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

上传人:hopesteam270 文档编号:931467 上传时间:2019-03-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18.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江西省宜春九中2018_2019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期中试题.doc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 1 -宜春市第九中学(外国语学校)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试题卷考试时间:100 分钟 试卷总分:100 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1. “百家争鸣”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最根本的社会原因是( )A. 学派众多,并且形成学术争鸣气氛 B. 平民百姓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C. 统治者对学术、思想自由的支持 D. 社会出现大变动、大变革局面2. 管子的主题政治思想是战国中晚期齐国稷下学宫的产物;战国末年成书的吕氏春秋 ,吸收了儒、法、道家的思想,采纳了阴阳家的学说,更加突出了“杂家”的倾向。这说明战国时期( )A. 百家

2、争鸣已经走到尽头 B. 思想合流成为大趋势C. 政治学说更加多样化 D. 儒道法三家合一3. 贞观政要载,太宗“诏师古与国子祭酒孔颖达等诸儒,撰定五经疏义,凡一百八十卷,名曰五经正义 ,付国学施行” ,并作为科举考试的官方指定教科书。 五经正义的颁布基本上结束了儒学内部的派别之争。太宗这样做意在( )A. 保证儒学理论的纯正统一 B. 维护科举考试的公正公平C. 巩固维护官方的意识形态 D. 确立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4. 在中国,人们喜欢用家训的方式传承家风。读下表“唐宋家训内容的对比研究” ,解读正确的是 ( )唐宋家训内容(单位:篇) 唐 宋 1 处己(修身、励志) 37 2 勉学、治学 3

3、 29 3 睦亲(包括孝敬父母、尊敬长辈、团结兄弟) 3 14 4 治家(包括理财、管理仆从、居所安全、节葬) 6 24 5 处世(包括交友、尊师、尊敬长辈、礼仪) 5 26 6 从政 11 17 7 治国 2 4 8 女诫 5 2 9 教子原则 2 6 A. 宋朝家训“处己”数量最多是受到理学的影响B. 宋朝家训的“女诫”减少说明封建伦理的衰落C. 印刷术的进步导致了唐宋家训的数量增多D. 唐宋时期的家训已经出现了理论化的趋势5. 泰勒斯因为见到水有三态的变化,进而推想其他物质的形成也是依据相同的原理,提出“万物皆为水”的理论;苏格拉底认为“人应该节制肉身的欲望,解放灵魂,以唤起因肉体牵绊而

4、被遗忘的知识” 。柏拉图认为“所有人类感官感受到的知识和价值,都自于- 2 -理性世界” 。综观这些希腊哲学家们的言论,我们可归纳出希腊哲学的共同特色是( )A. 就个别的表象,解释其形成的原因 B. 以隐晦的神喻解释各事物的原因C. 不相信表象,转而探索背后的真相 D. 针对不同事物和现象提出个别答案6当中世纪的欧洲摆脱了普遍的无政府状态,当它的商业经历了复苏而日益高涨,当它的社会生活愈来越复杂,因而感到需要更为精巧的调节手段时,它“发现”了罗马法。当时罗马法被“发现”( )A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基础 B推动了近代民主政治体制在欧洲的确立C源于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 D体现了资产阶级建立“理性王国

5、”的愿望7关于 16 世纪的宗教改革,有人曾这样比喻:“教会原本是教徒与上帝的接线员,于是借助这个电信垄断地位大发横财。自此之后,人人自带直拨上帝的热线了。 ”材料反映了这场宗教改革( )A主张废除宗教仪式 B否定信仰上帝C肯定王权高于教权 D挑战教会权威817 世纪的中国出现了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三大著名思想家,18 世纪的法国则涌现出了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举世闻名的启蒙思想家。中法两国思想家在思想上的共同点是( )A倡导理性主义,批判愚昧和迷信 B反对君主专制制度,主张人民为主C主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D变革政治制度,实行君主立宪9祖冲之的数学著作,在唐宋时失传。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

