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boatfragile160 文档编号:900429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37 大小: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3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1806 年发表的普通教育学,被誉为一部具有独立学科形态的教育学著作,其作者是德国教育学家( )。(A)康德(B)夸美纽斯(C)杜威(D)赫尔巴特2 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育应该做到( )。(A)相互衔接(B)循序渐进(C)长善救失(D)教学相长3 教育目的的本质是( )。(A)促进学校事业的发展(B)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C)促进我国文化事业的改革(D)培养外交人才4 教师必须知道有关心理学与教育学的知识,这属于教师知识结构中的( )。(A)学科知识(B)相关文化知识(C)实践性知识(D)条件性知识5 20 世

2、纪 60 年代末,国外有人把学校课程领域予以扩大,把课程分为( )两大类,杰克逊和瓦兰斯就是这一观点的代表人物。(A)知识型课程与技能型课程(B)显性课程与隐性课程(C)基础型课程与研究型课程(D)综合课程与核心课程6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体现了德育的( )。(A)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B)复杂性原则(C)向导性原则(D)在集体中教育原则7 ( )是班主任工作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A)较强的自制自治能力(B)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C)较好的语言修养能力(D)灵活的教育应变能力8 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

3、 ) 。(A)课余活动(B)群众活动(C)课外活动(D)文体活动9 小宇同学解题时能够做到“一题多解” ,这说明他的 ( )能力强。(A)形象思维(B)求同思维(C)发散思维(D)逻辑思维10 “理达情不通,通情不达理” ,这反映了品德心理结构的 ( )。(A)多样性(B)独立性(C)矛盾性(D)兼容性11 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是个人意义的群体是( )。(A)松散群体(B)联合群体(C)非正式群体(D)集体12 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是指( )。(A)最新获得的能力(B)超出目前水平的能力(C)需要在一定发展阶段掌握的能力(D)儿童现有水平与可能达到的水平之间的差异13 王林同学经

4、常粗心大意,故作业出现错误时,老师让他多做两遍,这属于( )。(A)正强化(B)负强化(C)惩罚(D)自我强化14 下列学习动机中,属于外部动机的是( )。(A)学习兴趣(B)好奇心(C)学习抱负(D)奖罚15 具有最广泛迁移价值的材料是( )。(A)最新内容(B)最形象生动的事例(C)学科的基本概念与原理(D)学科大纲结构16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不能突袭(比如应该学习新知识,却进行考试),因为其不利于学生学习,这种做法依据的是学习的( )。(A)准备律(B)练习律(C)效果律(D)刺激17 ( )是指后面学习的材料对保持或回忆前面学习的材料的干扰。(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单一抑制(

5、D)双重抑制18 学生练习钢琴弹奏到一定阶段后,会感到进步停止了,这种现象属于( )。(A)高原现象(B)习得性无助现象(C)生理极限现象(D)及时反馈现象19 以下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的是( )。(A)学生拿到教材后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B)学生在考试中先做简单题目(C)学生在考试过程中时刻关注自己的做题速度与时间(D)学生测试结束后检查自己的答案20 问题解决过程中的首要环节是( )。(A)发现问题(B)理解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21 根据柯尔伯格道德认识发展阶段理论,儿童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而打扫教室,该儿童的道德发展水平处于( )。(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

6、)超习俗水平22 中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是( )。(A)择友焦虑(B)考试焦虑(C)生活焦虑(D)择业焦虑23 李阳这次考试成绩非常差,老师找他谈话时,他分析原因是因为近期喜欢上班里一个女生,上课开小差,所以学习不够努力。这种归因属于( )。(A)不稳定不可控制的外归因(B)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C)稳定可控制内归因(D)稳定不可控制内归因24 根据适当过度学习原则,如果一个学生学习 8 次,刚好记住一个英语单词,那么他的实际学习次数应该是( )次。(A)8(B) 10(C) 12(D)1525 根据科尔伯格道德判断发展阶段论的观点,只根据行为后果来判断对错的儿童,其道德判断发展水平处于( )。

