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twoload295 文档编号:900775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8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18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18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 )。(A)神学和哲学(B)哲学和心理学(C)哲学和伦理学(D)伦理学和心理学2 ( )是现场抢救中最简单、最合适的方法。(A)心脏胸外挤压(B)人工呼吸(C)直接口对口呼吸法(D)口对鼻呼吸法3 教育目的是衡量教学实施效果的根本依据和标准。这体现了教育目的的( )作用。(A)导向(B)评价(C)激励(D)指导4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 描述的是( )。(A)适应现象(B)听觉适应(C)嗅觉刺激(D)味觉刺激5 学校教育对个人发展的特殊功能体现在( )。(A)具有开

2、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B)具有即时价值,但不具有延时价值(C)具有均衡发展个体的功能(D)培养受教育者知识,利用和超越环境的意识和能力6 基础教育改革要求课程实行( )级管理。(A)三(B)四(C)一(D)二7 学记指出:“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 ”; “相观而善”,相互切磋。这就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意运用( )的方法。(A)谈话法(B)讨论法(C)参观法(D)练习法8 学习新信息对已有旧信息回忆的抑制作用叫( )。(A)前摄抑制(B)倒摄抑制(C)消退抑制(D)超限抑制9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通常会在一门课程结束后进行教学或测验,以评价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这种评价方式

3、被称为( )。(A)形成性评价(B)诊断性评价(C)配置型评价(D)总结性评价10 “教育主体确定,教育对象稳定,有相对的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教育实体出现,教育初步定型” 这些特征的出现标志学校教育制度进入( )。(A)前制度化教育阶段(B)制度化教育阶段(C)非制度化教育阶段(D)学校萌芽阶段11 课程强调将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转化为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其价值观是指( )。(A)充分认识知识对社会的价值(B)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C)让学生尊重知识尊重教师(D)使学习的综合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提高12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 )。(A)形成研究性学习

4、的学习方式(B)促进学生的个性健康发展(C)强调学科内容的归纳和整合(D)注重研究生活中的重大问题13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 )。(A)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B)形成新的教育评价制度(C)淡化甄别与选拔的功能(D)体现最新的教育观念和课程理念14 提出“泛智 ”教育思想。探讨 “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 )(A)夸美纽斯(B)赞科夫(C)苏霍姆林斯基(D)杜威15 “好孩子”阶段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中的( )水平。(A)前习俗水平(B)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D)中习俗水平16 通过对旧知识的回忆、复习、做练习等活动,对照新内容,发

5、现新问题,明确学习任务来导入新课。这种导入方式称之为( )。(A)直接导入(B)练习导入(C)事例导入(D)温故导入17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 )。(A)自学法(B)读书指导法(C)练习法(D)参观法18 苏格拉底的“ 产婆术” 、孔子的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学记中的“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等,这些观点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启发性原则(B)量力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循序渐进原则19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

6、用主义课程理论(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20 关于德育规律的描述,以下错误的说法是(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统一发展的过程(B)德育过程是通过活动与交往促进学生发展的过程(C)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直线提高的过程(D)德育过程是知、情、意、行四个要素辩证统一的的过程二、简答题21 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22 简述动机及其功能。23 简述如何进行创造性的培养。三、材料分析题24 时下,在一些课堂中,常常遇到这样的情景:老师说:“同学们喜欢哪段就学哪段,大家自由组合,选择同一学习内容的同学坐在一起。”于是,课堂成了“ 自由市场”,学生们交换位置,你争我抢,自由民主的气氛洋溢着这个空间。作

7、为教师你对这一教学现象怎么看? 怎么办 ?25 有一位教师说:孩子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她的言下之意就是:任何一个学生不可能不犯错误,而是在犯错误中成长起来的。这句富有哲理的话告诉我们,学生犯错误是不可避免的。作为教师不要大惊小怪,应正确对待。学生犯了错误应怎样对待?请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四、教学设计题25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春夜喜雨唐.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6 说明“乃”和“润”两个字的书写要点。27 以六年级学生为对象,拟定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28 设计本课的导入环节,并说明设计意图。28 请阅读下列材料

