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惠州仲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922746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479.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惠州仲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东省惠州仲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东省惠州仲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东省惠州仲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东省惠州仲恺中学2018_2019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广东省惠州仲恺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一历史上学期 10 月月考试题(含解析)(用时:90 分钟 分值:100 分)一、单项选择题:(48 分)1.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你判断,在西周的封国鲁国的宗法体系中,处于大宗地位的是A. 周王B. 鲁国国君C. 卿大夫D. 士【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嫡长子继承,是大宗,余子分封,为小宗,大宗小宗的地位是相对的;在鲁国内部继承大位的是嫡长子,成为鲁国国君,反过来说,鲁国国君也一定是嫡长子,故 B 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在诸侯国内部,故 A 项排除;CD 两项都是在诸侯国内部分

2、封的,是小宗,排除。【点睛】 “鲁国的宗法体系中”是解题关键。2.假设甲、乙、丙、丁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可能性最大A. 甲同学有纯正的贵族血统B. 乙同学是商朝末年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 丙同学带兵攻商因病阵亡D. 丁同学是西周王室成员,智慧又儒雅【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分封制,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西周时期推行分封制,主要有王族、功臣和现代贵族,其中以王族的分封为主体,故被封为诸侯王可能性最大的应该是西周王室成员,D 项正确;有纯正的贵族血统,有可能但不是可能性最大,排除 A;分封的至少是

3、贵族,平民是不能被分封的,排除 B;分封是以世袭为特点,不是军功,排除 C。故选 D。- 2 -3.下列对西周王朝周王和诸侯关系的评述正确的是根据分封制,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君臣关系;根据宗法制,周王和诸侯是大宗和小宗的关系;周王和诸侯的关系是等级从属关系;周王对各诸侯国拥有绝对的控制权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是西周的政治制度,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问题的能力。题目中涉及的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度,根据所学,在分封制下,周天子和诸侯是君臣关系,也是等级从属关系,也是大小宗的关系,正确,排除 A,选择 D;但是周王对各诸侯国没有绝对的控制权,诸侯有很大的权利,所以

4、排除,排除 B、C。故选 D。4. 秦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秦始皇为解决上述问题, “求其宁息”的措施是( )A. 焚书坑儒 B. 推行郡县制C. 修长城 D. 统一文字【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诸侯分封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秦始皇解决诸侯割据纷争的措施是推行郡县制,而其他三项都是他加强中央集权的相关措施,但与他解决诸侯问题无关。故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郡县制5.下列关于中国古代郡县制的评价,正确的是郡县制是分封制的继承和发展;废除分封、立郡县是秦二世灭亡的重要原因;郡县制代替分封制是历史

5、的进步;废分封、立郡县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A. - 3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所学,分封制和郡县制虽同为地方管理制度,但两者地方管理立意和思路不同,所以错, 秦朝灭亡主要原因是暴政,所以 错。 是对两者关系的正确认识。故选 B.考点: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秦朝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郡县制6.秦创立并推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对当时的积极作用有A. 加剧了社会矛盾,无益于社会发展B. 避免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C. 缓解了社会矛盾,有助于长治久安D. 造成君主独裁,导致政治黑暗【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封建

6、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理解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秦创立并推行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有利于多民族封建专制国家的建立,避免国家分裂,有助于政局稳定,B 项正确;A 项是消极作用,且表述片面和绝对化,排除 A;秦朝的统治只二世而亡,C 项不符合题意;D 项不是积极作用,排除。故选 B。7.刘邦在位末年与众臣歃血为盟,特别诏令:“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其目的在于A. 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B. 禁止分封异姓王侯C. 鼓励臣民建立军功D. 安抚汉初以来的功臣【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非刘氏而王者,若无功上所不置而侯者,天下共诛之。 ”这说

7、的是两层意思:一是限定只有刘姓(当然主要指刘邦的后代)才能当诸侯王,二是没有刘姓皇帝的批准,非- 4 -刘姓的人没有大功是不能被封侯的。很显然刘邦此举之目的在于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所以选 A。B 与材料中所强调的“有功异姓也能封侯”相悖,C 与 D 不是其主要目的。考点: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加强对地方管理8.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 防止宰相权重难控制B. 完善中央集权制C. 加强对地方的控制D. 保证决策的合理性【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三省六部制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及理解

8、知识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隋唐时期实行的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政治制度的重大创造,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宰相同时议政,互相牵制,削弱了相权,保证了君权的独尊,A 项正确;材料同地方无关,即同中央集权无关,B、C 排除;D 项不是目的,排除。故选A。9.秦汉时期丞相一职由一人担当,到隋唐时期三省的长官都是丞相,到了宋代相当于丞相的官职更多。这一现象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加强B. 封建中央政府民主政治得到了不断发展C. 丞相权力的不断分散D. 中央对于地方政府控制的日益严密【答案】A【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开设的丞相是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处在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地位,常常因为

