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Iclinic170 文档编号:920142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488.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春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十章第3节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其应用(第1课时物体的浮沉条件)教案(新版)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第 3 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 1 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知 识 与 技 能1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了解轮船是怎样浮在水面上的。2了解浮沉的各种现象,规范描述各种浮沉状态的语言。3理解物体的浮沉条件是二力平衡知识的具体应用,结合阿基米德原理掌握浮力问题的解决方法。 过 程 与 方 法通过物体的浮沉现象的实验研究,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实验研究能力。情 感 、 态 度 与 价 值 观1通过浮力知识应用实例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良好学风,激发兴趣和提高学生的思维方法。2初步建立应用科学知识的意识。教 学 重 点浮沉条件和密度大的物体实现漂浮的方法。教 学 难 点综合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探究浮沉条件。教

2、 具 准 备乒乓球、沙、装有水的水槽、多媒体课件等。一、情景引入实验 1:将小木块、乒乓球、小铁块浸没在水中,小木块、乒乓球上浮,小铁块下沉。实验 2:将牙膏皮放入水中下沉,将牙膏皮折成小盒子,牙膏皮漂浮在水面上。同时多媒体展示图片:人在死海中悠闲地戏水、飞艇在空中自由地上升、下降。引导:对于刚才的实验,还有上面展示的两幅图片,请思考问题:为什么有的物体会上浮?为什么有的物体会下沉?物体的浮与沉取决于什么条件?这节课我们通过实验进行相关探究,引出课题:物体的浮沉条件。二、新课教学探究点:物体的浮沉条件1漂浮、悬浮和下沉演示实验:将三个乒乓球浸没水中(一个充满沙;一个中空;一个有部分沙,用蜡封住

3、),松手后出现什么现象?引导:首先指明这些现象可以描述为“漂浮” “下沉” “悬浮” ,规范物理语言,然后要求学生进行受力分析,利用二力平衡的知识解决问题。2提出问题:浸入水中的物体受到哪几个力的作用?它们的施力物体分别是谁?交流讨论:一个物体在受到两个或两个以上力的作用时,它的运动状态由这些力共同决定。(1)F 浮 G 时,它受到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2)F 浮 G 时,它受到非平衡力的作用,将处于什么状态?(3)F 浮 G 竖直向上问题:物体漂浮和悬浮时,都有 F 浮 G,那这两种情况岂不是完全相同了吗?学生活动:比较分析。悬浮的物体完全进入液体中,可以静止在液体内部任一地方,其

4、体积等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而漂浮则是物体静止在液体表面上,其体积大于物体排开液体的体积。总结易混淆的几个词语:浸没:物体完全浸入了液体中,整个物体在液面以下。浸入:也就是“浸在” ,包括完全浸入和部分浸入。漂浮:物体漂在液面上,部分体积浸入。悬浮:物体在液面以下,完全浸没,可以存在于液面下任何位置。上浮:物体正在向上加速运动,可能完全浸没,也可能部分浸入,最终状态是漂浮。下沉:物体正在向下加速运动,可能完全浸没,也可能部分浸入,最终状态是沉在液体底部。问题:铁块放入水中会下沉,放入水银中会怎样?学生活动:有学生认为漂浮,也有学生认为下沉。问题:水银有毒,我们不能亲自试一试,但是我们知道水银的

5、密度比铁的密度大,能不能利用它们的密度关系来判断呢?学生活动:利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的变形 F 浮 液 gV 排 和浮沉条件来分析。漂浮: F 浮 G 液 gV 排 物 gV 物 液 V 排 物 V 物 液 物 (因为 V 排 G 液 gV 排 物 gV 物 液 V 排 物 V 物 液 物 (因为 V 排 V 物 )由此可判断,铁块会沉入水底,但却会漂浮在水银液面上。三、板书设计第 3 节 物体的浮沉条件及应用第 1 课时 物体的浮沉条件状态 受力关系 密度关系 合力漂浮 F 浮 G 液 物 为零下沉 F 浮 G 液 物 竖直向上本节课突出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这样有积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学生形成积极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本节课设计的探究内容使学生跳一跳,自己也能摘到果子,以此让成功获取知识的过程积极作用于学生的自我概念和自信心上,使学生的自我概念得到积极发展,自信心得到加强。而这一切正是学生创造力和个性发展的关键。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有利于学生从善于解决问题到敢于提出问题转变、从善于单一思维到勇于发散性思维转变,有利于学生形成协作意识。通过小组交流与合作的形式共同学习,在课堂中营造出民主、合作、互助的气氛和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使学生互相尊重、理解、合作和关心,进而学会交往,改善人际关系,形成良好的个性品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