7、(A)“好孩子 ”取向阶段(B)良心或原则取向阶段(C)服从与惩罚取向阶段(D)权威和社会秩序取向阶段26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 )。(A)社会性(B)阶级性(C)育人性(D)时代性27 以下影响人发展的因素中,对人的发展起主导作用的影响因素是( )。(A)学校教育(B)家庭教育(C)社会教育(D)自我教育28 “教育的目的在于使个人能够继续他们的教育,或者说,学习的目的和报酬,是继续不断的生长能力。” 持这种观点的人,在教育目的上主张( )。(A)教育准备生活说(B)教育适应生活说(C)教育超越生活说(D)教育改造生活说29 以权威自居,习惯于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要求学生绝对服从,这属于( )

8、教师。(A)民主型(B)专制型(C)放任型(D)忽视型30 某校大力美化了校园环境,注重校园文化建设,确定了校风校训、班风班训等。这种现象说明该校重视( )。(A)显性课程(B)隐性课程(C)学科课程(D)经验课程31 数学课上,黄老师在讲勾股定理时,先给学生讲明勾股定理的内容,然后再讲述推导证明过程。黄老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讨论式(B)逆推式(C)带动式(D)导入式32 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的教育,这种方法称为( )。(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实际锻炼法(D)说服教育法33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 )。(A)终身学习(B)和谐教学(C)生态教育(

9、D)以人为本34 新课程改革强调“ 三维目标 ”的整合。其中,这 “三维目标”不包括( )。(A)知识与技能(B)树立终身学习观(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过程与方法35 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特征不包括( )。(A)强烈的责任性(B)鲜明的继承性(C)强烈的示范性(D)严格的标准性36 教师不计个人得失,以坦荡、无私的心境干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这指的是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的( )。(A)自律(B)内省(C)兼听(D)慎独37 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学生伤害事故中,“当事人对造成损害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当事人分担民事责任”,这体现了归责原则中的( )。(A)过错责任原则(B)过错推定

10、原则(C)无过错责任原则(D)公平责任原则38 招用未满 16 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危险作业的,由( )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A)教育主管(B)工商行政管理(C)劳动保障(D)公安39 学生享有受教育权包括受宪法规定的受教育机会权、条件权和( )。(A)名誉权和荣誉权(B)公正评价权(C)隐私权(D)人格尊严权40 教育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两个主体是( )。(A)教育部门和下属学校(B)教育机构和非教育机构(C)教师和学生(D)教育领导和教师41 我国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B) 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C)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D)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

11、人保护法42 学校作为法人最重要和最应该具备的条件是( )。(A)必要的财产经费(B)依法成立(C)名称、组织和机构(D)独立承担责任43 学生赵某因考试作弊受到学校记过处分,赵某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依照教育法的规定,他有权向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 )。(A)申请(B)控告(C)申诉(D)诉讼44 某教学点张老师根据班级学生人数太少的情况,打破传统课堂讲授惯例,进行讨论式教学改革。张老师这样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 )。(A)科学研究法(B)教育教学权(C)管理学生权(D)民主管理权45 对使用假资格证书的,一经查实,按弄虚作假、骗取教师资格处理,( )年内不得申请认定教师资格,由

12、教育行政部门没收假证书。对变造、买卖教师资格证书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A)1(B) 2(C) 3(D)5二、不定项选择题45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下列问题。班主任冯老师因教师节学生没有给老师送礼,认为班级学生不够“尊师” ,于是用各种难听的语言训斥了学生,当场重选班长。此事被媒体曝光后,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和广泛热议,大家认为老师索礼和训斥学生的行为严重违反了教师职业道德。县教育局调查核实后,暂停冯老师的教学工作,并对冯老师给予行政处分。46 冯老师的做法对吗?47 为什么?A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看,冯老师的行为违反了循循善诱,诲人不倦的要求B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看,冯老师的行为违反关心