8、,并按要求作答。 分数乘法。人跑一步的距离相当于袋鼠跳一下的 人跑 3 步的距离是袋鼠跳的几分之几? 29 试分析分数乘法的意义与算法。30 若指导高学段小学生学习本课内容,试拟定教学目标。31 根据拟定的教学目标,设计新授课部分实例 1 的教学活动。小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模拟试卷 18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赫尔巴特认为教育学的理论基础应该是伦理学和心理学。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工呼吸的方法很多,常用的方法有直接口对口呼吸法和口对鼻呼吸法。直接口对口呼吸法是现场抢救中最简单、最合适的方法。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9、教育目的具有导向、激励和评价作用,“衡量教学实施的依据和标准”体现的是教育目的的评价作用。故选 B。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在心理学中把这种现象称为感觉的适应。适应现象指的是在同一刺激持续作用于同一感受器而产生的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变化。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体现在: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作出社会性规范;学校教育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和延时价值,据此可排除 B;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C 、D 项均无体现,故选 A。

10、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行国家、地方、学校班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相观而善”体现的是合作学习讨论是合作学习的方式之一,与其他选项相比讨论法恰当,应选 B。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前摄抑制:先学习的材料对后学习的材料的识记和回忆起干扰作用。倒摄抑制:指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消退抑制:是指条件反射由于没有受到强化而发生的抑制。超限抑制:指当刺激物过强、过多或作用时间过久时,神经细胞不但不能引起兴奋,反而会发生抑制。它能使神经细胞免于因兴奋过度而耗尽,因而又叫保

11、护性抑制。故本题答案为 B。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总结性评价是在一个大的学习阶段、一个学期或一门课程结束时对学生学习结果的评价,也称为终结性评价。故选 D。1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前制度化教育是人类教育史上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一般认为,在奴隶社会初期出现了定型的教育组织形式即实体化教育学校是其重要的标志。学校的产生,意味着教育活动的专门化教育形态趋于定型。学校具有以下特点:教育主体的确定; 教育对象的相对稳定; 形成系列的文化传播活动;有相对稳定的活动场所和设施等;是由以上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独立的社会活动形态。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新课改强调从单纯

12、注重传授知识转变为引导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生存,学会做人,打破传统的基于精英主义思想和升学取向的过于狭窄的课程定位,而关注学生“全人”的发展体现为学科、知识、个人、社会价值有机的结合。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学科中的研究性学习与研究性学习课程的终极目的是形成研究性学习的学习方式。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育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促进学生、教师、学校和课程的发展。1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提出“泛智”教育思想,探讨“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的全部艺术”的教育家是夸美纽斯。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习俗水平包括寻求认可定向阶段,也称“好孩

13、子”定向阶段和遵守法规和秩序定向阶段。科尔伯格认为大多数青少年和成人的道德认识处于习俗水平。故选 B。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考查温故导人的含义。1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指导学生通过阅读课外书籍和教材获得知识的方法是读书指导法。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产婆术”和“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以及“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等观点均体现了启发性原则。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20

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反复循环的过程二、简答题21 【正确答案】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 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3)个体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4)个体身心发展的互补性;(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22 【正确答案】 动机是赢接推动有机体活动,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内部过程,是行为的直接原因和内部动力。动机有三种功能:一是激活功能。动机是人们从事某种活动的原因,是推动人们进行某种活动的内部动力。二是指向功能。在动机的支配下,有机体的行为将指向一定的目标或对象。三是强化功能。当动机把某种活动引起之后,动机并不能也不会立即停止,而是继续发挥其作用,即维持或调整

15、已引起的活动,并使该活动朝向某一目标进行。23 【正确答案】 (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方法有: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给学生留有选择的余地;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方法有:保护好奇心;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立性和创新精神;重视非逻辑思维能力;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3)开没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方法有:发散思维训练;推测与假设训练; 自我设计训练; 头脑风暴训练。三、材料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这种现象确实非常的普遍。表面上看,是注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尊重学生,培养孩子的人性化阅读。实际上,教学流于形式。没有深

