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outsidejudge265 文档编号:903050 上传时间:2019-02-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4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职业资格类试卷]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2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 2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按照课程呈现的方式,可以将课程分为( )。(A)单一课程和综合课程(B)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C)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D)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2 北京某小学设计开发了百余种具有民族特色的体育游戏项目,作为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以促进学生健康为主要目的的课程,从课程类型的角度看,“民族体育课”属于( )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隐性课程3 布鲁纳认为,无论我们选择何种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该学科的基本结构。依此而建立的课程理论为( )。(A)百科全书式课程理论(B)综合课程理论(C)实用主义课程理论(

2、D)结构主义课程理论4 在教科书中,“ 统计与概率 ”这一内容按照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方式编排,使关键概念和基本原理得以重复出现,逐步扩展。这种教材编写的方式属于( )。(A)单一式(B)直线式(C)螺旋式(D)活动式5 教育改革的核心是( ) 。(A)教法改革(B)课堂改革(C)课程改革(D)手段改革6 制约课程改革的三大因素是( )。(A)政治、经济、文化(B)社会制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课程理论(C)社会、知识、儿童(D)教育目的、教育理念、课程理论7 三级管理课程体制中的第三级是( )。(A)国家课程(B)地方课程(C)校本课程(D)选修课程8 新课改的三维目标是( )。(A)知识、智力

3、、能力(B)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础性学力(C)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D)知识、智力、情感9 以某一社会问题为核心或围绕人类的基本活动确定中心学习内容的课程类型是( )。(A)学科课程(B)融合课程(C)活动课程(D)核心课程10 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新课程要求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 )。(A)促进者(B)研究者(C)建设者(D)开发者11 活动课程最早的提倡者是( )。(A)卢俊(B)杜威(C)克伯屈(D)柏拉图12 结构课程论的倡导者是( )。(A)布鲁纳(B)布卢姆(C)施瓦布(D)凯洛夫13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学的是( )。(A)经验主义课程论

4、(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14 学生中心课程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 )。(A)布鲁纳(B)杜威(C)罗杰斯(D)凯洛夫15 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是( )。(A)教学计划(B)课程标准(C)教育目的(D)教学目标16 国家对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及进度做出规定的指导性文件称为( )。(A)教学计划(B)课程计划(C)教科书(D)课程标准17 关于“教材 ”,表达适当的选项是 ( )。(A)学校教学的唯一证据(B)教师教学用书(C)学生的学习用书(D)落实课程标准的媒介18 贯彻新课程“ 以人为本 ”的教育理念首先应做到 ( )。(A)传授丰富的知识(B)培养学生

5、对的学习态度(C)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D)完全遵从学生自由发展19 “学校课程中相关的真正中心,不是科学,不是文学,不是历史,而是儿童的社会活动。”这一观点反映哪一种课程理论?( )(A)结构主义课程理论(B)活动课程理论(C)学科课程理论(D)潜在课程理论二、简答题20 简述活动中心课程论的基本观点。21 简述教科书的作用。22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学生观。23 简述新课改背景下的教学观的转变。24 简述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三、材料分析题25 材料:“上面开设的课就够多了,还开发自己的课程,那不是浪费吗?”“哪有时间呀 ?再说这对学校有什么好处 ?学校今年成绩压力本来就大。”“上边给

6、钱吗 ?搞开发没钱怎么行,我们手里一点资源都没有呀!”“要真是没办法,我们找找别的案例凑一个吧!”“这还不好办,我一天就能开发出来。”问题:上述是某小学召开校本课程开发动员大会后,教师们在散会的路上说的一番话,结合你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认识,谈一谈你对教师们观点的看法。26 材料:我是差生行列中的一员,我也曾努力过,刻苦过,但最后却被一盆盆冷水浇得心灰意冷。就拿一次英语考试来说吧,我觉得学英语比上青天还难,每次考试不是个位数就是十几分,一次教师骂我是蠢猪,我一生气下决心下次一定要考好。于是,我加倍努力,真的拿了个英语第一名,心想这次老师一定会表扬我了吧!可是出乎我意料,老师一进教室就当着全班同学的

