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二.docx

上传人:bowdiet140 文档编号:92516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915.9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二.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二.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9届高三地理二轮复习专题9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二.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专题 9 地域联系与资源跨区域调配专题训练二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条高速公路光伏路面试验段在济南正式通车,这意味着未来公路变成充电宝,将实现一边开车一边充电。这就是光伏路面,是“交通+新能源”的跨界融合。目前该路面已实现并网发电,这段光伏路面发的电已与充电桩相连。据此回答 12 题。1.这种“交通+新能源”的跨界融合,其优势是( )。A.缓解城市交通运输的压力B.提高太阳能的利用率C.提高自然资源的利用效率D.提高城市的知名度2.与我国西部地区相比,中、东部地区铺设光伏路面最有利的条件是( )。A.高速公路网稠密 B.劳动力资源丰富C.技术水平高 D.建设成本低解析 第 1 题,注意题

2、目要求,这种“交通+新能源”的跨界融合,不仅路面能发电,还能承载车辆的行驶,提高了自然资源(土地资源和太阳能资源)的利用效率,而不是单一的利用太阳能。第 2 题,注意题目要求“中、东部地区铺设光伏路面最有利的条件”。我国中、东部地区较西部地区经济发达,高速公路网密集,可铺设光伏路面的条件优越,而西部地区高速公路网稀少,可铺设光伏路面的面积少,至于技术条件,目前我国利用太阳能发电的技术已成熟,东、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没有太大差异。答案 1.C 2.A“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中的“栈道”指褒斜古道,此道始建于殷周,是古代关中通往汉中、蜀地最著名的交通要道,也是中国最早在悬崖峭壁上开凿的道路之一。东汉永

3、平年间,工匠采用“火焚水激”法(先用火烧石,待石温很高时突然用凉水淋浇)在山上破石开路。读褒斜古道线路图,回答 35 题。3.与“火焚水激”法相似的外力作用是( )。A.溶蚀作用 B.侵蚀作用C.搬运作用 D.风化作用4.甲地的地貌类型及古人在甲地修路时采取的对策是( )。A.河谷地貌沿河成路B.低山垭口横岭越垭C.断块山呈“之”字形盘旋D.悬崖峭壁凿壁而栈5.三国时一队蜀军在褒斜古道驱木牛流马运军粮,行至甲地时,木牛的影子恰好与木牛垂直并指向北方,按古人天干地支时辰,此时应属( )。A.子时 B.卯时 C.午时 D.酉时2解析 第 3 题,“火焚水激”法是先用火烧石,待石温很高时突然用凉水淋

4、浇,岩石热胀冷缩变化,导致裂开。这种因温度变化导致的岩石破坏,产生裂隙,形成松散物的作用类似风化作用。溶蚀作用是流水外力作用,侵蚀作用、搬运作用是流水、风等外力作用,没有受温度变化的影响。第 4 题,读图可知,甲地位于褒斜古道上。甲地没有河流,没有河谷地貌,故不是沿河成路。图中甲地位于两条河流之间,应该是河流的分水岭。横岭越垭就是在山岭处找一个海拔比较低的垭口穿越过去,古道又是横贯而过。“之”字形盘旋是沿着山地迂回盘旋,甲地古道是直接通过。根据图例可知,甲处为古道线路,故不是栈道遗址,不是在峭壁上凿壁而栈。第 5 题,三国时一队蜀军在褒斜古道驱木牛流马运军粮,行至甲地时,甲地线路呈东西向,木牛

5、的影子恰好与木牛垂直并指向北方,说明当地地方时为 12 时,按古人天干地支的计时法,12 时应属午时,约 11 时至 13 时之间。答案 3.D 4.B 5.C2017 年 12 月 6 日,西成高铁开通运营,西安与成都间的列车运行时间由原来的 16 小时缩短为 3 小时。西成高铁即西成客运专线,全长 643 km,设计时速为 250 km,全线共设 14 个车站,工程的桥隧比高达 93.5%。读西成高铁示意图,回答 67 题。 6.西成高铁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有( )。穿越地势起伏较大的秦巴山地 通过岭谷相间的横断山区 经过较多的自然或水源保护区经过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A. B. C. D.7.

