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

上传人:rimleave225 文档编号:923208 上传时间:2019-03-03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16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江苏省苏州市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期初调研测试试题(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江苏省苏州市 2019 届高三期初调研测试历史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120 分。考试时间 100 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3请把选择题的答案涂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非选择题的答案填写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0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60 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第二次是刘邦封建同姓和异姓王;第三次是晋武帝封建司马氏宗室;第四次是朱元璋封建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A. 分封制日益发

2、展完善B.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C.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D.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答案】C【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古代四次封建反动都是因为分封血缘关系的亲人为诸侯导致的,分封制虽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崩溃,可期观念深深影响后市,C 项正确。分封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崩溃,排除 A。题干主旨是分封制的影响,而不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不断强化,排除 B。题干反映的是宗室借血缘分封造成反动,不是强化皇权,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 C。点睛:解决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关键词“封建有四次反动” ,运用所学知识逐一排除选项即可。2.先秦有思想家认为:“凡入国,必择务而从事焉。国家昏乱,则语之

3、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 。这体现了A. 民贵君轻的主张B. 追求精神自由的倾向- 2 -C. 克己复礼的思想D. 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国家昏乱,则语之尚贤、尚同;国家贫,则语之节用、节葬”可以看出,这位思想家的主张是国家需要什么言论,就说出什么言论,只要是对国家有利的就做,这明显是讲求实际功利的做法,所以体现了讲求实际功利的精神,而不是追求精神自由,故选 D 而排除 B;题干中没有涉及君民关系,故 A 与题干无关,所以排除;儒家指约束自己,使每件事都归于“礼” (西周之礼)叫做克己复礼,但是题干中的信息与此无关,故排除 C。【点睛】这一题属于

4、新情境式材料选择题,这类题在教材中有知识依托,但是题干中的材料是考生所不熟悉或者没有见过的,考生需要将材料阅读后准确把握材料主旨,再结合所学知识对所有选项进行推理和分析,才能够准确作答,所以这类题对考生的能力要求较高,而这又是高考特别注重考查的题型,所以建议考生多关注这类习题的训练和积累。3.唐初,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后来发生了两种变化:一是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二是执掌行政职能的尚书省地位下降,与决策职能相关联的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这表明A. 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B. 政府的行政效率极大提高C. 三省六部制基本上已被废除D. 中书省、门下省决策权扩大【答案】A【解析】题目中“唐”

5、、 “皇帝选拔中级官吏出任宰相” 、 “尚书省地位下降中书省、门下省地位上升”等信息表明唐代相权不断削弱,君权不断强化,即君权与相权的关系有所调整,A 正确;题目中未提及唐代政府行政效率不断提高,故无法得出 B 项的结论;唐代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三省,尚书省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故 C 项的说法错误;唐朝中央的三省中书、门下和尚书,分别负责决策、审议和执行,故 D 项中“门下省决策权”的说法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的设置情况,要求学生结合唐朝三省六部设置的基础知识,来分析材料,隋朝时期中央三省之间职责不明确,唐朝时期明确规定了三省之间的职权和地位,三省的政治地

6、位一样,都是中央宰相机构,中书省负责决策,门下省负责审核,- 3 -尚书省管六部负责行政。4.(宋)太宗淳化二年诏曰:“关市之租,其来旧矣征算之条,当从宽简。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以利细民” 。又诏“除商旅货币外,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 。这些举措说明A. 打破了城市的坊市界限B. 有利于商品经济的发展C. 政府放弃重农抑商政策D. 增加了政府财政的收入【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征算之条,当从宽简” 、 “市征所算之名品,共参酌裁减” 、 “其贩夫贩妇细碎交易,并不得收其算”等信息可以知道,这里的皇帝诏书是要减少对商业活动的部分税收,减少商税是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

7、,故选 B;题干没有提到坊市的问题,故排除 A;北宋政府依然是实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故 C 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减少商业税收会减少政府财政收入,而不是增加,故 D 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5.下图是明末清初画家八大山人的写意画孤禽图 ,对于该作品的分析正确的是A. 追求个性和神韵意境B. 注重对景物的逼真摹写C. 特别讲究布局与构图D. 具有气势雄壮的特色【答案】A【解析】- 4 -【详解】 孤禽图整幅画的画面,仅在中下方,绘一只水禽,鸟的眼睛一圈一点,眼珠顶着眼圈,一副白眼向天的神情。禽鸟一足立地,一足悬,缩颈,拱背、白眼,一副既受欺又不屈,傲兀不群的情态。形象洗练,造型夸张,表情奇特,流露出

