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eveningprove235 文档编号:89917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0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6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6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关于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细胞中的元素利用率最高的是氧元素(B)骨骼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C)麦芽糖和蔗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D)人体缺钙会肌肉抽搐2 下列关于叶绿体和光合作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A)叶片反射绿光故呈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小(B)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含有自身光合作用所需的各种色素(C)光照下叶绿体中的 ATP 主要是由光合作用合成的糖经有氧呼吸产生的(D)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直接将 3 个 CO2 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

2、合物3 下列有关细胞物质运输的叙述正确的是( )。(A)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渗透作用(B)红细胞吸收胆固醇与吸收葡萄糖的相同点是需要载体蛋白协助(C)腺细胞合成的酶排出细胞的过程中,需要消耗能量,但不需要载体蛋白(D)小肠绒毛上皮细胞易吸收葡萄糖,却难吸收相对分子量比葡萄糖小的木糖,原因是木糖的浓度太低。4 分别在无酶条件和有酶催化的条件下,温度适宜,物质 A 生成物质 P 的化学反应过程中的能量变化过程如下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bc 段表示有酶催化条件下降低的活化能(B) M、N 曲线分别表示有酶催化和无酶催化的过程(C)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 b 在

3、纵轴上将向上移动(D)在有酶催化的条件下,若改变温度,则 a 在纵坐轴上将向下移动5 下图为中心法则图解,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程发生在所有 RNA 病毒中(B)转基因生物中能够体现- 过程(C) 过程中,都能发生碱基互补配对(D)过程中碱基互补配对时,遵循 AU、U A、CG 、G C 的原则6 已知 A 与 a、B 与 b、C 与 c 3 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基因型分别为AaBbCc、AabbCc 的两个体进行杂交。下列关于杂交后代的推测,正确的是( )。(A)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B)表现型有 4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C)表现型有 8

4、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D)表现型有 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7 下列是对高温环境中作业的工人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 )。(A)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肾小管加强对水分的重吸收(B)体内失水过多,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C)皮肤毛细血管舒张,人体散失的热量大于产热量(D)大量流汗后,应及时大量饮用矿泉水,以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8 右图表示人体细胞间信息传递的三种方式。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方式的信息传递缓慢,方式传递迅速(B)方式 的信息传递不通过体液(C)体温调节可能涉及三种传递方式(D)方式的信息传递都经过血液循环,存在反馈调节9 下列关于生长素的叙述中,正确

5、的是( )。(A)顶芽和幼茎中生长素浓度一般保持在促进生长的范围(B)促进同种植物扦插枝条生根效果相同的生长素浓度是相同的(C)促进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顶芽(D)顶端优势中侧芽由于生长素浓度过低而不能生长10 下列关于调查种群密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样方多少不影响实验结果(B)估算某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用标志重捕法(C)若利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种鸟的种群数量,调查期间标志物脱落则实际调查数据会偏小(D)用取样器取样法可以采集调查土壤小动物丰富度11 如下图是某同学绘制的一个遗传病的系谱图(3 号和 4 号为双胞胎)。下列与此相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6、A)3 号和 5 号细胞中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B)由 1 号、2 号和 3 号可判断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C) 5 号和 1 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 13(D)3 号和 5 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 5912 若 1 个 12 条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过 1 次有丝分裂后,接下来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可得( )。(A)8 个细胞,都含有 12 条染色体(B) 8 个细胞,都含有 6 条染色体(C) 4 个细胞含有 6 条染色体,4 个细胞含有 12 条染色体(D)6 个细胞,都含有 12 条染色体13 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 A、B、 C、D 、E 五个基因,下面列出的若干种变化中,未发生

7、染色体结构变化的是( )。14 病原体对不同免疫状态小鼠的感染进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也无法产生(B) 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仍能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C) 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体液免疫无法产生(D)正常小鼠免疫产生的淋巴因子,加强了效应 T 细胞和吞噬细胞对靶细胞的特异性杀伤作用15 一些实验必须先制作玻片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 )。(A)脂肪鉴定:切取花生子叶薄片一染色一去浮色一制片一观察(B)有丝分裂观察:解离根尖一染色一漂洗一制片一观察(

