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orderah291 文档编号:928700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93.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天津市耀华中学2019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天津市耀华中学 2019 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含解析)总分 100 分 考试时间:90 分钟第 I 卷(选择题)一、选择题(共 30 道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60 分)1.美国教育部曾经公布了一份“美国中学生必读书目” ,1848 年的共产党宣言赫然在列,耐人寻味。通过阅读共产党宣言 ,美国中学生不可能找到下列哪一个问题的答案A. 工业革命后无产阶级为什么要发动推翻资产阶级的斗争B. 世界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和斗争策略是什么C. 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D. 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历史命运是什么【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要求选出错误的选项。 共产党宣言

2、阐明了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资本主义必将被共产主义所取代;明确指出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中推动历史发展的重要作用;揭示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是用暴力推翻资产阶级统治,建立无产阶级专政;号召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故 ABD 符合,但不符合题意,排除;“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会首先在一个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句话是列宁说的,而马克思的观点正好与之相反,马克思预言无产阶级革命将首先在英国这样资本主义高度发达的国家取得胜利,他的理由是在这些国家里无产阶级最多。故 C 说法错误,但符合题意,故选 C。2.对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表述正确的是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社会性质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结束了中华民族被

3、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A. B. C. D. 【答案】C2【解析】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改变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结束了中华民族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的胜利。选择 C正确。点睛: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意义(1)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基本胜利;(2)结束了中国百年来任人宰割的屈辱历史和连年战乱的局面,实现了国家的独立,人民当家作了主人。(3)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了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过渡时期。(4)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打击了帝国主义,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5)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

4、人民的革命斗争。3.“自唐后,中国分裂时间越来越短,国家再也没有像在汉朝崩溃以后那样,经历长达数世纪的混乱局面。其原因是,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不幸的。有句古话说道:犹如一个天空不能有两个太阳,中国不能有两个国家或两个皇帝。 ”对此解读正确的是A. “大一统”民族心理及对稳定的孜孜追求使分裂局面不能长久B. 隋唐中央集权制度的完善消除了地方分裂割据的政治基础C. 君权神授和专制主义的极端加强对维护国家统一作用巨大D. 经济的发展和各地经济联系的加强消除了割据的经济基础【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

5、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自唐朝起,中国文明规模巨大,根深蒂固,不可能形成长期分裂的状态。中国人自己认为分裂和随之而来的混乱是反常的”说明“大一统”民族心理对实现国家统一和避免长期分裂局面具有重要作用,所以 A 项表述最符合题意。BD 两项说法正确但与材料主旨强调文化心理的认同作用不符;C 项出现在明清时期与题意时间特征不符。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儒学思想(新儒学)3【名师点睛】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及评价:(1) “大一统”是天地之常理,国家之需要的主张,符合时代潮流,反映了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加强和巩固了中央集权,维护了国家的统一,对今天祖国统一大

6、业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2)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虽然有利于思想统一,维护中央集权,但限制其他学术流派发展的做法不可取;重视儒家思想,提倡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但儒学独尊,长期以来束缚了人民的思想,扼杀了人民的聪明才智,不利于学术发展和思想解放。(3) “君权神授” “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纯属唯心主义,但是要求统治者爱护百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限制君主权力过度膨胀和防止暴政,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4) “三纲”充满封建意识,应当抛弃。 “五常”推崇仁、义、礼、智、信,抛弃其中的封建成分,就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弘扬;特别是“信”是今天完善社

7、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4.在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史上,出现过一个特殊的阶段,被人称为“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的,但是却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促成这一时期经济奇迹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 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B. 民国政府实施奖励实业的政策C. 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中国的侵略D. 国民政府开展“经济建设运动”【答案】C【解析】结合所学知识,A 项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的原因,排除 A 项;D 项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在 19271936 年发展的原因之一,排除 D 项;BC 两项均对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影响,但主要原因还是由于外部原因,C 正确,B 错误。点睛:本题

