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邹城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registerpick115 文档编号:929539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75.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山东省邹城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10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1邹城二中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 10 月月考历史试卷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 100 分。考试用时 90 分钟。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 50 分)本卷共 5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5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孔子编写春秋 ,在记述历史时暗含褒贬。孟子称:“孔子成春秋 ,乱臣贼子惧。 ”朱熹则说:“圣人作春秋 ,不过直书其事,善恶自见。 ”这反映出A. 仁政观念日益深入人心B. 历史评判会影响政治行为C. 儒家干政成为治国秘诀D. 重史传统促成了社会凝聚【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历史评

2、判的问题。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对历史的褒贬、对历史的评判,而没涉及仁政观念、儒家干政、重史传统等方面的信息,选 B 是符合题意的,正确;选项 A 错在不涉及仁政观念,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儒家干政,儒家干政本身也是不合史实的,选项 C 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重史传统方面的信息,选项 D 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 B。2.儒家崇尚知仁行义的谦谦“君子” ;墨家推崇分人以财、助人以力的“兼士” ;法家则以循名责实、公正无私的“铁腕”实行者为道德极峰。这说明先秦士子A. 提倡政治参与意识B. 注重个人道德修养C. 主张规范伦理道德D. 讲究胸怀宽容博大【答案】B【

3、解析】无论是儒家、墨家还是法家,都要求人具有良好的品德,因此本题选择 B 选项。A 选项材2料没有体现这一点;C 选项错误,三纲五常是儒家思想的内容,故排除;D 选项材料没有体现,故排除。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兼士” 、道德极峰等均强调了人道德修养。3.孟子曾说,君王有重大过错,他们便加以劝阻,反复劝阻了还不听从,他们便改立君王。黄宗羲认为,设立学校,不是为了养士,更不是为了科举,要使学校成为舆论、议政的场所。由此看出两者都A. 认为民权绝对高于君权B. 指出了皇帝制度存在的弊病C. 体现出朴素的民主色彩D. 颠覆了儒家君臣关系的理念【答案】C【解析】孟子的主要意思是为了防止君主出

4、现重大过错,并没有说否定君主制度的存在,而黄宗羲的观点并没有涉及到与君主的关系,A 错误;孟子主张君主如果不听劝阻就改立君主,但并没有说出君主制存在哪些弊端,黄宗羲也没有指出君主制的弊端另外,孟子时期中国还没有皇帝。B 错误;孟子的观点体现了对君主的制约,黄宗羲的思想体现了世人要成为政治的主体,二者都体现了朴素的民主色彩,C 正确。材料中并没有强调明显高于君权,体现的意思是明确要与君权相结合,作为君主权力的补充,错误。点睛:明清之际的思想家,从儒家思想中吸取有意的营养,构筑出具有时代特色的思想体系;民主思想对封建专制起了一定的冲击作用,但是当时没有形成一股思想解放潮流。4.春秋战国时期,孔子主

5、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 ,孟子认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仇” 。汉代,董仲舒强调“委身致命” 、 “善皆归君,恶皆归于臣” 。这种对君臣关系认识的变化表明,汉代儒学( )A. 比先秦儒学更加哲学化 B. 与先秦儒学有着本质的区别C. 植根于先秦儒学的传统 D. 是对先秦儒学的取舍与创新【答案】D【解析】先秦时期,孔子对于君主是“事君” ,孟对于君主态度是“民贵君轻” ,而董仲舒对于君主是绝对服从。可见,汉代儒学思想是对先秦儒学进行了取舍和创新,故 D 项正确;哲学化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儒学不管是汉代和先秦时期本质相同,故 B 项错误;汉代3儒学是对传统儒学的发展,故 C

6、项错误。5.朱熹反复提到:“洒扫应对进退之节,爱亲敬长隆师亲友之道,皆所以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 。王阳明则强调: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 ,同样可以成为圣人。从中可以得知A. 儒学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B. 儒学呈现出世俗化特点C. 伦理道德是儒学的主要内容D. 成圣是理学的终极目标【答案】B【解析】朱熹认为日常行为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本,王阳明都认为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成就圣人,说明二者的思想都注重人们的日常行为,呈现出世俗化特点,故 B 正确;明末清初思想家提倡“经世致用” ,排除 A;C、D 材料没有体现,排除。6.李贽的藏书是评述历史人物的著作。其中的世纪部分,讲