7、面问我:“你这次考的这么好,不是抄来的吧?”听了这话,我一下子从头凉到脚,难道我们差生就一辈子都翻不了身了吗?问题:请谈谈现行课程评价存在哪些主要问题。27 材料:“照本宣科”的张老师张老师教高中历史。他上课有一个习惯:就是不断地换眼镜。张老师有两副眼镜,一副是近视镜,一副是老花镜。他读课本的时候,就戴老花镜。他一旦戴上了老花镜,就像黄牛喝水一般只管喝水,不轻易抬头。有时学生不听他上课,吵闹太厉害,他就换上他的近视镜,抬头看着学生,大吼一句:“闭嘴,吵什么吵。”“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的魏老师魏老师是学校新来的大学生,也是学校唯一的大学本科毕业生。开学后,全校老师都来听魏老师上课。魏老师

8、的课令老师们大开眼界:他根本不讲课文,不知从哪里选了一篇课文把原来的课文替换了。校长支持魏老师的做法,说代表了“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 的新方向。魏老师也解释,现在不是考教材,而是考课程标准。所以,没有必要拘泥于课本,教师应该开发自己的教材。学校老师们很不服气,按照他们的经验,考试虽然不完全考教材上的知识点,但教材上的知识点总是重要的,怎么会忽然变得与教材没有关系了呢?几个月后,有学生家长来找校长投诉,抱怨魏老师不讲课本,教学太随意了。校长虽然安抚家长说“ 老师有权利调整教材 ”,但家长的投诉让校长开始对魏老师的教学方法产生怀疑。期末考试到了,阅卷的结果是魏老师班上的语文成绩最差。问题:“

9、新课程 ”有一个流行的课程口号: “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教”。这个口号是有意义的,但也容易被误解。结合材料分析,你是如何看待张老师的“照本宣科”和魏老师的“ 随意调整” 的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中学课程)模拟试卷 2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按照课程的呈现方式,可将课程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根据内容属性分为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根据组织方式分为单一课程和综合课程;根据实施方式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校本课程是学校在确保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有效实施的前提下,针对学生的兴趣和需要,结合学校的传统和优势及办学

10、理念,充分利用学校和社区的课程资源,自主开发或选用的课程。题干中“民族体育”课的开发设计者是学校,因此是校本课程。【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提出了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式学习法。他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形成和发展认知结构的过程,是在内在动机的推动下,学习者主动对新知识加以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的过程。【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我国中小学教科书的组织结构一般采用螺旋式上升与直线式编写两种基本方式。直线式教科书结构指把一门学科的课程内容或其中一个课题的内容按照知识本身的逻辑结构来展开呈现在教科书中,使各种知识在内容上均不重复的编

11、排形式。螺旋式教科书结构是把同一课题内容按深度、广度的不同层次安排在教科书的不同阶段重复出现,使得每一次重复都将原有的知识、方法、经验进一步加深拓广,逐级深化。题干描述中“关键概念和原理重复出现”符合螺旋式的特点。【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5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6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制约课程的主要因素:(1)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与提供的可能;(2)一定时代人类文化及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3)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知识、能力基础。【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7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课程又称为校本课程。【知识模块

12、】 中学课程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本题考查新课改的三维目标。三维目标分别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9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核心课程是以人类基本活动为主题而编制的课程系统。【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10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1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杜威提出了以学生活动中心为主的课程理论,强调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1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布鲁纳是结构主义课程论的创始人。【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学科中心课程理论主张通过分科教学,使学生掌握各学科的基本

13、特点、技能、思想方法等,从而形成学生的知识结构。【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14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杜威的教育观点包含三中心论“儿童中心(学生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15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1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课程标准是课程计划的具体化,是课程计划中每门学科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也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价和考试命题的依据,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17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新课程标准的核心理念是教育“以人为本”,即“一

14、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要求教育者要注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才能关注到每一位的学生的发展。【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1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活动课程的提倡者以美国实用主义教育家杜威为代表人物,他主张教育就是生活,而不是生活的准备。要求以儿童为中心组织课程,使课程满足儿童当前的需要和兴趣。于是,他提倡和实验活动课程。反对传统以学科课程为中心。【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二、简答题20 【正确答案】 活动中心课程又叫儿童中心课程或经验课程,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和其学生克伯屈。其基本特征是:第一,主张一切学习都来自于经验,而学习就是经验的改造或改组;第二,主张学习必须和个人的特殊经验发生联系,教学必

