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2近代世界与中国作业新人教版.docx

上传人:visitstep340 文档编号:925393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52 大小:1.0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2近代世界与中国作业新人教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2近代世界与中国作业新人教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2近代世界与中国作业新人教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2近代世界与中国作业新人教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2019年高考历史二轮复习模块2近代世界与中国作业新人教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模块 2 近代世界与中国一、选择题1.新航路开辟以后,西欧社会变化巨大: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王权逐步高于教权、人文精神的发展和新教派的兴起。材料反映出 ( ) A.资产阶级统治的确立 B.西欧社会的转型C.国际格局的初步形成 D.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2.从 1585 年到 1604 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D.新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3.1607 年,荷兰东印度公司首次采购中国武夷茶,经爪哇岛转销欧洲各地。几十

2、年后,武夷茶已成为一些欧洲人日常必需的饮料,当时一些欧洲人把武夷茶称为“中国茶”。下表是荷兰每磅武夷茶售价的变化。这些变化表明( )时间 1684 年 1689 年 1701 年售价(荷兰盾/磅) 80 7.75 2.32A.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价格革命”来势汹汹C.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 D.“商业革命”不断发展4.18 世纪中期,英国 60%的五金制品、50%以上的其他制成品销往北美殖民地。与此同时,英国西非殖民地进口的制成品有 86.5%来自英国。上述状况表明,当时的英国 ( )A.满足了殖民地的需求 B.工业革命具有必然性C.实行低关税刺激出口政策 D.推行了自由贸易政策5.随

3、着西方宗教文化的衰落,西方服饰背后的文化内涵不再是体现人与神之间的宗教关系,服饰的目的只剩下服务于人类生产和生活的需要。这一变化 ( )A.是文艺复兴运动的产物 B.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开展C.体现了科技革命的成就 D.适应了工业革命的需要26.18 世纪法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家魁奈曾说:“在所有商业的交易中,出卖者和购买者是相对立的,但可以根据自己的利益订立契约。他们自己这样调整的利益是和公共的利益相一致的,因为他们自己是他们的利益的唯一最合适的裁判者。”这说明魁奈 ( )A.崇尚契约精神 B.意图规范市场C.代表商人利益 D.主张经济自由7.1764 年,欧美各国对华出口总额中,英国占 63.3%

4、,欧洲大陆国家占 36.7%。到 1829 年,英国占 82.9%,欧洲大陆国家占 0.4%。这一变化表明,鸦片战争前 ( )A.英国已控制了中国市场 B.中英贸易急剧失衡C.世界经济格局发生变动 D.自由贸易思想盛行8.1847 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十小时工作日法,适用于纺织工厂,规定女工和青少年男工每天工作不超过 10 个小时。3 年后,议会再次通过工厂法,规定周一至周五工作 10 个半小时,周六工作半天。议会立法的变化有助于 ( )A.彻底改善工人的劳动条件B.消除社会阶级矛盾C.提高女性在社会上的地位D.促进经济良性发展9.18501870 年,法国的钢铁、交通运输等工业部门发展迅速,金

5、融业也异常活跃,农村现代化初现端倪,文化成就显著。这说明了法国 ( )A.共和制度最终确立 B.经济结构发生变化C.启蒙运动成果显著 D.政府关注民众生活10.1883 年 4 月,北美的铁路大亨们决定,将北美铁路时间标准的数量从约 50 个减少到 4 个。1883 年 11 月,铁路标准时间在北美正式施行。没过几天,大约 70%的学校、法庭和地方政府采用铁路时间为自己的标准时间。波士顿、华盛顿、纽约、芝加哥等城市开始分享同一时间。这一材料表明,当时的美国 ( )A.联邦集权向纵深发展B.垄断渗透进社会生活C.科学技术的进步D.生活方式和观念的变迁11.下面是美国部分年代棉花产量和出口量变化示

6、意图(单位:百万磅)。对该示意图解读准确的是,当时美国 ( )3A.积极参与国际分工B.已经完成工业革命C.棉纺织业发展迅猛D.加紧对外资本输出12.随着欧洲大陆国家开始工业化,其国内的工业生产代替了进口,英国出口的商品在欧洲大陆的市场份额日益下降。到 1913 年,英国已经基本失去美国市场,当时美国占英国商品出口市场中的份额仅为 5%。这反映出 ( )A.英国失去了世界经济大国地位B.工业革命开始向英国以外扩展C.英国失去了欧洲和美洲的市场D.工业革命推动经济格局的变化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 世纪晚期以来,英国海外争霸战争频繁,军费开支庞大。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

