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安塞腰鼓教学设计体会文章的美(句式美,意蕴美,写法美,情感美)安塞腰鼓是部编版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第三篇课文,这个单元的主题是作家对艺术的体验和感悟,以及引发对生命力的认识与思考。习近平同志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深入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结合时代要求继承创新,让中华文化展现出永久魅力和时代风采”。故我认为学生是课堂的主体,教师应本着“因材施教”的理念结合学生的基本情况进行备课,特别是对传统文化重难点的把握与理解。设计设想:安塞腰鼓是我国著名作家刘成章的一篇抒情散文。它为我们展现了安塞腰鼓这一独特的民间舞蹈艺术,再现了“安塞腰鼓”的冲天激情和生命力的张扬。
2、在教学中,为了把握课文的重难点,我是这样设计:1、了解腰鼓,多媒体展示的安塞腰鼓视频表演,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启发他们的想象。古希腊教育家说:“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被点燃的火把。”上课伊始,播放一组画面,那生动粗犷的表演场面,拉近了学生和按塞腰鼓之间的距离,让学生有了形象的感受,产生情感的共鸣,激发了学生的想象。接着在聆听课文朗读以后,又给课文精彩的段落配以画面和朗读,让学生对课文内容有了直观,形象的感知。用声音,色彩,图象等形式感染学生情绪,给人以强烈的视听效果,将学生带入课文的佳境。强化了文学作品的熏陶感染作用。还增大了课堂容量,使知识量和信息量大幅
3、度增加。2、通过朗读课文,赏析语句,来分析课文,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课堂上,应注重与学生的对话,注重朗读和欣赏。文章多处运用排比、比喻,使文章气势恢宏,节奏明快,每个词语都简洁有力,每个句子都群情激越,增强了文章感人力量。我们要让学生掌握课文的知识,并注意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加强口头表达能力。美文美读,揣摩内化。凸2现学生主体精神,力避教师烦琐讲解。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中华非遗如同散落九州的明珠,镶嵌于五千年华夏文明的历史长河,成为中国民族精神传承、文脉赓续的载体,成为炎黄子孙文化自信的泉源。”它就是融摇滚和劲舞为一体的我们中华民族的艺术奇葩安塞腰鼓。多媒体展示“安塞腰鼓”
4、表演的画面,学生欣赏。让我们一起走进黄土高原,走近安塞腰鼓,去感受一下它的风采和魅力。2、朗读课文,整体感知1、读课文。(1)教师放录音,学生听读,感受文章的感情基调。(第一部分是鼓声响起之前,用中速,也不乏力量。中间部分是鼓声响起来,语调就应该激越、高昂。鼓声落,要读出悠远寂静、若有所思的情绪,语速稍慢。)2、学生;朗读感受文章的情感,明结构。(文章按“鼓响前、腰鼓表演、鼓声止”可分成 3 大部分。)3、精读文章,品味语言(小组探究,小组合作,老师指导)1、句式美:(排比和反复) (排比:是把结构相同或者相似、语气一致、疑似密切相关联的一组句子或词语排列起来,以增强语势,加深感情。给人一气呵
5、成之感,语言畅达,节奏感强,有气势,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和感染力。)(1)排比句:3A、一捶起来就发狠了,忘情了,没命了!(增强气势,有力地表现了生命沸腾、力量喷涌不可遏止的情景。) B、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感情充沛,富有感染力) C、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 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 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 使人想起:晦暗了又明晰、明晰了又晦暗、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层层推进,一气呵成) D、它震撼着你,烧灼着你,威逼着你。 (排比层层递进,把安塞腰
