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

上传人:progressking105 文档编号:929836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25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山西省运城市河津二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化学上学期9月月考试卷(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山西省河津市第二中学 2018-2019 学年高二上学期月考化学试题1.下列化学反应属于放热反应的是( )A. 浓硫酸溶于水 B. 镁溶于盐酸C. 石灰石煅烧 D. Ba(OH) 28H2O 晶体与 NH4Cl 晶体混合【答案】B【解析】A、浓硫酸溶于水是物理变化,而非化学变化,故不属于放热反应,选项 A 错误;B、镁溶于盐酸发生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氢气且放出大量的热,属于放热反应,选项 B 正确;C、石灰石在高温条件下煅烧发生分解反应,属于吸热反应,选项 C 错误;D、Ba(OH) 28H2O 晶体与NH4Cl 晶体混合属于吸热反应,选项 D 错误。答案选 B。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的吸热

2、反应和放热反应。首先应该先判断是否为化学反应,再进一步判断为吸热反应还是放热反应。判断是否是发生吸热放热的反应的常见判断方法有:根据具体的化学事例判断。常见的放热反应有:所有的物质燃烧、所有金属与酸、所有中和反应;绝大多数化合反应、置换反应;少数分解、复分解反应;常见的吸热反应有:个别的化合反应(如 C 和 CO2) ,绝大数分解反应,少数分解置换以及某些复分解(如铵盐和强碱) ;根据反应条件进行判断:只有持续加热才反应的,一般为吸热反应;反之,一般为放能反应;也可通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总能量的大小来判断,若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则为放热反应,否则吸热反应。2.在 298 K、100

3、kPa 时,已知:2H 2O(g)=O2(g)2H 2(g) H 1; Cl2(g)H 2(g)=2HCl(g) H 2;2Cl2(g)2H 2O(g)=4HCl(g)O 2(g) H 3 则 H 3与 H 1和 H 2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A. H 3H 12H 2 B. H 3H 1H 2C. H 3H 12H 2 D. H 3H 1H 2【答案】A【解析】- 2 -令 2H2O(g)=O2(g)2H 2(g) H1Cl2(g)H 2(g)=2HCl(g) H22Cl2(g)2H 2O(g)=4HCl(g)O 2(g) H3根据盖斯定律,将反应反应2 即可求得反应,因此有 H3 H12 H

4、2,故 A 项正确。视频3.下列说法或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A. 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后者放出热量多B. 由“C(石墨,s)C(金刚石,s) H1.9 kJmol 1 ”可知,金刚石比石墨稳定C. 在 101 kPa 时,2 g H 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 2(g)=2H2O(l) H285.8 kJmol 1D. 在稀溶液中:H OH =H2O H57.3 kJmol 1 ,若将含 1 mol CH3COOH 与含 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放出的热量小于 57.3 kJ【答案】D【解析】A

5、、硫单质从固体变为气体是一个吸热的过程,所以将等量的硫蒸气和硫固体分别完全燃烧,前者放出热量多,故 A 错误;B、由“C(石墨)C(金刚石)H=+1.9kJ/mol”可知石墨的能量低于金刚石,所以石墨比金刚石稳定,故 B 错误;C、101 kPa 时,2gH 2 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 285.8 kJ 热量,氢气燃烧的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为 2H2(g)+O2(g)2H 2O(l)H=-285.8 kJmol-1,故 C 错误;D、在稀溶液中:H +OH-H 2OH=-57.3 kJmol,若将含 1 mol CH3COOH 与含 1 mol NaOH 的溶液混合,由于醋酸电离时吸热,所以放出

6、的热量小于 57.3kJ,故 D 正确;故选 D。4.容积固定为 3 L 的某密闭容器中加入 1 mol A、2 mol B,一定温度下发生如下反应:A(s)2B(g) C(g)D(g),经反应 5 min 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3 molL1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5 min 内 D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2 molL1 min1B. 5 min 内 A 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06 molL1 min1C. 经 5 min 后,向容器内再加入 C,正反应速率变小- 3 -D. 平衡状态时,生成 1 mol D 时同时生成 1 mol A【答案】D【解析】5min 内 C