8、愤世嫉俗之情,反映出孤愤的心境和坚毅的个性,具有奇特新颖,出人意表的艺术特色这是典型的文人画特征,故选A。B 是工笔画的特征,而题干中的孤禽图是写意画,故排除 B;C 不是文人画的主要特征,而是欧洲新古典主义的绘画风格,故排除 C;写意画具有强调意趣、借物抒情的特点,不具有气势雄壮的特点,故排除 D。6.全球通史记载,西方列强维持着几支炮舰舰队,在从上海到重庆 1500 里长、横穿中国中心的长江中巡逻。实际上英国海军中有位军官还拥有“长江海军少将”的头衔。该现象发生在A. 南京条约签订后B. “二十一条”签订后C. 辛丑条约签订后D. 马关条约签订后【答案】D【解析】【详解】题干提到西方列强的

9、炮舰舰队在上海到重庆的区域航行,结合所学可知,上海是在南京条约中被开放为通商口岸的,而重庆是在马关条约里被开辟为通商口岸的,故选 D 而排除 A;“二十一条”出现于马关条约之后,主要涉及中日关系,而题干中说到的西方列强中有英国,故排除 B;辛丑条约中没有开放通商口岸的内容,故排除 C。【点睛】新课程的课标要求中,关于历史史实是最需要学生通过记忆来掌握的,其他的诸如历史事件发生的背景、意义、影响和经验教训、启示之类的东西都离不开史实,而这些东西都是史实推论或者概括总结得出的,所以在新课标的要求之下,识记的任务只有史实,结论性的东西都不用死记硬背了,等于减轻了考生的记忆负担,但是需要明确的是,历史

10、学科其他能力的要求在新课标下等于提高了,需要考生提高到一定程度才可以从容应对高考。同时,即使是识记的知识,也不会考查直接的死记硬背,而是考查在新情境下能否灵活运用。7.光绪二十七年(1901 年) ,章太炎在东京国民报上发表正仇满论 ,指出:“夫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者,非仇视之谓也” ,1903 年又在苏报上发表康有为与觉罗君之关系 ,认为“载湉小丑,未辨菽麦” 。这说明章太炎A. 主张反清革命- 5 -B. 反对民主共和C. 提倡保皇立宪D. 支持君主立宪【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今之人人切齿于满洲而思顺天以革命” 、 “载湉小丑,未辨菽麦”(“载湉”是指光绪皇帝)等

11、信息可知,章太炎主张反清革命,故选 A;题干中没有关于民主共和的信息,故排除 B;由题干中的“革命”可知,CD 不符合题意,故排除。8.清皇室在某道诏书中宣布:“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诸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因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 ”。这表明( )A. 清政府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来自南京的革命政权B.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把持了清政府的军政大权C. 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最终由革命势力和军阀均分D. 清王朝以和平退让的方式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答案】D【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 、 “人心所向,天命可知”和“予亦何忍因一姓

12、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等信息可知,清朝皇室在人心所向的大趋势下,被迫主张退位,所以等于是以和平退让的方式顺应了时势,之后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帝制,故选 D;由题干可知,清政府面临的压力主要来自“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 、 “人心所向” ,故排除 A;B 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故排除;C 在题干中也没有提到,故排除。9.有学者谓,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 “全国的出版界,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 。“在民国八九年之间,北京大学的几种杂志一出,若干种书籍一经印行,而全国的风气,为之幡然一变。从此以后,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后生小子,也知道专讲肤浅的记诵,混饭吃的技术,不足以语于学术,而慨

13、然有志于上进了。 ”这反映了A. 北京大学成为文学革命的中心B. 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C. 大学成为近代报刊萌蘖的母体D. 技术进步催生文化新模式的出现- 6 -【答案】B【解析】从材料“蔡元培主持北京大学前几乎没有什么说得上研究两个字的” “在民国八九年之间研究学术的人,才渐有开口的余地”中这一变化可以看出,新文化运动推动科学精神的传播,故 B 项正确,D 项错误;AC 项材料中没有体现出。点睛:此题为材料型选择题。此类题目是材料解析题的客观答法。多在题干中提一则或数则材料,要求在读懂材料的基础上,透过材料发现其背后的历史真实,按照题干的指向和要求,找出正确选项。解答材料解析型选择题