7、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如西楚霸王项籍篇题为“英雄草创” ,王莽篇题为“篡弑资贼” 。该书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思想A. 反对思想束缚提倡独立思考B. 突破传统改革史书编撰体例C. 破除传统等级观念反抗权威D. 以史为据实事求是评价历史【答案】A【解析】“其中的世纪部分,讲述的是朝代更替以及帝王个人活动。他将陈胜、公孙述(东汉末年军阀)等列入书中,且每篇都标有名目以示褒贬”表明李贽主张独立思考,不以前人之是非拘囿今人思想,故 A 正确;B、D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材料无法体现“破除传统等级观念” ,排除 C。7.有学者认为

8、:“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对明末道德人心危机的坚强回应。他们不约而同地批评程、朱、陆、王他们全部的哲学努力,既不是什么启蒙,也不是对理学的接着讲,而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4归。 ”从中可知A. 理学不利于约束道德人心B. 清代儒学回归孔孟本源C. 理学失去了传统主流地位D. 儒学在危机中努力重建【答案】D【解析】据材料“清初三大儒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哲学思想是扬弃或终结理学,以呼唤儒家基本价值观念的重新回归”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理学主张三纲五常,能够约束道德人心,故 A 项错误;清代儒学不是简单的回归孔孟本源,而是继承与发展,故 B 项错误;

9、清代理学仍然处于传统主流地位,故 C 项错误;材料反映了清代儒学对传统儒学的批判继承,在危机中努力重建,故 D 项正确。故选 D。8.唐代的印刷品主要为儒、佛、道德经典。宋代印刷的文献,则无所不包:史地、方术、诗文、戏曲、医学、方剂造成这一变化的关键因素是A. 商品经济的发展 B. 文化教育的兴盛C. 重文轻武的政策 D. 印刷成本的降低【答案】D【解析】宋代时期由于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和推广,导致印刷成本降低。故答案为 D 项。从宋代所印刷文献来看,其他三项不能反映,排除 ABC 项。点睛:本题抓住时间信息“宋代” 。宋代以前的雕版印刷术每印一种书就要雕刻一回板,耗费的人力物力相当可观。北宋毕昇

10、发明活字印刷术,字模可以多次使用,减少了印刷成本。据此作出正确选择。9.许仙与白蛇的故事,最早见于唐人小说白蛇记 。经宋话本的发展,到明末时,不仅内容与唐宋传奇有本质的差异(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 ,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A. 封建制度日益衰落B. 社会风气渐趋败坏C. 市民价值观念变化D. 社会主流思想改变5【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 、 “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等信息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推动了市民阶层的壮大,有利于市民文化的兴起,推

11、动了市民价值观念变化,C 项正确。材料强调市民价值观念变化,与封建制度日益衰落无关,排除 A。材料没有涉及社会风气渐趋败坏,而是强调市民价值观念变化,排除 B。理学是社会主流思想,没有发生变法,排除 D。点睛: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文化,需要掌握市民文化的特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由神怪故事变为反对封建礼教、追求婚恋自由的故事” 、 “而且主人公身份也由仕宦子弟,一变而为生药铺主管了” ,结合市民文化的特点即可得出答案。10.有人认为, “篆”代表了远古时期的人们对大自然(天)的敬畏感,所以篆字图形犹如天上的星辰;隶书则代表了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对大地广袤的思考;而楷书出现的时期就是

12、被认为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其意在说明A. 古代书法具有“天人感应”的精神内涵B. 社会进步推动了古代人文意识的发展C. 三种字体演变是古代对科学发展的认识D. 楷书演绎了古代的理性思维的科学精神【答案】B【解析】材料是将汉字的演变与我国古代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联系起来,并非表现“天人感应” ,故 A 项错误。汉字的演变反映我国古代人民关注的重点由神灵转向自然和人本身。故 C 项错误,B 项正确。材料只提到楷书,没有全面反映材料和说清材料意图,故 D 项错误。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书法。解答本题要注意两个问题,一是要全面反映三个阶段的变化,二是理解人文精神,指以人为中心,体现人的价值与尊

