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3练古代中国的经济备考加分练.docx

上传人:proposalcash356 文档编号:925534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406.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3练古代中国的经济备考加分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3练古代中国的经济备考加分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3练古代中国的经济备考加分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3练古代中国的经济备考加分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33练古代中国的经济备考加分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33 练 古代中国的经济1(合肥市 2017 年高三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交换的发达,促进了货币流通量的增加。北宋除铜、铁钱外,金银也作为半流通性货币,租税的征收、官俸的发给和对外贸易都使用银两。北宋的铜钱尽管铸造的比过去多,但“钱荒”却十分严重。为此,政府规定四川等地只能用铁钱流通。由于携带不方便,10 世纪末,成都出现了所谓的“交子铺” ,发行纸币代替铁钱。1023 年,北宋政府看到发行交子有利可图,遂正式创立“交子务” ,改交子为官办,以 36 万贯铁钱作准备金,定期发行,限额 125 万余贯,流通区域仍限于四川。摘编自朱绍侯等中国古代史材料二 洪武元

2、年,明政府颁行“洪武通宝” 。但由于铜钱的铸造受到铜料不足的限制,而且商贾也习惯于元代的纸钞,因此铜钱的流通并不通畅。洪武八年,印造大明宝钞,禁止民间使用银子。但由于宝钞发行没有数量的限制,也没有兑换的机制,导致官府大力推行用钞作货币的同时,两浙、江西、闽广等地的百姓重钱轻钞,宝钞严重贬值,钞法难以推行。正统元年,政府“弛用银之禁” ,下令南方部分不通舟楫的地方,可将赋税折算白银缴纳,至万历时期,要求各种租税都折银征收。民间白银的使用范围不断扩大,原来的“大数用银、小数用钱”的习惯也逐渐改变,人们在小额交易中也宁愿使用极为细碎的银子。摘编自何平世界货币视野中明代白银货币地位的确立及其意义(1)

3、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北宋时期“交子”出现的原因及意义。(16 分)2(2)根据材料二指出明朝时期白银货币地位的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概括宋、明时期货币流通的相同点。(9 分)2(黄冈市 2018 届高三质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明初,明太祖发布诏令禁止白银流通,但是到了明代中期,白银逐渐成为民间流通中的主要货币。明穆宗颁布诏令:“凡买卖货物,值银一钱以上者,银钱兼使;一钱以下止许用钱。 ”这标志着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但是,历来国内采纳银两皆不多。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造成银贵金贱的局面在欧洲,其金银比价完全相反。这种悬殊的金银差价,使外国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更为有利可图,因

4、而大量流入中国。正是由于此时大量外银流入国内,非常及时地补充了国内白3银的供给,缓解了银荒。据统计,仅明朝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就超过三亿两。材料二 明清之际就有对白银货币化的研究,其中顾炎武、王夫之、黄宗羲等人的著作中都提到了明代白银的流通情况,并以“银力竭”即白银供不应求为由提出了废止金银流通的一些主张。摘编自浅论明代白银货币化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白银货币化问题”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或观点),并就所拟论题(或观点)进行简要阐述。(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12 分)3(桂林、崇左、百色市 2017 届一模)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GOOGLE BOOKS

5、的数据库提供了 18001900 年间特定现象在全球文化影响力的空间分布数据。比如说,某一文献的主题和丝绸有关,那么该书中所涉及的地理位置的相关信息(经度和纬度)就可以被提炼出来。有学者根据这种计算方式,试图分析 18001900 年间茶叶和丝绸在全球文化影响力的空间分布,以透视当时全球茶叶和丝绸的贸易的关键点、贸易路线以及文化影响力辐射范围。图一 茶叶在 19 世纪文化影响力的全球分布图二 丝绸在 19 世纪文化影响力的全球分布龚为纲、罗教讲大数据视野下的19 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丝绸、瓷器与茶叶的文化影响力为中心(载 2015 年第 12 期学术论坛)4请依据以上图文材料,提取一个有关“海上

6、丝绸之路”文化影响力的信息,并加以分析说明。(12 分)4(新疆 2018 年第一次适应性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明朝在农业和商贸方面取得了引人注目的进步。城市生活得到了拓展,城市中的商业资产阶级在经济上(但不是政治上)的重要性也日渐突出。到 17 世纪,在中国商业活动已经很普遍了,甚至比任何一个 17 世纪的其他国家都普遍。清朝初期,大城市之间和许多贸易城镇之间的商贸活动保持了明代以来的良好发展势头。历史学家总是喜欢问:为什么中国拥有庞大的、在金融方面成熟的商业阶级,在许多理念和技术方面也有着领先的地位,但却没能突破成为一个典型的工业国家呢?换句话说,为什么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

7、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在一个世纪后才出现的那种“工业革命”呢?摘编自美菲利普J阿德勒世界文明史结合 1617 世纪中外相关史实,围绕“商业革命”和“工业革命”拟定一个具体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 分)5答案精析1(1)原因:商品经济的发展;北宋“钱荒”严重;铁钱等货币流通不便;发达的金融信用事业(飞钱、柜坊的影响);造纸业和印刷业的发展。意义:推动政府货币改革;促进商品经济发展;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影响深远。(2)变化:从民间私用到合法货币,再到主导货币。相同:多种货币并存;具有地域性;民间货币影响较大。2观点:白银作为主要货币,一方面是经