7、向社会募集资金,其中相当一部分来自东印度公司等大股份公司的借款,政府往往给这些公司一些垄断的特许经营权。“光荣革命”后英国股份公司不断涌现,1720 年英国股份公司已经多达 190 家,证券交易异常活跃,伦敦也成为新的国际金融中心。同时一些商人酝酿成立一家与荷兰机构类似的银行,把政府直接借贷的功能银行化。1694 年议会通过了英格兰银行法,英国第一家股份制银行成立,成为政府筹集资金的重要来源。到 1793 年英国全国银行总数达到 353 家。18 世纪中期,英国的近代金融体系初步建立起来。摘编自曹瑞臣论“金融革命”与18 世纪英国社会转型材料二 到 18 世纪中期,英国男人的识字率达到 60%

8、;女人的识字率达到 40%。英国人具备了消费文化品的基础。到 17 世纪晚期,英国开始形成一个数量庞大的中等阶层,在强劲购买力和模仿消费的推动下,英国中等阶层十分热衷于文化消费。正是这种高度的商业化极大地推动了文化的生产和消费。咖啡屋、俱乐部和酒馆协会参与了生产文化的所有过程,以及艺术和想象作品的创作,这些场所成为英国文化消费的策源地。到18 世纪,文化艺术、大众音乐会、戏剧消费成为大众的财产,成为商业化的文化消费。18 世纪的英国文化消费出现繁荣局面,这也正是英国走向现代化的标志之一,与工业革命一道为社会转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整理自李新宽18 世纪英国文化消费的繁荣及其原因(1)根据材料一并

9、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 1718 世纪金融革命的特点,并说明其产生的原因。(2)据材料二,归纳 18 世纪英国文化消费繁荣的原因,并分析其特点。414.科技的发展推动了人类社会的进步。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科学家虽然仍有不少发明,但他们固守原有工业革命时期的旧有技术,无视电力技术的应用,使得电力、化工等新兴工业发展缓慢。而同时期的美国科学家则非常重视新的技术及其成果,他们特别注重发展应用技术,加强在这方面的技术研究和引进。一战期间,美国借助自己和平的环境以及优越的待遇,大量吸收欧洲及世界各地的著名科学家,为美国的快速发展集聚了大量人才。摘编自美菲利普 李 拉尔夫等著世界

10、文明史材料二 科技不仅具有“生产力”方面的功能,而且具有“精神文化”方面的功能。科技进步带来了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推动了整个现代化进程。科技与人文之间的积极互动,自近代至今,一直是历史的主流。摘编自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别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英美对待新技术和成果的态度及影响。(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材料二观点。(要求:写一篇小论文。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60 字左右。)5一、选择题1.英国通史载:“到光荣革命为止,合适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已经在英国形成了,正是在这种环境下,英国率先走向工业革命,也就从一个文明边缘的小国走向了世界的中心,并开创了

11、一种新的文明。”上述“合适的政治环境”主要指 ( ) A.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B.工业资产阶级控制议会C.王权受到彻底限制 D.议会成为国家权力中心2.1923 年,徐志摩在谈到英国人的自由与保守时说:“自由与保守并不是冲突的,这是造成他们政治生活的两个原则;唯其是自由而不是激烈的,所以历史上并没有大流血的痕迹,而却有革命的实在,唯其是保守而不是顽固,所以虽则不为天下先,而却没有化石性的僵。”集中体现上述特征的是 ( )A.君主权力的变化 B.议会权力高于王权C.责任制内阁的形成 D.议会改革的进行3.1841 年,皮尔率领保守党获得议会大选的胜利,维多利亚女王任命其组阁。在内阁中,皮尔要求各部

12、主管者在重大政策上预先禀告首相裁决,并垄断了向女王报告政府工作的机会。这表明 ( )A.首相成为国家的权力中心B.内阁集体负责制左右英国政府决策C.英王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D.责任制内阁影响英国政治生活4.美国独立宣言中的“人人生而平等”,指的是有地位的男性白人之间的平等。1789 年法国人权与公民权利宣言(人权宣言),其中的“人”和“公民”指的是男人和男性公民,更确切地说是男性白种人。上述材料揭示出西方近代早期民主平等权利的 ( )A.有限性 B.阶级性C.渐进性 D.虚伪性5.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任何法案都必须经两院批准才能生效,参议院和众议院在制定法律的过程中互有对于另一方的绝