14、一般分三步进行:第一,通过看引文的出处和其他有关信息,确定材料所涉及的历史知识;第二,抓住关键词,读懂材料,弄清材料内容及相关的人物或事件。第三,搞清备选项的内涵及与题干的关系,找出符合题目要求和历史事实的备选项。读懂材料是解答本题型的关键。10.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社会主义的任务,合并在民主主义任务上面去完成,这个叫做毕其功于一役 ,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主张中国只走新民主主义道路B. 标志着毛泽东思想的诞生C. 中国革命必须分两步(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D. 中国革命应该“毕其功于一役”【答案】C【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新民主主

15、义革命 ”(发表于抗日战争时期)可知,毛泽东说的“社会主义的任务”是指社会主义革命的任务, “民主主义任务”是指新民主主义革命,而题干中的“那就是空想,而为真正的革命者所不取的”说明毛泽东主张二者不可以同时完成,也就是主张先进行新民主主义革命,再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即革命要分两步走,故选 C 而排除AD;毛泽东思想诞生于井冈山时期,故 B 与题干时间不符,所以排除。11.渡江战役期间,毛泽东发表声明:“外国政府如果愿意考虑同我们建立外交关系,它就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 。新中国初期,与此声明相一致的外交方针是( )A.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 “一边倒C.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16、D. “另起炉灶”【答案】D- 7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难度小。材料中“必须断绝同国民党残余势力的关系”说明是“另起炉灶”政策的体现,故本题选择 D 项。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对外关系“另起炉灶”12.1985 年, 羊城晚报记者刘婉玲以一篇从“星期六工程师”引出的文章,报道了许多工程师周末下乡镇企业“走穴”的情况。这是这个群体第一次被定义。材料中的“走穴”现象说明A. 我国知识经济开始兴起B. 现代企业制度已经建立C. 计划经济体制已被打破D. 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确立【答案】C【解析】“星期六工程师” ,主要指上世纪 80 年代初,那些在国

17、企捧着铁饭碗尚觉“吃不饱”的工程师们,每逢周末就到外地挣外快的情景。材料反映了计划经济体制受到冲击,C 正确;A 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90 年代提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B 错误;1992 年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D 错误。13.近日秋水长天出版发行,它是一部描写两岸题材,是一部书写家国情怀暨反省民族离患的军事文学作品。关于海峡两岸关系的进展,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A. 1949 年以后的三十多年时间两岸往来及“三通”全部中断B. 1979 年, 告台湾同胞书的发表标志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C. 2005 年, “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D. 2008 年,两岸直接

18、通邮、通航、通商终于实现【答案】B【解析】【详解】1949-1979 年间,海峡两岸关系处于隔绝状态,故 A 表述正确,所以排除;1979 年告台湾同胞书标志着中国政府对台湾政策的改变,但是并不意味着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是在 20 世纪 80 年代,故 B 符合题意,所以选 B;2005 年的“胡连会”双方重申坚持“九二共识” ,反对台独,符合史实,所以 C 表述正确,故排除;2008 年 12 月,两岸三通终于实现,所以 D 表述正确,所以排除。- 8 -【点睛】这一题属于反向选择题(也叫否定式选择题) ,即选择不符合史实或者不正确的说法,这类题目的解题关键是看清题目要求中

19、的“不”或“错误” ,判定是选择不正确的选项或者不符合史实的选项,这是最重要的;另外,看全选项再选择,也是防止审题错误或者看不清题目导致错选的手段,就是把题目设置的 ABCD 四个选项都看完,才可以作答,这样就会发现选项中会有三项是正确的,这样就可以避免因为没看清题目只看了一个选项就感觉表述正确而仓促选择,最终错选而失分的结果。14.美国东部时间 2016 年 11 月 9 日,第 58 届总统选举初步结果揭晓,共和党候选人总统唐纳德特朗普赢得总统选举。这说明唐纳德特朗普将在宣誓就职之后( )A. 成为国家元首、国会首脑和军队总司令B. 有权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C. 有权增加参、众两院共和党人

