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0练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三).docx

上传人:roleaisle130 文档编号:92557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168.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0练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三).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0练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三).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0练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三).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0练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三).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9版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80练全国卷17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三).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第 80 练 全国卷 17 道题题型仿真训练(三)一、选择题24(厦门市 2018 届第一次质量检查)儒家文化不着意构筑彼岸世界和灵魂永生,而是教导人们在此岸世界“学做圣贤” “立德、立功、立言” ,以达到人生“三不朽”境界。这种风尚的弘扬( )A造就了积极入世的文化倾向B体现了三教合一的价值观C成为历代皇权专制的护身符D最终导致儒学信仰宗教化25(菏泽 2017 一模,25)下面分别是安西榆林窟的壁画牛耕图和敦煌莫高窟的壁画农作图(局部)。对下图信息的合理解释是唐代( )安西榆林窟牛耕图 敦煌莫高窟农作图部分(中唐) (盛唐)A二牛抬杠法推广 B耕作技术的进步C农民生活的艰难 D佃耕制度的

2、形成26(包头市 2018 届第一次模拟考试)南宋政府曾三令五申禁止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围湖造田之风,但这些政令如一纸空文。太湖流域“涝则水增溢不已,旱则无灌溉之利” 。造成这种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湖田垦种成本低且收益大B吏治败坏使政府职能降低C赋税的繁重加重民众负担D人口压力使人地矛盾尖锐27(江西省 2017 届第二次联考测试)在司法制度上,明朝制定了程序较为完善的审判制度和诉讼制度,甚至通过“重典治吏”来整顿官僚队伍。这些做法( )A客观上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B加快了明朝社会法治进程2C是古代司法高度成熟的表现D推进了国家监督制度发展28(江西省 2017 届第二次联考测试)继昌隆缫丝厂生

3、产的生丝,称为“厂丝” “洋庄丝” ,同传统的手缫土丝比较,在色彩、捻度(打较)、条份、匀度、理绪、净度和装束成形等方面,都大为优胜,较之法国所产无多逊色。因而,西人喜买之,沽名之价,竟多三分之一。这表明( )A传统手工缫丝在当时基本被淘汰B第二次工业革命法国的丝织技术落后C近代机器缫丝业具有较强竞争力D实业救国思潮具有广泛的社会基础29(厦门市 2018 届第一次质量检查,29)1908 年,清政府颁布各省咨议局章程和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 。此后,各省咨议局陆续成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民间士绅阶层开始参与地方事务B清政府进一步扩大了统治基础C地方政权结构开始向现代化转型D清政府积极推动代

4、议政治发展301930 年 2 月 26 日,中共中央发出第七十号通告,提出“扩大红军的总策略是要建立在集中农民武装,扩大红军向着中心城市发展,以与工人斗争汇合之整个基础上” ;同时,又提出“打破游击战争中之上山倾向、保守观念、分散政策等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 。本通告提出的总策略( )A是党内右倾机会主义的反映B客观反映了当时的革命形势C完善了工农武装割据的理论D带有“左”倾冒险主义的倾向31(晋冀豫三省 2018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1978 年 9 月,中央指出:“(国有)企业要有主动权、机动权,如用人多少,要增加点什么,减少点什么,应该有权处理。企业应该有点外汇,自己可以订货。 ”在此思想

5、指导下中央采取的措施是( )A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B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C降低国有企业的经济比重3D引进西方的自由竞争机制32(全国名校联盟 2017 届第一次联考,15)古代雅典, “公民有权对不良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陪审法庭有权撤销违宪新法” 。这说明古代雅典( )A公民权利受到了严格限制B注重维护法律的稳定性C陪审法庭拥有最高立法权D司法监督体系非常混乱33(江西省九江市“十校”2017 届第二次联考,33)1882 年,发明家尼古拉特斯拉发明了高频交流电,在当时,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 ,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

6、。这反映出( )A特斯拉电的技术领先爱迪生B科学技术推广应用步履艰难C高频率交流电缺陷影响运用D时代需要呼唤电气时代到来34(晋冀豫三省 2018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2)戈尔巴乔夫曾指出:“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对农业来说,集体化实际上成了新的农奴制。 ”在戈尔巴乔夫看来,斯大林模式( )A未能推动苏联农业的发展B建立在对农业的掠夺之上C使苏联短期内实现工业化D造成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35(晋冀豫三省 2018 届高三第一次联考,22)1973 年英国加入欧共体,1974 年英国设立了两院“欧共体选择委员会” ,负责审读有关欧共体的文件和制定英

