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lawfemale396 文档编号:922545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5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10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山西省太原市第五中学 2019 届高三生物上学期 10 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如图是四类细胞的结构模式图,据图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从结构上看,大肠杆菌与图中所示细胞同属于原核细胞B. 图中为线粒体,葡萄糖可以在其内进行彻底的氧化分解C. 图中的可代表人体的胰岛 B 细胞,其合成的分泌蛋白有胰岛素D. 判断是低等植物细胞的标志结构是图中中心体和叶绿体【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细胞的结构与功能,考查对真核细胞与原核细胞、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结构与功能的理解和识记。图中没有细胞壁,为动物细胞,有细胞壁、叶绿体,没有中心体,为高等植物细胞,为蓝藻。【

2、详解】大肠杆菌和蓝藻均为原核细胞,A 项正确;葡萄糖在细胞质基质中被分解为丙酮酸,然后进入线粒体被彻底氧化分解,B 项错误;胰岛 B 细胞可分泌胰岛素,C 项正确;,具有叶绿体和中心体,为低等植物细胞,D 项正确。【点睛】真、原核细胞及动、植物细胞的判断- 2 -2.绿色荧光蛋白是从发光水母中分离出来的一种结构蛋白,其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若 R 基上的羧基和氨基不会脱水形成肽键,则下列对该蛋白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氨基酸数目 126 R 基上的羧基数 15游离羧基总数 17 游离氨基总数 17A. 只有 1 条肽链B. R 基上的氨基有 17 个C. 水解时,水中的氧参与形成氨基D. 合成

3、一分子该蛋白质,脱去水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 23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蛋白质结构,考查对氨基酸、蛋白质结构的理解。一条肽链至少含有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游离的氨基或羧基总数应为 R 基上的氨基或羧基数+1。【详解】该蛋白质中游离羧基总数为 17,R 基上的羧基数为 15,据此可推知该蛋白质含有肽链 1715=2 条,A 项错误;R 基上的氨基=172=15 个,B 项错误;蛋白质水解时,水中的氧参与形成羧基,C 项错误;合成一分子该蛋白质,脱去水的分子数=肽键数=1262=124 个,减少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18124=2 232,D 项正确。【点睛】假设氨基酸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为

4、a,由 n 个氨基酸分别形成 1 条链状多肽或 m 条链状多肽:形成肽链数 形成肽键数 脱去水分子数蛋白质相对分子质量1 n1 n1 na18( n1)m n m n m na18( n m)3.某化合物为一种分泌蛋白,该蛋白成熟之前由一条多肽组成,且肽链内部无二硫键,成熟后,该多肽被水解成了四条相对较短的肽,且此四条肽链内部及之间共形成了 5 个二硫键。- 3 -假设该蛋白成熟过程中氨基酸残基数未变,那么该蛋白由未成熟的一条肽链变成成熟状态的过程中,相对分子质量的改变为 ( )A. 增加了 44 B. 增加了 26 C. 减少了 24 D. 减少了 54【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蛋白

5、质的结构,考查对蛋白质结构的理解。该蛋白由未成熟的一条肽链变成四条相对较短的肽,应有三个肽键被水解,同时形成了 5 个二硫键,据此可计算该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的变化。【详解】该蛋白由一条肽链变成四条相对较短的肽,应有三个肽键被水解,即有三个水分子参与水解,同时形成了 5 个二硫键,形成一个二硫键,需要失去两个氢原子,相对分子质量增加了 18325=44,A 项正确。4.科学家使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一种蛋白质) ,可以将该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若通过透析的方法除去导致酶去折叠的尿素和巯基乙醇,再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经过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核糖核酸酶活

6、性得以恢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于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破坏了蛋白质中的肽键,故该酶失去了活性B. 该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可以决定蛋白质的空间结构C. 这个实验证明结构并不一定决定功能D. 这个实验说明蛋白质的结构从根本上讲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答案】B【解析】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可以将牛胰核糖核酸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说明因破坏了蛋白质中的空间结构而导致该酶失去了活性,A 项错误;蛋白质的空间结构取决于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种类、数目、序列以及空间结构,B 项正确;这个实验证明了蛋白质的结构决定其功能,C 项错误;这个实验说明外界环境可以影响蛋白质的结构,D 项错误。【点

