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模拟试卷 14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心理健康在社会交往中可表现为( )。(A)经常与素不相识的人十分热情地交谈,表现为十分兴奋的状态(B)对同事、好友无缘无故地表现为冷漠、漠不关心(C)有自己喜欢与不喜欢的人(D)接触异性时经常表现为紧张的情绪2 小寒记英语单词比较吃力,因此他采用了一种好玩的单词记忆法,例如 pest,发音“拍死他”,词义“害虫”;ambition 发音“俺必胜”,词义“雄心、野心”,他所运用的学习策略是( ) 。(A)精细加工策略(B)资源管理策略(C)组织策略(D)复述策略3 “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反应的是( )。(A)近
2、因效应(B)刻板印象(C)晕轮效应(D)投射效应4 人的智力中处于稳步上升的智力是( )。(A)流体智力(B)晶体智力(C)创造智力(D)记忆智力5 “高分低能 ”现象说明( )。(A)能力和知识无关(B)能力低的人同样可以获得高智力(C)掌握过多的知识阻碍能力的发展(D)知识不等同于能力6 下列选项中,没有体现思维的概括性的是( )。(A)借助思维,人可以认识植物与动物、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平衡关系(B)借助思维,人可以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之为“枣树”(C)人们通过有关秦朝的历史资料和兵马俑等文物,回顾秦始皇时期社会政治发展的状况(D)内科医生之所以能诊断出人们的内
3、脏疾病,是因为医生掌握了系统的医学诊断理论7 我国古代教育家颜之推指出:“人在年少,神情未定,所与款狎,熏渍陶染,言笑举动,无心於学,潜移暗化,自然似之;何况操履艺能,较明易习者也?是以与善人居,如人芝兰之室,久而自芳也;与恶人居,如人鲍鱼之肆,久而自臭也。”从德育方法来讲,这里强调的是一种( )。(A)说服教育(B)情感陶冶(C)榜样示范(D)实际锻炼8 小学生的想象多属于( )。(A)空想(B)创造性想象(C)再造性想象(D)批判性想象9 一名教师在安静的教室门口故意咳嗽两声,目的是引起学生的( )。(A)无意注意(B)有意注意(C)有意后注意(D)随意注意10 ( )认为学习过程并不简单
4、是信息的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经验之间双向的相互作用的过程。(A)人本主义学习理论(B)行为主义学习理论(C)建构主义学习理论(D)社会学习理论11 小学德育的最基本方法是( )。(A)榜样教育法(B)说服教育法(C)品德评价法(D)陶冶教育法12 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这体现了德育的( ) 。(A)疏导原则(B)因材施教原则(C)导向性原则(D)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13 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的复杂程度,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 ) 。(A)符号学习(B)命题学习(C)类属学习(D)上位学习14 根据经典条件反射作用理论,食物可以
5、诱发狗的唾液分泌反应,则分泌唾液是( )。(A)中性刺激(B)无条件刺激(C)条件反应(D)无条件反应15 认知过程是个体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过程,是指( )。(A)感知、记忆和思维(B)情绪、思维和意志(C)动机、需要和兴趣(D)能力、气质和性格16 “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句话说明人格具有( )。(A)稳定性(B)独特性(C)整合性(D)功能性17 能力是一种心理特性,以下不属于能力范畴的是( )。(A)感觉力(B)记忆力(C)活泼(D)操作力18 一个人确立自己的目标,并自觉地调节自己的行为,克服困难,努力去实现目标的心理品质是( ) 。(A)性格的态度特征(B)性格的意志特征(C)性格
6、的理智特征(D)性格的情绪特征二、简答题19 简述有意注意的含义及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20 简述性格的结构特征。21 小学生情绪情感发展的特点有哪些?22 如何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23 简述贯彻小学德育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三、材料分析题24 开学时接任一个新班没几天,阎老师无意中发现不少男生头发很长。过去他遇到这种情况时,常常是当面指出,但效果往往不佳。现在,阎老师琢磨用什么办法劝告他们,帮助他们真正从思想上提高认识。终于,阎老师想出了一种合适而又有效的教育方法。在一天中午,阎老师特意去了理发店,把自己不长的头发又精心地理了一次。下午上课前,阎老师不露声色地来到班里,召集全班同学开
7、了个五分钟交流会。阎老师首先问:“看谁最先发现班中有哪些新变化? 包括我和你们。”当学生发现并说出老师理发了,阎老师话锋一转:“现在,我很想知道老师理发之后,你们的感觉怎样? 这样好吗 ?”于是阎老师听到了一片赞扬声。最后,阎老师说:“有位名家说的好,真心诚意地赞美别人一句,就能让人多活 20 分钟!因此,我感谢同学们今天对我真心诚意地夸奖!”5 分钟交流会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阎老师没点一个留长发的男生姓名。第二天阎老师再去上课时,欣喜地发现那几个男生的长发变短了,有的还剪成了小平头。阎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了哪些德育方法?试用教育学基本原理分析这种教育方式、教育技巧的意