20、的席位D. 有权随意替换最高法院大法官【答案】B【解析】【详解】这一题实际上是在考查美国总统的职权范围,结合所学美国 1787 年宪法的相关知识可知,总统在宣誓就职之后,就成为国家元首和武装部队总司令,但是不能成为国会首脑,故 A 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作为美国联邦政府的总统,他是可以提名任命政府高级官员的,故 B 符合史实,所以选 B;美国总统无权增加参、众两院共和党人的席位,故 C 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美国的最高法院大法官被任命后,除非渎职,否则终身任职,故 D 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 D。15.“所有这些人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他们不承认超自然力量的存在,认为一切外界事物都是可以被认识

21、的,而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但人如何得到科学呢?通过学习,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 ”材料中“这些人”是指A. 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学派B. 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者C. 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D. 新文化运动时期的领袖人物【答案】C【解析】- 9 -从材料“认识外界的工具是科学,科学可以解释一切” “通过教育,人接受教育而得到改造,将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中可知分析出,材料反映的是启蒙运动;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这些人”是指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故 C 项正确;A 项强调“认识你自己” ,排除;文艺复兴运动时期强调人性,反对神性,故 B 项排除;新

22、文化运动的核心思想是民主和科学,故 D 项排除。16.这种革命不是伽利略物理学对亚里士多德物理学的那种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的革命。 ”“任何一个更为普遍的理论,都应当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 ”上述论断评论的科学理论是A. 相对论B. 生物进化论C. 经典力学D. 量子假说【答案】A【解析】【详解】题干中提到的这项科学理论不是对以前的理论“以否定为主并最终取而代之” ,而是“将先前所应用的、并在广大范围内所证实的理论作为一个局部情况包含在本身之中” ,结合所学可知,这是指爱因斯坦的相对论与牛顿经典力学之间的关系,前者把后者概括到自己的理论里

23、,使其成为自己理论的一个特例,故选 A 而排除 C;题干说的是物理学方面的理论,而 B 属于生物学方面的理论,故 B 不符合题意,所以排除;量子假说是根本上改变人们近代物理学传统观念的理论,但是与前面的物理学理论没有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故 D 也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17.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始于 1926 年,到 1940 年也就是 14 年中,苏联完成了两个半五年计划。第一个五年计划中平均每年增长率是 192%,第二个五年计划中平均每年增长率是17%,到 1940 年,苏联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了,其国民生产总量仅次于美国,经济产值在世界总量中的比例从 4%跃升到 19%。上述成就的取得

24、主要是因为A. 新经济政策促进经济的迅速恢复B. 资本主义发生了严重的经济危机C. 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创建D.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速度惊人【答案】C- 10 -【解析】【详解】题干所述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显著,其主要原因是在斯大林领导下,确立了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这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相适应,因而促进了生产力高速发展,故选 C;新经济政策是在列宁在位时期实行的经济政策,而题干中的时间 1926-1940 年间,属于斯大林领导时期,故排除 A;资本主义发生经济危机并没有影响到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因为当时苏联和资本主义国家出于隔绝状态,故排除 B;题干问的是社会主义工业化速度惊人的原

25、因,D 是题干意思的归纳和概括,而不是在阐述原因,故 D 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点睛】这一题的解题关键是审清题意,题目要求选择“主要原因” 。 “主要原因”是指一定历史条件下导致该事件发生的诸多现实的、具体的因素中起决定作用或决定性作用的原因。“主要原因”在语言表达上较为具体,分析时一般从具体史实入手,通过对多种因素不同作用或地位的认真比较得出正确结论。18.“我非常理解您以及美国人民对于您所称为进攻性武器所感到的忧虑,这的确是一种可怕的武器。苏联政府除了此前已下达的在武器的建筑工地停止施工的命令外,现又下达新命令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 ”对于赫鲁晓夫的这封信,下列

26、说法正确的是该信书写于 20 世纪 60 年代末“进攻性武器”当中包含核武器信中的“命令”使加勒比海地区重归平静信中所持的理智和克制态度值得后世借鉴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拆除您所称为进攻性的武器,并将它们包装运回苏联” ,再结合通信双方是苏联与美国的领导人可知,这一事件是指古巴导弹危机,这发生在 1962 年,故不符合史实,所以排除含有的选项 BC;苏联的赫鲁晓夫拆除和运回武器的做法是苏联方面的一种克制和理智选择,因为它使得美苏之间的关系不至于激化,故符合题意,所以排除 D而选 A。- 11 -【点睛】这一题属于组合型选择题。这类题型在全国卷高考试题中相