7、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抓住题意中的“用巯基乙醇和尿素处理牛胰核糖核酸酶可使其去折叠转变成无任何活性的无规则卷曲结构”及“除去尿素和巯基乙醇后将没有活性的酶转移到生理缓冲溶液中一段时间后该酶活性得以恢复”这一解题的切入点,结合所学“蛋白质的- 4 -结构及其多样性、蛋白质功能的相关知识”逐一分析各选项,进行知识的整合和迁移。5.为了观察小鼠细胞的染色体,某兴趣小组对小鼠进行适当处理后,取出骨髄中的活细胞制成细胞悬液,经过低渗溶液处理(使染色体散开) 、固定、染色后制片并观察。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A. 骨髄中含有干细胞,适合作为观察染色体的材料B. 制备细胞悬液时,需使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进行解离C

8、. 低渗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浓度低,导致细胞渗透吸水膨胀D. 最好选择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观察染色体数目和形态特征【答案】B【解析】骨髄中含有造血干细胞,可以进行有丝分裂,适合作为观察染色体的材料,A 项正确;盐酸和酒精混合液会杀死细胞,取出骨髄中的活细胞制成细胞悬液时,不能使用盐酸和酒精混合液进行解离,B 项错误;低渗溶液的浓度比细胞质浓度低,导致细胞渗透吸水膨胀,C 项正确;有丝分裂中期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比较稳定,数目比较清晰,便于观察,故 D 项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观察细胞的染色体的相关知识,需要考生掌握有丝分裂各时期的相关知识,学会从题干中获取有用信息,二者相互结合,才能顺利答题。6

9、.一个班级分组进行减数分裂实验,下列操作及表述正确的是( )A. 换用高倍镜时,从侧面观察,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B. 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显微镜视野应适当调亮C. 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精细结构,用粗准焦螺旋调节焦距D. 一个视野中,用 10物镜看到 8 个细胞,用 40物镜则可看到 32 个细胞【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在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的时候,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高倍镜镜头较长,所以在镜筒下降,当物镜接近玻片标本时,眼睛一定要看着物镜,防止物镜与装片碰擦故 A 正确;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与视野亮度是相反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高(高倍

10、镜) ,镜头透光直径越小,造成通光量变小,照在细胞单位面积上的光能就越少,感觉就是视野变暗所以将视野调亮的原因是本实验要换用高倍镜观察,而不是因观察材料较少,性母细胞较小,故 B 错误;为观察染色体不同层面的- 5 -精细结构使用的是高倍显微镜,要用细准焦螺旋调节,故 C 错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视野的范围越小,观察到的细胞的个体就越大,细胞的数目就越少由“10”换为“40”,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扩大了 4 倍因此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目是原来的 1/4,因此在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一般是 2 个,故 D 错误考点:本题主要考查观察减数分裂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

11、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的能力。7. 2011 年春我国许多地方出现旱情,影响了农作物的生长。下列有关水对生命活动影响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有利于抵抗不利的环境条件细胞内自由水含量的降低是细胞衰老的特征之一癌细胞中自由水含量较正常的细胞低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降低,从而产生渴觉正在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下降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生成A. B. C. D.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越冬的植物体内自由水含量低,有利于抵抗不利的条件,

12、故正确;衰老的细胞内自由水的含量降低,故正确;癌细胞能无限增殖,代谢旺盛,自由水含量较高,故错误;当人体缺水时,血浆的渗透压会升高,从而产生渴觉,故错误;正在萌发的种子中,自由水含量高,自由水与结合水的比值升高,故错误;由于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和蛋白质的合成过程有水的生成,则在线粒体、叶绿体和核糖体中进行的化学反应都有水的生成,故正确。综上所述,C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水与代谢的关系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8.某实验室做了下图所示的实验研究,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肝细胞、神经细胞、上皮细胞等细胞中都有与细胞癌变有关的基因- 6