13、爱护学生,尊重学生人格的要求C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看,冯老师的行为违反了作风正派,廉洁奉公的要求D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看,冯老师的行为违反了语言规范,不讽刺学生挖苦学生的要求E从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看,冯老师的行为违反了潜心钻研业务,勇于创新的要求47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根据维果茨基的观点,教学必须要考虑学生已经达到的水平,因此任何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的教学都是合理的。48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49 为什么?A教学不应只看到学生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还应该看到他仍处于形成状态、正在发展的过程B教学不能只适应发展的现有水平,走在发展的后面C教学应适应最近发展区,走在发展的前面D学生

14、的现有发展水平是学生学习的基础,因此任何考虑学生的现有水平的教学都是合理的E维果茨基建议采用支架式教学来帮助学生达到新的发展水平49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张嵩非常聪明,但学习不用功,每次考不好时就把原因归结于自己的运气不好。50 他的这种归因正确吗?51 为什么?A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B这样的归因会使他的学习动机不高C通过这样的归因会使他的学习动机变高,有助于学习D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努力程度E通过这种归因,他的学习成绩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51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小明上学时经常把小动物带进教室,班主任

15、发现后没有批评他,还在班里成立了动物兴趣小组。他非常激动,向班主任表示了决心。半年后,小明在班主任的引导下,通过对动物的探索活动,懂得了学好各门功课的重要性,并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逐渐改掉了散漫的习惯,学习有了很大进步。他完成并发表了蚯蚓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的小论文,还在全市昆虫标本制作比赛中获得了一等奖。52 小明班主任的做法是否正确?53 为什么?A班主任见到学生将小动物带到教室而不批评和惩罚,是职责的疏忽B班主任能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引导学生对感兴趣的科目进行探究式学习,是值得学习的C班主任应该对小明进行严厉的批评和惩罚,以使其遵守班级的纪律D现代教师要能够根据学生的需求,以学

16、生为本,注重学生素质和潜能的挖掘E班主任的做法使小明的行为得到强化,从而促进了小明学习的兴趣和动机三、判断题54 教育心理学的具体研究范畴是围绕学与教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展开的,由学习和教学这两个过程交织在一起。( )(A)正确(B)错误55 教育在个体身心发展中起的作用是无条件的。( )(A)正确(B)错误56 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A)正确(B)错误57 学生是教育的对象,教师可以随意对待学生。( )(A)正确(B)错误58 教师在编写教案时,

17、应避免将教案写成烦琐的演讲稿,只写成提纲形式即可,以便教师灵活地把握教学进程。( )(A)正确(B)错误59 不同学科因其性质和特点的不同,常常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教学方法的选择与应用往往会受到专业特点、学科特点以及教学内容的限制。( )(A)正确(B)错误60 西方教育史上,首倡从做中学的是杜威。( )(A)正确(B)错误61 在课堂中,师生保持“零距离接触” ,学生回答教师的问题,做教师要求做的事,只要有这种共同活动就是师生互动。( )(A)正确(B)错误62 学生德育教育必须遵守知、情、意、行的顺序进行。( )(A)正确(B)错误63 一般来说,听觉型学习者比视觉型学习者的学习效果更优。

18、( )(A)正确(B)错误64 皮亚杰提出儿童的道德发展是从自律道德阶段到他律道德阶段的发展规律。( )(A)正确(B)错误65 班级(民主)管理的实质是让每个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A)正确(B)错误66 在复杂技能练习的后期出现的成绩暂时停顿现象,叫作练习曲线上的“高原期”现象。( )(A)正确(B)错误67 心理学家对遗忘的进程进行了研究,得出遗忘是有规律的,其规律是先快后慢。( )(A)正确(B)错误68 新课程强调课程内容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生活经验,但并不意味着可以忽略间接经验的学习。( )(A)正确(B)错误69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说的是思维的概括性。 ( )(A