7、的平均反应速率为 0.3/5molL1 1min1 =0.06molL1 1min1 。A. 5min 内 D的平均反应速率与 C 的相等为 0.06molL1 1min1 ,故 A 错误;B. A 为固体,无法确定A 的物质的量浓度,也就无法用 A 在定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表示反应速率,故 B 错误;C.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率不变,故 C 错误;D.平衡状态时,v 正 (D)=v 逆 (D)=v 逆 (A),所以生成 1molD 时同时生成 1molA,故 D 正确。故选 D。点睛:解答本题需要熟悉如下关系: (A)= = (C)= (D)。这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基本依据。5.将 4 mol

8、A 气体和 2 mol B 气体在 2 L 的定容密闭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经 2 s 后测得 C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6 molL1 ,现有下列几种说法:用物质 A 表示的这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为 0.3 molL1 s1用物质 B 表示的这段时间的平均速率为 0.6 molL1 s12 s 时物质 A 的转化率为 30%2 s 时物质 B 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0.3 molL1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答案】A【解析】若经 2 s(秒)后测得 C 的浓度为 0.6molL1 , 则参加反应的 A 为 1.2molB 为 0.6

9、mol 生成 C1.2mol VA=“0.3“ molL1 s1 VB=0.15molL1 s1 正确错误。2 s 时物质 A的转化率 1.2/4=0.3,正确。2 s 时物质 B 的浓度为 0.7molL1, 错误,综合后可得选A。6.同温同压下,已知下列各反应为放热反应,下列各热化学方程式中热量数值最小的是( )A. 2A(l)B(l)2C(g) H 1 B. 2A(g)B(g)2C(g) H 2- 4 -C. 2A(g)B(g)2C(l) H 3 D. 2A(l)B(l)2C(l) H 4【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相同物质的量的物质气态时所具有的能量高于液态时的能量,液态时所具有的能量

10、高于固态时的能量,反应物具有的能量越低,生成物具有的能量越高,反应放出的热越小,答案选 A。考点: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与反应热的关系7.已知(1)H 2(g)+1/2O2(g) =H2O(g) H 1=a kJmol-1(2)2H 2(g)+O2(g) =2H2O(g) H 2=b kJmol-1(3)H 2(g)+1/2O2(g)=H2O(l) H 3=c kJmol-1(4)2H 2(g)+O2(g)=2H2O(l) H 4=d kJmol-1下列关系式中正确的是( )A. ad0 C. 2a=b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

11、定 d=2c0;b=2a0;d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 b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 db0,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 a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ca0;解:A、c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 a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 ca0,故 A 错误;B、d 中生成的是液态水,热量多,绝对值比 b 气态水的大,但绝对值越大相应数值越小所以db0,故 B 错误;C、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 d=2c0;b=2a0,故 C 正确;D、燃烧反应为放热反应,H0,由系数确定 d=2c0;b=2a0,故 D 错误;

12、故选:C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反应热大小的比较,难度不大,需要注意的是 a、b、c、d 含有+/的比较的时候要带入比较8.从化学键的角度分析,化学反应的过程就是反应物的化学键的断裂和生成物的化学键的形成过程。已知键能数据如下表:- 5 -化学键 NN NH HH键能(kJ/mol) 942 391 b反应 N2(g)+3H2(g) 2NH3(g);H= 93kJmol -1。试根据表中所列键能数据计算 b 数值:A. 551 B. 437 C. 558 D. 160【答案】B【解析】N2(g)+3H 2(g) 2NH3(g)H=942 kJmol-1+b kJmol-13 391 kJmol-1

13、6= -93 kJmol-1,b=437,故答案为 B。9.已知反应 A2(g)2B 2(g) 2AB2(g) Hv(逆)B. A、B、C 三点的平衡常数一定不相同C. 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有利于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一定温度下,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入稀有气体,压强增大,平衡不移动【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曲线上的点为平衡点,则 A、B、C 三点时 v(正)=v(逆),D 点 SO3的百分含量小于平衡时含量,向正反应方向移动,D 点时 v(正)v(逆),故 A 正确;BA、B、C 三点的温度不同,则平衡常数一定不相同,故 B 正确;C由图可知,温度越高,生成物的含