13、 -B. 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 a 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C. 过程 b 是诱导干细胞的形态、结构和遗传物质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D. 上述细胞中具有细胞周期的是诱导干细胞【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动物体所有的细胞都含有与癌症有关的基因(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 ,A 正确;与纤维母细胞相比,经过程 a 形成的诱导干细胞的全能性较高,B 正确;过程 b 表示细胞分化,该过程中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发生稳定性差异,但遗传物质不变,C 错误;神经细胞、肝细胞等细胞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不具有细胞周期,诱导干细胞还能进行细胞分裂,具有细胞周期,D 正确。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细胞的生命历程的相关

14、知识意在考查考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9.阿糖胞苷是一种嘧啶类抗癌药物,在细胞中能有效抑制 DNA 聚合酶的合成,当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机体短期内可能发生的明显变化是 ( )A. 神经递质的合成减少,神经系统兴奋性降低B. 淋巴细胞的生成减少,机体的免疫功能下降C. 糖蛋白的合成增加,癌细胞的转移速度变慢D. 促进抑癌基因表达,癌细胞的细胞周期变长【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考查对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过程的理解。阿糖胞苷能有效抑制DNA 聚合酶的合成,从而抑制 DNA 复制,当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与 DNA 复制直接相关的生理过程会被

15、抑制。【详解】基因通过转录、翻译表达为具有一定氨基酸序列的蛋白质,神经递质、糖蛋白合成与 DNA 复制没有直接关系,淋巴细胞的生成需要在 DNA 复制的基础上完成细胞分裂,当阿糖胞苷进入癌症患者体内后,机体短期内淋巴细胞生成会被抑制,选 B。10.下列有关细胞生命历程与蛋白质的关系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增多是其在体内易扩散的重要原因B. 健康人衰老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因缺乏酪氨酸酶将导致头发变白- 7 -C. 人体神经元与肌细胞的差异与它们所含蛋白质种类完全不同有关D. 细胞不同生命历程中蛋白质种类差异与核基因的特异性表达有关【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

16、查细胞的分化、衰老、癌变,考查对细胞分化实质、结果、细胞衰老、癌变特征的理解。明确细胞分化、衰老、癌变特征及其原因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细胞癌变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A 项错误;健康人衰老后头发基部的黑色素细胞中酪氨酸酶活性降低导致头发变白,B 项错误;人体神经元与肌细胞有部分蛋白质种类相同,如呼吸酶等,C 项错误;细胞不同生命历程中蛋白质种类差异与核基因在不同时间和空间的选择性表达有关,D 项正确。【点睛】分化细胞表达的基因管家基因:所有细胞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基因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基因,如呼吸酶基因、ATP 水解酶基因。奢侈基因:不同类型细胞特异性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赋

17、予不同细胞特异性的生理功能,如血红蛋白基因、胰岛素基因。11.如图表示同一个体的 5 种细胞中 5 种基因的表达情况,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 此图能说明细胞分化的实质B. 基因 B 可能控制 RNA 聚合酶的合成C. 细胞中 mRNA 差异最大的是细胞 2 和 4D. 一般来说,这 5 种细胞的核遗传物质相同【答案】C【解析】图示表示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即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A 正确;生物体内几乎所有细胞都能控制 RNA 聚合酶合成,因此基因 B 可能是控制 RNA 聚合酶的合成,B 正确;2 和 5 中 mRNA 的差异大于 2 和 4,C 错误;同一个生物体内不

18、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 8 -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因此这 5 种细胞的核遗传物质相同,D 正确。【考点定位】细胞的分化;基因、蛋白质与性状的关系【名师点睛】解题思路点拨:图示表示同一个体的 5 种细胞中 5 种基因的表达情况,由于这5 种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因此都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但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同,因此不同细胞所含的蛋白质和 mRNA 存在差异。12. 已知病毒的核酸有双链 DNA、单链 DNA、双链 RNA、单链 RNA 四种类型。现发现一种新病毒,要确定其核酸属于哪一种类型,应该 ( )A. 分析碱基类型,确定碱基比例B. 分析蛋白质的氨基

