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教师公开招聘(公共基础知识)模拟试卷 36(无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提出“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 思想的教育家是 ( )。(A)陶行知(B)黄炎培(C)蔡元培(D)杨贤江2 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受制于( )。(A)生产力(B)政治(C)文化(D)社会3 人的发展需要经过乳儿、幼儿、童年、少年、青年等时期,这表明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A)稳定性(B)可变性(C)差异性(D)阶段性4 从教育系统所赖以运行的时间标准以及建立于其上的产业技术和社会形态出发,我们可以将教育形态划分为( )。(A)非制度化教育、制度化教育(B)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C)农业社会的教育、工
2、业社会的教育、信息社会的教育(D)农业教育、工业教育、信息教育5 科学知识在未用于生产之前,只是一种意识形态的生产力,要把意识形态的生产力转为人能掌握并用于生产的现实生产力,必须依靠( )。(A)自学(B)训练(C)培训(D)教育6 师生关系本质上是一种( )的关系。(A)朋友(B)授受(C)主客(D)人一人7 ( )是由学校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依据当地社会经济发展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和资源,自主开发和实施的课程。(A)国家课程(B)校本课程(C)学科课程(D)地方课程8 以问题解决为中心,注重学生独立活动,着眼于创造性思维能力和意志力培养的教学模式为(
3、 ) 。(A)传递一接受教学模式(B)自学一辅导教学模式(C)引导一发现教学模式(D)情境一陶冶教学模式9 按照一定的数量将年龄、文化程度相近的学生编成班组,由教师按教学计划规定的课程内容、教学课时与课表进行分科式集体教学的一种教学形式称为( )。(A)课堂教学(B)人班教学(C)分组教学(D)现场教学10 ( )是学校课程体系中以传授道德社会性知识、传递道德价值、培养品德实践力为首要和核心目标的正规课程。(A)学科性德育课程(B)活动性德育课程(C)德育隐性课程(D)德育显性课程11 学校课外活动的组织形式不包括( )。(A)群众性活动(B)课堂教学活动(C)个人活动(D)小组活动12 (
4、)是心理活动中对于有关对象的指向和集中,是初中生反映心理活动专注程度的一个特征,而不是一个独立的心理过程。(A)注意(B)感知(C)意志(D)思维13 朱同学在得知父亲因车祸离世的消息后悲痛欲绝、痛哭流涕,还出现了短暂的意识丧失,这种强烈的爆发式的情绪状态属于( )。(A)心境(B)激情(C)应激(D)移情14 小学低年级学生常常因为一点小事便闹矛盾甚至断绝关系,但彼此很快又和好,这表明( ) 。(A)低年级小学生情绪很稳定(B)低年级小学生情绪易受情境支配(C)低年级小学生情绪持续时间短(D)低年级小学生情感体验不深刻15 练习律、效果律、准备律是( )的三个定律。(A)工具说(B)联结说(
5、C)认知说(D)人本主义学说16 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感到某种欠缺而力求获得满足的心理状态,称为( )。(A)学习期待(B)学习需要(C)学习态度(D)学习动机17 掌握同类事物的共同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的学习,称为( )。(A)概念学习(B)命题学习(C)符号学习(D)规范学习18 近代教育史上,教育家( )首次试图把教育学建立在心理学和哲学的基础之上。(A)夸美纽斯(B)赫尔巴特(C)杜威(D)洛克19 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订的学习计划,由( )构成。(A)认知策略(B)意识和能力(C)规则和技能(D)经验和方法20 人们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问题的当前状态与目标状态的差别,并应用子问题来缩小
6、这种差别,以逐步接近和达到目标状态,这种启发策略是( )。(A)逆向工作(B)简化计划(C)手段一目的分析(D)算法21 态度与品德的形成过程不包括( )。(A)依从(B)定向(C)认同(D)内化22 当前我国教育目的的核心内容是( )。(A)教育以人为本(B)培养全面发展的人(C)教育要五育并举(D)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23 心理健康的人,首先要有( ),一个行为正常的智力落后儿童不能算是心理健康的人。(A)正常的思维(B)正常的能力(C)正常的智力(D)正常的意志24 小高老师教学责任心很强,但教学不讲究方式,对学生的意愿不注意听取,学生只能唯命是从,不能发挥独立性和创造性。由此推测小
