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903007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1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 1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论语中“ 学而时习之 ”体现的教学原则是( )。(A)创新性原则(B)启发性原则(C)巩固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 下列哪个选项没有说明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的影响?( )(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B)孟母三迁(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D)出淤泥而不染3 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主要体现的是( )。(A)前制度化教育(B)制度化教育(C)非制度化教育(D)正规教育4 在教育目的价值取向问题上,主张教育是为了使人增长智慧、发展才干、生活更加充实幸福的观点属于( )。(A)个体本位论(B)社会本位论(C)知识本位论(D)能力

2、本位论5 从教学评价的角度来看,“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 )。(A)相对评价(B)绝对评价(C)定性评价(D)定量评价6 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高度统一体是( )。(A)校训(B)文化(C)校规(D)校风7 ( )是指有目的地组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以培养他们的良好品德的方法。(A)陶冶法(B)锻炼法(C)自我教育法(D)榜样法8 启发性原则的实质在于( )。(A)教师多提问,让学生多回答(B)教师少讲,让学生多活动(C)教师要讲深、讲透、讲全(D)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9 数学老师在教应用题时,一再强调学生看清题目,必要时可以画一些示意图,这样做的目的

3、是指导学生( )。(A)牢记题目内容(B)很好地完成对问题表征的认识(C)有效的监控解题过程(D)熟练地使用计算技巧10 学生回答选择题时所使用的记忆过程主要是( )。(A)识记(B)保持(C)再认(D)回忆11 教师授课时,通过变化板书的字体、颜色以及讲话的语音、语速等来吸引学生的( )。(A)有意后注意(B)无意后注意(C)有意注意(D)无意注意12 教师鼓励学生从多个角度思考问题,这是为了培养学生的( )。(A)逻辑思维(B)抽象思维(C)发散思维(D)聚合思维13 “月朗星稀 ”在心理学上可以解释为感觉的 ( )。(A)对比(B)适应(C)后效(D)联觉14 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 思

4、想指导下,只要提供足够的时间和个别化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的教学模式是( )。(A)程序教学模式(B)发现教学模式(C)掌握学习教学模式(D)非指导性教学模式15 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实际上是指( )。(A)智力因素(B)非智力因素(C)理性因素(D)感知因素16 对于一个过份害怕猫的学生,我们可以让他先看猫的照片,谈论猫,再让他远远观看关在笼中的猫,最后让他用手触摸猫,逐步消除对猫的恐惧反应,这种方法在心理治疗中属于( ) 。(A)松驰训练(B)肯定性训练(C)系统脱敏疗法(D)合理情绪疗法17 卓别林从事拧螺丝的工作后,他学习别的操作技能都很不麻利。这种现

5、象产生的原因是( ) 。(A)横向迁移(B)纵向迁移(C)正迁移(D)负迁移18 学记中提出“ 长善救失 ”的教育主张,体现了 ( )的德育原则。(A)知行统一(B)尊重信任与严格要求相结合(C)教育影响一致性和连贯性(D)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19 通过对学生的道德言行进行评价以促进其品德成长的方法是( )。(A)自我教育法(B)形象感染法(C)实际锻炼法(D)品德评价法20 主张教学时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或改组,而不是刺激一反应联结的形成或改变的教学理论是( ) 。(A)行为主义教学理论(B)认知主义教学理论(C)情感主义教学理论(D)建构主义教学理论21 老赵自从当上班主任之后,花在

6、工作上的时间大大增加,辛勤的付出终于换来了班级面貌的改变,可是儿子的叛逆以及高考的落榜让他很内疚,自己虽然是个合格的教师,却不是个合格的父亲,在老赵身上出现了( )。(A)角色期望(B)角色冲突(C)角色认识(D)角色失败二、辨析题22 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23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知、情、意、行的统一体,因此,学校德育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一定要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24 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表明,动机不足或过分强烈都会影响学习效果。25 中学生上课时,一边看教材,一边听教师讲课,这是注意分散的表现。三、简答题26 简述夸美纽斯的教育观点。27 简述培养心智技

