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

上传人:appealoxygen216 文档编号:921424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春高中地理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三节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学案中图版必修2.doc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三节 通向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教材第 94 页探索漫画中的人物在用木筏上的木材作燃料,其结果必然导致木筏越来越小,最终会使大家都沉入水中,但他们并没有意识到。漫画从深层次说明人类目前过度索取资源,损害环境,将会危及人类的生存。因此,人类必须转变一系列违背人与环境协调发展的观念,改变损害环境的各种行为,尽快地恢复受损的环境,减少新的发展活动对环境造成新的损害,这样才能保证人类与环境持久地、和谐地发展下去。二、教材第 95 页思考日常生活中,我们要改变自己的态度和习惯,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并规范自己的行为,养成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三、教材第 100101 页思考11994

2、年 3 月, 中国 21 世纪议程经国务院颁布实施。为了落实该议程,我国所做的主要工作和成就如下图所示:2006 年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进一步提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发展目标。2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困难有:人口基数庞大、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等。解决办法:就我国的基本国情和要实现的发展战略目标而言,中国今后不能再走只注重数量增长,而不考虑资源可持续利用与环境保护的发展模式和生活方式,必须以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为指导,从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协调发展的高度制定国家发展战略和相应的对策,保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四、教材第 101 页复习题1我国人口基数庞大、

3、资源相对短缺、环境污染、经济发展水平低等严峻的问题,决定了我国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2为实现所在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应当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减少过度包装,倡导2简朴生活,节能节水,选购环保产品,少用一次性餐具和塑料袋,拒食野生动物,实行垃圾分类回收,积极宣传环保知识等。3通过互联网等形式查找案例即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公众参与。课堂小结A 级 抓基础读可持续发展示意图,完成 12 题。1E、F、G 的内容分别是( )A人口可持续发展、社会可持续发展、经济可持续发展B第一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二产业可持续发展、第三产业可持续发展C农业可持续发展、工业可持续发展、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D社会的可持续

4、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2E 1、F 1、G 1的内容可能分别是( )A自然资源保护与利用、控制人口规模、提高生活质量B健康与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C农业与乡村的发展、保护大气层、荒漠化防治D消除贫困、城市发展、防灾与减灾解析:第 1 题,可持续发展的内涵包括三部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经济的可持续发3展、生态的可持续发展。故选 D。第 2 题,和上题对应相关的应是健康和卫生、能源生产与消费、保护生物多样性。答案:1.D 2.B在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清洁生产成为工业发展的必然选择。下图分别是传统经济流程图和循环经济流程图。读图,完成 34 题。3两种流程的最大区别是

5、( )A从自然界获取的资源数量不同B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不同C产品的经济效益不同D投入的多少不同4在循环经济流程图中,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 )A从资源开发环节评估B从产品生产过程评估C从废弃物排放情况评估D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解析:第 3 题,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从图中可以看出,两种流程最大的区别在于向自然界排放的废弃物不同。第 4 题,本题考查对循环经济、清洁生产等知识的全面理解。循环经济流程图是复杂的,在复杂的环节中,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产生危害,因此,评估产品对自然的影响应从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评估。 答案:3.B 4.D近年来,鄂尔多斯市鄂旗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按照循环经济的发展

6、理念构建产业链,推进产业良性循环、良性发展,实现产业循环升级。下图为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部分产业链示意图,读图完成 57 题。45该产业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阶段性原则6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构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过程中,最可能遇到的困难是( )A缺乏优惠的政策 B资源短缺C较低的人口素质 D资金严重短缺7下列关于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循环经济产业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对资源的消耗B减轻了环境污染C提高了经济效益D生产过程中不会有任何污染物排放到环境中解析:第 5 题,该产业链提高了资源的利用率,减轻了社会经济发展中的资源压力,体

7、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持续性原则。第 6 题,蒙西高新技术工业园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鄂尔多斯地区,长期以来,这里社会经济发展缓慢,人口的受教育水平较低,素质较低,而循环经济产业链在形成和发展过程中,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人才。第 7 题,该产业链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但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不了会有污染物被排放到环境中。答案:5.B 6.C 7.DB 级 提能力读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图,完成 89 题。8工业化起飞阶段人们最容易忽视的可持续发展的观点是( )A发展观 B环境观C伦理道德观 D消费观9可持续发展要靠公众行为的调整才能得以实现,下列属于公众应该做的事情是( )5A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B为了节省时