6、,清代康熙以后便无人过问,直到近代才从日本翻印回来。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 )A生产方式缺乏质的变化 B士大夫热衷于科举功名C历代统治者实行文化专制 D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艰难10李泽厚在美学论集中指出:“与前一阶段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对富贵荣华、功名利禄的渴望钦羡恰好对照,这里充满着的是对这一切来自本阶级的饱经沧桑,洞悉隐忍的强有力的否定和判决。 ”这一论断( )A强调了明代市民文艺的现实主义色彩 B肯定了清代小说体现的批判现实主义风格C是对宋词元曲所反映时代特色的概括 D体现了中国古代文学的世俗化、大众化趋势11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曾有一首和谢秘书西湖马上:“表里湖山极目春,据鞍时此避埃

7、尘。苍苍烟树悠悠水,除却王维少画人” 。林逋的评价如此之高,最有可能是因为王维( )A对山水描摹惟妙惟肖 B开后世文人画之先河C是唐代最富盛名的诗人 D身处中国画成熟时期1217、18 世纪的人类揭开了天体面纱的一个革命性的解释:自然界好像一个巨大的机械装置,按照通过观察、实验、测量和计算可予以确定的某些自然法则进行运转。人类的各门知识都可分解为有理性的人所能发现的少量简单的、始终如一的定律。这一“解释”( )A开创了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科学 B预见了启蒙运动发生的必然性C弥补经典力学对时空认识的不足 D揭示了人类社会的的发展规律1319 世纪中叶,达尔文建立了以自然选择为基础的严密的生物进化理

8、论,第一次对整个生物界的发生、发展作出了唯物的、规律性的解释;对人类社会社会产生了很大影响。下列有关该理论说法,正确的有( )A冲击了基督教神创论 B指导了欧洲启蒙运动C引发了科学领域论战 D催生了近代自然科学- 3 -14从国外的 Uber、Lyft 到国内的滴滴、快的,移动互联网催生了一批打车软件,它们通过把移动互联网和传统的交通出行相结合,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这反映了( )A人们交通工具的改变 B互联网技术超过前代C信息技术普遍被应用 D互联网对传统产业的影响15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指出:瑞士“不设君位,惟立官长贵族等办理国务” ,是“西土桃花源” 。这说明魏源( )A对西方政治制度有了系统

9、的认识 B是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C主张变革中国专制主义政治制度 D看到了中西制度的差异16李鸿章在给朋僚的书信中指出,洋务运动可以“平中国有余,敌外国亦无不足-今起重视,最后可达自主” 。这一观点表明( )A洋务运动的核心措施是实现政治民主化B 洋务运动前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C 洋务运动是在汉族封建官僚推动下开展的D 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实现经济“自主”17戊戌变法时期,康有为倡导“取日新以图自强,去因循以厉天下” ;梁启超曾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自勉;谭嗣同在戊戌变法失败后对粱启超说:“不有行者,无以图将来。不有死者,无以酬圣主。今南海之生死未可卜,程婴、杵臼,吾与足下分任之。 ”这些

10、言论表明维新人士具有( )A强烈的救亡意识 B自觉的创新意识C勇敢的担当意识 D明确的民主意识18陈独秀明确表示,不主张完全否定孔子,并完全承认孔子的历史地位,只是反对以“孔子之道”统一当代中国人思想。胡适晚年一再指出,他从不贬低孔子和儒学的正当地位。这反映新文化运动( )A观点对立导致思想混乱 B继承传统并且大力发扬儒学C批判传统但不否定传统 D打着孔子旗号进行托古改制191916 年李大钊号召青年:“取由来之历史,一举而摧焚之,取从前之文明,一举而沦葬之” , “变人之文明为我之文明” 。这反映出此时的李大钊( )A积极倡导社会主义文明 B全盘肯定西方资产阶级文明C号召青年抵制西方文明 D

11、主张有选择的吸收西方文明201920 年 8 月,由陈望道翻译的第一版共产党宣言在上海正式公开出版,初版时印了1000 本,很快销售一空。到 1926 年 5 月,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重印达 17 版之多。由此可知,当时( )A中国工人阶级力量迅速壮大 B马克思主义是中国革命指南C马克思主义的影响逐步扩大 D上海是中国工人运动的中心21有学者称王阳明为“中国的马丁路德” ,他认为,王阳明心学对朱子理学的改造与西方马丁路德对基督教神学的改造具有同等的价值与地位。这主要是因为两人( )A 都重视个人的主体作用 B 都促进了人们的思想解放C 都反对教权对人们的束缚 D 都打破了正统思想的权威221