8、C)质壁分离观察:撕取鳞片叶表皮一制片一观察一滴加蔗糖溶液一观察(D)细胞质流动观察:取黑藻小叶一制片一观察16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女儿,问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多少?控制白化病的基因遵循什么遗传规律?( )(A)14;分离规律(B) 38;分离规律(C) 14;自由组合规律(D)38;自由组合规律17 关于群落演替的叙述,错误的是( )。(A)人类活动可以影响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森林阶段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简单(C)初生演替可发生在从来没有植被分布的地带(D)森林阶段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18 利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将胡萝卜韧皮部细胞培养成完整

9、植株,培育的过程中不需要( )。(A)导入外源基因(B)离体状态(C)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D)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19 一个基因型为 AaXbY 的雄果蝇经减数分裂产生了甲、乙两个异常精细胞,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 aYY,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 AXbY。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B)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C)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前多复制一次(D)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 X 和 Y 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20 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的区别是( )。(A)基因工程

10、合成的是天然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合成的不一定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B)基因工程需对基因进行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不对基因进行操作(C)基因工程是分子水平操作,蛋白质工程是细胞水平(或形状水平)操作(D)基因工程完全不同于蛋白质工程21 在高中生物课程中体现有助于学生较深入地认识生命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理解生命活动中物质的变化、能量的转换和信息的传递等价值的模块是( )。(A)分子与细胞(B)遗传与进化(C)稳态与环境(D)生物技术实践22 新的教师观认为,新时期教师的角色发生了一些变化,应从( )。(A)灌输者转向塑造者(B)训导者转向授予者(C)研究者转向实践者(D)传递者转向合作者23

11、对教师来说,直接表现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教学环节是( )。(A)备课(B)上课(C)作业批改(D)课外延伸24 下列不属于变化技能的类型的是( )。(A)教学媒体的变化(B)教学环境的变化(C)教态的变化(D)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25 在了解鱼韵尾鳍在游泳中的作用时,如果单凭观察难以得出结论,可采用的方法是( )。(A)归纳法(B)观察法(C)调查法(D)实验法二、简答题26 李振声院士获得了 2006 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其主要成就是实现了小麦同偃麦草的远缘杂筛选,培育出了多个小偃麦品种。请回答下列有关小麦遗传育种的问题。(1)如果小偃麦早熟 (A)对晚熟(a) 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

12、)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筛选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筛选,F 1 代性状分离比为 1:1。请写出此亲本可能的基因型:_。 (2)如果决定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的基因在叶绿体 DNA 上,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筛选,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_的个体作母本,该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最早出现在_代。 (3)小偃麦有蓝粒品种。如果有一蓝粒小偃麦变异株,籽粒变为白粒,经检查,体细胞缺少一对染色体,这属于染色体变异中的_变异。如果将这一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筛选,得到的 F1 代自筛选,请分别分析 F2 代中出现染色体数目正常与不正常个体的原因:_。

13、(4)除小偃麦外,我国也实现了普通小麦与黑麦的远缘杂筛选。 普通小麦(六倍体) 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 21,配子形成过程中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的每个细胞的中的染色体数为_: 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 7 和 1,则黑麦属于_倍体植物: 普通小麦与黑麦杂筛选,F 1 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组数为_,由此 F1代可进一步育成小黑麦。27 为研究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因素,将绿藻细胞悬浮液放入密闭的容器中,保持一定的 pH 和温度并改变其他条件,所测定的细胞悬浮液中溶解氧浓度变化如下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绿藻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的时间段为_,发生该反应的场所是_,该

14、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为_微摩尔分。 (2)在乙处给予光照时,瞬间 ATP的数量增加,发生的具体部位是_:在丙处添加二氧化碳时,短时间内C5 的数量 _,此时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增强。 (3)在乙处光照开始后,溶解氧浓度稍有增加,但稍后不再变化,原因是_。 (4)若在丁处给予光补偿点(此时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的光强照射,则正确表示氧变化的曲线是 ag 中的_,若在丁处加入光反应抑制剂,则可以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中 ag中的_。三、材料分析题28 材料:以下为某教师在讲“ 植物生长调节剂 ”时的课堂实录。师:请同学们想一想,我们能不能把植物激素直接大规模地应用于农业生产上?生:不能,含量少,而且提

