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priceawful190 文档编号:912258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3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丝绸之路2 “大一统”意识3 三公九卿4 孝廉5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6 永嘉之乱7 玄学二、简答题8 简述中国古代重农主义的基本国策。9 南北朝时期,佛教作为宗教,其精神因素渗透到中国文化的哪些方面?三、论述题10 试述郡县制的确立。11 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四、填空题12 郡县制建立于_。13 秦朝的中央“ 三公” 是_ 。14 秦汉时期,县以下的基层组织有_、_、_.15 西汉成帝时,为了集权,则把宰相的权力分为_、_、_。16 汉代察举制度中最显著的三科是_、_、_。17 重农主义是为保护

2、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我国重农主义观念起于_。18 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_。19 西汉时期,强调“ 独尊儒术 ”的是_。20 东汉时期,_写了理乱篇,把秦汉以来的历史总结为从大乱到小乱再到大乱的循环。21 西晋灭亡后,北方出现了许多政权迭立并混战的局面,旧史通称这些政权为_。22 主张“越名教而任自然” 的是_。23 东晋士人最热衷的“ 家常 ”摆设是_、_ 、_、_。24 佛教最早传入中国的教义是小乘教派的_。25 曾经四次出家,每次都由大臣用上亿的钱赎回的皇帝是_。26 南朝最富于观念论色彩的是神灭论的争论,以文章神灭论得名,文章的作者是_。27 北魏时期,拓跋

3、氏统治者采用汉族知识分子的建议,实施_,切实地促进了鲜卑人从游牧向农业居民的转化。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名词解释1 【正确答案】 丝绸之路是横贯欧亚大陆的东西方交通要道。从西汉武帝派张骞出使西域到东汉明帝派班超出使西域,汉朝共用 200 余年的时间,打通了通往西域各国的“丝绸之路 ”。这条 “丝绸之路”不仅交流着物质,也沟通着中外的文化。中国文化经西域传到中亚乃至欧洲,异域文化如音乐、舞蹈等大量传来,特别是佛教的东传,更是打通西域最明显的结果之一。【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 【正确答案】 其强调“四海一家” ,是西周以来就已成就的

4、国家观念。重关九译,四裔来朝,是古代王朝引以为荣的大事。它启发秦汉帝国不断经略四方,把广阔地域上各古老的人群联系在一起,形成新的民族融合,共同前进。【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3 【正确答案】 秦朝为中央集权制奠定了规模。最高权力者称皇帝,表示他的地位与上天同尊。皇帝之下是所谓的“三公” ,即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三公的权力各自独立,互不相属,从而保证皇帝决断的大权。三公之下设掌管具体事务的官吏,主要有九个部门,在汉代称“九卿” 。【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4 【正确答案】 孝廉是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孝廉即孝子廉吏是两汉人仕的正途之一。被举的人一般是州郡的属吏和经学儒士。

5、举孝廉后,有的做地方县的令、长、丞以至州郡一级的太守、刺史,更多的则是到中央做郎官。【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5 【正确答案】 在西汉前期,汉武帝要“兴太平” ,就要 “制礼作乐”,要“ 改正朔,易服色”,要举行封禅大典,大兴繁文缛节的建置,而儒学最能符合这种要求。所以,在公元前 134 年,汉武帝接受董仲舒天人三策的建议,罢黜黄老百家之言,独尊儒术,自此儒家思想正式上升为国家的统治思想,一直延续了两千年。【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6 【正确答案】 晋永嘉二年,匈奴贵族刘渊在山西平阳称帝,国号汉。永嘉五年,刘渊的军队攻陷洛阳,俘虏晋朝皇帝,史称“永嘉之乱” 。其最大的结果是

