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wealthynice100 文档编号:929395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69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山东省济南市第一中学2019届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2016 级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物质中不含有磷元素的是A. tRNA B. 甘氨酸 C. 一磷酸腺苷 D. 脱氧核苷酸【答案】B【解析】【分析】ATP、核酸、磷脂的组成元素为 C、H、O、N、P;糖类的组成元素为 C、H、O;蛋白质的组成元素为 C、H、O、N,有的含 S、P。【详解】tRNA 由核糖核苷酸组成,组成元素为 C、H、O、N、P,A 不符合题意;甘氨酸的组成元素为 C、H、O、N,B 符合题意;一磷酸腺苷是由一分子腺嘌呤、一分子核糖和一分子磷酸构成,组成元素为 C、H、O、N、P,C 不符合题意;脱氧核苷酸是构成 DNA 的基本单位,组成元素为 C、

2、H、O、N、P,D 不符合题意。故选 B。2.下列关于蓝细菌和黑藻细胞的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 都含有光合色素 B. 都能发生基因突变C. 都含有核糖体 D. 都能进行有丝分裂【答案】D【解析】蓝细菌和黑藻细胞都含有光合色素,都可以进行光合作用,A 正确;蓝细菌和黑藻细胞都含有 DNA,都可以发生基因突变,B 正确;蓝细菌和黑藻细胞分别属于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含有核糖体,C 正确;蓝细菌是原核细胞,不能进行有丝分裂,D 错误。3.下列关于细胞分化、衰老和凋亡的叙述,正确的是A. 衰老细胞的酶活性都下降B. 精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C. 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与细胞凋亡无关D. 肺炎双球菌的

3、S 型菌和 R 型菌的形成是细胞分化的结果【答案】B2【解析】衰老细胞内大多数酶的活性降低,而与衰老有关的酶的活性升高,A 错误;精细胞是一种高度分化的细胞,B 正确;植物体内通气组织的形成是通过细胞凋亡实现的,C 错误;肺炎双球菌是单细胞生物,不会发生细胞分化,D 错误。4.下列关于 ATP 和 ADP 的叙述,错误的是A. ATP 合成过程中会生成水B. ATP 分子中共有 3 个磷酸键C. 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吸能反应D. 蛋白质的可逆性形变一定会改变细胞中 ADP 含量【答案】D【解析】ATP 合成过程中会生成水,分解过程会有水的消耗,A 正确;ATP 分子中共有 3 个磷酸

4、键,其中 2 个是高能磷酸键,B 正确;ATP 水解所释放的能量可用于吸能反应,C 正确;蛋白质的可逆性形变不消耗 ATP,因此不影响细胞中 ADP 含量,D 错误。5.下列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 所有生物体都能进行细胞呼吸B. 剧烈运动时,人体细胞呼吸产生的 CO2大部分来自线粒体C. 在缺氧条件下,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对个体不利D. 人体细胞产生的乳酸在肝脏中再生葡萄糖的过程是吸能反应【答案】D【解析】所有细胞生物都可以进行细胞呼吸,A 错误;人体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只有有氧呼吸第二阶段能够产生二氧化碳,发生在线粒体基质,B 错误;在缺氧条件下,肌肉细胞进行厌氧呼吸是一种克

5、服暂时缺氧的应急措施,对个体是有利的,C 错误;人体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乳酸的过程是放能反应,而产生的乳酸在肝脏中再生葡萄糖的过程是吸能反应,D 正确。6.下列关于质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 脂双层的形成是由膜蛋白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的B. 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体现了质膜的结构特点C. 胆固醇、性激素与磷脂都属于脂肪3D. 有些膜蛋白能识别来自细胞内的化学信号【答案】D【解析】【分析】生物膜主要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组成,磷脂双分子层是膜结构的基本骨架,生物膜的功能主要是由生物膜上的蛋白质决定的。【详解】脂双层的形成是由磷脂分子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决定的,A 错误;膜的结构特点是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而细