13、对否决权。美国国会分为参众两院是 ( )A.基于对立法权过大的担忧6B.英国上下院制的翻版C.出于对总统行政权的牵制D.追求直接民主的表现6.18 世纪末,美国某政治家认为,危险的野心多半为热心于人民权利的漂亮外衣所掩盖,很少用热心拥护政府的坚定而有效率的严峻面孔作掩护。该论断的意图是 ( )A.为强化联邦政府的权力进行辩护B.呼吁美国人民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C.论证民主社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D.主张政府权力要分权与制衡7.1798 年前后,有人指出:(法国)由于共和国的出现先于支持共和的舆论氛围的出现,激进革命派为捍卫共和制,不得不诉诸恐怖手段打击“共和国的敌人”,强迫人民接受自由。其观点重在强

14、调 ( )A.启蒙思想尚未被民众接受认同B.政治变革要立足国情适时推进C.共和国的敌人制造了社会动荡D.革命的失败在于没有发动群众8.1881 年,德国宰相俾斯麦提出工伤事故保险法案,由于议会中意见存在严重分歧,未获通过。1882 年,经过修订后的法案提交议会,再次遭到反对。俾斯麦为法案通过曾付出极大努力,德国皇帝甚至为此发表圣谕,但法案还是遭到议会否决未能通过。这一事件体现了 ( )A.立宪政体未能阻止德皇专权B.议会处于国家权力中心C.宰相和皇帝的权力遭到削弱D.立法权对行政权的制约9.在共产党宣言的序言中,马克思和恩格斯不仅关注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关注欧洲之外的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和东

15、方社会历史发展的特殊性问题。由此可以判断,共产党宣言 ( )A.可适用于世界任何地区 B.以关注全人类为己任C.诞生于对全世界的考察 D.主要研究资本主义发展10.1852 年,马克思对法国发生的股票投机和金融危机问题作了探讨;1867 年出版的资本论第一卷,涉及1865 年英国工人工资状况问题、1866 年爱尔兰农业平均产量问题、1867 年英国立法对使用童工约束问题等。这说明马克思主义经济学 ( )A.直面资本主义现实问题 B.揭露了资本主义的罪恶C.源于产业工人生产实践 D.指导了无产阶级的斗争711.马克思正是这样一个时代的见证人、分析人和批判大师,他的思想不仅赢得了大批追随者,甚至也

16、获得了他的敌人的尊重。这主要原因是马克思主义 ( )A.批判地继承了人类文化优秀成果B.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C.提供了无产阶级革命的正确理论指导D.形成了内容博大精深的科学理论体系12.马克思在评价巴黎公社时说,它“不过是在例外条件下的一个城市的起义,而且公社的大多数人根本不是社会主义者,也不可能是社会主义者”。其评价反映出巴黎公社发生时 ( )A.马克思主义理论还未得到广泛传播B.世界无产阶级尚未实现联合C.建立无产阶级专政的条件还不成熟D.马克思没有亲自对巴黎公社进行指导二、非选择题13.英国是世界史上较早开始现代化的国家,形成了独特的政治现代化模式。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7、 “光荣革命”后,英国确立了二元制的君主立宪制。权利法案只是对王权加以限制,国王的权力依然很大,某种程度上君主仍是国家权力的中心。18 世纪初,国王手中的特权越来越少,议会逐渐成为国家政治权力的中心。在辉格党人长期把持政权、托利党人退居乡间时期,形成了内阁对议会下院负责的制度,君主“统而不治”的时代渐渐拉开了序幕。但议会下院的这种“中心”地位事实上是虚假的,因为下院受上院控制,政权被牢牢地控制在贵族手中,所以 18 世纪也被称作“贵族的世纪”。材料二 在 18 世纪早期的农业社会中,土地是英国主要的财产形式,由土地贵族集体掌握政权,因而克服了专制的王权,显然具有某种合理性。但这种贵族政治自工业

18、革命开始后就越来越不合理了,由此而引发了议会改革运动。1832 年议会改革法案扩大选举权,增加选民人数。伦敦和北部工业区的大中城市议席得以增加。改革法案消灭了衰败选邑,贵族操控下院议员选举的影响力减少。1832 年议会改革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它标志着英国从贵族制向民主制迈出第一步。这以后,改革就在不断进行,直至 20 世纪完全确立现代民主制度。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主编英国通史(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英国权利法案确立的权力机制,指出推动英国进入君主“统而不治”时代的主要因素。(2)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工业革命导致英国贵族政治越来越不合理?据材料二,归纳 1832 年议会改革解决的英

