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古诗文与文言文专题9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92529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135 大小:182.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古诗文与文言文专题9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5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古诗文与文言文专题9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5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古诗文与文言文专题9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5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古诗文与文言文专题9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5页
2019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三古诗文与文言文专题9文言文阅读专题训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专题训练(九) 文言文阅读课内文言文重点篇目训练幼时记趣原创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甲 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常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蛤蟆也。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惊恐;神定,捉蛤蟆,鞭数十,驱之别院。(选自沈复幼时记趣)乙 余闲居,案头瓶花不绝。芸 曰:“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可谓精妙入神。而画中有草虫一法,盍 仿而效之?”余曰:“虫踯躅 不受制,焉能仿效?”芸曰:“有一法,恐作俑 罪过耳。”余曰:“试言之。”曰:“

2、虫死色不变,觅螳螂蝉蝶之属,以针刺死,用细丝扣虫项系花草间,整其足,或抱梗,或踏叶,宛然如生,不亦善乎?”余喜,如其法行之,见者无不称绝。求之闺中,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选自沈复闲情记趣)注 芸:陈芸,沈复的妻子。盍(h):何不。踯躅(zh zh):徘徊,文中指虫子不停地跳动。作俑:制造殉葬用的俑像,比喻倡导做不好的事情。1.用“/”给下列句子标明朗读停顿。(每句标一处) (2分)(1)见二虫斗草间(2)子之插花能备风晴雨露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5 分)(1)以丛草为林 为: (2)鞭数十 鞭: 2(3)案头瓶花不绝 绝: (4)觅螳螂蝉蝶之属 属: (5)不亦善乎 善: 3.用现代汉

3、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以土砾凸者为邱,凹者为壑。(2)今恐未必有此会心者矣。4.甲、乙两文有人都用“闲情记趣”作为它们的标题,请用自己的话说说两文中的“情趣”有何异同。(3 分)相同之处: 。 不同之处:甲文写的是 ; 乙文写的是 。 三 峡(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

4、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乙三峡3江水又东,迳西陵峡。所谓三峡,此其一也。崧 言:“常闻峡口水疾,书记及口传悉以临惧相戒 ,曾无称有山水之美也。及余来践跻 此境,既至欣然,始信耳闻之不如亲见矣。其叠崿 秀峰,奇构异形,固难以辞叙 。林中萧森 ,离离蔚蔚 ,乃在霞气之表 。仰瞩俯映 ,弥习 弥佳,流连信宿 ,不觉忘返。目所履历 ,未尝有也。既自欣得此奇观 ,山 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 。” (选自郦道元水经注 江水,有删改)注 崧:姓袁,东晋末人,博学能文,著有后汉书一百篇,今不传。一作“山僧”。临惧相戒:临惧,登临此境令人恐惧。戒,告,劝人注意。践跻

5、:亲自登临。崿:山崖。辞叙:言辞来叙说。萧森:树木高大耸立的样子。离离蔚蔚:繁荣茂盛的样子。霞气之表:霞气,指云气。表,外边。仰瞩俯映:抬头欣赏,俯身观看。弥习:愈熟悉。信宿:两三天。 目所履历:亲眼看见亲身经历的。 “亦当”句:紧承上文说,山水如果有灵的话,(逢此探索幽胜的人)也该惊喜千古以来终于遇到知己了!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2 分)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 分)(1)沿溯阻绝 溯: (2)不见曦月 曦: (3)常闻峡口水疾 疾: (4)奇构异形 形: 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清荣峻茂,良多趣

6、味。(2)山水有灵,亦当惊知己于千古矣。44.两文都使用了引用的表现手法,在两文中各有哪些作用?(3 分)5.两文各自突出三峡的什么特点?(2 分)(二)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三峡全文乙浪游记快(节选)甲辰之春,余随侍吾父于吴江明府幕中,与山阴章苹江、武林章映牧、苕溪颐蔼泉诸公同事,恭办南斗圩行宫,得第二次瞻仰天颜。一日,天将晚矣,忽动归兴。有办差小快船,双舻两桨,于太湖飞棹疾驰,吴俗呼为“出水辔头”,转瞬已至吴门桥。即跨鹤腾空,无此神爽。抵家,晚餐未熟也。(选自沈复浮生六记)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2 分)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2.下列句子中加点