12、6 世纪至 17 世纪中叶中西科技成就简表时间欧洲时间中国16 哥白尼太阳中心说 明 李时珍本草纲目- 4 -世纪中期17世纪伽利略天文塑远镜、哈维血液循环学说、波义耳近代化学、笛卡尔解析几何、牛顿力学体系明后期徐光启农政全书徐霞客徐霞客游记宋应星天工开物据材料可知( )A 都在科学领域具有突破性 B 东西方社会发展趋势不同C “西学东渐”历程开启 D 宗教信仰影响科技的发展23法国大革命时期,启蒙思想家主张人民主权,抨击君主专制,阐述了与之相适应的民族思想,表示“专制之下无祖国” ;国民党一大宣言指出“民族解放之斗争,对于多数之民众,其目标皆不外反帝国主义而已。 ”二者观点的相同之处是( )

13、A 反对君主专制制度 B 反对帝国主义的压迫C 追求民主、平等 D 确立分权与制衡的原则24卢梭认为,科学是奢侈怠惰的产物、是人类道德败坏的根源。他的处方是社会要建立于契约之上,而教育要从学习科学文化转变为启发儿童的自然本性和自然情感。卢梭这一主张( )A 与启蒙运动的主流精神基本一致 B 表明理性主义已落后于时代潮流C 体现了反对科学文化的浪漫主义精神 D 提倡人的教育要符合科学和理性精神25邓广铭先生研究发现:624 年唐政府宣布了均田制,但在唐代的各种史书中却都找不到其推行这一政令的任何具体史实;从敦煌发现的唐玄宗开元、天宝期间内一些户籍丁籍遗文来看,唐代人民只希望把丁壮期限缩短,可反证

14、唐初均田制并没有普遍推行过。这说明( )A史料是学习研究历史的唯一载体 B大量史料的充分运用会再现历史C探究历史史料有利于发现历史真相 D著名历史学家的解释具有绝对权威性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题,共 50 分)26 (16 分)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徐梵澄先生有言, “13、14 世纪的意大利文艺复兴运动,其实未尝复出古代文化(古希腊、罗马)到什么地步。 ”但是, “它的光明,至少透过了它以前一千年” 。文艺复兴并不是对古典作品一本正经的拘礼模仿。文艺复兴奠定了欧洲近代文明的新基础。摘编自欧洲文明的文化内涵材料二 从汉朝以后到唐代,儒学比较强调价值、强调人格、强调修养的内在

15、传统中断了,变成了比较注重文献、历史,宋代的理学就致力于把汉代以后中断的儒学内在传统接续起来。- 5 -宋明理学以“天理”为中心观念的综合性的思想文化体系。它是宋代以后历经元、明到清,占据七百多年历史,在我们国家占主导地位的一种学术形态。儒家的复兴与价值的重建(1)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文艺复兴和宋明理学出现的背景。 (6 分)(2)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文艺复兴和宋明理学带来的不同影响。 (10 分)27 (14 分)思想文化的传承与融合是人类社会不断前行的航标和精神动力。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公元前 5 世纪前后,在中国、古希腊都曾有过思想文化的繁荣,当时的思想家们

16、流传下了许多著名的观点或名言。国别 人物 观点或名言普罗泰戈拉 “人是万物的尺度”古希腊苏格拉底 “认识你自己”孔子 “仁者爱人,克己复礼”中国盂子 “仁则荣,不仁则辱”材料二 他们(指启蒙思想家)发展起一系列革命的原则,打算通过这些原则实现大规模些具体建议。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 年以后的世界材料三 中国近代人文思想是在西方现代文化传入的基础上,经过与中国传统文化的碰撞与互动,在同化与顺应两种机制的作用下产生的。但这种人文思想更多地反映了中国新生资产阶级力图改造社会的良好愿望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在对中西文化矛盾冲突的比较的社会改革。其中特别使我们感兴趣的是他们在经济、宗教和政治三个领域中

17、提出的一鉴别中,逐渐发展出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卢梭的天赋人权说、赫胥黎的进化论对中国最早向西方学习的知识分子来说,具有很强的震撼力。文池思想的灵光- 6 -(1)据材料一,概括古希腊和中国思想家的核心主张。 (4 分)(2)据材料二、三,概括中国近代人文思想形成的历史条件。如何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材料三反映的文化融合现象。 (10 分)28 (20 分)近代以来,中国在变,世界在变,中国对世界的认识(即狭义的“世界观” )也在变。阅读以下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 清朝乾隆皇帝致英王信:“咨尔国王(指英王) ,远在重洋,倾心向化,天朝抚有四海德威远被,万国来王,种种贵重之物,梯航毕集,