19、国议会制度的问题。8(3)据材料一、二,说明英国政治现代化转型的演变趋势及其成功经验。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指出,民主制既是一种理想,也是理解现存国家的原则。在论犹太人问题中,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资产阶级革命后建立的民主是“政治解放”意义上的民主,它虽然在理论上设定了“人民的统治”的政治理想,但在实践中又往往与这一理想大相径庭。对此,马克思不无讽刺地指出:“正如基督教在天国一律平等,而在人世不平等一样,人民的单个成员在他们的政治世界的天国是平等的,而在人世的存在中,在他们的社会中却不平等。”王国宏马克思民主思想及其当代价值材料二 不同的哲学观决定着不同的民

20、主观。马克思通过对黑格尔社会与国家关系理论的批判颠覆了以往国家决定社会的唯心史观,在社会历史领域确立了唯物主义的权威。马克思认为社会决定国家,社会控制和制约国家的各种权力,社会才是国家的主人。社会决定国家论打破了对“国家的迷信”和“国家崇拜”,破除了“为民做主”的思想藩篱,从根本上否定了英雄史观,为实现真正的人民民主奠定了思想基础。因此,社会决定国家的哲学观是马克思民主思想的哲学基础,是理解马克思民主思想的一把金钥匙。蔡国兵、葛恒云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理论体系初探(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马克思对民主的认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民主思想的特点并说明其形成原因。9一、选择题

21、1.“人文主义者的最终目的并非从根本上否定基督教信仰,而只是想驱散笼罩在基督教之上的那片虚伪的灵光,破除强加在基督徒身上的禁欲主义的符咒,用人性的、感性的和个人主义的因素来充实和改造基督教。”这里的人文主义者 ( ) A.提倡因信称义,倡导王权至上B.反对禁欲苦行,追求民主政治C.汲取传统养分,彰显人性价值D.抨击君主专制,提倡宗教自由2.16 世纪后,大量欧洲人是通过直接阅读书籍了解某种观念,而不是像从前那样从别人那里听到某种观念。这使他们能够自主比较和对照不同文本表达的观点,而不是面对面地被一个雄辩的演说家征服。这反映了当时 ( )A.世界各地的文化联系日益紧密B.宗教改革运动在欧洲迅速扩

22、展C.技术进步对人文主义起促进作用D.民族国家兴起并强调民族语言3.某学者说:“今天我们认为艺术和科学是分开的,这是一个新的重大的分离,因为艺术和科学都受益于曾经的合作,所以如果一个艺术家、一个诗人同时也对数学和几何感兴趣,这在当时一点儿也不让人吃惊。”由此可知,“当时”( )A.神学迷信思想占据支配地位B.渴求知识、乐于探索成为时尚10C.信仰自由观念为大众所接受D.反对教权否定王权已是共识4.某一时期,西欧诸国出现了一系列科学发明,科学家常常将其科学著作冠以“新”字,如培根的新科学、开普勒的新天文学、伽利略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等。这反映了 ( )A.科学取代宗教的时代要求B.工业时代科学与技

23、术结合C.个人的价值得到高度认可D.启蒙思想在社会全面渗透5.1415 年,胡斯因反对天主教会拥有地产、谴责教皇兜售“赎罪券”而被处以火刑;1517 年,马丁路德提出同样的问题却掀起欧洲宗教改革。这表明 ( )A.思想变革是社会转型先决条件B.英雄人物的出现决定历史进程C.革故鼎新需契合社会演变时机D.历史事件的发生存在着偶然性6.16 世纪,欧洲产生了许多新教派,每个新教派都以古代圣经原文希腊文和希伯来文为信仰的最高权威,并用民族语言翻译圣经,而且坚决脱离腐败的罗马教会。该历史现象 ( )A.表明罗马教会进行了顺应时代的改革B.受到文艺复兴运动直接推动而出现C.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

24、D.顺应了民族国家发展的时代潮流7.德意志历史上举办过数次宗教改革的百年纪念活动,受不同的历史处境影响,每次纪念活动的关注焦点与历史解释都有所变化。某年纪念活动关注信仰自由与政治自由的联合,反对奴役、不宽容与迷信,具有民族主义色彩。这一年应是 ( )A.1617 年 B.1717 年C.1817 年 D.1917 年8.在卢梭看来,人类社会所共有的自由是人性的产物,人性的首要法则是维护自身的安全与生存,故为了人类社会的安全,人们将一部分权利让渡给另一些人。这表明,卢梭认为 ( )A.权利转让体现了个体自由B.社会应提倡“人生而自由”精神C.社会应由自由的个体组成11D.自由需要社会契约来约束9