19、酸组成,确定五碳糖类型C. 分析碱基类型,确定五碳糖类型D. 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确定碱基类型【答案】A【解析】分析碱基种类判断核酸是 DNA 还是 RNA,然后确定碱基比率,确定是单链结构还是双链结构,A 正确;C、D 两选项中“分析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与题意“确定其核酸属于上述那一种类型”无关。分析碱基类型和五碳糖种类都只能判断核酸是 DNA 还是 RNA,不能判断是单链结构还是双链结构,所以 B、C、D 错误。【考点定位】核酸的分子结构组成与区别【名师定睛】由碱基种类及比例可分析判断核酸的种类(1)若有 U 无 T,则该核酸为 RNA。(2)若有 T 无 U,且 AT、GC,则该核酸

20、一般为双链 DNA。(3)若有 T 无 U,且 AT、GC,则该核酸为单链 DNA。13.从内地到西藏旅游,很多人开始会出现乏力现象,原因是在缺氧的环境下,细胞呼吸的方式发生了改变,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环境乳酸增多,pH 略有下降B. 无氧呼吸增强导致细胞释放的能量减少C. 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增多,线粒体产生的能量减少D. 由于氧气缺乏,影响了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进行【答案】C【解析】- 9 -【分析】本题考查细胞呼吸,考查对有氧呼吸、无氧呼吸过程、条件的理解。明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过程的异同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详解】在缺氧的环境下,无氧呼吸增强,导致内

21、环境乳酸增多,但血浆中存在缓冲物质,所以 pH 略有下降,A 项正确;无氧呼吸过程中有机物分解不彻底,细胞释放能量减少,B 项正确;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相同,葡萄糖均在细胞质基质中分解为丙酮酸,细胞质基质产生的能量不会增多,C 项错误;氧气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由于氧气缺乏,影响了有氧呼吸第二、三阶段的进行,D 项正确。14. 在温度、光照都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 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 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 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D. 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答

22、案】C【解析】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来自胚乳,不来自环境,A 错误;有活力的种子也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不是种子死亡的原因,B 错误;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氧气不足,细胞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对种子有毒害作用,C 正确;细胞呼吸产生的能量,一部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一部分储存在 ATP 中,为细胞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D错误。【考点定位】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15.在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中能正常完成的生理活动有 ( ) 核 DNA核 DNA 合成 RNA 聚合酶 mRNA蛋白质 K 自由扩散进入细胞 染色质染色体 HO 2H 2O H 2OHO 2渗透作用核糖核苷酸m

23、RNAA. 3 项 B. 4 项 C. 5 项 D. 6 项【答案】C【解析】【分析】本退考查细胞代谢、遗传的分子基础,考查对有氧呼吸、光合作用、基因传递、表达过程的- 10 -理解。细胞分裂过程中会发生核 DNA核 DNA 的 DNA 复制、染色质螺旋变粗成为染色体;有氧呼吸过程中发生HO 2H 2O,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 H2OHO 2。基因表达过程在细胞的整个生命历程中均会发生。【详解】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高度分化,不再进行细胞分裂,因此不再进行核 DNA核 DNA、染色质染色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所以不能进行H 2OHO 2;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经主动运输吸收 K+;水稻根尖成熟区表皮细

24、胞中可以进行转录、翻译过程,可以进行合成 RNA 聚合酶、mRNA蛋白质、核糖核苷酸mRNA,可以进行有氧呼吸,进行HO 2H 2O,选 C。16.如图甲为 25 时小麦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图乙为小麦细胞内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相关酶的活性与温度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A 点可代表小麦呼吸作用的强度B. C 点时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不再是光照强度,很可能是 CO2浓度C. 光合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与呼吸作用酶的最适温度不相同D. 当温度从 25 升高到 30 时,B 点将左移【答案】D【解析】【分析】甲图为净光合作用速率随光照强度变化的曲线,乙图为光合作用酶活性(虚线)和呼吸作

25、用酶活性(实线)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详解】甲图中 A 点代表无光照,此时只进行呼吸作用,因此代表呼吸作用强度,故 A 正确;甲图中 C 点,代表在光饱和点时,刚好达到的最大光合作用速率,AC 段影响光合作用的速率的因素是光照强度,C 点以后,光合作用速率不再变化,趋于稳定,则此时的限制因素可能为 CO2浓度、温度、内因(如叶绿体含量、叶绿素含量、酶数量)等,故 B 正确;从乙图可知光合作用酶最适温度约 25,呼吸作用酶最适温度约为 30,故 C 正确;当温度从 25 升高到 30 时,光合作用速率降低,呼吸作用达到最大速率,因此,该种变化因素不利于光合作用,达到光补偿点时的光照强度将增大,B