14、量越低,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以加快化学反应速率,但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故 C错误;D容器体积不变,向平衡体系中通入稀有气体,反应体系中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则平衡不移动,故 D 正确;故选 C。考点:考查了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的相关知识。18.对于可逆反应 2AB 3(g) A2(g)+3B 2(g) (正反应为吸热) ,下列图象正确的是( )A. B. - 12 -C. D.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升高温度,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大于逆反应速率,图象与实际相符,故 A 错误;B、升高温度,反应速率加快,到达平衡的时间缩短,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降低,图象与实际

15、相符,故 B 正确;C、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大,图象与实际不相符,故 C 错误;D、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大,但升高温度,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减少,图象与实际不相符合,故 D 错误;故选 B。【考点定位】考查化学平衡图像【名师点晴】本题考查化学平衡移动图象问题,注意根据化学方程式的特点分析温度、压强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注意 CD 选项中采取“定一议二”原则进行分析。如 D 项中对应可逆反应 2AB3(g) A2(g)+3B2(g)H0,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反应速率加快,缩短到达平衡的时间,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正反应速率增大的更多,反应物的含量

16、减少;正反应为体积增大的反应,增大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反应物的含量增大。19.某温度下,将 2molSO2和 1molO2置于 10L 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SO 2(g)O 2(g) 2SO3(g);HT1【答案】B- 13 -【解析】试题分析:A二氧化硫起始浓度为 2mol/10L=0.2mol/L,由甲图可知 B 点 SO2的转化率为0.85,所以c(SO 2)=0.850.2mol/L=0.17mol/L,故二氧化硫的平衡浓度为 0.2mol/L-0.17mol/L=0.03mol/L,故 A 错误;B由甲图可知 A 点 SO2的转化率为 0.8,所以c(SO 2)=0.80.2mol

17、/L=0.16mol/L,则:2SO2(g)+O2(g) 2SO3(g)开始(mol/L):0.2 0.1 0变化(mol/L):0.16 0.08 0.16平衡(mol/L):0.04 0.02 0.16所以 A 点平衡常数为 K= =800,故 B 正确;C达平衡后,缩小容器容积,反应混合物的浓度都增大,正、逆反应速率都增大,体系压强增大,平衡向体积减小的反应移动,即平衡向正反应移动,故 V(正)V(逆),可以用图乙表示,故 C 错误;D由到达平衡的时间可知,温度为 T1,先到达平衡,反应速率快,温度越高反应速率越快,故 T2T 1,故 D 错误;故选 D。考点:考查化学平衡图象、化学平衡

18、有关计算、影响化学平衡移动的因素等。20.某反应 2AB(g) C(g)+3D(g)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则该反应的 H、S 应为( )A. H 0,S0 B. H 0,S0C. H 0,S0 D. H 0,S0【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 H0, S0,正向任何温度下都自发进行,A 项错误;B、 H0, S0,正向低温下能进行,B 项错误;C、 H0, S0,在高温时能自发进行,其逆反应在低温下能自发进行,C 项正确;D、 H0, S0 正向不能自发反应,D项产物;答案选 C。考点:考查自发反应21.(I)2SO 2(g)+O2(g) =2SO3(g)反应过程的

19、能量变化如图所示。- 14 -已知 1molSO2(g)氧化为 1molSO3(g)的H=-99kJmol -1请回答下列问题:(1)E 的大小对该反应的反应热_(填“有”或“无” )影响。该反应通常用 V2O5作催化剂,加 V2O5会使图中 B 点_(填“升高”还是“降低” ) 。(2)完成 SO2氧化为 SO3的热化学方程式_。(II)用 50mL0.50mol/L 盐酸与 50mL0.55mol/LNaOH 溶液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中和反应。通过测定反应过程中所放出的热量可计算中和热。回答下列问题:(1)从实验装置上看,图中尚缺少的一种玻璃用品是_。实验中能否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该用品