6、胞膜的选择透过性能体现质膜的功能特点,B 错误;脂质包括磷脂、固醇、脂肪,固醇又包括胆固醇、性激素和维生素 D,C 错误;有些质膜上的蛋白质能识别来自细胞内部化学信号或细胞外部的化学信号,D 正确。故选 D。7.下面的实验过程错误的是A. 显微镜视野中看到细胞质顺时针流动,则实际上细胞质是逆时针流动B. 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可观察到叶绿体分布在黑藻叶肉细胞的边缘C. 质壁分离观察过程是: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D. 酶专一性实验中加淀粉溶液与蔗糖酶的试管中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是淀粉中有杂质【答案】A【解析】【分析】叶绿体分布在真核的光合细胞内,用显微镜可观察到叶绿体的结构和分

7、布,黑藻属于真核细胞,由于叶片较薄,是观察叶绿体的优选实验材料。斐林试剂可用来鉴定还原性糖,水浴加热的条件下可出现砖红色沉淀。【详解】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是倒立的虚像,因此高倍镜下观察到细胞质的流向是顺时针的,则其实际流向还是顺时针的,A 错误;黑藻叶肉细胞含有叶绿体,叶绿体随细胞质的流动而运动,故观察叶绿体实验中可观察到叶绿体分布在黑藻叶肉细胞的边缘,B 正确;质壁分离观察过程是:撕取洋葱鳞片叶外表皮制片观察滴加蔗糖溶液观察,C 正确;蔗糖酶不能将淀粉分解,淀粉不能与斐林试剂反应,若酶专一性实验中加淀粉溶液与蔗糖酶的试管中加热出现砖红色沉淀可能是淀粉中有还原性糖等杂质,D 正确。故选 A。8.下

8、图是洋葱根尖的细胞分裂照片,表示细胞周期的不同时期。下列相关叙述错误4的是A. 图中细胞分散开来是盐酸解离后的效果B. 时期的核糖体上可能正在合成 DNA 聚合酶C. 时期细胞内的 DNA 与染色体数量之比大于 1D. 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答案】A【解析】图中细胞分散开来是解离液解离后的效果,而解离液是由盐酸和酒精组成的,A 错误;图中时期处于细胞有丝分裂间期,主要进行 DNA 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因此核糖体上可能正在合成 DNA 聚合酶,B 正确;时期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核中 DNA 与染色体数目相等,而细胞质中还有少量 DNA,但是没有染色体,因此时期细胞内的 DNA 与染色

9、体数量之比大于 1,C 正确;据图分析,细胞中分别表示后期、中期、末期、前期和间期,因此细胞周期中各时期的顺序是,D 正确。【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有丝分裂各个时期的特点,进而判断图中各个数字代表的分裂时期,明确染色体只存在于细胞核中,而 DNA 存在于细胞核和细胞质中。9.下列有关 HIV 病毒和艾滋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 HIV 的遗传物质是 RNAB. HIV 感染者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C. HIV 的逆转录酶和核心蛋白是在宿主细胞外合成的D. 艾滋病母婴传播不属于遗传病,可通过剖腹产有效降低婴儿患病率【答案】C【解析】【分析】艾滋病是因为感染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IV)后导致的免疫缺陷

10、病。HIV 是一种逆转录病毒,5主要攻击和破坏的靶细胞为 T 淋巴细胞,随着 T 淋巴细胞的大量死亡,导致人体免疫力降低,病人大多死于其他病原微生物的感染或恶性肿瘤,艾滋病的传播途径有: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等。【详解】HIV 是 RNA 病毒,其遗传物质是 RNA,A 正确;HIV 病毒感染人体后有一定潜伏期,HIV 感染者不一定是艾滋病患者,B 正确;HIV 寄生在 T 细胞中,其逆转录酶和核心蛋白是在宿主细胞内合成的,C 错误;艾滋病是一种免疫系统的疾病,可通过母婴传播,但不是因为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所以不能称为是遗传病,通过剖腹产可有效降低婴儿患病率,D 正确。故选 C。【点

11、睛】本题主要是对艾滋病方面知识的考查,考查了学生对艾滋病基础知识的掌握,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艾滋病的发病机理及掌握艾滋病的传播途径。10.下列关于探索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 DNA 可以控制生物性状B. 转化而来的 S 型肺炎双球菌的后代中有 R 型活菌和 S 型活菌C. 噬菌体侵染实验中大肠杆菌是否裂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D.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噬菌体都带有 32P【答案】A【解析】【分析】1、T 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 35S 或 32P 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

