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实践和认识练习试卷 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首要的和基本的观点是( )(A)矛盾的观点(B)物质的观点(C)实践的观点(D)联系的观点2 马克思主义哲学所说的实践是指( )(A)人们的一切活动(B)人们的日常活动(C)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活动(D)人们的精神活动3 否认“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 ,这观点属于( )(A)旧唯物主义观点(B)唯心主义观点(C)二元论观点(D)不可知论观点4 “从物到感觉和思想 ”与 “从思想和感觉到物”是( )(A)辩证唯物论和旧唯物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B)辩
2、证法和形而上学的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两条认识路线的对立(D)可知论与不可知论的对立5 对一个复杂事物的正确认识往往需要经过( )(A)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B)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两次飞跃(C)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一次完成(D)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6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之间的关系是( )(A)个性和共性的关系(B)特殊和一般的关系(C)对立和统一的关系(D)原因和结果的关系7 辩证唯物主义认为实践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 )(A)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B)是相对的(C)是绝对的(D)既不是绝对的,又不
3、是相对的8 在真理观上坚持唯物主义,就必须承认真理具有( )(A)相对性(B)绝对性(C)主观性(D)客观性9 在真理观上坚持辩证法,就必须承认真理具有( )(A)相对性(B)绝对性(C)客观性(D)主观性10 真理问题上的( )认为,真理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 )(A)唯物论(B)辩证法(C)历史观(D)二元论11 在认识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 )(A)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D)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12 在实践活动中,主体和客体之间是( )(A)改造和被改造的关系(B)反映和被反映的关系(C)满足和被满足的关系(D)利用和被利用的关系13 正确
4、认识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可以避免现实工作中的( )(A)主观唯心主义和客观唯心主义(B)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C)相对主义和绝对主义(D)形式主义和虚无主义14 真理的绝对性,是指真理的( )(A)客观性和无限性(B)具体性和条件性(C)抽象性和条件性(D)主观性和抽象性15 相对真理是指( )(A)不包含绝对性的真理(B)相对谬误(C)基本上正确,包含有谬误的成分(D)正确认识,在广度和深度上有待于进一步精确和完善二、简答题16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17 为什么说“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18 如何理解“ 真理是客观的 ”?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9 马
5、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20 真理是有用的。21 任何认识都直接来自实践。22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也是检验真理的一个标准。四、论述题23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实践和认识练习试卷 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2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3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4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6 【正确答案】 C【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7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6、实践和认识8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9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10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11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12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13 【正确答案】 B【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14 【正确答案】 A【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15 【正确答案】 D【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二、简答题16 【正确答案】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们是对立统一关系。实践决定认识(包括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
7、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即认识对实践有能动性,正确的认识或理论指导实践有利于取得成功,错误的认识或理论指导实践导致挫折或失败。【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17 【正确答案】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因为变化着的实践不断地给人们提出新的认识课题,推动人们进行新的探索和研究;实践也不断地提供回答这些新课题所需要的新材料和新经验;实践不断地创造出新的物质手段和物质工具;实践不仅改造了客观世界,而且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使主观世界也得到了改造;实践逐渐改变和完善了人的神经系统功能和结构,使思维能力和认识能力随着实践的发展而提高。总之,人类对物质世界认识的广度
8、和深度均取决于实践的形式和发展状况。【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18 【正确答案】 真理是客观事物及其规律在人们意识中的正确反映。是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真理是客观的,坚持了辩证唯物主义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认识路线;真理的内容是客观的(因为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是真理的来源);检验真理的标准是客观的(因为社会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标准,有客观性);真理是客观的,坚持了真理问题上的唯物论。【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三、辨析题 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9 【正确答案】 正确。理由:符合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关于认识的本质要求。(1)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反映论,贯彻了辩证唯物主义
9、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的基本原则,强调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对了唯心主义的认识论。(2)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科学的实践观引入认识论,指明了认识的主体在实践中对认识的客体有能动反映和能动改造的主动性,正确地解决了主体和客体之间的辩证关系,反对了旧唯物主义的消极被动反映论,从而坚持了彻底的唯物主义可知论。(3)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把认识的辩证法贯穿于认识发展的全过程之中,阐明了认识是一个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无限发展的过程,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在认识上的直观性和简单性。总之,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是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能动的反映是摹写和创造的统一,反对了在认识
10、问题上的先验论、旧唯物主义和不可知论等。【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20 【正确答案】 正确。理由:(1)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性的正确反映,是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它能正确地反映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领域的一般发展规律,为人们正确地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了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这角度上看,真理是有用的。(2)真理是有用的,要求人们在实践中必须坚持真理和发展真理,为捍卫真理而斗争,利用真理的力量促进我国现代化建设。(3)真理是有用的,要求人们用正确的态度对待真理,反对把它同“有用的就是真理”这种实用主义真理观混淆起来。【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21 【正确答案】 错误。理由:(1)实践
11、是人们能动地探索和改造现实世界的社会性客观活动,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实践和认识之间是对立面统一的关系。在两者的辩证关系中,实践决定认识,认识对实践有反作用。(2)实践是认识的来源,这是确定不移的方向。事实上,在每个人的大多数知识中,直接参与实践获得的直接经验是少数,绝大多数的知识来自间接经验。认识的获得,既要参与社会实践又要学习间接理论,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是“源” 和“流”的关系。如果认为一切认识都要从实践中获得,那是不现实的。【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22 【正确答案】 错误。理由:(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真理标准问题上的唯物论。坚持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是
12、由真理的本性(主观与客观相符合)决定的,是由实践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和优点决定的。任何认识,无论是正确的、还是错误的,最终都要经过实践的检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也不例外。(2)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虽然是真理,但是属于认识范畴,必须接受实践的进一步检验,而不能成为检验真理的标准。如果把其作为检验真理的标准,那就会使其成为教条而生搬硬套,最终犯“左倾” 或右倾错误。【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四、论述题23 【正确答案】 感性认识是认识主体在实践基础上通过感官对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和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有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认识形式;理性认识是认识主体在大量感性材料的基础上通过思维对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面、事物的内在联系的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思维形式。两者是对立统一关系。两者相互联系,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这坚持了认识问题上的唯物论;理性认识是感性认识发展的产物,这坚持了认识问题上的辩证法。两者相互渗透,感性认识渗透着理性认识,理性认识渗透了感性的因素。因为感性认识要用概念等思维形式来表达,并在理性认识指导下进行;理性认识要以感性材料为基础,两者不可分离。把两者关系割裂开来就会导致哲学史上的经验论和唯理论,在实践中就会犯经验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知识模块】 实践和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