25、.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于 1543 年出版后,很少引起人们的注意。后因布鲁诺和伽利略根据该书公开宣传“日心说”,危及教会统治,罗马教廷在 1616 年把天体运行论列为禁书。这主要说明了 ( )A.近代科学发展排斥了宗教B.专制权力是科学发展的桎梏C.哥白尼与罗马教廷宇宙观不同D.天体运行论缺乏科学依据10.16、17 世纪的欧洲思想家高举“回到希腊去”的大旗,18 世纪末的思想家们又提出“回到中世纪”的口号,提倡人道主义。这两次文化“回归”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传统文化面临着严峻的挑战B.工业化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C.思想家们对现实社会的不满D.科技的发展拓宽了民众视野11.威廉华兹华斯是英

26、国湖畔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在 1802 年诗集再版时写的序中对诗歌作出了著名定义:“诗是强烈感情的自然流露,它源于宁静中积累起来的情感。”据此可知,威廉华兹华斯的文学风格是 ( )A.古典主义文学B.浪漫主义文学C.现实主义文学D.现代主义文学12.法国画家马奈于 1862 年创作的油画推勒里宫的花园音乐会,使人物与衣服变成了色块之间的组合,用笔轻快、画面明亮,有自然光线的新鲜感。以下画作与其风格相同的是 ( )A B12C D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这是一个黑暗的时代!这是一个杂草已蔓延到了上帝的葡萄园的时代!这是一个现代欧洲就此诞生的时代!”美国著名学者威廉曼彻

27、斯特在其著作黎明破晓的世界中,以优美的散文风格及严谨的历史叙述,带领我们领略了中世纪从摇摇欲坠到涅槃重生的历史。结合材料与 1416 世纪欧洲的相关史实,围绕“黎明破晓的世界”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宋朝时期出版的书籍有历史、经典古籍和有关农业及文学的著作等,数量逾五百种,其中部分得以大量印行。本时期中国的雕版印刷拥有极高的水平,而当时欧洲却正处于黑暗时代。11 世纪还出现了活字版印刷术。毕昇发明的胶泥活字在当时应该是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但事实并非如此。“毕昇去世后”,沈括这么写道,“

28、他的活字技术成为我表亲名下的财产,直到今天仍被珍藏”。由此可知,活字版成为私人的传家之宝,而非全国人民得以享用的资源。材料二 公元 14、15 世纪时,由商人、贸易家与工匠组成的新都市阶级出现。他们需要阅览账册、航海书籍以便转运货物。教会同样需要印制“赎罪券”、圣经等文本。由谷登堡开启的金属活字印刷蓬勃发展起来。当然这也得益于欧洲的字母系统,中国人从事印刷至少需要 8000 个活字。随着印刷品的激增,西方图书馆与学校数目也跟着激增,古希腊罗马经典广泛传播。印制插图的技术则对自然科学及地图制作的贡献甚大,地球及其栖息生物的崭新面貌遂一一浮现。以上材料均摘自施拉姆人类传播史(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

29、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毕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的特点及它们出现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指出毕昇与谷登堡活字印刷技术命运不同的原因。13一、选择题1.19 世纪前期,澳门新闻纸载:鸦片入口,议定规银每箱若干。这些规银系与总督衙门以及水路文武官员,唯关口所得最多。此项银两,皆预备存在英国或他国鸦片船上,以便分派。或在船上来取,或在省城交收。据此可知当时 ( ) A.鸦片走私导致白银大量外流B.虎门销烟后鸦片走私禁绝C.清政府对西方侵略的认识不足D.腐败统治潜伏着民族危机2.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 1853 年至 1863 年,

30、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反映出 ( )A.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B.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C.清朝政府压制商品经济发展14D.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3.下图为 19 世纪末日本人所绘漫画李鸿章大头痛:拿着十字架的外国传教士已救不了病入膏肓的李大人了,日本已经兵临城下,中国人用镰刀等农具应战。该漫画表明 ( )A.洋务运动开展出现窘境B.甲午战争中国面临危机C.中国遭到众列强瓜分D.日本与列强的斗争加剧4.武昌起义发生后,最早用“革命”称谓并且连续密集报道的是民立报。1911 年 10 月 13 日,申报开始持续报道辛亥革命,此后,各地报刊纷纷刊载相关消息。事发一个月后,