7、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自非亭午夜分(正午)B.良多趣味(的确,实在)C.抵家(到)5D.天将晚矣(将来)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2)抵家,晚餐未熟也。4.为了表达船行之快,两文运用了什么相同的手法? (2分)5.两文中蕴含的情感有什么不同?(2 分)论语十二章原创比较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题目。甲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8、,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选自论语)6乙 王生好学而不得法。其友李生问之曰:“或谓君不善学,信乎?”王生不说,曰:“凡师之所言,吾悉能志 之,是不亦善学乎?”李生说之曰:“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盖学贵善思,君但志之而不思之,终必无所成,何以谓之善学也?”王生益愠,不应而还 走。居五日,李生故 寻王生,告之曰:“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学者之大忌,莫逾自厌,盍改之乎?不然,迨年事蹉跎,虽欲改励,恐不及矣!”王生惊觉,谢曰:“余不敏,今日始知君言之善。请铭之坐右,以昭炯戒。”(选自李生论善学者)注 志:记住。还:同“旋”,掉转身。故:特意。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9、 分)(1)不亦说乎 说: (2)李生说之曰 说: (3)莫逾自厌 厌: (4)王生益愠 愠: 2.下列句中加点的“之”与“学者之大忌”中的“之”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学而时习之B.凡师之所言C.择善而从之D.知之者不如好之者3.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学而/不思则罔B.可以为师/矣C.盖/学贵善思D.请铭之坐/右7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2)夫善学者不耻下问,择善而从之,冀闻道也。5.这两篇文章都讲到了一个共同的话题,即学习方法。那么孔子和李生都认为什么样的人才是“善学者”?(用原文中的词语回

10、答)这对我们又有怎样的启发?(3 分)赵 普原创阅读下面甲、乙两文,完成题目。甲 普少习吏事,寡学术,及为相,太祖常劝以读书。晚年手不释卷,每归私第,阖户启箧取书,读之竟日。及次日临政,处决如流。既薨,家人发箧视之,则论语二十篇也。普性深沉有岸谷,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宋初,在相位者多龌龊循默,普刚毅果断,未有其比。尝奏荐某人为某官,太祖不用。普明日复奏其人,亦不用。明日,普又以其人奏,太祖怒,碎裂奏牍掷地,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他日补缀旧纸,复奏如初。太祖乃悟,卒用其人。(选自宋史 赵普传)乙 傅永,字修期,清河人也。幼随叔父洪仲自青州入魏,寻复南奔。有气干,拳勇过人,能手执马鞍

11、,倒立驰骋。年二十余,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请于洪仲,洪仲深让 之而不为报。永乃发愤读书,涉猎经史,兼有才干。帝每叹曰:“上马能击贼,下马作露布 ,唯傅修期耳。” (有删改)注 让:责备。露布:公开的文告。81.学习文言文要注意随时积累。请你将下面的积累卡片补充完整。(4 分)文言文阅读积累卡片 编号:111词 词 义 例 句(1) 尝奏荐某人为某官为(2) 洪仲深让之而不为报(3) 太祖乃悟乃(4) 永乃发愤读书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虽多忌克,而能以天下事为己任。(2)有友人与之书而不能答。3.甲文“普颜色不变,跪而拾之以归”,试发挥想象,说说当时赵普心中的想法。(不少

12、于 50字)(3 分)94.甲文赵普读书“手不释卷”和乙文傅永“发愤读书”的原因各是什么?(3 分)5.甲文中的赵普和乙文中的傅永有哪些共同点?(2 分)列子一则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伯牙善鼓琴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登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伯牙游于泰山之阴,卒逢暴雨,止于岩下,心悲,乃援琴而鼓之。初为霖雨之操,更造崩山之音。曲每奏,钟子期辄穷其趣。伯牙乃舍琴而叹曰:“善哉,善哉,子之听夫!志想象犹吾心也。吾于何逃声哉?”乙义海习琴兴国 中,琴待诏 朱文济 鼓琴为天下第一。京师僧慧日大师夷

