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历史10月统一检测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brainfellow396 文档编号:927026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236.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历史10月统一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历史10月统一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历史10月统一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历史10月统一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云南省大理市2019届高三历史10月统一检测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云南省大理市 2019 届高三 10 月统一检测文科综合历史1.左传昭公记载:“天有十日,人有十等” ,凡是士以上的等级都是世袭的,并规定“民不迁,农不移,工贾不变” 。当时,这一举措A. 促进了国家统一B. 提高了劳动效率C. 有利于巩固统治D. 强化了中央集权【答案】C【解析】由材料可知这一制度是分封制。主要影响是巩固统治;C 项说法正确;A,B,D 说法以题意不符,排除;故选 C。2.北宋时,有人指出:“(魏晋至隋唐)儒门淡薄,收拾不住,皆归释氏(佛教)耳。 ”这说明北宋时A. 佛学成官方主流意识B. 儒佛思想实现了融合C. 佛教呈现兴盛的状况D. 儒学面临复兴的重任【答案】D【解析】

2、【详解】依据材料可知,魏晋到隋唐时期儒学影响力减弱,佛教影响力增强,因此到北宋时,儒学面临着复兴的重任,故 D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依据所学可知,虽然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佛教的冲击,但是儒学仍是官方主流意识;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儒佛思想实现了融合;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魏晋到隋唐时期佛教的影响,无法得出北宋时期佛教呈现兴盛的状况。因此正确答案为 D 选项。3.当过商贾、牙人的明末清初思想家唐甄,强调“农贾乐业,衣食滋殖” ,认为“农安于田,贾安于市”则财用充足,否则国家必贫困。这说明唐甄A. 要求废除重农抑商政策B. 认为商业比农业更重要2C. 认识到商业活动的价值D. 提出经

3、济要均衡地发展【答案】C【解析】从材料可知唐甄认为商业的作用很大,认识到了商业活动的价值,C 项说法正确;A 项说法相反,排除;体重并没有说商业与农业谁重要,B 项排除;D 项说法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 C。4.清朝废除了沿自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总督、巡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军机处曾上折曰:“近来督抚提镇之权,亦大盛矣,挟赫赫炎炎之势,令人敢怒而不敢言,即有过举,谁为参究?”这反映出清朝的上述举措A. 强化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B. 打破了地方权力制衡架构C. 注重监察制衡行政的作用D. 有利于稳定地方社会秩序【答案】B【解析】材料中“清朝废除了沿自明代的巡按御史制度,总督、巡抚成为真正的封疆大吏

4、挟赫赫炎炎之势,令人敢怒而不敢言”可知废除御史制度,总督权力渐升,打破了地方权力制衡,B 项说法正确;材料并未体现中央地方的关系,A 项排除;古代重视加强皇权,C 项错误;废除御史制度,打破权力制约,不利于地方稳定,D 项错误。5.在武昌起义爆发和清廷垮台后,革命党人似乎抛弃了民族主义,毫不犹豫地舍弃了“排满”宣传转而力主“五族共和”强调国家统一,彰显了中国固有文化中大一统的观念。解读此历史现象的正确原则是A. 坚持历史唯物主义B. 公正地评价历史C. 辩证地看待历史现象D. 遵循史论相结合【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在同盟会纲领中三民主义原则明确提出“驱除鞑虏,恢3复中华

5、”的口号,但随着清朝统治的结束,革命党人为了维护民族团结,舍弃“排满”宣传,提出“五族共和” ,解读此历史现象要坚持历史唯物主义,即结合时代背景的变化去理解历史现象,故 A 选项正确。题目考查的是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理解方法,不是如何评价历史,B 选项错误;C 选项错误,题目考查的是对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的理解方法,不是辩证的看待历史现象;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结合史实论述事件的问题,因此正确答案为 A 选项。6.新文化运动的积极参与者高语罕曾写道:人民为国家的根本,而青年则是人民的中坚力量欲强国先强民,想要人民强大, “强吾青年其可也” 。材料反映出新文化运动参与者A. 对中国的国情有着

6、清醒认知B. 对唤醒当时的青年尤为关注C. 能正确认识当时青年的现状D. 渴望以教育改变青年的现状【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人民为国家的根本,而青年则是人民的中坚力量欲强国先强民,想要人民强大”可知新文化运动参与者对唤醒当时的青年尤为关注,因此 B 选项正确。A 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这种认识是否符合中国国情;C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无法得出高语罕的观点正确认识了当时青年的现状;D 选项错误,材料并未涉及改变青年的方法。故正确答案为 B 选项。7.下面是 19201949 年中国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表。由此可以推知,当时A. 生产技术的更新缓慢B. 自然经济仍然占

