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模拟试卷 15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学记中的“ 时过然后学,则虽勤苦而难成 ”,说明教学工作应遵循个体身心发展规律的( )。(A)顺序性(B)互补性(C)不均衡性(D)个别差异性2 心理学研究表明,个体的遗忘曲线变化进程是( )。(A)前后一样(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D)没有规律3 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而制定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方案是( )。(A)学习期待(B)学习目标(C)学习效能感(D)学习策略4 采用两难故事法对儿童道德判断发展水平进行研究的是( )。(A)皮亚杰(B)埃里克森(C)科尔伯格(D)罗杰斯5 持久性心境低落为( ) 。(A
2、)焦虑症(B)抑郁症(C)强迫症(D)恐怖症6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 )(A)小学生随着自我意识水平的逐步发展,自我体验能力有较大提高(B)小学低年级儿童的社会认知刚刚开始发展,所以必须干预情绪的社会知觉能力,以形成良好的情绪认知习惯(C)教师应将小学生的情绪干预活动与自我接纳能力的训练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D)团体中活动涉及的主题不需要刻意与儿童的发展水平相匹配7 提出“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 的教育学家是( )。(A)夸美纽斯(B)杜威(C)赫尔巴特(D)马卡连柯8 青少年在童年期思维特征以形象思维为主,在青年期以抽象思维为主,这体现了青
3、少年身心发展的( ) 特点。(A)不均衡性(B)阶段性(C)顺序性(D)个别差异性9 “茶壶里煮饺子,有话说不出来。” 这表现的是记忆缺乏 ( )。(A)敏捷性(B)持久性(C)准备性(D)准确性10 教师在教授课文时采用列提纲的形式来板书,这里教师使用的学习策略是( )。(A)精细加工策略(B)组织策略(C)元认知策略(D)总结策略11 说服教育法的方式有语言文字说服和( )。(A)事实说服(B)理论说服(C)直接说服(D)间接说服12 儿童多动综合征的主要特征是( )。(A)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B)诵读困难(C)过度焦虑(D)反复计数和自我检查13 人感染甲型 H1 N1 流感病毒后,传
4、染期为( )。(A)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5 天(B)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7 天(C)发病前 2 天至发病后 10 天(D)发病前 3 天至发病后 7 天14 ( )是影响人的品德发展的决定性因素。(A)生物遗传因素(B)环境因素(C)教育因素(D)个体活动因素15 鲁迅在小说阿 Q 正传中塑造阿 Q 这个人物形象时所用的想象是( )。(A)无意想象(B)创造想象(C)再造想象(D)言语想象16 红楼梦一书中人物众多,关系复杂,散见于各章,鲁迅先生综合各章信息后,制作了一张主要人物关系表,这种学习策略属于( )。(A)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B)复述策略中的表格化(C)精细加工策略中的利用
5、表格(D)组织策略中的利用网络关系17 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其实施顺序是( )。(A)以知为开端,知、情、意、行依次进行(B)以情为开端,情、知、意、行依次进行(C)以行为开端,行、知、情、意依次进行(D)视具体情况,可能有多种开端的顺序18 如遇学生触电,教师应( )。(A)立即切断电源(B)用铁棍使学生脱离电源(C)迅速将学生从电源拉回(D)向学生触电处洒水,使学生迅速逃离电源19 在教育者指导下,受教育者在自我意识基础上产生积极的进取心,为形成良好思想品德而向自己提出任务,进行自觉的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的方法是( )。(A)说理教育法(B)榜样示范法(C)自我教育
6、法(D)品德评价法20 “因材施教 ”要求教育必须符合人发展的 ( )。(A)顺序性(B)不平衡性(C)互补性(D)个体差异性21 “十年离别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这是一种( )。(A)回忆(B)有意再认(C)直接再认(D)间接再认22 下列哪种学习策略属于组织策略?( )(A)将新材料与头脑中的旧知识联系在一起,赋予新材料更多的意义(B)浏览阅读材料(C)让学生每读完一段后用一句话做概括(D)学生在活动中自己和自己谈话,自己问自己问题23 一些教师针对学生做错了习题而给予他们惩罚,这种做法违背了惩罚的( )原则。(A)尊重性(B)伦理性(C)确定性(D)灵活性24 考试
7、时不能集中注意,知觉范围变窄,思维刻板,出现慌乱,无法发挥正常水平,这种反应属于( ) 。(A)强迫症(B)抑郁症(C)考试焦虑(D)恐怖症25 在艺术欣赏与创造活动中,应提倡( )学习。(A)自主(B)小组(C)互相(D)合作二、简答题26 简述德育的意义。27 简述记忆的品质。28 简述德育过程与儿童品德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29 简述系统脱敏法的几个步骤。30 简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31 简述情绪的分类。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学生指导)模拟试卷 15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理学家艾宾浩斯首