27、对出现较少,但是这类题目属于以前多项选择题的变种,因为能够在一个题目里考查到更多的知识点,所以在模拟试题或者平时的考试题中多有出现。这类题要想做对,还是有技巧的。如果知识点掌握比较熟练的话,可以不看选项,根据自己的知识储备直接选择,然后将自己做出的答案与选项对照,只要是能找到一致的,一般情况就能保证正确了。如果有些知识点不是很熟悉,可以采用“选基法” ,即将自己最有把握认为对的和错的选项找出来,然后对比选项中是否有自己有把握的那些,一般就能依据这一技巧做对题目。19.英国文豪狄更斯在他的作品中曾真实地描绘了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童工、妓女、刑事犯罪、骗钱学校、高利贷剥削等等人间

28、众生相。下列在创作风格上与狄更斯相似的作家是A. 雨果B. 易卜生C. 贝克特D. 泰戈尔【答案】B【解析】【详解】由题干中的“真实地描绘了英国工业化、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贫民窟、童工、妓女、刑事犯罪、骗钱学校、高利贷剥削等等人间众生相”可知,狄更斯的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风格,结合所学可知,B 符合题意;雨果的作品属于浪漫主义风格,贝克特的作品属于现代主义风格,泰戈尔的作品亚非拉文学的代表性风格,故 ACD 均与题意不符,所以排除。20.美国学者沃勒斯坦曾指出:“资本主义的逻辑最终必然达到全球范围,它从 16 世纪在欧洲诞生至今已经真正达到全球范围。整个世界都是在这个单一的我们称之为资本主义世界

29、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内运作的。 ”他意在说明A. 资本主义在全球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B. 经济全球化是科技革命的产物C. 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世界经济全球化D. 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的趋势【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 “资本主义的逻辑,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社会分工架构之- 12 -内运作”应该理解为经济全球化是在资本主义国家的主导下建立的,故 A 项正确;BCD 项材料都没有体现出来。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5 小题,满分 60 分。其中第 21 题 14 分,第 22 题 13 分,第 23 题13 分,第 24、25 题各 10 分。请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21.黄宗羲、严

30、复两人的思想具有理论视界的一致性,又有着明显的差异。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几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黄宗羲明夷代访录原君材料二 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固谁窃?转相窃之于民而已,斯民也,固斯天下之真主也。必弱而愚之,使其常不觉,常不足以有为,而后吾可以长保所窃而永世是故西洋之言治者曰:“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严复辟韩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概括黄宗羲的主要思想主张。结合时代背景,分析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指出严复和

31、黄宗羲在对待君主制度上有何差异?并从思想来源的角度分析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3)据材料二结合时代背景,指出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有何进步意义。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谈谈我们应怎样树立文化自信?【答案】 (1)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条件:封建君主专制的加强;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产生;市民阶层不断壮大;程朱理学的束缚。(2)政治观:黄宗羲不是从根本上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而是对该制度下君臣等关系进行改良严复是要废除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原因:黄宗羲吸收了先秦民本思想;严复利用西方启蒙思想唤醒民众。(3)意义:思想启蒙;进步的:救亡图存(爱国的) 。树立:传承、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

32、化;借鉴、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解析】(1)据材料一“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 ”可知黄宗羲的主- 13 -要思想主张是天下为主,君为客;反对君主专制。结合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产生的时代背景回答黄宗羲思想产生的社会条件即可。(2)差异:依据所学可知黄宗羲不是从根本上推翻君主专制制度,而是对该制度下君臣等关系进行改良,要求限制君权。依据材料二“秦以来之君,正所谓大盗窃国者耳。国者斯民之公产也,王侯将相者通国之公仆隶也。 ”可知严复是要废除君主专制,实行民主政治。原因:依据所学可知黄宗羲吸收了先秦民本思想;严复则利用西方启蒙思想唤醒民众。(3)意义:结合维新思潮的时代背景和

33、影响回答严复的维新思想在当时的进步意义。树立:从传承、创新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和借鉴、学习其他民族的优秀文化等角度来回答。22.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促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民国建立至抗日战争爆发前,中国进入民族工业发展的“黄金时期” 。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从 60 年代起,先后有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 1903 年得到官方确认。于是从传统社会中逐渐分化出一个工商业精英集团。摘编自许纪霖、陈达凯主编中国现代化史材料二

