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

上传人:medalangle361 文档编号:913730 上传时间:2019-02-28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47.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自考类试卷]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30及答案与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试卷 30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文化一词中“ 文” 的本义是 ( )(A)品德(B)文治教化(C)错画(D)修养2 一个时期某一阶层或某一行业的人群对文化问题所持的态度和看法,或在某一文化事象里所表现的意识形态,称作 ( )(A)文化思潮(B)文化传统(C)文化观念(D)文化现象3 青藏高原地区居住在黄河上游河、湟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被称为 ( )(A)西夏(B)西戎(C)西狄(D)西羌4 曾是古代所谓“ 西南夷”杂居地区的是 ( )(A)青藏高原(B)成都平原(C)云贵高原(D)四川盆地5 中国大部分地区属于 ( )(A)高原气候(B)热带气候(C)温

2、带气候(D)地中海气候6 司马迁称之为有商朝末年遗俗,民风狷急,“仰机利而食” 的地方是 ( )(A)中山之地(B)三河之地(C)晋北一带(D)关中一带7 新石器时代结束于距今四千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 ( )(A)五六千年之久(B)四五千年之久(C)三四千年之久(D)两三千年之久8 从夏代开始的族群相处的一种新的关系模式是 ( )(A)礼仪定邦(B)战争征服(C)宗教传播(D)王位禅让9 西汉初期,南方的南越国一直与汉朝保持关市贸易,互通有无。最早的南越王是 ( )(A)赵佗(B)无诸(C)刘渊(D)摇10 在唐代形成的中国化佛教宗派中,影响最大的是 ( )(A)华严宗(B)律宗(C)唯识宗(

3、D)禅宗11 被忽必烈奉为国师的西藏僧人是 ( )(A)宗喀巴(B)龙钦巴(C)八思巴(D)玛尔巴12 明朝的税制改革为 ( )(A)募役法(B)初税亩(C)租庸调法(D)一条鞭法13 据东汉学者郑玄的解释,“道” 的宽度是 ( )(A)八尺(B)十二尺(C)十六尺(D)二十尺14 我国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是在 ( )(A)商周(B)春秋战国(C)两汉(D)南北朝15 活字印刷术的发明者是 ( )(A)鲁班(B)蔡伦(C)毕昇(D)葛洪16 宗法制度瓦解的时期是 ( )(A)西周时期(B)春秋时期(C)秦朝(D)汉朝17 在周代,与宗法制密切相关的制度是 ( )(A)三公九卿制(B)井

4、田制(C)察举制(D)分封制18 君主专制制度之下,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是 ( )(A)宗族祭祀与祖先崇拜(B)军事征伐与发展农业(C)祖先崇拜与发展农业(D)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19 在秦朝,名义上的中央最高行政长官、辅佐皇帝治理国家的是 ( )(A)丞相(B)大司马(C)太尉(D)御史大夫20 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 ( )(A)等差性(B)调和性(C)规范性(D)唯一性21 “天人之分 ”观点的提出者是 ( )(A)荀子(B)董仲舒(C)刘禹锡(D)张载22 道教奉老子为教祖,尊称为 ( )(A)元始天尊(B)灵宝天尊(C)道德天尊(D)太上老君23 在传统伦理道德规范方面,提

5、出“五伦十教” 的是 ( )(A)孔子(B)朱熹(C)孟子(D)董仲舒24 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是 ( )(A)明德、亲民、止于至善(B)格物、致知、诚意(C)诚意、正心、修身(D)齐家、治国、平天下25 中国戏曲发展到南宋时期,出现了 ( )(A)百戏(B)杂剧(C)参军戏(D)南戏26 中国戏曲中动作的虚拟化体现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 ( )(A)中和之美(B)尚意追求(C)尊崇自然(D)文以载道27 “诗言志”作为一种艺术观念,最早体现在 ( )(A)诗经(B) 楚辞(C) 庄子(D)论语28 语言崇拜起源于 ( )(A)劳动语言(B)语言巫术(C)语言禁忌(D)自然崇拜29 中国