7、能的几点要求。28 简述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所倡导的学生观。29 简述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知识观。四、材料分析题29 材料:在某中学的一堂物理课堂中,照明灯突然熄了,同学们束手无策,叫来电工师傅。电工师傅一看灯泡坏了,换了一个灯泡就好了。同学们说,这么简单,我们自己也会换的。过几天,灯又不亮了,同学们先检查灯泡,灯泡是好的,又没办法了,叫来电工,一检查,是保险丝烧坏了,换了一个保险丝,灯又亮了。老师说,关于保险丝,我们在物理课上也学过,怎么遇到问题就用不上呢?问题:30 请用教学原则来分析出现上述问题的原因。31 在教学中,教师应如何运用这一原则。31 材料:李芳是一个酷爱流行音乐的高中生,

8、期中考试前的两个星期才开始学习,一边学习一边听 MP3,美其名日“自我放松”。她暗自发誓要考出好成绩,至于好到什么程度就没太多想了。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数学、物理就很麻烦了。她觉得自己缺乏学习数学的能力,不愿意在上面花费太多的时间,遇到自己不会解的题目,也不好意思去问教师和同学,害怕被人笑话。最后,她的成绩非常糟糕,尤其是数学,她很失望,一说起学习就头疼,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问题:32 请用心理学原理分析李芳学习中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33 如果你是教师,可以给李芳提出哪些学习建议?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教学)模拟试卷 1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

9、【试题解析】 “学而时习之”是说学习完知识之后及时地进行复习,体现了巩固性教学原则。2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BC 都体现了环境对人发展的影响;D 选项强调了主观因素的影响。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提出构建学习化社会的理想正是非制度化教育的重要体现。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个人本位教育目的论强调教育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发展人的个性,增进人的价值,促使个人自我实现。故本题正确答案是 A。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相对评价又叫常模参照测验,“矮子里找高个”“水涨船高”是一种相对评价。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校风是学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与精神文化的统一

10、体。7 【正确答案】 B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启发性教学原则是教师在教学工作中依据学习过程的客观规律,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其实质是尊重学生,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不能单纯从提问和讲授的多少来衡量。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问题表征的方法大致分为两类:一类是不见诸笔端的抽象思考,另一类是以一些可见的方式,如利用图表、方程式、图画的形式来表述问题。1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学生回答选择题的记忆活动是再认,回答填空题和问答题时候的

11、记忆活动是回忆。1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无意注意也称不随意注意,是没有预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不由自主地对一定事物所发生的注意。引起无意注意的客观条件包括刺激物的新异性、强度、运动变化、刺激物与背景的差异等。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发散思维是指人们解决问题时,思路向各种可能的方向扩散,从而求得多种答案。多种角度就是思路的扩散,因此选择 C。13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这种现象属于感觉对比中的同时对比。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所谓“掌握学习”,就是在“所有学生都能学好”的思想指导下,以集体教学(班级授课制) 为基础,辅之以经常、及时的反馈,为学生提供

12、所需的个别化帮助以及所需的额外学习时间,从而使大多数学生达到课程目标所规定的掌握标准。根据描述,答案选择 C。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了非智力因素的含义。学生的兴趣、好恶、意志以及其他个性品质等因素都属于非智力因素。1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系统脱敏法主要用于当事人在某一特定的情境下产生的超出一般紧张的焦虑或恐怖状态。包含三个步骤:一是训练来访者松弛肌肉;二是建立焦虑层次(从最轻微的焦虑到引起最强烈的恐惧依次安排):三是让来访者在肌肉松弛的情况下,从最低层次开始想象产生焦虑的情境,这样直到来访者能从想象情境转移到现实情境,并能在原引起恐惧的情境中保持放松状态,焦虑

13、情绪不再出现为止。1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负迁移指的是两种学习之间相互干扰、阻碍,即一种学习对另一种学习产生消极影响。题干中卓别林从事拧螺丝的工作后,对学习别的操作技能产生了阻碍。变得不麻利,这是一种负迁移现象。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长善”就是要发现被教育者的优点和长处,并精心给予培植,促其保持和发扬光大;“救失”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对待被教育者的缺点与不足,并通过耐心的教育,督促其克服和改正。体现在德育工作中,就是要求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1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品德评价法是通过对学生品德进行肯定