12、,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 2、上清液和沉淀物中都有放射性的原因分析: 用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上清液中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 a保温时间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使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 b保温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也会使上清液的放射性含量升高。 用 35S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沉淀物中也有少量放射性的原因:由于搅拌不充分,有少量 35S 的噬菌体蛋白质外壳吸附在细菌表面,随细菌离心到沉淀物中,使沉淀物中出6现少量的放射性。【详解】艾弗里的体外转化实验可证明 S 型细菌

13、的 DNA 是遗传物质,可以控制 S 细菌性状的出现,A 正确;转化而来的 S 型肺炎双球菌的后代中只有 S 型活菌,B 错误;培养时间过长(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后释放子代,经离心后分布于上清液中)或过短(部分噬菌体没有侵染到大肠杆菌细胞内)都会导致上清液放射性含量升高,故大肠杆菌是否裂解对实验结果会有影响,C 错误;由于 DNA 的半保留复制, 32P 标记的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后得到的噬菌体少量带有 32P,D 错误。故选 A。【点睛】明确噬菌体没有细胞结构;识记噬菌体繁殖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 进入细菌;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步骤,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11.抗维

14、生素 D 佝偻病是一种单基因遗传病。调查发现,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该病属于伴 X 染色体隐性遗传病B. 男性患者体内所有细胞都只含有一个该病的致病基因C. 女性患者能产生不含该致病基因的卵细胞D. 女性患者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女儿都正常,儿子都患病【答案】C【解析】根据题意分析,患病男性与正常女性结婚,他们的儿子都正常,女儿均患此病,说明该病为伴 X 显性遗传病,A 错误;男性患者体内分裂细胞中会出现两个致病基因,而生殖细胞中还可能没有致病基因,B 错误;若女性患者是杂合子,则可能产生不含致病基因的卵细胞,C 正确;女性患者若是杂合子,

15、与正常男性婚配,所生女儿和儿子都一半正常、一半患病,D 错误。12.下列有关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 原核生物的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B. 原核生物只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C. 真核细胞的膜系统比原核细胞发达 D. 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以 DNA 为遗传物质【答案】A【解析】【分析】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7核膜、核仁和染色体) ;原核生物没有复杂的细胞器,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DNA 和 RNA)和蛋白质等物质,且遗传物质是DNA。【详解】植物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细菌细

16、胞壁的主要成分是肽聚糖,A 错误;原核生物只具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真核生物具有复杂的细胞器,B 正确;真核细胞具有细胞膜、细胞器膜、核膜等结构,原核细胞只有细胞膜,故真核细胞的膜系统比原核细胞发达,C 正确;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均以 DNA 为遗传物质,D 正确。故选 A。【点睛】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结构的区别是解题关键。13.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以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为材料,下列实验无法达到目的的是A. 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B. 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C. 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液浓度D. 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表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17、答案】D【解析】叶绿体中的色素为脂溶性的,可以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A 正确;液泡中紫红色的花青苷为水溶性的,可以用水做层析液观察花青苷的色素带,B 正确;月季成熟的紫红色叶片细胞为成熟的细胞,含有大液泡,可以用质壁分离和复原实验探究细胞液浓度,C 正确;细胞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属于亚显微结构,光学显微镜是观察不到的,D 错误。14.下列有关于真核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纤维素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B. 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性激素与第二性征的维持有关C. 在细胞生命历程中,溶酶体参与细胞凋亡过程D. 中心体与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和细胞壁的形成有关【答案】

18、C【解析】纤维素蛋白是组成的细胞骨架与细胞形态的维持有关,不是纤维素,A 错误;内质网上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而性激素固醇类,B 错误;在细胞生命历程中,溶酶体参与细胞凋亡8过程,C 正确;中心体有丝分裂过程中纺锤体的形成有关,高尔基体与植物细胞壁的形成有关,D 错误。15.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的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已知这些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进入细胞的过程不消耗 ATP。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脂肪细胞和骨骼肌细胞是胰岛素作用的靶细胞B. 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主动运输C. 胰岛 B 细胞以胞吐方式将胰岛素分泌到细胞外D. 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分泌量随