7、统治地位C. 工农业发展严重失衡D. 半殖民地化程度日益加深【答案】A4【解析】【详解】依据材料可知,从 1920-1948 年新式产业在工农业总产值中比重呈现缓慢上升趋势,二十多年的时间仅上升了不到 10%,这反映出我国生产技术的更新缓慢,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传统产业并不等于自然经济;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的比重,并未体现工业和农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比重;D 选项错误,新式产业和传统产业比重变化与半殖民地化程度无关。因此正确答案为 A 选项。8.漫画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社会发展状况。下边漫画可以用来说明 20 世纪 50 年代A. 三大改造的提前完成B. “大跃进

8、”的开展C. 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D. “文化大革命”的爆发【答案】B【解析】漫画所反映的是不顾客观实际,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做法,大跃进运动最符合这一特点,故 B 项说法正确,A,C,D 皆与题意不符,排除;故选 B。9.有人说,古代雅典真正实现了“民主官仆” ,雅典人总是具有居高临下俯视国家官员的“主人”意识。这说明古代雅典A. 公民的参政热情较高B. 建立了完整的监督体制C. 国家官员来自平民D. 公民的权力得到了彰显【答案】D【解析】材料“民主官仆”说明雅典公民的权力得到了保障,故 D 正确;材料主旨不是说明公民的参政热情较高,故 A 错误;材料并不能说明雅典建立了完整的监督体制,故 B

9、 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国家官员来自平民,故 C 错误。故选 D。510.“1700 年时,英国总人口中尚有 60%在田野中耕作,而到 18 世纪末时,只剩不到33%。 ”材料现象的出现主要是由于A. 近代交通促进了人口迁移B. 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了人口死亡C. 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D. 工业化发展加剧了耕地的减少【答案】C【解析】18 世纪末英国工业革命开展,导致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变化,故从事农业的劳动力减少,故 C 正确;近代交通发展,不是主要原因,故 A 错误;环境严重污染导致人口死亡,与材料无关,故 B 错误;耕地的减少并不是主要原因,故 D 错误。故选 C。11.斯大林在 1931 年

10、2 月、1935 年 5 月先后提出“在改造时期,技术决定一切” “干部决定一切”这两个口号。提出这两个口号的主要目的是A. 为国家培养大量科技人才B. 促使苏联科技快速发展C. 保持国家政权的工农性质D. 加快苏联的工业化进程【答案】D【解析】1931 年 2 月、1935 年 5 月从时间可以推断,苏联进行五年计划,加快工业化进程,D 项正确;计划经济并非培养人才,A 项错误;五年计划加快了工业化,没体现科技发展,排除B;题意与工农性质无关,排除 D 项。点睛:斯大林模式加快了苏联工业化水平,但也存在着弊端,使经济比例失衡。12.世界著名国际关系理论家巴里布赞指出:两极的结束,以及从长期看

11、,美国权力一直相对下降,周围存在着太多其他的重要国家,以至于无法为一种单极解释正名。巴里布赞意在说明A.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B. 美国意图建立单极世界C. 发展中国家迅速崛起D. 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紧张6【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两极的结束,以及从长期看,美国权力一直相对下降,周围存在着太多其他的重要国家,以至于无法为一种单极解释正名”可知巴里布赞意在说明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因此 A 选项正确。B 选项错误,依据材料“美国权力一直相对下降,周围存在着太多其他的重要国家,以至于无法为一种单极解释正名”可知该作者并未说明美国意图建立单极世界;C 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世界多极化的发展趋势,

12、发展中国家崛起不是材料主要表现的内容;D 选项错误,两极格局结束后,世界局势总体趋于缓和。故正确答案为 A 选项。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西周时期的原始国有制形式,强调国家对于土地与人口的责任。环境保护必然被纳入国家主导的法治体系中。秦汉时期,土地私有制确立,国家不再参与土地耕作管理,囯家赋税只与登记在册的纳税土地面积直接相关,与土地周边生态环境不再发生直接联系。西汉之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司徒退出了对农业的管理。隋唐时期,从属于工部系统的“虞部”还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职能色彩。但在元代时, “虞部”被取消。明朝恢复“虞部” ,改称“虞衡” ,它成为供应国家日常器用及军需物资的部门。明清