8、考查了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在于掌握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及其原因,依据材料确定其所处的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对其原因加以分析即可。5.卡尔波普尔认为:“马克思试图用所谓阶级境况的逻辑来解释工业体系的制度运行,尽管有一定的夸张成分,也忽视了这种境况的某些重要方面,在我看来至少他对4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人钦佩的。 ”这表明在波普尔看来A. 对马克思主义应该完全予以肯定B. 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思想核心C. 阶级斗争学说是马克思主义的灵魂D. 马克思主义揭示了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答案】D【解析】材料中的“至少他对工业体系的那个阶级所作的社会学分析,是令

9、人钦佩的”反映的本质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学说的确是工业社会产生的结果,是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对资本主义社会阶级构成理性分析的结果,揭示了工业社会的某些特征,故 D 正确;材料只是对马克思主义进行了客观描述,没有涉及完全肯定,故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马克思主义的核心问题,B 不正确;马克思主义的灵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C 不正确。6.“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西周确立的这种制度能在其后约 3000 年间被尊为正统定制,其主要原因是( )A. 保证了周天子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B. 有利于王位在一家一姓中传承C. 有利于统治阶级选拔优秀人才D. 保证了王权的稳定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答案】

10、D【解析】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从而保证权力的交接和统治集团的稳定团结,答案为 B。AD 两项不全面,C 项与题目无关。7.“现存的全球治理格局不可否认的是,美国强权仍在,美元霸权仍在,与此同时,区域秩序重构也逐渐成为国际舞台上越来越频繁上演的动作戏 。 ”材料中的“动作戏”说明A. 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B. 世界新力量冲击美国霸权C. 地区冲突已成世界新危机D. 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答案】B【解析】5【详解】两极格局终结后,美国极力构筑以自己为主导的单极世界,其他国家则主张推进多极化进程。材料中的“区域秩序重构”的“动作戏”增多,说明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加强,世界新力

11、量冲击美国霸权,故 B 正确;材料没有反映世界上联合抗美力量增强、美国在到处干涉国际事务,排除 AD;这种“区域秩序重构”的“动作戏”并非就是地区冲突,排除 C。8.李泽厚中国古代思想史论中说;“后代的人们,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各取所需,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面,或强调其合理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于是,有董仲舒的孔子,有朱熹的孔子”这表明,在儒家思想的发展进程中A. 孔子的思想本意遭到肆意歪曲和篡改B. 儒学思想适应了不同时代社会的需要C. 儒学思想的演变其有主观性和时代性D. 儒学体系在不断批判中得到发展完善【答案】C【解析】材料“或夸扬其(孔子)保守的方而,或强调其合理

12、的因素,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后代的人们只是根据需要,来吸收孔子的思想中对自己有用东西,并未歪曲和篡改孔子的思想本意,故 A 项错误;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得知,儒学思想主要是适应了古代中国封建社会不同时期的发展需要,故 B 项错误;材料“由其现实的利益和要求出发”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时代性,而“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则强调的是儒学思想演变的主观性,故 C 项正确;材料“各取所需来重新解说、建造和评价他们”说明儒学体系的发展完善是既有继承又有批判,故 D 项错误。9.20 世纪以来,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了巨大的创伤,工业化的快节奏生活也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他们开始用新

13、的表现形式和艺术精神进行创作,来表现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这种文学流派被称为A. 浪漫主义B. 现实主义C. 新古典主义D. 现代主义【答案】D【解析】6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 19 世纪以来世界的文学艺术。依据所学可知,两次世界大战、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和严重的社会问题,深刻影响了文学的发展,表现西方社会精神危机的现代主义成为文学主流。所以应选 D。考点:19 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化诗歌、小说与戏剧现代主义文学10.通过学习“古代中国经济发展及其对外贸易”课题,某高一同学得出以下部分结论。其中不正确的是A. 中国古代的土地制度经历了氏族公社所有、井田制到封建土地所有制的演变B. 东汉时期出现