19、之增加【答案】B【解析】由题意可知,胰岛素可使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的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说明骨骼肌细胞和脂肪细胞是胰岛素的靶细胞,A 正确;骨骼肌细胞细胞膜上的载体转运葡萄糖的过程不消耗 ATP,因此葡萄糖进入骨骼肌细胞的运输方式是协助扩散,B 错误;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属于生物大分子,从胰岛 B 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的运输方式是胞吞,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C 正确;当血糖浓度上升时,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增加,引起骨骼肌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载体的数量增加,从而促进葡萄糖运入骨骼肌细胞和被利用,降低血糖,D 正确。16.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A. 线粒体、中心体

20、、高尔基体、内质网 B.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C. 内质网、核糖体、高尔基体、叶绿体 D. 内质网、核糖体、中心体、高尔基体【答案】B【解析】【分析】相关细胞器的功能:线粒体: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能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核糖体:蛋白质的“装配机器” ,能将氨基酸缩合成蛋白质; 内质网:是有机物的合成“车间” ,蛋白质运输的通道; 高尔基体:动物细胞中与分泌物的形成有关,植物中与有丝分裂中细胞壁形成有关。【详解】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为: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9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

21、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 故胰岛细胞中与合成、分泌胰岛素有关的一组细胞器是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综上分析,B 正确,ACD 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知识点单一,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首先要求考生明确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其次要求考生识记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功能,掌握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涉及的细胞器,属于考纲识记和理解层次的考查。17.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某同学绘制了线粒体亚显微结构模型图,他所构建的模型是A. 物理模型 B. 概念模型 C. 数学模型 D. 实物模型【答案】A【解析】【分析】物理模型以实物或图画形式直观地表达认识

22、对象的特征,概念模型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数学模型用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来描述认识对象的特征。【详解】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的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做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描述,这种描述可以是定性的,也可以是定量的;有的借助于具体的实物或其他形象化的手段,有的则通过抽象的形式来表达。物理模型是指以实物或图片形式直观表达认识对象的特征,如: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细胞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细胞器的结构模型。概念模型:指以文字表述来抽象概括出事物本质特征的模型,如:对真核细胞结构共同特征的文字描述、光合作用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的解释、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解释模型等。数学模型:用来描述一个系统或它的性质

23、的数学形式,如:酶活性受温度(PH 值)影响示意图,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等。综上分析,A 正确,BCD 错误。故选 A。18.在如图所示四种化合物的化学组成中, “”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的是A. 和 B. 和 C. 和 D. 和10【答案】A【解析】是 ATP,其中“”中所对应的部分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是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中所对应的部分称为腺嘌呤;是 DNA 分子片段,其中“”中所对应的部分称为腺嘌呤脱氧核糖核苷酸;是 RNA 分子片段,其中“”中所对应的部分称为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其中和的“”中所对应的含义最接近,故选 A。【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掌握 ATP、核苷酸、DNA 和

24、 RNA 的结构,准确判断图中“”中所对应的部分的含义。19.某生物兴趣小组在不同条件下对豌豆种子萌发时气体体积变化进行测量,然后统计 CO2和 O2体积的相对值,获得表格如图所示若底物是葡萄糖,则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CO2释放量 O2吸收量a 10 0b 8 3c 6 4d 7 7A. a 条件下,呼吸产物除 CO2外还有酒精和乳酸B. b 条件下,有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无氧呼吸多C. c 条件下,无氧呼吸最弱D. d 条件下,产生的 CO2全部来自线粒体【答案】D【解析】【分析】有氧呼吸中数量关系:1C 6H12O66O 26CO 2,而无氧呼吸中数量关系:1C 6H12O62CO 2,a

25、条件下只释放二氧化碳,不吸收氧气,此时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b、c 条件下细胞释放的二氧化碳多于吸收的氧气,说明细胞既进行有氧呼吸也进行无氧呼吸;d 条件下细胞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吸收的氧气相等,说明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11【详解】由表格信息可知,a 条件下细胞无氧呼吸产生二氧化碳,而产生二氧化碳的无氧呼吸过程不产生乳酸,A 错误;b 条件下有氧呼吸吸收的氧气的相对值是 3,释放的二氧化碳也是 3,则消耗的葡萄糖是 0.5,无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则是 83=5,则消耗的葡萄糖是 2.5,因此该条件下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比有氧呼吸多,B 错误;c 条件下,O 2吸收量为 4,CO 2释放量为 6,