8、义。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模拟试卷 14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一般来说,某个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正常即为健康。A、B、D 三个选项属于行为不正常的表现。【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精细加工策略,是一种将新学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较常见的策略有位置记忆法、首字联词法、视觉联想法和谐音联想法。小寒采用的记单词方法是谐音联想法。因此,该学习策略是精细加工策略。【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不自觉地把自己的心理特征(如个性、
9、好恶、欲望、观念、情绪等)归属到别人身上,认为别人也具有同样的特征,如:自己喜欢说谎,就认为别人也总是在骗自己;自己自我感觉良好,就认为别人也都认为自己很出色等,这种心理现象称之为“投射效应”。【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晶体智力与教育、文化有关,因知识经验的积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升高。而流体智力则经历一个倒 U 型的变化趋势。【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知识是能力形成的基础,能促进能力的发展;能力对知识的获得又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能力越强,获得知识越快、越多。【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思维的概括性包含有两层
10、意思:第一,能找出一类事物所特有的共性并把它们归结在一起,从而认识该类事物的性质及其与它类事物的关系。比如,借助思维,人可以把形状、大小各不相同而能结出枣子的树木归一类,称之为“枣树”。第二,能从部分事物相互联系的事实中找到普遍的或必然的联系,并将其推广到同类的现象中去。比如,借助思维,人可以认识植物与动物、动植物与人类的生态平衡关系:认识体温、生物电及血液成分等变化与人体健康状况之间的联系等。C 项所述体现了思维的间接性,即思维并不是直接通过感觉器官而是通过其他媒介来认识客观事物。【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德育的方法”。从“人芝兰之室,久
11、而自芳也”可看出是情感陶冶法。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有目的地利用环境或者创设一定的情境,对受教育者进行积极影响使其耳濡目染,心灵受到感化的一种方法。【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小学生的认知发展特点 990 小学生的想象多属于再造性的想象,创造性的成分还不是很多。【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心理学中注意的类型。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人情感的养成,行为主义学习理论注重人行为
12、习惯的塑造,社会学习理论注重观察与模仿在学习中的重要意义。【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的方法。其中,小学德育的最基本的方法是说服教育法。【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德育的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分类。奥苏伯尔根据学习材料的复杂程度,将有意义学习分为三种:表征学习、概念学习和命题学习。【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条件反射中涉及四个基本的事项:(
13、1)无条件刺激,指能引起某种固定反应的刺激;(2)无条件反应,指无条件刺激原本就可以引起的固定反应;(3)条件刺激,指原来的中性刺激;(4)条件反应,指条件反射形成后由条件刺激引起的反应。因此,答案选 D。食物对狗来说是一种无条件刺激,由其引起的唾液分泌行为是无条件反应。【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1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心理学研究对象及心理学内容方面的知识。A 选项是认知过程;C 选项是个性心理倾向性;D 选项是个性心理特征。【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人格的特征。“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里的“本性”就是人格。【知识模块】 学习指