14、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铁技术和产量C. 两宋商业突破传统商业时间、空间的限制,发展到新的水平D. 重农抑商、 “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是影响明清时期发展的主要因素【答案】B【解析】南北朝时期出现的灌钢法提高了钢铁冶铁技术和产量,故 B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B;A、C、D 均正确,不符合题意,排除。11. “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线 , 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保证土地革命和土地国有化,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 。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 )A. 开展工农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B. 发动广州武装起义,建立苏维

15、埃政权C. 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D. 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信息的能力,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 ,可知这是第一次国共合作时期,国共两党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故 A 项正确;BC 项是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国共关系紧张,与题意不符,排除;D 项是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与广州政府的信息不符,故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国民大革命12. 旧唐书睿宗本纪云:“(景云元年七月)中宗时官爵渝滥,因依妃、主墨敕而授官者,谓之斜封,至是并令罢免” 。这主要说明当时7A. 皇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B. 唐

16、中宗滥用皇权并遭到罢免C. 三省六部制进一步完善D. 外戚专权,政治腐败【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唐中宗时期采用变通手法,不经过中书门下两省而私自封官。由于底气不足,唐中宗所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按常规格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书写“敕”字,也不敢用朱笔,而改用墨笔。当时,人们称之为“斜封墨敕” ,所任命的官员叫作“斜封官” 。因此这种现象实际上反映了皇权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故选 A。题干不是反映唐中宗遭到罢免,排除 B。题干是反映三省六部制一定程度制约皇权而非完善,排除 C。外戚专权在题干中无从体现,排除 D。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三省六部制。【名师点睛】唐代制度比较健全

17、,所有重大事项必须按规则与程序办理,并不是皇帝一人说了算。就官员任用而言,文官由吏部铨选,武官由兵部铨选,提名上报中书省,中书省草拟文书,送皇帝批阅裁定,经门下省审核副署,方可生效;门下省认为不妥,有权否决,驳回再拟。也就是说,官员任免权其实取决于中书门下两省长官(宰相) 。唐代沿用了隋代创立的科举制度,官员的选用必须具备相应的任职条件,讲究选贤任能、论功行赏。13. 欧盟、亚太经合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的相继成立表明( )A. 世界形势总体上趋于缓和B.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渐弱C. 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D. 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趋势加强【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

18、识对历史事物给予正确认知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信息,本题实际上考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相关内容。据此,分析、判断选项,可知:只有 D 项符合史实和题意。AC 两项属于无关项;B 项表述不符合史实,而且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正确答案选 D。考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欧盟、亚太经合8组织、北美自由贸易区14.中共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过程中,提出的符合客观规律的正确思想有过渡时期总路线八大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分析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的提出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属

19、于社会主义革命方面的内容,不属于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方面的内容,排除;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忽视客观经济发展规律,排除;对当时形势和主要矛盾的判断的符合国情,有利于对当时经济领域的“左”倾错误的纠正,符合我国国情。故选组合,故排除 ABC,选 D。15.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并直接参加了两个群众的革命斗争,但尚无足够力量使自发的革命洪流完全置于自己的影响之下。这次革命的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 ”材料反映的革命事件A. 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B. 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C. 导致苏俄退出了世界大战D. 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答案】A【解析】由材料中“布尔什维克力图领导” “但尚无足够力量”

20、“结果超出了一般资产阶级革命的范围”等信息,可以判断出无产阶级参与领导革命,但没有完全控制全局,而且形成了两个政权并存的特殊局面。由此可知,这一事件指的是二月革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故A 项正确;将社会主义理论变为现实指的是十月革命,故 B 项错误;十月革命后,俄国退出了世界大战,故 C 项错误;“七月事件”遭到临时政府武力镇压,故 D 项错误。916.在雅典 40 万居民中,20 万奴隶和 32 万外邦人是被剥夺政治、法律权利的;在剩下的 168 万雅典人中,假定成人居半,是 84 万人,其中妇女毫无权利,所剩公民男子就只有 42 万人。其中,第三等级公民占 25 万人,第四等级占 16

