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第 75 练 历史解释1(新课标全国卷 2017 年模拟考试(一),24)公元前 656 年,周惠王欲废太子郑而立王子带。管仲对齐桓公说:“今应具表周王,言诸侯愿见太子,请太子出会诸侯。太子郑一出,他与诸侯之间的君臣关系已定,王虽欲废立,也难行其事。 ”齐桓公从之。惠王不乐,但因齐国强大,只得许诺。对此合理的解释是( )A齐桓公恪守宗法分封制B诸侯僭越天子之礼C周王失去“共主”地位D礼乐制度荡然无存2在中国古代,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 ”,官员亦以“为民父母”“爱民如子”作为执政的理想境界。这一现象反映出( )A宗族关系已成为执政的基础B “家天下”观念的政治影响C官员考核
2、主要依据民本思想D官员之间具有共同政治诉求3有学者在研究古代思想史时发现,他的思想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就连同一种副产品,也可能有不同结果。比如“君子报仇十年不晚” ,就可能是斗争策略,也可能是自我安慰。材料中的“他”是( )A孔子 B韩非子C老子 D墨子4(德阳市 2017 届第二次诊断考试,27)北宋政府允许儒家经典大量刻印,而对于天文图谶、明教经像、边机时务、法令、历书、会要、实录等图书则明令禁止出版。北宋政府此举旨在( )A引导儒学复兴运动的开展B垄断印刷行业的新技术C完善科举考试的内容体系
3、D使出版业贯彻国家意志5元人程钜夫在论行省中说:“(行省)名称太过,威权太重。凡去行省者,皆以宰相2自负,骄倨纵横,无敢谁何。 ”另据元文类记载,仕于(元)仁宗至文宗朝的曹元用说:“方伯(地方长官的统称)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 ”这两段材料( )A反映了元朝君主专制得到强化B证明了行省容易形成地方割据C揭示了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D相互矛盾但并不符合历史事实6(黄山市 2017 届第二次质量检测,26)下图表明古代中国历史上共有四个寒冷期,分别为:西周寒冷期、东汉南北朝寒冷期、两宋寒冷期和明清寒冷期。气候的变迁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多方面的深刻影响。以下结论合理的是( )A温暖期比寒冷
4、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B寒冷期造成魏晋南北朝时期南北大分裂C明清两朝的兴衰深受当时气候的影响D气候变化影响古代中国经济重心的转移7有学者认为,古希腊人的心目中,法律生活是属于城邦文明的公共生活的象征和城邦共同体,是与周边的蛮族区别开来的标志,所以宁愿以武力维持对于属地的霸权地位而不屑以公民权的方式去管理城邦界限之外的蛮地,构造起在人口众多、疆域广大的殖民条件下的合法而有效的“国际”法治秩序。上述观点主要说明了( )A古希腊的直接民主是近代西方民主宪政的源头B古希腊的城邦政治实质是少数人对多数人的统治C古希腊法律适用于其统治范围内的一切自由民D雅典直接民主的根本弱点在于“大众的无能”8(安庆市
5、 2017 年二模,29)革命党人朱执信说:“社会主义这个词是日本翻译的,若按中国的说法, 社会主义本译民生主义” 。1907 年,孙中山在接受法国时代杂志记者访谈时明确说要把中国建设成一个“和欧洲的概念有很大的差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 。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A革命指导思想发生改变3B革命内部发生分歧C革命策略发生改变D革命核心仍是民权9(新课标全国卷 2018 年模拟考试一)抗战初期,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以法币为基础发行根据地货币,保护法币的主体地位;配合物资战,对物资在根据地的输出和伪币的输入实行限制,对对外贸易实行控制;保护法币,使其沉于民间,防止被伪币套取。这些举措( )A体现了国
6、共团结抗日的精神B挫败了日寇对华经济侵略C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D体现了工农政权的性质10经济学家张维迎认为,中国过去 30 多年的经济奇迹源于市场的逻辑,即生产力的提高来自技术进步和创新,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自劳动分工。劳动分工受市场规模的限制。市场的规模越大,参与交易的人越多,市场的分工就会越细,技术进步就会越快。下列经济现象最能印证上述观点的是( )A开放浦东,打造活力上海B包产到户,提高农民收入C简政放权,增强企业活力D加入世贸,融入全球经济111624 年英国议会通过垄断法 ,宣告以往国王所授予的专利权一律无效,规定以后凡新产品的第一发明人将向其授予专利证书,享有不超过 14 年的独占
