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周芸 文档编号:902956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17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17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吃糖后接着吃桔子会觉得桔子酸,是感觉中的( )。(A)适应(B)同时对比(C)继时对比(D)差别感受性2 教师上课时,声音抑扬顿挫,就容易使学生( )。(A)分散注意(B)集中注意(C)转移注意(D)分配注意3 一种记忆特点是信息的保存是形象的,保存的时间短、保存量大,编码是以事物的物理特性直接编码,这种记忆是( )。(A)短时记忆(B)感觉记忆(C)长时记忆(D)动作记忆4 学习后立即睡觉,保持的效果往往比学习后继续活动保持的效果更好,这是由于( )。(A)过度学习(B)记忆的恢复现象(C)无倒摄抑制的影

2、响(D)无前摄抑制的影响5 “人云亦云 ”是思维缺乏 ( )。(A)广阔性(B)批判性(C)深刻性(D)灵活性6 “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 反映了( )。(A)激情具有爆发性(B)心境具有弥散性的特点(C)应激是一种适应性反映(D)心境具有微弱的特点7 当学生嘲笑张老师的个子矮小时,他以“浓缩的都是精华” 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 )。(A)升华(B)补偿(C)幽默(D)宣泄8 小王是某名牌大学的研究生,毕业之际,多家知名企业向其伸出了橄榄枝,小王陷入纠结之中,此时小王面临的是( )。(A)趋避冲突(B)双趋冲突(C)双避冲突(D)多重趋避冲突9 能力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

3、,下面不属于能力发展差异的是( )。(A)天才儿童(B)大器晚成(C)多愁善感(D)过目不忘10 下面对气质的描述错误的是( )。(A)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B)人的气质差异是通过后天培养形成的(C)气质不具有好坏之分(D)气质不能决定一个人未来的成就大小11 人格的核心成分是( )。(A)情感(B)意志(C)兴趣(D)性格二、多项选择题12 一个正确的教育心理学实验通常要求研究者做到( )。(A)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B)至少设置一个安慰剂控制组(C)随机选派被试进行实验处理(D)在实验组和一个或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因变量13 属于发散思维的主要特征有( )。(A)流畅性(B)变通

4、性(C)探究性(D)独创性14 一般认为动机具有以下哪几种功能?( )(A)强化功能(B)激发功能(C)指向功能(D)维持与调节功能三、填空题15 _又称为心理活动,简称为心理,是一个人在生活实践中与周围环境、事物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主观活动和行为表现,它包括心理过程和个性心理两大部分。16 记忆的基本过程由_、保持和再现三个环节组成。17 _也称为心向,是指由先前心理活动所形成的准备状态,决定并影响着后继的同类心理活动的趋向。定势有时能促进问题的解决,有时则会阻碍人的创造性发挥,影响问题解决的效率。18 最早的智力测验是_。19 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_、维护自尊、情境控制。四、判断题2

5、0 实验法是按研究的目的控制或创造条件,对由此引起的或改变的被试心理活动进行研究的方法。(A)正确(B)错误21 适应是指感受性总是不断提高的过程。(A)正确(B)错误22 人不可以“ 一心二用” ,同时完成两种活动是不可能的。(A)正确(B)错误23 幻想是消极的,所以教师应该禁止学生产生幻想。(A)正确(B)错误24 奥苏贝尔需要层次理论强调,较低级的需要得到满足后才会出现相对较高级的需要。(A)正确(B)错误25 一个人的性格好坏和遗传因素没有关系。(A)正确(B)错误五、简答题26 简述感知规律及其对教学的影响。六、案例分析题26 小明 19 岁,是某高校的学生。他在上大学之前是名学习

6、很好很优秀的学生,但是由于自己来自农村,到城市之后有些不适应,特别是觉得自己在服饰、语言、动作,以及风度上都不及城里来的同学,最近他开始觉得自己各方面都不如别人,甚至原来自己最在行的学习也不能和别人比了。自己一开始的目标是拿到系里前五名,但是现在,却感觉连第五十名都拿不到。他很苦恼,现在产生了消极厌世的心情。27 请你分析小明心理问题的根源是什么?28 请你分析小明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29 谈谈如何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意识。七、论述题30 论述有效复习的方法。31 请你从知识与能力的关系入手,分析高分低能现象。教师公开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心理学)模拟试卷 17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