21、 万人,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就不过 10000 人而已。上述状况最早有可能出现于A. 梭伦统治时期B. 伯利克里统治时期C. 普罗塔哥拉统治时期D. 苏格拉底统治时期【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第三等级公民占 2.5 万人,第四等级占 1.6 万人,第一、二等级大奴隶主和大所有者就不过 1000 人而已”这说明当时把雅典的公民划分了等级,所以最早出现在梭伦改革时期,因为梭伦最早根据财产多少将公民划分为四个等级,故选 D。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民主政治财产等级制度17.1853 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

22、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A. 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B. 照搬明清科举制度C. 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D. 获得士人广泛支持【答案】A【解析】【详解】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A 项正确;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可得出没有照搬明清科举制度,B 项错误;据材料“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 ”,可得出太平天国否定儒家传统文化,C 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太平天国考试制度内容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士人对此的态度,D 项错误。18.欧盟特别首脑会议宣布:“1999 年 1 月 1

23、日,欧元成为货币,各金融市场以欧进行结算2000 年 7 月 1 日,欧元取代各国货币成为统一货币。 ”上述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得以10出现的根源在于A. 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B. 经济区域化的进一步发展C. 知识经济的兴起D. 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答案】B【解析】【详解】经济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发展体现在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排除 A 欧元的出现是经济区域化进一步发展的结果,故选 B;知识经济是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生产、分配、使用基础上的经济,其核心是知识生产,本质是创造性的脑力劳动,不符合题意,排除 C;可持续发展观念强调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追求

24、人与自然的和谐,不符合题意,排除 D.19.1898 年,袁世凯为慈禧祝寿,进贡一辆汽车。不料,慈禧太后仅坐一次便弃之不用了。原来,汽车解决不了尊卑问题,司机不跪且坐,还坐在慈禧的前面!这一现象从本质上说明了A. 慈禧对汽车的好处了解不够B. 袁世凯送礼忽视了中国国情C. 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D. 封建观念是近代化的强大阻力【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项与材料内容不相符合,所以排除 A 项。B 项是错误项,C 项是错误项,与材料内容的主旨相反,并且中国开始接纳西方的物质文明在此前已经开始,故答案选择 D 项。考点: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晚清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和民族工业的兴

25、起封建主义对民族经济发展的阻碍20. “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五四运动时期的这幅对联反映了( )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具有反封建的性质运动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具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性质11A. B. C. D. 【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阅读理解信息和根据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材料中“共争青岛归还”可知是五四运动和具有反帝爱国的性质;“同看国贼罢黔”可知是反对北洋军阀,具有反封建的性质;国贼罢黔、学生复课、商店开门等对联信息体现了运动取得一定程度的成功,因此符合题意。材料未提及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和主力军作用,因此排除。故答案选 B。考点:近代

26、中国的民主革命新民主主义革命五四运动【名师点睛】五四运动的特点:(1)五四运动表现了反帝国主义的彻底性。(2)五四运动是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3)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4)五四运动是由学生首先发起,由工人扩大的坚决的反帝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5)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21. 19 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这种状况表明A. 中国的关税主权逐渐丧失B. 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C. 商品经济己取代自然经济D. 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答案】B【解

27、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由“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市,必有所供 ”,可知外来工业品深入到中国的民众生活中,即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的联系日益密切。故答案为 B 项。AD 项材料没有反映,C 项夸大事实,自然经济在当时仍然占主导地位,排除 ACD 项。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自然经济的解体12【名师点睛】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中国近代经济结构的变动表现在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自然经济开始解体、洋务企业兴起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兴起和发展。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大量涌入中国;外商陆续在通商口岸私自设厂,外国资本主义开始侵