7、保护。以下对垄断法的制定理解正确的是( )A反映议会成为英国权力中心B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C推动了科学与技术紧密结合D专利垄断不利于科技的进步12皮柯在论人的尊严中说:“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他可以下降为动物,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 ”与这一论述最为接近的是( )A “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之中”B “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4C “人是宇宙的精神,万物的主宰”D “高贵并非天成,而是自为的”13(梅州 2017 年 3 月质检,34)某西方学者说:“1945 年的和平从一个意义上说是决定性的,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却是制造了分裂,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
8、”该学者所说的“第三个意义”是指( )A美苏未达成持久共识而爆发冷战B多极化趋势出现冲击了两极格局C德意日变成稳定和平的民主国家D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14(洛阳市 2017 届第二次统一考试,35)20 世纪 80 年代,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研究开发基本法”以信息技术为首要开发领域,西德实施为期 5 年的信息技术研究开发计划,英国则开始了高级信息技术发展计划。上述现象的出现反映了( )A欧洲经济领域合作加强B世界经济多极化趋势加强C知识经济受到各国重视D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15(桂林市、崇左市 2017 届第二次联合调研,35)下图是一幅题
9、为反全球化者的全球化装束漫画。对其解读符合事实的是( )A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阻挡B反全球化已成为各国主流民意C只有发达国家是全球化受益者D维护国家主权必须抵制全球化16(黑龙江省哈三中 2017 届高三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根据在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教育部要求对各级各类教材进行修改,在 2017 年春季教材中要求全面落实。请你们对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进行全面排查,凡有“八年抗战”字样,改为“十四年抗战” ,并视情况修改与此相应内容,确保树立并突
10、出十四年抗战概念。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2017 年 1 月 3 日你是否认同这种修改,请结合相关史实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6答案精析1C 根据材料可知齐桓公不赞同周惠王废太子另立的主张,说明齐桓公并未恪守宗法分封制,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未体现齐桓公僭越礼制,故 B 项错误;材料中周惠王对齐桓公干预太子废立尽管不乐但无能为力,说明齐国强大,周王室衰微,周王失去天下“共主”地位,故 C 项正确;材料未体现礼乐制度的废除,故 D 项错误。2B 由材料“褒扬官员德行和政绩,往往称其人为民之父母 ”无法判定官员与皇族的关系,故 A 项错误;在宗法制下,国为大家,官吏受命管理百姓,相当于小
11、家中的家长,因而对官称呼为父母,故 B 项正确;官员考核主要依据民本思想不符合史实,故 C 项错误;官员之间的共同政治诉求是维护封建统治, “为民父母”是德行的一种表现,两者是不同的概念,故 D 项错误。3C 依据材料“用于学术,可发展为思辨哲学;用于军事,可以发展为战略方针;用于政治,可以发展为斗争策略;用于生活,可以发展为生存智慧”信息可知,这是老子的辩证法思想,即任何事物都有矛盾对立的两个方面,矛盾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选择 C 项符合题意。4D 儒学复兴运动于唐代开始出现,故 A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禁止民间印刷书籍,故 B 项错误;题干中并未提到科举考试的相关信息,故
12、 C 项错误;题干中提到政府只允许刻印儒家经典,而儒家思想是政府维护统治的思想保障,说明其目的是使出版业贯彻国家意志,故 D 项正确。5C 论行省中认为“威权太重” “宰相自负,骄倨纵横”说明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 元文类记载“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而后行”说明地方行省官员行事须听从中央中书省的意见,行省的权力受到严格限制,两则材料揭示了行省制度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特点,即行省权力结构的双重性,故 C 项正确。6D “温暖期比寒冷期更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 , “明清两朝的兴衰深受当时气候的影响” ,这属于脱离材料的主观臆断和程度失当,故 A、C 项错误;气候因素不可能成为社会大分裂的根本原因