8、间,使用一次性筷子、杯子、快餐盒、打火机等C选购无氟冰箱、节能荧光灯等D绝对不用一次性物品,包括注射器等解析:在工业化初期和起飞阶段,人们更多地关注经济发展,而忽视环境的保护。购买包装考究的商品、使用一次性物品都是传统的消费观,但注射器必须使用一次性的。答案:8.B 9.C贵糖集团以循环经济的新观念、新模式建立了两条循环经济产业链(如下图),读图回答 1012 题。10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 )A河南 B广西C黑龙江 D山东11当前,影响该类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主要限制因素是( )A资源 B技术C水源 D人们的观念和政策12关于该产业链的叙述正确的是

9、( )A实现了废弃物的零排放B提高了糖的产量和质量C实现了生态、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D该产业链中,主导产业区位选择的主要因素是市场解析:第 10 题,读图可知,该地区利用甘蔗制糖,而甘蔗生长需要较多的热量与水分,所以它分布在我国的南方地区。比较四个省区,只有广西位于我国的南方,所以该循环经济产业链最适宜推广的省区是广西。第 11 题,根据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当前影响该循环经济产业链的推广,走优势农业资源综合开发之路的限制因素不是资源、技术与水源,而是人们的观念和政策。第 12 题,该产业链实现了资源循环利用和废物再利用,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减少了废弃物的排放,有利于保护环境。答案:10

10、.B 11.D 12.C13 “生态家园富民计划”以农户为基本单位、以沼气建设为核心,结合改圈、改厕、6改厨、改院、改水、改路和推广高效生态农业技术,在基本解决农村生活能源来源问题的同时,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在各类生态农业模式中, “四位一体”是我国北方典型的生态农业模式,它将沼气池、猪舍、蔬菜栽培与日光温室有机地组合在一起。读我国北方“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及结构图,回答下列问题。“四位一体”生态农业模式图(1)日光温室为沼气池、猪舍、蔬菜创造适宜的_、_条件;猪的呼吸、沼气燃烧为蔬菜提供_(气体),蔬菜的光合作用又为猪的生长提供_(气体);猪的粪便进入沼气池,产生沼气,为农户提供_,还

11、产出沼渣、沼液,为蔬菜生产提供_。(2)结构示意图中所显示的生产过程 1 和 2 中,_的环境效益最大。(3)在我国农村,推广和实施各类生态农业模式的重要意义有哪些?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生态农业模式的掌握以及生态农业在我国推广和实施的意义,生态农业的重要意义应该从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两方面回答。答案:(1)温度 湿度 二氧化碳 氧气 燃料(能源) 有机肥料(2)生产过程 2(3)建立良性生态系统(或形成生态良性循环),达到农业生产过程清洁化和农产品无害化;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农民生活质量。14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

12、“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 3R)”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材料二 被誉为“聚宝盆”的柴达木盆地,现已探明储量的矿产有 67 种,其中钾、镁、锂、锶、芒硝、石棉、电石级石灰岩等 7 种矿产储量居全国首位,许多矿产资源间的关联度极强,综合利用率高。7柴达木盆地示意图材料三 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1)读柴达木盆地示意图,指出图中字母 A、B 代表的地理事物。A 矿产地是_;B 处是_山脉。(2)读柴达木部分循环经济产业链示意图,回答:填出图中甲、乙两处的工业部门:甲_;

13、乙_。示意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做法有哪些?(3)该地区生态环境比较脆弱,在发展循环经济的过程中,还应采取哪些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4)生态农业是发展的八大循环体系之一,这里发展种植业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分别是什么?解析:第(1)题,地理事物的名称是基础,对记忆的要求高,注意积累。第(2)题,甲和乙工业部门根据工业生产之间的联系可做出判断;图中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做法可结合图中及所学知识做出回答。第(3)题,该地保护生态环境的措施要结合该地区特点来合理安排。第(4)题,根据柴达木盆地的自然环境特点阐述农业生产的有利和不利的自然条件。答案:(1)察尔汗 祁连山(2)电力工业 建材工业 提高了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效率,延长了产业链;大力实施副产品的循环利用、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实现了资源的综合利用;减少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利用量及废气、废渣等废弃物的排放,体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及“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即 3R)”的循环经济原则。(3)荒漠化植被、草地、育林地保护与治理;水资源保护和合理利用;沙化土地保护和治理等。8(4)有利:光照强,昼夜温差大,土地资源丰富。不利:海拔高,气温低、热量不足,气候干旱;水资源有限(灌溉水源是制约种植业的主要因素;土地盐渍化、沙化严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