26、点将右移,故 D 错误,综上所述,选 D- 11 -项。【点睛】当涉及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问题时,分析顺序一般为:光照- CO2 -温度-内因;而补偿点和饱和点的移动,一般移动规律为:当变化因素有利光合作用,则补偿点左移,饱和点右移,反之,亦然。17.研究人员在相同且适宜温度条件下分别测定了两个作物品种 S1、S 2的光饱和点(光饱和点是达到最大光合速率所需的最小光照强度) 。当增加环境中 C02浓度后,测得 S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S 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不足B. S1的光饱和点不变,可能是原条件下 C0

27、2浓度未达到饱和C. S2的光饱和点提髙,可能是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未达到饱和D. S2的光饱和点提高,可能是原条件下 C02浓度不足【答案】B【解析】增大二氧化碳浓度后,暗反应速率提高,需要消耗光反应剩余的还原氢和 ATP,因此光的饱和点升高。当增加环境中 C02浓度后,S 1的光饱和点没有显著改变,说明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不足。而 S2的光饱和点显著提高,说明原条件下光反应产生的H和 ATP 未达到饱和。【考点定位】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18.如图为某植物叶片衰老过程中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变化曲线,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从第 40 天开始叶片的有

28、机物含量下降B. 叶片衰老对植物来说只是消极地导致死亡的过程C. 据图推测叶片衰老时,叶绿体结构解体先于线粒体结构解体D. 57 天前呼吸作用较弱,所以叶片生命活动所需 ATP 有一部分由光合作用提供【答案】C- 12 -【解析】【分析】据题文和选项的描述可知:该题考查学生对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的识记和理解能力,以及曲线分析能力。【详解】从第 40 天开始,叶片的光合速率开始下降,但呼吸速率基本不变,因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所以叶片的有机物含量仍在升高,A 错误;叶片衰老是正常的生命现象,不是消极地导致死亡的过程,B 错误;题图显示,从第 40 天起,光合速率逐渐减小,这可能与叶绿体结

29、构开始被逐渐解体有关,而呼吸速率从第 60 天才开始下降,此时线粒体结构可能开始被逐渐解体,C 正确;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产生的 ATP 只能用于暗反应,不能用于呼吸作用,D 错误。【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曲线横、纵坐标的含义,掌握对比分析几条曲线的方法:一是要关注每条曲线的变化趋势;二是在相同叶龄时对比不同曲线所对应的纵坐标的数值。在此基础上,明辨各选项的正误。19.将叶面积相等的甲、乙两种植物的叶片分别放置在相同体积、温度适宜且恒定的密闭小室中,给予充足的光照,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一定相同B. 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段时间后都将逐渐下降

30、C. 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 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D. 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 CO2浓度较乙低,则甲固定 CO2的能力较乙低【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考查对光合作用因素的理解。叶片进行光合作用时吸收二氧化碳,会导致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的降低,根据二氧化碳浓度降低的多少可判断光合作用的强弱。【详解】甲、乙两种植物的代谢强度不同,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不相同,A 项错误;密闭小室内二氧化碳浓度逐渐降低,甲、乙两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段时间后都将逐渐下降,B 项正确;若实验一段时间后,甲叶片所在小室中的 CO2浓度较乙低

31、,说明甲叶片的光合作用强度大,固定 CO2的能力较乙高,但不能确定甲叶片的呼吸强度一定比乙低,C 项、D项错误。- 13 -20.如图是夏季连续两昼夜内,某野外植物 CO2 吸收量和释放量的变化曲线图。S1S5 表示曲线与 x 轴围成的面积。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图中 B 点和 I 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B. 图中 DE 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C. 如果 S1+S3+S5S2+S4,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为负值D. 图中 S2 明显小于 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 CO2浓度【答案】D【解析】图中 B 点和 I