15、取困难。师:因此我们需要怎么做呢?生:人工合成。师:很好。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为五大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类和乙烯类。它们已经广泛地应用到人们的生产生活中。(PPT展示各种应用)师: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回答下列问题:(1)你知道哪些农产品在生产、生活中使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2)哪些水果在上市前有可能使用了乙烯利?(3)生产过程中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会不会影响农产品的品质?(4)如果你是水果销售人员,面对半青不熟的水果,你认为应当使用乙烯利催熟吗?作为一个消费者你又怎么看?(生踊跃回答)请结合以上材料,分析:(1)在讲植物生长调节剂时,结合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进行辨析,

16、体现的高中生物课程理念是什么? 简单评价其做法。(2)该片段中教师采用了谈话法(问答法) 这一教学方法,请简单说明谈话法的特点。29 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与传统的教科书相比,课程资源因其具有丰富性、开放性,而对学生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他以其具体形象、生动活泼的特点,给学生多方面的信息刺激,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在愉悦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陶冶情操。它能密切的将现代社会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从而顺利地实现新课程的培养目标。思考:(1)何谓课程资源 ?(2)在日常教学中,你会如何获得教学资源?四、教学设计题30 普通高中生物课

17、程标准(实验)关于“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 具体要求是:引导学生理解蛋白质是生物体结构和性状的体现者以及归纳出氨基酸的基本结构。通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等,最终引导学生自主归纳蛋白质的知识体系,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归纳综合能力。某教材首先通过利用学生日常生活大量有关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开始,通过层层提出问题,推出蛋白质、氨基酸结构的探究。随后推出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及解决蛋白质结构多种多样的原因等。依据上述,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并结合确定的教学目标,围绕蛋白质功能设计一个能够体现培养学生自主归纳的能力、教师发挥引导者作用的一个教学活动。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高级生物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模拟试卷 6答案与

18、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细胞鲜重中水分的含量最多,而水中相对质量高的是氧元素,因此细胞中含量最多的是氧。但利用率最高的不是氧,而是 C,C 是细胞最基本的元素,A 错。组成细胞的物质既有有机物又有无机物。无机物有水分和无机盐,有机物有糖类、蛋白质、核酸和脂类。在细胞的组成成分中,无机物中的水是最主要的成分约占细胞物质总含量的 75-80,所以在骨骼肌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B 项正确。一分子麦芽糖水解成两分子葡萄糖,一分子蔗糖水解成一分子葡萄糖和一分子果糖,故麦芽糖和蔗糖水解的产物中都有葡萄糖C 项正确。钙离子具有抑制神经系统兴奋性的作用,缺钙会出现兴奋性增强

19、,进而引起肌肉抽搐,D项正确。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光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膜上,暗反应的场所在叶绿体的基质中,与光反应有关的酶和色素都分布在类囊体膜上。叶绿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故叶片呈现绿色,因此日光中绿光透过叶绿体的比例最大;光照下叶绿体中的 ATP 主要是由光能转化成的;光合作用强烈时,暗反应过程也不能直接将 3 个 CO2 分子合成一个三碳化合物,而是将1 分子 CO2 和 1 分子 C5 形成 2 分子 C3。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甘油、氧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出入细胞的方式是自由扩散,故 A 项错误;胆固醇是脂质的一

20、种,生物膜的基本支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依据“相似相容”的原理,胆固醇跨越生物膜是自由扩散,故不需要载体。故 B 项错误:酶在通过高尔基体后以小泡形式出现,再经小泡膜与细胞膜融合,继而排出,故不需要载体蛋白,故 C 项正确;木糖是细胞不需要的糖类,细胞膜上没有运输木糖的蛋白质载体,所以细胞无法吸收木糖,故 D 项错误。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酶促反应的原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加快化学反应达到平衡点的速度,酶本身不能为化学反应提供能量也不能参与化学反应,化学反应的平衡点不会发生改变。图中 M、N 曲线分别表示无酶催化和有酶催化的过程,B 项错误。在没有催化剂时,反应物 A 要达到活化态