19、)正确(B)错误70 在问题解决过程中,提出假设常用的方式有归纳式和演绎式。( )(A)正确(B)错误71 发散性思维是创造性的核心特征,表现在行为上,即代表个人的创造性。( )(A)正确(B)错误72 元认知控制过程包括制定认知计划、监视计划的执,行以及对认知过程的调整和修改。( )(A)正确(B)错误73 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未成年学生,在人民法院的判决生效前,可以取消其学籍。( )(A)正确(B)错误74 小明刚上小学二年级,不喜欢上学,经常背着父母逃课,他还说上不上学是自己的事。( )(A)正确(B)错误75 气质是一个人典型的、稳定的心理特点,是人的个性中最稳定的、最突出的特点。(

20、)(A)正确(B)错误76 教育立法是指国家立法机关依照法律程序制定有关教育法律的活动。( )(A)正确(B)错误77 慎独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指的是教师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经常自我反省、自我剖析。( )(A)正确(B)错误78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能力对学生的影响。( )(A)正确(B)错误79 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强化了教育评价的甄别与选择功能。( )(A)正确(B)错误80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规定,教师享有参加进修或者其他培训的权利。( )(A)正确(B)错误四、案例分析题80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下列问题。某乡村小学里 90的学生都是留守儿童,由于亲情缺失,很大一部分表现出内心封闭

21、、情感冷漠、自卑懦弱、行为孤僻、性格内向,缺乏爱心和交流的主动性,还有的脾气暴躁、冲动易怒,常常将无端小事升级为打架斗殴。班主任顾老师针对班级留守儿童较多的状况,设计了班级“家文化” 建设方案,成立互助小组,建立帮扶规则,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同学的关注,开展了“我能我秀”活动,给每个学生提供自身展现的平台;实行“今日我当家” 的班干轮值制,让每个学生体会到当班干部的自豪与责任,设立“悄悄话信箱” 保持畅通的师生沟通渠道一系列“ 家文化” 活动的开展,形成了团结、互助、温暖、奋进的班级氛围,让留守儿童在班集体中健康成长。81 针对该案例,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82 从班级管理的角度,上述材料说明

22、( )。82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上课铃响了,王老师拿着课本轻快地走上讲台,开始上课。当课上到十分钟左右时,两位学生突然打了起来。在劝阻无效的情况下,王老师只好将课停下来,要求他们到外面去打。两位学生收起了“手” ,改用“口”,开始互相辱骂对方。王老师说自己是科任老师,此类事情请他们找班主任解决。那个似乎受了委屈的学生对王老师的话不以为然,出口说道:“你这是什么老师?” 这下王老师生气了,喝道:“给我出去!”可是学生就是不动,王老师便动手去拉学生,学生死死地拉着课桌,坚决不出去。王老师非常愤怒,说:“好,你不出去,我就不上课!” 于是,双方进一步僵持起来。83 针对资料,下列说法正确的

23、是( )。84 如果你是班主任,你会采取下列哪种处理方法?( )84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有人主张,动物尤其是略为高等的动物,完全同人一样,生来就有一种由遗传而得到的潜在的教育,其效果见诸个体的发展过程。他认为,从观察得到的,互相有联系的许多事实已无可争辩地证实:兽类教育和人类教育在根本上有同样的基础;由人强加的人为的教育,可以动摇甚至改变动物被称为本能的倾向,并反复教其具有一些新的倾向;为取得这一结果,通常只要让年幼动物反复地练习并恰当地利用奖励就够了。按照这一观点,教育就是基于生物生存与繁衍的天性本能而产生的。85 下列说法中符合材料中的观点的是( )。86 上述材料观点的局限性在

24、于( )。86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张红从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应聘到实验初中任教,刚刚参加工作,张红踌躇满志,决心要把自己所学的知识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学生。她非常认真地准备了上课的资料,上网查了初中生的心理特点。但没有想到第一节课就出现了问题,自己准备的内容只讲了半个小时就讲完了,剩下的时间老师和学生都无所事事。特别是讲课中和学生交流也遇到了障碍,自己的讲课方式学生适应不了,单一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失去了学习兴趣。87 下列对张红没有上好这节课的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88 张红可以通过哪些方法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32 答案与解析一、单