28、入中国。由于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中国自然经济开始解体。同时,为引进西方先进科技,维护封建统治,清政府中的洋务派开展洋务运动。中国第一批近代企业洋务企业兴起,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对本国封建经济的瓦解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受外商企业的刺激和洋务运动的诱导,在自然经济开始解体的大背景下,民族资本主义诞生。22.1959 年,陈云到江苏青浦县调研,听到群众编的顺口溜:“干部出风头,群众吃苦头;领导吹牛皮,百姓啃树皮。 ”这反映了A. 人民公社运动的开展 B. “大跃进”运动的后果C. 农轻重比例失调 D. 一五计划的失败【答案】B【解析】“干部出风头” “领导吹牛皮”反映的是“大跃

29、进”运动的浮夸风,故 B 正确;A、C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联系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D 错误也与材料无关。【名师点睛】抓住关键词“1959 年” “出风头” “吹牛皮”可知是“大跃进”运动的浮夸风。23.明朝中叶的福建漳州,佃户向地主租田时只要交纳若干押金即“佃头银” ,便可获得长期佃种地主土地的权利。该现象说明当地A. 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B. 雇佣剥削关系的出现C. 农村土地产权归属于佃户D. 土地兼并问题的缓和【答案】A【解析】佃户只要交纳若干押金,便可获得长期佃种地主土地的权利,由此可以看出佃农的经济独立性大大地增强,这说明封建人身依附关系的减弱,故 A 项正确;材料

30、未涉及雇佣关系,故 B 项错误;材料不只涉及的是土地的使用权,不是农村土地产权的归属,故 C 项错误;租佃制生产关系的盛行,说明土地兼并得到认可,故 D 项错误。1324.1952 年,中央政府成立国家计划委员会,主要职责是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1954年又成立了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其职责是负责技术性工作。成立这些机构主要是为了A. 加强对企业的管理B. 保障经济计划完成C. 进行社会主义改造D. 推动科技成果转化【答案】B【解析】由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 “负责技术性工作”可知,它们的目的不是加强对企业的管理,而是为计划经济服务,故 A 项错误;由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

31、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 “负责技术性工作”可知,这些机构的设置是为国家经济计划服务,保障经济计划完成,故 B 项正确;由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 、“负责技术性工作”可知,与所有制改革无关,故 C 项错误;由这些机构的主要职责“对经济发展进行长远规划” 、 “负责技术性工作”可知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不是成立这些机构的主要目的,故 D 项错误。25. 17 世纪西方认为:“(中国)这一制度提供了这样一种保障,即政府将以个人的才能为基础,而非欧洲那样为世袭权力所支配,故该制度不失为一种民主和平等的制度。 ”该制度是 ( )A. 分封制 B. 郡县制 C. 察举制 D. 科举制【答

32、案】D【解析】解答本题一要注意时间 17 世纪,二要注意材料的含义材料说明中国有一种制度废除了世袭权力,注重个人才能,这是一种民主和平等制度。分封制和郡县制是一种地方政治制度,不属于录用人才的制度,察举制是汉代一种由地方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人才向上级或中央上报的人才录用制度,不带有民主性,科举制是政府通过科举考试录用人才的制度,体现了公平原则。符合题意。26.中国证券报 2010 年 5 月 8 日报道:为救助陷入债务危机困境的希腊,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将携手提供为期三年总计 1100 亿欧元的救助,其中欧元区出资800 亿欧元,IMF 提供 300 欧元。这说明了希腊是欧共体

33、国家14IMF 的宗旨是全球性的发展援助凸显了世界经济区域集团化的作用反映了当今经济全球化的趋势A. B.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文字说明欧元区国家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都向希腊伸出援助之手以化解希腊的债务危机,其原因在于希腊是欧盟的重要成员国,所以会得到欧元区国家的帮助,也凸显了欧盟在促进欧洲经济发展的重要作用,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主要职能就是为陷入财政危机的国家提供短期贷款以促进其国家的恢复,当然,希腊的债务危机如若不能很好化解必将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带来严重冲击,这体现了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下各国休戚与共的命运,所以两项说法错误,两