18、无所不有。 ” 摘自清实录材料二 随着西学东渐,近代中国人逐渐认识到与外国交往的重要。在一系列战败之后,中国读书人逐渐被战胜者改变了思想方式,接受了以强弱分文野的新观念。这类因对抗性互动而产生的概念转移,急剧而彻底对西方的认知,也从“夷务”到“洋务”再到“时务” ,由贬义的“夷”到平等的“西”再到尊崇的“泰西” 。说是天翻地覆的转变,也不为过。罗志田走向世界的近代中国材料三 “共产主义之为物,在今日全世界上已成为无产阶级全体的救时良方。我们不宜人云亦云,误认中国尚须守着那机械式的变化,尽量接收那流毒西方未已的资本主义。赶机会,图改良,在欧美已暴露了他的无能,我们也不必来走这条死路。 ” 周恩来

19、共产主义与中国(1922 年 8 月)(1)根据材料一、二,说明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对于世界的认知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 (8 分)(2)根据材料三,说明 20 世纪 20 年代初先进中国人的“世界观”发生了怎样的转变?这种转变给中国历史进程带来怎样的影响?(6 分)(3)综合上述材料,你对近代以来先进中国人“世界观”有何认识?(6 分)- 7 - 8 -宜春市第九中学(外国语学校)2018-2019 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高二年级历史答案1-5 DBCAC 6-10 CDBAB 11-15 BAADD 16-20 BCCBC 21-25 ABCCC26 (1)背景:文艺复兴

20、运动:资本主义萌芽的兴起和发展;古希腊、罗马文化的影响;宗教神学对人性的极端压制。宋明理学:佛、道的发展使儒家面临危机;唐代以来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6 分)(2)文艺复兴:强调人文思想,崇尚人的价值和现世幸福,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推动了世界文化的发展,为资本主义的发展做了必要的思想文化准备。宋明理学:适应了封建专制统治的需要,一度对当时社会的发展起过积极作用;但到中国封建社会晚期,理学日益僵化,其在强化封建礼教、维护宗法方面,愈益起着消极乃至反动的作用。 (10 分)27 (1)主张:希腊:强调人的价值(或人文主义,或以人为本)中国:仁政(民本或重民) (4 分)(2)条件:西方现代

21、文化传入,与中国传统文化碰撞、融合: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的努力;(4 分)看待:文化融合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文化融合有利于取长补短,促进共同繁荣;在文化融合的过程中,要注意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注意保持文化的民族性与多样性。 (6 分,答出其中三点即可。 )28 (1)变化:从以中国为中心,到放弃以自我为中心;对西方的态度从鄙视到平等对待再到尊崇;从传统的“天下观”到近代的“世界观” 。 (4 分,答出其中一点即可。 )原因:西方列强的侵略,历次对外战争的失败,民族危机加深;西方近代文明的传入,对西方认识的加深;先进知识分子的推动, “开眼看世界”成为一股社会思潮。 (4 分,每点 2 分,任意

22、两点即可。其它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转变:对西方幻想的破灭,转向学习俄国革命经验。 (2 分)影响:马克思主义成为中国革命的指导思想,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走上社会主义道路。 (4 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3)认识:(分层次评分,每个要点 2 分,仅从一个角度回答不超过 4 分;从两个以上的角度回答可得 6 分)角度 1:“世界观”变化的背景和原因。如:“世界观”的变化是中国和世界的客观形势变化的反映;“世界观”的变化是伴随着中国人对自我和世界的认识不断加深的;- 9 -角度 2:“世界观”变化的特点。如:由封闭走向开放;由简单(片面)走向成熟;由被动转向主动;角度 3:“世界观”变化带来的影响。如:加快了中国融入世界的步伐;促进了社会进步和国家强盛;有利于各国(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和发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资料 > 中学考试

copyright@ 2008-2019 麦多课文库(www.mydoc123.com)网站版权所有
备案/许可证编号:苏ICP备17064731号-1