26、计算可得,仍然有 3/5 的葡萄糖进行的是无氧呼吸,而 d 条件下的 O2吸收量和 CO2释放量相等,只进行有氧呼吸,C 错误;d 条件下细胞只进行有氧呼吸,产生的二氧化碳全部来自线粒体,D 正确。故选 D。【点睛】识记无氧呼吸和有氧呼吸反应物与生成物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关键。20. 如图是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不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不动,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无氧呼吸C. 假设装置一中的液滴左移,装置二中的液滴右移,说明酵母菌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D. 假设装置一和装

27、置二的液滴均不移动,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或只进行无氧呼吸【答案】D【解析】装置一中 NaOH 能吸收二氧化碳,如果液滴左移说明消耗了氧气,进行有氧呼吸,装置而中清水不动,说明气体量没有变化,说明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A 正确;一中液滴不动,说明不消耗氧气进行无氧呼吸,二中液滴右移,说明只进行无氧呼吸,B 正确;一中左移,说明进行有氧呼吸,二中右移说明进行无氧呼吸,整体上既进行有氧呼吸又进行无氧呼吸,C 正确;装置一和装置二液滴都不动,酵母菌可能已经死亡,D 错误。【考点定位】探究细胞呼吸方式【名师点睛】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实验装置欲确认某生物的呼吸类型,应设置两套呼吸装置,如图所示(以发芽种

28、子为例):12实验结果预测和结论:实验现象装置一液滴 装置二液滴结论不动 不动 只进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或种子已死亡不动 右移 只进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 右移 进行有氧呼吸和产生酒精的无氧呼吸左移 不动 只进行有氧呼吸或进行有氧呼吸和产乳酸的无氧呼吸21.已知某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是 25和 30,如图曲线表示该植物在 30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调节到 25条件下(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 ,从理论上讲,图中相应点的移动分别是A. a 点上移,b 点左移,m 值增加13B. a 点不移,b 点左移,m 值不变C. a 点上移,b 点右移,m 值下降D.

29、a 点下移,b 点不移,m 值增加【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a 表示呼吸作用强度,b 表示光补偿点,m 表示最大净光合速率。曲线表示该植物在 30时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并且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 25和 30,若原有条件不变,将温度调到 25,则光合速率加快,呼吸速率下降。【详解】由分析可知,图中 a、b、m 三点分别表示细胞呼吸强度、光补偿点和最大净光合速率。据题意,由于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酶的最适温度不同,当温度由 30降到 25时,细胞呼吸强度降低,a 点上移;光合作用强度增大,故 m 值增大;b 点表示光合作用强度=细胞呼吸强度,在

30、25时细胞呼吸作用强度降低,在除光照强度外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要使光合作用强度仍然与细胞呼吸强度相等,需降低光照强度以使光合作用强度减弱,即b 点左移。综上所述, A 正确, BCD 错误。故选 A。22.在证明 DNA 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赫尔希和蔡斯分别用 32P 和 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在下图中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脱氧核苷酸由磷酸、脱氧核糖和含氮碱基组成,P 元素存在于磷酸部位;根据氨基酸结构通式,可知 S 元素存在于氨基酸的 R 基中所以用 32P 和 35S 标记噬菌体的 DNA 和蛋白质,标记元素所在部位依次是磷

31、酸和 R 基团,A 正确。【考点定位】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23. 果蝇中,正常翅(A)对短翅(a)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红眼(B)对白眼14(b)为显性,此对等位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现有一只纯合红眼短翅的雌果蝇和一只纯合白眼正常翅雄果蝇杂交,你认为杂交结果正确的是( )。A. F1代中雌雄不都是红眼正常翅B. F2代雄果蝇的红眼基因来自 F1代的父方C. F2代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相等D. F2代雌果蝇中正常翅个体与短翅个体的数目相等【答案】C【解析】据题意推出亲本雌果蝇、雄果蝇的基因型分别为 aaXBXB、AAX bY,子代 F1的基因型分别为AaXBXb、AaX

32、 BY,因此 F1中雌雄果蝇都为红眼正常翅,A 选项错误;F 1中雌雄果蝇之间自由交配产生 F2,由此推出 F2的雌果蝇的基因型为1AAXBXB2AaX BXB1aaX BXB1AAX BXb2AaX BXb1aaX BXb,其中正常翅与短翅的比例为31,故 D 选项错误;F 2的雄果蝇的基因型为1AAXBY2AaX BY1aaX BY1AAX bY2AaX bY1aaX bY,故雄果蝇中纯合子与杂合子之比为44,故 C 选项正确;由于红眼基因、白眼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所以所有雄果蝇中的红眼基因或白眼基因只能来自母方,故 B 选项错误。【考点定位】本题考查的是两对等位基因的杂交组合。24.