16、入实际。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部分老师没有很好地把握新课标。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过程的组织者和引导着。上面的案例,忽视了老师引导的功能。学生作为学习者,他们的认知要在老师的牵引下思路逐渐清晰,而上面的案例中的学习会处于一种杂乱,无效的状态。引导学生的读,一要有目的,二要有方法三才是选择自己喜欢的阅读方式。课堂教学要注意课堂秩序,如果以牺牲课堂效率为代价,那是得不偿失。读之前,交给学生问题,要读出什么,读懂什么,还要明确地说明怎样读懂,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法,在这些基础上,学生可以有自己的学习习惯。25 【正确答案】 首先,弄清楚学生犯错误的原因,在未弄清楚原因之前,不要不分青红皂白地批评一

17、顿或指责一番,这既无济于问题的解决学生也不能从错误中吸取教训而改正错误。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如不仔细调查了解往往会被一些表面现象所遮掩,找不到真正的原因,而作出错误处理。学生犯错误大致有如下几种原因:第一,缺乏经验而犯错误。由于学生年纪轻,知识浅,特别是缺乏经验往往导致犯错误。这就要求教师事前尽可能教给他们做某一件事的一些简单方法,或者在旁加以指导,这样,就可能避免错误的出现。第二,由于好奇心而犯了错误。孩子都有强烈的好奇心,这本来是件好事。可是也往往由于好奇心而犯错误。第三,是非观念薄弱导致了犯错误。由于他们道德评价能力很低,对什么是好,什么是坏,什么是美,什么是丑等等分辨不清,把

18、坏的当好的,把丑的当美的,结果犯了错误。第四,别人促成了犯错误。这是指孩子本不会犯错误,在别人促成下犯了错误。第五,外界不良诱因。在坏人、坏事等外界不良诱因下犯了错误。学生犯错误的原因是比较复杂的,因此,只有弄清犯错误的原因,然后有的放矢进行教育才会收到应有的效果。(1)学生犯了错误后,教师要心平气和地与学生一道找原因,启发他们勇于讲清事实,承认错误。当他们承认错误后,就应该原谅他,给予改正的机会。(2)学生犯了错误,只要有一点点改正,即使改得不彻底,教师也应给予鼓励。(3)学生犯了错误教师既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指责和批评,但也不能漠然视之。必须认真对待,把学生的错误作为一个契机,当作对学生进行

19、教育的一次机会。四、教学设计题26 【正确答案】 书写要点如下:乃:第一笔“横折折折钩” 的横部宜横向右上取势,第一折和第三折宜斜向左下取势,第二笔“撇” 须顶连 “横”画,撇出时略带弧度。润:左右结构,左窄右宽,左部“三点水” 写法同前,有部首 “点”定位宜高,第二笔“ 竖”和第三笔的“ 折” 部等长 “门”中的“王” ,三“横”间距相等,第三条“横” 较长。27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学会 “乃、随、潜、润、细”这五个生字。过程与方法: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诵读古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悟诗歌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情景,激发学生热爱春天的感情。教学重难点:理解占诗意思,

20、感受作者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学会本课生字,背诵古诗。28 【正确答案】 导人设计:创设情景,激趣导入播放春天到来万物复苏的视频。师:这就是春天,冰雪消融,万物复苏。喜欢春天吗? 你们知道哪些关于春天的古诗?能不能给大家背诵一下? 学生朗诵教师描述诗的意境。 过渡:绵绵的春雨悄悄地下着,飘在果园,点红桃花;洒在树梢,染绿柳芽;落入田野,滋润庄稼;降在池塘,唤醒青蛙。小朋友们,你喜欢春雨吗?想不想再学一首关于春雨的古诗?设计意图:播放视频的手段让学生能对春景有直观感知,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五年的语文学习,已经有了一定的语文诗词积累,通过

21、以旧引新的导入不仅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了有效回顾,还在朗诵诗歌的过程中进一步提升了学生的语文素养,可谓一举两得。29 【正确答案】 分数乘法的意义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和的简便运算。算法: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30 【正确答案】 教学目标如下: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能够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计算。过程与方法:通过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的活动过程,发现并归纳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结论的科学性与严谨性,对数学产生好奇心,提高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解决相关的问题中进一步体会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1 【正确答案】 实例 l 的教学设计环节:通过多媒体课件呈现实例的示意图。引导学生根据题意列出解答算式: 学生分小组讨论,探索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教师提问: ,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各自的想法,讨论后各小组选出代表陈述小组讨论的结果。教师给予鼓励并补充完善:分数乘整数,整数与分子相乘的乘积作分子,分母不变。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学生口述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