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3(无答案).doc

上传人:explodesoak291 文档编号:900343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3(无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3(无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3(无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3(无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13(无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考试(中学语文)模拟试卷 13(无答案)单项选择题1 进入 20 世纪以后,义务教育普遍向( )教育延伸。(A)初等(B)中等(C)高等(D)成人2 决定教育的领导权的是( )。(A)生产力(B)政治经济制度(C)文化(D)科学技术3 中国古代“ 外铄论” 的代表人物是 ( )。(A)孔子(B)荀子(C)孟子(D)老子4 学生具有发展的可能性与( )。(A)现实性(B)潜在性(C)可塑性(D)普遍性5 学校教育的基础是( ) 。(A)学生(B)班级(C)知识(D)课程名词解释6 原型内化7 从众8 配置性评价简答题9 选择与运用教学方法的基本依据有哪些?10 班级规章制度的组

2、成要素有哪些?选择题11 下列词语中画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 )。(A)赝 品摇曳 概况愤慨 咽 喉哽咽(B) 溯 源夙愿 憧憬瞳孔 大厦厦门(C) 斟 酌甄别 荟萃猝然 模样楷模(D)商 榷 证券 燥热烦躁 降 临降伏12 下列句子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项是( )。(A)近年来,有不少海外学子相继学成归来,报效桑梓,他们在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建设中已经暂露头角(B)在选购古物时,请不要匆忙洽购,要多看、多揣摸,特别要注意古物的年份、艺术性和器形(C)浓郁的情韵和深刻的哲理在文章中水乳交溶,增强了文章的艺术魅力,强烈地振撼着读者的心灵(D)维护法律的尊严,要从司法部门抓起,个别营私午弊,

3、循情枉法者,要坚决从执法队伍中清除出去,决不辜息13 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1)开放性网络给人们交流思想提供了较大的便利,但同时也应看到,一些_于网络的“ 情绪性言论 ”,有时产生的负面影响也很大,需要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2)中国房地产市场泡沫主要是一种“ 信息泡沫”,这是由开发商和代言人 _制造的。其目的是误导消费者,制造恐慌性需求,拉高房价,牟取暴利。(3)如果单纯面向直观的市场,看到什么专业能够赚钱就开什么专业,_吸引家长、学生的“ 投资趋向 ”,这就在某种程度上失去了高校办学的本质职能和客观社会责任。(A)漫延 刻意 借以(B)蔓延 刻意 以便(C)蔓延

4、蓄意 借以(D)漫延 蓄意 以便14 下列语句中画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绿色的蝈蝈啊,如果你拉的琴再响亮一点儿,那你就是比蝉 更胜一筹的歌手了(B)杨丽萍在她的舞蹈表演中,总是使出浑身解数,用灵活优美的舞姿去表现和诠释中国民族舞蹈的魅力与内涵(C)三年的初中生活,我们班级就像一个大家庭,大家相互关心和帮助,相敬如宾,友好相处,留下了许多美好的记忆(D)相同的思想、观点、趣味及理想,使他们两人常常 一拍即合 ,一见面就感到一种相互理解的愉悦和心灵的快乐15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A)强台风袭击这座海滨城市时,呼啸的狂风夹着密集的雨点哗哗地下了起来,一小

5、时后部分地段积水便深达 60 厘米,交通一度陷入瘫痪(B)今年 4 月底,墨西哥和美国的部分地区相继爆发了甲型流感,世界卫生组织对此高度重视,并迅速采取了一系列紧急应对措施(C)这份工作报告,不仅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 30 年来我县医疗卫生事业不断改革和发展,而且指明了构建我县医疗卫生保障体系的方向(D)我市高新区不断完善以市场为导向、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参与“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配套试验区” 的建设文言文阅读15 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 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 公从之。辞日:“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

6、矣,无能为也已。” 公曰: “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余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日:“ 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7、。16 下列句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B)以鲁肃为赞军校尉,助画方略。(C)秦伯说,与郑人盟。(D)闻其剖断合理,归则大悦。17 下列句中画线字与“ 行李之往来 ”中的“行李”语言现象不同的是 ( )。(A)可怜 体无比,阿母为汝求。(B)权起 更衣 ,肃追于宇下。(C)阡陌 交通 ,鸡犬相闻。(D)行为偏僻性乖张,张管世人诽谤。18 下列画线的“ 之” 字,意义、用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是( )。(A)臣 之 壮也,犹不如人。(B)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C)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D)君将哀而生 之 乎。19 “何厌之有 ?”是宾语前置句,下列各句