9、大权独揽对皇权形成威胁,因此历代王朝都采取措施削弱相权、加强皇权、分散相权。根本目的就是皇权的加强即专制主义的加强,因此 A 项符合题意;B 项中“民主政治”表述错误;C 项是材料要表述的现象,而不是本质;D 项说法错误, “丞相”属于中央,不属于地方。故选 A。10.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始终伴随着的矛盾有中央与地方- 5 -君权与相权相权与王国相权与宦官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进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之下,始终伴随的矛盾主要是君权和相权、中央和地方的矛盾,正确,A 项正确

10、;两项本身不是直接的矛盾,且宰相在明朝已经废除,故排除 B、C、D 三项。故选 A。11.清朝前期,中央机构发生过多次重大变化,最主要的变化是A. 国初定制,设议政王大臣数员如坐朝仪B. “率循祖制,咸复旧制” ,废内阁,恢复内三院C. 选调翰林等官员入南书房当值, “非崇班贵值,上所亲信者不得入D. 军国大计,罔不总揽,自雍乾后百八十年,咸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求对选项所传达的信息要与课本中内容相对应,A 是皇太极时设议政王大臣会议,C 是康熙时设南书房,D 是雍正时设军机处,相比较而言,军机处的设立是清前期最重要的加强皇权的措施,也使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

11、顶峰。12. 我国古代丞相这一官职从设立到最后被废除的演变历程,体现了( )A. 国家统一的需要 B. 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C. 权力相互制约的需要 D. 政令统一的需要【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古代 的政治制度,题目中涉及到的丞相的变化是为了加强皇权的需要,是维护封建统治的需要,所以 B 项是其目的,C 表述错误 DA 从属于 B 项。- 6 -13.甲午中日战争后,帝国主义对中国资本输出的主要方式有强迫清政府向各国借款争相在中国修筑铁路夺取采矿权争相在中国开办工厂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马关条约签订后,帝国主义国家

12、对中国的侵略方式发生转变,即由商品倾销向资本输出转变,各选项中均是西方资本输出方式的具体表现,均符合题意要求,故答案选 D 项。考点:近代西方列强对中国侵略方式的转变点评:本题属组合型选择题,此类选择题试将同一类事件或现象按一定的关系进行组合的选择题,解答此类型题的方法主要是筛选法,大体可以分为肯定筛选法和否定筛选法。肯定筛选法是先根据试题要求分析各个选项,确定一个正确的选项,这样就可以排除不包含此选项的组合,然后一一筛选即可;否定筛选法即是排除法。14.英国通过虎门条约取得了“领事裁判权” ,这意味着A. 中英两国之间的贸易纠纷由英国领事解决B. 英国领事享有对南京条约的解释权C. 中国的司

13、法主权遭到破坏D. 英国领事可以决定中国的关税税率【答案】C【解析】领事裁判权规定,外国人在中国犯了法,由外国领事裁决,中国无权管理。因此领事裁判权的出现,标志着中国不能完整的行使司法主权,中国的司法主权遭到破坏。故选 C。领事裁判权涉及的是法律领域,与贸易无关;ABD 项说法明显错误。点睛:一国通过驻外领事等对处于另一国领土内的本国国民根据其本国法律行使司法管辖权- 7 -的制度。这是一种治外法权。它的存在,形成对所在国家属地主权的例外或侵犯。实际上在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领事裁判权就是帝国主义在殖民地国家所享有的一种非法特权。15.1899 年,美国向英俄等国提出“门户开放”照会,其中规

14、定“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美国提出这条规定的目的在于A. 利用经济优势排斥欧洲列强B. 插足其他列强在华“势力范围”C. 取消列强在华侵略特权D. 独享列强在华侵略权益【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美国“门户开放” ,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材料“各国货物,一律按中国现行税率征收关税” ,是为了与列强“机会均等” 、 “利益均沾” ,插足其他列强在华“势力范围” ,故 B 正确;A 项排斥表述错误,排除;C 项取消表述错误,排除;D 项独享表述错误,排除。故选 B。16.20 世纪初,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

15、,突出表现在A. 严禁中国人民反帝B. 中国内地全部开放C. 同意拆毁大沽炮台D. 惩办反帝爱国官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依据所学知识,1901 年清政府同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 ,标志着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其内容中“严禁中国人民参加反帝斗争” ,表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故选 A。BCD 不符合题意。考点:近代中国军民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列强的侵华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7.鸦片战争的失败和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主权遭到破坏,这主要表现在领土主权军事主权司法主权- 8 -关税主权贸易主权A. B. C. D. 【答案】D【解