13、时期,中国西部环境严重恶化摘编自周启梁中国古代环境保护法制通考以土地制度变革为基本线索材料二 西方现代环境法学理论在发展观上的变化是,放弃先发展、再污染、最后治理的发展策略,逐步提出边发展、边治理的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直到现在提出科学发展的策略。在西方的环境保护中,在工业革命后,英国制定了碱业法 ,美国制定了煤烟法 ;二战后,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 ,瑞典制定了环境保护法 ,加拿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 ;希腊宪法第 24 条、葡萄牙宪法第 66 条都明确了国家环境保护的责任。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各国国内环境法体系都注重与 ISOl4000 环境体系(以改善全球环境质量为目的的框架文件

14、)相配套。摘编自苏昌强、阮妙鸿西方各国环境保护法的发展历程及趋势(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中国政府环境保护职责的演变趋势并分析其原因。(2)根据材料二,概括西方现代环境保护的特点。(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环境保护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7【答案】 (1)趋势:国家环境保护的职责逐渐弱化。原因:土地私有制确立后,政府土地周边生态环境失去直接联系;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部门的职能逐渐转化和丧失;环境的人为破坏尚没有对政府构成重大威胁;政府环保意识不足。(2)特点:环保立法思想日趋科学;环境保护日益法制化、规范化;适应全球化形势注重全球合作,(3)关系:牺牲环境可能会在短期内推动经

15、济发展,但必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施、浓厚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解析】【详解】 (1)依据材料“西周时期强调国家对于土地与人口的责任秦汉时期国家不再参与土地耕作管理西汉之后,与环境保护相关的司徒退出了对农业的管理。隋唐时期,从属于工部系统的“虞部”还具有较强的环境保护职能色彩。但在元代时, “虞部”被取消明清时期,中国西部环境严重恶化。 ”可知这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的职责逐渐弱化的趋势。原因:依据材料“土地私有制确立,国家不再参与土地耕作管理,囯家赋税只与登记在册的纳税土地面积直接相关,与土地周边生态环境不再发生直接联系。 ”

16、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这种变化的趋势的原因一是土地私有制确立后,政府土地周边生态环境失去直接联系,再是与环境保护相关的部门的职能逐渐转化和丧失,同时环境的人为破坏尚没有对政府构成重大威胁,依据材料中政府撤销管理部门还可知政府环保意识不足也是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2)依据材料二“西方现代环境法学理论在发展观上的变化是,放弃先发展、再污染、最后治理的发展策略,逐步提出边发展、边治理的策略,实现可持续发展,直到现在提出科学发展的策略。 ”概括可知西方环保立法思想日趋科学;依据材料“在西方的环境保护中,在工业革命后,英国制定了碱业法 ,美国制定了煤烟法 ;二战后,美国制定了国家环境政策法 ,瑞典制定了

17、环境保护法 ,加拿大制定了环境保护法 ;希腊宪法第24 条、葡萄牙宪法第 66 条都明确了国家环境保护的责任。 ”概括可知西方环境保护日益法制化、规范化;依据材料“在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情况下,各国国内环境法体系都注重与 ISOl4000 环境体系(以改善全球环境质量为目的的框架文件)相配套。 ”概括可知西方现代环境保护适应全球化形势注重全球合作。(3)依据以上两个问题的作答结合所学可知牺牲环境可能会在短期内推动经济发展,但必8然不利于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完善的环境保护措施、浓厚的环境保护意识可有效推动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世界

18、近代史知识,对上表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 )【答案】 【示例一】看法: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说明:中国文化思想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欧洲启蒙思想家伏尔泰崇尚孔子实质上是以孔子的思想作为攻击宗教神秘主义的武器,借儒家的伦理道德宣扬理性主义;莱布尼茨倾心于中国文化,借宋代理学推进其理性主义思想的构建;伏尔泰赞美中国的政治制度,借中国开明君主制度批判法国封建专制独裁体制侣导开明君主制。中国文化影响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思想。欧洲重农学派创始人魁奈从道家”道法自然” “无为而治”的思想中找到了合理的思想成分,主张按照自然法来安排农业生产