6、西成高铁的建成最有利于( )。A.促进川陕两省传统工业的发展B.加强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C.降低四川农副产品的外运成本D.稳定沿线各站点城市的土地、房地产价格解析 第 6 题,西成高铁桥隧比高的主要原因是穿越地势起伏较大的秦巴山地;西成高铁不通过岭谷相间的横断山区和千沟万壑的黄土高原;西成高铁经过较多的自然或水源保护区。第 7 题,西成高铁的建成最有利于加强长江经济带与丝绸之路经济带的联系,促进川陕两省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西成高铁会缩短四川农副产品的外运时间,但不一定会降低成本;西成高铁的通车可能会引起沿线各站点城市的土地、房地产价格上涨。答案 6.B 7.B3天津港吞吐量在

7、我国北方居第一位,跻身世界港口十强。天津港南北两侧各有一条长达数千米的奇特长堤(如图)。读图,回答 89 题。8.天津港跻身世界港口十强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渤海,有着优良的港湾条件B.位于海河入海口,可以海陆联运C.陆上交通便利,经济腹地广阔D.依托天津市,有足够的资金保证9.图中长堤的主要作用是( )。A.减轻风浪的威胁 B.避免来往船只相撞C.便于货物的装卸 D.增添一道亮丽风景解析 第 8 题,由材料可知,天津港吞吐量在我国北方居第一位,跻身世界港口十强。影响吞吐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经济腹地的大小和交通的便利程度。第 9 题,天津港位于季风气候区,南北两侧长堤的主要作用是减轻季风吹

8、起的风浪的威胁,便于船舶停靠;避免来往船只相撞;增添一道亮丽风景不是其主要作用;货物在码头上装卸。答案 8.C 9.A可达性指借助特定的交通系统从某一给定位置到达目的地的便利程度,其与区域经济发展关系密切。下图示意 2001 年和 2013 年我国机场可达性分布变化情况。读图,回答 1011题。10.20012013 年间我国机场可达性的变化特征是( )。A.东部和西部机场可达性差距不断扩大B.东北地区机场可达性增长高于西南C.西北和西南地区机场可达性增长较快D.中部地区机场可达性增长高于西南11.我国机场可达性发生上述变化的最主要原因是( )。A.区域经济发展日趋均衡B.西部大开发的推进C.

9、东部经济结构调整D.中部承接产业转移4解析 第 10 题,机场可达性数值越大,可达性越好。对比两图可知,西北、西南地区机场可达性增长较快。随着西部机场可达性的提高,东部和西部机场可达性的差距不断缩小。第 11 题,对比两图可知,西北、西南地区机场可达性增长较快,这是因为 2000 年国务院组成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同年 3 月,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运作。答案 10.C 11.B1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冰上丝绸之路”指穿越北极圈,连接北美、东亚和西欧三大经济中心的海运航道。2018 年 1 月 26 日,中国政府发表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标志着“冰上丝绸之路”的建设从理念正式进入到行动

10、阶段,给我国北方港口带来了发展机遇和挑战。下图示意“丝绸之路”,下表是几个国家主要港口有关数据对比。到西欧和北美各港距离总和与区位排名传统航线 北极航线主要港口距离 排名 距离 排名大连 93126 6 61150 5天津 94312 7 62342 6青岛 92183 5 60742 4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91754 4 56158 3釜山 90792 3 54390 2横滨 90647 2 52198 1新加坡 74719 1 75776 7(1)从自然地理角度,分析“冰上丝绸之路”开通的可能性。(2)简述开辟“冰上丝绸之路”目前面临的问题。(3)简述“冰上丝绸之路”建设对我国北方港口