7、高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属于( )师生关系。(A)放任型(B)专制型(C)民主型(D)权威型25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A)促进者(B)研究者(C)建设者(D)开发者26 以美国教育家布鲁纳为代表提出来的课程理论是( )。(A)学科课程论(B)结构主义课程论(C)实用主义课程论(D)综合课程论27 初三(1)班在 “每周一星”评比活动中,将本周乐于助人的同学照片张贴在光荣栏上。这种德育方法属于( )。(A)说服教育法(B)实践指导法(C)陶冶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28 ( )是班主任工作的对象,是建立和培养班集体的基础和条件。(A)班级(B)年级(C)学生
8、(D)班委会29 班主任与学生共同确立班级总体目标,然后转化为小组目标和个人目标,使其与班级总体目标融为一体,形成目标体系,以此推进班级管理活动,实现班级目标的管理方法属于( ) 。(A)平行管理(B)常规管理(C)民主管理(D)目标管理30 我们打电话通过 114 查询,查到需要的电话号码后,马上就能根据记忆拨出这个号码,但打完电话后刚才拨打的电话号码就忘了,这属于( )。(A)瞬时记忆(B)短时记忆(C)长时记忆(D)感觉记忆31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论(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32 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
9、,对学生的思想言行作出判断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实际锻炼法(C)品德评价法(D)陶冶法33 “全面系统地掌握感性资料,并在此基础上,把整个问题分解为局部,使矛盾充分暴露,再通过比较分析,找出主要矛盾。”这句话描述的是解决问题过程中的( )。(A)提出问题(B)明确问题(C)提出假设(D)检验假设34 皮亚杰认为个体认知发展的内在动力源自( )。(A)平衡(B)顺应(C)同化(D)异化35 数学课上,教师教授“对称” 这一概念时,采用了三种方式:用自己的话说出 “对称”的意义:从一些图形中分别找出线对称和点对称图形;利用线对称和点对称的原理,在方格内设计美术字。该教师的做法旨在培
10、养学生的( )。(A)多元智能(B)身体一动觉智能(C)空间智能(D)音乐智能36 ( )是回答 “怎么办”的知识,它所处理的对象是个人自身的认知活动,是个体调控自己认知活动的知识。(A)程序性知识(B)陈述性知识(C)策略性知识(D)道德性知识37 皮格马利翁效应体现了教师( )对学生的影响。(A)期望(B)能力(C)知识(D)人格38 热爱学生是教师应具有的( )。(A)政治素养(B)职业道德素养(C)知识素养(D)能力素养39 苏联教育学家马卡连柯曾经说过:“无论是对学生,或是对教育机关中的教师和其他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求衣服整洁,头发和胡须都要弄得像样,鞋袜洁净,修好指甲和经常备有手帕。
11、”“ 从口袋里掏出揉皱了的脏手帕的教师,已经失去了当教师的资格。”因为教师在教育教学中要做到( ) 。(A)爱国守法(B)关爱学生(C)为人师表(D)爱岗敬业40 我国教育法规定,国家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需要,推进教育改革,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 )体系。(A)高等教育(B)终身教育(C)教育科研(D)教育理论41 ( )是教师受聘任教、晋升工资、实施奖惩的依据。(A)教师考核结果(B)日常表现(C)学生评价(D)教育理论42 根据义务教育法规定,凡满( )周岁的儿童,其父母或监护人应当送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学习。(A)5(B) 6(C) 7(D)843 王
12、某担任某县高二英语教师期间通过了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学校以王某服务期未满、学校英语教师不足为由不予批准王某在职学习。王某欲以剥夺其参加进修权利为由提出申诉,受理申诉的机构应当是( )。(A)当地县教育局(B)当地县人民政府(C)地市教育局(D)省教育厅44 某小学为追求升学率,将低年级成绩最差的三名学生除名,该小学侵犯了未成年学生的( ) 。(A)人格尊严(B)隐私权(C)受教育权(D)身心健康权45 我国目前主要承担普及九年义务教育责任的主体是( )。(A)中央(B)地方(C)社会力量(D)学生家长二、不定项选择题45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下列问题。期末考试要到了,教数学的王老师对综合实践活动