7、国对欧洲一体化的政策。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 )A不利于英国进一步地融入欧共体B为英国退出欧共体埋下了伏笔C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了相应保障D是对“孤立主义”的继承和发展二、非选择题40(抚顺市普通中学 2017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人类与环境和谐共生是一个亘古的话题,4所以对环境保护的历史研究具有现实意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5 分)材料一 先秦时全国人口仅 2 000 万,森林覆盖率达 53%,黄河河水清澈。但自秦汉开始,人口成倍增长,至西汉平帝元始 2 年,已达 5 959 万人。为了解决生计问题,国家鼓励屯垦实边,毁林开荒,黄土高原上许多游牧区被垦为农业区。森林与草原遭到破坏,水土

8、流失日趋严重,黄河由混变黄,逐步淤积成为悬河,频繁地泛滥与改道。宋朝 300 年间,黄河决口40 多次;而明朝近 300 年,黄河决口竟多达 60 多次。摘编自秦大河中国人口资源与可持续发展材料二 19 世纪以来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城市化进程,既给英国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也给其带来了沉重的负面效应,其中大气污染就是代价之一。1952 年发生的伦敦烟雾污染事件,就是最为惨痛的教训。因此,他们也强烈要求对大气环境进行治理。1819 年,英国政府召开讨论烟害的第一次委员会,并于 1821 年制定了烟尘防止法 。1853 年到 1856 年,伦敦和其他城市先后制定了伦敦法等有关防止烟尘的法律,又制定了制

9、碱业管理法(1863 年)、 河流防治法(1876 年)。摘编自王肃之英、美、日等国依法治理大气污染的经验与启示(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自然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及原因。(12 分)5(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伦敦出现严重烟雾污染的原因,并概括指出英国治理环境污染所呈现出的特征。(13 分)41(九江市“十校”2017 届第二次联考)(12 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关于“社会转型”的含义,有多种理解,其中一种观点认为:社会转型的主体是社会结构,它是指一种整体的和全面的结构状态过渡,而不仅仅是某些单项发展指标的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内容是结构转换、机制转轨、利益调整

10、和观念转变。在社会转型时期,人们的行为方式、生活方式、价值体系等都会发生明显的变化。结合材料,依据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发展,围绕“社会转型”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644(濮阳市 2017 届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15 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南京国民政府)教育部将一些公立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重组合并成了 13 所国立大学、5 所学院和 9 所省立大学,并把经费资助扩展到一些水平较高的私立学校,用于开设新学科和购置设备。在 20 所私立大学和 33 所私立学院中,1934 年和 1935 年有 32 所获得了资助,19

11、36 年有 40 所获得资助。不应低估的成就是,在这十年中,中等教育也取得了45 倍的增长。到 1937 年,有 2 042 所中学,1 211 所师范和 370 所职业学校,就读学生达 545 207 人。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概括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6 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南京国民政府教育改革的意义。(9 分)745(15 分)【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一 1942 年 5 月 22 日八路军将领左权在给妻子刘志兰的信中写道:此间一切正常,惟生活则较前艰难多了,部队如不生产则简直不能维持。我也种了四五十棵洋姜,还有二十棵西红柿,长得还不坏

12、,想来太北(女儿名)长得更高了,懂得很多事了。有时总仿佛有你及北北与我在一块玩着、谈着,真是快乐。可惜三个人分在三起,假如在一块的话,真痛快极了。志兰!亲爱的:别时容易见时难,分离二十一个月了,何日相聚?念、念、念、念!愿在党的整顿之风下各自努力,力求进步吧!以进步来安慰自己,以进步来酬报别后衷情。摘编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等编抗战家书材料二 1944 年 6 月 6 日盟军将领巴顿将军在给儿子乔治的信中写道:BBC 电台今天早晨说,盟军空降部队和登陆艇大规模在海岸登陆。虽然没有亲自参加此次军事行动,我率领的这支英雄部队很快就会在那里了。优秀的战士可以分为两种:不莽撞的与莽撞固执的。我是后者

13、。人必须选择自己的一种方式,然后坚持下去。武器在更新,但使用武器的人并没有改变。你要客观地读历史,多读些人物传记,你必须知道历史上的人们是怎样做出反应的。要赢得战斗,你绝对不能怀疑你有能力做个好士兵。我所取得的成就在于,我一直相信我对军事的判断是正确的。摘编自美安德鲁卡洛尔美军战争家书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概括这封家书的主要内容,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在抗日战争中的地位。(6 分)8(2)依据材料二回答,为了让儿子成为一名“优秀的战士” ,巴顿提出了哪些建议?并结合以上两则材料,自选一个角度,谈谈你对家书的认识。(9 分)946(山东省淄博 2017 届 3 月模拟考