14、导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能力是指直接影响个体的活动效率,促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活泼形容的是人的性格,不属于能力的范畴。【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1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性格的特征。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二、简答题19 【正确答案】 (1)有意注意的含义有意注意也称随意注意,是有预先目的,必要时需要意志努力,主动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这种注意显示了人的心理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2)引起有意注意的条件引起和维持有意注意的条件包括:明
15、确活动的目的任务:发挥意志努力与干扰和困难作斗争;培养对事物的间接兴趣;保持稳定的情绪;建立稳定的工作习惯;智力活动与外部活动的结合。【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20 【正确答案】 (1)性格的态度特征。指个体对自己、他人、集体、社会以及对工作、劳动、学习的态度特征。如谦虚或自负、利他或利已、粗心或细心、创造或墨守成规等。性格的态度特征在性格结构中具有核心意义。(2)性格的意志特征。指个体自觉地确定目标,调节支配行为,从而达到目标的性格特征。包括行为方式和水平的调节,如顽强拼搏、当机立断。(3)性格的情绪特征。指个体稳定而独特的情绪活动方式。如情绪活动的强度、稳定性、持久性和主导心境等方面的特征。(
16、4)性格的理智特征。指个体在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认知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认知特点和风格。如主动感知或被动感知,习惯于看到细节还是看到轮廓等。【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21 【正确答案】 (1)小学生情绪情感的丰富性不断扩展与学习活动和学校生活相关的事物内容构成了小学生情绪的主要内容。此外,儿童在班集体的地位以及与同伴之间、老师之间的关系、老师对学生的评价等,都会引起小学生负面的情绪体验。小学生的社会性情绪也在不断发展。小学生的各种高级情感的不断发展也在丰富着小学生的情感世界。(2)情绪情感的稳定性逐渐增强随着儿童进入小学,在集体生活和独立学习生活的影响下,儿童控制情绪的能力逐渐提高。虽然与成年人相
17、比,小学生的情绪仍然具有很大的冲动性,还不善于掩饰、控制自己的情绪,但他们的情绪已开始逐渐内化,小学高年级学生已逐渐能意识到自己的情绪表现以及随之可能产生的后果,情绪的稳定性和平衡性日益增强,冲动性和易变性逐渐消失。(3)情绪的深刻性不断增加小学生的情绪与学前儿童相比,不但在内容上丰富多彩了,而且其情绪体验也更加深刻了。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儿童的归因能力不断得到提高,情绪体验逐步深刻,愤怒的情绪开始逐渐减少,并更加现实化。【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22 【正确答案】 (1)建立积极的心理准备状态;(2)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优势,激发学生学习兴趣;(3)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4)改进教学
18、方法,增强学生学习兴趣;(5)依据学习结果的反馈,激发学生进一步学好的愿望。【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23 【正确答案】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三、材料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1)案例中阎老师既不点名批评又能纠错这样一个高招包含的德育方法有:榜样示范法、陶冶教育法。(2)阎
19、老师的教育方式和技巧的意义。德育方法是为达到德育目的,在德育过程中采用的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和,它包括教育者的施教传道方式和受教育者的受教修养方式。在上述案例中,阎老师采用的德育方法具有以下方面的重要意义:榜样示范法。用榜样人物的优秀品德来影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行为的方法。由于榜样能把社会真实的思想、政治和法纪、道德关系表现得更直接、更亲切、更典型,因而,能给人以极大的影响、感染和激励;运用榜样示范法符合青少年学生爱好学习、善于模仿、崇拜英雄、追求上进的年龄特点,也符合人的认识由生动直观到抽象的发展规律。阎老师在看到班上有不少男同学留长发时,没有严加指责,而是去把自己的头发整理了一番,以身作则,为学生树立了典范。这更能对学生起到教育的效果,比直接指出要好得多。陶冶教育法。它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方法。案例中,阎老师首先自己理发,以自己的品德为情景对学生进行陶冶,以感化学生,促进学生思想转变,积极进取。【知识模块】 学习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