13、严,而材料中“人开始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环境” “人类自身开始觉醒的时期” ,正体现了这一精神。11.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但是,法律的正义与道德正义不尽相同。法律的正义是“诉讼正义” ,是指通过法律机器的正常运转而获得的后果或判决。这表明柏拉图认为A. 法律与道德两者相辅相成B. 法律正义是一种程序正义6C. 只有法律能保障杜会公道D. 法律正义服务于道德正义【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对于柏拉图来说,当人的恶性膨胀时,就只好服从外在的权威,这个外在权威就是法律,法律作为一种社会行为准则,它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因此,法律是维护正义的一种手段和方式,由此可以判

14、断法律正义是为道德正义服务的,故 D 项正确;法律正义是为道德正义服务的,因此法律和道德不是相辅相成的,故 A 项排除;材料“法律是一种社会行为准则,是公道与正义的标志”说明 B 项不符合题意;C 项说法绝对,排除。12.文艺复兴思想家主张人追求财富和现世的幸福,启蒙思想家考虑“要寻求一种结合的形式,使它能够以全部共同的力量来防御和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身和财富。 ”从中可以看出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A. 构建民权政府B. 批判神权统治C. 鼓吹人性解放D. 主张平等自由【答案】A【解析】启蒙思想家思考的问题与文艺复兴时期相比,突出强调了构建理性王国来保护每个结合者的人

15、身和财富,故选 A;BD 项是共同点,不符合题意,排除;C 项是不同点,但与题干材料无关,不符合题意,排除。点睛:本题考查启蒙运动,启蒙思想家为将要取消封建制度的新社会提出了种种设想,虽然对未来的政体设计上有所差异,但都主张实行宪政民主、三权分立、人权自由、公民平等、法律至上等。13.14 世纪晚期起,英国牛津大学神学教授威克利夫等人不顾教会禁令,将圣经译成英文,并大量选用人们熟悉的日常生活用语,使英文圣经广为传播。这一行为A. 强化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 B. 有利于摆脱教会的精神控制C. 促使宗教融入民众日常生活 D. 冲击了君权神授的专制思想【答案】B7【解析】根据题干可知,威克利夫“将圣

16、经译成英文” ,其做法冲击天主教会的权威,有利于摆脱教会的精神控制,B 项正确。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强化了普通民众的宗教信仰,而是迎合了普通民众信仰的需要,排除 A。C 项说法错误,这种做法有利于拉近宗教与平民的联系,排除。题干信息无法体现冲击君权神授的专制思想,排除 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14.法国国王路易十六的皇后奥地利公主玛丽安东内特酷爱文艺。她把戏剧费加罗的婚礼挪到国王眼皮子底下演出。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这反映了A. 法国启蒙运动自上而下全面展开B. 统治者一定程度上接受理性哲学C. 路易十六的开明缓

17、和了阶级矛盾D. 统治者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答案】B【解析】根据“该戏剧描绘的是启蒙哲学最痛恨的那个封建等级观念,实际上是攻击统治阶层。而国王也不觉得这有什么了不起。 ”表明国王对反封建等级制度、攻击统治阶级反应不强烈,说明一定程度上接受启蒙运动的理性哲学,不能说明推动启蒙哲学的广泛传播,B 正确,D错误;A 材料无法体现,排除;启蒙运动时期,法国的阶级矛盾很尖锐,C 错误。15.“神学当然还有根深蒂固的威力,但是十七世纪的神学却有了双重性格 ;除了继续充当上帝存在的卫护士之外,它还需要论证上帝的存在与自然秩序的一致性。 ”这说明A. 科学思维影响社会进步B. 封建神学受到严重冲击C. “