33、某家族有甲、乙两种罕见的单基因遗传病,其中一种是伴性遗传。不考虑家系内新发生的基因突变。每 10000 个人当中有 1 个乙病患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病为伴 X 染色体显性遗传,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B. 7 号个体表现正常,是父亲减数分裂产生染色体数目异常的精子所致C. 若 5 号与 6 号个体再生一个女儿,女儿可能有 4 种基因型D. 若 10 号个体与当地一表现正常男性结婚,生育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大约是 1/400【答案】B【解析】15据图分析,图中 6 号是患乙病的女性,而其父母都不换乙病,因此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则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甲病为伴性遗传,又因为 6 号患甲病

34、,而其儿子 11 号正常,说明不是伴 X 隐性遗传病,则甲病为伴 X 显性遗传病,A 正确;7 号个体表现正常,是由于父亲减数分裂过程中发生了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构的变异,产生了不含致病基因的 X 精子,B 错误;6 号基因型为 bbXAXa,5 号基因型为 B_XaY,则他们再生一个女儿,女儿可能有22=4 种基因型,C 正确;每 10000 个人当中有 1 个乙病患者,假设其双亲都是杂合子的概率为 X,则 X2/4=1/10000,则 X=1/50。10 号基因型为 BbXAXa,表现正常男性基因型为1/50BbXaY,他们生育一个两病兼患孩子的概率大约是 1/501/41/2=1/400,

35、D 正确。【点睛】本题的难度较大,首先根据典型特征判断乙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再结合题干信息和图形判断乙病的遗传方式,进而写出相关个体的基因型,做出正确的计算。25. 将基因型为 Aa 的玉米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并分成两组, (1)一组全部让其自交;(2)二组让其自由传粉。一、二组的植株上 aa 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分别为( )A. 1/9 1/6 B. 3/8 1/9C. 1/6 5/12 D. 1/6 1/9【答案】D【解析】基因型为 Aa 的水稻自交一代的种子全部种下,待其长成幼苗后,人工去掉隐性个体,则AA 占 1/3,Aa 占 2/3;配子概率是

36、 A=2/3、a=1/3因此组全部让其自交,植株上 aa 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1/30+2/31/4=1/6;组让其自由传粉,植株上 aa 基因型的种子所占比例为 1/31/3=1/9。【考点定位】基因分离规律26.荠菜的果实形状有三角形和卵圆形两种,该性状的遗传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将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荠菜和纯合的结卵圆形果实荠菜杂交,F 1全部结三角形果实,F 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15: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对 F1测交,子代表现型的比例为 1:1:1:1B. 荠菜果实形状的遗传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 纯合的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的基因型有四种D

37、. 结卵圆形果实荠菜自交,子代植株全结卵圆形果实【答案】D16【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意:F 2中三角形:卵圆形=15:1,而 15:1 实质上是 9:3:3:1 的变式,可以推知,P:AABBaabbF 1:AaBbF 29A_B_:3aaB_:3A_bb:1aabb=(9:3:3)三角形:1 卵圆形=15:1F 1测交后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三角形果实:卵圆形果实=(AaBb:aaBb:Aabb):aabb=(1:1:1):1=3:1。由 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结三角形果实植株:结卵圆形果实植株=15:1,可知卵圆形果实为双隐性,F 1为双杂合,所以 F1测交子代比例为 3:1,A 错误;由于

38、15:1 是 9:3:3:1 的变形,所以遵循自由组合定律,B 错误;F 2中纯合子一共四种,其中卵圆形是纯合子,所以结三角形果实的纯合子有三种,C 错误;卵圆形为双隐性,自交子代全是卵圆形,D 正确。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名师点睛】双杂合的 F1自交和测交后代的表现型比例分别为 9331 和1111,但如果发生下面 4 种特别情况时,可采用“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推断比值如下表:序号条件(内在机理) 自交后代比例 测交后代比例1存在一种显性基因(A 或B)时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961 12197 132A、B 同时存在时表现为一种性状,否则表现为另一种性状 即 A_bb

