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 1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学习策略对学习很重要,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不包括( )。(A)是学会学习的必然要求(B)是开展主体性学习的要求(C)能够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D)能够改变学生的气质2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可划分为不同阶段,其中( )是教学的中心环节。(A)引起学习时机(B)领会知识(C)巩固知识(D)运用知识3 有时学习者为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经常提出一系列的问题,这样的学习策略属于( )。(A)复述策略(B)精细加工策略(C)元认知策略(D)组织策略4 在教鸟的概念时,用麻雀、燕子说明“前肢为翼。无齿有喙“是鸟这一概念的本质特征
2、,这是适当地运用了( )。(A)命题(B)案例(C)反例(D)正例5 韩老师在讲镁条燃烧的特点时,从实验室里给大家拿来了镁条,在教室演示了镁条燃烧的实验,这里韩老师采用的教学法是( )。(A)情景教学法(B)讲授法(C)演示法(D)现场教学法6 王老师是学校的模范教师,他上每一堂课之前总会先和同学交流一下,了解大家的情况然后再设计教学过程,设计一些启发学生的点,而在教学过程中也会不断的启发学生去思考,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这体现了王老师遵循了教育过程( )。(A)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统一的规律(B)掌握知识与发展能力相统一的规律(C)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D)传授知识与思想教育相统一的规
3、律7 “蹒跚学步 ”属于动作技能学习的 ( )。(A)原型定向(B)操作定向(C)操作模仿(D)操作熟练8 一个测验能测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或特点的程度,称为测验的( )。(A)信度(B)难度(C)区分度(D)效度9 昨天学习了一个英文单词 interest,今天又学习其形容词形式 interesting,这样容易混淆 interest 的词性,这属于( )。(A)前摄促进(B)倒摄促进(C)前摄抑制(D)倒摄抑制10 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个别教学(B)小组教学(C)班级授课制(D)复式教学11 对于学生课堂上玩手机,下列较好的教育方式是( )。(A)大声
4、喝止,公开批评(B)毫不留情,罚站上课(C)不闻不问,任其自然(D)先暗示制止,课后再教育12 教学内容的安排既要有系统性和连贯性,同时又要保持一定的难度和速度,并注意新旧知识的系,这主要体现( )的要求。(A)循序渐进和促进发展相结合(B)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C)理论联系实际原则(D)集体教学和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13 以下哪一个不是资源管理策略?( )(A)习惯在固定的一个地方上自习(B)相信自己努力就可以学好(C)碰到不懂的问题向老师请教(D)常常思考自己的学习方法是否正确14 提出教学过程最优化思想的是教育家( )。(A)赞可夫(B)巴班斯基(C)布鲁纳(D)凯洛夫15 以下对学习动
5、机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B)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C)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D)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效果越好16 以下哪种情况属于认知策略?( )(A)学生看书的时候碰到不会的单词就查字典(B)为了记住要点,看书时画出关键词(C)学完功课时自己进行测验(D)为了提高效率,选择在图书馆这样安静的地方学习17 在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中期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在心理学上称为( )。(A)抑制现象(B)挫折现象(C)高原现象(D)低分现象二、简答题18 简述教学的意义。19 评价教师课堂教学质量的
6、基本因素有哪些?20 试述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21 什么是量力性原则? 贯彻此原则的要求是什么 ?22 简述识记过程中的复述策略。23 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三、材料分析题24 一位教师教“ 因式分解 ”这一单元时,发现学生的知识基础差别较大,于是对八位成绩好的学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让他们到图书馆自学因式分解及其应用一书。经过自学,他们不但完成了规定的习题作业,还集体选编了几十道有代表性的习题。教师按程度有选择地分别介绍给其他同学练习和讨论,进一步推动了全班的学习,使全班提前五课时完成了“因式分解” 单元的教学任务。指出上面案例中教师的言行符合或违背什么教学原则?并作简要解释。25 师:
7、同学们,课前我们分成了几个小组,今天我们就要在这里进行一次计算比赛,然后评比计算最优秀的小组。大家说,以什么作为评价标准呢?生:看哪一小组做对的题多!师:现在这里就有一些同样的题,每人一份,在规定时间内,大家同时做同时停。师:我们这样做公平吗?生:公平!(一段时间后,得出结论。)师:现在我宣布 xxx“最优秀小组 ”!生:这样不公平!师:为什么不公平?生:因为人数多的组做对的题就多,人数少的组做对的题就少,所以不公平!师:怎样评才算公平呢?生:把小组人数统一就行。师:也就是把人数多的小组的人数,分一些给人数少的小组,将人数均衡一下,这种方法就是“ 移多补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平均。大家想一想我
8、们班 57 人怎么分呢?生:算一算,每一小组平均每个人做对多少道题。这样比较才算公平!师:好,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关于平均数的知识。(板书课题)问题:试评述以上教学片段。小学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教学实施)模拟试卷 1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掌握学习策略的意义表现在三个方面:(1)学习策略的掌握是学会学习的必然要求;(2)学习策略的掌握是开展主体性学习的要求;(3)学习策略的掌握能够有效提高学习的质量。【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学过程包括五个阶段:引发学习动机、领会知识、巩固知识、运用知识、检查知识。其中,领会知识是教学的中心环
9、节。【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提问是精细加工策略的一种方法。复述策略的方法有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划线、圈点批注等。组织策略的方法有列提纲,利用图形利用表格等。元认知策略包括计划策略、监控策略、调节策略。【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正例的分析可以具体说明概念的关键特征。【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5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演示法是教师通过展示各种实物、教具,进行示范性实验,或通过现代化教学手段,使学生获取知识的教学方法。演示法常配合讲授法、谈话法一起使用,它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观察能力和抽象思维能力,减
