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学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ownview251 文档编号:920259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2019年春八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24唐诗二首学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4 唐诗二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学习目标】1.结合注释初步了解诗歌,感受诗中所描述的社会现实,体会诗人的情怀。2.朗诵本诗,体会本诗的句式、用韵等方面的特点。【知识链接】1. 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 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誉为诗圣。有杜工部集,与李白并称“李杜”,又因有别于杜牧,亦称“老杜”。杜甫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转衰之时,其诗反映社会动乱和人民疾苦,被称为“诗史”,其风格沉郁顿挫。2. 写作背景“安史之乱”导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759 年,杜甫一家辗转流落到四川成都,靠朋友的资助在浣花溪畔盖了一所茅屋,暂时有了安身之处,但生活依旧是清苦的。 不料到了八月,大风破屋,大雨

2、又接踵而至。诗人长夜难眠,感慨万千,写下了这篇脍炙人口的诗篇。诗写的是自己的数间茅屋,表现的却是忧国忧民的情感。【自主学习】1. 注音怒号( ) 挂罥( ) 突兀( ) 布衾( )俄顷( ) 丧( )乱 广厦( ) 见( )此屋 长( )林梢 三重( )茅 沉塘坳( ) 庇( )【整体感知】诵读课文,尝试翻译全文大意: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茅飞渡江洒江郊,高者挂罥长林梢,下者飘转沉塘坳。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公然抱茅入竹去,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仗自叹息。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布衾多年冷似铁,娇儿恶卧踏里裂。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

3、沾湿何由彻! 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合作探究】1.诗歌叙述了一件什么事情?2.诗歌为我们呈现了几幅画面?给每幅画面拟一个小标题。3.画面里描写秋风、茅屋以及“我”的句子,找出它们的特点,并用一个含“痛”的词组表达“我”的情感。2【拓展延伸】“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寄托了诗人怎样的理想?有何现实意义?【课后集训】1.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高者挂罥(罥:挂,缠绕)长林梢B下者飘转沉塘坳(塘坳:低洼积水的地方)C秋天漠漠(漠漠:乌云密布的样子)向昏黑D俄顷(俄顷:突然)风定云墨色2.题目“茅屋为

4、秋风所破歌”是什么意思?“歌”该怎样解释?3.默写出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最后一段表现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忧国忧民的崇高理想的几句诗。4.诗人杜甫在这首诗中忧思深广,推己及人,舍己为人,但他却对“公然抱茅入竹去”的南村群童说是“忍能对面为盗贼”,对此,你是怎样理解的?5.联系全诗,简要分析“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几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卖炭翁【学习目标】1.通过反复诵读,把握诗歌内容,领会诗歌所表达的中心。2.通过朗读领会人物形象,感受作者情感。【知识链接】1.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自号香山居士,现实主义诗人。他主张“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

5、为事而作。”倡导了“新乐府运动”,他曾将自己的诗分为四类:讽喻、闲适、感伤、杂律。他的诗,语言通俗易懂,被称为“老妪能解”,卖炭翁是一首叙事讽喻诗。2. 写作背景这首诗是白居易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作于元和四年(809)。题下自注:“苦宫市也”,说明了诗的主旨:一是指百姓苦于宫市的巧取豪夺;二是指宦官的恶行,败坏了宫市之名,毁了皇家的声誉。既为民生叫屈,又为皇上担忧。韩愈顺宗实录一语道破:“名为宫市,其实夺之。”【自主学习】1. 注音鬓( ) 辗( ) 辙( ) 骑( ) 敕( ) 叱( ) 将( ) 系( ) 3【整体感知】 诵读课文,尝试翻译全文大意: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

6、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合作探究】1.诗歌出现了哪些人物?卖炭翁和黄衣使者白衫儿(宫使)2.诗歌主要讲了什么故事?一个卖炭翁辛苦烧的一车炭最终被宫使用半匹红绡一丈绫掠夺一空3.围绕炭可以分为哪几个层次?烧炭运炭被夺炭【拓展延伸】角度一:知道人物形象刻画方法1.诗中刻画了两组人物,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人物形象。2.本诗中有哪几种人物描写

7、方法,举出诗句进行说明?角度二:体会对比的写作手法“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纱一丈绫” 对比,写出了宫使掠夺的残酷;“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对比,反衬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劳动者的艰辛,宫使的得意忘形、骄横无理;“衣正单”与“愿天寒”对比,写出卖炭翁买衣食的迫切心情及艰难处境。角度三:把握作者的情感作者对卖炭翁给予深切的同情,对宫市的暴行进行了揭露,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来?角度四:尝试归纳主旨本诗通过记叙( ),揭露了( )的罪恶和( )的残暴,同时也表现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 )。 【课后集训】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以外貌描写表现

8、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4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D.“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2.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3.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