7、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感觉的对比可分为同时对比和继时对比。同时对比指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继时对比是指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题干中的吃了糖后接着吃橘子,觉得橘子酸就是体现了继时对比,故答案为 C。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教师讲课的声音抑扬顿挫,其实是声调在变化。这是为了引起学生的无意注意,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记忆按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信息会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保存下来,这种记忆叫感觉记忆,是记忆系统的开始阶段。感觉记忆的特点如下:(1)时间极短。图像信息贮存的时

8、间约为 0251 秒之间,声像信息贮存的时间也仅在 24 秒之间。(2)容量较大。(3)形象鲜明。感觉记忆贮存的信息是未经任何处理,以感觉痕迹的形式存在的,完全按客观刺激的物理特性编码,并按感知的先后顺序被登记,所以形象鲜明。(4)信息原始,记忆痕迹容易衰退。短时记忆的特点是:(1)时间较短,保持时长约为 20 秒,不超过 1 分钟。(2)容量有限,一般为 72 个组块,即 59 个组块。(3)以听觉编码和形象记忆为主。(4) 短时记忆经过复述才能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是持续时间 1 分钟以上甚至保持终生的记忆。它的特点为:(1)容量无限。(2)主要有语义编码和形象编码两大类。(3) 长时记忆

9、中的信息经过提取进入短时记忆中才能被意识到。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遗忘的理论有一种干扰说。干扰说认为,遗忘是由于在学习和回忆之间受到其他刺激的干扰所致。一旦干扰被排除,记忆就能恢复,而记忆痕迹不会消退。干扰说可用前摄抑制和倒摄抑制来说明。前摄抑制是先学习的材料对识记和回忆后学习材料的干扰作用。后学习的材料对保持和回忆先学习的材料的干扰作用,则称为倒摄抑制。早晨起来学习效果好是因为早晨之前在睡觉,没有前摄抑制,只有倒摄抑制。而有些同学喜欢晚上睡觉之前学习,是因为晚上睡觉前只有前摄抑制,而没有倒摄抑制,因为学过之后就睡觉了。也就是说早晨和晚上只受到或者前摄抑制,或者后摄抑制的干扰,就是

10、仅仅受到了单一抑制的干扰。而一天中间学习的材料既受到了前摄抑制,又受到了后摄抑制的干扰,即受到了双重抑制的干扰。因此,本题选 C。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思维的独立性是指善于独立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而不是循规蹈矩、人云亦云。思维的批判性是指思考问题时能有主见地、客观地评价事物。“人云亦云”表明自己的思维没有独立性,无法判断他人观点的对错,是思维缺乏批判性的表现。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心境是一种平静而持久,带有弥散性的心理状态,表现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的整个心理活动都染上某种情绪色彩,影响人的整个行为表现,成为情绪生活的背景。它最大的特点是微弱而持久,且具

11、有强烈的弥散性。即影响个体的其他心理活动。本题中“喜者见之则喜,忧者见之则忧”就是弥散性的最强体现。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幽默是指对于困境以幽默的方式处理,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当学生嘲笑张老师的个子矮小时,他以“浓缩的都是精华”化解了当时的尴尬,这种情绪调节的方法称为幽默。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意志行动过程中,在准备阶段存在四类动机斗争,包含:双趋冲突是指从自己同时都很喜爱的两个事物中仅择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双避冲突是指从希望回避的两种事物中必取其一的心理状态。例如,品学均差的学生怕学习又怕受处分,这二者对他都是一种威胁,都想逃避,但他必须选择其

12、一。趋避冲突是指对同一目的兼具好恶的矛盾心理。例如,有些学生想当班干部,为同学服务,又怕耽误时间影响自己的学习。多重趋避冲突,即对含有吸引与排斥两种力量的多种目标予以选择时所发生的冲突。本题中小王在择业时面临多种选择,每种选择都有利有弊,正是这类冲突的典型实例。9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人与人之间在能力上存在着明显的个别差异。这种差异主要表现在能力的水平、能力表现的早晚和能力结构类型等方面。能力水平上的差异,就是我们通常讲的人的能力有大小。如选项 A。能力表现早晚上的差异。有些人在少年儿童时期就表现出优异的能力、聪慧超群,这叫“人才早熟”;有些人的能力表现较晚,甚至到了晚年,能力才充分

13、发挥出来,这叫“大器晚成”,即选项 B。能力结构类型上的差异是指能力的各种成分的构成方式上的不同。例如,在智力中,有的人观察能力和记忆能力强,而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弱;有的人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强,而观察能力和记忆力较差。如选项 D。而 C 项多愁善感是气质特征,而不是能力特征。1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气质与性格往往是心理学学习中两个容易混淆的概念,考生在学习过程要投入更多注意。气质是表现在人们心理活动和行为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对此定义的理解应注意以下四点。第一,气质是个体心理活动和行为的外部动力特点,主要表现在心理活动的速度、强度、稳定性、指向性方面的特征。第二,气质作为人