39、、aaB_、aabb 个体的表现型相同934 1123aa(或 bb)成对存在时,表现双隐性性状,其余正常表现即 A_bb 和 aabb 的表现型相同或 aaB_和 aabb 的表现型17相同151 314只要存在显性基因(A 或B)就表现为同一种性状,其余正常表现 即 A_B_、A_bb 和 aaB_的表现型相同27. 甲丁为某二倍体生物生殖器官中的一些细胞分裂图,下列相关判断正确的是A. 若图中所示细胞分裂具有连续性,则顺序依次为乙丙甲丁B. 甲、乙、丙、丁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组数目依次为 4、2、1、1C. 若乙图中的基因组成为 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 AaBbD. 乙是初级精

40、母细胞或初级卵母细胞,丁可能为卵细胞【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示分析可知,顺序依次为甲乙丙丁,A 错误;甲细胞有 4 个染色体组;乙细胞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细胞上面两条染色体构成一组染色体组,下面两条构成一组染色体组,共有 2 个染色体组;丙细胞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前期,无同源染色体,两条染色体只构成一组染色体组;丁细胞中两条染色体是非同源染色体,构成 1 个染色体组,B 正确;若乙图中的基因组成为 AAaaBBbb,则丁的基因组成为 AB 或 ab 或 Ab 或aB,C 错误;乙的细胞质不均等分裂,只能表示初级卵母细胞,D 错误。考点:本题考查了细胞分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

41、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问题的能力和从题目所给的图形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28.果蝇红眼对白眼为显性,控制这对性状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果蝇缺失 1 条号染色体18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 2 条则致死。一对都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红眼果蝇杂交(亲本雌果蝇为杂合子) ,F 1中A. 白眼雄果蝇占 1/2 B. 红眼雌果蝇占 1/4C. 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1/4 D. 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1/4【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题意亲本基因型为 B0XAXa ( 0 代表缺失),B0X AY ,根

42、据一对基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子代中白眼雄果蝇 XaY 占 1/4,红眼 XAY 雄果蝇占 1/4,红眼雌果蝇 XAXa占 1/4,红眼雌果蝇 XAXA占 1/4,由于果蝇缺失 1 条号染色体仍能正常生存和繁殖,缺失 2 条则致死,所以号染色体正常的 BB 占 1/3,所以号染色体缺失一条的 B 占 2/3,雄果蝇中白眼占1/2。【详解】根据分析可知,F 1白眼雄果蝇占 1/4,红眼雌果蝇占 1/2,AB 错误;染色体数正常的红眼果蝇占 1/33/4=1/4,C 正确;根据自由组合定律,缺失 1 条号染色体的白眼果蝇占 1/42/3=1/6,D 错误。故选 C。【点睛】先根据题意写出亲本的染色体

43、组型和基因型,然后按照基因自由组合定律写出后代的基因型,根据题干给出的致死现象,判断后代个体的染色体组型和表现型及比例关系。29.人的 XXY 三体发育成男性,但果蝇的 XXY 三体发育成雌性,结合人和果蝇的性染色体组成产生的遗传效应可以判断,人和果蝇性别决定差异在于 ( )A. 人取决于 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 Y 染色体数目B. 人取决于是否含有 X 染色体,果蝇取决于 X 染色体数目C. 人取决于是否含有 Y 染色体,果蝇取决于 X 染色体数目D. 人取决于 X 染色体数目,果蝇取决于是否含有 Y 染色体【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人的 XXY 三体发育成男性,与

44、Y 染色体有关,而果蝇的XXY 三体发育成雌性,与两个 X 染色体有关,选 C。考点分析:本题考查染色体变异的相关知识,属于对理解、应用层次的考查。1930.人类红绿色盲的基因位于 X 染色体上,秃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结合下表信息可预测,图 1 中3 和4 所生子女是BB Bb bb男 非秃顶 秃顶 秃顶女 非秃顶 非秃顶 秃顶A. 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4 B. 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1/8C. 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4 D. 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0【答案】D【解析】【分析】红绿色盲为伴 X 隐性遗传,2 号患色盲,3 号正常个体应为携带者,3 号不秃顶,但母亲秃顶(bb)