14、试)(15 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咸丰末年英法联军之役,郭嵩焘跟着僧格林沁在大沽口办交涉,有了那次经验,他根本觉悟,知道中国非彻底改革不可。他的觉悟还比恭亲王诸人的更深刻。光绪元年(1875)云贵总督岑毓英因为反对英国人进云南,秘密在云南缅甸边境上把英国使馆的翻译官杀了。郭嵩焘当即上奏弹劾岑毓英。第二年,政府派他出使英、法。中国有公使驻外从他起。他在西欧的时候,努力研究西洋的政治经济社会。他觉得不但西洋的轮船枪炮值得我们学习,就是西洋的政治制度和一般文化都值得学习。他常写信给李鸿章,报告日本派到西洋的留学生不限于机械一门,学政治经济的都有。他劝李鸿章扩大留学范围。他的这些超时代的议论,

15、引起了全国士大夫的谩骂。摘自蒋廷黻中国近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郭嵩焘“超时代的议论”出现的背景。(6 分)10(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郭嵩焘的主要思想。(9 分)11答案精析24A 材料中“不着意构筑彼岸世界和灵魂永生,而是教导人们在此岸世界”表明积极入世,儒家文化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故 A 项正确;材料没有涉及三教合一,故 B 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皇权专制,故 C 项错误;宗教化与材料“不着意构筑彼岸世界和灵魂永生”不符,故 D 项错误。25B 古代中国的二牛抬杠耕作法在魏晋南北朝时期就已经在西部地区广泛推广,故 A 项错误;无论是中唐时期的二牛抬杠法还是

16、盛唐时期的精耕细作,体现的都是古代中国耕作技术的不断进步,故 B 项正确;材料中并没有有关农民生活状况的相关描述,故 C 项错误;同样,租佃制度在材料中也没有相关体现,故 D 项错误。26D 随着南宋政权的建立,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加之人口的不断南迁和自然增长,日益严峻的人口压力使得人们不得不向田要粮,因而围湖造田的现象屡禁不止,也给自然环境带来空前的压力,故 D 项正确。27A 明朝实行较为完善的司法制度客观上有利于司法的公正公平,故 A 项正确;明朝是人治的社会,故 B 项错误;材料是古代司法制度发展的表现,古代司法成熟于清代,故 C 项错误;司法制度作为整顿吏治的重要方式,但与监察制度

17、无直接关联,故 D 项错误。28C 材料强调民族资本主义企业产品优质,而不是传统缫丝业的发展状况,故 A 项错误;材料认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生产的缫丝与法国缫丝一样优质,未提及法国的丝织技术,故 B项错误;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丝织业在国际市场占据重要的份额,体现出其竞争力较强,故 C 项正确;实业救国思潮产生于 19 世纪末,材料未提及时间和思潮的社会基础,故 D 项错误。29C 民间士绅阶层并非开始参与地方事务,与材料中“1908 年”不符,故 A 项错误;清政府预备立宪客观上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并没有扩大统治基础,故 B 项错误;原来地方政权完全从属于中央

18、,而材料中“咨议局议员选举章程 。此后,各省咨议局陆续成立”表明开始向现代化转型,故 C 项正确;迫于形势,清政府打出“预备立宪”的幌子,并非积极推动代议政治发展,故 D 项错误。30D 右倾机会主义的表现是保守、退让,主要集中在 1924 年到 1927 年国民革命时期的陈独秀身上,故 A 项错误;当时中国的革命形势是敌强我弱,在前期照搬俄国革命道路进攻12大城市不断失败后,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才是正确的方向,而材料的意思是要“向着中心城市发展” ,故 B 项错误;材料中把工农武装割据看作是“农民意识和土匪倾向” ,明显的批判,故 C 项错误;材料罔顾前期进攻大城市的教训,轻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9、建立以来星火燎原的发展势头,急躁冒进,是典型的“左”倾冒险主义,故 D 项正确。31B “(国有)企业要有主动权、机动权,如用人多少,要增加点什么,减少点什么,应该有权处理。企业应该有点外汇,自己可以订货”表明扩大企业的自主权,让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故 B 项正确。32B 材料“公民有权对不良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体现了公民权利的有效行使,而不是受到限制,故 A 项错误;据材料“对不良新法的提案人进行控告” “撤销违宪新法”等信息,可以看出雅典注重维护法律的稳定性,故 B 项正确;最高立法权属于公民大会,故 C 项错误;材料是对“不良新法” “违宪新法”等法律的监督,与司法监督体系无关,故