13、课的吴老师说:“眼看要期末考试了,但是咱们班有些学生的数学水平还是不高,家长和学生都很着急。你看能不能把最近一段时间的综合实践课让给我?”吴老师欣然同意。46 王老师和吴老师的做法是否正确?47 为什么?A体现了教师双方的意愿B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C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成绩D违背了团结协作的要求E违背了素质教育的要求47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下列问题。某初级中学二年级 (1)班,有 5 个“ 捣蛋鬼”,他们不仅学习成绩落后,上课时还经常破坏纪律,影响他人学习。班主任多次教育,他们仍然不改,为了不影响其他学生学习,不得不把他们安排在教室的最后一排,只要他们不影响其他同学的学习,对他们的分心行为采取不闻
14、不问的态度。48 班主任的做法是否正确?49 为什么?A这种做法会降低学生的自尊、自信水平和自我效能感B这种做法不利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C这种做法会形成学生的逆反心理,他们会更有意识地破坏纪律D这种做法有失公平E这种做法有悖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49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有人说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50 这种说法是否正确?51 为什么?A在德育过程中,知、情、意、行的培养和提高绝非一朝一夕之功,需要通过长期的训练、积累才能实现B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所以德育过程是个快速的过程C青少年正处于成长时期,世界观尚未形成,思想很不稳定,其思想品德的反复是不断深化的过程D由于
15、青少年的世界观、价值观尚未形成,所以可塑性较强,德育是一个直线发展的过程E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要使德育适应社会不断发展的要求,就需要不断调整德育内容、手段、方法,这就决定德育是一个长期的过程51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小学生晓峰在操场上上体育课,练习打排球,体育教师给学生讲解垫球技术要点后,特别强调了安全注意事项。因为操场地面凹凸不平,晓峰抢球时不慎摔倒在地,头撞到了地面凸起的地方,造成头部流血和小腿骨折,体育教师马上把他送到医院。晓峰住院治疗共花医疗费、护理费 5000 元。5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相关规定,在这个事件中承担责任的主体应该是学校,这种说法是否正确?53 为
16、什么?A承担责任的主体应该是晓峰的监护人,因为事故是由于晓峰自己不慎摔倒造成的B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学校、幼儿园、托儿所不得在危及未成年人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设施、场所中进行教育教学活动C保护责任是学校作为承担公共教育职能的社会机构的一种公法范畴的职责与义务D老师已经强调了安全事项并将其及时送医,故学校不应承担责任E由于是在上体育课期间,所以应负主要责任的是体育老师三、判断题54 一定条件下,制约教育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最直接的社会因素是政治经济制度。( )(A)正确(B)错误55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只具有即时价值,而没有延时价值。( )(A)正确(B)错误56 师生之
17、间的多向交往要优于单向交往。( )(A)正确(B)错误57 教师的个性、情绪、健康以及处理人际关系的品质等统称为教师的人格特征。( )(A)正确(B)错误58 斯滕伯格认为,儿童的道德认知发展是自律道德向他律道德转化的过程。( )(A)正确(B)错误59 维纳把归因分为三个纬度:内部归因与外部归因,稳定性归因和非稳定性归因,可控性归因和不可控归因。( )(A)正确(B)错误60 教学模式是以简化概括的形式,表述教学过程中各种要素之间的联系所构成的教学结构和操作程序。( )(A)正确(B)错误61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导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18、 )(A)正确(B)错误62 信任学生是班主任对学生应有的态度,是专业化班主任必须具备的品质。( )(A)正确(B)错误63 为了做好教学工作,使学生处于良好的注意状态,更好地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必须考虑到使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呈有节奏的轮换和交替。( )(A)正确(B)错误64 具体运算阶段的儿童的思维是以命题形式进行的。( )(A)正确(B)错误65 学习是可以用经验或练习来解释的、可观察的行为变化。( )(A)正确(B)错误66 宪法规定了教育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和立法依据。( )(A)正确(B)错误67 学生作为特殊的教育法律责任主体,一般采用纪律处分,如警告、记过、留校