6、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是 ( )(A)白虎观会议(B)熹平石经(C)三体石经(D)五经文字30 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的学者是 ( )(A)陈独秀(B)胡适(C)陈寅恪(D)钱穆二、多项选择题31 我国传统商贸活动的模式主要有 ( )(A)市(B)墟(C)集(D)会(E)场32 中国传统天文知识包括 ( )(A)代数(B)几何(C)天象观测(D)历法制定(E)鬼谷算33 秦朝中央官吏系统为三公九卿,其“三公” 包括 ( )(A)太傅(B)太尉(C)丞相(D)御史大夫(E)太师34 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有 ( )(A)

7、进士科(B)明经科(C)孝廉科(D)秀才科(E)贤良文学科35 周礼列入吉礼祭祀的种类有 ( )(A)天神(B)地祗(C)宴飨礼(D)人鬼(E)吊礼三、名词解释36 广义文化37 南人38 坐商经营39 对偶40 “中体西用论 ”四、简答题41 简述明清时期的闭关锁国政策。42 简述传统商业活动的类别。43 简述中国传统社会的居住仪式。44 简述中国古代建筑的特点。45 简述中国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46 简述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所作的贡献。五、论述题47 试述黄土高原地区及山西高原地区的地位及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48 试述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大融合。全国自考(中国文化概论)模拟

8、试卷 30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A、D 两项都是“文”在人类认知领域的引申义。B 项是“文”在政治领域的引申义。2 【正确答案】 C3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青藏高原靠近青海地区地势向东南倾斜,这个地区羌族人居住较多,一部分居住在黄河上游河、湟谷地的羌族人,在西汉时称西羌,经常与中原地区发生冲突。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云贵高原位于中国西南边陲,这里崇山峻岭环绕,地势险要复杂,是古代所谓“西南夷”杂居的地区。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中山之地地少人多,又有商朝末年的遗俗,所以那里民风狷急,“仰机利而食”。男人喜

9、欢相聚游戏,慷慨悲歌,激动起来就互相攻击甚至去盗挖坟墓;做倡优的也特别多。女人则喜欢鸣琴鼓瑟,到富贵人家去“游媚”。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新石器时代开始于距今一万年左右,结束于距今四千年左右,延续时间长达五六千年之久。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夏代将五帝以来由宗教文化亲和力所促进的人群辐辏的历史趋势暂时中断,开始了战争征服的族群相处关系模式。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西汉建国后,加强了同南方的联系。在南越地区,原秦朝南海郡尉、中山人赵佗割据南海、桂林、象郡,自立为王,建立南越国。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唐代是一个宗教文化的时代,佛教在唐代发展到了极盛的时

10、期。佛教的诸多宗派如天台宗、华严宗、净土宗、禅宗等各呈异彩,分流并进,但最终形成了禅宗独占天下的局面。11 【正确答案】 C12 【正确答案】 D1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周礼地官遂人把大小不同的道路分为五等,分别称为“径”“畛”“涂”“道”“路”。据东汉学者郑玄解释,“道”为十六尺宽,而“径”是能走牛马的兽路,“畛”是能走牛车的道,“涂”和“路”分别为八尺宽、二十四尺宽。14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随着历史的发展,“医经”和“经方”逐渐成为我国传统医学的主体。至两汉时期,传统中医学的理论框架基本定型,至今未有重大改变。15 【正确答案】 C1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11、 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维护贵族世袭统治的一种制度。它是由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成,到周朝渐趋完备,在春秋时期瓦解。17 【正确答案】 D18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君主专制制度是指以古代君王为核心的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在君主专制制度下,宗族祭祀与军事征伐是古代中国政治生活中的头等大事。19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秦朝完成统一之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在中央建立起一套以三公、九卿为主要官员的中央官吏系统,其中,“三公”即丞相、太尉、御史大夫。丞相名义上是中央最高的行政长官,其职责是辅佐皇帝治理国家。2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从形而上的哲学伦理思想,到形而下的日常行为规条,无不受到礼