31、即有专论此事的中国革命史出版,提出:“此次革命甫越数星期,响应之地已非一处。”以上史实说明 ( )A.革命产生广泛社会影响B.革命促进近代报刊兴起C.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 D.民国政府注重舆论宣传5.1915 年 12 月 15 日,袁世凯的册封令上写道:“光复华夏,肇始武昌所有辛亥首事立功人员,勋业伟大照约法第二十七条,特沛荣施,以昭勋烈。黎元洪著册封武义亲王。”结果,黎元洪坚辞不受,并请辞一切官职,愿回原籍休养。黎元洪此举的主要原因是 ( )A.忌惮袁世凯阴险狡诈多变B.不敢独居武昌首义之功C.深知民主共和乃大势所趋D.担心“约法”不具法律效力6.1924 年后,中国共产党一方面推动国民党

32、中央先后设立了农民部、工人部、青年部、妇女部和商人部,工运、农运计划及相关政策法规也相继出台;另一方面,积极从事国民党不愿意做的下层民众动员工作,这说明 ( )A.共产党主导群众运动B.国共合作在基层未实现C.国民党不愿发动民众D.中共掌握了革命领导权157.1925 年,中共四大决议指出:我们参加民族运动若是忘了无产阶级在民族革命中作自己阶级革命之准备,而沉溺在资产阶级性的民族民主运动中,就会给无产阶级留下不容易挽救的大害,并且足以减少民族革命之革命性。这说明,中共认识到 ( )A.掌握革命和武装领导权的重要性B.反帝反封建革命任务的艰巨性C.农民问题是中国革命的主要问题D.在国共合作中应保

33、持党的独立性8.红色的个案苏维埃乡村追求一文中说:“在南京国民政府统治的前十年苏维埃运动在中国农村的开展以及农民对这个运动的理解,暗示了中国革命的列宁主义趋向以及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其中“这种趋向的中国化命运”主要体现在 ( )A.苏维埃政权的建立B.红军长征的胜利C.“工农武装割据”的形成D.国共两党合作的实现9.1937 年 2 月,国共两党就红军改编问题达成初步协议。3 月 11 日,国民党要求改编后的红军服从南京国民政府的“一切命令”。八一三事变后,蒋介石任命朱德、彭德怀为八路军正、副总指挥。材料表明 ( )A.中共放弃了“工农武装割据”理论B.国民党没有真心共同抗日的打算C.国共

34、两党都灵活务实调整方针政策D.国共根本立场和长远利益趋同10.法国学者毕仰高认为,人民大众之所以支持共产党,“主要并不是因为党的领导干部和红军官兵的抗日活动,而是在于他们的行为让民众感到耳目一新,而且他们真正回应了民众的需求”。材料反映了毛泽东思想中的( )A.独立自主 B.实事求是C.自力更生 D.群众路线11.1943 年 10 月,美、苏、英三国开会讨论战后世界秩序的安排问题,并计划发表共同宣言。美国国务卿赫尔指出:“如果在宣言问题上排除中国,在太平洋地区的军事和政治方面都会引起极为不利的反应。”由此可知,中国( )A.在反侵略战争中提高了国际地位B.谋求建立公正合理的战后国际秩序C.抗

35、日战争即将进入战略反攻阶段D.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负的关键1612.1947 年 11 月,中共中央发出文件,决定全面变革解放区“三三制”政权组织形式。要求“在土地改革中,应将解放区政权,改组为人民代表会议政权”;并具体规定“在乡村人民代表大会及政府委员会中贫雇农、新中农应合占三分之二,旧中农及其他劳动分子应占三分之一”。这反映出 ( )A.中共坚定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已经正式形成C.解放战争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反攻D.国内社会主要矛盾发生根本转变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 19 世纪,我国出现了一批杰出的边疆研究专家,编著出一大批边疆研究新著,是中国

36、历史上一次边疆研究的高潮。这次高潮酝酿于康雍乾时期,形成于嘉道咸时期。嘉庆十年(1805 年),祁韵士被遣戍伊犁,在此他编撰了西陲总统事略。也是在嘉庆年间被遣戍伊犁的洪亮吉则著有天山客话伊犁日记。鸦片战争爆发后,姚莹在台湾击退英军五次进犯,却因此获罪而被贬官,在去往西藏期间写下著名的康 纪行。随着中外关系的发展,一批有关界务的著述和舆图也开始大量问世,这包括吉林勘界记滇缅划界图说广西中越全图等。1842 年,魏源编成 50 卷的海国图志。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这极大地引发了人们的思考。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

