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 2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加下划线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 )(A)颔 联(hn) 思忖cn 悄声(qio) 物阜民安(f)(B) 摒 弃(bng) 咋舌(z) 冷 然(lng) 倾箱倒箧(qi)(C)沉 浸(jn) 跻身(j) 撰写(zhun) 大笔如橼(yun)(D)宽 宥(yu) 车辆(ling) 仓廪(ln) 凭栏骋 目(chng)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 )(A)聚沙成塔,集掖成裘,只有锲而不舍地学习,才能积累全面丰富的知识。(B)乡村风光,甚觉宜人,野外景致,殊有情趣,远近树木参天,蔚为大观。(C)他的散文和小说富有诗
2、情画意,也不乏扣人心弦之笔和感人肺腑之言。(D)在维也纳金色大厅里听到带有浓郁山野情调的中国民歌,感到别有风味。3 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 )(A)教育是打开个人智慧之门的金钥匙,也是改变国家和民族命运的铺路石,更是人类文明传续的不竭动力。(B)草原上,帐篷像蘑菇一样四处散落,帐篷前篝火点点,军马安闲地吃着夜草,隐隐的鼾声在大地上沉浮。(C)千百年来,湘江培育着两岸的乡村和城市,湘江之水不仅流人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也荡漾在他们的梦境中。(D)树立大国风范,涵养大国心态,让世界看到中国的开放、包容和自信,看到中国人民的团结、理性和智慧。4 下列各句中有语病的一句是 ( )(A)
3、超越种族、信仰、社会制度的差异,增进各国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促进和平、友谊与团结,在尊重世界多样性的基础上实现人类和谐发展,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的深刻内涵。(B)文艺复兴揭开了欧洲腾飞的序幕,工业革命拉大了欧洲与中国的距离,当火车在欧洲大地高歌猛进的时候,中国的辽阔土地上,木制独轮车还在吱吱呀呀地唱着千年的凄凉。(C)风云变幻的 20 世纪已经过去,那些为中国的命运呐喊的诗界前辈也已经走远,在新的世纪,面对商品经济大潮的冲击,我们应该如何拨开喧嚣的迷雾,高扬起前辈诗人使命意识的旗帜?(D)我国的文化遗产是我们民族悠久历史的证明,是我们与祖先沟通的重要渠道,也是我们走向未来的坚实根基,我们应当永远
4、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5 下列各项中最适合填在横线上的一项是 ( )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 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_。可以说,不论天涯海角,凡是华人聚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 的身影。(A)中华儿女都是“ 龙的传人” ,中国人在海外被称为唐人(B) “龙” 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 龙的传人”(C) “龙” 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儿女都是炎黄的子孙(D)中国人都是“ 龙的传人” ,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 ”6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晋南北朝时期出现的“志人” 、“志怪”小说,被称为“笔记小说” 。它是我国古典小说的
5、雏形。(B)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录了从西周到战国近 500 年的诗歌305 篇。它以四言诗为主,普遍运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C)律诗,每首八句,依次为首联、颈联、颔联、尾联。颈联、颔联讲究对仗,二、四、六、八句押韵。(D)元曲包括两类,即套曲和小令。7 在盛唐诗坛上,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是 ( )(A)王昌龄(B)王维(C)岑参(D)杜甫8 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有呐喊、彷徨 、朝花夕拾等。(B)郭沫若 1921 年出版的第一部诗集是女神。(C)长篇小说围城的作者是沈从文。(D)曹禺是现代著名的剧作家,作品有雷雨 、屈原、日出等。9 下列有关文