32、点,该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同,A 正确;图中 DE 段不是直线的原因是夜间温度不稳定,温度影响酶的活性,进而影响植物的呼吸作用强度,B 正确;如果 S1+S3+S5S 2+S4,呼吸作用强度大于净光合作用强度,表明该植物在这两昼夜内有机物的积累量为负值,C 正确;图中 S2明显小于 S4,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外界因素最可能是光照强度不同,D 错误。21.如图为某生物一个细胞的分裂图像,着丝点均在染色体端部,图中 1、2、3、4 各表示一条染色体。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图中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B. 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的 2 倍C. 染色体 1 与 2 在后续的分裂

33、过程中会相互分离D. 染色体 1 与 3 必定会出现在同一子细胞中- 14 -【答案】C【解析】由图可知,该细胞中同源染色体发生联会,存在四分体,因此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的图像,A 错误;染色体数目与着丝点数目相等。图中细胞的染色体数与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相等,此时姐妹染色单体尚未分离,B 错误;染色体 1 与 2 是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会发生相互分离,进入不同的子细胞,C 正确;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发生自由组合,特定的非同源染色体可能会进入同一细胞,染色体 1 与 3 是非同源染色体,由图可知,其组合可能为 1 和 4 或 1 和 3,D 错误。22.下列配子的产生与减数

34、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密切相关的是A. 基因型为 AaXBXb的雌性个体产生 AXB、AX b、aX B、aX b四种配子B. 次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 2 条 X 染色体C. 基因型为 AaXbY 的雄性个体产生 AaXb和 Y 的异常精子D. 基因型为 AaXBXb的某卵原细胞产生 aXB、A、AX bXb的三个极体【答案】C【解析】该个体为雌性个体,如符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能产生 AXB、AX b、aX B、aX b四种配子,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无关,A 错误。初级卵母细胞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形成的次级卵母细胞均含有 X 染色体,当进行到减数第二次

35、分裂后期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将含有 2 条 X 染色体,属于正常情况,B 错误。基因型为 AaXbY 的雄性个体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A 与 a 所在的同源染色体未分离,导致形成 AaXb和 Y 的次级精母细胞,然后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二次分裂,将形成 AaXb和 Y 的异常精子,符合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C 正确。基因型为 AaXBXb的某卵原细胞进行正常的减数第一次分裂,形成 AXb的第一极体和 aXB的次级卵母细胞,而 AXb的第一极体进行减数第二次分裂,X b所在的姐妹染色单体未分离,形成 A、AX bXb的两个第二极体,次级卵母细胞分裂正常,形成 aXB的卵细胞和 aXB的

36、第二极体,因此属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染色体的异常行为,D 错误。【点睛】学生对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的异常细胞混淆不清细胞分裂过程中产生异常细胞的原因分析如果减数第一次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全部不正常;如果减数第二次分裂一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异常,则所形成的配子有的正常,有的不正常。如图所示:- 15 -(1)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次级精(卵)母细胞异常,进而使产生的配子全部异常。(2)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姐妹染色单体不分离,导致产生的配子有一半异常。23.DNA 溶解温度(Tm)是使 DNA 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不同

37、种类 DNA 的 Tm值不同如图表示 DNA 分子中 G+C 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 Tm 的关系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一般地说,DNA 分子的 Tm 值与 G+C 含量呈正相关B. Tm 值相同的 DNA 分子中 G+C 的数量有可能不同C. 生物体内解旋酶也能使 DNA 双螺旋结构的氢键断裂而解开螺旋D. DNA 分子中 G 与 C 之间的氢键总数比 A 与 T 之间多【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DNA 熔解温度(Tm)是使 DNA 双螺旋结构解开一半时所需要的温度,图示表示的 DNA 分子中 G+C 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与 Tm 的关系,Tm 值越大,C+G 含

38、量- 16 -越高,即 DNA 分子的 Tm 值与 C+G 含量呈正相关,A 正确;两 DNA 分子若 Tm 值相同,则它们所含 G+C 比例相同,但 C+G 的数量不一定相同,B 正确;每条链上的脱氧核苷酸之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两条链之间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可见维持 DNA 双螺旋结构的主要化学键有氢键和磷酸二酯键,C 正确;G-C 碱基对之间有 3 个氢键,A-T 碱基对之间有 2 个氢键,但整个 DNA 分子中 G 与 C 之间的氢键数量不一定比 A 与 T 之间多,D 错误。考点:DNA 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名师点睛】本题需要熟记 DNA 分子结构特点,能分析题图,得出 DNA 分子