21、需要能量为 ac,在有酶催化时需要活化能为 b、c 所以 ab 段表示在有酶催化条件下,使物质 A 生成物质 P 反应发生酶所降低的活化能,也就是说酶降低的活化能是 ab 段,A 项错误。因为酶比无机催化剂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更显著,若将酶改为无机催化剂,则 b 在纵轴上将向上移动,C 项正确。提高温度能提供热能,分子有效碰撞的机会增大,增大了反应体系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但不会改变活化能,故 D 错误。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过程是逆转录过程,含有逆转录酶的生物只有病毒,病毒只有在其宿主细胞中才能发生逆转录过程,在病毒中不能发生逆转录过程,故 A 项错误;现有的转基因生物是细胞生物,

22、只能发生复制、转录和翻译过程,不能发生逆转录和 RNA 分子的复制过程,故 B 项错误;逆转录时,遵循 AT、UA 、C G、GC 的配对原则,故 D 项错误。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后代表现型为 222=8 种,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 aaBbCc 个体的比例为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高温环境作业,大量流汗,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量增加,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故 A 错,B 对;高温环境,机体为了维持体温恒定,通过皮肤毛细血管舒张、血流量增加和汗液分泌增强来增加散热,但只要体温恒定,则人体的产热量=散热量,故 C 错;

23、高温环境作业,大量流汗,既失水又失盐。需要补充大量的淡盐水,故 D 错。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对应于甲状腺激素这一内分泌细胞分泌甲状腺激素由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处作用于靶细胞的过程;对应于甲状腺激素分级调节过程中下丘脑这一神经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这一靶器官的过程;对应于神经元细胞产生神经递质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细胞(靶细胞)而完成兴奋传递的过程。显然在体温调节中三种方式都存在,C 正确。方式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信息传递缓慢,且存在反馈调节,方式不需要通过血液循环运输,速度相对较快,所以 A、D 正确。但方式也是需要通过体液的,因为上个神经元释放的神经递质是经

24、过两个神经元之间的组织液后作用于下一个神经元的,B 错误。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用一定浓度生长素类似物浸泡枝条下端,不久长出大量的根,但同种植物的扦插枝条本身芽的数目可能不同,生根效果可能不相同,B 错误。种子发育过程中,能产生大量的生长素。种子发育过程产生的生长素能促进果实的发育,所以促进果实发育所需的生长素主要来自发育的种子,C 错误。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顶芽优先生长,其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导致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偏高,从而侧芽抑制生长。D 错误。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用样方法估算某植物种群密度时,做到随机取样,不能在分布较密集或稀疏的地区取样,样

25、方越多实验结果越准确,常用的取样方法有五点取样法和等距离取样法,A 项错误。土壤中的小动物身体微小,不适宜用样方法和标记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而是采用取样器取样法,通过目测估计法进行统计,B 项错误,D 项正确。标志重捕法计算公式:种群密度(N)=第一次捕获并标记个体总数重捕总数重捕中被标志的个体数,则部分标志物脱落则调查的结果比实际值偏大,C项错误。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1 号和 2 号正常,有个患病的女儿 4 号,说明该遗传病属于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假设显性基因为 A,隐性基因为 a,则 1 号和 2 号基因型皆为 Aa。3号基因型 l3 概率为 AA,23 概率为 Aa,5 号

26、基因型 13 概率为 AA,23 概率为 Aa,故 A、B、C 三项错误。3 号和 5 号基因型相同的可能性为131 3+2323=59,故 D 正确。1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有丝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不变,1 个 12 条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过1 次有丝分裂后,形成 2 个含 12 条染色体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子细胞染色体数目减半。1 个 12 条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过 1 次减数分裂形成 4 个含 6 条染色体的精细胞,2 个 12 条染色体的精原细胞经过 1 次减数分裂形成 8 个含 6 条染色体的精细胞,故 B 正确。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染色体结构的变异是指细胞内

