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全国自考(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49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法治的核心是(A)严格的依法办事(B)民主(C)执法为民(D)为人民服务2 下列不属于公平正义必须坚持的原则的是(A)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B)正确处理实体公正与程序公正的关系(C)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D)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3 法治思维的核心是(A)党的领导(B)执法为民(C)权利义务观念(D)公平正义4 下列叙述中,体现了“ 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的
2、是(A)法律不能朝令夕改,法律适用的结果也不能随意被推翻(B)法律的内容应当统一,下位阶的法律不得与上位阶的法律相抵触(C)法律不在于多少,而在于是否由人民制定,是否切实体现和维护人民的意志和利益(D)任何组织和个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任何组织和个人的违法行为都必须依法受到追究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A)刑法(B)民法(C)宪法(D)经济法6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加快法治政府建设的主要措施的是(A)依法全面加强党的领导(B)健全依法决策机制(C)坚持严格规范文明执法(D)全面推进政务公开7 培养法治思维的途径不包括(A)牢固树立法治信仰(B)加强法治学习培训(C)高度重视法治
3、实践(D)中小学校开设法治教育课8 法律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是(A)法律概念(B)法律条文(C)规范性文件(D)非规范性文件9 一般使用“ 不准”“不得”等形式表达权利义务的规范,属于(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任意性规范(D)制裁性规范10 以是否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法律事实可分为(A)法律行为和法律后果(B)法律原因和法律后果(C)法律事实和法律责任(D)法律行为和法律事件 11 宪法规定,根据全国人大的决定和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公布法律的是(A)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B)国务院总理(C)国家军委主席(D)最高人民法院院长12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规定,一个代表团或者多少名以上
4、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A)10(B) 20(C) 30(D)5013 我国法的渊源的特点是以宪法为核心,以_为主。(A)法律(B)制定法(C)行政法(D)民法14 法律编纂和法律汇编的主要区别是(A)法律编纂属于法律清理,法律汇编属于法律解释(B)法律汇编属于法律清理,法律编纂属于法律解释(C)法律汇编是国家立法活动,法律编纂不是国家立法活动(D)法律编纂是国家立法活动,法律汇编不是国家立法活动15 在我国法律制度中,环境污染的归责原则是(A)过错责任原则(B)无过错责任原则(C)公平原则(D)过错推定原则16 我国宪法中下列哪项规定充分表明了我国的国家性质(A)中华人民共和
5、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C)中华人民共和国各民族一律平等(D)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家机构实行民主集中制原则17 对当事人的同一个违法行为,不得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这是适用行政处罚所应遵循的(A)“一事不再罚 ”原则(B) “双罚制” 原则(C) “单罚制” 原则(D)“一事再罚 ”原则18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18 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A)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B)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C)无民事行为能力人(D)法定代理人19 根据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下列选
6、项中不属于人民法院受理范围的是(A)认为行政机关内部奖惩不公平的(B)认为行政机关侵犯人身权利的(C)认为行政机关违法要求其履行义务的(D)认为行政机关没有依法发放抚恤金的20 民事诉讼中,起诉必须符合法定条件。人民法院收到起诉状或者口头起诉,经审查,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_ 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认为不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_ 内裁定不予受理;原告对裁定不服的,可以提起上诉。(A)7 日 14 日(B) 7 日 7 日(C) 14 日 7 日(D)14 日 14 日21 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责令未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提出保证人或者缴纳保证金,保证不逃避和妨碍侦查、起诉、审
7、判,并随传随到的一种强制方法是(A)拘传(B)取保候审(C)监视居住(D)拘留22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凡需要提起公诉的案件一律由(A)人民法院审查决定(B)人民政府审查决定(C)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D)人民代表大会审查决定23 下列选项中属于非诉讼法律制度的是(A)行政诉讼法(B)仲裁法(C)民事诉讼法(D)刑事诉讼法24 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社会法的是(A)继承法(B)劳动法(C)就业促进法(D)社会保险法25 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的目的,最重要的是要落实到行动上,使自己成为(A)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B)道德高尚的共产主义者(C)爱国主义者(D)“主观为
