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unhappyhay135 文档编号:929560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山东省郯城县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9《鱼我所欲也》(第2课时)教案新人教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9鱼我所欲也教案(二)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3.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教学重点: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2.探究论证思路。教学难点:1.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教学过程】1、温故知新1.齐诵全文。2.提问重要文言词语、句子的含义。3.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课文的主要内容,那么此文是怎样阐述孟子的思想的呢?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思想世界。二、出示学习目标1.学习本文的论证方法。2.品味孟子散文的语言艺术。3.引导学生正确抉择,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三、研读课文,合作探究1.朗读课文,思考:文章的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为什么不直接提出

2、来? 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明确:“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这个论点是由“鱼”和“熊掌”的比喻引出来的。先设比喻而后提出论点,这是因为“鱼”与“熊掌”是人人皆知的美味,而“熊掌”是其中更为美者。二者不可兼得,取其中最美者合乎情理也符合逻辑。由此及彼,由浅入深,引出“生”与“义”的论题来,自然明晓。2孟子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文章是怎样围绕论点逐层论述的? 小组讨论,派代表发言。明确:提出“生与义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的论点后,首先从正面指出人之所以能“舍生取义”,是因为人皆有“欲生不为苟得,恶死有所不辟”的思想。然后再从反面说明,如果人只是欲生恶死,那

3、么什么事都可以做得出来;可是事实上,“义”超过了“生”,所以人能够不贪生,不避死。这种 羞恶之心,人人皆有,贤者更能保持而不丧失。2接着举例说明,以乞人不受不义之食为例,从正面论证“舍生取义”是人之共性。以万钟虽好也不能受为例,从反面强调了舍义取利是丧失本心。随后用一组排比句,对不辩礼义而贪求富贵的行为加以批判,并以“此之谓失其本心”收束全文,照应开头。 3.在论证论点的过程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不同的论证方法,并说明其作用?明确:( 1)道理论证。“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这是从正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

4、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避患者何不为也?”这是从反面论证义比生更珍贵。“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这是从 客观事实论证义比生更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舍生取义。(2)举例论证。“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用“贫者不受嗟来之食”的事例说明了人们把义看得比生更为珍贵,在二者不可兼得时就会舍生取义。举“万钟”为例,说明丧失本心的表现。 (3)比喻论证。“鱼,我所欲也;熊掌,亦 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

5、以生活常理为喻引出生与义无法兼顾的情况下应该舍生而取义的论点 。(4)对比论证。不吃嗟来之食和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之禄的对比,论证的舍生取义的可贵、见利忘义的可耻。探究重点语句:1.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欲”可以指哪些事情?“所恶有甚于死者”,“所恶”可以指哪些事情?明确:这里的“所欲”应指正义的事业,如 :为人民大众作有利之事,为国家建设做事,为了别人安危挺身而出等;这里的所恶”应指不正义的事。不合法不道德的事情,如:叛变国家,贪污受贿,滥用职权,杀人放火等危害国家危害人民的事。2.“本心”具体指什么?这与“舍生取义”有何联系?小组合作交流,然后派代表回答。明确:“本心”具体指“羞恶之心 ”,“

6、义”产生于“羞恶之心”,有“羞恶之心”,才会按 “义” 的原则行事,才有可能在关键时刻舍生取义。四、品味语言在孟子二章里同学们已经领会到了孟子散文的语言特色:语言自然流畅,节奏感强,富有文采 和气势。在课文中找出能够体现这些特点的句子品读。(注意比喻、对比、排比等修辞。)(学生自主学习,然后小组交流展示)明确:1.运用许多两两相对的句子,它们的句式相同,意思相近或相反。(1)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3(2)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第(1)句意思相反,第(2) 句意思相近。这些句式使行文流畅,论证严密,语气连

7、贯,气势恢弘。2.运用了比喻、对比、排比等。比喻。“舍鱼而取熊掌”是一个巧妙而贴切的比喻,它恰当地说明了在人们所喜爱的两件事物不能同时兼得的情况下,就必须择优而取。“一箪食,一豆羹”也是比喻,说明饮食对饥饿者虽然重要,但不合乎礼义也宁死不食,从而证明了“义”重于“生”,突出了主题。对比。生和义比,义比生更可贵;死与不义比,不义比死更可恶。又用假设方式与事实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人。最后用“不食嗟来之食”与“不辩礼义而受万钟”作对比,赞扬了舍生取义的精神,批判了那些只贪图荣华富贵而不顾礼义廉耻的权贵们。这就起到了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排比。“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

8、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既有助于逐层深入分析,又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和论辩力量。五、主旨探究1.孟子的舍生取义和孔子的杀身成仁观点是一致的,请结合历史事实谈谈孔孟的观点对后世仁人志士的影响。(小组讨论交流)明确:在面临生死考验时,在利益面前,要经受住考验,要舍生取义,要有羞恶廉耻之心,不要丧失了人的天性,本心 。文天祥面对元朝高官厚禄的诱惑不为所动,慷慨就义;谭嗣同在变法维新失败后,不肯逃亡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刘胡兰面对敌人的铡刀宁死也不肯泄露党的机密,献出了年轻的生命。这些民族英雄正是从孔孟的学说里汲取了巨大的精神力 量,才为民族、为祖国、为人民而舍生取义的。六

9、、拓展延伸1. 在几千年前,孟子就提出了“鱼和熊掌不可得兼”的问题和应当“舍生取义”的观点,社会面对越来越多的诱惑,面对人生的各种考验,你该如何舍生取义?明确:把“道德” 、“正义” 放在首位,勇于识别真、善、美、假、恶、丑,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不受各种各样变相的“利” 的诱惑,不去做不道德、不正义、不合法的事,做一个正直的人,品德高尚的人,一个对国家、对集体、对社会、对他人有用的人。2.我们中学生的“义”和“不义”表现在哪些方面?(只要结合实际,言之成理即可)3.课堂总结:孟子以自己的行为实践着自己的人生主张,孱弱的身躯担负着民族的大义。面对散发着孟子生命气息的文字,我们的心中充满了崇敬,但却不要认为高不可及。舍生取义,是4这样的崇高与豁达,是这样的平凡与伟大;这是男儿舍身报国的壮志雄心,这是中华儿女报效母亲的赤胆忠心,更是我 们建设和谐社会的行为准则。让我们高吟鱼我所欲也,保持自己固有的本心,谱写现实生活的舍生取义的壮丽篇章。七、布置作业1.当堂达标检测(二)2.默写鱼我所欲也 。板书设计: 鱼我所欲也孟子提出论点:舍生取义比喻论证正面:生 有甚于生不为苟得 论证过程 反面:死有甚于死有所不辟 对比论证得出结论:舍生取义举例论证不食嗟来之食、不辩礼义受万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