18、理性王国”成为共识D. 教会支持自然科学发展【答案】A【解析】材料神学“还需要论证上帝的存在与自然秩序的一致性”说明上帝被认为是理性的化身,理性思维能够认知自然秩序,表明理性主义和自然科学的发展能促进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社会进步,A 项正确;材料“神学当然还有根深蒂固的威力” “继续充当上帝存在的卫护8士”等信息,不能说明神学受到严重冲击,B 项错误;“理性王国”是资产阶级的政治目标,与神学目标不一致,C 项错误;材料虽说明神学受到科学思维的影响,但不能证明教会支持自然科学发展,D 项错误;点睛:问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材料认为神学必须要找到证明上帝存在的自然理论依据,这体现的其实就是启蒙运动宣扬的

19、科学的内容说明受到了科学思维的影响。16. 季路问事鬼神, (孔)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敢问死, (孔)子曰:“未知生,焉知死?”这段材料反映了我国的早期儒家思想( ) 。A. 极为强调等级名分制度 B. 密切关注社会现实人事C. 大力提倡古典民本思想 D. 不承认矛盾的存在力求回避矛盾【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材料中的言论说明孔子反对盲目崇拜鬼神,更反对不把人世间的事情做好而把时间、精力、金钱都花费在敬奉鬼神上面,提倡关注社会现实人事,所以本题答案选 B,A、C、D 与材料不符。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儒家的

20、思想。17. 墨子尚贤云:“以德就列,以官服事,以劳殿赏,量功而分禄。故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举公义,辟私怨。 ”这句话体现的思想是( )A. 兼爱非攻 B. 以民为本C. 以德治国 D. 公正至上【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兼爱非攻虽然是墨家的主张,但是材料中没有体现,故 A 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以民为本,故 B 项错误;材料提到了德,但是不够全面,故 C 项错误;本题主张以德能劳功等为依据选贤举能结合“举公义,辟私怨” ,故 D 项正确。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墨家18.钱穆先生认为:“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两方面。 ”下列朱熹的观点

21、中最有可能体现“理”有“科学”之含义的是A. “仁”是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B. 通过“格物”获得知识C. “三纲五常”是道德的价值内涵9D. “正君心”才能天下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题干“朱子之所谓理,同时即兼包有伦理与科学之两方面。 ” ACD 不对,这三项体现的是伦理道德方面;B 符合,体现了朱熹的认识论:“物”指天理、人伦、圣言、世故。 “格物致知”强调通过读书、学习、考察等方法探究理,体现了认识方法上有一定的科学性。故选 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朱熹的思想19. 王夫之在批评某位思想家时说:“窃佛老之旨,游心于虚无,而招致亡国之祸!”省略处为( )A. 程

22、颢 B. 王阳明C. 董仲舒 D. 黄宗羲【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抓住材料关键信息,给予历史事物正确认知和准确判断的能力。根据题干材料关键信息“游心于虚无” ,即体现心学范畴主张。分析、判断选项,可知:ACD 所示的三个思想家均不是心学家,排除。B 项,王阳明是心学的集大成者,符合史实和题意,本题正确答案选 B。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陆王心学王阳明及其思想主张20.明末清初的傅山(16071684)在训子帖中说,在二十岁左右时, “于先世所传晋唐楷书法,无所不临(临摹) ,而不能略肖” ,偶然得到赵孟頫的墨迹, “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 。1644 年清朝

23、入主中原后,他拒仕清朝,对赵孟頫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 “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无骨” ,开始临摹颜真卿。据材料分析傅山对赵孟頫书法艺术评价不正确的A. 赵孟頫出仕元朝导致他的书法艺术水平下降B. 傅山的评价受时代变化、抗清情结、个人审美观的影响C. 赵孟頫书体特征以行书见长D. 赵孟頫前期书法特点圆转流丽,后期浅俗无骨【答案】A【解析】10依据 1644 年清朝入主中原后,傅山拒仕清朝,对赵孟頫的态度也发生了变化,赵孟頫的书法水平没有下降,故 A 项错误,但符合题意;材料中清军入关前和入关后其对赵孟頫的态度发生了变化,说明评价受所处时代变化的影响,以及入关之后抗清的需求,故 B 项正确,但不符