13、,故 B 项错误;图表中的东汉南北朝寒冷期和两宋寒冷期恰好属于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关键时期,不难推断北方的严寒对于推动北民南迁起到了一定的推波助澜作用,故 D 项正确。7B 根据题干中“宁愿以武力维持对于属地的霸权地位而不屑以公民权的方式去管理城7邦界限之外的蛮地”说明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只针对本邦民众适用,而在殖民地地区的民众则不享有公民权利,故 B 项正确。8D 根据材料可知革命的指导思想并未发生改变,仍然是三民主义,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革命内部发生分歧,故 B 项错误;材料不涉及革命策略的改变,而是涉及指导思想的具体指向,故 C 项错误;革命的核心仍然是民权,即推翻原有的满清贵族的
14、封建统治,建立新的资产阶级共和国,与材料中有差别的社会主义共和国相吻合,故 D 项正确。9C 中共推行的货币政策维持了法币的稳定,限制了伪币的输入,保证了抗日根据地的物资供应,起到配合物资战的作用,为持久抗战提供了经济支持,故 C 项正确。10D 开放浦东是对外开放的步骤,对外开放主要是引进技术和资金,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A 项错误;包产到户反映的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体现的是土地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B 项错误;简政放权反映的是城市经济体制改革,与材料信息不符,故 C 项错误;加入世贸组织,市场规模的扩大推动了中国的经济奇迹,符合材料信息,故 D 项正确。11B 垄断法规
15、定向第一发明人授予专利证书,明晰私有产权,鼓励科技发明,为工业革命的发生奠定基础,故 B 项正确。12D “理念存在于人类的灵魂之中”是柏拉图的观点,属于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时期人文主义的观点,故 A 项错误;“有思想力的人是万物的尺度”是苏格拉底的观点,属于西方人文精神起源时期人文主义的观点,故 B 项错误;“人是宇宙的精神,万物的主宰”是莎士比亚的观点,不能反映材料的信息,故 C 项错误;“上帝赋予了人按照自己的意志塑造自己的能力也可以上升到与上帝相似的东西”体现了“高贵”和“自为” ,故 D 项正确。13D A 项是从材料“从另一个意义上说却是制造了分裂”的角度来说的,故 A 项错误;194
16、5 年多极化趋势尚未出现,故 B 项错误;1945 年对德意日进行民主改革还没完成,故 C项错误;据材料 1945 年“从第三个意义上说,又是目光远大的”可得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经济秩序,扩大了世界贸易,使世界经济体制趋向制度化、规范化,故 D 项正确。14D “西欧国家纷纷采取措施以解决科技落后于美、日的问题。法国制定的西德实施计划,英国则开始”体现了西欧国家与美日之间的竞争,各国竞争的关键是科技的竞争,这反映出世界经济竞争的日趋激烈,故 D 项正确。15A 图片反讽了反全球化者的行为,他的全身装束分别产自不同的国家,故 A 项正确;8材料缺乏各国的反全球化数据比较,
17、故 B 项错误;只有发达国家受益表述过于绝对,故 C项错误;全球化一定程度上会冲击国家主权,使主权受限,图片反映了面对经济全球化,反全球化者的无奈,故 D 项错误。16认同。 “八年抗战”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十四年抗战”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开始进行抗日斗争,所以是抗日战争的开端,两种观点并不矛盾。 “十四年抗战”的提法重视东北军民对抗日战争的巨大贡献,将抗日战争分为局部抗战和全面抗战两个大的历史阶段,有助于更全面理解抗日战争的整个历史。不认同。 “八年抗战”以卢沟桥事变为标志,是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十四年抗战”是因为“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开始进行抗日斗争,所以是抗日战争的开端,两种观点并不矛盾。 “八年抗战”强调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没有忽略东北军民对抗战胜利的巨大贡献。而且使用多年已经得到广泛认可,所以我不认同这种修改。解析 材料中观点是将“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对此观点可以认同也可以反对。认同则将“十四年抗战”分为局部抗战与全民族抗战,肯定“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局部抗战活动,强调抗战的长期性;不认可则强调“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人民的抗战活动仅为局部抗战,而“八年抗战”强调全民族抗战。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