8、自己,客观为别人” 的人二、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6 为什么说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爱国主义并没有也不会过时?27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8 简述公共秩序的含义及公共秩序对公共生活的重要意义。29 在实际中践行执法为民的理念,需要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具体活动中注意哪些要求?30 简述法的概念和特征。三、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3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本关系。试述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应该怎样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32 联系实际论述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如何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33 试述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内容。全国自考(思想道德
9、修养与法律基础)模拟试卷 49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法治即“法的统治”。它是以民主为前提,以严格的依法办事为核心,以确保权力正当运行为重点的社会管理机制,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是现代文明的基本标志。2 【正确答案】 B3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法治思维的核心是权利义务观念,对于立法、执法和司法人员特别是各级领导而言,除了具有公民应有的权利义务观念之外,还要有法治的权力观。4 【正确答案】 D5 【正确答案】 C6 【正确答案】
10、A【试题解析】 深入推进依法行政,加快法治政府建设,主要措施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健全依法决策机制,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坚持严格规范公证文明执法,强化对行政权力的制约和监督,全面推进政务公开。7 【正确答案】 D8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法律规范是法的基本构成要素,它通过法律条文表述出来,因此,法律规范是法的本体,而法律条文是法律规范的外在表现形式,它们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9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义务性规范主要为人们设定义务,包括命令性规范和禁止性规范。例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
11、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我国宪法规定:“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10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以是否依人们的意志为转移为标准,法律事实可分为法律事件和法律行为。11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国家主席的职权主要包括:公布法律,任免国务院的组成人员,授予国家的勋章和荣誉称号,发布特赦令,宣布进入紧急状态等。1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按照我国现行法律规定,全国人大主席团可以向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提出法律议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最高
12、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全国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一个代表团或者 30 名以上的代表联名,可以向全国人大提出法律议案;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 10 人以上联名,可以向常务委会提出法律议案。13 【正确答案】 B14 【正确答案】 D【试题解析】 法律编纂,是对散见于不同规范性文件中的同属于某一类的法律规范进行审查、修改和补充,属于国家立法活动。法律汇编不改变规范性文件的内容,不属于国家立法活动。15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无过错责任原则是指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其主观上有无过错,根据法律规定均应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我国侵权责任法规定的产品责任、环境污染责任
13、以及高度危险责任等均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16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人民民主专政制度是我国的国体。国体即国家性质,反映社会各阶级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17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一事不再罚原则是指对当事人的同一违法行为,禁止给予两次以上罚款的行政处罚。同一违法行为是指以同一事实和同一依据,违反同一行政管理秩序的违法行为。18 【正确答案】 A【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18 周岁以上的公民是成年人,具有完全责任能力,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 周岁以
14、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和精神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满 10 周岁的未成年人和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其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19 【正确答案】 A20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在民事诉讼中,人民法院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起诉,应当在 7 日内立案,并通知当事人;对不符合法定起诉条件的,应当在 7 日内裁定不予受理。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除法律另有规定的以外,应当公开进行。21 【正确答案】 B22 【正确答案】 C【试题解析】 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刑事诉讼分为自诉和公诉两种。凡需要提起公
15、诉的案件,一律由人民检察院审查决定。23 【正确答案】 B【试题解析】 程序法可分诉讼法律制度和非诉讼法律制度两部分,诉讼法律制度主要有行政诉讼法、民事诉讼法和刑事诉讼法,非诉讼法律制度主要有仲裁法和人民调解法。24 【正确答案】 A25 【正确答案】 A二、简答题每小题 6 分。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26 【正确答案】 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民族国家的界限不但没有消亡,反而在一定范围内和一定程度上更加凸显了。由于西方发达国家在全球化进程中居于主导地位,它们在享尽全球化“ 红利 ”的同时,总想利用自己在经济、科技、军事等方面的优势,搞社会制度、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的输出,竭力把发展中国家纳入西方的发