25、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普通教育学是德国教育学家赫尔巴特于 1806 年发表的,它标志着规范教育学的建立。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长善”,就是要发现被教育者的优点和长处,并精心给予培植,促其保持和发扬光大:“救失”,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被教育者的缺点与不足,并通过耐心的教育,督促其克服和改正。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要求教师要长善救失,善于发现学生的错误,并加以纠正和指导,将缺点转化为优点。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需要的人的总的要求。其本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人。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的条件性知识包括教育学知识

26、、心理学知识和教法知识。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在其 1968 年出版的班级生活一书中首先提出“隐性课程”一词。瓦兰斯把隐性课程归纳为三个层次。6 【正确答案】 A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班主任应具备的能力主要有缜密有方的组织管理能力、机智灵敏的应变能力、广泛灵活的交往协调能力、深刻敏锐的观察分析能力、沉着冷静的自制能力、生动艺术的语言表达能力等。其中灵活的教育应变能力是班主任工作能力成熟的重要标志。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在课堂教学任务以外,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学生进行的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称为课外活动,其包括课余活动和文体活动。9 【正确

27、答案】 C【试题解析】 发散型认知方式是指个体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常表现出发散思维的特征,表现为个人的思维沿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扩展,使观念发散到各个有关方面,最终产生多种可能的答案而不是唯一正确的答案,因而容易产生有创见的新颖观念。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品德的心理结构包括知、情、意、行,四个心理结构有时候并非一致,会存在矛盾冲突的情况。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联合群体是指成员已有共同目的的活动,但活动还只有个人意义的群体。1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苏联著名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

28、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两者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区。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强化也是一种操作,强化的作用在于改变同类反应在将来发生的概率,而强化物则是一些刺激物,它们的呈现或撤除能够增加反应发生的概率。强化有正强化(实施奖励)与负强化(撤销惩罚)之分。当有机体做出某种反应以后,呈现一个厌恶刺激,以消除或抑制此类反应的过程,称作惩罚。题干描述的是惩罚。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根据学习动机的分类,学习兴趣、好奇心和学习抱负属于内部动机,作为外部刺激的奖惩措施属于外部动机。故选择 D。1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概

29、括程度越高的材料越有利于迁移的发生,而概念和原理就是高度概括的材料。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习的准备律是指有机体准备做出反应时,让其做出反应会使其产生满意的效果,不让其做出反应会产生不满意的结果,当有机体不准备做出反应时,强化其做出反应也会产生不满意的效果。教师的突袭考试,是学生没有准备做出反应的情况,不利于学生的学习。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考查倒摄抑制的概念。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

30、这种“高原现象”的例子在现实生活中也不胜枚举。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元认知计划是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一项认知活动之前计划各种活动,预计结果、选择策略、想出各种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预估其有效性。学生拿到教材后为自己设定学习目标属于元认知计划策略。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发现问题、理解问题、提出假设和检验假设四个阶段。从完整的问题解决过程来看,发现问题是首要环节。只有存在问题时,人们才有可能产生解决问题的认知活动。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柯尔伯格将道德判断分为三个水平,每一水平包括两个阶段,六个阶段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题干中的描述属于

31、习俗水平的寻求认可定向阶段,处在该阶段的儿童,个体的道德价值以人际关系的和谐为导向,顺从传统的要求,符合大家的意见,谋求大家的赞赏和认可。22 【正确答案】 B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李阳把考试成绩差的原因归为没有努力,而努力这个因素是不稳定、可控制的内归因。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一般说来,学习程度以 150为佳,其效果也最好。2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科尔伯格将儿童道德发展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其中处在惩罚与服从道德定向阶段的儿童只依据行为结果来判断对错,这一阶殷的儿童服从权威或规则只是为了避免惩罚,认为受赞扬的行为就是好的,受惩罚的行为就是坏的,他们还没有真

32、正的道德概念。2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教育的本质属性是教育的社会性,即教育活动是人类的社会性行为,而不是动物的本能行为。2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长期以来,人们认为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2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斯宾塞提出了教育准备生活说,也称为教育预备说,他认为教育应当教导一个人怎样生活,使他获得生活所需要的各种科学知识,为完满的生活做好准备。杜威反对斯宾塞提出的为完满生活做准备的教育观,提出了“教育即生活”,教育就是生活的过程,教育要适应生活,主张“教育适应生活说”,题干所述即为此观点;教育改造生活是陶行知的观点。29 【正确答案】