6、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词调等于乐谱,一般与题意无关,如苏轼的 念奴娇、岳飞的满江红、辛弃疾的永遇乐都是词调,与题意没有联系。(B)从词牌分类看,如梦令、西江月、忆江南、凉州词、菩萨蛮都属于小令。(C)冯梦龙编订的“三言”,保存了不少宋元话本,也有不少明人的“拟话本” ,即文人模拟话本的故事形式所编写的作品。(D)“二十四史 ”是指从史记到明史的二十四部史书。10 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魏武帝曹操,三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建安文学”的开创者,他的名作龟虽寿、观沧海至今为人传诵。(B)陶渊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第一位田园诗人,诗文辞赋皆长,
7、以平淡自然、精炼质朴的艺术特色著称,散文桃花源记、诗归园田居都是传世名篇。(C)南朝齐梁间杰出的文学理论家刘勰所撰写的文心雕龙,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文学理论著作,包括总论、文体论、创作论、批评论四个主要部分,对后世文学批评家深有影响。(D)白居易是唐代新乐府诗歌运动的倡导者,他的 秦中吟是新乐府的代表作品,琵琶记、长恨歌都是为后世传诵的佳作。二、填空题11 接天莲叶无穷碧,_。(宋.杨万里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12 蝉噪林逾静,_。(南朝.梁.王籍人若耶溪)13 天苍苍,野茫茫,_。(北齐.北朝民歌敕勒歌)14 _,直挂云帆济沧海。(唐.李白行路难)15 _,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
8、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6 对联在语言形式上的最大特点是_,律诗中的颔联和颈联也具有这样的特点。17 司马迁的史记原名_。18 _,又称新潮诗歌,多用象征手法,具有不透明性和多样性,代表人有北岛、顾城等。19 三国志和三国演义这两本书的作者依次是西晋的陈寿和元末明初的_。20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出自诸葛亮的_ 。三、阅读理解20 阳光的香味林清玄我遇见一位年轻的农夫,在南方一个充满阳光的小镇。那时是春末,一季稻谷刚刚收成,春日阳光的金线如雨倾盆地泼在温暖的土地上,牵牛花在篱笆上缠绵盛开,苦苓树上鸟雀追逐,竹林里的笋子正纷纷绽出土地。细心地聆听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真是人间
9、非常幸福的感觉。农夫和我坐在稻谷旁边,稻子已经铺平摊开在场上。由于阳光的照射,稻谷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也染上了一种强悍的铜色。我在农夫家做客。刚刚是我们一起把稻子倒出来,用犁耙推平的也不是推平,是推成小山堆一般,一条棱线接着一条棱线,这样可以让“山脉” 两边的稻谷同时接受阳光的照射。似乎几千年来都是这样晒谷子,因为等阳光晒过,八爪耙把棱线推进原来的谷底,则稻谷翻身,原来埋在里面的谷子全翻到向阳的一面来这样晒谷子比平面有效而均衡,简直是一种阴阳哲学。农夫用斗笠扇着脸上的汗珠,转过脸来对我说:“你深呼吸看看。”我深深地吸了一口气,缓缓吐出。他说:“你闻到什么没有 ?”“我闻到的是稻子的气味
10、,有一点香。” 我说。他开颜笑了,说:“ 这不是稻子的气味,是阳光的香味。”阳光的香味? 我不解地望着他。那年轻的农夫领着我走到稻谷中间,伸手抓起一把向阳一面的谷子,叫我用力地嗅,稻子成熟的香气整个扑进我的胸膛;然后,他抓起一把向阴的埋在内部的谷子让我嗅,却没有香味了。这个实验让我深深地吃惊,感觉到阳光的神奇,究竟为什么只有晒到阳光的谷子才有香味呢?年轻的农夫说他也不知道,是偶然在翻稻谷晒太阳时发现的。那时他还是个大学生,暑假偶尔帮忙,想象着都市里多彩多姿的生活,自从晒谷时发现了阳光的香味,竟使他下了决心留在家乡。我们坐在稻谷边,漫无边际地谈起阳光的香味,然后我几乎闻到了幼时刚晒干的衣服上的味
11、道,新晒的棉被、新晒的书画的味道,阳光的香气就那样淡淡地从童年中流泻出来。自从有了烘干机,那种衣香就消失在记忆里,从未想过竟是阳光的原因。农夫自有他的哲学,他说:“你们都市人可不要小看阳光,有阳光的时候,空气的味道都是不同的,就说花香好了,你有没有分辨过阳光下的花与屋里的花香气不同呢?”我说:“那夜来香、昙花香又作何解呢?”他笑得更得意了,“ 那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的。”我便那样坐在稻埕边,一再地深呼吸,希望能细细地品味阳光的香气。看我那样正经庄重,农夫说:“ 其实不必深呼吸也可以闻到,只是你的嗅觉在都市退化了。”注 稻埕:这里指晒谷场。文章解说:本文是台湾作家林清玄的哲理性散文,又称光之香。
12、文章记述了一个城里人与一位放弃城市繁华生活回到乡村皈依土地、阳光,反璞归真的原本是大学生的农夫一起翻晒稻谷的故事,围绕着“阳光的香气” ,将“绘嗅 忆议 盼” 几个材料串联起来,表达了对远离自然的忧虑和回归自然的渴盼,使读者跟随作者的叙述唤醒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天性,一起感受大自然天赋之香的幸福心情以及渴望回归自然的迫切愿望。从而表明了人与大自然的日益疏远的现实,表达了人类应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深刻立意。21 在“细心地想着植物突破土地,在阳光下成长的声音” 一句中,作者为什么要用“想着”?这样写有什么好处?22 根据你的体会,分析“由于阳光的照射,稻埕闪耀着金色的光泽,农夫的皮肤染