45、 ,说明 3 号一定含秃顶基因,故基因型为 BbXAXa。4 号为非秃顶的色盲男性,基因型为 BBXaY。【详解】假设红绿色盲的相关基因为 A、a,根据题意可以推出,1 号秃顶,应为 bb,2 号色盲非秃顶,则基因型为 BBXaY,所以 II-3 的基因型为 BbXAXa,II-4 的基因型为 BBXaY。两对性状分开考虑,BbBB1/2BB,1/2Bb,即女孩不秃顶,男孩有一半的可能秃顶;XAXaXaY1/4X AXa,1/4X aXa,1/4X AY,1/4X aY;由于两种性状是独立遗传的,可以推出后代中非秃顶色盲儿子的概率为 1/21/4=1/8,非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1/4,秃顶色

46、盲儿子的概率为 1/21/4=1/8,秃顶色盲女儿的概率为 0。综上所述,ABC 错误,D 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考查人类遗传病、遗传规律的运用和学生从图表中提取信息的能力。其中“秃顶”性状的遗传比较特殊,Bb 在男性和女性中的表现型不同,需要特别注意。31.如图为 DNA 分子的部分结构示意图,对该图的正确描述是20A. 每个脱氧核糖上连接一个磷酸集团 B. 图中分别代表鸟嘌呤和腺嘌呤C. DNA 复制时,解旋酶催化的形成 D. 和交替连接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答案】D【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示为 DNA 分子结构示意图,其中是磷酸;是脱氧核糖;是含氮碱基胞嘧啶;是一分子

47、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胞嘧啶构成的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氢键,、都表示含氮碱基(是腺嘌呤、是鸟嘌呤) 。【详解】由图可知,不是每个脱氧核糖上只连接一个磷酸集团,有的连接了两个磷酸基团,A 错误;由于碱基互补配对,由图可知,图中分别代表腺嘌呤和鸟嘌呤,B 错误;DNA复制时,解旋酶催化氢键断裂,C 错误;磷酸和脱氧核糖交替连接排列在外侧,构成了 DNA 分子的基本骨架,D 正确。故选 D。【点睛】识记 DNA 分子的组成和特点是解题关键。32.利用两种类型的肺炎双球菌进行相关转化实验。各组肺炎双球菌先进行图示处理,再培养一段时间后注射到不同小鼠体内。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

48、 A、B、C、D 四组B. F 组可以分离出 S 和 R 两种肺炎双球菌C. F 组产生的 S 肺炎双球菌可能是基因重组的结果D. 通过 E、F 对照,能说明转化因子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21【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可知,A 中是加热杀死的 S 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亡;B 中是 S 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C 中是 S 型细菌R 型细菌的 DNA,能使小鼠死亡;D 中是 R 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亡;E 中是 R 型细菌S 型细菌的蛋白质,由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所以 R 型细菌不能转化成 S 型细菌,不能使小鼠死亡;F 中是 R 型细菌S 型细菌的 DNA,由于 DNA 是遗传物质,

49、所以 R 型细菌能转化成 S 型细菌,能使小鼠死亡。E 组没有出现 S 型细菌,F 组出现 S 型细菌,说明转化因子是 DNA 而不是蛋白质;F 组中是 R 型细菌S 型细菌的 DNA,由于 DNA 是遗传物质,所以部分 R 型细菌能转化成 S 型细菌,但后代仍有 R 型菌;E 组中只能分离出R 型肺炎双球菌。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 B、C 和 F 组。【详解】根据分析内容可知,能导致小鼠死亡的是 B、C 和 F 组,A 错误;F 组中是 R 型细菌S 型细菌的 DNA,由于 DNA 是遗传物质,所以部分 R 型细菌能转化成 S 型细菌,但仍然含有 R 型菌,B 正确;F 组产生的 S 肺炎双球菌是 S 型肺炎双球菌的 DNA 与 R 型菌遗传物质重组的结果,即基因重组的结果,C 正确;F 组中转化出了 S 型菌,而 E 组没有转化形成 S型菌,故可通过 E、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