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95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赵齐羽 文档编号:908105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9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9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9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9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专升本类试卷]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95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 95 及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某一物种的个体样方数占全部样方数的百分比,这属于群落数量特征中的 ( )(A)多度(B)密度(C)频度(D)优势度2 旱生植物的特点是 ( )(A)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B)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大(C)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小(D)根系不发达、叶表面积较大3 下列哪种方式是生物为适应低温环境而采取的措施 ( )(A)夏眠(B)穴居(C)迁移(D)昼伏夜出4 有关食物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同一种食物只能被一种消费者取食(B)多条食物链可形成食物网(C)一种消费者不能同时取食多种食物(D)营养级是有一定顺序的,不是错综复杂的5

2、 下列生物属于 r 对策的是 ( )(A)银杏(B)大象(C)丹顶鹤(D)蝗虫6 下列有关沙土类土壤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土壤中以粗沙和细沙为主(B)土壤黏性大(C)土壤孔隙多(D)土壤通气透水性好7 群落命名的依据是 ( )(A)优势种(B)生态型(C)生活型(D)小群落8 在单向风的影响下,树木对风适应的明显特征是 ( )(A)矮化(B)顶冠(C)根不发达(D)旗冠9 生态系统中,能量从太阳能到化学能、物质从无机物到有机物的同化过程为 ( )(A)初级生产(B)次级生产(C)初级生产量(D)次级生产量10 下列因素属于非周期因素的是 ( )(A)光(B)暴雨(C)季节(D)温度11

3、 种群生态学的核心内容是 ( )(A)种群动态研究(B)种群数量(C)种内、种间关系(D)种群调节12 下列有关有效积温公式 KN(T 一 T0)的叙述正确的是 ( )(A)K 是变量(B) K 只随 N 的变化而变化(C) K 是常数(D)K 与 N、T、T 0 无关13 有关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最大量的碳被固结在岩石圈中(B)化石燃料中也有大量的碳(C)碳在岩石圈中主要以碳酸盐形式存在(D)二氧化碳是碳在大气圈中的唯一形式14 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阴坡的环境特点是 ( )(A)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大(B)温度较高,相对湿度较小(C)温度较低,相对湿度较大(D)温度较低,相对湿

4、度较小15 遗传多样性是发生在 ( )(A)分子水平(B)原子水平(C)离子水平(D)物质水平1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生物群落的组成成分的是 ( )(A)动物(B)植物(C)微生物(D)土壤17 植物的密度效应指的是 ( )(A)作为构件生物的植物本身构件间的相互影响(B)同一种群的植物邻接个体间的相互影响(C)不同种群的植物间的相互影响(D)植物种群不同集群间的相互影响18 下列哪一项是物种扩散成功与否的衡量标准 ( )(A)传播(B)定居(C)竞争(D)消亡19 与森林生态系统相比,草原生态系统 ( )(A)结构简单(B)组成复杂(C)生物量高(D)以腐屑食物链占优势20 氮素的下列四种状态

5、中,能被植物的根直接吸收利用的是 ( )(A)N 2(B) NO2(C) NH4+(D)NH 3二、填空题21 生物生存所不可缺少的各种生态因子,统称为_。22 当潮湿气团超过大型山脉时,在迎风侧形成降水,而在背风侧形成干热气候,使山脉的两侧分布着截然不同的植被类型,这种风称为_。23 可持续发展包括两层含义,一是人类要发展,要满足人类的发展要求,二是不能损害自然界支持_的生存能力。24 根据种群的发展趋势,种群的年龄结构可分为_、稳定型种群和衰退型种群。25 群落的_是指群落在水平方向上的配置状况或水平格局,生物种群在水平上的水平结构,也称作群落的二维结构。26 对植物群体的总光能利用率产生

6、影响的主要因素是光合面积、_和光合能力。27 能够被植物叶绿素吸收利用的太阳辐射称为_。28 种群的均匀分布型的形成原因,主要是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的_。29 人类因素造成的生态失调包括人与自然策略的不一致、滥用资源和_。30 种的均匀度指一个群落或生境中全部物种个体数目的_状况,它反映的是各物种个体数目分配的均匀程度。31 生物量是指_动物、植物等生物的总重量。32 土壤中某些真菌能与某些高等植物的根系形成共生体称为_。33 地球淡水的重要来源是_。34 _以多年生草本植物占优势,辽阔无林,在原始状态下常有各种善于奔驰或营穴洞生活的草食动物栖居其上。35 物种均匀性越大,则多样性越_。36 磷循

7、环的途径是从_开始的。37 在种群的进化与适应过程中,两种最基本的生态对策是 r 对策和_。38 净初级生产力是指单位面积和时间内总生产力减去植物_所剩下的数量。39 由环境资源所决定的_就称为环境负荷量。40 在大气上空的_能吸收过滤掉紫外线辐射中最强的波段,保护地面生物免受紫外线伤害。三、判断题41 全球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全球陆地和全球海洋。 ( )(A)正确(B)错误42 生物对不同生态因子的耐受性不同,并且耐受性可以人为改变。 ( )(A)正确(B)错误43 紫外光可以诱杀害虫、消毒灭菌,但大剂量紫外光也会使生物发生病变甚至致死。 ( )(A)正确(B)错误44 梨、苹果不能在热带地区

