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1送东阳马生序当堂达标题(一)一、积累运用为下列加点的字注音。(1)嗜学( ) (2)逾约( ) (3)俟( ) (4)叱咄( ) (5)皲裂( ) (6)媵人( ) (7)箧( ) (8)缊袍(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2)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3)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 ,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4)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3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1)四支僵劲不能动。_(2)同舍生皆被绮绣。_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或遇其叱咄 一食或尽粟一石 B不敢稍逾约 稍出近之C烨然若神人
2、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D礼愈至 至则无可用5根据要求默写:(1)揭示作者小时侯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 (2)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 (3)表明作者尝趋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 (4)对太学生中的其他人“烨然若神人”作者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 6下列关于文字、文学和文化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汉字是形、音、义的结合体,其形体的演变大体上经历了六个阶段: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草书。其造字法一直沿袭许慎“六书”的说法,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转注。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岳阳楼记、爱莲说、送东阳马生序 四篇文言诗文标题中的“书”、“记”、“说”、 “序”都属于古代
3、文体。C隆中对一文选自宋代司马光主编的资治通鉴一书。资治通鉴是一部编年体史书,它与战国策左传都是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D古时儿童未成年时, 不戴帽子,头发下垂,称为“垂髫”;男子到二十岁时举行2“加冠”(束发带帽),表示已经成年,后人常用“冠”和“加冠”表示男子年已二十。二、简答题7.文章从哪几方面来谈自己求学的艰难?8.“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作者真的愚笨吗?他为什么这样说?这句话和文中哪句话照应?参考答案:1.(1)sh (2)y (3)s (4)ch du (5)j n (6)y n (7)qi (8)yn2.(1)跑 稍微、稍许 (2)更加仰 慕 (3)忧虑、担心 曾经 (4)等到3.C(A 项中的“无从致书以观看”B 项里的“余立待左右”D 项里的“寒冬烈风”都与原文不符。)3.(1)“支”通“肢”(2)“被”通“披”4.A(A 项中的“或”都是“有时”之意。)5.(1)余幼时即嗜学(2)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 可曲伸 3(3)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4)以中有足乐者,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6.B(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中的“书”不是文体。)7.得书之难,叩问之难,跋涉之难,生活之难。8.不愚笨,是作者自谦的说法;旨在说明,即使愚笨,努力学习也是会有收获的。和“其业有不精,德有不成者,非天质之卑,则心不若余之专耳,岂他人 之过哉。”相照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