8、济发展的结果,另一方面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风险性。论证:(1)白银作为贵金属,自身具有较大的价值。比其他金属铸币拥有重量轻、便于携带等优点,比纸币的购买力更加稳定。事实上,明代民间贸易冲破政府的禁令,既有前述原因,也是商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自然选择。(2)白银作为货币,其购买力必须与经济总量相适应。当市场上的商品丰富而白银总量较少时,它显得特别贵重;反之,白银总量较多而商品供应不足时,白银就会贬值。因此,白银的购买力也是随着商品数量和白银总量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不是十分稳定的价值尺度。(3)明代在对外贸易过程中,有大量白银流入。表面上看,这是对外贸易顺差的表现,值得肯定,但是中国以外来的白银为主

9、建立了银本位制,实际上中国市场上的白银主要依赖外国的输入。一旦外国减少或停止对中国的白银输入,必然造成国内白银的缺乏,从而造成中国经济的损失,加大中国经济的风险性。评分说明(1)确定观点或给出观点 3 分。(2)结合所学知识论证 9 分。论证的内容参照如下等级评分:解析 根据材料一“这标志着白银货币化基本完成”得出观点白银作为主要货币;材料一“社会上巨额的白银需求”得出观点是经济发展的结果;材料一“这种悬殊的金银差价,6使外国以白银对中国进行贸易,更为有利可图,因而大量流入中国” “仅明朝后期流入中国的白银就超过三亿两”得出给国家经济造成了很大的风险性。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论述这三个观点。3示例一

10、信息:(从 19 世纪的世界体系看“海上丝绸之路”)在 19 世纪,中国茶叶的文化影响力已经遍及全球(茶叶在南美、非洲、大洋洲都具有广泛的影响力);而丝绸则主要在亚欧大陆以及北美的少部分地区(不具有全球性影响力)。分析:英国当时已经是世界殖民霸主,占有最广阔的世界市场(或答在中国茶叶贸易的主导地位及由其主导的世界体系相关);英国及欧洲需要大量茶叶,而欧美本身不产茶叶;丝绸贸易主要是中国出口,虽然质优但因手工生产而丧失竞争力,丝绸外销量和范围有限;英国工业革命的开始和扩展,工业生产的棉、纱(洋纱、洋布)在国际市场上的占有量不断增长。示例二信息:海上丝绸之路是中国重要的海上贸易通道,是沟通中国与各

11、国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分析:通过海上丝绸之路,中国与各国之间贸易往来构成为世界性的贸易网络;传播了中国民族的工艺以及儒道思想;对沿线国家和地区产生影响,掀起“中国热” ;中国的茶叶、丝绸等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时,还从生活方式以及思维观念上产生影响。海上丝绸之路所带动的不同文化上的碰撞和交流,推动了世界的进步和发展。示例三信息:茶叶、丝绸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化载体,传递着中国的国家文化影响力。分析:海上丝绸之路是历史上经济全球化的重要纽带,中国以茶叶为中心与当时世界体系互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注重保健和文化生活方面的要求,中国的茶叶成为世界饮料;中国的茶叶、丝绸等传播到世界各地的同时,还从生

12、活方式以及思维观念上产生影响;茶叶不仅体现中国所代表的文化影响力,成为当时西方向往之地,也体现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解析 首先是提取信息,可以从世界市场的角度提取信息,也可以从丝绸之路是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桥梁的角度提取信息,还可以从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世界的影响角度提取信息。以丝绸、瓷器、茶叶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对世界传播中国文化的信息载体进行分析,当丝绸、瓷器、茶叶传播到世界各地时,同时传播了中国的文化、中国7的思想,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影响了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增强了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力,也奠定了中国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4评分要求:所提取信息明确清晰,必须源自材料。论据准确,

13、史实引用合理,围绕所提取的信息。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示例一:17 世纪时中国出现商业革命。大量农副产品进入市场成为商品;城市商业贸易的繁荣;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快速发展;地域性商人群体“商帮”出现;晋商兴办票号,经营存款、放贷、汇兑;通过海上丝绸之路,大量瓷器销往海外。示例二:中国没能从明朝后期的商业革命跃进到西方的工业革命。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小农经济占主导地位;重农抑商、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的推行;实行专卖制度;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儒家思想(重义轻利)的影响;传统科技没有突破。示例三:西方的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奠定了基础。西方的商业革命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推动了工场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世界市场的扩大;引起了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壮大了资产阶级的力量。解析 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材料中有效信息分为几个层次:“明清时期中国的成熟商业革命”表现;明清时期商业发展的表现;“中国没有实现由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的原因”(阻碍资本主义萌芽或者商业发展的因素);“西方却实现了商业革命向工业革命转变的原因”(西方商业发展的表现等)进行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