19、察看、开除学籍等方式。( )(A)正确(B)错误68 从抵制不良行为看,惩罚不利于良好的态度与品德的形成。( )(A)正确(B)错误69 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的过程。( )(A)正确(B)错误70 所谓过度学习,指在学习过程中,实际学习次数要适当超过刚好能够回忆起来的次数。所以说,过度学习越多,保持效果越好,而且保持的时间也越长。( )(A)正确(B)错误71 刺激泛化和刺激分化是对立的过程,泛化是对事物的相似性的反应,分化是对事物差异的反应。( )(A)正确(B)错误72 学生的学习行为取决于需要与诱因的相互作用。( )(A)正确(B)错误73 教育政策与教育类法律的制定主体是不同
20、的,前者由政府制定,后者则由立法机关制定。( )(A)正确(B)错误74 侵犯未成年人隐私,一定要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A)正确(B)错误75 学校或教育机构对学生具有教育和管理权,学生有被管理和接受教育的义务。( )(A)正确(B)错误76 受教育权利是儿童享有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一项合法权利。( )(A)正确(B)错误77 在实际的教育情境里,教师对学生的期望并不一定会发生自我应验的预言效应。( )(A)正确(B)错误78 俗话说:“ 棒子底下出孝子 ”,所以,用体罚管理学生也是可以的。 ( )(A)正确(B)错误79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忘记了作为例证的事实与细节,记住的是概括
21、性高的原理,这种遗忘是一种有利的、积极的遗忘。( )(A)正确(B)错误80 教师职业道德的主要范畴包括教师义务、教师良心、教师荣誉。( )(A)正确(B)错误四、案例分析题80 根据下面材料,作答下列问题。老师在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获得“热量” 这一概念时,学生都表现得很积极,很多学生都发言,认为热量来源于太阳、火等。但是平时表现不积极的小李同学,突然发言说:“热量还来源于衣服、保暖内衣、棉衣棉裤等。” 老师知道这个理解并不正确,但是他们确实真实感到穿上衣服会暖和,该怎样纠正他们错误的想法呢?于是老师做了一个实验,让学生们将温度计包裹在棉衣里面并观察温度是否发生变化。通过实验,学生们发现温度并没
22、有上升。老师又引导学生们把温度计放到衣服中并一起包裹在塑料袋里面,学生们发现温度依旧没有上升,这次实验再次表明热量并没有改变。几次实验让学生们逐渐接受了另外一个假设,衣服能维持热量但是不能释放热量。81 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82 该教师教学带给我们的启示是( )。82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越来越多的教师转变了教学观念,改进了教学方法,提升了教学效益,但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四个一” 的现象:“一讲到底 ”满堂灌,讲得过多、过细,面面俱到;“一练到底 ”满堂练,备课找习题,上课做习题,课后对答案;“一看到底 ”满堂看(课本),几乎没有指导、
23、提示和具体要求:“一 P(PowerPoint)到底”满堂放(课件、录像),用播放代替讲授、问答和讨论等。83 针对材料所述“ 四个一 ”现象中各自存在的弊端表述准确的是 ( )。84 下列为纠正材料中的“四个一” 现象所采取的措施,其中不正确的是 ( )。84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小张老师是初中一年级(1)班的新任英语老师,第一次登上初中一年级(1)班的讲台时,学生在台下的反应很活跃,让小张很受鼓舞。她决定按原备课计划进行互动,就请了十位同学上讲台抢答表演会话。可是由于不了解学生的情况,被请上讲台的同学参差不齐,一些同学反应快,另外一些由于听不懂开始做小动作、扮鬼脸。台上、台下一片混
24、乱。85 根据材料分析可知,张老师上第一节课失误的主要原因是( )。86 该案例给我们的启示是( )。86 根据下面资料,作答下列问题。冯亮和丁明是初二的学生,最近两个人都有些心事。于是,他们凑在一起聊天冯:你说咱们已经快要和爸爸一样高了,可父母还老把我们当小孩看,什么都管。丁:可不是嘛!吃饭要管,穿衣服要管,去哪玩也要管,放学回家稍晚就唠叨个不停真烦!有时他们让我做什么,我偏不听他们的话。丁:最近一段时间,我情绪似乎失控了。今天的课堂演讲,我紧张得要命,生怕在老师、同学面前出丑。冯:我发现了,你脸都红到脖子根了。丁:不光这个,有时高兴起来,我就跟飞上天似的,觉得无所不能;可是难过起来,又像被打入了 18 层地狱冯:我也一样,就比如每次和女同学打招呼,我都莫名地心跳加速,既紧张又害羞,以前不是这样。丁:有时候也会担心自己在别人眼中形象不好,譬如不够帅之类的。冯:还有不够优秀、能力不够强等。特别希望在别人眼中我是一个聪明有实力的人。丁:我特别理解你,这种感觉我也有,而且特想跟人倾诉,但就是不知道该跟谁说。87 根据上面两位同学的对话,下列关于中学生青春期心理发展的特点正确的是( )。88 作为老师,你对他们提出的建议包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