11、的影响。解析 第(1)题,由材料可知,“冰上丝绸之路”穿越北极圈,夏季有极昼现象,光照时间长,极冰融化,航道可通航;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气温升高,北冰洋的冰川融化增多,通航时间变长。第(2)题,目前开辟“冰上丝绸之路”面临的问题实际是考查交通建设的区位因素,应结合当地的实际从气候、地形、技术、资金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冰上丝绸之路”穿越北极圈,纬度高,气温低,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北冰洋是极地气候,酷寒、干燥、烈风,气象条件恶劣,不利于航行;夏季冰川融化后,会有大量浮冰、冰山,给船舶航行带来巨大的挑战;沿途因气候条件恶劣,地广人稀,补给点少;基础设施落后;冰上丝绸之路修建资金投入大,自然条

12、件恶劣,对技术的要求高;该地气候条件恶劣,生态脆弱,对环境保护的要求高。第(3)题,“冰上丝绸之路”对我国北方港口的影响可从腹地、航线、航程、吞吐量等方面来分析;由材料可知,“冰上丝绸之路”经过北冰洋,缩短了到西欧和北美的航程,提升航运地位,建成后为我国北方港口开辟新航线;由材料可知,“冰上丝绸之路”可连接北美、东亚和5西欧三大经济中心,扩大腹地范围;增加吞吐量,推动临港产业发展;不利影响是加剧港口的竞争。答案 (1)极昼期极冰融化,航道可通航;全球气候变暖,极冰融化增多,通航时间变长。(2)纬度高,结冰期长,通航时间短;气象条件恶劣,不利于航行;有大量浮冰、冰山,给船舶航行带来巨大挑战;沿途

13、补给点少;基础设施落后;资金投入大,对技术要求高;生态脆弱,对环保要求高。(3)有利影响:开辟新航线,扩大腹地范围;缩短到西欧和北美的航程,提升航运地位;增加吞吐量,推动临港产业发展。不利影响:加剧港口的竞争。13.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一水穿秦岭,天河润关中。2016 年 11 月 2 日,“引汉济渭”工程三河口水利枢纽大坝开始浇筑。“引汉济渭”工程被称作陕西省的“南水北调”工程,其调水工程包括黄金峡水利枢纽、三河口水利枢纽和秦岭输水隧洞(见下图)。工程建成后,将实现年调水 15 亿 m3。(1)分析秦岭对图中汉江和渭河段水文特征的影响。(2)简析输水线路以隧洞为主的优势及工程建设遇到

14、的自然障碍。(3)简述该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解析 第(1)题,主要通过分析秦岭对其南北两侧气候的影响,进而分析气候对河流年径流量、结冰期等水文特征的影响。第(2)题,读图可知,隧洞近似直线,可缩短调水路程;隧洞在地下,可以少占用耕地和林地,并减少调水途中生产活动带来的二次污染,减少水分蒸发。由图可知,调水隧洞穿越秦岭山地和多条河流,需要克服地质、地形和河流等障碍,工程量巨大。第(3)题,可从有利和不利两方面分析跨流域调水工程对受水区的影响。有利影响一般包括缓解水资源短缺、促进经济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等;不利影响主要是调水土程容易引发土壤盐渍化问题。答案 (1)受秦岭影响,汉江流域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降水丰富,径流量大;位于冬季风的背风坡,冬季气温高于 0 ,无结冰期。渭河流域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径流量较小;位于冬季风的迎风坡,加剧河流结冰。(2)优势:缩短运输距离;少占耕地和林地;减少二次污染,保护水质;减少蒸发,保护水资源。障碍:穿越秦岭,地势起伏大;地质条件复杂;穿越河流多,工程量大。(3)补充城市供水水源和农业灌溉水源;形成湿地,调节小气候,增加植被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发展;若灌溉不合理,易引发土壤盐渍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