14、的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它与人的心理活动的内容、动机无关,即气质特点一般不受个人活动的目的、动机和内容的影响,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它能使人的心理活动染上特定的色彩,形成独特的风貌。第三,气质受先天生物学因素影响较大,即先天因素占主要地位。因此没有好坏之分。第四,气质具有一定的可塑性。气质虽然具有先天性,但并不意味着它完全不发生变化。气质与性格的区别就在于:气质受生理影响较大,性格受社会影响较大。气质的稳定性强,性格的可塑性强。气质特征表现较早,性格特征表现较晚。人的气质差异是先天形成的,表现在先;性格是后天形成的,出现得比较晚。气质是人的天性,无好坏之分。性格表现了一个人的品德,具有道德评价含义,

15、有优劣之分。11 【正确答案】 D二、多项选择题12 【正确答案】 A,C,D【试题解析】 一个正确的实验通常要求研究者做到:至少操作一个自变量;随机选派被试进行实验处理; 在实验组和一个或几个控制组之间至少要比较一个因变量。故答案选 ACD。13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发散思维的特征包括:(1)流畅性。流畅性是指在限定时间内产生观念数量的多少。在短时间内产生的观念多,流畅性大。该特征能反映个体的心智灵活、思路通达的程度。(2)灵活性。灵活性是指摒弃以往的习惯思维方法而开创不同方向的能力,也叫思维的变通性。例如让被试“举出报纸的用途”,如果回答“阅读”“学习”“获取信息”,就只

16、是把报纸的用途局限在了“阅读材料”上,而如果回答“包东西”“折玩具”等,则范围更加广泛,变通性也就比较大。(3)独创性。独创性是指产生不寻常的反应和不落常规的能力,以及重新定义或按新的方式对所见所闻加以组织的能力。如在“曹冲称象”中,把“石头”作为称象的工具就显得十分独特。14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动机的功能包括激发、指向、维持和调节功能。(1)激发功能。动机是个体能动性的一个主要方面,它具有发动行为的作用,能推动个体产生某种活动,使个体由静止状态转向活动状态。(2)指向功能。动机不仅能激发行为,而且能将行为指向一定的对象或目标。如在学习动机的支配下,人们去图书馆或者教室看书

17、。(3)维持和调整功能。动机具有维持功能,它表现为行为的坚持性。当动机激发个体的某种活动后,这种活动能否坚持下去,同样受动机的调节和支配。三、填空题15 【正确答案】 心理现象16 【正确答案】 识记17 【正确答案】 定势18 【正确答案】 比纳一西蒙智力测验19 【正确答案】 社会交换四、判断题20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实验法是指根据研究目的,改变或控制某些条件,以引起被试某种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揭示特定条件与这种心理活动之间关系的方法。它主要包括实验室实验和现场实验。实验室实验是在实验室内借助于各种专门仪器设备进行教育心理实验的方法。通过实验室严格的人为条件的控制,可以获得较精

18、确的实验结果,还可对实验的结果进行反复验证。现场实验是在自然情境下,由实验者创设或改变一些条件,以引起学生某些心理活动的变化从而进行研究的方法。现场实验的研究结果比较切合实际,但由于实验情境不易控制,从而难以得到精确的结果。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适应现象表现在所有感觉中,但是,它在各种感觉中的表现是不同的。可以表现为感受性的提高,如暗适应,也可以表现为感受性的降低,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22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注意具有分配性,即指人在进行两种或多种活动时能把注意指向不同

19、对象的现象。如学生在课堂上一边听课,一边记笔记。当然,注意的分配是有条件的:(1)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至少有一种应是高度熟练的。当一种活动达到自动化的熟练程度时,个体就可以集中大部分精力去关注比较生疏的活动,保证几种活动同时进行。(2)同时进行的几种活动必须有内在联系。有联系的活动才便于注意分配。这是因为活动间的内在联系有利于形成固定的反应系统,经过训练就可以掌握这种反应模式,同时兼顾几种活动。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幻想包括两个部分:理想和空想。以现实为基础进行的想象称为理想,如“我长大之后要成为一名作家”。与现实完全脱节,随意进行的幻想称为空想,如“我长大之后要成为王母娘娘”。