10、少学习中的困难有重要作用。【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相统一的规律指的是教学过程中既要充分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的积极性,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有机结合,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原型定向是心智技能形成的阶段;操作定向阶段,学生仅仅是观察动作过程并未开始技能学习:操作熟练阶段可以非常熟练地运用操作技能了,不符合“蹒跚”的表现。【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测验的质量指标。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稳定性或可靠性,即某一测验在多次施测后所得到的分数的稳定
11、、一致程度。难度是指测验包含的试题难易程度。区分度是指测验对考生的不同水平能够区分的程度,即具有区分不同水平考生的能力。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倒摄抑制指的是后学习的知识对先前学习的影响。【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的是教学组织形式。由于班级授课制有利于经济有效地大面积培养人才,所以,班级授课制是目前世界范围内最普遍和最基本的教学组织形式。【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对于上述情况,较好的处理方式应是先暗示制止,课后再教育。大声喝止
12、,公开批评的教育方式较为粗暴,可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采用毫不留情、罚站上课的教育方式体罚学生,不符合相关法律法规。不闻不问,任其自然的教育方式对学生不负责任。【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循序渐进与促进发展相结合原则要求教学要按照学生身心发展及学科知识逻辑顺序进行,又要尽可能地促进学生发展,正确处理学生现有发展水平与潜在发展水平之间的关系。【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资源管理策略是辅导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和资源利用策略。A 项属于环境管理策略;B 项属于努力管理策略;C 项属于社会
13、资源利用策略; D 项属于元认知策略;故选D。【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巴班斯基是苏联教育家,他提出了最优化系统教学理论。【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罗杰斯提倡有意义的自由学习观,应是自由学习理论。【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元认知就是指对认知的认知,即个体对认知活动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调节。【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操作技能也叫“动作技能”“运动技能”,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操作活动方式。日常生活中的许多技能都是操作技能,比如音乐方面的吹拉、弹、唱,体育方面的球类、体
14、操、田径等。因此,答案选 C。【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二、简答题18 【正确答案】 (1)教学是传授系统知识、促进学生发展的最有效的形式。(2)教学是对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为合格人才的基本途径。(3)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环节,学校工作必须坚持以教学为主。【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19 【正确答案】 (1)教学目标是否明确;(2)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是否高:(3)教学内容是否正确:(4)教学方法是否恰当;(5)教学结构是否紧凑:(6)教学组织是否合理。【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0 【正确答案】 (1)引发学习动机;(2)领会知识;(3)巩固知识;(4)运用知识;(5)检查知识。【知识
15、模块】 教学实施21 【正确答案】 量力性原则又叫可接受性原则,是指教学活动要适合学生的发展水平。这一原则是为了防止发生教学难度低于或高于学生实际程度而提出的。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重视儿童的年龄特征;(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2 【正确答案】 复述策略是在工作记忆中为了保持信息,运用内部语言在大脑中重现学习材料或刺激,以便将注意力维持在学习材料上的方法。常用的复述策略:利用随意识记和有意识记;排除抑制干扰;整体记忆与分段记忆;多种感官参与;画线、圈点批注等。【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3 【正确答案】 (1)准确的示范与讲解。(2)必要而适
16、当的练习。(3)充分而有效的反馈。【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三、材料分析题24 【正确答案】 这位教师的做法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强调教师要从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的统一要求出发,面向全体学生,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发展。题干中教师的教学是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并正确地对待了学生间的个别差异,提出了不同的要求,从而使全体学生,包括差生在内,都得到了高效率的发展。【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25 【正确答案】 该教学片段中,教师在引入“平均数” 时,环环相扣,体现了以下两个特点:(1)源于生活,自然得法。教师把“平均数 ”
17、这一概念通过学生进行计算比赛来呈现,体现了教师善于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的教学理念。教学内容的呈现源于学生的学习活动,巧妙的是教师将“平均数” 这一知识融于学生的比赛中,融于比赛的统计中,这一点就体现了教师教学设计的“新” 。(2)设疑解疑,探究释理。教师在知识内容的关键处设疑,开拓了学生的思路,使之深入理解“比赛” 这一现象背后的本质特征。这种导入看似随意,却是教师抓住了“平均数” 这个统计概念的本质精心设计的。他在不断地给学生创设认知上的不协调,从而大大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学生们在统计比较中深入思考,感受了“平均数” ,找到了求“平均数”的方法,揭示出了平均数问题的实质,学生思维的深刻性也因此得到了训练。【知识模块】 教学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