12、的制约,礼最主要的功用就是使人们遵循统一的伦理规范。因而传统礼俗最根本的特性是它的规范性。2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天人之分”的观点是战国时代的荀子在他的天论篇中提出来的。他的原话是:“故明于天人之分,则可谓至人矣。”在这里,“分”是“职分”的意思。22 【正确答案】 D2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孟子将具体的人际关系归纳为“五伦”,即父子、夫妇、兄弟、君臣、朋友。“五伦”中的每种社会角色都有着明确的行为规范:君惠臣忠,父慈子孝,兄友弟恭,夫义妇顺,朋友有信。这就是所谓的“五伦十教”。24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大学开篇曰:“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13、”这不仅是当时大学教育的三大纲领,而且后来也成为中国古代教育的三大目标。2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南宋时期,杂剧在宋、金分治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发展,在南宋统治地区出现了以南方曲调作为唱腔的南戏,在金国统治地区则发展为以北方曲调说唱故事的诸宫调。26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中国戏曲表演方式的程式化表现之一是动作的虚拟化。中国戏曲并不强求道具的齐备,而是用虚拟化的动作来做象征性的提示。这种“以虚运实”的写意表演方式,反映了中国古代艺术审美观念中的尚意追求。27 【正确答案】 A28 【正确答案】 B2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东汉灵帝熹平年间,面对隶书无标准字体、文字失范的

14、状况。汉灵帝批准蔡邕等用汉隶刊刻成著名的熹平石经,为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论语七种经书提供了石刻标准本,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用碑刻经书的方式对经典语言文字进行规范的伟大工程。30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陈寅恪认为,文化的发展须一方面接纳外来之学说,一方面不忘本民族之地位。而该文化之正体以“日新,又日新,日日新”的精神,立足现实,沉潜以对。这不仅是成功实施这一发展战略的前提,也应是陈氏所归依的张之洞、曾国藩“中体西用”的真谛。二、多项选择题31 【正确答案】 A,B,C,D【试题解析】 市、墟、集、会是传统商贸活动的主要模式。其中,墟、集分别指南方、北方的贸易场所,而会则指的是庙会,市是

15、一个地区商品贸易的中心。32 【正确答案】 C,D33 【正确答案】 B,C,D【试题解析】 从中央政权机构看,自秦统一之后,秦始皇就建立起一套以三公、九卿为主要官员的中央官吏系统,以帮助处理日常政务。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御史大夫。34 【正确答案】 A,B【试题解析】 随着隋唐统一帝国的重建,服务于大一统集权政治需要的儒家学说重新受到重视,因此,以儒家经学为主要考试内容的明经科和进士科成为唐代科举考试的主要科目。35 【正确答案】 A,B,D【试题解析】 祭祀典礼是皇家贵族与天神人鬼进行沟通联系的特定仪式,在古代称为吉礼。周礼列入吉礼的祭祀,分天神、地祗、人鬼三类。三、名词解释36 【正确

16、答案】 广义文化:是人类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共同创造并赖以生存的物质与精神存在的总和。37 【正确答案】 南人:元朝把统治下的人民分为四等并分别对待,其中的第四等人是南人,即南方最后被征服的汉族和其他民族,是地位最低下的一等。38 【正确答案】 坐商经营:是一种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坐商经营有固定资产、流动资金和相对稳定的劳资关系,有钱庄、银号、商行等规模较大的贸易集团。39 【正确答案】 对偶:是用字数相等、句法结构相同或基本相同的一对语句,表现相对或相关的意思的一种修辞格。40 【正确答案】 “ 中体西用论 ”: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这是中国近现代洋务派和早期改良派的文化

17、主张与基本理论。主张以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为“本” ,以吸收西方科技和具体文化为“用” ,从而达到制夷图强、振兴中华的目的。四、简答题41 【正确答案】 自 16 世纪中叶,西方人就将目标瞄向了中国,如葡萄牙人赖占了澳门,荷兰人占据了中国台湾、澎湖等岛屿。在东西方初步的相遇中,中国一点也感受不到危机。明朝的航海技术在世界上是顶尖的,这有郑和下西洋为证。然而在郑和在海洋上向“ 番邦”们宣扬大明国威的同时,政府却不许百姓下海谋生,稍早些的朱元璋则有“ 片板不许下海 ”的规定。当西方人向海洋寻找未来时,明朝却把国家牢牢地锁起来了。这种闭关锁国的政策在清王朝那里基本得到了延续,结果是国家对海上来的敌人难