39、的 Tm 值与 C+G含量呈正相关的结论;本题的易错点是 B 选项和 D 选项,B 选项要求学生结合题干信息“G+C含量(占全部碱基的比例) ”答题;D 选项要求学生明确 C-G 碱基对间有 3 个氢键、A-T 碱基对间有 2 个氢键。24.有科学家发现普遍存在于动物中的磁受体基因,其编码的磁受体蛋白能识别外界磁场和顺应磁场方向排列,并据此提出一个新的“生物指南针”分子模型。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磁受体基因的骨架是由磷酸和核糖相间排列而成的B. 基因中相邻碱基之间通过一个五碳糖和一个磷酸相连C. 同位素标记该基因中的两条链,每次复制带有标记的 DNA 分子数目不变D. 翻译时,每种密码子都有与

40、之相对应的反密码子【答案】C【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 DNA 片段,其基本骨架是由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而成的,A 错误;基因中相邻的碱基之间通过氢键或通过“-脱氧核糖-磷酸-脱氧核糖-”连接,B 错误;同位素标记该基因中的两条链,由于标记的母链的数量是一定的,所以每次复制后带有标记的DNA 分子数目不变,C 正确;密码子位于 mRNA 上,由三个相邻的碱基组成,一共有 64 个密码子,其中三个终止密码不能决定氨基酸,没有与之相对应的反密码于,D 错误。25.一个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在 31P 环境中培养的大肠杆菌,已知噬菌体 DNA 上有 m 个碱基对,其中胞嘧啶有 n 个,以下叙述

41、不正确的是( )A. 大肠杆菌为噬菌体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B. 噬菌体 DNA 含有(2mn)个氢键C. 该噬菌体增殖四次,子代噬菌体中只有 14 个含有 31PD. 噬菌体 DNA 第四次复制共需要 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答案】C- 17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遗传的分子基础,考查对噬菌体侵染实验、DNA 结构与复制的理解。DNA 分子中 A与 T 之间有两个氢键,G 与 C 之间有三个氢键,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据此可进行有关DNA 结构、复制的计算。【详解】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不能独立生活,需要依赖大肠杆菌为其增殖提供原料和酶等,A 项正确;该噬菌体 DNA 上有 m 个碱基对

42、,其中胞嘧啶有 n 个,则胸腺嘧啶为 mn 个,噬菌体 DNA 含有氢键数=3n+2(mn)=2mn 个氢键,B 项正确;该噬菌体增殖四次,子代噬菌体全部含有 31P,C 项错误;该噬菌体 DNA 含有腺嘌呤数量为(mn)个,第四次复制共增加 8个 DNA 分子,共需要 8(mn)个腺嘌呤脱氧核苷酸,D 项正确。【点睛】DNA 分子复制过程中消耗的脱氧核苷酸数若亲代 DNA 分子含有某种脱氧核苷酸 m 个,经过 n 次复制需要消耗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m(2n1)。第 n 次复制需要该种脱氧核苷酸数为 m2n1 。26.某 DNA 被 32P 标记的精原细胞在不含 32P 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有丝分

43、裂,产生两个精原细胞,其中一个接着进行一次减数分裂,其四分体时期的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 DNA 组成示意图正确的是 ( ) A. A B. B C. C D. D【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减数分裂、DNA 复制,考查对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行为变化、DNA 复制方式的理解。有丝分裂过程中核 DNA 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细胞分裂一次。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核 DNA 再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详解】DNA 被 32P 标记的精原细胞在不含 32P 的培养液中经过一次有丝分裂,子细胞中每个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被 32P 标记,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核 DNA 再进行一次半保留复制,-