16、展模式和发展轨道。为了趋利避害,发展中国家必须坚定地捍卫自己国家的利益,始终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第一位,这就需要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只有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才能使广大发展中国家在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最大限度地享受全球化带来的好处的同时,降低风险,赢得主动,按照本国国情发展自己的政治制度和民族文化,维护本国、本民族的根本利益。 27 【正确答案】 (1)爱国奉献,以天下为己任。(2)勤劳勇敢,追求自由解放。(3)求真务实,敬重诚实守信。(4)乐群贵和,强调人际和谐。(5)励志自强,崇尚精神境界。(6)德性修养,重视躬行慎独。28 【正确答案】 (1)公共秩序是由一定的规
17、则维系的人们公共生活的一一种有序化状态。(2)公共秩序对于公共生活具有重要意义,主要表现在: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社会生活的安定有序,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有序的公共生活有利于人们社会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是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必要前提。有序的公共生活为人们创造出和谐的人际关系氛围和舒适的生活环境,是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的基本保证。有序的公共生活体现出人们的文明程度和秩序意识的提高,是国家现代化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29 【正确答案】 (1)执法为民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执法为民,就是要把以人为本的原则和精神贯彻和体现在具体的法治实践中。以人为本是执法为民的理性依据,执法为民是以人为本在法治实践
18、中的实践形态。(2)执法为民必须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在社会主义法治的实践活动中,应当把改善民生作为第一要务,充分发挥法律的特殊社会功能,推动人民群众生产和生活状态的实际改善。(3)执法为民必须倡导和注重理性文明执法。理性文明执法,既关系到执法的实际效果,也关系到法治的权威,还关系到党和政府的形象。(4)执法为民必须做到便民利民。便民利民,就是要在不损害实质性法律利益和不违反法定程序的前提下,尽可能为人民群众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提供各种便利,减少当事人参与相关社会活动的成本,使人民群众更有效地实和参与各种具有法律意义的社会活动。30 【正确答案】 (1)在我国,法律一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法
19、律指法律的整体,包括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等;狭义的法律仅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马克思主义法律观认为,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反映统治阶级的意志、并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体系。(2)根据上述定义,可看出法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法是反映统治阶级意志的行为规范。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三、论述题每小题 10 分。31 【正确答案】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本关系。只有协调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把握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才能更加稳妥地走好人生道路,创造有价值的人生。(2)科学把握个人与社会
20、关系的实质。个人与社会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对立统一关系。一方面,特定的社会条件决定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另一方面,个人并不是被动地由社会所决定,而是对社会具有能动性。(3)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在社会发展中认识自我,调整和充实自我,使个人与社会的联系总是处在积极的状态,使自我意识处于良性循环中。(4)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要在个人发展中承担社会责任,履行社会义务。个人应当为社会多做贡献,使社会的财富不断增加,在这个过程中使自己的人格健全、品德高尚,自我价值得到充分实现。32 【正确答案】 (1)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社会中对什么是光荣、什么
21、是耻辱问题的根本看法和基本观点。 (2)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努力学习和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要重视荣辱,树立强烈的荣辱意识,以正确的荣辱为内心防线,监督、控制、调节自我的思想行为。(3)要明荣辨耻,掌握以“ 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科学内涵,绝不能以耻为荣,是非不辨,善恶不分,美丑不清;应当明荣辨耻,扬荣斥耻,明确判断行为善恶的价值准则和行为规范。 (4)要趋荣避耻,做当荣之事,拒为辱之行,使知荣知辱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内化为一种生活方式,为在全社会形成知荣辱、讲正气、促和谐的风尚发挥积极作用。33 【正确答案】 2001 年中共中央印发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第一次系统明确地提出了“ 爱国守法、明礼诚信、团结友善、勤俭自强、敬业奉献” 的二十字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其基本内容有:(1)爱国守法,是要求公民应该有高尚的爱国主义精神,自觉学法、懂法、守法、护法。(2)明礼诚信,是要求公民的行为举止、待人接物应该文明礼貌,与人交往应该诚实守信,诚恳待人,信守承诺。(3)团结友善,是要求公民之间应该和睦相处,互助互爱,与人为善。(4)勤俭自强,是要求公民应该勤劳勇敢,艰苦创业,俭朴节约,积极进取,发愤图强。(5)敬业奉献,是要求公民应该恪尽职守,兢兢业业,克己奉公,服务社会。公民的各项基本道德规范在内容上相互联系,在公民道德实践中相互作用,交叉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