6、鼓的气势表现得淋漓尽致) E、“骤雨一样,是急促的鼓点;旋风一样,是飞扬的流苏;乱蛙一样,是蹦跳的脚步;火花一样,是闪射的瞳仁;斗虎一样,是强健的风姿。”(把陕北后生打腰鼓的神采与艺术特点给表现出来。)F、“黄土高原上,爆出一场多么壮阔、多么豪放、多么火烈的舞蹈哇安塞腰鼓!”(加横线的短语是这一句中的连续三个定语,共同构成排比,不但表现出安塞腰鼓舞蹈的特点,而且富有多方面的激情)小结:这些排比句,在抒情散文中,不但具有语言整饬,条理清晰,读起来具有散中见整,而且节奏又极为鲜明,给人一种回环往复的韵味,产生一种音乐美的效果。(2)、反复句:4“为了突出强调某种思想感情,有意重复某个词语或句子的修
7、辞方式叫反复。”在本文中,为了强调作者的思想感情,反复手法中的连续反复和间接反复都用上了,不但表现了强烈的、奔放的思想感情,而且起到了强调主题,增强旋律美,文章的音乐美效果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 (排山倒海,气势磅礴)B、“好一个安塞腰鼓!”“好一个黄土高原!好一个安塞腰鼓!” (通过具有音乐性的复叠咏叹,来进一步加强散文中情感的传达。而且在反复咏叹之中有变化,层层递进,直把感情步步推向高峰,同时加强了散文的诗意美,使通篇散文具有形的得回环美和音乐的节奏美。) 2、意蕴美:结合课后研讨和练习第二题分析。 A容不得束缚,容不得羁绊,容不得闭
8、塞。是挣脱了、冲破了、撞开了的那么一股劲!(“那么一股劲”要“挣脱”“冲破”“撞开”什么?是什么“束缚”“羁绊”“闭塞”了“那么一股劲”?) 明确:“那么一股劲”要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让生命宣泄在天地间,让人“遗落了一切冗杂”,“痛快了山河、蓬勃了想像力”,使人明白人之所以为人,生命之所以为生命。B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体,那消化着红豆角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 (过着贫困生活的农民,哪里来的那么强大的力量?)明确:他们有着自然、健康的生命,是原始的、未经人工雕饰的、没有半点污染的、不掺杂任何杂质的完完全全的生命。这是他们力量的源泉。 C多水的江南是
9、易碎的玻璃,在那儿,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为什么“多水的江南”打不得这样的腰鼓?) 5明确:江南流水更多地表现柔媚的风格,而安塞腰鼓需要承载这样原始、粗犷的生命力量的“厚土”。(3)写法美:A、“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B、文中开头的静态描写好,好在它为文章后面写动设下铺垫,使文章静中蕴动,动静结合,充满画面美。C、当腰鼓最响、舞姿最狂的时候,却戛然而止,一切归于静寂,留下一个巨大的感觉空白,静到空洞,静到陌生,静到让人滞留在上一刻无法自拔,难以适应。“像来到另一个星球”。那一声“渺远的鸡啼”又映衬了眼前充满陌生感的寂静,似真似幻,给人留下独特
10、、悠长的余味,达到以静衬动的效果。D、(1) 能使人产生了丰富的联想和想像,增加了文章的内涵。例如:“使人想起:落日照大旗,马鸣风萧萧!使人想起:千里的雷声万里的闪尔后最终永远明晰了的大彻大悟!”(4)情感美:安塞腰鼓是西北汉子的象征,表现出一种阳刚之美:1,美在生命中奔腾的生命力量2,美在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贫瘠的黄土地、困倦的生活,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物质上、精神上受到太多的压抑、羁绊。安塞腰鼓,表现了挣脱、冲破、撞开这一切因袭重负的力量;3,充满了阳刚之美。“一群”“朴实得就像那片高粱”的“茂腾腾的后生”,他们“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表现了一种独特的美;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
11、活、6表现。“遗落了一切冗杂”,打破人们身上层层坚硬的外壳,而不必计较功名利禄,不必患得患失,不必苍白憔悴。文章的情感:本文通过一系列对安塞腰鼓赞美的语词,来表现对安塞腰鼓的赞美,同时赞美安塞腰鼓给人的激情和力量,赞美黄土高原,赞美强健有力充满希望的黄土地人民。总结:刘成章的安塞腰鼓是一首生命的赞歌,力量的赞歌。作者是在赞美安塞腰鼓,更是在赞美安塞腰鼓给人的激情,赞美宽厚辽阔的黄土高原,赞美生活在黄土高原上那“元气淋漓”“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的人民。也是一首生命的和力量的赞歌。作者于文中用多种的美,表现出的高超的抒情的技巧,也像那鼓声一样,震响在我们的心里。四、布置作业1、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熟读成诵。2、任意找出一段你喜欢的课文,试着仿写一段话。3、读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