44、18 -前期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每个四分体中的四个 DNA 分子中,各有两个 DNA 分子的一条单链被 32P 标记,选 B。27.蚕豆根尖细胞在含 标记的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培养液中完成一个细胞周期,然后在不含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继续分裂至中期,其染色体的放射性标记分布情况的是A.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被标记B. 每条染色体中都只有一条单体被标记C. 只有半数的染色体中一条单体被标记D. 每条染色体的两条单体都不被标记【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蚕豆的根尖细胞完成一个细胞周期后,根据 DNA 半保留复制的特点,形成的子细胞中染色体上的 DNA 都只有一条链具有放射性,另一条链不具有放

45、射性,即每条染色体都具有放射性。当在不具有放射性标记的培养基中接着进行下一个细胞周期时,完成 DNA 复制后,有丝分裂前期以及中期每条染色体都含有两条染色单体,每条染色单体含有一个 DNA 分子,这两个 DNA 分子一个具有放射性,一个没有放射性,即细胞中每条染色体含有的两条染色单体(两个 DNA 分子)都是一条染色单体(一个 DNA 分子)被标记,另一条染色单体(另一个DNA 分子)不被标记,B 正确。考点:本题考查的是有关 DNA 复制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28. 下图表示某些细菌合成精氨酸的途径,从图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A. 若产生中间产物依赖型突变细菌,则可能是酶

46、 1 基因发生突变B. 这三种酶基因有可能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C. 这些细菌的精氨酸的合成是由 3 对等位基因共同控制的D. 若酶 1 基因不表达,则酶 2 基因和酶 3 基因也不表达【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分析图示可知:某些细菌是通过调节酶的合成来调节精氨酸合成的。A若产生- 19 -中间产物 I 依赖型突变细菌,说明其不能合成中间产物 I,则可能是酶 1 基因发生突变,无法产生酶 1,A 正确;B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其细胞中没有染色体,B 错误;C等位基因是位于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细菌细胞中没有同源染色体,不存在等位基因,C 错误;D3 个基因的表达是独立的,酶 1

47、 基因不表达,不会影响酶 2 基因和酶 3基因的表达,D 错误。考点:基因与性状的关系29.下图为真核细胞中发生的某些相关生理和生化反应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 结构 a 是核糖体,物质 b 是 mRNA,过程是翻译过程B. 过程在形成细胞中的某种结构,这一过程与细胞核中的核仁密切相关C. 如果细胞中 r蛋白含量增多,r蛋白就与 b 结合,阻碍 b 与 a 结合D. c 是基因,是指导 rRNA 合成的直接模板,需要 DNA 聚合酶参与催化【答案】D【解析】通过过程合成 r蛋白,则结构 a 是核糖体,物质 b 是 mRNA,过程是翻译过程,A 项正确;通过过程合成 rRNA,这一过程

48、与细胞核中的核仁密切相关,rRNA 参与核糖体的构成,B 项正确;据图可知,如果细胞中 r蛋白含量较多,r蛋白就与 b 结合,阻碍 b 与 a 结合,C 项正确;rRNA 合成过程需要 RNA 聚合酶参与催化,D 项错误。30.一个 mRNA 分子有 m 个碱基,其中 G+C 有 n 个;由该 mRNA 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多肽链。则其模板 DNA 分子的 A+T 的个数、合成蛋白质时能脱去的最多的水分子数分别(不考虑侧链基团脱水)是( )A. m,m/3-1 B. m,m/3-2 C. 2(m-n),m/3-1 D. 2(m-n),m/3-2【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考查对

49、转录、翻译过程、蛋白质结构的理解。mRNA 是以双链 DNA 的一条单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的。mRNA 中相邻三个碱基决定一个氨基酸。- 20 -【详解】mRNA 分子有 m 个碱基,其中 G+C 有 n 个,则 A+U 为 mn 个,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其模板链中 A+T 为 mn 个,模板 DNA 分子的两条链中 A+T 的个数相等,共有 A+T 数为2(mn);一个 mRNA 分子有 m 个碱基,该 mRNA 共可决定 m/3 个氨基酸,由该 mRNA 合成的蛋白质有两条多肽链,则合成蛋白质时能脱去的最多的水分子数 m/3-2,选 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1)明确模板 DNA 分子为双链结构。两条单链中配对的碱基之和相等。(2)明确合成蛋白质时脱去的水分子数=肽键数=氨基酸数肽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