13、中 尽得其法,以授越僧义海 ,海尽夷中之艺,乃入越州法华山习之,谢绝过从,积十年不下山,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天下从海学琴者辐辏 ,无有臻其奥。海今老矣,指法于此遂绝。海读书,能为文,士大夫多与之游,然独以能琴知名。海之艺不在于声,其意韵萧然,得于声外,此众人所不及也。(选自梦溪笔谈,有删改)10注 兴国:太平兴国,宋太宗年号。琴待诏:乐师,因琴技出色而待诏。朱文济:北宋著名琴师。慧日大师夷中:北宋著名琴师,得朱文济真传,又培养了知白、义海等一批著名琴师。义海:北宋著名琴师,琴艺出众。辐辏(cu):文中指有很多学习琴艺的人会聚于义海身边。1.请用“/”给下面语句断句。(2 分)乃入越州法华山

14、习之2.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1)志在登高山 志: (2)卒逢暴雨 卒: (3)积十年不下山 积: (4)士大夫多与之游 游: 3.把下面语句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志想象犹吾心也。(2)昼夜手不释弦,遂穷其妙。4.甲文中伯牙“善鼓琴”体现在哪些地方?乙文中义海是怎样苦学琴的?(4 分)5.结合甲、乙两文来看,音乐的最高境界是什么?(3 分)11黔之驴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至则无可用,放之山下。虎见之,庞然大物也,以为神。蔽林间窥之,稍出近之,慭慭然,莫相知。他日,驴一鸣,虎大骇,远遁,以为且噬己也,甚恐。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益习其声,又

15、近出前后,终不敢搏。稍近益狎,荡倚冲冒,驴不胜怒,蹄之。虎因喜,计之曰:“技止此耳!”因跳踉大, 断其喉,尽其肉,乃去。(选自柳宗元黔之驴)乙万历间,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噉食。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抱投鼠屋,阖 其扉,潜窥之。猫蹲良久,鼠逡巡 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如此往复,不啻百次。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注阖:关闭。逡巡:因顾忌而行动迟缓的样

16、子。1.解释下面句中的加点词。(4 分)(1)虎大骇,远遁 遁: (2)驴不胜怒,蹄之 蹄: (3)适异国来贡狮猫 适: (4)启扉急视 启: 2.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有好事者船载以入。12(2)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3.填空。(6 分)(1)甲文中老虎对驴的认识经历了这样的一个过程:从“ ”到“觉无异能者”,最后认为“ ”。乙文中“ , ”这句话可见鼠害之重。(用文段中的原句填空) (2)甲乙两文都写了与动物斗争的过程,但描写的方法不尽相同:甲文侧重对虎的 描写;乙文侧重对猫的 描写。 4.从驴或猫的身上你得到了哪些启示?(2 分) 为 学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蜀

17、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贫者语于富者曰:“吾欲之南海,何如?”富者曰:“子何恃而往?”曰:“吾一瓶一钵足矣。”富者曰:“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子何恃而往!”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富者有惭色。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之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之。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节选自彭端淑为学)乙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选自礼记)1.解释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4 分)(1)蜀之鄙有二僧 鄙: 13(2)子何恃而往 恃:

18、 (3)虽有至道 至道: (4)然后能自强也 自强: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 分)(1)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2)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3.两文都对我们的学习有很大的启发,但侧重点并不相同,请说说你的理解。(3 分)4.下面是对甲乙两文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甲文通过记叙和议论的方式,用二僧的故事告诉我们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B.甲文是对话体的故事,贫和尚的一句“吾一瓶一钵足矣”,表现他对物质要求很低,而对战胜困难充满信心,同时也对富和尚充满嘲讽的意味。C.甲文中“足矣”的“足”和乙文中“知不足”的“足”意思一样。D.乙文开头从“嘉肴”谈起

19、,而目的不在于此。从“嘉肴”说到“至道”,用对比论证的手法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系的论述。礼记一则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虽有嘉肴14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虽有至道,弗学,不知其善也。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兑命曰:“学学半。”其此之谓乎?乙南方多没人南方多没人 ,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 ,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 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 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选自苏轼文集)

20、注 没人:善于潜水的人。没:潜水。涉:蹚水过河。苟然:随随便便地就能做到的样子。得:体会到。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限断两处) (2分)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不相同的一项是 ( )(3 分)A.然后能自反也 始一反焉B.故曰:教学相长也 故凡不学而务求道C.虽有嘉肴 则虽壮D.见舟而畏之 妾之美我者,畏我也3.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2)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15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3 分)A.甲文由“嘉肴”写起,是为了由“嘉肴”“至道”引出下文对教与学关