37、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只有建立一个君主立宪的民族国家,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与此相应的国家认同感,中国方可立于世界民族国家之林。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依据材料一,概述 19 世纪中国边疆研究的主要方向。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边疆研究高潮

38、形成的历史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17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图(a) 1933 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 图(b) 1938 年中共党员主要成分比例摘编自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根据材料,提取关于图(a)到图(b)变化的一项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提取信息明确,史实运用合理,说明充分。)一、选择题1.下图是据杜恂诚中国近代经济史概论整理的晚清时期生丝出口销售渠道(注释:“洋行”指外国资本家在中国开设的商行)。这表明当时的中国 ( )18A.逐渐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经济结构出现重大变动C.生丝生产行

39、业出现近代生产模式D.自然经济仍占统治地位2.下面是 1894 年中国近代工业中雇佣工人人数的估计表(单位:个)。该表格反映了当时中国 ( )业别外国资本在中国经营的近代工业清政府经营的近代军事工业清政府经营的炼铁与纺织工业民族资本经营的近代工业工人人数 34000 91001051055006000 27250A.列强侵华以资本输出为主B.政府优先发展军事工业C.中国近代民族工业规模比较小D.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3.洋务运动中掀起兴办新式学堂的热潮,但京师同文馆从属于总理衙门,上海广方言馆和翻译馆从属于江南制造局,福州船政学堂从属于福州船政局,未能形成统一的办学局面。这揭示出洋务运动 ( )

40、 A.形成了不同的办学特色B.新式学堂成为教育主流C.江南制造局成效最显著D.对改革缺乏通盘的规划4.20 世纪上半叶,清政府及民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的矿业法规,规定矿产开采须与矿区环境相协调,并将仲裁及行政诉讼制度引入矿业纠纷解决机制中。这些规定 ( )A.适应了近代经济的发展要求B.消除了矿业发展中的纠纷C.标志着我国经济立法的完善19D.抵制了列强对资源的掠夺5.1925 年,当时最大的两家华资水泥公司启新洋灰公司与华商上海水泥公司达成为期 5 年的联营协议。双方划定联营区域,在联营区域内约定销售比例和售价。这一协议( )A.加剧了同业内部的恶性竞争B.有利于抵制外国商品的倾销C.是海外市

41、场不断扩大的结果D.体现了国家的统制经济政策6.下表是据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18401937)一书编制的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简表。这说明,民族资本主义 ( )时间 1 万元以上的工矿企 业 创办资本总额18581894 年 149 家 3623.4 万元18951911 年 804 家 16757.1 万元19121927 年 1984 家 45895.5 万元A.得益于洋务运动的刺激和诱导B.成为近代中国经济的主导力量C.使近代中国工业体系不断完善D.促进了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迁7.下图是 1935 年 7 月至 1936 年 6 月上海市趸售(整批出售)物价指数的变化情况。此

42、情况说明 ( )A.国民政府极力推行通货膨胀政策B.西方国家加剧了对中国的商品倾销C.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环境有所改善D.“国民经济建设运动”遭到严重挫折208.1940 年夏,抗战大后方形成了 8 个主要分布于湖南、四川、云南、广西、重庆等地的新工业区,包含了汽车修配、化学、冶炼、电力、纺织、机械等行业。“新工业区”的出现对中国社会的长远影响是 ( )A.打击了日本掠夺中国资源的阴谋B.奠定了持久抗战的物质基础C.为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作物资准备D.调整了中国近代工业的布局9.1879 年 5 月,曾担任两届美国总统的格兰特访问上海。由传教士主办的万国公报在介绍格兰特时写道:“民间爱戴情深,立之为皇

43、。践祚之后恩周朝野民间不忍拘禅位之例仍复尊之为皇矣。”这反映出当时 ( )A.社会上崇洋之风盛行B.社会舆论受教会控制C.开始介绍西方政治生活D.新式报刊迎合民众心理10.1912 年,陶然亭茶馆开张,特设一球房,据称要提倡西方“文明”“健康”的娱乐方式,还提供电话、报纸和食品等服务。对此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近代茶馆的休闲功能逐步丧失B.近代茶馆以西方生活方式为主C.茶馆浓缩了近代社会生活特征D.西方人开始参与茶馆经营管理11.1907 年 10 月 13 日,天津张小田与北京贾玉莲在天津一处教堂举行婚礼。报载:“中西往贺者甚众。鲍太太按琴,男女学生唱诗,一时颇为热闹。礼毕,新夫妇乘双