8、先研究了遗忘的基本规律。他采用无意义音节,用实验的方法进行研究,得出了著名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遗忘曲线表明遗忘是先快后慢的,呈现负加速增长。第一小时之后已经遗忘了材料的 30,一天之后已经遗忘材料的 65。一天以后遗忘进程渐渐变慢,此后遗忘几乎停止。【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题干是学习策略的定义。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效率,有目的、有意识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复杂的方案。而学习效能感、学习目标都不是教育心理学的专有名词,故选择题中尽量不要选这类项目。学习期待是个体对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目标的主观估计,不是一种方案,因此排除该项,正确答案选 D。【知
9、识模块】 学生指导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皮亚杰独创临床研究法,即谈话法,通过给儿童讲包含道德价值内容的对偶故事,然后在观察和实验过程中提出一些事先设计好的问题,分析儿童的回答来揭示儿童道德认识发展的阶段及其影响因素。科尔伯格则开创道德两难故事法,作为研究道德发展问题的重要研究方法。道德两难故事法是对皮亚杰对偶故事法的发展,同样也是用情境故事设置冲突并提出道德问题,让被试在自己的反应中“投射”内心的观念,以此来判断个体的道德发展水平。【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学生常见的焦虑反应主要是考试焦虑。持久性的
10、心境低落是抑郁性神经症的核心症状之一,另两个核心症状是消极的认知倾向以及动机缺失。本题所指的就是抑郁症。强迫症是指以当事人身不由己地思考他不想考虑的事情,或反复去做他不希望执行的动作。恐怖症是对特定的无实在危害的事物与场景的非理性恐惧。【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自我体验主要是自我意识中的情感问题,发生于 4 岁左右,在小学阶段有了较大的发展。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意识的发展总趋势比较一致。小学生自我体验与自我评价的发展具有很高的一致性,自我体验的发展与自我认识、自我评价的发展密切相关。随着小学生理性认识的增加和提高,他们的自我体验也逐步深刻。【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7
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多地尊重一个人”是马卡连柯的基本教育原则。本题正确答案为 D。【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有阶段性、顺序性和个别差异性。该题目阐述符合阶段性特点。故选 B。【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记忆的准备性指记忆的知识是否能够随时提取出来,帮助个人处理信息。“茶壶里煮饺子”的人是记忆准备性较差的人。他虽然具有丰富的知识,但是知识无法提取出来帮助他与人交流,所以才出现茶壶里煮饺子的现象。【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列提纲”是教师以简要
12、的语言写下主要的观点,是组织策略的一种子类。组织策略完成的工作就是帮助学生分析课程或内容的结构,让他们更好地理解课的材料。精细加工策略则是补充额外的知识,丰富对知识的理解。包括想象、口述、总结、做笔记、类比和答疑等。元认知策略是关于“如何组织学习和记忆活动”的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等。在学习策略中没有 D 项这种提法,故排除。【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说服法是通过摆事实、讲道理,使学生提高认识、形成正确观点的方法。说服法可以分为两类:(1)语言文字说服。如讲解、报告、谈话、辩论、指导阅读等。(2)事实说服。如参观、访问、调查。通过这种形式,可以使
13、学生感受社会生活,用具体生动、具有说服力的典型事例提高说服的效果。【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儿童多动综合征,是小学生中最常见的一种以注意力缺陷和活动过度为主要特征的行为障碍综合征。高峰发病年龄为 810 岁,多在 7 岁前就有异常表现,男性儿童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多动症儿童行为的主要特征是:(1)活动过多。(2)注意力不集中。(3)冲动行为。选项中,B 项为阅读障碍,C 项为焦虑症,D 项为强迫症的症状。【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人感染甲型 H1N1 流感病毒后,传染期为发病前 1 天至发病后 7 天。【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4
1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根据想象的新颖程度,想象分为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再造想象是依据词语或符号的描述、示意在头脑中形成与之相应的新形象的过程。创造想象是按照一定目的、任务,使用自己以往积累的表象,在头脑中独立地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这个知识点最主要的出题方法就是在题干中提供给考生一个例子,让考生自己去选择他属于哪种想象。这里考生需要注意一个答题的技巧。凡是根据个体首创的形象或者事物都是创造想象。凡是个体根据其他人的描述或者创造在头脑中再现事物形象的过程都是再造想象。抓住这个答题的关键点就可以很好地区分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了。【知识模块】 学生指
15、导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常用的组织策略有:归类策略和纲要策略。纲要策略包括:(1)列提纲(2)利用图形: 系统结构图;流程图;模式或模型图;网络关系图。(3)利用表格: 一览表;双向表。题目中,鲁迅先生整理了红楼梦的主要人物关系表,属于组织策略中的利用表格。【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