24、合题意;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赵孟頫书体特征以行书见长,故 C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依据“爱其圆转流丽,遂临之” 、 “薄其为人,痛恶其书浅俗无骨”可以得出傅山对赵孟頫书法的评价为前期:圆转流丽;后期:浅俗无骨,故 D 项正确,但不符合题意。21.李泽厚先生认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荣华富贵、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以下作品符合该观点的是A.B. C. 11D. 【答案】B【解析】据材料“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 西游记属于了浪漫主义作品,没有

25、对封建统治阶级“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故 A 项错误;红楼梦揭露和批判了以宁荣二府为代表的贾、史、王、薛四大封建家族,预言了封建统治必然灭亡的趋势,符合题意,故 B 项正确;三国演义描写了东汉末年三国的发展演变,也没有批判封建统治阶级的主题,故 C 项错误;封神演义以周室讨伐商纣的历史为背景,描写了诸仙斗智斗勇、破阵斩将封神的故事,也不符合题意,故 D项错误。故选 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是紧扣材料关键信息“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幽隐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同时学生应该熟练掌握各个文学名著的内容、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对选项进行逐一分析判断,得出正确答案。22.苏格拉底认为:“正义和其他一

26、切德行都是智慧智慧的人总是做美而好的事情,愚昧的人则不可能做美而好的事情。 ”下列各项是对这一观点的分析,其中比较恰当的是A. 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B. 完全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C. 强调理性,否认绝对权威D. 认同人的理智本性和道德本性是统一的【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苏格拉底认为有知识的人才能拥有德行,有德行的人才能做美好的事,故认同人的理智本能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D 项正确。智者学派是倾向于相对主义和主观主义,而苏格拉底是批判这种现象,排除 A。智者学派是从个人角度和利益出发,追求功利,且 B 项中的“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否认绝对权威,而是强调

27、苏12格拉底认同人的理智本能和道德本性是同一的,排除 C。23. “希腊神与人同形同性,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 。与此现象直接相关的因素是古希腊( )A. 民主政治发达 B. 商品经济发达C. 受东方文化影响 D. 人文主义思想盛行【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旨在考查正确解读材料的能力。题目中的信息“以人为神的形象,以人的精神承认为神”体现了肯定了人的价值的人文主义思想,故本题应选D 项;题目中未涉及古希腊民主政治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概况,故排除 A、B 两项;受技术因素的制约,古希腊并未与同时代的东方发生联系,故排除 C 项。24.20 世纪最深刻的

28、科学革命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这两个理论的共同之处有突破了经典物理理论否定了传统狭隘观念论证了质能转换关系扩大了人类认识领域A. B. C. D. 【答案】C【解析】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是近代物理学的革命,突破了经典物理理论,故正确;同时也否定了传统狭隘观念,故正确;爱因斯坦的相对论论证了质能转换关系,而量子力学没有,故错误;量子力学和相对论的建立都将认识领域由宏观世界深入到了微观世界,故正确。故 C 项正确。25.阅读17 世纪以来主要科学成果情况表 ,下列对材料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科技成就 基础研究年 应用研究 生产推广 AB 年差 BC 年差 AC 年差13代(A) 年代(B)

29、年代(C)蒸汽机 1687 1711 1776 24 65 89发电机 1831 1888 1889 57 1 58计算机 1936 1946 1946 10 0 10A. 从发明到生产推广的年限越长科技含量越高B. 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C. 科技成就以科学理论重大突破为基础D. 科学发展对人类社会生活影响越来越大【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题干中的表格主要列举了三次工业(科技)革命一些重要发明成果的研究年限、生产推广年限,反映了科学成果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越来越快、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越来越短。A 项说法较绝对;C 项第一次工业革命时期的科学成果都是技术进步推动的,与科学理

30、论重大突破无关;D 项与题意无关。故选 B 项。考点: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辉煌人类文明的引擎、交通通信技术的进步三次科技革命【名师点睛】三次科技革命,尤其是前两次科技革命在高考中的复现率很高。高考对两次工业革命的考查主要集中在其产生的条件、特点、影响上。2015 年高考课标卷和 2015年高考四川文综卷都从影响的角度进行考查。预计在 2016 年高考命题中,仍有可能从两次工业革命的条件、特点、影响等角度考查,题型选择题和非选择题都有可能。26.西方学者认为,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诸民族的文化走向,在当时的中国