20、_(填“能”或“否”)(2)向盐酸溶液中加入 NaOH 溶液的正确操作是_(从下列选出)。A.沿玻璃棒缓慢倒入 B. 次迅速倒入 C.分三次少量倒入(3)用相同浓度和体积的氨水(NH 3H2O)代替 NaOH 溶液进行上述实验,测得的中和热的数值会_(填“偏大” 、 “偏小” 、 “无影响”)。(4)小明利用上述装置做实验,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是_。A.测量完盐酸的温度再次测最 NaOH 溶液温度时,温度计上残留的酸液未用水冲洗干净。B.做本实验的当天室温较高 C.大小烧杯口不平齐,小烧杯口未接触硬纸板。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E.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答案】 (1)

21、. 无 (2). 降低 (3). 2SO2(g)+O2(g) =2SO3(g) H=-198kJmol -1 (4). 环形玻璃搅拌棒 (5). 否 (6). B (7). 偏小 (8). ACE【解析】- 15 -【详解】 (I) (1)反应热为正反应活化能与逆反应活化能的差值,因此活化能的大小与反应热无关;加入催化剂改变了反应的途径,降低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所以 E 的变化是减小,图中B 点会降低;正确答案:无 ; 降低。 (2)因 1molSO2(g)氧化为 1molSO3(g)的H=-99kJmol -1,所以 2molSO2(g)氧化为2molSO3(g)的H=-198kJmol -1

22、,热化学方程式为:2SO 2(g)+O2(g) =2SO3(g) H=-198kJmol-1;正确答案:2SO 2(g)+O2(g) =2SO3(g) H=-198kJmol -1。(II) (1)根据量热计的构造可以知道该装置的缺少仪器是环形玻璃搅拌棒;铜的导热性强,易造成热量的散失,所以实验中不能用环形铜丝搅拌棒代替环形玻璃搅拌棒;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环形玻璃搅拌棒,否。(2)沿玻璃棒缓慢倒入或分多次把 NaOH 溶液倒人盛有盐酸的小烧杯中,热量散失较多,测得温度偏低,中和热的数值偏小,应一次迅速倒入;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B。(3)一水合氨为弱碱,电离过程为吸热过程,所以用氨水代替 N

23、aOH 溶液反应,反应放出的热量偏小;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偏小。(4)A.测量完盐酸的温度后,温度计没有用水冲洗干净,在测 NaOH 溶液温度时,会发生酸碱中和反应,温度计示数变化值减小,导致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正确; B.做本实验时的室温和反应热的数据之间无关,错误; C.大小烧杯口不平齐,小烧杯口未接触硬纸板,会导致一部分能量的散失,导致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正确;D.在量取盐酸时仰视读数 ,会使得实际量取体积高于所要量的体积,酸过量,可以保证碱完全反应,导致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高,错误;E.大烧杯的盖板中间小孔太大,会导致一部分热量的散失,测得中和热的数值偏低,正确;正确选项 ACE。

24、22.甲醇是一种可再生能源,具有广泛的开发和应用前景。工业上一般采用下列两种反应合成甲醇。反应:CO(g)+2H 2(g) CH3OH(g),H 1反应:C0 2(g)+3H2(g) CH30H(g)+ H2O(g),H 2下表所列数据是反应 I 在不同温度下的化学平衡常数(K):温度 250 300 350K 2.O 0.27 0.012- 16 -(1)由表中数据判断H 1_0(填“” 、 “”或“=”)反应,C0 2(g)+H2(g) CO(g)+H20(g) H 3=_(用H 1和H 2表示)。(2)若容器容积不变,下列措施可提高反应中 CO 转化率的是_(选字母)。a充入 CO,使体

25、系总压强增大 b将 CH3OH(g)从体系中分离e充入 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 d使用高效催化剂(3)写出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表达式:K=_;保持恒温恒容的条件下将反应的平衡体系各物质浓度均增加一倍,则化学平衡_(填“正向” 、 “逆向”或“不”)移动,平衡常数 K_(填“变大” 、 “变小”或“不变”)。【答案】 (1). (2). H 2 - H 1 (3). b (4). c(CH 3 OH)c(H 2 O)/ c(C O 2)c 3(H 2) (5). 正向 (6). 不变【解析】【详解】 (1)由表中数据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常数 K 减小,说明温度升高,平衡逆向进行,所以正向是放热反