33、 B【试题解析】 教育教学实践中,师生关系的常见模式有三种:民主型、专制型和放任型。在民主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待;教师能够倾听学生意见,有事同学生商量。在专制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以权威自居,习惯居高临下,发号施令,要求学生绝对服从,不允许学生提出任何异议,完全是一种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在放任型的师生关系中,教师对学生不管不顾,放任自流,疏于管理,任其发展。3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隐性课程是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的课程,如师生关系、校风、学风等。31 【正确答案】 B3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是在向

34、学生树立正确的榜样,达到提高学生思想水平,实现思想品德教育的目的。3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新课程改革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3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职业道德的特征:鲜明的继承性; 强烈的责任性;独特的示范性;严格的标准性。3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自律是指用教师的道德规范来衡量自己、约束自己,真正做到处处以身作则、事事为人师表。内省是指通过自己不断地反省,回顾和总结工作中的得失。兼听是指要正确处理好个人与领导、教师、家长之间的关系,要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建

35、议和批评。慎独是指不计较个人得失,以坦荡、无私的心境干好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3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无过错责任原则,也叫无过失责任原则,是指没有过错造成他人损害的,依法律规定应由与造成损害原因有关的人承担民事责任的原则。3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六十八条规定,非法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或者招用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从事过重、有毒、有害等危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的劳动或者危险作业的,由劳动保障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3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受教育权是指公民所享有的并由国家保障实现的接受教

36、育的权利,其内容包括受教育机会权、受教育条件权和公正评价权三个方面。4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和学生是教育法律关系中最主要的两个主体。4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是教育法律体系中的基本法,作为教育法体系中的“宪法”,规定国家教育方面的基本政策和大政方针,原则性比较强,对全部教育法律法规起统帅作用。4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二条规定,自批准设立或登记注册之日起取得法人资格。所以依法成立是学校作为法人的最重要最应该具备的条件。4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五章第四十三条规定,学生对学校给予的处

37、分不服可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4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育教学权是指教师有权进行教育教学活动,开展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其基本内容包括:教师可依据其所在学校的教学计划、教学工作量等具体要求,结合自身的教学特点自主地组织课堂教学: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确定其教学内容和进度,并不断完善教学内容;针对不同的教育教学对象,在教育教学的形式、方法、具体内容等方面进行改革、实验和完善。张老师的做法是充分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赋予他的教育教学权,答案为 B 项。4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教师资格条例第十九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撤销其教师资格:弄虚作假、骗取教

38、师资格的; 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被撤销教师资格的,自撤销之日起 5 年内不得重新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其教师资格证书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收缴。二、不定项选择题46 【正确答案】 错误47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教师以各种难听的语言训斥学生,没有做到语言规范,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所以选 BD;并且是因为教师节学生没有给老师送礼引发的不当行为,所以也没有做到廉洁从教,所以选 C。因此答案是 BCD。48 【正确答案】 错误49 【正确答案】 A,B,C,E【试题解析】 关于教学和发展的关系,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必须要考虑儿童已达到的水平,但教学不应只着眼于学生已有的

39、水平,而应走在发展的前面,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把潜在的发展水平变成现实的发展,并创造新的最近发展区。维果茨基认为教学“创造着”学生的发展,教学可以而且应该促进发展。50 【正确答案】 错误51 【正确答案】 A,B,D,E【试题解析】 他将行为的原因归因为外部的不可控制的因素,这样他就不用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因此学习动机不高,学习成绩也不会提高,甚至会越来越差。他应该将其归因为自己的内部的可控制因素,如努力程度。如果他认为学习失败是不努力造成的,他就会相信只要自己努力,学习一定可以获得成功。52 【正确答案】 正确53 【正确答案】 B,D,E【试题解析】 能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特点因材施教的教师才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本案例中,小明的班主任在课外活动中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