20、所以说,幻想是消极的这句话是错误的,幻想中理想的成分是积极的,而空想的成分是消极的。而教师也不应该禁止学生幻想,因为积极的理想正是来源于学生的幻想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的理想,而限制学生消极的空想。2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需要层次理论是美国社会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2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影响性格形成的因素很多,包括遗传、环境、成熟和教育等。五、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强度律。根据感知对刺激强度依存性的规律,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刺激物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才能被人们清楚地感知到。教学中要求教师讲述的音量要适当,音量太低,学生会听不到或听不清;音量太高会引起他们的疲劳

21、,降低教学效果。教师板书的字迹、直观教具和图表不要太小;线条不能太轻、太细,应保持一定的刺激强度。(2)差异律。根据知觉中对象与背景的对比规律,在教学中,力求使对象与背景在颜色色调、声音强度、形状大小、线条粗细以及材料内容和性质等方面有明显的差别,使知觉对象能被清晰地感知。凡是要求学生重点感知的对象都必须突出强调。如重要的地方,教师的声音应大些;学生容易发生错误的笔画或字形较复杂的词,用彩色粉笔标出来;教师的讲解应抓住事物的异同点进行比较。演示直观教具时应注意背景与方位的选择;深色教具应选浅色为背景,浅色对象应选深色为背景,增大对象与背景的差别。(3)活动律。根据相对静止背景上的运动对象易被知

22、觉的规律,教师在教学时应多采用活动教具,设法使教具变静为动。可以多采用活动黑板、活动卡片、活动画报、活动模型及电影、电视、录像、幻灯等现代化的视听工具,提高学生的感知效果。(4)组合律。根据知觉的组合律,凡是空间上接近、时间上连续的事物,易于构成一个整体而被我们清晰地感知。在教学中,要使作为学生感知对象的事物组合得当,使他们易于产生清晰的知觉。教师的板书应力求从空间距离上进行合理的布局,位置顺序排列适当,大小主次适当,重点突出,使学生一目了然。教师讲课或朗读课文,顿挫应适当。言语太快,没有适当的停顿和间歇,不易听清楚;言语太慢,停顿间歇太大,会割裂讲述内容的完整性。在制作和使用模像与直观教具、

23、绘制挂图时,要线条明晰、行距适中、颜色分明,周围最好不要附加类似的线条或图形,并注意拉开距离或者加上不同的色彩。(5)对比律。凡是在性质或强度上具有对比关系的刺激物,当它们同时或相继作用于感觉器官时,往往能使学生对它们的差异感知变得更加清晰,从而提高感知的效果。六、案例分析题27 【正确答案】 小明心理问题的根源是自卑心理。自卑心理是指对自己的评价过低的心理状态。28 【正确答案】 小明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生活环境的变化。小明的家乡在农村,来到城市后,他的生活习惯、消费观念和行为方式都和城市的同学产生了差距,以金钱的多少和消费能力的差异为指标评价自己,肯定会产生自卑心理。另外

24、,小明在新集体中位置与角色的不适应,也引起他对自我评价的降低。 强烈的自尊心与自卑感的尖锐矛盾冲突,导致了心理失衡。任何问题都有内在原因和外在原因两个方面,自卑的人有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自尊心很强,为了维护自尊心,他对自己提出了不切实际的要求,自我期望值过高使得目标实现的可能性降低,于是出现了紧张、焦虑的情绪体验。29 【正确答案】 为了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意识,可以从以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帮助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应让学生逐步了解自己的智力、情绪、性格、气质、兴趣爱好、意志和毅力,自己在班级中的地位、角色以及与其他同学的关系,并进一步评价自己的特点、优点和缺点。班主任要积极创造条件

25、,给予学生充分认识自我和评价自我的机会。 对学生的日常表现进行及时、客观和公正的评价。对学生好的行为要及时肯定,使学生看到自己的优点,并保持良好的行为;对学生错误的行为要及时指出,使学生改变自己的行为,使自我朝着社会所希望的那样发展。 要让学生逐步学会在与他人的交往中通过比较来认识、分析和评价自我。即通过评价他人来认识和评价自我。通过把对他人的评价、自我评价以及他人对自己的评价做比较,可以使学生更为全面、客观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 进行心理测试。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如气质、性格、意志与毅力、情绪、兴趣爱好等,这种方法简单易行,也比较受学生欢迎。 其次,要帮助学生在正确认识自我