13、了一种强悍的铜色” 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23 为什么农夫说夜来香和昙花“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请联系他在家乡务农的选择,分析这句话的含意。24 联系全文,概括写出本文的主旨。24 寇恂字子翼,上谷昌平人也,世为著胜。光武南定河内,而更始大司马朱鱿等盛兵据洛阳。光武难其守,问于邓禹日:“诸将谁可使守河内者?”禹日:“昔高祖任萧何于关中,终成大业。今河内带河为固,户口殷实,北通上党,南迫洛阳。寇恂文武备足,有牧人御众之才,非此子莫可使也。”乃拜恂河内太守,行大将军事。建武二年,执金吾贾复在汝南,部将杀人于颖川,怕捕得系狱。时尚草创,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戮之于市。复以为耻,还过颖川,谓左右日:“
14、吾与寇恂并列将帅,而今为其所陷,大丈夫岂有怀侵怨而不决之者乎?今见恂,必手剑之!” 恂知其谋,不欲与相见。谷崇日:“崇,将也,得带剑侍侧。卒有变,足以相当。” 恂日:“不然。昔蔺相如不畏秦王而屈于廉颇者,为国也。区区之赵,尚有此义,吾安可以忘之乎?”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入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贾复勒兵欲追之,而吏士皆醉,遂过去。恂遣谷崇以状闻,帝乃征恂。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帝日:“天下未定,两虎安得私斗? 今日联分之。” 于是并极欢。(高)峻据高千,丧诛坚守,天将军耿弃等围之,一岁不拔。十年,帝议遣使降之,乃谓恂曰:“ 卿今为吾行也。若峻不即降,
15、引耿奔等五营击之。” 恂奉玺书至第一(第一,高平城名) ,峻遣军师皇甫文出谒,辞礼不屈。恂怒,将诛文。诸将谏日:“高峻精兵万人,率多强弩,连年不下。今欲降之而反戮其使,无乃不可乎?”恂不应,遂斩之。遣其副归告峻日:“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峻惶恐,即日开城门降。诸将皆贺,因日:“ 敢问杀其使而降其城,何也 ?”恂曰:“皇甫文,峻之腹心,其所取计者也。今来,辞意不屈,必无降心。全之则文得其计,杀之则峻亡其胆,是以降耳。”诸将皆曰:“ 非所及也。 ”恂经明行修,名重朝廷,所得秩奉,厚施朋友、故人及从吏士。常日:“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时人归其长者,以为有宰相器。十
16、二年卒,谥日威侯。(选自后汉书.邓寇列传,有删节)25 对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南 迫 洛阳。 迫:逼迫(B)有牧人御 众之才。 牧:统治(C) 引 耿弁等五营击之。 引:带领(D)恂经明行 修 ,名重朝廷。 修:美好26 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恂 乃 戮之于市。侯生视公子色终不变,乃谢客就车。(B)恂遣谷崇以状闻。秦亦不以 城予赵,赵亦终不予秦璧。(C)卿今 为 吾行也。吾社之行为 士先者。(D)吾因士大夫以致此,其可独享之乎。尔其无忘乃父之志。27 下列句子中反映寇恂机智有谋略的一组是 ( )军营犯法,率多相容,恂乃
17、戮之于市。恂和知其谋,不予与相见。乃敕属县盛供具,储酒醪,执金吾军人界,一人皆兼二人之馔。恂乃出迎于道,称疾而还。恂至引见,时复先在坐,欲起相避。遣其副归告峻日:“ 军师无礼,已戮之矣。欲降,急降;不欲,固守。”(A)(B) (C) (D)28 下列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因敌人强大,河内重要,寇恂文武兼备,光武才任命他做河内太守。(B)寇恂为了国家利益和不激化内部矛盾,才不想和贾复相见。(C)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就在于他出言不逊,触犯了寇恂的尊严。(D)寇恂与贾复矛盾的最终解决是因为光武帝出面调解。四、作文29 请你自拟信息,写一份寻人启事。要求:(1)格式正
18、确;(2)信息量充分;(3)语言规范,表达准确;(4)字数在 100 左右。30 根据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要求:(1)题目自拟;(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结构完整,语句通顺;(4)字数在 8001000 之间。某鞋厂派了两名推销员,一同飞往一个海岛开辟市场。刚一下飞机,他们就了解到所有岛民从来没有穿鞋的习惯。推销员甲心里凉了半截,立即向厂里发出电报:“这里没有市场,预计他们的需求量为零!” 推销员乙却惊喜万分,也立即向厂里发了电报:“市场前景广阔,他们的需求量将从零开始。”江苏专转本(语文)模拟试卷 2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A 项,悄声 qio,