21、系的论述。B.甲文结尾引用古代兑命里“学学半”的名言,是用来强化自己“教学相长”的观点。C.乙文中“以其言试之河,未有不溺者也”是说,只有多学习一些有用的知识,才能和水打交道。D.“不调查,不研究,就没有发言权”这句话能很好地印证乙文的观点。5.甲、乙两文各阐述了一个怎样的道理?(2 分)爱莲说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爱莲说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22、?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秋兰赋秋林空兮百草逝,若有香兮林中至。既萧曼以袭裾 ,复氤氲 而绕鼻。虽脉脉兮遥闻,觉熏熏然独异。予心讶然,是乃芳兰。开非其时,宁不知寒?16于焉步兰陔 ,循兰池,披条数萼,凝目寻之。果然兰言:称某在斯。业经半谢,尚挺全枝。啼露眼以有待,喜采者之来迟。苟不因风而枨 触,虽幽人其犹未知。于是舁之萧斋 ,置之明窗。朝焉与对,夕焉与双。虑其霜厚叶薄,党 孤香瘦。风影外逼,寒心内疚。乃复玉几安置,金屏掩覆。虽出入之余闲,必褰 帘而三嗅。谁知朵止七花,开竟百日。晚景后凋,含章贞吉 。露以冷而未晞,茎以劲而难折。瓣以敛而寿永,香以淡而味逸。商飙 为之损威,凉月为之增色。留一穗之灵长

23、,慰半生之萧瑟。(选自袁枚小仓山房诗文集)注 萧曼:高远的样子。袭裾:熏染衣襟。裾:衣服的前襟。氤氲:气流动荡弥漫。陔:田埂。枨(chng):触动。舁(y):抬。萧斋:书斋的别称。党:亲朋相伴。褰(qin):撩起,用手提起。含章贞吉:内涵文采,中心纯正。商飙:秋风。1.用“/”给下面句子划分朗读节奏,共 2处。(2 分)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2.下列句中加点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3 分)A.濯清涟而不妖(妖艳)B.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亲近而不庄重)C.披条数萼(覆盖)D.业经半谢,尚挺全枝(还,仍然)3.翻译下面的句子。(4 分)(1)菊之爱,陶后鲜有闻。(2)开非其时,宁不知寒?174

24、.两文中莲花和兰花分别具有怎样的品质?(2 分)5.两文异曲同工,都是借花喻人,咏物抒怀,请说说两文表现了怎样的共同情怀。(2 分)晏子使楚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晏子将使楚。楚王闻之,谓左右曰:“晏婴,齐之习辞者也,今方来,吾欲辱之,何以也?”左右对曰:“为其来也,臣请缚一人过王而行。王曰,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王曰,何坐?曰,坐盗。”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曷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

25、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节选自晏子使楚)乙芝 整衣冠而入。行至宫门前,只见两行武士,威风凛凛,各持钢刀、大斧、长戟、短剑,直列至殿上。芝晓其意,并无惧色,昂然而行。至殿前,又见鼎镬内热油正沸。左右武士以目视之,芝但微微而笑。近臣引至帘前,邓芝长揖不拜。权令卷起珠帘,大喝曰:“何不拜!”芝昂然而答曰:“上国天使,不拜小邦之主。”权大怒曰:“汝不自料,欲掉三寸之舌,效郦生说齐乎!可速入油鼎。”芝大笑曰:“人皆言东吴多贤,谁想惧一儒生!”权转怒曰:“孤何惧尔一匹夫耶?”芝曰:“既不惧邓伯苗,何愁来说汝等也?”权曰:“尔欲为诸葛亮作说客,来说孤绝魏向蜀,是否?

26、”芝曰:“吾乃蜀中一儒生,特为吴国利害而来。乃设兵陈鼎,以拒一使,何其局量之不能容物耶!”18权闻言惶愧,即叱退武士,命芝上殿,赐坐而问曰:“吴、魏之利害若何?愿先生教我。”芝曰:“大王欲与蜀和,还是欲与魏和?”权曰:“孤正欲与蜀主讲和;但恐蜀主年轻识浅,不能全始全终耳。”芝曰:“大王乃命世之英豪,诸葛亮亦一时之俊杰;蜀有山川之险,吴有三江之固:若二国连和,共为唇齿,进则可以兼吞天下,退则可以鼎足而立。今大王若委贽称臣于魏,魏必望大王朝觐,求太子以为内侍;如其不从,则兴兵来攻,蜀亦顺流而进取:如此则江南之地,不复为大王有矣。若大王以愚言为不然,愚将就死于大王之前,以绝说客之名也。”言讫,撩衣下