16、析】【详解】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意在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和知识的迁移和运用的能力。根据所学知识,鸦片战争失败后,签订了南京条约及后来的附件,在条约内容中破坏了中国的领土、关税、贸易、司法主权,正确,D 项正确,排除A、C;军事主权此时没有破坏,错误,排除 B。故选 D。18.马关条约签订后,某大国立即提出:“决不能容许日本占领南满,如果有战争的必要,我们就坚决行动。 ”如果成功的话“我们就会成为中国的救星” ,清政府“就会同意用和平方式修改我们的国界” ,该大国是A. 英国B. 法国C. 德国D. 俄国【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材料反映的是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反对把辽东半岛

17、割让给日本,对此进行干涉的情景。故选 D。其它各项均与史实不符。考点:三国干涉还辽点评: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国担心自己在辽东的利益受损,于是联合法德进行了三国联合干涉还辽,日本迫于压力,被迫把辽东半岛退还给中国,却要了 3000 万的赎辽费。从这我们也可看出帝国主义的利益分赃关系。19.“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这场战争”是指A. 鸦片战争- 9 -B. 甲午中日战争C.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D. 抗日战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材料中的“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 ,反映了这场战争是中国

18、近代史的开端。结合所学知识,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承担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故选 A。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1840 至 1900 年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鸦片战争20.近年来,围绕曹操墓真伪的争议持续不断。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也是褒贬不一,尤其在用人上,有人说他“唯才是举” ,有人说他不善用人。他死后,其子曹丕废汉称魏,历史上称曹魏。曹操生活的时期战乱频仍,国家主要的选官制度应该是A. 军功爵制B. 察举制C. 九品中正制D. 科举制【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回忆、再现相关历史基础知识,并作出正确认知和判断的能力

19、。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唯才是举” 、 “曹操生活的时期”等,可知,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选项:A 项按军功受爵始于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排除 A;B项察举制是一种由下而上推荐人才为官的制度,始于西汉武帝时期,符合题意;C 项九品中正制,是一种由品评官评定人才优劣,魏曹丕时建立起来的。排除 C;D 项科举制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的制度,隋朝时建立,排除 D。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 B。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选官制度21.书序说:“武王既胜殷,邦诸侯,班宗彝,作分器 。 ”这里所说的“诸侯”臣服于商王朝相对于材料中的武王是小宗可以拥有军队,可以自己任命官员

20、普遍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10 -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材料可知材料反映的信息是西周建立后,分封诸侯,进行统治。根据所学知识,宗法制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周天子以嫡长子世代继承最高执政权力,为天下的大宗。其余诸子分封诸侯,诸侯国对于周王室处于附属地位。诸侯对天子为小宗,在本国则为大宗,其地位也由嫡长子继承。诸侯的其余诸子分封为卿大夫。说法错误,说法正确,本题答案为 A。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宗法制22.近年来,日本的右翼势力逐渐抬头,公开否认曾制造南京大屠杀。假如中日两国对簿公堂,身为中方的律师,下列资料中,你会选择

21、哪些作为第一手资料提供给国际法庭:南京大屠杀时外国记者拍下的照片南京大屠杀的幸存者的回忆录万人坑遗址陆川导演的电影南京,南京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教材内容的识记能力。由材料“第一手资料”可知,电影南京,南京并不是第一手资料,而是经过加工过的资料,所以排除,答案选 D。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侵华日军的罪行与中国军民的抗日斗争日本侵华罪行23.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 ,倒是想以夷制华 。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 ”其中- 11 -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A.

22、南京条约B. 北京条约C. 马关条约D. 辛丑条约【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辛丑条约的相关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对材料的解读和分析能力。根据所学知识, 辛丑条约规定清政府严厉禁止中国人民反帝,并镇压参与反帝的官吏,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外国列强迫使清政府屈服,实现“以华制华” ,故选 D。A、B、C 项虽然中国失去了大量的权益,但是并未成为列强的工具,不符合“以华制华”的信息,排除。故选 D。24.西方文明对中国的冲击及中国文明的嬗变一文中说:“如果我们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但是树断了,树墩还在,一般的树只要树墩还在,还

23、是可以萌发的。 ”关于上述材料理解不正确的是:A. “将这棵大树砍断”指推翻了中国封建制度B. “树墩还在”指封建思想根深蒂固C. 袁世凯称帝是“萌发”的重要表现D. 辛亥革命推动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中“辛亥革命相当于将这棵大树砍断了”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政府的专制统治,结束了中国延续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故 A 项错误,符合题意;但中国封建制度的经济基础以及思想根基并未废除,故 B C D 三项表述正确,不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52 分)25.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唐朝的三省六部制:- 12 -材料二 元朝大政委于中书省,今冀,晋、鲁、内蒙及河南的黄河以北地区称“