19、,破除政治干预实现经济自由,这对后来西方欧洲自由主义思想影响重大。【示例二】看法:欧洲近代思想家对中国的评价出现逆转(或中国在西方中的形象逐渐恶化) 。说明:欧洲近代思想家对中国的评价由赞美、崇尚到批评。启蒙运动之初启蒙思想家对中国了解不全面;启蒙思想家更多的是借中国文化积极的一面来批评对抗欧洲宗教和政治专制的桎梏,宣扬理性主义;西方当时的“中国文化热”只是假借中国来匡正欧洲。清朝自身衰落欧洲不再把这个东方帝国看作榜样;西方人对中国的了解不断深入;欧洲工业化兴起欧洲人的优越感大增;等等。(“示例”只作评卷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解析】【详解】依据材料中伏尔泰、莱布尼茨和魁奈对中国传统思想的

20、态度结合西方人文主义思9想的发展过程可得出中国传统文化对近代欧洲产生了重大影响的观点。然后结合伏尔泰借助中国的谏议制度宣传理性主义,反对君主专制的思想,莱布尼茨借助中国“理学”思想宣传理性主义等材料内容进行说明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是欧洲启蒙运动的重要推动力量;依据材料宗孟德斯鸠对中国文化的态度可得出欧洲近代思想家对中国的评价出现逆转的观点;然后结合启蒙思想家以自身需要对中国片面了解和近代中国的落后,欧洲的快速发展、西方对中国的认识逐步深入等史实说明欧洲近代思想家对中国的评价由赞美、崇尚到批评的转变。符合题意,史论结合,言之有理即可。15.【历史选修 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 19141918

21、年,中国新兴民族企业总量达到 534 家,资本总颥达到 119 亿元,这些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1918 年 10 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学校长会议,讨论了学制改革等问题。19191921 年,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受邀来华讲学,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理论得到了广泛传播,对学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1922 年,北洋政府进行学制改革,改革后的学制被称为“壬戍学制” 。壬戍学制以“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谋求个性之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等七项标准为指导思想。壬戍学制把中学修业年限由四年改为六年,将中学切割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各三年,特殊情况下也允许“二

22、四制和“四二制”的存在。壬戍学制引进美国道尔顿教学模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自由支配时间进行自学,让每个学生都能适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摘编自单增淳壬戍学制对中学教育发展的影响研(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当时中国学制改革的有利条件。(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学制改革的特点。【答案】 (1)有利条件:社会经济发展迫切要求提高雇佣工人的文化素质;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进步团体和知名人士的推动;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理论的影响。(2)特点:指导思想具有较浓的民主色彩和一定的科学精神;学制年限有所延长,特殊情况下可以因时因地制宜;受到西方教育模式影响注重因材施教

23、。【解析】【详解】 (1)结合学制改革的时间是 1922 年可知,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民的思想为学制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依据材料“这些企业在数量和质量上对员工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受邀来华讲学,他的实用主义哲学和教育理论得到了广泛传播,10对学制改革产生了深远影响”结合所学可知社会经济发展迫切要求提高雇佣工人的文化素质及进步团体和知名人士的推动和西方近代教育思想理论的影响也为学制改革创造了有利的条件。(2)依据材料“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中学校长会议,讨论了学制改革等问题。 ”、 “壬戍学制以适应社会进化之需要、发挥平民教育之精神、谋求个性之发展、使教育易于普及等七项标准为

24、指导思想”可知学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具有较浓的民主色彩和一定的科学精神;依据材料“壬戍学制把中学修业年限由四年改为六年,将中学切割为初级和高级两个阶段,两个阶段各三年,特殊情况下也允许“二四制和“四二制”的存在。 ”可知新学制年限有所延长,特殊情况下可以因时因地制宜;依据材料“壬戍学制引进美国道尔顿教学模式,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等,自由支配时间进行自学,让每个学生都能适时掌握自己的学习进度,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 ”可知新学制受到西方教育模式,影响注重因材施教。16.【历史选修 3:20 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 德、奥、意三国于 1882 年 5 月 20 日完成了同盟谈判。1891 年 7 月