34、项符合题意,答案选 D。考点: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点评: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区域集团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两个主要趋势,对于二者的考查主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二者的具体表现;两者对世界经济发展的影响;两者之间的关系,尤其是此项内容的考查难度角度不易理解,应该特别予以关注;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此趋势中的地位和应对策略。27.欧洲人口袋里装着“欧元” ,无论到哪个“欧元区”去买东西,都用“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欧元的使用A. 加强了民众对欧洲的认同感B. 标志着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C. 表明欧元成为欧洲统一货币D. 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答案】A【解析】材料中“都用

35、“欧元”来计算,无形中增加了人们的“欧洲意识” ”说明欧元的使用增强了15欧洲民众大欧洲认同感,故 A 项正确;欧洲经济一体化开始是 1951 年,故 B 项错误;欧元是欧盟统一货币 ,故 C 项错误;推动了欧洲统一市场的形成与材料中信息不符,故 D 项错误。 28.数字中国2016:“从城市建制、城市功能、城市公共服务三个方面,宋代的城市化远超其他王朝。城市人口比例达前所未有 20%,而后世就连清朝嘉庆盛世也只不过 7%,民国只有 10%。当时世界上的最大城市开封人口达 150 万,远远超过当时的伦敦的 10 万。”下列与宋代城市化增长无关的因素是A. 古代中国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B. 农业、

36、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C. 海外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达D. 政府重农抑商政策的长期扶植【答案】D【解析】本题属于逆向型选择题。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导致宋代城市化增长,故 A 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代农业、手工业经济的发展繁荣,也是城市发展的原因条件,故 B 正确,不符合题意;宋代海外贸易与货币经济的发达,也是宋代城市化增长的因素,故 C 正确,不符合题意;政府重农抑商政策与城市化增长之间没有因果关系,故 D 错误,符合题意。故选 D。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宋代城市化的原因条件,学生可以结合所学知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方面入手,从逆向思维出发,即可排除无关选项,进行正确判断。29.音乐史学家布

37、卢默认为:“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音乐史上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它们是同一音乐现象的两个方面,就像它们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两个阶段。 ”这段话A. 强调了世界音乐发展的继承性B. 说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无区别C. 说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同时形成D. 突出说明浪漫主义优于古典主义【答案】A【解析】根据“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在音乐史上形成了一个统一体。它们是同一音乐现象的两个方面,就像它们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两个阶段”可知,材料意在说明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是不可分割的两部分,强调了世界音乐发展的继承性,A 正确;BC 表述错误,排除;材料没有16浪漫主义与古典主义的比较,无法体现孰优孰劣,排除 D。30.陈旭麓

38、在近代中国八十年中说“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而且这类企业经营不善,管理腐败,并不是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侵略,但是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 ,在这里,他所要阐述的核心观点是A. 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B. 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命运C. 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D. 民族资本主义在猛烈地冲击着古老的生产方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尽管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原意,并非为了发展中国的资本主义这些企业终究意味着中国古老的大地上已出现了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

39、产方式”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洋务运动为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起了诱导作用,故 C 项正确。洋务运动是清政府的一场“自救”运动,不符合“新兴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方式” ,故 A 项排除。材料主要不是说明洋务派的阶级属性决定了这场运动的失败命运,故 B 项排除。材料主要说明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不是其影响作用,故 D 项排除。考点: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第 II 卷(非选择题共 40 分)3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美国与台湾关系大事记 1950 年 6 月,美国总统杜鲁门有关封锁台湾海峡的声明中声称:“台湾未来地位的

40、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 ”1954 年 12 月,美国又与台湾当局签订了所谓共同防御条约 ,将中国的台湾置于美国的“保护”之下。1972 年 2 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了联合公报。公报称:“美国方面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李庆山志愿军援朝纪实材料二 1948 年 9 月 8 日,蒋介石签署中华民国总统令,公布“修正国定纪念日日期表” 。其中规定:“九月三日抗战胜利纪念是日全国一律悬旗庆祝,各级机关学校团体分别17集会纪念,并由各该地地方政