16、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现实生活中,很多物品的使用都与电有关,在连接电源或接触电线时要小心触电。如遇儿童被电击中,应立即切断电源,或用不导电的物体,如干燥的木棍、竹棒或干布等,使伤员尽快脱离电源,切不可直接接触触电者,以防自身触电。【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1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所谓自我教育法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自己教育自己,并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的方法。自我教育能力的形成是以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为基础,通过自我意识的不断发展,使学生自我教育能力逐渐增强。自我教育能力包括自我评价、自我激励、自我调控等几个因素。【知识模块】 学生指
17、导2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因材施教是指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2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回忆是指过去经历过的事物不在面前,人们在头脑中把它重新呈现出来的过程。再认是指人们对感知过、思考过或体验过的事物,当它再度呈现时,仍能认识的心理过程。由定义可知再认与回忆的区别,诗中的意思是说:两个人十年后见面,说姓的时候不认识,说名字的时候才突然想起来了。两个人见面之后想起以往的面容,这是再认的过程。所以首先排除 A。有意再认和无意再认是针对再认的目的来说的,有意再认是有特殊目的,明
18、确意义的再认过程。由诗中情境可知不符合题意。而直接再认和间接再认是根据再认是否借助于特定的媒介来说的。直接再认是没有借助特定媒介和信息提示的再认过程。而间接再认是依靠其他信息作为提示进行的再认。诗中作者借助于姓名才认出了与他交谈的人,这属于间接再认的过程。【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2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组织策略是整合所学新知识之间、新旧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形成新的知识结构。【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惩罚的伦理性原则是说由于惩罚的根本目的在于明确行为规范所具有的道德权威性,所以惩罚学生必须针对的是学生在道德方面出现的不良行为。这就意味着,只有当学生出现了
19、道德不良行为时,教师才能对其进行惩罚以规范学生行为,而对于学生非道德方面的错误(比如做错作业,认知领域),教师不得进行惩罚,否则就违背了惩罚的伦理性原则。惩罚的尊重性原则主要体现在对学生人格上的尊重;惩罚的确定性是指教师在惩罚学生时只能依据学生是否违背了已经被确定的规范行为原则,而不能凭空滥罚;惩罚的灵活性是指教师针对学生已经出现的违背规范的行为,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而在惩罚的时间、地点及方式上采取灵活的态度。【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2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焦虑症是以与客观威胁不相适合的焦虑反应为特征的神经症,这是将焦虑作为一种独立的神经症来看。学生中常见的焦虑反应是考试焦虑。题目中描
20、述的是考试焦虑的症状。【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艺术欣赏与创造活动中,应提倡合作学习。学会合作,学会协调,在合作学习中创造价值。【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二、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27 【正确答案】 记忆的品质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能够在较短的时间内记住较多的东西,就是记忆敏捷性良好的表现。但仅仅以此来评定人的记忆品质的好坏是不全面的,有人记得快,忘得也快。提高记忆的敏捷性
21、,首先要明确识记的目的,其次要集中注意。(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能够把知识经验长时间地保留在头脑中,甚至终身不忘。这就是记忆持久性良好的表现。加强记忆的持久性,首先是要善于把识记的材料纳入已有的知识体系中,其次是进行及时和经常性的复习。(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它是指对于所识记的材料,在再认和回忆时,没有歪曲、遗漏、增补和臆测。记忆的这种品质极为重要,如果缺乏记忆的准确性,那么记忆的其他品质也就没有了价值。培养记忆的准确性,首先必须进行认真识记;其次,在复习时要把相似的材料经常加以比较,防止混淆;第三,要把正确识记的事物同仿佛记住的东西区别开,把所见所闻的真
22、实材料与主观的增补臆测区别开来。(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它使人能及时、迅速、灵活地从记忆信息的储存库中提取所需要的知识经验,以解决当前的实际问题。记忆的这一品质,是上述三种品质的综合体现;而上述三种品质,只有与记忆的准备性结合起来,才有价值。培养记忆的准备性,关键是要使掌握的知识系统化,这样才能做到从记忆仓库中,随时迅速提取所需要的材料。【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28 【正确答案】 从联系来看,德育只有遵循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规律,才能有效地促进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而儿童的品德形成与发展也离不开德育因素的影响。从区别来说,德育过程是一种教育过程,是教育者有目的、有计划、系统