26、应,即H 10;根据盖斯定律,反应-反应得:C0 2(g)+H2(g)CO(g)+H20(g)H 3=H 2- H 1;正确答案: ;H 2 - H 1。(2)a充入 CO,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平衡向正反应移动,但 CO 的转化率降低,a 错误;b将 CH3OH(g)从体系中分离,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CO 转化率增大,b 正确;c充入 He,使体系总压强增大,各物质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CO 转化率不变,c 错误;d使用高效催化剂,不能改变平衡,CO 转化率不变,d 错误;正确选项 b。(3)反应:CO 2(g)+3H 2(g)CH 3OH(g)+H 2O(g)的平衡常数k= ;保持恒温恒容

27、的条件下将反应的平衡体系各物质浓度均增加一倍,根据等效平衡理论,相当于增大压强,则化学平衡正向移动,因为温度不变,平衡常数K 也不变;正确答案:. c(CH 3 OH)c(H 2 O)/ c(C O 2)c 3(H 2) ;正向; 不变。【点睛】惰性气体对化学平衡的影响:恒温恒容条件下,原平衡体系中充入惰性气体,体系的总压强增大,体系中各气体组分的浓度不变,平衡不移动;恒温恒压条件下 ,原平衡体- 17 -系中充入惰性气体,容器容积增大,体系中各气体组分的分压减小,平衡向气体分子数增大的方向移动。23.氮化硅(Si 3N4)是一种新型陶瓷材料,它可由石英与焦炭在高温的氮气流中,通过以下反应制得

28、:3SiO 2(s)+6C(s)+ 2N2(g) Si3N4(s) + 6CO(g)(1)达到平衡后,改变某一外界条件(不改变 N2、CO 的量) ,反应速率 v 与 时间 t 的关系如图。图中 t4时引起平衡移动的条件可能是_;图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 CO 的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_。(2)若该反应的平衡常数为 K729,则在同温度下 1L 密闭容器中,足量的 SiO2和 C 与2mol N2充分反应,则 N2的转化率是_ (提示:27 2 = 729)。【答案】 (1). 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 (2). t 3t4 (3). 50%【解析】【详解】 (1)t 4时正逆反应速率都较原平衡时的速率大

29、,可升高温度或增大压强;t 6时正逆反应速率都较原平衡时的速率大,但平衡不移动,前后气体系数之和不等,只能是使用催化剂;在 t3t4时反应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 t3t4时平衡混合物中 CO 的含量最高;因此,本题正确答案是:升高温度或缩小体积, t 3t4。(2)设反应的氮气的物质的量为 x,容器的体积为 1L;3SiO2(s)+ 2N2(g) +6C(s) 6CO(g) + Si3N4(s) 起始 2 0转化 x 3x平衡 2- x 3x则平衡时氮气的浓度为(2-x)mol/L, CO 的浓度为 3xmol/L,则有:(3x) 6/(2-x)2=729,解之得 x=1,则氮气的转化率是 1/

30、2100%=50%;正确答案:50%。24.在容积为 1.00L 的容器中,通入一定量的 N2O4,发生反应 N2O4(g) 2NO2(g),随温度- 18 -升高,混合气体的颜色变深。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的H_0(填“大于” “小于” ) ;100时,体系中各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在 060s 时段,反应速率 v(N2O4)为_molL -1s-1,反应的平衡常数 K1为_(2)100时达到平衡后,改变反应温度为 T,c(N 2O4)以 0.0020molL-1s-1的平均速率降低,经 10s 又达到平衡。T_100(填“大于” “小于” ) ,判断理由是_。列式计算温度 T 时反

31、应的平衡常数 K2 =_。(3)温度 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_(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_。(4)已知:甲醇脱水反应 2CH3OH(g)CH 3OCH3(g)H 2O(g) H 123.9kJmol 1甲醇制烯烃反应 2CH3OH(g)C 2H4 (g)H 2O(g) H 229.1kJmol 1乙醇异构化反应 2CH3OH(g)CH 3OCH3(g) H 350.7kJmol 1则乙烯气相直接水合反应 C2H4 (g)H 2O(g)C 2H5OH(g)的H_ kJmol 1 。【答案】 (1). 大于 (2). 0.001 (3). 0.