20、D 项错误。33B 特斯拉电技术确实领先于爱迪生,但与材料“更为著名的发明家爱迪生却把这种沿用至今的伟大发明称之为魔鬼的触角 ,宣扬交流电具有强烈的不稳定性,甚至会毁灭人类”不符,故 A 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交流电问世后,受到传统技术的抵制,导致其被爱迪生攻击,故 B 项正确;材料没有反映出交流电的缺陷影响运用,故 C 项错误;电气时代是第二次工业革命带来的,材料时间表明第二次工业革命已经开始,故 D 项错误。34B 材料没有涉及苏联农业发展的问题,故 A 项错误;材料“在斯大林时期,工业化是靠利用集中营的囚犯,同时也是靠农业的破产来实现的”表明工业的发展是靠牺牲农业,故B 项正确;使苏联短期

21、内实现工业化,材料没有涉及,故 C 项错误;造成苏联经济的严重失衡在材料中没有涉及,故 D 项错误。35C 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主权,不是为了进一步融入欧共体,故 A 项错误;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与退出欧共体无关,故 B 项错误;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建立是为了捍卫国家利益和主权,即为维护自身权益提供保障,故 C 项正确;“孤立主义”是对全球事务和欧洲大陆事务漠不关心,与英国议会审读机制的出发点不同,故 D 项错误。40(1)变化:森林被过度砍伐,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繁。原因:农耕经济的影响;人口的增长;政府鼓励屯田。(2)原因:两次工业革命推动了新兴工业的发展,工业废

22、气排放量增加(或答新能源的使用如煤和石油的使用量大增);城市化进程加快,工业城市污染物的排放较为集中。特征:依法推进;先污染后治理;随着污染的严重,治污日趋系统全面;治理艰难,过程漫13长。(任答三点即可)41评分标准:一等:观点明确,理由充分。准确,充分运用中国近现代史史实。对社会转型的阐述明确,逻辑严密。二等:观点明确,理由较充分。能够运用中国近现代史史实。对社会转型有一定认识,逻辑关系较清楚。三等:有观点或观点不明确,缺少论证。运用中国近现代史史实不够准确或不能够运用史实。对社会转型认识不清或没有认识,逻辑关系不清。范例:论题: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转型。社会性质上: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发

23、生转变,由封建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逐渐沦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经济结构上:自然经济逐步解体,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技术是近代化的开端,民族资本主义经济产生并曲折发展。思想观念上:从天朝上国的美梦中惊醒,开启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如: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维新变法、辛亥革命学习西方政治制度。新文化运动学习西方启蒙思想。生活方式上:受西方殖民文化的冲击影响,在沿海通商口岸等城市,人们的衣食住行有了一些变化。尤其是辛亥革命后社会风俗发生明显变化。价值体系上:随着西方列强的侵略,民族矛盾逐渐加深,仁人志士更多关心国家命运。如:地主阶级抵抗派林则徐、魏源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国

24、家民族意识逐步增强。(补充说明:本题为开放性试题,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解析 选取推动社会转型的典型历史事件,运用中国近现代史的相关史实,从社会性质、经济结构、思想观念、生活方式、价值体系等方面论述该事件推动社会转型的具体表现,以证明观点。44(1)内容:院校合并;扩展经费资助范围;努力发展中等教育和职业学校。(言之成理即可)(2)意义:提高了高等教育水平;促进了中等教育及职业教育的发展;增加了受教育人口,提高了国民素质。(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1)据材料“教育部将一些公立大学、学院和专科学校重组合并成了 13 所国立大学、5 所学院和 9 所省立大学,并把经费资助扩展到一些水

25、平较高的私立学校,用于开设新学科和购置设备”得出院校合并;扩展经费资助范围;据材料“到 1937 年,有 2 042 所中学,1 211 所师范和 370 所职业学校”得出努力发展中等教育和职业学校。(2)根据教育改革的主14要方面分别归纳其意义即可。45(1)内容:部队的生产与生活;对妻子和女儿的思念及夫妻间的相互鼓励。地位:逐渐成为抗日战争的主战场。(2)建议:坚持自己的选择;客观地从历史中学习;要有充分的自信。认识:抗战家书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抗战(反法西斯战争)时期的社会状况,市井民情,为后人研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提供了新的史料和新的视角。(注意结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这个大背景分析,言之有理即可。)46(1)背景: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西学东渐,洋务运动开展,派遣驻外使节,工业革命改变世界。(2)评析:超越了洋务派的局限,主张在学习西方科技的同时学习其政治制度;推动了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启发了国人的思想;由于时代局限,郭嵩焘的思想没有受到政府的重视,未付诸实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