27、殿,望油鼎中便跳。权急命止之,请入后殿,以上宾之礼相待。(节选自罗贯中三国演义)注芝:邓芝,西蜀人;西蜀孔明奏准后主,差邓芝往说东吴。1.解释加点的词语。(4 分)(1)齐之习辞者也 习: (2)缚者曷为者也 曷: (3)赐坐而问 坐: (4)言讫 讫: 2.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6 分)(1)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2)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3)何其局量之不能容物耶!3.请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停顿。(划一处)(2 分)19进则可以兼吞天下4.结合上下文,说说甲文画波浪线部分如果删去表达效果有什么不同。(2 分)5.晏子和邓芝同为外交使者,同样不辱使命,请分析晏子和邓芝成功维

28、护国家利益的不同之处。(4 分)湖心亭看雪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湖心亭看雪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乙山岳皆文松柏乃师观朱霞 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观山岳,悟得灵奇;观河海,悟其浩瀚,则俯仰间皆文章也。对绿竹,得其虚心;对黄

29、华,得其晚节;对松柏,得其本性;对芝兰 ,得其幽芳 ,则游览处皆师友也。(节选自王永彬围炉夜话)20注 朱霞:美丽灿烂的彩霞。芝兰:兰花香草。幽芳:幽然醉人的芳香。1.用“/”为下面句子断句。(标 3处)(3 分)观朱霞悟其明丽观白云悟其卷舒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1)上下一白 一: (2)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强: (3)悟其明丽 悟: (4)悟其浩瀚 浩瀚: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2)则游览处皆师友也。4.甲文中加点的“独”字与乙文中加点的“皆”字各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2 分)5.甲、乙两文通过写景各自表达了作者怎样的

30、心境? (2分)21马 说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马说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只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乙相马赋徐先生 相马,不相色,不相力,相其德,奥乎不可测。何以征之?鬣 青丝兮风生,眼黄金兮电光 。蹄盘摊而散花,毛翕赩 而成章。众人观之,已骈于路傍,不啻于堵墙。一曰为龙,一曰

31、为鹿,中间何敢乎比方。先生则异于是,忘筌于毛质之外,引镜于肺腑之里 。见其心兮如思勿思,见其目兮如视非视。虚舟为动,乔木为止。合大道而自然丧一 ,齐至人 而何处有以?若此者,足不以遵地,影不以逐形。腾六合,喷四溟。截飞鸟,遗流星。日车为之不转,风驭为之中停。贰师为之罢贡 ,伯乐为之焚经。卓然擅天下名,宜乎不尔。噫!徐公不至,驽骀共皂于骐骥 。徐公一来,骐骥出群于驽骀。由此观之,世上贤才,用则虎,否则鼠。何以异哉?小人也,内颂无国马之贤,遇君有徐公之术。早已蒙于一顾,至今长鸣;犹未骋于千里,更思翦拂 。超然自得,恍然自失。倘受恩兮果如前,则平生之愿毕矣。(节选自全唐文,作者武少仪)注 徐先生:即

32、徐无鬼,为庄子虚构人物。鬣:马、狮子等颈上的长毛。黄金、电光:形容马眼晶莹敏锐。盘摊:坚实而圆平。散花:蹄印有如花纹。翕赩:深赤色。“忘筌”句:从马的毛色之外品味马的品质,像用镜子看22东西。丧一:忘记本身。至人:达到无我境界之超人。贰师:指汉时西域大宛国的贰师城,出良马。罢贡:大宛国停止贡献宝马。驽骀:劣马。皂:同“槽”,马料槽。骐骥:神骏。翦拂:洗刷整饬,意为推崇、赏识。1.用“/”给下面的句子划分正确的朗读节奏。(标 3处)(3 分)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2.选出下列选项中加点词含义相同的一项 ( )(2 分)A.一食或尽粟一石 林尽水源B.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解衣欲睡C.策