24、腹里” ,由中书省直辖。中书省也称都里,为全国行政中枢。总领各行省,又兼辖腹里。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元制,凡有重大军事,则遣中书省官员前往督之,其班底仿中书省建制,故称“行中书省” 。 元史地理志中载“自封建变为郡县,有天下者,汉、隋唐、宋为盛,然幅员之广,咸不逮元。 ”材料三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请回答:(1)材料一中唐朝的三省六部制起了什么作用?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什么?(2)材料二中元朝设置的中书省与唐朝的中书省有何不同?元朝为什么在地方实行行省

25、制?(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形成于那个朝代,又结束于那个朝代?丞相制度的废除有什么影响?(4)材料三中军机处的主要职能和作用是什么?军机处的设置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答案】 (1)作用:三省长官都为丞相,相互制约,加强皇权;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职能:门下省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2)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 13 -高行政机构。原因: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3)朝代:秦朝;明朝。影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3)职能:跪受笔录,上传下

26、达。作用: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或皇权得到大大加强) 。特征: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解析】【详解】 (1)本题考查三省六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三省六部制下,三省长官都为丞相,相互制约,加强皇权;分工明确,办事效率高;进一步完善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三省中门下省的职能是掌管国家政令的审批。(2)本题考查元朝中书省和唐朝的中书省的比较,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所学知识,唐朝的中书省是中央机构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元朝的中书省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第二小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元朝是少数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实行行省制是为了对全国辽阔

27、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回答。(3)本题考查丞相制度发展,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丞相制度形成于秦代的秦始皇建立,废除于明朝的明太祖时期;丞相制度的废除使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4)本题考查军机处,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军机处的主要职能是迅速将笔录的皇帝旨意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作用是使皇权得到进一步加强。军机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实质反映了明清时期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的特征。26.阅读材料:材料一 “我们不能希望贸易立刻就发展到按照该国(指中国)人口众多,土地的富饶和人民的勤勉所可测定的那种规模。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

28、品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新贸易市场尚待确立,新部署尚待进行。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我们可以希望,英、法、美交涉人员通力合作都可能影响中国政府去履行对目前事情的改进。 ”材料二 第二款中国将管理下开地方之权并将地方所有堡垒、军器工厂及一切属公物件,- 14 -永远让与日本:一、辽东湾东岸及黄海北岸,在奉天省所属诸岛屿,亦一并在所让境内。二、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三、澎湖列岛,即英国格林尼次东经百十九度起至百二十度止,及北纬二十三度起至二十四度之间诸岛屿。第四款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摘自马关条约材料三 图一:中

29、英南京条约签订情景图二:中日马关条约签订情景图三:辛丑条约签订情景请回答:(1)材料一中“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是什么条约?材料一中哪些文字最能反映英国要求修约的原因?通过对材料内容分析说明了什么问题?(2) 马关条约是在哪一次战争中签订的?结合材料二,简要分析其对中国的危害。(3)材料三中图片一和图片三分别反映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4)这些重大事件反映了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什么历史特征?【答案】 (1)条约:南京条约 。 (答虎门条约 、 五口通商章程 、 望厦条约 、 黄埔- 15 -条约可给分。 )材料文字:为了适应外商对农业产业已增加了的需要感到的许多失望。说明:说明他们要继续侵略中国,

30、以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便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1)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影响: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3)事件:鸦片战争、八国联军侵华,两次战争都以中国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和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 (言之有理都可)(4)特征:中国近代史是屡遭列强侵略的屈辱史,列强侵华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辛丑条约签订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 (言之有理都可)【解析】【详解】 (1)本题考查鸦片战争后签订的一系列条约,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自从

31、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 ,可知这是指从鸦片战争以来,故“自从条约缔结以来”指的的条约,结合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和中国签订的条约回答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一“自从条约缔结以来,因我们对华通商的扩展有限而感到的许多失望届时我们当有权要求中英条约修订”可以找出答案;第三小问,通过对材料内容分析,可以看出鸦片战争后西方国家不满足现状,说明他们要继续侵略中国,以图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以便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2)本题考查马关条约 ,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结束后,清政府战败,1895 年签订了

32、马关条约 ;马关条约的签订影响是:严重损害了中国领土主权;加重了中国人民的负担;加深了中国民族危机,刺激了列强对中国的侵略。(3)本题考查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识记和运用能力。根据材料三图一:中英南京条约签订情景,可知是鸦片战争;根据材料三图三:辛丑条约签订情景,可知是八国联军侵华,两次战争都以中国战败告终,清政府被迫和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4)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社会发展的历史特征,旨在考查学生对知识的综合分析的能力。根据上述材料可知,都是西方国家对中国的侵略和签订的条约和影响,由此入手,可以从:中- 16 -国近代史是屡遭列强侵略的屈辱史、列强侵华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回答,可以简述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过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