15、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第三,主张打破严格的学科界限,有步骤地扩充学习单元和组织教材,强调在活动中学习,而教师从中发挥协助作用。活动中心课程论夸大了儿童的个人经验,忽视了知识本身的逻辑顺序,影响了系统的知识学习,只能使学生学到一些片段、零碎的知识。最终导致教学质量的降低。此外,活动中心课程不指定具体明确的课程标准和教科书,活动的教材由儿童的兴趣和需要而定,因此活动课程往往带有随意性和狭隘性。【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21 【正确答案】 教科书又称课本,它是依据课程标准编制的系统反映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教科书的作用:(1)教科书是学生在学校获得系统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2)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

16、要依据。它为教师备课、上课、布置作业、学生学习成绩检查评定提供了基本材料。(3)根据教学计划对本学科的要求,分析本学科的教学目标、内容范围和教学任务。(4)根据本学科在整个学校课程中的地位,研究本学科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基本途径和最佳方式,对各教学阶段的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做出统筹安排。【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22 【正确答案】 (1)学生是发展的人第一,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第二,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第三,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第三,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第

17、一,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的头脑之外,不依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第二,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第三,学生是责权的主体。【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23 【正确答案】 (1)教学从“ 教育者为中心“ 转向“学习者为中心” 。(2)教学从“教会学生知识“转向“教会学生学习” 。(3)教学从“重结论轻过程”转向“重结论的同时更重过程”。(4)教学从“关注学科”转向“关注人”。【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24 【正确答案】 (1)三维目标观,即教学的目标是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2)综合课程观,课程的设置要更加综合,体现整体性、开放性、动态性,培养学生综合的视角和综合的能力,以适应科学技术既

18、分化又综合的现实。(3)内容联系观,即课程内容的教学,要努力与社会生活相联系,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相联系,加强教学内容的“生活化” ,使学习更有意义。(4)学习方式观,强调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合作性、创造性,使学生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5)发展评价观,重视学习的过程评价,通过评价发挥促进学习的作用,而不是检查验收的作用。(6)校本发展观,从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开发校本课程,增强学生的选择性,促进学校、教师、学生的特色发展。【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三、材料分析题25 【正确答案】 根据这几位教师的话,可以看出他们对校本课程开发的概念、作用、途径等的认识不到位。

19、首先,校本课程开发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本” ,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课程,弥补国家课程的不足;其次,开发校本课程不是浪费,校本课程的开发有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最后,校本课程开发不一定需要大量的经费和时间,如规范原来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都可以开发出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26 【正确答案】 材料中的“差生” 由于英语考试分数低,被老师辱骂。虽然经过努力,分数提高,老师仍然对他的进步产生怀疑,由此可见现行课程评价中存在以下问题:(1)评价功能失调,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激励、发展的功能,表现在学生身上就是学生只关心考试得了多少分,排在第几名,而很少关心

20、考试中反映出来的自身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过分关注活动的结果(如学生成绩、教师业绩、学校升学率等)。忽视被评价者在活动的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忽视对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的评价,忽视对教育活动发展、变化过程的动态评价。(3)评价主体单一,基本上没有形成学生、教师管理者、教育专家、家长等多主体共同积极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忽视了评价主体的多元价值,尤其忽视自我评价的价值。(4)评价标准机械、单一,过于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学生、教师、学校的个性发展和个体间的差异性。(5)评价内容片面,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活动中的体现,或者缺乏有效的评价工具和方法。(6)评价方法单

21、调,过于注重传统的纸笔测验,对体现新的评价理念的质性评价方法不够重视。(7)忽视对评价结果的反映和认同,使评价的激励、调控、发展功能得不到充分发挥。(8)评价对象基本处于被动地被检查、被评判的地位,自尊心、自信心得不到很好的保护,对评价往往持一种冷漠、应付、对立、讨厌、拒斥或者害怕、恐惧、逃避的态度,甚至出现欺骗、弄虚作假的行为。【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27 【正确答案】 课程改革不是单一的教材改革或教学方法改革,而是涉及课程理念乃至整个教育观念更新的系统变革。张老师的“照本宣科” 和魏老师的“随意调整”都不符合课程改革理念,都不能被采用。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完善课程改革和设置:(1)要增强课程内容的生活化、综合化,不能“ 照本宣科” ,也不能“随意调整”。(2)新课程不能是单一的理论化、体系化的书本知识,而是向学生呈现人类群体的生活经验并纳入到学生世界中加以组织。(3)新课程的内容应是着重培养学生日常生活中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和正确的生活态度。(4)在选择课程结构进行重建时,应该强调综合性、加强选择性并确保均衡性。(5)各科目课程设置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和已有经验,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情境。【知识模块】 中学课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职业资格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