23、地对儿童品德进行培养和发展的过程。教育者根据社会发展对人们在政治、思想、道德等方面所提出的要求,并依据儿童自身的特点,以适当的方式调动儿童的主观能动性,从而将相应的社会规范转化为儿童的品德,不断地提高儿童的道德水平。品德形成过程属于人的发展过程,影响这一过程实现的因素包括生理的、社会的、主观的和实践的等多种因素。【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29 【正确答案】 系统脱敏法是当某些人对某事物、某环境产生敏感反应时,我们可以在当事人身上发展出一种不相容的反应,使对本来可引起敏感反应的事物,不再引起敏感反应。采用系统脱敏疗法进行治疗应包括三个步骤:(1)建立恐怖或焦虑的等级层次。这一步包含两项内容:找出所有
24、使求治者感到恐怖或焦虑的事件。将求治者报告出的恐怖或焦虑事件按等级程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放松训练。一般需要 610 次练习,每次历时半小时,每天 1 至 2 次,以达到全身肌肉能够迅速进入松弛状态为合格。(3)系统脱敏练习:放松。想象脱敏训练。实地适应训练。【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30 【正确答案】 (1)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内容如下:根据需要出现的先后及强弱顺序,马斯洛把需要归纳为七个基本的层次。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人对食物、水分、空气、睡眠、性等的需要,是人的最基本的需要。它是人的所有需要中最基本、最原始,也是最强有力的需要,是其他一切需要产生的基础。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指希望受保护
25、与免遭威胁从而获得安全感的需要。人在生理需要相对满足的情况下,就会出现安全的需要。人们希望得到较稳定的职位,愿意参加各种保险,都表现了他们的安全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也称社交需要,是指每个人都有被他人或群体接纳、爱护、关注、鼓励及支持的需要。它是更高一级的需要,包括被人爱与热爱他人,保持友谊,被团体接纳等。尊重需要。尊重的需要是在生理、安全、归属和爱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产生的对自己社会价值追求的需要,包括自尊和受到别人的尊重两个方面。这种需要得到满足,就会感受到自信、价值和能力,否则就会产生自卑或保护性反抗。求知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又被称为认知与理解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身和周围
26、世界的探索;理解及解决疑难问题的需要。审美的需要。审美的需要是指对称、秩序、完整结构以及对行为完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最高屡次的需要,是在上述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所谓自我实现,即追求自我理想的实现,是充分发挥个人潜能、才能的心理需要,也是一种创造和自我价值得到体现的需要。(2)需要层次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如下: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比较接近现实,对教育工作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首先,只有满足学生合理的可以实现的最基本的需要,学生才能积极努力地学习。在教学中,教师只有努力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和学习需要,才能调动学生听课和做作业的积极性。一般来说,学校里最重要的缺失需要是爱和自尊。所以,在思想工作
27、中,要重视满足学生自尊的需要、爱的需要和美的需要,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提高学生的思想境界。其次,教师应该尽量引发学生的高层次追求,使得学生学习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实现自我的价值和理想。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中的七种层次,对学生最有帮助的层次是第七个,自我实现的需要。个体只有在自我实现的状态时,其自我内在的学习动机才能被激发。【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31 【正确答案】 情绪状态是指在某种事件或情境的影响下,在一定时间内所产生的某种情绪,其中较典型的情绪状态有心境、激情和应激等三种。(1)心境心境是指人比较平静而持久的情绪状态。心境具有弥漫性,它不是关于某一事物的特定体验,而是以同样的态度体验对待一切事物
28、。(2)激情激情是一种强烈的、爆发性的、为时短促的情绪状态。这种情绪状态通常是由对个人有重大意义的事件引起的。重大成功之后的狂喜、惨遭失败后的绝望、亲人突然死亡引起的极度悲哀、突如其来的危险所带来的异常恐惧等等,都是激情状态。(3)应激应激是指人对某种意外的环境刺激所做出的适应性反应。例如,人们遇到某种意外危险或面临某种突然事件时,必须集中自己的智慧和经验,动员自己的全部力量,迅速做出选择,采取有效行动,此时人的身心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即为应激状态。例如,飞机在飞行中,发动机突然发生故障,驾驶员紧急与地面联系着陆;正常行驶的汽车意外地遇到故障时,司机紧急刹车;战士排除定时炸弹时紧张而又小心的行为等等。在这些情况下人们所产生的一种特殊紧张的情绪体验,就是应激状态。【知识模块】 学生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