34、中国历年新设商办面粉业数据统计表(19141923 年)年 份 家数 资本(千元)创办人或企业代19141918 63 1065819191923 65 17627荣宗敬、荣德生等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材料三 北伐后的六年,国民政府的所作所为虽多为人所诟病,但并非无心于国家建设1929 年政府制订经济建设方案,侧重工业,自 1932 年始积极施行。原则上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到 1936 年,棉纱进口下降至 1928 年的 38%,棉布进口下降至 20%。同年钢铁机器进口各约增加 20%。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完成下列要求

35、:- 14 -(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工商业精英集团”形成的主要原因。(2)据材料二,概括民族面粉业在一战后的发展态势和内在动因。结合所学简述民族工业十年的发展对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的影响。(3)据材料三,归纳南京国民政府推行的经济政策,依据材料数据说明其施行的效果。【答案】 (1)主要原因:洋务派创办近代工业的影响;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对商业的重视。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2)态势:民族面粉业继续发展; 动因: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实业。影响: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3)政策:创办国家资本工业;扶植奖励民营轻工业。效果:轻重工业

36、均得到较快发展,但重工业仍然落后。【解析】(1)本题主要依据材料作答。主要原因:依据“在发展新式工业的过程中,一些官员以官方代表的身份担任了监督、经理等职位,并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可以推出洋务运动的兴起,近代企业的兴办;由一些官员“在政府的鼓励下充当了投资者”并结合史实可以推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由“王韬、郑观应等人不断鼓吹新的社会价值观,对商业的重视甚至有点夸张”可以推出重商主义思想的发展;由“这种新的价值观终于在 1903 年得到官方确认”可以推出清政府重视发展工商业。(2)本题需结合材料和相关史实作答。态势:由材料表格可以看出 1914-1923 年,面粉厂家数量和资本数额都有所

37、增加,这说明民族面粉业继续发展。动因:通过材料可以看出面粉业的主要创办人或企业代表均为民族资本家,同时结合相关史实可以推知动因为民族资本家积极投资实业。影响:根据史实,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推动了工人阶级的发展和西方先进思想的传播,这推动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发展,促使了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3)本题主要根据材料作答。政策:依据材料中的经济建设方案“重工业、基础化学、基础矿业归中央政府举办,轻工业由人民经营,政府予以扶植奖励”可以推出创办国家资本工业;扶植奖励民营轻工业。效果:根据材料国民政府制定经济建设方案,方案侧重重工业并兼顾轻工业发展,同时结合相关数据,可以推知轻重工业均得到

38、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材料数据中,重工业的进口仍然增加,说明国内重工业的发展难以满足国内其他工业的发展需要,仍然较为落后。- 15 -23.一个国家(集团)的国际地位,受多种因素的制约。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尼克松中心国家安全计划主任彼得罗德曼撰文指出:“看来美国人非常得意的单极阶段在其他地方并没有得到普遍的庆贺。世界其他多数大国,甚至包括美国的友邦,都把抗衡美国势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实际上,它们在这方面的努力成为当今国际政治的一个主要趋势。参考消息 (2000 年 7 月 25 日)材料二 20 世纪 90 年代美国的克林顿政府明确将“经济安全”列为美国对外政策的三大支柱之首,在美国历史上首次

39、把经济外交提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强化美国的经济外交力度。中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也明确提出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大国关系中积极拓宽和深化经济交流与合作。李长久经济外交:中国总体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材料三 俄著名历史学博士阿列克谢阿尔巴托夫在 1998 年撰文说“俄在 21 世纪不会起重大作用” ,他分析五极的经济实力,认为五国国内生产总值占世界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是:美占 21%,欧盟占 21%,日本占 8%,中国占 7%,俄只占 17%。张中云政治多极化发展的若干问题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指出,美国认为其国际地位是什么。 “其他多数大

40、国”认为自己在当今国际中起何种作用?(2)据材料二分别概括指出中美两国对外政策的目的。这体现了什么原则?(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二战后的相关史实就“经济发展和国际地位的关系”写一篇小论文。 (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 字左右)【答案】【解析】(1)本题主要考查对 20 世纪 70 年代的国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单极阶段”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战后美国凭借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想领导世界;第二小问,依据材料 “把抗衡美国势力作为对外政策的主题”可分析概括得出其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70 年代伴随欧共体的建立、日本的经济腾飞、不结盟运动的建立、中国恢复