14、或否定的评价而予以激励或抑制,促使其品德健康形成和发展。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认知主义认为,学习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建认知结构,因此教育也意在帮助学生形成认知结构。故答案选择 B。2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角色冲突是当一个人扮演一个角色或同时扮演几个不同的角色时,由于不能胜任,造成不合时宜而发生的矛盾和冲突。二、辨析题22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正确的。所谓关键期是指个体发展过程中环境影响能起最大作用的时期。在关键期中,在适宜的环境影响下,某种行为习得比较容易,心理发展的速度也比较快。同时,在关键期中,个体对环境的影响极为敏感,有时又把关键期称为敏感期。23 【正确答案

15、】 此观点是错误的。学生的思想品德由知、情、意、行四个心理因素构成。德育过程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知、情、意、行,以知为开端、以行为终结。但是由于社会生活的复杂性,德育影响的多样性等因素,德育具体实施过程,又具有多种开端,这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导之以行开始,或从动之以情开始,或从锻炼品德意志开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在知、情、意、行等方面的和谐发展。24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正确的。耶克斯一多德森定律的具体内容是: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随学习活动的难易程度而有所变化。一般来说,从事比较容易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高些,而从事比较困难的学习活动,动机强度的最佳水平会低些。中等强

16、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25 【正确答案】 此观点是错误的。这并非注意分散的表现,而属于注意的分配。注意的分散,也叫分心,是指注意离开了心理活动所要指向的对象,而被无关的对象吸引去的现象。注意的分配是指在同一时间内,把注意指向于不同的对象,同时从事着几种不同的活动。三、简答题26 【正确答案】 (1)提出了教育要遵循人的自然发展的原则。(2)教学制度: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方法和实施内容。(3)教学思想:提出“ 泛智教育”,即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的人。(4)教学内容:规定了百科全书式的课程。(5)教学方法:首次提出并论证了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和自觉性等一系列教学方法。27 【正

17、确答案】 由于心智技能是按照一定的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在培养方面必须分阶段进行,才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成效。为提高分阶段训练的成效,必须充分依据心智技能的形成规律,采取有效措施。为此,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激发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与概括性; 适应培养的阶段特征。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28 【正确答案】 (1)学生是发展的人。主要体现在: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 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主要体现在: 学生是完整的人; 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主要体现

18、在: 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是责权的主体。29 【正确答案】 (1)建构主义者强调,知识并不是对现实的准确表征,它只是一种解释、一种假设,它并不是问题的最终答案。(2)知识并不能精确地概括世界的法则,在具体问题中,我们并不是拿来就用,一用就灵,而是需要针对具体情境进行再创造。(3)建构主义认为,知识不可能以实体的形式存在于具体个体之外,只能由每个学生基于自己的经验背景而建构起来。四、材料分析题30 【正确答案】 教师在教学中没有遵循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这一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

19、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学会、学以致用的目的。而材料中,同学们仅仅是学习了保险丝的有关理论知识,在遇到实际情境时不能学以致用,无法用已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31 【正确答案】 教师应注意理论联系实际,正确处理好教学中的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感性知识与理性知识、讲与练、学与用的关系,使学生掌握比较全面的科学知识,发展能解决实际问题的技能与技巧。具体来说,要从以下几方面做起: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32 【正确答案】 出现问题的原因:注意分散。材料中李芳一边学习一边听 MP3,容易造成注意的分散。在

20、学习中,需要学生集中注意力,尤其需要有意注意参与。音乐容易造成分心,而不是能够“自我放松”。识记方法不正确。材料中李芳认为,复习文科科目只要死记硬背就可以了,这是一种机械识记的方法,识记效果较差。学习归因不正确。材料中李芳将数学成绩不理想归因于自己能力不足,能力是内部的、稳定的、不可控的因素,这种归因导致她产生习得性无助感,即觉得自己再也不可能学好数学了。33 【正确答案】 学习建议:针对注意分散的情况,可以建议李芳在学习疲劳之余听听音乐,转换思维,而不是边听音乐边学习。关于识记方法的问题,建议李芳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更多采用意义识记的方法。引导李芳进行正确归因,要引导她进行努力归因,因为努力是内部的、不稳定的、可控制的因素,更能激起学生强烈的学习体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