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3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体现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的是(A)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B)社会主义荣辱观(C)爱国主义(D)集体主义2 理想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A)本质体现(B)集中体现(C)统一体现(D)必然体现3 以下对生活领域的理想信念理解正确的是(A)生活理想不仅是生活条件,更重要的是生活方式(B)生活理想就是梦想着吃饱穿暖(C)生活理想在共产主义社会就消失了,因为那时物质产品极大丰富
2、(D)只要解决了生存问题,生活理想就实现了4 能够体现马克思主义信仰或理想信念崇高性的是(A)对金钱的崇拜(B)对权力的崇拜(C)追求个人的解脱(D)追求所有人的解放5 在共产主义社会,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产品极大丰富,人们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消费资料实行(A)“各尽所能,按劳分配”(B) “各尽所能,按生产资料分配”(C) “各尽所能,按生活资料分配”(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6 在当代中国,爱国主义首先体现在对_的热爱上。(A)祖国人民(B)社会主义中国(C)中国共产党(D)五十六个民族7 贯穿中国历史发展的一条主线是(A)团结统一(B)爱好和平(C)爱国主义(D)自强不息8 人生观的
3、核心是(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发展9 人生实践活动的总目标是(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C)人生态度(D)人生理想10 每个人要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都必须选择和确立一定的(A)人生目的(B)人生价值目标(C)人生态度(D)人生观11 人生的自我价值,是指(A)人对自然界的利用和改造(B)人对社会和他人所作的贡献(C)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D)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12 _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先决条件。(A)利用和改造自然(B)改造和保护自然(C)开发和征服自然(D)人与自然和谐相处13 道德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它对现实生活
4、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规范体系的主要表现不包括(A)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B)道德是社会规范的调节方式(C)道德对社会行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D)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14 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包括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保护环境、遵纪守法、文明上网等。社会公德调整和规范的是(A)社会经济生活领域(B)社会公共生活领域(C)社会政治生活领域(D)社会文化生活领域15 职业的基础是(A)需求(B)爱好(C)利益(D)劳动16 “远亲不如近邻 ”一说,体现了家庭美德内容中的(A)尊老爱幼(B)男女平等(C)勤俭持家(D)邻里团结17 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
5、验是(A)道德认识(B)道德意志(C)道德情感(D)道德习惯18 人在抉择道德行为时的决心和毅力是(A)道德认识(B)道德情感(C)道德意志(D)道德信念19 下列有关依法治国的标志的表述中,错误的是(A)主要不在于法律的多少(B)主要在于法律体系是否完善(C)主要在于法律是否由人民制定(D)主要在于是否切实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意志和利益20 法的核心特征是(A)国家意志性(B)法律公正性(C)适用广泛性(D)国家强制性21 通过法律的实施对准备采取同类行为的人或一般人所发生的积极影响,体现了法的(A)评价作用(B)教育作用(C)制裁作用(D)指引作用22 法律规定的不以当事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
6、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是(A)法律权利(B)法律后果(C)法律事件(D)法律行为23 下列国家机关中,行使我国国家立法权的是(A)国务院及其各部委(B)最高人民法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D)最高人民检察院24 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是(A)宪法(B)法律(C)规章(D)法规25 在我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进行合作的最重要的组织形式是(A)人民代表大会(B)民主座谈会(C)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D)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26 在我国,国家主席作为我国国家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职权不包括(A)公布法律、发布命令(B)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C
7、)发布特赦令(D)决定国家重大事项27 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是(A)人民法院(B)人民代表大会(C)人大常委会(D)人民检察院28 下列不属于与公共生活相关的行政法律规范的是(A)治安管理处罚法(B)集会游行示威法(C)道路交通安全法(D)劳动合同法29 调整平等主体的公民之间、法人之间及公民和法人之间的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是(A)刑法(B)民法(C)行政法(D)经济法30 严重危害社会,触犯刑法并应受到刑罚惩罚的行为是(A)违法(B)犯罪(C)侵权(D)违约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