33、之不以其道 执策而临之D.徐先生相马 似与游者相乐3.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 分)(1)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2)早已蒙于一顾,至今长鸣;犹未骋于千里,更思翦拂。4.甲、乙两文都与相马有关,两篇文章各侧重写什么内容?(2 分)5.甲、乙两文写作的内容不同,但要表达的中心是一致的,请你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两篇文章的中心。(2 分)23狼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甲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久之,目似瞑,意暇甚。屠暴起,以刀劈狼首,又数刀毙之。方欲行,转视积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身已半入,止露尻尾。屠自后断其股,亦毙之。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狼亦黠矣,而顷刻

34、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蒲松龄狼)乙苏子夜坐,有鼠方啮。拊 床而止之,既止复作。使童子烛之,有橐 中空。嘐嘐聱聱 ,声在橐中。曰:“噫!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发而视之,寂无所有,举烛而索,中有死鼠。覆而出之,堕地乃走,虽有敏者,莫措其手。苏子叹曰:“异哉!是鼠之黠也。闭于橐中,橐坚而不可穴也。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吾闻有生,莫智于人。扰龙伐蛟,登龟狩麟,役万物而君之,卒见使于一鼠;堕此虫之计中,惊脱兔于处女。乌在其为智也。”若有告余者,曰:“不一于汝,而二于物,故一鼠之啮而为之变也。人能碎千金之璧,而不能无失声于破釜;能搏猛虎,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此不一之

35、患也。言出于汝,而忘之耶?”(苏轼黠鼠赋)注拊(f):拍。橐(tu):袋子。嘐嘐(jio)聱(o)聱:象声词,形容鼠咬物的声音。虿(chi):蝎子一类的毒虫。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 分)(1)其一犬坐于前 犬: (2)橐坚而不可穴也 穴: (3)此鼠之见闭而不得去者也 见: (4)不能无变色于蜂虿 于: 2.翻译下面的语句。(2 分)24故不啮而啮,以声致人;不死而死,以形求脱也。3.两文都写人与动物的“较量”,但有着截然不同的结局,其原因分别是什么?(2 分) 4.两文均“叙事”而“达意”,但体裁和表现侧重点不同,试作简要说明。(2 分)诫子书2018邵阳阅读下面两文,回答问题。甲亲

36、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先帝在时,每与臣论此事,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侍中、尚书、长史、参军,此悉贞良死节之臣,愿陛下亲之信之,则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后值倾覆,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尔来二十有一年矣。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此臣所以报先帝

37、而忠陛下之职分也。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乙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学。淫慢 则不能励精,险躁 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 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诸葛亮诫子书)25注广才:增长才干。淫慢:过度懈怠。险躁:偏激浮躁。意:意志。1.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4 分)(1)后值倾覆 值: (2)遂许先帝以驱驰 驱驰: (3)静以修身 认: (4)悲守穷庐 穷庐: 2.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2)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3.用

38、“/”划分朗读节奏(各划一处)。(2 分)(1)咨臣以当世之事(2)险躁则不能治性4.对甲乙两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 分)A.甲乙两文都是诸葛亮脍炙人口的名篇。甲文集叙事、议论、抒情为一体,忠心可鉴;乙文则循循善诱,谆谆教诲,期待殷切。B.甲文骈散结合,句式整齐,刚柔相济,富有音韵美;乙文则以骈句为主,句式对称,整齐和谐,富有韵律美。C.甲文内容丰富,情深辞切,追述先帝的知遇之恩,启发后主励精图治;乙文是一封语言质朴的家书,表明作者望子成龙,愿其达官显贵。D.甲文可以看出作者心忧汉室,劝后主广开言路,纳谏治国;乙文体现作者情操高洁,教育儿子修身养性,淡泊明志。265.乙文中“年与时驰,意

39、与日去”有着强烈的画面感,请根据自己的理解,简要赏析“驰”和“去”两个字的表达效果。(3分)6.诸葛亮神机妙算,足智多谋,几乎是神的化身。你了解的诸葛亮还具有哪些可贵品质?他的这些品质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请任写两点谈启示)(4 分)陋室铭(一)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可以调素琴,阅金经。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乙子列子不受粟子列子穷,容貌有饥色。客有言之于郑子阳 者曰:“列御寇 盖有道之士也,居君之国而穷。君无乃为不好士乎?