26、的基础上接受自我、悦纳自我,树立自尊、自信、自爱的心理。这时,教师对学生的评价态度是十分重要的。也就是说,班主任必须对自己的学生有一种接受的态度。班主任必须让每一个学生都感到,在每一个学生身上,都有值得让老师接纳的东西。 再次,要帮助学生逐步学会自我控制和调节,这是意志心理的过程。在实际中往往有这样的情况,有些学生明明知道自己的缺点,且认识到这样很不好,可就是无法改正。如有的学生喜欢自修课上说话,自己也知道这样不好,不仅影响自己,也影响其他同学。老师找其多次谈话,但就是难以改正,用他自己的话来说,就是“管不住自己”。又有一位同学认识到自己懒惰的缺点,也很想勤奋一些,可是早晨醒来躺在床上,就是懒

27、得起来。这些都是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弱、意志不坚定的表现。要想帮助学生提高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一要让他们真正认识到这些行为的危害;二要帮助他们制订切实可行的计划;三要根据计划制订出奖惩措施并实施。除了内心的自觉外,也要靠外部的奖惩措施来提高学生的自我监控和调节能力;四要组织他们参加一些有意义的活动,如长跑、远足等,在活动中磨炼意志和毅力,体会艰辛付出后收获的喜悦。 最后,要让学生懂得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人格,不断自强,不断进取。 认识和评价自我、接受和悦纳自我能对自我的意识和行为进行监控和调节,这些只不过是对自我现状的反映。但人不能只停留在现状,要不断战胜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人格、提升自我的层

28、次,达到更高的目标,这才是根本之所在。七、论述题30 【正确答案】 复习在记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每复习一次就多一次重新考虑或寻找材料之间关系的机会,从而也增加了信息加工的深度,提高了编码水平。因此,为了防止遗忘,我们组织有效的复习是很有必要的。有效复习的方法有:(1)合理安排复习时间及时复习。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因此,复习必须及时,要在遗忘尚未大规模开始前进行。及时复习可以阻止在学习后立即发生的急速遗忘。所以,教师教授新知识后要及时地进行课堂练习,进行复习性提问、布置家庭作业等,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及时复习。合理分配复习时间。根据复习在时间上分配的不同,可将复习分为两种:集中复习和分散复习

29、。集中复习是集中在一段时间内,对所要识记的内容连续、反复地进行复习。分散复习是把要记忆的内容分在几个相隔的时间内进行复习。研究表明,一般情况下,分散复习效果优于集中复习。(2)恰当安排复习内容复习内容的恰当安排也是影响复习效果的重要因素。首先复习内容要适量,其次要防止复习内容间的相互干扰。相似的内容不要安排在一起复习;对内容的中间部分应加强复习;复习中应注意安排适当的休息。(3)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研究表明,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比单纯通过反复阅读来进行复习效果要好。很显然,反复阅读与试图回忆相结合,能提高学习者的积极性。在这个过程中,学习者能看到成绩,增强信心;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纠正错

30、误;能更好地抓住重点、难点,使复习更有目的。所以,在组织学生复习时,应当指导学生多试图回忆,将反复阅读和试图回忆相结合。(4)复习方法多样化复习方法单调,容易使学生感到疲倦,产生消极情绪。而如果采用多样化的复习方法,如互问互答、角色扮演、猜字谜、词语接龙等游戏和比赛,让学生每次都能在新的联系中接触到有关的复习内容,则能使学生感到新颖,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能充分利用多种感觉器官参加复习活动,提高复习效果。31 【正确答案】 (1)知识与能力,既有联系,又相互区别。(2)知识并不等于能力,教师不能认为学生学习了知识就自然而然地掌握了能力,知识和能力的相互区别就是高分低能现象之所以会出现的一

31、个重要原因。知识与技能的区别如下:知识是人类社会历史经验的概括和总结,技能是对一系列活动方式的概括,能力是人在从事某种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多种心理品质的概括。在一个人身上,知识和技能的发展是无止境的,它随着学习进程的不断增多而不断丰富;而能力的发展则有一定的限度。知识、技能的掌握和能力的发展是不同步的。知识多了,能力并不一定就高。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能力。(3)知识与能力又是相互联系的。正是由于具有这种联系,所以教师才可以通过传授知识的过程来培养学生的能力,而战胜高分低能现象,所应该利用的也是知识与能力之间的联系。能力是掌握知识与技能的前提。能力的高低会影响到知识掌握的深浅、难易和技能水平的高低。能力是在掌握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掌握系统的知识和技能有利于能力的增长和发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