44、马车往北门外蓝家胡同张君本宅,并有成美学馆袁牧师夫妇及路矿等局诸友,均乘马车送新夫妇回家。”这一社会现象说明 ( )A.京津地区近代化水平领先全国B.婚礼习俗逐渐受西方影响C.辛亥革命推动婚俗变革D.婚姻自由成为时代新风尚12.清朝入关后,要求汉族男子改穿满族服装,允许汉族女子保留传统服装。辛亥革命后,北方汉族妇女也开始穿旗袍,其样式不断翻新。但是,1933 年 5 月女子月刊上发表了“乡下老太婆”的文章,其中写道:过去满人灭明,尚能“男降女不降,而现在糟透了,女子也降为满人了”。材料表明 ( )A.东北的寒冷及游牧生活产生了旗袍B.社会新观念与旧观念之间存在冲突21C.辛亥革命使女性主体意识

45、最终确立D.20 世纪 30 年代的服装有复古趋势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通商口岸一般都是开放给外国人居住和贸易的城市。在一些大的通商口岸,西方列强还租地建屋,演变发展成为“国中之国”的租界。到 19 世纪末 20 世纪初,受“商战”舆论思潮与内外形势变化的影响,清王朝从1898 年起,主动对外开放了 30 几处通商口岸。总理衙门 1899 年 4 月提出的自开商埠办法咨文作了明确解释:“自开商埠,与约开通商口岸不同,其自主之权仍存未分。该处商民将来所立之工程局,征收房捐,管理街道一切事宜,只应统设一局,不应分国立局。内应有该省委派管理商埠之官员,并该口之税务司,督同

46、局中董事,办理一切。”摘编自杨天宏口岸开放与社会变革近代中国自开商埠研究材料二 到清末为止,中国自开商埠应为 36 个。这 36 个商埠依地域分布,可分为沿海型、沿江(湖)型、内陆型和“关外”(东北三省)型等四种类型;若依照所在城市的行政级别划分,又可分为省会级、府厅州县级和乡镇级三类;再根据自开商埠自身的特征,还可分为普通自开商埠、免税自开商埠和临时起下货物的“招呼口岸”(又称“过口埠”“访问口埠”)三类。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近代中国政府“自开商埠”的原因。与“约开通商口岸”相比,“自开商埠”具有怎样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近代中国“自

47、开商埠”的影响。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下表反映了 18731930 年中国出口货物分类比重变化(单位%)。生产资料 半制成品 制成品年份 农林渔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 手工 机器22牧产品开采 开采 生产 生产 生产 生产1873年 2.6 37.4 58.3 1.71893年 15.6 28.4 0.1 53.4 2.51903年 26.8 0.2 0.2 17.2 14.7 32.9 8.01910年 39.1 0.2 0.5 13.1 11.9 28.3 6.81920年 36.4 0.9 2.8 8.2 12.3 31.2 8.31930年 45.1 0.1 3.4 3.5

48、 12.2 27.1 7.4节选自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统计资料选辑从表中提取相关的历史信息,自拟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写明论题,史论结合。)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后,姚莹写下康 纪行,“冀雪中国之耻,重边海之防”“欲吾中国稍习夷事,以求抚驭之方耳”。该书的意义在于 ( ) A.引起了清政府对边防问题足够的重视B.推动了清政府大规模近代化的实践C.开启了中国早期近代思想启蒙的先河23D.抛弃了“天朝上国”观念,主动融入世界2.1859 年,李善兰在与传教士艾约瑟合译的重学序言中说:“今欧罗巴各国日益强盛,为中国边患。推原其故,制器精也;推原制器之精,算学明也。异日人人习算,制器日

49、精,以威海外各国。令震慑,奉朝贡,则是书之刻,其功岂浅鲜哉!”这表明 ( )A.洋务运动推动西方科技在中国的传播B.李善兰是引进西方近代科技的第一人C.鸦片战争以后西方科技开始传入中国D.救亡图存意识促进了西方科技的传播3.中华文明史中写道,作为 19 世纪后半期的一种官方或准官方的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观,它所要回应的实际上是如何处理传统与近代的关系。这是鸦片战争后不断困扰中国人的一个大问题。甲午战败也揭示了其缺陷。在当时“主流意识形态”指引下 ( )A.国人开始关注世界形势B.中国迈出了近代化第一步C.全国掀起维新变法运动D.中国政治体制发生了巨变4.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和派遣留学生,以其近代科学知识开一代风气,提供了新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