25、,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在召见法国前任驻俄大使拉布築时提出两国是否应该考虑在走向协商的道路上迈进一步,法国政府在回复中建议订立军事性协定,但吉尔斯只赞成订立政治性的协商协定,结果双方締结了政治协定。8 月,锇沙皇说:“我们必须纠正过去的错误,要一有机会就摧毁德国,一旦德国垮了,奥国也就不敢动弹了。 ”1892 年 8 月,法俄签订了法俄军事协定协定规定:如果德或意在德国支持下进攻法国,俄国应用它所有的军队进攻德国;如果德国或奥匈帝国在德国支持下进攻俄国,法国应用它所有的军队和德国作战;法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为 130 万人,俄国用于对付德国的军队应为 70 万或 80 万人,这些军队应尽速全部参加

26、战斗;协定有效期应与三国同盟相同。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第三卷(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法俄同盟建立的原因及影响。(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法俄同盟反映出的当时国际关系的特点。【答案】 (1)原因:德国的崛起与扩张,严重威胁到法国和俄国的利益;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形成。影响: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欧洲战争形势日趋紧张。(2)特点欧洲主要国家在冲突中存在分化与重新组合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解析】【详解】 (1)原因:依据材料“德、奥、意三国于 1882 年 5 月 20 日完成了同盟谈判。 ”结11合所学可知法俄同盟建立的原因是德国的崛起与扩张,

27、严重威胁到法国和俄国的利益以及德奥、意三国同盟的形成。意义: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伴随着法俄同盟的建立,欧洲形成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欧洲战争形势日趋紧张。(2)特点:依据材料中两大军事集团的建立和对峙及俄国对订立政治和军事协定态度的变化结合一战前的国际格局所学可知欧洲主要国家在冲突中存在分化与重新组合,结合国家政策制定的影响因素相关所学可知国家利益和国家力量决定了国际关系的发展变化。17.【历史选修 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材料 埃比尼泽霍华德是一个英国皇室记者,城市规划是他的爱好。他观察了 19世纪晚期伦敦穷人的生活状况,他认为让如此众多的人拥挤在一起是对自然的亵渎。霍华德开出的城市改革药方

28、是推倒重来,重新分布城市周边乡村的人口,方法是建立花园城市。在那儿,城市中的穷人需要一份工作养家糊口因此工业要在花园城市中建立起来。花园城市要被一圈农业带包国着,工业被部署在规定区域里,学校、住宅区和绿化带放在生活区,城市中心公共区域里则是商业、俱乐部和文化设施等。城市及其绿化带在整体上应由一个政府相关部门控制。人口应控制在 3 万以内。二战以来,英国和瑞典按照花园城市的原则已建了不少卫星城市,美国大萧条时由政府资助的绿化带城镇也是按照这个思想来建的。那些对花园城市概念没有兴趣的城市规划者在思想上也深受其无处不在的原则的影响。摘编自黄小凡百年前城市病的拯救者们(1)根据材料,概括霍华德城市规划

29、思想的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霍华德城市规划思想的积极作用。【答案】 (1)思想特征:主张问题城市推倒重来改革理念比较彻底;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关注城市的居住生产、消费和文化功能;城市与政府管控有密切联系,城市建设规模较小。(2)积极作用:有利于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丰富了城市改革、规划的思想和理念;对欧美国家的城镇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解析】【详解】 (1)依据材料“霍华德开出的城市改革药方是推倒重来,重新分布城市周边乡村的人口,方法是建立花园城市。 ”可得出霍华德主张问题城市推倒重来,由此可见他的改革理念比较彻底;依据材料“因此工业要在花园

30、城市中建立起来。花园城市要被一圈农业带包国着,工业被部署在规定区域里,学校、住宅区和绿化带放在生活区,城市中心公共区12域里则是商业、俱乐部和文化设施等。 ”可知霍华德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并且关注城市的居住生产、消费和文化功能;依据材料“城市及其绿化带在整体上应由一个政府相关部门控制。人口应控制在 3 万以内。 ”可知霍华德认为城市与政府管控之间有密切联系,而他的这种花园城市还有建设规模较小的特点。(2)依据材料“二战以来,英国和瑞典按照花园城市的原则已建了不少卫星城市,美国大萧条时由政府资助的绿化带城镇也是按照这个思想来建的。那些对花园城市概念没有兴趣的城市规划者在思想上也”结合第一问中花园城市的特征可知这种城市构建模式是对自然的尊重,有利于城市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并且花园城市模式被一些国家采用,对欧美国家的城镇建设产生了重大影响,同时该模式重视城市的功能分区,为解决大城市病问题提供了理论基础。而这种理念影响了城市规划者的思想,丰富了城市改革、规划的思想和理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