27、一个或几个染色体发生片段的缺失、增添、倒位或易位等改变,使得染色体上基因的数目和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已知某物种的一条染色体上依次排列着 A、B、C、D、E 五个基因。A 选项缺少 D、E 两个基因;B 选项多了 F 基因;C 选项缺少 D 基因,多了 F 基因;A、B、C 选项都是染色体变异;D 选项的 b、c、d、e 基因是 B、 C、D、E 基因的等位基因,未发生染色体结构变化。故选 D。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免疫的相关知识。A 中吞噬细胞缺陷,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受损,特异性免疫可以进行,因为抗原不一定要通过吞噬细胞暴露,可以直接传递给 T、B 淋巴细胞完成特异性免疫的

28、过程;B 细胞缺陷,小鼠虽无法合成抗体,但可以通过细胞免疫对胞内寄生病原体产生免疫反应,B 正确;C 中 T 细胞缺陷,小鼠体内的抗原呈递作用不能完成,但体液免疫中抗原是可以直接传递给 B 细胞完成体液免疫的;D 中淋巴因子是通过激活溶酶体释放相关的酶而加强了效应 T细胞对靶细胞的裂解作用。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有丝分裂观察,操作过程应该为解离根尖一漂洗一染色一制片一观察,故错误。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白化病的女儿,说明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这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都是杂合体(Aa)。因此,这对夫妇再生一个孩子是正常男孩的概率是 34

29、12=38:因为白化病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所以符合基因的分离定律,答案选 B。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类活动往往使群落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A 正确;森林群落阶段比灌木阶段复杂而稳定,动物的分层比灌木阶段的复杂,B 错误;初生演替是指在一个从来没有被植被覆盖的地面,或者是原来存在过植被,但被彻底消灭了的地方发生的演替,C 正确;森林阶段叶面积指数比其灌木阶段大,对太阳光的利用比灌木阶段更充分,故 D 项正确。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植物组织培养时不需要导入外源基因,故 A 正确;植物组织培养必须处于离体状态,故 B 错误;具有完整细胞核的细胞才具有全

30、能性,故 C 错误;细胞需要一定的营养物质和激素才能表现全能性故 D 错误。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精细胞甲和精细胞乙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的染色体变异不同,精细胞甲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 aYY,说明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后,两条 YY 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精细胞乙的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AXbY,说明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 XY 没有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故它们是不可能来自同一个初级精母细胞的,A 正确;与精细胞乙同时形成的另外三个精细胞都是异常精细胞,其基因和性染色体组成为 AXbY、a、a,B 正确;精细胞甲形成的原因是染色体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31、着丝点分裂后,两条W 染色体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而不是染色体多复制一次,C 错误;精细胞乙形成的原因是 X 和 Y 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未分离,移向了细胞的同一极,D 正确。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蛋白质工程又称为第二代基因工程,它和基因工程的操作对象都是基因都属于分子水平的操作;基因工程只是对基因进行切割和拼接,合成的仍然是天然存在的蛋白质,蛋白质工程的本质是改造基因,合成的可以是自然界不存在的蛋白质。21 【正确答案】 A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B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变化技能大致可分为三类:教态的变化、教学媒体的变化和师生相互作用的变化

32、。25 【正确答案】 D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AaBB、Aabb 、AABb 、aaBb (2)抗寒晚熟;F 2(或子二) (3)数目;F1 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 F2 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 F2 代 (4)42;二; 4【试题解析】 (1)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 1 代性状分离比为 1:1,根据后代的分离比可知,该亲本有一对性状的基因组合是杂合的,另一性状的基因组合是纯合的,亲本的基因型可能为 AaBB、Aabb 、AABb、aaBb。 (2)小偃麦抗寒与不抗寒是细胞的质基因控制的,其

33、遗传特点是表现为母系遗传,而小偃麦早熟和晚熟是一对核基因控制的,其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规律,若以抗寒晚熟与不抗寒早熟的纯合亲本杂交,要得到抗寒早熟个体,需用表现型为抗寒晚熟的个体作母本,杂交得到抗寒早熟个体(杂合体) ,需经过自交才能在 F2 代中得到纯合的抗寒早熟个体。 (3)染色体变异分为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其中后者又分为两类:一类是细胞内的个别染色体增加或减少,另一类是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以染色体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减少。变异小偃麦同正常小偃麦杂交,得到的 F1 代自交,F 1 代通过减数分裂能产生正常与不正常的两种配子;正常配子相互结合产生正常的 F2代;不正常配子相互结合、