8、栽培是因为降水量太大。 ( )(A)正确(B)错误45 老虎种群的个体分布属于随机分布。 ( )(A)正确(B)错误46 附生植物与被附生植物之间是一种典型的寄生关系。 ( )(A)正确(B)错误47 生态优势种最显著的特征是生物个体最大。 ( )(A)正确(B)错误48 森林中鸟的数量与森林的周长成正比,是因为服从边缘效应。 ( )(A)正确(B)错误49 生态系统的发展趋势是营养物质循环变慢。 ( )(A)正确(B)错误50 农业的最终发展方向是机械化农业。 ( )(A)正确(B)错误四、简答题51 简述种群年龄结构的含义及其基本类型。52 简述生物多样性概念及其包含的三个层次。53 简述

9、温度与生物分布的关系。五、论述题54 试分析影响演替的一些因素。专升本(生态学基础)模拟试卷 95 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2 【正确答案】 A3 【正确答案】 C4 【正确答案】 B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A8 【正确答案】 D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B11 【正确答案】 A12 【正确答案】 C13 【正确答案】 D14 【正确答案】 C15 【正确答案】 A16 【正确答案】 D17 【正确答案】 B18 【正确答案】 B19 【正确答案】 A20 【正确答案】 C二、填空题21 【正确答案】 生存条件(或生活条件)22

10、【正确答案】 焚风23 【正确答案】 当代人和后代人24 【正确答案】 增长型种群25 【正确答案】 镶嵌性26 【正确答案】 光合时间27 【正确答案】 生理有效辐射28 【正确答案】 竞争29 【正确答案】 经济与生态分离30 【正确答案】 分配31 【正确答案】 单位面积内32 【正确答案】 菌根33 【正确答案】 大气降水34 【正确答案】 草原群落35 【正确答案】 大36 【正确答案】 岩石圈37 【正确答案】 K 对策38 【正确答案】 呼吸消耗量39 【正确答案】 种群限度40 【正确答案】 臭氧层三、判断题41 【正确答案】 B42 【正确答案】 A43 【正确答案】 A44

11、 【正确答案】 B45 【正确答案】 B46 【正确答案】 B47 【正确答案】 B48 【正确答案】 A49 【正确答案】 A50 【正确答案】 B四、简答题51 【正确答案】 (1)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在种群中所占比例为年龄结构。(2)年龄结构的基本类型如下:增长型。年龄锥体呈典型的金字塔形,下宽上窄(或答:幼年个体多,老年个体少),种群处于增长期。稳定型。年龄锥体大致呈钟形,各年龄级个体比例适中,种群数量处于稳定状态。衰退型。年龄锥体底部窄,上部宽(或答:幼年个体少,老年个体多),种群数量处于下降状态。52 【正确答案】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的多样化和变异性以及生境的生态复杂性。(1)遗传

12、多样性:指各个物种所包含遗传信息的多样性。(2)物种多样性:指地球上生物种类的多样化。(3)生态(或生态系统)多样性:指生物圈中生物群落、生境与生态过程的多样化。53 【正确答案】 (1)当环境温度高于或低于生物的最高或最低临界温度时,生命活动就受到限制或无法生存。所以,生物往往分布于其最适温度附近地区。(2)由于多数生物的最适温度在 2030 ,因而温暖地区分布的生物种类多,低温地区生物种类少。(3)决定生物分布的因子不仅是温度因子,但它是影响生物分布最重要的因子。温度和降水共同作用,决定着生物群落分布的总格局。五、论述题54 【正确答案】 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内部关系与外界环境中各种生态因

13、子综合作用的结果。其原因有以下一些:(1)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和动物的活动性。由于植物繁殖体的迁移散布普遍而经常发生,因此,任何一地段,都有可能接受这些扩散来的繁殖体。植物繁殖体的迁移和散布是群落演替的先决条件。对动物来说,每当植物群落的性质发生变化的时候,居住在其中的动物区系实际上也在作适当的调整,使得群落内部的植物和动物又以新的联系方式统一起来。(2)群落内部环境变化。这种变化是由群落本身的生命活动造成的,与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没有直接的关系;有些情况下,是群落内物种生命活动的结果,为自己创造了不良的居住环境,使原来的群体解体,为基地植物的自下而上提供了有利条件,从而引起演替。(3)种内和种间的关系改变。组成群落的物种在其内部以及物种之间都存在特定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随着外部环境条件和群落内环境的改变而不断地进行调整,进而使群落特性或多或少地改变。(4)外界环境条件的改变。影响演替的外部环境条件并不限于几种,凡是与群落发育有关的直接或间接的生态因子都可成为演替的外部因素。(5)人类的活动。人对生物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所有的自然因子,因为人类社会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的,可以对自然环境中的生态关系起促进、抑制、改造和建设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