8、或未选均无分。31 社会主义的道德和法律之间相互作用,相互补充,表现在(A)社会主义法律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道德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B)社会主义道德是执行社会主义法律的基础(C)社会主义法律是执行社会主义道德的基础(D)社会主义道德是对人们进行社会主义法制教育的有力保证和依靠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A)邓小平理论(B)毛泽东思想(C)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33 通过交往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能够(A)最大限度地减少心理危机的发生(B)为人搭建一个社会支持系统(C)给人营造一种宽松、和谐的生活氛围(D)满足人的安全和归属的需求34 道德的功能是指道德作为社会意识的特
9、殊形态对于社会发展所具有的功效和能力。下列选项中属于道德功能的有(A)导向功能(B)激励功能(C)辩护功能(D)沟通功能35 我国的社会主义道德是(A)马克思主义伦理思想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相结合的产物(B)对中国古代优良道德传统的继承和升华(C)对中国革命道德传统的直接继承和发展(D)对人类道德遗产的批判和继承36 当代社会公共生活的主要特点有(A)活动范围的广泛性(B)交往对象的复杂性(C)活动方式的多样性(D)活动结果的相关性37 证据是指以法律规定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事实。它的基本特征有(A)客观性(B)独立性(C)关联性(D)合法性38 法律权利的特点是(A)
10、与义务相关联,义务不能孤立存在(B)权利的行使受一定的限制(C)来自于法律规范的规定(D)保障权利人实现自己利益的手段39 共产党和民主党派的合作形式包括(A)吸收民主党派人士参加国家政权(B)邀请民主党派代表列席共产党的代表大会(C)通过各种座谈会、恳谈会直接听取各民主党派的意见(D)轮流执政40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下列属于专利法保护对象的是(A)发明(B)实用新型(C)外观设计(D)计算机软件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1 简述“荣辱 ”的含义。42 简述职业和职业道德的涵义。43 简述国家安全的含义以及传统国家安全观与新的国家安全观的内容。44 简述法律
11、关系的涵义及其特征。45 简述劳动法的基本原则及其规定的劳动者权利的内容。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46 为什么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47 试述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关系。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3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社会主义荣辱观,明确了当代中国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涵盖了人生态度、社会风尚的方方面面,体现了社会主义基本道德规范的本质要求。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引领社会风尚的一面旗
12、帜,为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分清是非曲直、辨明善恶美丑、作出道德选择、确定价值取向提供了基本准绳。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A4 【正确答案】 D5 【正确答案】 D6 【正确答案】 B7 【正确答案】 C8 【正确答案】 A9 【正确答案】 A10 【正确答案】 B11 【正确答案】 D12 【正确答案】 A1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一种特殊的规范调节方式。这种特殊性表现为道德是以能动的方式把握世界和引导、规范人们的社会实践活动。道德对现实生活的调节方式区别于政治、法律等其他意识形态的规范体系,其主要表现有以下三个方面:其一,道德对社会行
13、为的调节是非强制性的。道德是通过社会舆论、传统习惯和人们内心信念来维系,通过说服、劝阻、示范方式起作用,不是靠外部强制力量来维持。其二,道德规范具有相对稳定性。道德规范比政治规范、法律规范等其他意识形态变化速度更慢,表现出更大的稳定性。其三,道德调整的社会关系范围具有广泛性。人类生活的各个时期,各个领域,都存在着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都需要道德来调节。道德具有几乎无所不在的广泛的普遍性。14 【正确答案】 B15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职业是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简单地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劳动是职业的基础,职业是劳动分工后的表达形式。立足职业,成就
14、事业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途径。16 【正确答案】 D17 【正确答案】 C18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道德认识是人们对于行为准则的是非、善恶及其意义的认识。道德情感是伴随道德认识所出现的一种内心体验。道德意志是人在抉择道德行为时的决心和毅力。道德信念是人们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变成个人行动的指南和原则。19 【正确答案】 B20 【正确答案】 A21 【正确答案】 B22 【正确答案】 C23 【正确答案】 C24 【正确答案】 A25 【正确答案】 C26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在我国,国家主席不单独决定国家重大事务,而是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结合起来行使国
15、家元首职权。国家主席的职权包括公布法律、发布命令,提名国务院总理人选,根据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决定任免政府领导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发布动员令等。选项 D 属于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权。27 【正确答案】 D28 【正确答案】 D29 【正确答案】 B30 【正确答案】 B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 2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31 【正确答案】 A,B32 【正确答案】 A,C,D33 【正确答案】 A,B,C,D34 【正确答案】 A,B,C,D35 【正确答案】 A,B