31、最具典型意义的现象是14A. 诸子并立、百家争鸣B. 以法为教、焚书坑儒C.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D. 崇儒尚佛,兼收并蓄【答案】A【解析】本题材料“公元前 6 世纪至公元前 3 世纪是人类文明的“轴心时代” ,人类首次觉醒,理性思维所创造的精神文化决定着其后民族的文化走向”反映了中国处于春秋战国时期,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的文化领域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现象是百家争鸣,因此选 A。B 是秦朝时期;C 是西汉时期;D 是唐朝时期。27.孔子家语观思中记载:“汝以民为饿也,何不告白于君,发仓廪以赈之?而私以尔食馈之,是汝明君之无惠,而见己之德美矣。 ”对这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孔子反对对饥民实施救助孔子

32、将民生问题政治化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充分体现了孔子“仁”的思想A. B. C. D.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孔子没有反对对饥民实施救助,而是将救助与君主德政联系起来,错误,排除 AD。孔子将救助与君主德政联系起来,显然将民生问题政治化,正确。孔子认为不同的人的救助体现出的意义是不同的,显然认为谁去救助也是有等级之分的,这体现了孔子的等级观念,正确。救助能体现孔子仁的思想,但夹杂了等级观念和政治元素,所以用“充分”两个字不恰当,错误,排除 C。所以正确,选 B。28.下面是儒家思想在古代的发展情况示意图。下列对 a、b、c、d 四处出现起伏的原因的分析正确的是15A. a 处处于低潮受

33、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B. b 处处于高潮是受秦朝焚书坑儒的推动C. c 处处于低潮是受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思想的冲击D. d 处处于高潮是受明清时期批判思想的推动【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图表信息的能力,结合儒学在中国发展的阶段特征可知 d 处表述错误,d 处是儒学发展的又一高峰,应是宋明理学的发展;A、B 选项两者描述应该互换才正确,只有 C 选项符合题意要求,表述正确符合史实。点睛:解答本题的时候可以结合图表中下面的时间轴来分析判断。本体比较容易的一点就是给出了具体的时间段限,比如秦汉之间很明显就是焚书坑儒,宋明时期的就是宋明理学,由此就可以得出正确答案。2

34、9.“大一统的封建帝国需要这样一种宗教:用统一的神权来神化君权,用祖先崇拜来巩固宗法等级制度,用天定的禁欲主义清规戒律来束缚民众,用教主崇拜来管制思想经历两次改造,儒家变为儒教,孔子抬高为被崇拜的偶像。 ”使“儒家变为儒教”的两次改造指的是孟子主张施行“仁政” ;荀子提倡“仁义”和“王道”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A. B. C. D. 【答案】C【解析】16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 ”君权神授” “三纲五常”确立了儒学独尊的的地位,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则把理学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属于“儒家变为儒

35、教”的两次改造,本题只有选 C 才是符合题意的,正确。30.朱子家训中有“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 ”材料体现了A. 士人的道德观念增强B. 人臣为君父的忠君思想C. 强调读书的社会责任感D. 士人对科举的执着追求【答案】C【解析】“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体现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故 C项正确;“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并未体现出道德观念,也未体现出忠君思想,故 A、B 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读书人对科举执着追求的是程朱理学的出现,故 D 项错误。31.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孰知今日之清谈,有甚于前代者?昔之清谈谈老庄

36、,今之清谈谈孔孟。不习六艺之文,不考百王之典,不宗当代之务,举夫子论学论政之大端一切不问以明心见性之空言,代修己治人之实学。 ”这段论述表明顾炎武A. 痛恨孔孟学说清谈误国B. 正确指出了明朝灭亡的根源C. 认为佛学不能经世致用D. 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顾炎武反对不结合实际而谈理论,强调结合实际进行研究,主张经世致用,D 项正确。材料多次强调“清谈” ,反对不结合实际而谈理论,但并非痛恨孔孟学说本身,排除 A。材料反对不结合实际而谈理论,强调结合实际进行研究,这并不是明朝灭亡的根源,排除 B。材料没有涉及佛学,而是强调主张经世致用反对理学空谈,排除 D。32

