素养的课程理念。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叶肉细胞;光合作用积累的淀粉与碘液反应变成蓝色;C 4 (2)C3 与 C4;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 C4 和 C3 植物的结构区别和光合作用的特点。C 3 植物的叶片中维管束鞘细胞不含叶绿体,维管束鞘细胞以外的叶肉细胞都含有叶绿体。C4 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含有没有基粒的叶绿体,叶肉细胞则含有正常的叶绿体,光合作用的暗反应是在维管束鞘细胞完成的。通过以上分析可得知,C 4 植物的维管束鞘细胞会合成淀粉,C 3 植物的叶肉细胞会合成淀粉,淀粉遇碘变蓝。结合题意可推出玉米属于 C4 植物,小麦
32、属于 C3 植物。如果某一植物维管束鞘细胞和叶肉细胞同时可以被染色,说明该植物同时具有 C3 与 C4 植物的特点,固定二氧化碳的最初化合物有两种,即三碳化合物和四碳化合物。27 【正确答案】 (1)能够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2)二者均不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二者都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均能生长;四环素(3)受体细胞【试题解析】 (1)质粒载体作为基因工程的工具,应具备的基本条件有:能够自我复制、具有标记基因、具有一个至多个限制酶切割位点等。 (2)依题意可知,目的基因插入位点在 Tetr 中,导致四环素抗性基因(Tet r)
33、失活,而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Ampr)仍能行使正常功能。如果用含有氨苄青霉素的培养基进行筛选,在上述四种大肠杆菌细胞中未被转化的和仅含有环状目的基因的细胞,因二者均不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都不能生长,所以是不能区分的;含有质粒载体和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细胞,因二者都含氨苄青霉素抗性基因。在该培养基上都能生长,因此也是不能区分的。在上述筛选的基础上。若要筛选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的单菌落,还需使用含有四环素的固体培养基;因目的基因插入后,导致四环素抗性基因失活,含有插入了目的基因的重组质粒的大肠杆菌在该培养基中不能生长而含有质粒载体的则能正常生长。 (3)噬菌
34、体是专性在细菌细胞中寄生的细菌病毒。在侵染细菌时,噬菌体的 DNA 进入到细菌细胞中,而其蛋白质外壳留在细胞外:在噬菌体 DNA 的指导下,利用细菌细胞中的物质和能量合成噬菌体的组成成分。其 DNA 复制所需的原料来自宿主(受体)细胞,即大肠杆菌。三、材料分析题28 【正确答案】 (1)该探究活动中,教师重视对学生的探究能力进行评价。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目标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关注学生在探究活动中逐步形成观察、归纳和发现问题的能力,逐步形成设计实验、调查研究、动手实验的能力,逐步形成收集和分析数据、表达和交流的能力等。教师应结合探究活动的全过程评价学生的探究能力。同时教师
35、还应重视对学生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发展状况进行评价。(2)评价应注意的问题:评价方式多样化:教师应注意终结性评价和形成性评价相结合,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相结合,在具体操作时,除了采用笔试外。还要重视采用实验操作、制作设计等任务表现性方式进行评价。采用“档案夹”的形式记录学生的发展:采用“档案夹” 的目的是对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全过程进行综合评价,以激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生物学的兴趣。29 【正确答案】 (1)知识与技能:说出氨基酸形成蛋白质的过程;简述蛋白质化学结构多样性的原因。过程与方法:通过活动体验和情景体验,提高发散思维和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验合作精神,确立对生物学习的兴趣。(
36、2)材料中的活动教学具有以下优点:该教学活动能够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材料中所有的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在浓厚的兴趣氛围下进行学习。该教学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材料中的“ 手拉手捏海绵”“ 排排队” 活动,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和教师的引导性。以认知活动为突破口,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以活动为形式,注重外显行为活动与思维内化活动的结合,整个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很活跃,学生能在轻松的氛围中掌握好知识。四、教学设计题30 【正确答案】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人教版生物教材必修 1 第 5 章第4 节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主要内容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光反应阶段。该片段是在介绍完叶绿素的种类和作用、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以及光合作用的概念之后的内容,为后面学习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打下基础。在学习本节内容时需要学生重点掌握光反应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的过程发生的部位和条件。 作为高中学生,应该试图从化学反应的角度看待光合作用的过程从化学反应发生的变化去认识水是如何发生反应的,同时明确在这个过程中的每一个物质变化的来龙去脉和相应的能量转化的过程。 (2)教学过程设计:(3)教学评价设计: 光合作用中,光反应的产物是( )。 A O 2、H、ATP BO 2、H 2、ATP C O 2、H DO 2、ATP 答案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