6、北方边地民族的大举内侵和汉族人群的大规模迁移。【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7 【正确答案】 玄学是魏晋时期用老庄思想糅合儒家经义的一种新哲学思潮。一般认为玄学的开创人是曹魏的何晏、王弼。他们倡导玄学,竞事清谈。但到稍后的嵇康、阮籍时,因他们极端厌恶司马氏以道德的“名教” 欺世,于是标举“自然”大唱反调,在行为上更是放纵,不守礼法,为世人树立了一种名士形象。西晋立国后,一些清谈名士如向秀、郭象屈从于司马氏,著文否定嵇、阮的主张,使玄学完全变成了为西晋统治及门阀利益服务的思想工具。【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二、简答题8 【正确答案】 重农主义是为保护小农而打击工商业的一种国家观念

7、。这种观念起于西周,成就于战国的法家。这种观念视农业为“本” 、工商业为“末”。它使秦国获得了统一的成功,在西汉成为国家的基本国策。【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9 【正确答案】 (1)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岗石窟及寺庙建筑中气魄宏大、金碧辉煌的雕塑、绘画都是艺术中的新景象。(2)佛理影响着诗歌的内容,佛家感化世人的讲诵和演唱,促使新的文学体裁的产生。(3)佛经的翻译,促进了人们对汉语声调的认识。(4)佛经的流传,刺激着印刷业的新变。(5)佛教节日不仅关乎艺术表演,也影响着民间的经济贸易。(6)一些源于印度的财政制度,如抵押借贷等也在中国立足。(7)佛教哲学对中国人思维方式的影响,更是深

8、入而持久。后来儒家在学术建设方式上,吸收了许多佛家论理的长处。总而言之,佛教的深入,从方方面面深化了中国固有的文化。【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三、论述题10 【正确答案】 从秦朝建立到汉武帝初期百余年里,王朝政治经历了郡县制与分封制的反复。秦朝实施郡县制,守旧的读书人因反对这一新制度,遭到了坑杀,但分封的观念依然大有市场。秦末的暴政激起万民的反抗,不少六国贵族的后人试图利用民心恢复旧制,典型的表现就是项羽以“霸王” 的身份“封建”天下。汉文帝、景帝时期,西汉同姓分封制相对稳定,不少诸侯国经济文化有声有色,但是不久矛盾就爆发了。王朝在分封诸国时,是把等级和礼法放在首位的,封国任何势力和

9、权力方面的增加,都会被视为对朝廷的冒犯;而诸侯国随着实力的增加也逐渐坐大。双方找不到共存的平衡点,就只有战争。在西周,封建诸侯所以成功,在于当时众多“非我族类,其心必异 ”的部族的存在,共同的文化基础尚未形成。这都限制着王朝与诸侯必须共存共生。汉代这样的前提已经消失,诸侯国只会片面发展自己而不顾朝廷。汉景帝时以吴国为首的“七国之乱” 的爆发及其平定,标志着分封诸侯做法的彻底过时。经过汉武帝一番切实的削弱政策的实施,郡县制作为王朝惟一的政治制度,最终得到确立。政治大一统的格局由此正式形成。【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1 【正确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出现过民族大融合。南朝:中原人群的南

10、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北方: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对中原文化有较深的熏染。北魏与其说是汉化,还不如说是“南朝化” 。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隋唐立国思想的许多方面,须从其制定者的北方文化背景去考虑,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四、填空题12 【正确答案】 秦朝【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3 【正确答案】 丞相、太尉、御史大夫【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4 【正确答案】 乡、亭、里【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5 【正确答案】 司马、司徒、司空【知识模块】 中国

11、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6 【正确答案】 茂才、孝廉、贤良方正文学【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7 【正确答案】 西周【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8 【正确答案】 国家观念【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19 【正确答案】 汉武帝【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0 【正确答案】 仲长统【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1 【正确答案】 五胡十六国【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2 【正确答案】 嵇康【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3 【正确答案】 清谈、诗赋、书法、佛理【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4 【正确答案】 四十二章经【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5 【正确答案】 梁武帝【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6 【正确答案】 范缜【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27 【正确答案】 均田制【知识模块】 中国文化的历史发展脉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