34、正常配子与不正常配子结合产生不正常的 F2 代。 (4)普通小麦(六倍体) 配子中的染色体数为 21,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一条染色体变成两条染色体,此时染色体数目和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等,均为 42 条;黑麦配子中的染色体数和染色体组数分别为 7 和 1,则其体细胞中含有 14 条染色体(2 个染色体组) ,黑麦为二倍体植物;普通小麦(六倍体)与黑麦(二倍体)杂交,产生的配子中普通小麦配子中含有三个染色体组、黑麦配子中含有一个染色体组。它们之间结合产生的 F1 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27 【正确答案】 (1)0-4 分钟;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25 (2)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减少 (3

35、)由于环境中积累了较多的 CO2,在光照开始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氧气释放,氧浓度稍有增加;一段时间后,容器中 CO2 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最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氧气不再释放,氧浓度不再增加 (4)d;e 【试题解析】 (1)在光照开始之前,细胞只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第一阶段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第二、三两阶段发生在线粒体中。在 0-4 分细胞吸收的氧气的值=210 一 200=10 微摩,因此该绿藻细胞的呼吸速率=104=25 微摩分。 (2)在乙处给予光照时,此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产生 ATP 增加,光反应的场所为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在丙处添加 CO2 时,会促

36、进暗反应的二氧化碳的固定,从而导致 C5的数量减少,而 C3 的数量增多。 (3)由于容器是密闭的,在乙处时,由于环境中积累了较多的 CO2,在光照开始时,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氧气释放,氧浓度稍有增加;但是一段时间后,容器中 CO2 减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最后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相等,氧气不再释放,氧浓度不再增加。 (4)光补偿点时细胞的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此时产生氧气等于消耗的氧气,因此容器中溶氧量不变。若在丁处加入光反应抑制剂,此时绿藻细胞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又恢复到 04 分时的状态,并且呼吸速率不变,因此 e 可以表示溶解氧变化的曲线。三、材料分析题

37、28 【正确答案】 (1)体现了“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这一课程理念。这位教师结合农业生产生活中的实例进行辨析,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植物生长调节剂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需要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生产实践中。(2)谈话法,也叫问答法,是教师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提问,并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获得知识的一种师生互动的教学方法。有以下特点: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有利于发展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能充分体现学生的主动性;有利于教师因材施教,当堂巩固;有利于教学的双向交流。29 【正确答案】 (1)课程资源也称教学资源,就是课程与教学信息的来源,或者指一切对课程和教学有用的物质和人力。课程资源的概念有广义与

38、狭义之分。广义的课程资源指有利于实现课程和教学目标的各种因素:狭义的课程资源仅指形成课程与教学的直接因素来源。(2)第一,对课本教材的深入开发利用;第二,同事间的资源共享;第三,多途径的搜集(互联网、校内、校外及家庭资源等); 第四,注意反思。四、教学设计题30 【正确答案】 (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能够写出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结构通式,明确氨基酸的结构特点。 能解释蛋白质分子结构多样性的原因和功能,并且理解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观点。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总结等过程,学会归纳氨基酸的基本结构和蛋白质功能。通过动手动脑,体验蛋白质的化学结构和空间结构及其成因。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39、树立关注分子生物学研究的新进展的意识,认同重大科学和应用价值。培养对生物学学习的兴趣及增强自主学习的主动性。(2)教学活动寓教于乐总结蛋白质的功能引导思考:为什么蛋白质分子会有如此多的结构?你能举出生物体中蛋白质的例子吗?有什么作用 ?屏幕投影蛋白质的一些图片,让学生思考、发言。从中总结蛋白质的功能。进一步引导:我们了解了蛋白质的结构具有多样性,蛋白质的功能也具有多样性。那么,结构和功能之间有什么联系呢?学生讨论、回答。(提示:蛋白质的功能是由结构决定的。)教师点拨:这也是生物学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的重要体现。联系实际,提供问题,学生思考(如下):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什么加热煮熟了吃,更容易消化吸收? 煮熟了的蛋白质是原来的形态吗?为什么人在发烧的时候没有食欲?学生讨论、探究。并发表看法。教师归纳:只有当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时,才能表现成特有的生物学活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