32、36 (4). 大于 (5). c(N2O4)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 (6). 1.3 (7). 逆反应 (8). 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体积减小的方向移动即逆反应方向 (9). 45.5【解析】本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化学平衡。(1)升温,平衡右移,反应的H 大于 0;100时,在 060s 时段,N 2O4减少 0.060mol,- 19 -反应速率 v(N2O4)为 0.001molL-1s-1,平衡浓度: c(N2O4)=0.040mol/L, c(NO2)=0.120mol/L,反应的平衡常数 K1= =0.36。(2)T 大于 100,判断理由是 c(N2O4)降低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故温度升高。平衡浓度: c(N2O4)=0.020mol/L, c(NO2)=0.160mol/L,平衡常数 K2 = =1.3。(3)温度 T 时反应达平衡后,将反应容器的容积减少一半,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判断理由是增大压强平衡向气体物质的量减小的方向即逆反应方向移动。(4) H H1-2 H2- H3=-45.5kJmol1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 ITU-R QUESTION 2467-2009 Future bandwidth requirements for the space research service (deep space)《未来空间研究服务(深空)的带宽要求》.pdf ITU-R QUESTION 2467-2009 Future bandwidth requirements for the space research service (deep space)《未来空间研究服务(深空)的带宽要求》.pdf
  • ITU-R QUESTION 2475-2008 Radio-frequency arrangements for fixed wireless systems《固定无线系统的无线电频率安排》.pdf ITU-R QUESTION 2475-2008 Radio-frequency arrangements for fixed wireless systems《固定无线系统的无线电频率安排》.pdf
  • ITU-R QUESTION 2477-2009 Emergency radiocommunications for human space flight《人类太空飞行急救无线电通讯》.pdf ITU-R QUESTION 2477-2009 Emergency radiocommunications for human space flight《人类太空飞行急救无线电通讯》.pdf
  • ITU-R QUESTION 2484-1997 Frequency sharing between systems in the fixed-satellite service and wireless digital networks around 5 GHz《固定卫星服务系统和5千兆赫无线数字网络之间的频率共享》.pdf ITU-R QUESTION 2484-1997 Frequency sharing between systems in the fixed-satellite service and wireless digital networks around 5 GHz《固定卫星服务系统和5千兆赫无线数字网络之间的频率共享》.pdf
  • ITU-R QUESTION 2485-2008 Technical and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systems in the fixed service used for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relief《用于救灾和救灾的固定服务系统的技术和业务特点》.pdf ITU-R QUESTION 2485-2008 Technical and operational characteristics for systems in the fixed service used for disaster mitigation and relief《用于救灾和救灾的固定服务系统的技术和业务特点》.pdf
  • ITU-R QUESTION 2487-2009 Timing Information from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GNSS) and their augmentations《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定时信息增强》.pdf ITU-R QUESTION 2487-2009 Timing Information from 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s (GNSS) and their augmentations《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和定时信息增强》.pdf
  • ITU-R QUESTION 2495-2009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avionics intra-communications (WAIC)《无线通信和航空电子设备内的操作要求的技术特点》.pdf ITU-R QUESTION 2495-2009 Tech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perational requirements of wireless avionics intra-communications (WAIC)《无线通信和航空电子设备内的操作要求的技术特点》.pdf
  • ITU-R QUESTION 2497-2009 Time and frequency information from enhanced LOng Range Aid to Navigation (eLORAN)《“增强”远程导航信息的时间和频率》.pdf ITU-R QUESTION 2497-2009 Time and frequency information from enhanced LOng Range Aid to Navigation (eLORAN)《“增强”远程导航信息的时间和频率》.pdf
  • ITU-R QUESTION 2505-2009 Mobile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providing telecommunications for a large number of ubiquitous sensors and or actuators scattered over wide areas in the land.pdf ITU-R QUESTION 2505-2009 Mobile wireless access systems providing telecommunications for a large number of ubiquitous sensors and or actuators scattered over wide areas in the land.pdf
  •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