41、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等,美国的霸权地位衰落了。(2)本题主要考查对 90 年代的国际问题的认识和理解。第一小问,依据材料“在美国历史上首次把经济外交提到美国全球战略的高度,积极开拓海外市场” 、 “中国也明确提- 16 -出对外政策的目标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可分别分析概括出目的。第二小问,依据材料“强化美国的经济外交力度” 、 “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可分析概括出其原则。(3)本题主要考查对经济发展与国际地位的关系的认识和理解。属于开放型问题,经济实力与国际地位二者是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的强大有利于另一方的发展或提高。答题需注意,首先观点要明确,然后结合史实论证,论证要做到史论

42、结合、论从史出。24.【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在两次工业革命的影响下,19 世纪中晚期,东西方一些国家进行了一系列的社会变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世界主要国家区城图材料二 近代史上的社会变革言论摘要序号言论“如果没有相当多的赔偿或者自愿的让步,地主就不可能从农民那里取得法律上规定让他们得到的权利。如果使用地主的土地而不因此履行相应的义务,则是违反任何一种正义性的。 ”“断然废除旧制,立新政,朝野一心,革除旧弊,举凡一切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其核心者,唯“脱亚”二字而已。 ”“今欧、日之强,皆以开国会行立宪之故。皇上翕受嘉谟,毅然断行,此生民之幸也。请即定立宪为国体,预定国会之期,明

43、诏布告天下。 ”- 17 -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依次写出材料二中三则言论所对应的国家(写字母) 。(2)据材料二,分别指国家在这一时期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它们扫除障碍的主要手段有何相似性?(3)据材料二,分别指出三国社会变革的核心理念。【答案】 (1)国家:BEC(2)障碍:B农奴制度。E列强侵略,幕府统治。C列强侵略,君主专制。相似性:改革。(3)理念:B废除农奴制度;E振兴天皇制下的国家, “脱亚入欧” ;C变法图强,建立君主立宪制度。【解析】【详解】 (1)由材料二中的“相当多的赔偿或者自愿的让步” 、 “从农民那里取得法律上规定让他们得到的权利” 、 “使用地主的土地”等信息

44、可知,这是指的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所以应该指的是材料一中的 B;由中的“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和“脱亚”等信息可知,这指的是亚洲的日本进行的明治维新,故属于材料一中的 E;由中的“开国会行立宪” 、 “皇上翕受嘉谟,毅然断行”可知,这指的是中国的戊戌变法,所以应该指的是材料一中的 C。(2)障碍: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回答。由于材料二中的指的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所以其发展的障碍就是俄国当时存在的农奴制度;指的是日本让你的明治维新,所以当时其发展的障碍就是内忧外患,具体来说就是外有列强侵略,内有腐败的幕府统治。指的是中国的戊戌变法,所以当时中国发展的障碍是内忧外患,即外有列强侵略,而内有

45、君主专制。相似性:俄国通过农奴制改革、日本通过明治维新、中国则通过戊戌变法来扫除障碍,所以其相似之处是改革。(3)理念: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回答。由材料二中的“相当多的赔偿或者自愿的让步” 、“从农民那里取得法律上规定让他们得到的权利” 、 “使用地主的土地”等信息可知,俄国的理念是要废除农奴制度;由中的“均效法西方列强,以图傲视亚洲诸国”和“脱亚”等信息可知,日本的理念四振兴天皇制下的国家, “脱亚入欧” ;由中的“今欧、日之强,皆以开国会行立宪之故” 、 “皇上翕受嘉谟,毅然断行”可知,中国的理念是变法图强,建立君主- 18 -立宪制度。25.【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46、 国际组织必须有一个充分广泛的纲领,使英国工联,法国、比利时、意大利和西班牙的蒲鲁东派以及德国的拉萨尔派都能接受。马克思起草了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反资本斗争中的种种事件和变迁失败更甚于胜利不能不使人们认识到他们的各种心爱的万应灵丹都不灵,并为他们更透彻地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恩格斯材料二 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列宁敏锐地意识到布尔什维克党革命的绝好时机来了。根据马克思主义一般原理,俄国实现社会主义的物质条件显然尚未成熟。但是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

47、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使无产阶级能够在“十月”首先夺取政权,并在 1918 年退出大战,然后解决国内发展问题孙中山称有了俄国革命,世界人类便生大希望。 ”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姚海俄国革命等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这个能使一切党派都满意的纲领”的名称并分析其历史意义。(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概括指出列宁为“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一条全新的道路”在理论上进行的重大探索是什么?并说明俄国革命给“世界人类”带来“大希望”的理由。【答案】 (1)纲领:共产党宣言 ;意义: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开创了无产阶级