19、B 项,摒弃 bng,泠然 lng,C 项,大笔如椽chun。2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集腋成裘。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C 项,“培育”有培养幼小的生物,使它发育成长和培养 (如培养一代新人等)之意。在句中与主语“湘江”宾语中心语“乡村和城市”不搭配。A 项,“传续”是继承、延续之意,故 A 项正确。B 项,“沉浮 ”有“起伏、消长“之意,B 项正确。D 项,“涵养”有“蓄积并保持”之意,D 项正确。答题时,可以从词义、搭配习惯、适用范围等方面加强对实词的辨析。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我们应当永远保持对古代文明成果的尊重和珍惜,以及祖先的缅怀和感恩”,保持缅怀和
20、感恩。搭配不当。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本语段的话题是“龙”,这一句应该是解说前一句舞龙的原因,后一句是解说龙的群众基础。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诗经收录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的诗歌 305 篇;律诗的四联依次为首联、颔联、颈联、尾联;元曲包括散曲和杂剧。7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王维是盛唐田园山水诗派的代表诗人。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朝花夕抬是散文集,不是小说;围城是著名作家钱钟书先生的作品;屈原是郭沫若的作品。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菩萨蛮不是小令。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秦中吟和新乐府是并列的两组诗。二、填空题11 【正确答案】
21、 映日荷花别样红12 【正确答案】 鸟鸣山更幽13 【正确答案】 风吹草低见牛羊14 【正确答案】 长风破浪会有时15 【正确答案】 安得广厦千万间16 【正确答案】 对仗17 【正确答案】 太史公书18 【正确答案】 朦胧诗19 【正确答案】 罗贯中20 【正确答案】 出师表三、阅读理解21 【正确答案】 因为植物生长本无声音,作者用“想着” 一词是在用心感受大自然的生机活力,并带领读者一起去静心感悟这大自然的生命之声,让人们感受自然,亲近自然,更富有表现力。22 【正确答案】 这句话首先写出了阳光的作用:“闪耀着金色的光泽” 是阳光带来的良好的收成和劳动的美好;“染了一种强悍的铜色” 是阳
22、光带来的健康的体魄和阳刚之美,这都是大自然的赐予,这是回归自然、亲近自然的结果,与下文写年轻农夫扎根农村,回归自然,以及感受阳光之香照应。23 【正确答案】 夜来香和昙花虽是香气浓郁,但却是脱离自然脱离了阳光,只在夜间开放,所以是一种阴柔之美,而没有那种壮美之感,也正如年轻的农夫当年想象着都市里多姿多彩的生活,都市生活虽然多彩,但却脱离了大自然,让人嗅觉退化,没有回归大自然亲近自然的那种开阔壮美,表现了对阳光的赞美。或答:夜来香和昙花夜间开花,所以是一种阴香;“没有壮怀” 是一种拟人说法,与农夫决心务农韵行动形成对比,体现了农夫肯定阳光之美的观点。24 【正确答案】 本文通过表现“阳光的香味”
23、 ,肯定农夫的阳光生活,美好劳动,务农的选择等,强调人的嗅觉在都市里退化;肯定一种贴近阳光,接近自然的生活和天性。写的是作者表达了对远离自然的忧虑和回归自然的渴盼,使读者跟随作者的叙述唤醒人类与自然息息相关的天性,一起感受大自然天赋之香的幸福心情以及渴望回归自然的迫切愿望。从而表明了人与大自然的日益疏远的现实,表达了人类应热爱自然、亲近自然、保护自然的深刻立意。25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迫”应理解为“接近”。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B 项中的“以”均为介词,可译作“把”。A 项中的“乃”,前一个意为“竟然”,后一个意为“于是”;C 项中的“为”,前一个是介词,可译作 “
24、替”,后一个是动词,可译为“做”;D 项中的“其”,前一个表反问语气,可译作 “难道”,后一个是加强肯定语气的副词,可译作“一定”。27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句表现他执法严正的品格。 、 句表现他胸襟开阔的美德。2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寇恂杀死皇甫文的原因不是因一己之利,而是一种策略,以此来威慑高峻,使其早降。四、作文29 【正确答案】 寻人启事张三,男,65 岁,身高 172 米左右,偏瘦、较黑、平头、驼背。于 2007 年 7 月19 日上午 10:30 左右在颐和园游玩时与家人走散。走散时身穿灰色中山装,脚穿白色旅游鞋。知情者请与其家人联系。联系电话:12345678,联系人:张四。张四年月日30 【正确答案】 为什么同样的信息,会在甲、乙两个推销员身上产生截然不同的反馈呢?这就要分析他们对同一事物的不同认识。从市场的需求看,是只看现状,还是看发展? 从观察事物的方法看,是只看一面,还是看两面? 从主观认识上看,是积极地开辟还是消极地对待?运用辩证的观点,联系现实生活,是写好这类文章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