16、,C,D36 【正确答案】 A,B,C,D37 【正确答案】 A,C,D38 【正确答案】 A,B,C,D39 【正确答案】 A,B,C40 【正确答案】 A,B,C三、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41 【正确答案】 荣” 和“ 辱 ”是两个相对立的道德基本范畴。“荣” ,即光荣、荣誉,是指社会对个人履行社会义务之后所给予的褒扬与赞许,以及个人产生的自我肯定性心理体验。“ 辱” ,即耻辱,是指社会对个人不履行社会义务所给予的贬斥和谴责,以及个人所产生的自我否定性心理体验。“荣” 和“辱”的范畴基本上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指向:其一是来自于社会上的评价;其二是思想和行为主体自身的主观感受
17、,亦即对社会褒贬评价的心理体验。42 【正确答案】 (1)职业是人们靠劳动以维持生活的一种社会性的位置。简单地说,职业是人们所从事的工作。(2)职业道德是从业人员在一定的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具有自身职业特征的道德要求和行为准则。职业道德是社会道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特殊领域。43 【正确答案】 (1)国家安全,一般是指国家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国体和政体的稳固、国家的统治机能与作用、涉及国家和全体人民的重大利益不受威胁、侵害和破坏。(2)传统的国家安全观将国家安全理解为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政治安全是国家的政治制度和政治形势保持稳定,不受国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和颠覆。国防安全是国家
18、的领土、领海和领空安全,不受外来军事威胁或侵犯。传统的国家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没有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就根本不可能有国家安全。(3)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树立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即国家安全除了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外,还应包括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内容。44 【正确答案】 法律关系,是法律规范在调整社会关系过程中所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是根据法律规范建立的关系,它反映法律上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关系属于社会关系,但不是一般的社会关系,它是统治阶级有目的建立的社会关系,本质上是一种意志关系。法律关系具有以下特征:(1)法律规范是法律关系产生的前提。(
19、2)法律关系体现意志关系。法律关系的意志性来源于法的国家意志性。(3)法律关系是特定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4)法律关系是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手段的社会关系,当法律关系受到破坏时,国家会动用强制力进行矫正或恢复。45 【正确答案】 (1)劳动法的基本原则:维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与兼顾用人单位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按劳分配与公平救济相结合的原则。 劳动者平等竞争与特殊劳动保护相结合的原则。劳动行为自主与劳动标准制约相结合的原则。(2)劳动者的权利有: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休息休假的权利;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提请劳动争议处
20、理的权利;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四、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46 【正确答案】 社会主义道德与社会主义法律是相辅相成的。我国社会主义道德建设要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1)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相互联系、相互补充。法律和道德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维护社会秩序、调节人们思想行为和协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二者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共同为经济社会健康有序的发展服务。法律是道德的底线,道德是制定法律的基础,为制定法律提供根据。道德调节的广泛性,使之能渗透到法律不作为的范围。(2)社会主义德治和社会主义法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法治是社会主义道德的制度前提,同时又是弘扬社会主义道德
21、的可靠保障。社会主义德治是社会主义法治的精神支柱,同时又是重要补充。只有把法治和德治二者结合起来,使“依法治国”不断完善,使 “以德治国”深入人心,才能使人们不失去正确的目标并有正确的行为规范。(3)社会主义道德和社会主义法律在内容上相互衔接、相互协调,在作用上相辅相成、相互促进。47 【正确答案】 (1)依法治国是最根本的治国方略。以德治国是在依法治国的基础上,对人们的思想道德提出的更高要求。1999 年宪法修正案将依法治国作为宪法原则确定下来,更加明确了依法治国作为治国最根本方略的地位。这就意味着,在民主政治建设领域,规范人们行动的标准首先是法律。国家倡导全体公民提高思想道德水平,但在道德
22、标准与法律标准发生冲突的场合,在个人权威与法律权威发生抵触的情形下,最终应当坚持法律的立场,依法办事。(2)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属于不同范畴。社会主义法治与道德本质是一致的,产生于同样的经济基础,都是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但两者分属于不同的范畴,法治属于政治建设、政治文明、德治属于思想建设、精神文明。现代意义上的“德治”与中国古代的 “德治”或“人治”概念不同,它仅针对精神文明建设而言,与作为政治文明核心的法治并非同一层面上的问题。法律强调规范指引,重在调整人们的外部行为;而道德强调舆论导向,重在调整人们的内心世界,并进而间接地调整外部行为。在大多数情况下,法律规范可以视为道德的“底线 ”。从这个角度来看,以德治国实际上就是引导人们在遵守基本行为准则的基础上,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3)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相互促进。法律是道德的重要载体,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充分实现,有利于社会主义道德的推行,有利于提高公民的道德水平。反之,推行以德治国,社会主义道德水平的普遍提高又必然促进社会主义法治的有效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