48、革命新时代。(2)探索: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理由: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解析】【详解】 (1)题目要求“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纲领:由材料一中的“马克思起草” 、“他对共同行动和共同讨论必然会产生的工人阶级的精神发展充满信心” 、 “为他们更透彻地- 19 -了解工人阶级解放的真正的条件开辟道路”等信息再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知识可知,纲领的名称是共产党宣言 。意义:需要结合所学马克思主义诞生

49、的意义来回答,即共产党宣言标志着马克思主义诞生,它促进了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由此开创了无产阶级革命新时代。(2)题目要求“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探索:由材料二中的“残酷的战争俄国战前就已表面化的矛盾,战争武装了人民,沙皇政权土崩瓦解” 、 “首先夺取政权,并在 1918 年退出大战”等信息可以得出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结合材料二中的“列宁从理论上和政治策略上促使布尔什维克党走上了一条全新的道路”可知,需要从理论和策略上思考作答,具体来说,在策略上是变帝国主义战争为国内战争;在理论上等于证明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在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首先获得胜利。理由:结合所学十月革命的历史意义可以得出,俄国十月革命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它为国际无产阶级树立了斗争榜样,同时也为民族解放提供了思想武器和实践指导;由材料二中的“从此,资本主义不再是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唯一选择”可以得出提供了实现现代化的新范式。【点睛】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T R 37 SPANISH-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S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100 BAUDS《调制速率为100波特的调频音频复用电报(VFT)系统的标准化》.pdf ITU-T R 37 SPANISH-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S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100 BAUDS《调制速率为100波特的调频音频复用电报(VFT)系统的标准化》.pdf
  • ITU-T R 37-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S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100 BAUDS《调制速率为100Bd的调频音频(FMVFT)电报系统的标准化》.pdf ITU-T R 37-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S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100 BAUDS《调制速率为100Bd的调频音频(FMVFT)电报系统的标准化》.pdf
  • ITU-T R 38 A FRENCH-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480 Hz《信道间隔为480 Hz的调制速率为200波特的调频音频复用电报(VFT)系统的标准化》.pdf ITU-T R 38 A FRENCH-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480 Hz《信道间隔为480 Hz的调制速率为200波特的调频音频复用电报(VFT)系统的标准化》.pdf
  • ITU-T R 38 A SPANISH-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480 Hz《信道间隔为480 Hz的调制速率为200波特的调频音频复用电报(VFT)系统的标准化》.pdf ITU-T R 38 A SPANISH-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480 Hz《信道间隔为480 Hz的调制速率为200波特的调频音频复用电报(VFT)系统的标准化》.pdf
  • ITU-T R 38 A-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480 Hz《信道间隔为480 Hz的调制速率为200波特的调频音频复用电报(VFT)系统的标准化》.pdf ITU-T R 38 A-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480 Hz《信道间隔为480 Hz的调制速率为200波特的调频音频复用电报(VFT)系统的标准化》.pdf
  • ITU-T R 38 B FRENCH-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s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360 Hz usable on long intercontinental bearer circuits generall.pdf ITU-T R 38 B FRENCH-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s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360 Hz usable on long intercontinental bearer circuits generall.pdf
  • ITU-T R 38 B SPANISH-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S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360 Hz USABLE ON LONG INTERCONTINENTAL BEARER CIRCUITS GENERAL.pdf ITU-T R 38 B SPANISH-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S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360 Hz USABLE ON LONG INTERCONTINENTAL BEARER CIRCUITS GENERAL.pdf
  • ITU-T R 38 B-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S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360 Hz USABLE ON LONG INTERCONTINENTAL BEARER CIRCUITS GENERALLY USED .pdf ITU-T R 38 B-1988 STANDARDIZATION OF FMVFT SYSTEMS FOR A MODULATION RATE OF 200 BAUDS WITH CHANNELS SPACED AT 360 Hz USABLE ON LONG INTERCONTINENTAL BEARER CIRCUITS GENERALLY USED .pdf
  • ITU-T R 39 FRENCH-1988 VOICE-FREQUENCY TELEGRAPHY ON RADIO CIRCUITS《无线电路上的音频电报》.pdf ITU-T R 39 FRENCH-1988 VOICE-FREQUENCY TELEGRAPHY ON RADIO CIRCUITS《无线电路上的音频电报》.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