40、”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使者去,子列子入,其妻望 之而拊 心曰:“妾闻为有道者之妻子,皆得佚乐。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子列子笑谓之曰:“君非自知我也,以人之言而遗我粟,至其罪我也,又且以人之言。此吾所以不受也。”其卒,民果作难而杀子阳。注 郑子阳:郑国叫子阳的丞相。列御寇:即上文的列子。望:怨恨,埋怨。拊:拍打。1.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划三处)(3 分)27今有饥色君过而遗先生食先生不受岂不命邪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 分)(1)谈笑有鸿儒 鸿儒: (2)无案牍之劳形 劳: (3)郑子阳即令官遗之粟 遗: (4)其卒,民果

41、作难而杀子阳 卒: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可以调素琴,阅金经。(2)子列子出,见使者,再拜而辞。4.甲文刘禹锡认为陋室不陋的原因是什么?列子不受郑相子阳之粟的原因又是什么?请分别用文中原句作答。(4 分)5.甲、乙两文表达了刘禹锡、列子怎样共同的生活情趣?(2 分)(二)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陋室铭全文28乙不忘根本殷仲堪既为荆州,值水俭 ,食常五碗盘,外无余肴。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虽欲率物 ,亦缘其性真素。每语子弟云:“勿以我受任方州,云我豁 平昔时意,今吾处之不易。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尔曹其存之。”(选自世说新语 德行)注 俭:年成歉收。率

42、物:为人表率。豁:舍弃。1.用“/”标出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每句限划一处)(2 分)(1)无丝竹之乱耳(2)殷仲堪既为荆州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 分)(1)有龙则灵 灵: (2)无丝竹之乱耳 乱: (3)亦缘其性真素 缘: (4)每语子弟云 语: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2)饭粒脱落盘席间,辄拾以啖之。4.甲文“何陋之有?”和乙文“贫者士之常,焉得登枝而捐其本!”都运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在两文中各有什么作用?(4分)295.在物质条件日益丰富、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的今天,我们应当如何看待刘禹锡甘居陋室、殷仲堪生活节俭的行为?(3 分)河中石兽(一

43、)原创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问题。甲河中石兽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二石兽并沉焉。阅十余岁,僧募金重修,求石兽于水中,竟不可得,以为顺流下矣。棹数小舟,曳铁钯,寻十余里,无迹。一讲学家设帐寺中,闻之笑曰:“尔辈不能究物理。是非木杮,岂能为暴涨携之去?乃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湮于沙上,渐沉渐深耳。沿河求之,不亦颠乎?”众服为确论。一老河兵闻之,又笑曰:“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盖石性坚重,沙性松浮,水不能冲石,其反激之力,必于石下迎水处啮沙为坎穴。渐激渐深,至石之半,石必倒掷坎穴中。如是再啮,石又再转。转转不已,遂反溯流逆上矣。求之下流,固颠;求之地中,不更颠乎?”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然

44、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乙巧止磬自鸣近代 言乐,卫道弼为最,天下莫能以声欺者。曹绍夔与道弼皆为太乐令 ,享 北郊,监享御史有怒于夔,欲以乐不和为之罪,杂扣钟磬,使夔暗名之,无误者,由是反叹服。洛阳有僧房中磬子夜辄自鸣,僧以为怪,惧而成疾。求术士百方禁之,终不能已。曹绍夔素与僧善,适来问疾,僧具以告。俄顷,轻击斋钟,磬复作声。绍夔笑曰:“明日盛设馔 ,余者为除之。”僧虽不信其言,冀 其或效,乃力置馔以30待。绍夔食讫,出怀中错 ,鑢 磬数处而去,其声遂绝。僧苦问其所以,绍夔曰:“此磬与钟律合,故击彼应此。”僧大喜,其疾便愈。(选自隋唐嘉话)注 近代:指作者所处的唐代。太乐令:古代主管音乐的官。享:鬼神享受祭品,这里指祭祀。馔:饭食。冀:希望。错:磨刀石。鑢:磨治。1.下列对乙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2 分)A.洛阳有僧房中/磬子夜/辄自鸣B.洛阳有僧/房中磬/子夜辄自鸣C.洛阳有僧/房中磬子夜/辄自鸣D.洛阳有僧房中磬/子夜辄自/鸣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4 分)(1)如是再啮 啮: (2)求之下流,固颠 固: (3)使夔暗名之 名: (4)绍夔食讫 食: 3.翻译下面句子。(4 分)(1)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2)僧以为怪,惧而成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