8、也是宾语前置句,在句法特点上与它相同的一项是(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古之人莫余欺也 大王来何操而欲赴秦军,譬若以肉投馁虎,何功之有哉鸡鸣而驾,塞井夷灶,唯余马首是瞻(A)(B) (C) (D)20 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语言回答下列问题。(1)晋秦围郑的原因是什么?(2)最初烛之武不愿去退秦师的借口是什么?现代文阅读20 记梁任公先生的一次演讲梁实秋梁任公先生晚年不谈政治,专心学术。大约在民国十年左右,清华学校请他作第一次的演讲,题目是中国韵文里头所表现的情感。我很幸运地有机会听到这一篇动人的演讲。那时候的青年学子,对梁任公先生怀着无限的景仰,倒不是因为他是戊戌政变的主角,也不是因为他是云南

9、起义的策划者,实在是因为他的学术文章对于青年确有启迪领导的作用。过去也有不少显宦,以及叱咤风云的人物,莅校讲话。但是他们没有能留下深刻的印象。任公先生的这一篇讲演稿,后来收在饮冰室文集里。他的讲演是预先写好的,整整齐齐地写在宽大的宣纸制的稿纸上面,他的书法很是秀丽,用浓墨写在宣纸上,十分美观。但是读他这篇文章和听他这篇讲演,那趣味相差很多,犹之乎读剧本与看戏之迥乎不同。我记得清清楚楚,在一个风和日丽的下午,高等科楼上大教堂里坐满了听众,随后走进了一位短小精悍秃头顶宽下巴的人物,芽着肥大的长袍,步履稳健,风神潇洒,左右顾盼,光芒四射,这就是梁任公先生。他走上讲台,打开他的讲稿,眼光向下面一扫,然

10、后是他的极简短的开场白,一共只有两句,头一句是:“启超没有什么学问,” 眼睛向上一翻,轻轻点一下头:“可是也有一点喽 !”这样谦逊同时又这样自负的话是很难得听到的。他的广东官话是很够标准的,距离国语甚远,但是他的声音沉着而有力,有时又是洪亮而激亢,所以我们还是能听懂他的每一字,我们甚至想如果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我记得他开头讲一首古诗,箜篌引:公无渡河。公竞渡河!渡河而死;其奈公何!这四句十六字,经他一朗诵,再经他一解释,活画出一出悲剧,其中有起承转合,有情节,有背景,有人物,有情感。我在听先生这篇讲演后二十余年,偶然获得机缘在茅津渡候船渡河。但见黄沙弥漫,黄流滚滚,景象苍茫,不禁

11、哀从中来,顿时忆起先生讲的这首古诗。先生博闻强识,在笔写的讲稿之外,随时引证许多作品,大部分他都能背诵得出。有时候,他背诵到酣畅处,忽然记不起下文,他便用手指敲打他的秃头,敲几下之后,记忆力便又畅通,成本大套地背诵下去了。他敲头的时候,我们屏息以待,他记起来的时候,我们也跟着他欢喜。先生的讲演,到紧张处,便成为表演。他真是手之舞之足之蹈之,有时掩面,有时顿足,有时狂笑,有时叹息。听他讲到他最喜爱的桃花扇,讲到“高皇帝,在九天,不管” 那一段,他悲从中来,竞痛哭流涕而不能自已。他掏出手巾拭泪,听讲的人不知有几多也泪下沾襟了!又听他讲杜氏讲到“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先生又真是于涕泗交

12、流之中张口大笑了。这一篇讲演分三次讲完,每次讲过,先生大汗淋漓,状极愉快。听过这讲演的人,除了当时所受的感动之外,不少人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先生尝自谓“笔锋常带情感 ”,其实先生在言谈讲演之中所带的情感不知要更强烈多少倍!有学问,有文采,有热心肠的学者,求之当世能有几人?于是我想起了从前的一段经历,笔而记之。21 讲普通话能更好地交流,可作者为什么说“他说标准国语其效果可能反要差一些”?22 作者引用箜篌引有什么作用?23 为什么许多听了他的讲演的人就“从此对于中国文学发生了强烈的爱好”?24 到清华大学演讲的人不计其数,但他们却没有给作者留下什么印象,为什么梁启超却能留下深刻的

13、印象呢?也就是说他在演讲时有什么特点?古诗词鉴赏24 题西溪无相院张先积水涵虚上下清,几家门静岸痕平。浮萍破处见山影,小艇归时闻草声。人郭僧寻尘里去,过桥人似鉴中行。已凭暂雨添秋色,莫放修芦碍月生。25 这首诗多处写到“ 影” ,有的是明写,有的是暗写。请找出两处暗写“影”的诗句,并加以说明。26 第二联是怎样写景的?请简要分析。26 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27 客亦知夫水与月乎?_,而未尝往也;_,而卒莫消长也。(苏轼赤壁赋)28 _,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_,始于足下。(老子.第六十四章)写作题29 请以“我身边的 ”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除诗歌外,文体不限,800 字左右;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