41、府召开各界纪念大会,同时致祭忠烈,抚慰遗族。 ”1951 年8 月,周恩来签署通告,宣布将抗战胜利纪念日改定为 9 月 3 日,每年全国举行纪念。至此,海峡两岸抗日胜利纪念日保持一致,但纪念活动却各搞各的,自说自话。2008 年,国民党再度执政,台湾当局恢复了对抗战胜利与台湾光复的纪念规模。2014 年,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以国家立法的形式将 9 月 3 日确定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并规定“每年 9 月 3 日国家举行纪念活动” 。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席志刚胜利日:两岸,70 年(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美国对台湾地位认识的变化,结合史

42、实分析 20 世纪5070 年代美国对台政策的背景。(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推动两岸纪念抗战胜利日活动从“各搞各的,自说自话”到“互动意味明显加强”的有利因素。【答案】(1)变化:从台湾地位“未定”(不承认台湾是中国一部分)到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美国对中国新政权采取孤立、敌视、包围、封锁政策;美苏对抗;1971 年中国恢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2)因素:中国政府提出了和平统一和“一国两制”的方针;政府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海峡两岸交流、和缓的政策措施;国共两党最高领导人的会晤,促进了两岸关系的新发展;海峡两岸经济合作、互补、互利关系

43、不断加强;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要求与努力。【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及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问主要考查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知识,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一小问,结合材料一的信息,1950 年时,美国认为“台湾未来地位的决定必须等待太平洋安全的恢复,对日和约的签订或经由联合国考虑” ,到 1972 年时又称“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从中可以概括其变化。第二小问,联系所学知识,从 20世纪 50 年代的中国政治和国际环境,20 世纪 70 年代的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及

44、中美关系角度分析背景即可。18第(2)问主要考查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等知识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信息,调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结合材料二的信息, “两岸表述虽各有侧重,但彼此照顾到对方的关切,互动意味明显加强” ,从中可以看出影响两岸关系的因素与国共两党的努力有关;联系所学知识,从方针、政策、人民等角度分析因素即可。考点: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祖国统一外交关系的突破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邦交正常化;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与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的构想与实践台湾问题【名师点睛】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基本方针,有利于港、澳、台地区的繁荣稳定;是在尊重历史和现实的基础上提出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

45、,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为解决国际争端和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在人类文明的发展过程中占有重要地位。材料一 在 1810-1867 年间汉译的 795 种著作中,宗教类占 86,人文学科和自然科学类仅占 6。1850-1899 年间的 567 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 40,自然科学占 30,历史、地理占 10,社会科学占 8,宗教、哲学、文学和艺术占 35。在 1902-1904 年间的 573 种译著中,社会科学占 255,历史和地理占 24,自然科学占 21,应用科学占 105,哲学占 65,文学占 48摘编自徐中约中国近代史材料二 民国

46、建立后的种种现象,使知识分子于失望之余,继续探求救国之道,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1)根据材料一概述 1810 年以后的近百年间中国译著内容重心的演变。(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写出“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的两位代表人物,并概述“新的觉悟”的基本内容。【答案】 (1)19 世纪上半期,宗教类为主;19 世纪下半旗,转向科技类为主;20 世纪初开始,转向社会科学和史地为主。(2) 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写出两个即得分)内容:提倡科学与民主,反对愚昧与专制;提倡新道德,

47、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解析】(1)根据材料“在 1810-1867 年间汉译的 795 种著作中,宗教类占 86” 、 “1850-189919年间的 567 种译著中,应用科学占 40,自然科学占 30” 、 “在 1902-1904 年间的 573 种译著中,社会科学占 25.5,历史和地理占 24”进行概括即可得出:19 世纪上半期,宗教类为主;19 世纪下半旗,转向科技类为主;20 世纪初开始,转向社会科学和史地为主。(2)由材料“终于获得了新的觉悟,深感必须涤荡违背时代的、保守的旧观念、旧信仰、旧人生观简言之,必须摒弃传统,致力于新思潮”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所述为新文化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得出其代表人物和内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