37、.著名学者黄仁宇曾说:“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17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材料意在说明明朝A. 缺乏社会变革的新经济因素B. 僵化的程朱理学钳制了国人的思想C. 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D. 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可知,社会环境压制人性的发展,阻碍社会的发展,结合李贽生活在明朝中后期的史实可以知道,

38、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C 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社会环境,而不是经济因素,且当时已经产生资本主义萌芽,排除 A。材料强调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而不是僵化的程朱理学钳制了国人的思想,排除 B。材料强调专制的社会环境压制人性发展,而不是闭关锁国导致中西文化的隔绝,排除 D。点睛:抓住题眼在解题中的关键作用,所谓“题眼” ,就是一道题中最核心的部分,比如说一个词语或者一个字,一句话等。本题考查明代君主专制的加强对思想、社会的消极影响,本题的题眼是“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 ,根据对题眼的了解,逐一分析材料和选项即可知道答

39、案。33. 英国著名科学家李约瑟博士认为,中国宋代的文化和科学 “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 ,“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最能支撑李约瑟这种说法的主要依据是A. 中国古代应用数学体系的形成B. 中国四大发明的发展与定型C. 创造出世界上最早的优秀历法D. 中医药学的系统著作的诞生【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考任何一种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它的焦点就在宋代。不管在应用科学方面或在纯粹科学方面都是如此”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宋代是中国四大发明的发展与定型时期,故

40、 B 正确。中国古代应用数学体系的形成,属于九章算术 ,在东汉,故 A 排除。世界上最早的优秀历法,属于授时历 ,在元朝,故C 排除。中医药学的系统著作的诞生,属于本草纲目 ,在明朝,故 D 排除。考点: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成就【名师点睛】四大发明是指中国古代对世界具有很大影响的四种发明。即造纸术、指南针、火药、活字印刷术。此一说法最早由英国汉学家李约瑟提出并为后来许多中国的历史学家所继承,普遍认为这四种发明对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且这些发明经由各种途径传至西方,对世界文明发展史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4.杜甫在画家刘单创作的山水屏障画

41、上的题画诗“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的创作境界颇为后世文人画家欣赏与向往。王右仲评价道:“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 ”这说明A. 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B. 唐诗的表意功能胜于文人画C. 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D. 文人画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文人画以诗入画,兼有唐诗的表意功能,故文人画追求诗画一体的意境正确,排除 B,A 项正确。材料体现诗与画相通,但不能推断中国古代艺术内容是相通的,排除 C。文人画和诗是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文人画借唐诗写意,但不是对唐诗的继承和发展,排除 D。35. 德国哲学家黑

42、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写道:“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 ”这句话旨在说明希腊文明奠定了欧洲人的A. 社会习俗B. 道德规范C. 法律秩序D. 精神基础【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 项错误,社会习俗是特定社会的产物,古代希腊文明不可能奠定近代欧洲人19的社会习俗;道德规范是调整人与人之间及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原则与规范的总和,与题意不符,排除 B 项;罗马人的法律奠定了近代法律的基础,与希腊无关,排除 C 项;黑格尔说:“到了希腊人那里,我们马上便感觉到仿佛置身于自己的家里一样,因为我们已经到了精神的园地”可知希腊政治文明对欧洲人精神层面的影响是深远的。故选 D 项。

43、考点: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文明民主政治的摇篮古代希腊希腊文明对欧洲的影响36.有学者认为,文艺复兴的倡导者和 19 世纪末的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手段都很高明。两者的“高明”之处是:A. 利用宗教反对封建思想B. 建立政党宣传政纲C. 组织团体宣传新思想D. 借助传统文化外衣【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要注意文艺复兴和维新变法时思想宣传的共同点文艺复兴是借助复兴希腊罗马文化为名宣传资产阶级新文化,而康有为则是借儒学的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思想所以两者的共同点都是借助传统文化来宣传新思想。A 与维新思想不符,BC 与文艺复兴不符,故选 D。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名师