18、以对付。不用举鸦片战争以后的例子,在明朝东南沿海的所谓“倭寇之乱”闹了那么长的时间,受害那样深重,就很能说明问题了。42 【正确答案】 (1)互惠交换。这类传统交易与追求商业盈利无关,其交易活动属于社会互惠性质的等价交换行为。(2)行商经营。即由卖主向买主主动汇合的商业经营方式。(3)坐商经营。这是由买主向卖主主动汇合的经营方式。43 【正确答案】 (1)选址仪式。(2)上梁仪式。(3)贺新房仪式。(4)使用家具的仪式。(5)祭灶仪式。(6)搬迁仪式。44 【正确答案】 (1)以木结构为主是中国古代建筑在结构上的最大特点,这与西方建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2)左右对称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布局上的显著

19、特点。(3)中国古代建筑的另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强烈的人文性,在建筑物中寄寓着浓厚的思想观念,讲究秩序,注重等级。45 【正确答案】 中国的传统语文教育的风格是:(1)传统语言文字教育充分注意到了汉字汉语的特点,在教学安排上体现了语文学习的规律。(2)传统语言文字教学尽量适应青少年学习的特点,注意趣味性。(3)传统语言文字教育与人才选拔制度有直接的联系,这使教学内容严重脱离现实,不注重语言应用的教学。46 【正确答案】 明清之际的耶稣会士在沟通中西文化方面着重做了两方面的事情:(1)向中国广泛传播西方科技、文化,包括西方的自然科学、古典哲学、史地、音乐、美术等。(2)向西方介绍中国文化。五、论述

20、题47 【正确答案】 黄土高原地区及山西高原地区的地理位置在中国显得十分重要。(1)黄士高原地区是四塞之地,它的西、北、东三面有黄河环绕,南面是秦岭山脉,西北有六盘山、贺兰山,北有阴山山脉,东有吕梁山脉及潼关之固。此外还有泾水、渭水流过,真可谓是沃野千里,山河表里。而且此地南接巴蜀汉中,东连伊洛地区,有富裕的经济后方,有便利的交通,进可攻退可守,因而成为中华文化重要的发祥地之一。历史上的许多王朝都曾在这里建都,如周、秦、汉、唐等朝代,并且创造了灿烂的中国文化。(2)山西高原的东西两侧是太行山和吕梁山,中间夹着一条宽平的汾河谷地,是中国文化重要的发祥地,据说尧舜就曾在谷地的偏南地区建立过都城。而

21、山西高原的北部又与蒙古高原相连接,是内迁的北方民族进入中原地区的要道,再加上太行山脉中的某些断裂处又可以直通华北地区,所以历来就有山西居“天下形势” 之说。总之,正因为这些地区所处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才使得大量的人群聚集在这里,而且便利的交通又促使各地域之间进行相互的文化交流,因此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48 【正确答案】 魏晋南北朝时期曾出现过民族大融合。(1)南朝:中原人群的南迁及对南方的开发过程,也正是南朝民族融合的过程。南朝被融合的民族主要奄蛮、係、俚、僚等。(2)北方:十六国时代许多政权的建立者,都受到中原文化较深的熏染。只要他们在中原建立国家,只要他们接受农业生产方式,就不能不接受中原文化。但是民族融合的道路并不是直线型的其间经历过反复和曲折。(3)北魏与其说是汉化,还不如说是“ 南朝化”。北魏孝文帝的许多改制措施,带有浓郁的“南朝化 ”特征。如迁都洛阳,改用汉姓,将鲜卑族贵族人为地门阀化。(4)不能将北朝的民族融合简单地视为汉化,融合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是“胡化” 。不论是在观念的层面,还是在实际生活方面,北方都受着边地民族风尚的熏染,如胡服的流行,胡床胡坐,魏晋以来代“雅乐” 而起的 “胡乐”等。(5)隋唐立国思想的许多方面,须从其制定者的北方文化背景去考虑,才能得到准确的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大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