44、点睛】文艺复兴是 1417 世纪正在形成中的资产阶级在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名义下发动的弘扬资产阶级思想和文化的运动。37.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书中说:“一个皮匠、铁匠、农民,各有各的工作和职务,但都是被授予圣职的神父和主教。 ”对此理解最准确的是A.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就是神父和主教B. 神父和主教要从各种职业的人中选举产生C.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都要信奉上帝D. 从事各种职业的人是在上帝面前权力平等的教士【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AC 两项表述逻辑错误,排除。B 项表述与材料信息不符,排除。从材料看,马丁路德认为,尽管每个人工作、职务不同,但他们都可以是“神甫和主教” ,即人人有

45、权20阅读圣经和理解圣经 ,人人都可以直接和上帝沟通,与上帝直接对话。也就是说,上帝面前人人平等,D 项正确。故选 D。38.有学者指出:“文艺复兴说到底是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尤其是意大利的一场华丽而感性的时髦风潮,宗教改革则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的一场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 ”该学者旨在强调A. 近代思想解放运动都具有地域性特征B. 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不同C. 宗教改革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D. 部分人文主义者过分追求感官享受【答案】C【解析】依据材料中“阿尔卑斯山以南的富庶世界” “是贫穷而道德严谨的北欧世界”可知反映了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地域性,但不能以此说明近代思想

46、解放都具有地域性,故 A 项排除;材料中没有对文艺复兴与宗教改革的斗争对象进行阐释,故 B 项排除;依据材料中“时毛风潮” “质朴而深刻的思想革命”等信息可得出作者更强调“思想革命” ,比“时毛风潮”更具有积极意义,即更有利于推动现代化进程,故 C 项正确;材料中没有对两者进行比较,故 D 项排除。39. “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迷信、偏私、特权和压迫,必将为永恒的真理,永恒的正义,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恩格斯这段话肯定的是( )A. 文艺复兴运动 B. 宗教改革运动C. 科学社会主义 D. 启蒙运动【答案】D【解析】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

47、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文字“思维着的悟性成了衡量一切的唯一尺度为基于自然的平等和不可剥夺的人权所排挤。 ”的含义可以判断出恩格斯是在高度评价启蒙运动的理性主义和人权主张,所以依据所学可知启蒙思想家为资本主义社会构建了美好的蓝图,答案选 D,A,B,C 皆错误。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启蒙运动启蒙运动40.班固在汉书艺文志中说,诸子百家“其言虽殊,譬犹水火,相灭亦相生也。仁之21与义,敬之与和相反而皆相成也” 这反映了诸子百家A. 在理论上求同存异B.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C. 均为稳定统治服务D. 最终达到殊途同归【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百家思想,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诸子百

48、家在理论上“譬犹水火” ,相互批驳对立,不存在找到共同点,保留不同意见,故 A 项错误;诸子百家“相生” “相成” ,有相互融合的特点,故 B 项正确;诸子百家不都为稳定统治服务,故C 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最终达到同归,故 D 项错误。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诸子百家相互融合【名师点睛】百家争鸣是历来考试的重点,复习诸子百家思想,要注意总结儒墨道法在治国方面、个人修养和哲学认识方面的主张,从人性认识、治国理念共通、价值观等角度比较共通和相反之处。41.董仲舒提出:“天亦有喜怒之气,哀乐之心,与人相副,以类合之,天人一也。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故为人主之道,莫明于在身之与天

49、同者而用之。 ”此观点()A. 为君主受命于天提供了理论保障B. 对君主行为有一定程度的约束C. 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D. 确立了儒学思想的独尊地位【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论述的是董仲舒的天人感应思想,这一思想对于君主的暴政有一定的约束作用,故 B 项正确;A 属于君权神授思想的影响;C 和 D 均属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的影响。故排除 ACD 三项。42.历史学家阎步克曾说, “汉承秦制” ,汉代统治者的方针实际是“儒表法里” 。不仅汉武帝兴功用法,任用酷吏,汉宣帝亦“所用多文法吏” ,且公然申明“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王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用周政乎!”这说明汉代A. 继承秦制,融合儒法思想 B. 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22C. 实行“德教” ,采用“周礼” D. 完全采用法家思想进行统治【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儒表法里” “本以霸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